赵树森治疗痛风的临床经验
中医治疗痛风经验

中医治疗痛风经验嘿,咱来唠唠中医治疗痛风那点事儿。
我有个叔叔,那可被痛风折磨惨了。
有一回家庭聚会,他一瘸一拐地就来了,脚肿得像个大馒头,疼得他龇牙咧嘴的。
这痛风一发作啊,真的是要人命。
中医治疗痛风可有不少经验呢。
中医讲究辨证论治,得先看看是啥类型的痛风。
比如说,有的痛风是因为湿热内蕴引起的。
这就像是身体里有一团湿热的小火苗,在关节那儿捣乱。
这时候啊,中医就会用一些清热利湿的药,像薏苡仁、黄柏这些。
就像给身体来一场大扫除,把那些湿热的垃圾都清理出去。
我叔叔去看的那个老中医,就给开了个方子,里面有薏苡仁。
老中医还特别叮嘱,薏苡仁可以煮水喝,也可以煮粥吃,能帮助身体排湿。
叔叔回家就照着做,每天喝薏苡仁水,喝了一段时间,感觉身体没那么沉重了。
还有一种情况是瘀血阻滞型的痛风。
这就好比关节那儿的气血堵住了,不通则痛。
这得用活血化瘀的药,像丹参、红花之类的。
这些药就像是小工兵,把堵住的道路(血管)给疏通开。
我叔叔有次痛风发作,关节又红又肿,老中医在方子上加了丹参,还教他用丹参泡脚。
叔叔每天晚上都认真地泡,那红红的丹参水包裹着脚,感觉热气都往关节里钻,泡了几天后,关节的红肿还真消了不少。
中医还很重视饮食调理。
像痛风患者得少吃那些高嘌呤的食物,什么海鲜啊、动物内脏啊,这些在中医看来都是容易生湿生热的东西。
老中医给叔叔列了个忌口清单,叔叔一开始还嘟囔着舍不得那些美食呢,可一想到痛风发作的痛苦,也就乖乖听话了。
另外,中医也会用一些外治法。
比如针灸,在关节周围的穴位扎针,能起到通络止痛的效果。
叔叔试过几次针灸,每次扎针的时候,他还有点害怕,但是扎完后,疼痛真的能缓解一些。
中医治疗痛风啊,就是从里到外,全方位地调理身体。
就像给身体来个大整顿,让痛风这个小怪兽无处可逃。
我叔叔现在经过一段时间的中医治疗,痛风发作的次数少多了,也没那么遭罪啦。
山东中医治疗痛风的案例

山东中医治疗痛风的案例
病人男性,52岁,身高170cm,体重80kg。
症状:右大趾关节疼痛,走路有困难,严重时甚至无法行走。
中医诊断:痛风。
治疗方案:清热利湿,化瘀止痛。
方剂:茵陈蒿汤、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三钱、赤芍、当归、川芎各二钱,枳实、丹皮各一钱半,防风、独活、蒲公英、白术各一钱,枸杞子、山茱萸各五分,金银花三钱。
服用方法:每日一剂,分两次服用,每次服用半剂。
治疗结果:服用三剂后,症状有显著改善,可以正常行走。
如此服用两周,完全消除了症状,并没有出现副作用。
随访半年无复发。
总结:痛风是一种常见疾病,西医治疗主要以药物治疗为主。
中医治疗以清热利湿、化瘀止痛为主要方向,体现了中医药的互补性和整体观念。
茵陈蒿汤是治疗痛风的主要方剂之一,具有清热利湿、化瘀止痛的功效,临床应用广泛。
本案例中,这位病人的症状得到显著改善,并且没有出现副作用,中医治疗的效果还是值得肯定的。
赵树森治痛风经验

赵树森治痛风经验赵树森主任医师从医40余载,学验俱丰,不但擅长治疗妇科及不孕症等疾病,也善于治疗内科及其他疑难杂症。
现将赵师治疗痛风的临床经验总结如下。
1 脾虚湿盛宜健脾利湿赵师认为,痛风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饮食结构的改变有关。
