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老师辨治痛风的经验
中医治疗痛风经验

中医治疗痛风经验嘿,咱来唠唠中医治疗痛风那点事儿。
我有个叔叔,那可被痛风折磨惨了。
有一回家庭聚会,他一瘸一拐地就来了,脚肿得像个大馒头,疼得他龇牙咧嘴的。
这痛风一发作啊,真的是要人命。
中医治疗痛风可有不少经验呢。
中医讲究辨证论治,得先看看是啥类型的痛风。
比如说,有的痛风是因为湿热内蕴引起的。
这就像是身体里有一团湿热的小火苗,在关节那儿捣乱。
这时候啊,中医就会用一些清热利湿的药,像薏苡仁、黄柏这些。
就像给身体来一场大扫除,把那些湿热的垃圾都清理出去。
我叔叔去看的那个老中医,就给开了个方子,里面有薏苡仁。
老中医还特别叮嘱,薏苡仁可以煮水喝,也可以煮粥吃,能帮助身体排湿。
叔叔回家就照着做,每天喝薏苡仁水,喝了一段时间,感觉身体没那么沉重了。
还有一种情况是瘀血阻滞型的痛风。
这就好比关节那儿的气血堵住了,不通则痛。
这得用活血化瘀的药,像丹参、红花之类的。
这些药就像是小工兵,把堵住的道路(血管)给疏通开。
我叔叔有次痛风发作,关节又红又肿,老中医在方子上加了丹参,还教他用丹参泡脚。
叔叔每天晚上都认真地泡,那红红的丹参水包裹着脚,感觉热气都往关节里钻,泡了几天后,关节的红肿还真消了不少。
中医还很重视饮食调理。
像痛风患者得少吃那些高嘌呤的食物,什么海鲜啊、动物内脏啊,这些在中医看来都是容易生湿生热的东西。
老中医给叔叔列了个忌口清单,叔叔一开始还嘟囔着舍不得那些美食呢,可一想到痛风发作的痛苦,也就乖乖听话了。
另外,中医也会用一些外治法。
比如针灸,在关节周围的穴位扎针,能起到通络止痛的效果。
叔叔试过几次针灸,每次扎针的时候,他还有点害怕,但是扎完后,疼痛真的能缓解一些。
中医治疗痛风啊,就是从里到外,全方位地调理身体。
就像给身体来个大整顿,让痛风这个小怪兽无处可逃。
我叔叔现在经过一段时间的中医治疗,痛风发作的次数少多了,也没那么遭罪啦。
胡荫奇治疗痛风经验_刘燊仡

导师从事风湿病的临床科研工作多年,提倡运用 现代科学技术手段探索中西医理论的交融,以发扬各 自优势,取长补短,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中西医结合。在 疾病治疗中主张以辨证论治为主,辨证与辨病相结合, 在符合中医辨证论治原则的前提下,临床用药常选用
·1962·
辽宁中医杂志 2011 年第 38 卷第 10 期
经方辨治痛风的经验

经方辨治痛风的经验
戴天木
【期刊名称】《中国民间疗法》
【年(卷),期】2003(011)008
【摘要】@@ 痛风是由嘌吟代谢障碍、体内尿酸过多引起的以骨关节损伤为主的代谢性疾病,属中医学的"痹证"范畴,以关节红肿热痛反复发作、关节畸形、活动受限为临床特征.发病年龄以中年(40岁左右)男性为主,尤以肥胖者多见.本病可严重危害患者的身体健康.对本病的治疗,西药多用消炎痛、秋水仙碱、别嘌吟醇等药物,虽然有一定疗效,但毒副作用较大,可引起白细胞减少、肝肾功能损害和胃肠道反应等.中医则多采取辨证施治原则治之,据证选方用药,其疗效较好,且无毒副作用.笔者以经方桂枝芍药知母汤、乌头汤为基本方辨治本病,每获良效.