痛风急性发作的病因,除先天禀赋不足,或老年虚衰外,主要诱因多为嗜食肥甘厚昧及醇浆之品。
脾胃功能受损、运化失职,升清降浊失权,以致水湿内停、湿热内生,侵袭经络;气血津液运行受阻,积于下肢肌肉、筋骨关节,故而局部红肿疼痛。
赵师以健脾祛湿、化瘀通络为法,常用祛湿益痹汤。
方中党参、白术健脾养胃;茯苓渗湿;甘草和中以养胃。
脾胃强则消化多而五脏受泽,脾胃弱则消化少而百病丛生。
正如李东垣所说:“内伤脾胃,百病由生”。
再加黄柏性昧苦寒,苦以燥湿,寒以清热,尤善清下焦之湿热;苍术苦温燥湿,两药相伍,能清热燥湿,使湿去热清;川牛膝、生薏苡仁以利湿而导热下行。
湿热盛者加土茯苓、萆薢、防己、泽泻、车前子、滑石、金钱草,可增强祛湿之力。
上方中还可加祛风通络之品,如徐长卿、威灵仙、木瓜、鸡血藤等。
常用之土茯苓昧甘淡,性平,入肝胃二经,善走表里,上泄皮肌湿毒,下渗膀胱湿热,利关节,通络道。
如《本草纲目》曰:“健脾胃、强筋骨、去风湿、利关节,止泄泻,治拘挛骨痛、恶疮痈肿、解汞粉、银朱毒。
”服用本品时不宜饮茶,以免降低药效。
萆薢昧苦而平,也入肝胃经。
善走气分,能祛风湿、舒筋活络、通利关节。
如《本草通玄》日:“萆薢,肝与胃药也。
搜风去湿,补肾强筋,主白浊茎中痛,阴痿失溺,恶疮。
入肝搜风,故能理风与筋之病。
入胃祛湿,故能理浊与疮之病”。
萆薢有川萆薢与粉萆薢之分,产于川、赣、云、鄂者,称川萆薢,长于祛风湿而通经络;产于浙、皖、粤者,称为粉萆薢,长于利水湿而分清别浊。
若热邪偏盛者,加金银花、连翘、忍冬藤、水牛角、生地、石膏、知母等清热解毒凉血之品;疼痛甚者,加延胡索、乳香、没药、独活、乌梢蛇等祛风通络之品。
现代药理研究证实,白术、茯苓、防己、车前子、滑石、泽泻等都有利尿作用,有利于血尿酸从肾脏排出,还有降糖、降脂作用。
秘痛风特效秘方,大公开,赠方救人,速速扩散

秘痛风特效秘方,大公开,赠方救人,速速扩散秘痛风秘方,治一个好一个,转发一次,救人无数,功德无量!2015-12-27 中医祖传秘方大公开在医院门诊坐诊的时候,经常接诊到痛风的病人。
一天本院的保洁员搀扶着一个一瘸一拐的小伙子(28岁)来到我的诊室。
当时我一看他的两个脚和踝关节肿的跟充满气的气球一样,痛的厉害,碰一下,他就嗷嗷大叫,十分痛苦!这很明显是痛风,我给他开了7付中药,吃完药第二次来复诊的时候,肿痛已经完全消失了。
我给他又开了7服药,并告诉他:“这种病很容易复发,平时要注意饮食,要忌口,另外治好后还要中药巩固一个月。
”但是小伙子没有听我的话,吃完这7付药,他觉得病好了,就没有巩固治疗。
三个月后,又是他的爸爸搀扶着来到我的诊室!这次我还是开的那些中药给他治疗,并且告诉他治好后,需要巩固。
这回小伙子长记性了,按照我说的治好后又巩固了一个月!检查尿酸正常了,至今都没有发作!这件事后,我想为什么患者不能按时复诊,巩固治疗呢?我想到了两点。
1、好了伤疤忘了疼!痛风病人发作的时候,疼得难受,他会听医生的话,按时吃药,一旦肿痛消失,医生的话就抛到九霄云外了!2、就诊不便大家工作都很忙,到医院看病需要挂号,排队,抓药,都要等!看一次病,基本需要半天的时间。
请假有时候也是个问题!后来我想,如果把方子公开出来,让患者拿着方子,到自己身边的药店抓药,用茶余饭后的一点点时间就够了,这样比到医院看病,方便、快捷、能节省很多时间。
这样病人才能够跟医生很好的配合,进行必要的巩固治疗,才能彻底治愈病痛。
所以今天在此我要把治疗痛风的秘方分享给大家,希望广为流传,能够帮助到你我身边的广大患者朋友!作者简介付济华中医师,出身于中医世家,幼承庭训,尽得真传。
皈依佛门后,发愿公开家传秘方,希望能够帮助那些饱受疾病折磨的患者,早日解除痛苦。
让大家有病不用进医院,照着方子,到自己身边随意一家药房抓药,即可付济华中医世家著名中医师郑重声明这里所公开的方药,都是付济华中医师临床经验的结晶,都是科学严谨,临床行之有效的方子。
四妙散加味治疗痛风经验总结

四妙散加味治疗痛风经验总结四妙散加味治疗痛风经验总结痛风是一种因尿酸代谢异常引起的疾病,主要表现为关节疼痛、红肿等症状。
痛风的发作给患者带来了剧烈的痛苦,严重影响了他们的生活质量。
四妙散加味是一种传统中药方,通过调理气血、湿热、痛湿等方面,将痛风的症状得到了有效缓解。
本文将总结四妙散加味治疗痛风的经验,希望对患者有所帮助。
四妙散加味是由四味中药组成的中药方剂,包括当归、白术、红花和全蝎。
它们各自具有活血化瘀、健脾祛湿、清热解毒等功效,在治疗痛风方面有独到的作用。
在临床实践中,我们结合患者不同的症状特点,对四妙散进行了一定的加味,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
首先,我们在四妙散中加入了桑枝和辛夷。
桑枝具有通经活络、舒筋活血的作用,可以缓解痛风引起的关节疼痛。
辛夷具有祛风活血、消肿止痛的功效,可以有效缓解关节红肿等症状。
我们发现,在加入桑枝和辛夷后,四妙散加味对于痛风的疼痛症状有了明显的缓解作用。
其次,为了改善患者的脾胃功能,我们加入了茯苓和山药。
茯苓具有健脾利湿、渗湿利水的作用,可以减轻痛风患者的湿气症状。
山药则可以健脾益肺、益气养阴,改善患者的消化功能。
通过加入茯苓和山药,四妙散加味不仅可以改善痛风患者的消化问题,还可以缓解他们的湿气症状。
此外,我们还发现在四妙散中加入草果和砂仁可以提高方剂的通透性和活性。
草果有温中散寒、行气止痛的作用,可以加强四妙散的药效。
砂仁则具有行气活血、解毒止痛的作用,能够进一步缓解痛风引起的疼痛和红肿。
最后,我们在四妙散中加入了黄连和栀子。
黄连有清热解毒、燥湿燥火的功效,可以减轻痛风患者体内的炎症反应。
栀子则具有活血散瘀、解毒消肿的作用,有助于缓解关节的红肿症状。
通过对四妙散加味治疗痛风的临床观察,我们发现这种中药方剂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症状。
痛风好发于多食高嘌呤食物、酗酒、肥胖等人群,因此在配合治疗的同时,患者还应注意调整饮食,避免食用过多的高嘌呤食物和酒精类饮料,控制体重,保持适量的运动。
中医内外同治痛风100例临床观察

中医内外同治痛风100例临床观察
赵圣川;王建祥;徐秋根
【期刊名称】《武警医学》
【年(卷),期】2000(011)006
【摘要】@@ 痛风系代谢性疾病,由于人体嘌呤代谢紊乱,使尿酸生成过多,而血尿酸升高,并沉积于机体组织所致.中医属风湿病的范畴.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改变,痛风的发病率有上升的趋势.在我国,南方发病率高于北方,男性高于女性,发病年龄以中老年为多见.本文就中医内外同治法治疗痛风进行探讨并对100例的临床疗效作了分析.