【总页数】2页(P7-8)
【作者】戴天木
【作者单位】湖北中医学院,武汉,43006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55
【相关文献】
1.姜德友教授运用经方辨治胸痹心痛经验探析 [J], 王佳柔;李富震;陈星燃;王兵;王晨彤
2.孙朝宗教授经方辨治颈椎病经验 [J], 耿贤华;孙震;王旭光;程吉东
3.经方辨治痛风研究进展 [J], 谢庆;韩智云;冮顺奎
4.魏子孝活用经方辨治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经验 [J], 王丽丹;张广德
5.谢作权经方辨治慢性荨麻疹经验 [J], 郑艳;吴炎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名老中医治痛风医案

名老中医治痛风医案
痛风是一种由于尿酸盐沉积在关节和组织中引起的慢性疾病,临床表现为关节红肿疼痛、尿酸盐结石形成等。
中医认为,痛风是由于肝肾功能失调、气滞血瘀等引起,治疗痛风的关键在于调理肝肾、化瘀通络。
下面是一个名老中医治痛风的医案参考内容。
病人男,47岁,体形较胖,主要症状是左大脚趾基节的关节
疼痛,时起时止,经常发作。
此病已有3年多,每年发作2-3次,每次发作时疼痛难忍。
经过详细的问诊和望、闻、问、切四诊合参、排除其他病变,诊断为痛风。
该名老中医根据自己多年的临床经验,制定了以下治疗方案:
1. 清肝热:痛风多因肝阳上亢、痰湿内停所致,所以要清肝热。
方剂为茵陈蒿汤加减,每日一剂,分两次空腹服用。
2. 利水化痰:清肝热后,要进一步利水化痰,方剂为茵陈五苓散加减,每日一剂。
3. 活络止痛:方草乌、白芷、土鳖虫、云芝,酒浸三天后称为细粉末,每次服药时加热水冲服。
每日3次,每次3克。
4. 中成药治疗:每晚睡前服用川贝、羚羊角粉两味中成药,促进排尿、降低尿酸含量。
5. 饮食调理:控制高嘌呤食物的摄入,如动物内脏、海鲜、啤酒等。
增加大部分蔬菜、水果的摄入,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
经过以下治疗,该病人的症状有显著改善。
以上是一个名老中医治疗痛风的医案参考内容。
需要指出的是,每个病人的病情各异,治疗方案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此医案仅供参考,不代表针对所有痛风患者的适用方法。
在治疗痛风时,最好咨询专业中医医生的意见,并接受其具体指导。
痛风预防和治疗经验心得体会

痛风预防和治疗经验心得体会痛风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主要由体内尿酸代谢紊乱导致。
它的发病率在近几十年来逐渐上升,给患者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我自己曾经也是一位痛风患者,经过多年的摸索和治疗,终于找到了一些有效的预防和治疗经验,希望能够与大家分享。
首先,预防是关键。
痛风的发病与饮食密切相关,因此合理的饮食控制是预防痛风的首要步骤。
首先要避免高嘌呤食物的摄入,如动物内脏、海鲜、啤酒等。
其次,要保持适当的体重,过度肥胖会增加尿酸的产生和排泄的难度。
此外,多喝水也是预防痛风的重要措施,水可以稀释尿液中的尿酸,促进其排出体外。
其次,治疗也是必不可少的。
一旦患上痛风,及时的治疗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要缓解疼痛,可以使用非甾体抗炎药来缓解关节疼痛和炎症。