【总页数】1页(P358)
【作者】赵圣川;王建祥;徐秋根
【作者单位】武警浙江总队杭州医院,杭州,310004;武警浙江总队杭州医院,杭州,310004;武警浙江总队杭州医院,杭州,310004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丹溪痛风方治疗痛风的临床观察及中医证候学研究 [J], 顾玲丽;周唯践
2.中西医结合内外同治方法治疗痛风性关节炎 [J], 余励生
3.针药并用,内外同治法治疗痛风35例疗效观察 [J], 张逸萍;杨依方
4.中药内外同治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 [J], 鲁海;魏凌峰;谢国平;刘文刚;吴淮;刘欣
5.中医内外合治痛风性关节炎45例临床观察 [J], 宋红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清热祛湿除痹方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观察

清热祛湿除痹方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观察刘岐;赵树森【摘要】目的:观察清热祛湿除痹方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
方法:将81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对照组口服依托考昔片治疗;治疗组给予煎服清热祛湿除痹方。
8天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对两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
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2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7.5%,治疗组的疗效高于对照组,二者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
结论:清热祛湿除痹方安全性良好,疗效更佳。
【期刊名称】《黑龙江科技信息》【年(卷),期】2016(000)003【总页数】1页(P37-37)【关键词】祛湿除痹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依托考昔片【作者】刘岐;赵树森【作者单位】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黑龙江哈尔滨 150040;齐齐哈尔市中医院,黑龙江齐齐哈尔161000【正文语种】中文痛风性关节炎是由于嘌呤代谢紊乱,尿酸异常分泌,进而导致持续增加血尿酸浓度体内形成尿酸盐沉积在关节等组织中引起内膜病变和炎症。
其发病常与高血压、高血脂、动脉粥样硬化、肥胖、胰岛素抵抗的发生密切相关[1]。
笔者在临床上运用清热祛湿除痹方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报导如下。
1.1 一般资料选取就诊于齐齐哈尔市中医院2013-2014年门诊及住院患者81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1例,男性28例,女性13例,平均年龄41.5岁,平均病程7.6年;对照组40例,男性32例,女性8例,平均年龄43.5岁,平均病程8.3年。
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参照相关文献[2],具备以下三项以上可诊断为急性痛风性关节炎:a.急性关节炎发作>1次;b.24 9时内炎症表现达到高峰;c.单关节发生炎症;d.可见关节发红,有第一跖趾关节肿痛现象;e.单侧发炎累及第一跖趾关节及跗骨关节;f.见可疑的痛风结石出现;g.高尿酸血症;h.X线下见非对称性关节内肿胀;i.炎症发作期,关节液微生物培养呈阴性。
一个中医治痛风个人临床心得

一个中医治痛风个人临床心得*导读:痛风越来越多见,特别是在东部沿海地区,边吃海鲜烧烤,边喝啤酒,虽然极其享受美味,但却是痛风发作之源。
在中医看来,多属寒湿或湿热内滞,经络不通……痛风越来越多见,特别是在东部沿海地区,边吃海鲜烧烤,边喝啤酒,虽然极其享受美味,但却是痛风发作之源。
在中医看来,多属寒湿或湿热内滞,经络不通,不通则痛。
过于饮酒,兼食鱼腥等生湿动风之物,湿邪与热邪或寒邪相互勾结,是本病的主要原因。
治疗痛风,关键在于温通经络,并化湿除滞。
若有寒滞,则重用辛温之品,若兼热象,于温通之余,辅以清热之药,则既可止痛治标,又兼能除热治本。
湿邪凝滞,每需化湿之品,但湿颇不易除。
前人有谓,如油滴面中,要剔油而不伤面,确实颇为不易。
虽然病机复杂,但中医自有治法。
我自己临床治疗数例此病,多可迅速见功,数剂取效。
如果能配合针刺,效果更为明显。
针刺之法,可取对侧灵骨、大白二穴,作为治疗针,再配合疼痛所在部位循经取穴,作为牵引针。
必要时亦可于疼痛局部再取一穴,以加强通络止痛之效。
如此针法,往往针入痛减,效若桴鼓。
比如,曾治一男病人,痛风,左足跖趾关节疼痛剧烈,走路困难,要人搀扶着来诊。
按上法针右侧灵骨、大白,并针左太白,公孙。
用泻法略强刺激。
针入五分钟而疼痛大减。
留针半小时许出针,则已能自己行走。
一男病人左小指末节肿胀疼痛两年,局部触之有冰冷感,并睡觉打呼噜,西医诊为痛风。
先取脐上下左右各寸半四穴以温补元气,更刺右侧足小趾关节相对应处及五虎一二,加针尺泽、小节宣畅肺气。
两诊而诸痛消失。
后发作左足跟痛三天,走路困难。
针百会及右灵骨、大陵,并嘱跺脚跟,其痛即霍然,且呼噜大减。
曾治一朋友,平时好喝酒,患痛风,某日疼痛发作,脚大趾关节痛不可忍,不能下床,只能整天呆在床上,哼哼哟哟不停。
边忍受疼痛,边大骂自己,发誓说如果以后再喝酒,我就他妈的不是人。
后来我给调以方药,渐服三五付而痛渐减,十余剂后而霍然痛除。
其方:荷叶10克,藤茶30克,制川乌20克,制草乌20克,干姜30克,苍术15克,党参30克,茯苓30克,白芍15克,生大黄10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家经验
赵树森治疗痛风的临床经验
吴绪祥1,刘天毅2,梁光宇1,冯 蕾1
(11解放军第161中心医院,湖北武汉 430010; 21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积玉桥医院,湖北武汉 430061)
关键词:痛风;中医药疗法;专家经验;赵树森
中图分类号:R589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0704(2005)04-0022-02
赵树森主任医师从医40余载,学验俱丰,不但擅长治疗妇科及不孕症等疾病,也善于治疗内科及其他疑难杂症。
现将赵师治疗痛风的临床经验总结如下。
1 脾虚湿盛 宜健脾利湿
赵师认为,痛风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饮食结构的改变有关。
痛风急性发作的病因,除先天禀赋不足,或老年虚衰外,主要诱因多为嗜食肥甘厚味及醇浆之品。
脾胃功能受损、运化失职,升清降浊失权,以致水湿内停、湿热内生,侵袭经络;气血津液运行受阻,积于下肢肌肉、筋骨关节,故而局部红肿疼痛。
赵师以健脾祛湿、化瘀通络为法,常用祛湿益痹汤。
方中党参、白术健脾养胃;茯苓渗湿;甘草和中以养胃。
脾胃强则消化多而五脏受泽,脾胃弱则消化少而百病丛生。
正如李东垣所说:“内伤脾胃,百病由生”。
再加黄柏性味苦寒,苦以燥湿,寒以清热,尤善清下焦之湿热;苍术苦温燥湿,两药相伍,能清热燥湿,使湿去热清;川牛膝、生薏苡仁以利湿而导热下行。
湿热盛者加土茯苓、萆 、防己、泽泻、车前子、滑石、金钱草,可增强祛湿之力。
上方中还可加祛风通络之品,如徐长卿、威灵仙、木瓜、鸡血藤等。
常用之土茯苓味甘淡,性平,入肝胃二经,善走表里,上泄皮肌湿毒,下渗膀胱湿热,利关节,通络道。
如《本草纲目》曰:“健脾胃、强筋骨、去风湿、利关节,止泄泻,治拘挛骨痛、恶疮痈肿、解汞粉、银朱毒。
”服用本品时不宜饮茶,以免降低药效。
萆 味苦而平,也入肝胃经。
善走气分,能祛风湿、舒筋活络、通利关节。
如《本草通玄》曰:“萆 ,肝与胃药也。
搜风去湿,补肾强筋,主白浊茎中痛,阴痿失溺,恶疮。
入肝搜风,故能理风与筋之病。
入胃祛湿,故能理浊与疮之病”。
萆 有川萆 与粉萆 之分,产于川、赣、云、鄂者,称川萆 ,长于祛风湿而通经络;产于浙、皖、粤者,称为粉萆 ,长于利水湿而分清别浊。
若热邪偏盛者,加金银花、连翘、忍冬藤、水牛角、生地、石膏、知母等清热解毒凉血之品;疼痛甚者,加延胡索、乳香、没药、独活、乌梢蛇等祛风通络之品。
现代药理研究证实,白术、茯苓、防己、车前子、滑石、泽泻等都有利尿作用,有利于血尿酸从肾脏排出,还有降糖、降脂作用。
2 慢病久病 宜补益肝肾
“年四十而阴气自半,起居衰矣”。
赵师认为,痛风患者主要为成年人。
病因为肝肾虚损。
肾主骨藏精,肝主筋藏血,精血不足、筋骨失其所养而致痹痛。
同时,肾虚也使肾的气化及司二便功能失调,可加重脾虚水湿。
湿浊内聚,流注关节、肌肉,闭阻经脉,可形成痹痛。
补益肝肾疗法多用于治疗痛风缓解期。
赵师用自拟益寿还童丹(何首乌、黄精、枸杞子、龟板、桑椹子、补骨脂、五味子、益智仁、车前子、酸枣仁、核桃仁、山茱萸、生地、熟地、淫羊藿、茯苓等)治疗。
本方主要适用于肝肾阴虚之证,除肢体关节疼痛外,兼见头昏目眩、疲倦乏力、腰膝酸软、口干心烦、多梦易醒、耳鸣耳聋、夜尿频多、舌红、苔黄、脉细数等。
本方不仅可治痛风,对高血压病、糖尿病及高脂血症亦有较好的疗效,可长期服用。