同时,还需要控制尿酸水平,可以通过药物来达到这一目的。
常用的药物包括利尿剂、尿酸合成抑制剂和尿酸排泄增加剂等。
在使用药物的同时,还需要注意饮食的调整,避免摄入高嘌呤食物,增加碱性食物的摄入,以促进尿酸的排泄。
除了药物治疗,我还尝试了一些非药物的辅助治疗方法,效果也不错。
其中,中医的针灸疗法对我来说效果显著。
针灸可以通过调节气血运行,促进尿酸的排泄,缓解疼痛和炎症。
我每周定期去中医院接受针灸治疗,感觉身体状况有了明显的改善。
此外,我还尝试了一些自我管理的方法,如运动和心理调节。
运动可以促进新陈代谢,增强身体的抵抗力,对于预防和治疗痛风都有积极的作用。
我每天坚持进行适度的有氧运动,如散步、跑步等,感觉身体更加健康。
此外,痛风患者往往伴有焦虑和抑郁等心理问题,这也会加重疾病的症状。
因此,进行一些心理调节是非常有必要的,可以通过冥想、放松训练等方式来缓解压力和焦虑。
总结起来,痛风的预防和治疗需要综合多种方法。
合理的饮食控制、药物治疗、针灸疗法、运动和心理调节都是有效的手段。
但需要注意的是,每个人的身体状况和病情都有所不同,因此治疗方案需要因人而异。
最重要的是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并坚持下去。
绝技:痛风一次手法治愈,不忌口(胡海银解穴术培训)

绝技:痛风一次手法治愈,不忌口(胡海银解穴术培训)胡海银二脏腑经络穴位解穴术,应用面广、值得推广。
具有立效、神效、奇效的三重效果,且学之简单,一学即会,可操作性及安全性强,尤其对痛风有独特疗效。
应用手法一次性一次解开就见效甚至治愈,而且不用忌口。
运用子午流注以及解穴手法,可治疗,各类痛症、妇科、脏腑以及脏腑疾病有着肯定的疗效。
此解穴方法比传统中医针灸效果快30—50倍,特效方法、神奇新绝技、疗效短,见效快,无副作用,标本兼调理,适应于调理各种疑难杂症。
简、稳、准、轻、快”五字为原则,有的疼痛以秒计算的,使患者无恐惧、不害怕,甚至对调理过程全然不知转而康复,有的疑难杂症一次几秒解穴调理即可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甚则痊愈!让患者真正体验到无痛苦、纯手法、纯绿色的方法。
治疗范围1.常见病:1、各种头疼欲裂、偏头痛、后面疼痛、前面疼痛等等2、眉棱骨疼痛严重时呕吐西医没有方法治疗的,解穴一次见效3、严重头晕、目眩、眩晕、美尼尔氏病(综合症)4、飞蚊症展开剩余89%5、麦粒肿:就是肝胆、胃的原因。
6、目痛不闭7、眼睛干涩、流泪、胀痛8、口苦9、口气(口臭)。
10、严重口腔溃疡。
11、各种扁桃体12、按哪里都打嗝13、磨牙。
14、颞颌关节炎。
15、结膜炎。
16、失眠。
17、颈椎。
18、肩周炎。
19、副乳十几秒见效甚至治愈。
20、乳腺炎一次见效甚至治愈。
21、三叉神经痛一次见效甚至治愈。
22、胃疼(胃绞痛)23、腰疼。
24、腰间盘突出。
25、坐骨神经痛。
26、腰扭。
27、带下。
28、腹中电闪雷鸣。
29、闭经。
30、崩漏。
31、经期腹胀、乳胀。
32、经期口腔溃疡。
33、排卵期腿胀痛。
34、排卵期腹痛。
35、月经半月一经(月来二次)。
36、痛经。
37、内外阴瘙痒。
38、盆腔积液。
39、夏天空调引起的疾病拉肚、感冒、咳嗽、头疼、呕吐等等一个穴位治愈。
40、睾丸炎穴。
41、阴囊潮湿。
42、鼠标手。
43、心包积液44、肺积液。
胡荫奇辨治痛风的经验

胡荫奇辨治痛风 的经验
唐 先 平
( 中国 中 医科 学院望 京 医院 , 京 10 0 ) 北 0 1 2
关键 词 痛 风 中 医病机 中 图分 类 号 R5 97 8.