若痛风日久,反复发作,关节僵硬变形,屈伸不利,恶寒怕冷,遇寒痛甚,尿频便溏或下肢浮肿,舌淡、苔白、脉沉者,宜温补脾肾、散寒止痛。
药用附子汤、金匮肾气丸、真武汤或实脾饮加减治疗。
方中附子常配用甘草先煎30分钟,既可减少附子的毒副作用,又不减效。
根据患者体质及病情,附子用量可逐渐加大到20克。
3 久病多瘀 宜活血通络
“初病在经,久病入络”,“初病在气,久病入血”。
赵师认为,一般血尿酸增高几年后,才出现痛风的症状,并在发展过程中,伴随着微循环的改变,导致血
・
2
2
・湖北中医杂志 2005年第27卷第4期
黄春林治疗心律失常的经验
卢富华,指导:黄春林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广东广州 510120)
关键词:心律失常;中医药疗法;专家经验;黄春林
中图分类号:R2561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0704(2005)04-0023-02
黄春林教授是广州中医药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广东省名中医,从医40余载,致力于中医药的临床与科研工作,尤其是治疗心脏疾病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
黄师认为,中医临床应结合现代科学知识,在重视辨证治疗的前提下,发展辨病治疗。
在心律失常的临床治疗中,黄师吸取中医药现有的研究成果,使辨病治疗得到充分应用,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1 针对原发病的治疗
相当部分的心律失常可查明病因,如由心肌炎、冠心病、肺心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功能低下、低血钾症、高血钾症所致的心律失常。
若能消除病因,心律失常就有可能得以根除。
例如由柯萨奇病毒引起的心肌炎所致的心律失常,选用黄芪、淫羊藿、苦参、虎杖、射干等有抗柯萨奇病毒作用的中药;冠心病选用三七、丹参、当归等活血通脉药;甲亢心脏病选用紫苏子、白芥子、胆南星、法半夏、猫爪草、麦门冬、酸枣仁等除痰消瘿、养心安神药;肺心病因感染所加重者,选生脉散养心益气,加黄连、苦参、葶苈子、瓜蒌皮、山豆根、法半夏、佛手、石菖蒲等,以清热或除痰。
2 在辨证施治基础上选加抗心律失常中药
根据心律失常不同类型,在辨证基础上选用不同药理作用的抗心律失常中药:(1)对快速性心律失常,可选用如下中药:阻滞心肌细胞膜钠通道类药物,如苦参、莲子心、缬草、当归、石菖蒲、山豆根、甘松、三七、延胡索、地龙、卫茅等;抑制Na+-K+2 A TP酶类药物,如福寿草、万年青、罗布麻、夹竹桃、铃兰、蟾酥等;阻滞β受体类药物,如佛手、淫羊藿、葛根等;阻滞钙通道类药物,如防己、黄连、川芎、红花、赤芍、丹参、延胡索、肉桂、五味子等;延长动作电位类药物,如黄杨、延胡索、黄连、防己等;当归除能补血外,其醚提物尚有明显的抗心律失常作用,作用机理类似奎尼丁;黄芪、人参补气,配补血药,可使气
瘀的形成。
瘀痹疼痛,常反复发作,日久不愈,或呈刺痛,固定不移,关节肿大或畸形,或皮下结节。
临床可在辨证基础上运用活血化瘀通络法。
一般可加鸡血藤、赤芍、丹参、地龙、延胡索、桃仁、红花等,疼痛甚者加制乳香、没药、 虫、全蝎、蜈蚣等。
“不通则痛、通则不痛”,活血化瘀药不但能改善微循环,缓解局部疼痛,达到“通则不痛”的治疗目的,还可抑制炎症、扩张血管、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减少炎性渗出和促进炎性吸收。
并能增加肾动脉血流量,增加排尿,有利于尿酸排出和痛风结石的析出。
对皮下结节者,可选用制南星、白芥子、半夏、夏枯草、牡蛎等软坚化痰散结之品。
赵师认为,在痛风的治疗中,可以健脾利湿清热为主,兼以补肾通络;也可以补益肝肾为主,兼以健脾活血。
赵师对局部疼痛甚或胃肠功能障碍,不宜服药者,用药浴的方法治疗。
常用花椒、细辛、威灵仙、红花、川草乌、艾叶、海桐皮等煎水,加醋熏洗,可起到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减少钠盐在局部的沉积,减轻钠盐所致的异物炎症反应。
同时嘱患者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不饮酒(因酒可致血尿酸增高),不进食高蛋白、高脂肪、高嘌呤食物(此类食物消化吸收后,会使血中嘌呤成分增加,可诱发痛风的急性发作)。
还应避免使用各种抑制尿酸排泄的药物,并养成多饮水的习惯。
(收稿日期:2004-12-07 编辑:姜爱莉)
・
3
2
・
2005年第27卷第4期 湖北中医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