辨 证 论 治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1 7 - 9 X( 0 0 0 —0 0 — 2 6 2 3 7 2 1 )7 0 8 0
3 临床 用 药 . 匠心 独具
功 徐 长 卿 有较 好 的祛 风 止 痛 作 用 . 泛用 于风 湿 35 土茯苓 与 土 贝母 土茯 苓 味甘 、 , 平 , 广 . 淡 性 入肝 、 寒 凝 、 滞 血瘀 所 致 的各 种 痛 症 。现 代 药理 学 研 究 胃经 , 有解 毒 除湿 、 利 关节 之 功 ; 贝母 味苦 、 气 具 通 土 性 表 明 .山 慈 菇 中所 含 有 的 有 效 成 分 秋 水 仙 碱 其 衍 微 寒 , 肺 、 归 脾经 , 既能 清热 解 毒 、 又能 消 肿散 结 。二 生 物 .通 过 和 中性 粒 细 胞 微 管 蛋 白 的亚 单 位 结 合 者 配 伍 功 擅 清热 解 毒 、 湿 消 肿 散 结 、 利 关 节 , 利 通 是
痛 风性 肾病 l 导 师胡 荫奇 教授认 为 . 风属 中医学 从 清热利 湿解毒 、 l J 痛 化瘀 降浊 、 消肿 定痛 立法 。 予痛 风 1 苍 2、 2 、I 5、 0、 “ 痹病 ” 畴 . 浊热 毒 内蕴 是痛 风 病 的主要 病 理 基 号 方 : 术 1g 黄 柏 1g 川 牛 膝 1 g 薏 苡 仁 3 g 范 湿 础 . 浊 郁 久蕴 热 化 毒 , 注 关 节 、 滞 筋 脉骨 节 是 秦 皮 1 g 威 灵 仙 3 g 山 慈菇 lg 徐 长卿 1g 金 银 湿 流 阻 5、 0、 O、 2、 急性痛 风性 关节 炎 的发病 原 因 .亦 是 痛 风石 性慢 性 花 3 g 连 翘 1 g 。 0、 5等 . 痛风 间歇期 痛风 急性发 作期 自行 缓解或 经治 2 关 节炎 反 复发作 的根 源 . 治疗 主 张病证 结 合 , 分期 制 2
痛风患者经验分享

痛风患者经验分享尿酸高是痛风的罪魁祸首,究其原因与不好的生活习惯密切相关,以前没有得痛风的时候,喝酒撸串是家常便饭,没过几年我体重就到了快200斤。
有一次半夜上卫生间的时候左腿膝盖一阵剧痛倒在地上半天没有起来,去医院一查倒没有骨折,却查出来尿酸高到700多,没想到从此就在痛风的路上艰苦奋斗了,好在经过这些年的治疗,定期服药,控制饮食尿酸得到了控制,痛风发作也没那么频繁了,下面是我的一些心得:控制体重:治疗期间医生告诉我痛风并不是单独发生的,它往往是肥胖、糖代谢紊乱的“跟屁虫”。
这其中,肥胖则是导致痛风的关键一步。
要想关闭这扇“痛苦之门”,控制热量的摄入,减肥是第一步。
饮食要合理搭配:蛋白质吃多了能产生大量尿酸;脂肪吃多了会影响尿酸的排泄。
多吃碱性食物可使体内碱量增加,促进尿酸的排出。
所以合理搭配糖、蛋白质和脂肪这三大类的配比,做到“低热量、低脂肪、低嘌呤”的同时注意饮水、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摄入。
要避免高嘌呤食物:海鲜、啤酒、动物内脏、肉汤嘌呤含量高,容易诱发痛风急性发作,所以嘌呤高的食物要少吃或者不吃,另外高果糖饮食(甜饮料)也是痛风病人的大忌,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果糖还会诱发痛风发作!果糖是一种单糖类,其代谢产物就是尿酸,升高血尿酸,诱发痛风的能力很强,而且往往容易忽略。
市面上卖的大部分甜饮料(如:可乐、果粒橙等)均含有大量果糖。
很多年轻的病友,不爱喝酒,不也喜欢吃内脏、海鲜、肉汤,但就是喜欢喝饮料,结果血尿酸居高不下,非常令人痛心。
所以甜饮料绝不能喝!其他高果糖饮食,如特别甜的水果(如:哈密瓜),果汁(包括纯果汁)也应当少吃或者不吃。
多喝水不喝酒:水喝的多,尿量增加,尿酸排出也会增加。
苏打水对于痛风病人来讲是理想的选择,因碳酸氢钠有助于碱化尿液,排出尿酸。
酒类尤其是啤酒是最不该招惹的对象,喝多了之后会影响尿酸排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胡荫奇教授辨治痛风的经验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风湿免疫科唐先平1胡荫奇(1945~),男,北京市人,1968年毕业于北京中医学院(现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系;1981年毕业于中国中医研究院研究生部,获医学硕士学位。
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第三批、第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第二批著名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传承博士后合作导师,北京市中医学会风湿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中医科学院风湿免疫类疾病学术带头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等多项国家及省部级科研课题的研究工作,并多次获部级、局级及市级奖励,发表论文20余篇,主持编写著作10余部。
主题词痛风/中医药疗法 @ 胡荫奇痛风是指机体内嘌呤代谢紊乱及(或)尿酸排泄减少所引起的一组疾病。
其临床特点为高尿酸血症、反复发作的单一关节炎、尿酸钠盐形成痛风石沉积、痛风石性慢性关节炎,若未经适当治疗,最终发展为痛风性肾病[1]。
导师胡荫奇教授认为,痛风属于中医“痹病”之范畴,湿浊热毒内蕴是痛风病的主要病理基础,湿浊郁久蕴热化毒,流注关节、阻滞筋脉骨节是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发病原因,亦是痛风石性慢性关节炎反复发作的根源。
治疗时主张病证结合,分期治宜。
下面就胡老师辨治痛风的经验总结如下。
一、痛风发病,注重湿浊热毒痛风属于中医“痹病”的范畴,“痹”就是闭阻不通的意思。
胡老认为本病的发病与“湿浊热毒”之邪闭阻筋脉骨节有关。
素体肥胖或喜食辛辣、油腻、煎炸食物、嗜烟酒之人易导致“湿浊”蕴伏体内或留着于经脉之中,日久不祛易蕴热化毒。
复因饮酒、进食辛辣肥甘厚味等诱因助湿生热,加之夜间阳气潜藏,气血流通缓慢,湿浊热毒之邪便会聚于筋脉关节,痹阻经络,常于夜间突然出现关节局部红肿热痛,而导致痛风发作。
经过长期的临床实践研究,导师认为湿浊热毒内蕴是痛风发生的主要病理基础,湿浊郁久蕴热化毒,流注关节、阻滞筋脉骨节既是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发生的病因病机,亦是痛风石性慢性关节炎反复发作的根源。
所以,对本病的治疗在注重于清热利湿解毒的同时,佐以活血通络,往往能取得良好疗效。
二、辨证施治、分期制宜1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风湿免疫科,北京市朝阳区花家地街(100102)经过长期的临床实践观察,胡老一般把痛风分为四期:一、痛风急性发作期;二、痛风间歇期;三、痛风反复发作期(又称之为痛风石性慢性关节炎反复发作期);四、痛风性肾病期。
并根据各期不同的病理特点,总结出治疗痛风的系列方药。
1. 痛风急性发作期:起病急骤,多数病发在夜间,突然关节剧烈疼痛,以第一跖趾关节、足趾关节受累较多,其它依次是足背、踝关节、足跟、腕关节等。
症见局部红肿热痛,肤色暗红,有烧灼感,压痛明显,关节活动受限,站立或行走疼痛加剧。
可伴有头痛、恶寒、发热、烦躁、口渴、小便黄赤,舌红、苔黄或黄腻,脉数。
治疗从清热利湿解毒、化瘀降浊、消肿定痛立法,予痛风1号方:主要有苍术、黄柏、川牛膝、薏苡仁、秦皮、威灵仙、山慈菇、徐长卿、金银花、连翘等组成。
2.痛风间歇期:痛风急性发作期执自行恢复或经治疗后恢复后,仅表现为尿酸血升高,无关节肿胀疼痛,关节周围及耳廓无痛风石沉积,无肾结石等。
临床上患者多无明显不适,舌红、苔薄黄或薄黄腻,脉滑细。
治疗宜从健脾利湿、升清降浊立法;予痛风2号方,主要由土茯苓、云苓、白术、薏苡仁、葛根、泽泻、秦皮、威灵仙等药组成。
3.痛风反复发作期(又称之为痛风石性慢性关节炎反复发作期):一般由急性期发展变化而来。
尿酸钠盐在关节内沉着逐渐增多,发作逐渐频繁,每次发作所波及的关节也逐渐增多,缓解期缩短。
临床表现为关节疼痛剧烈,持续时间较长,但局部红肿灼热感无急性期明显,关节出现畸形,屈伸活动受限,耳廓、跖趾、指间、掌指关节等处可见痛风石,部分病人痛风石可增大、溃破后可见豆腐渣状白色尿酸盐结晶排出,多伴有口苦或口中粘腻不爽,胸闷脘痞不适,纳食不香,或腰痛、尿血,小便黄或混浊,大便粘滞不爽,舌暗红、苔薄黄或薄黄腻,脉滑细或细涩。
中医治疗从健脾利湿泄浊,祛瘀散结、通络止痛立法,予痛风3号方:主要有猪苓、苍白术、黄柏、川牛膝、薏苡仁、秦皮、百合、土茯苓、土贝母、莪术、红花、山慈姑等组成。
4.痛风性肾病期:又称慢性高尿酸性性肾病。
其痛风性肾病早期多无明显症状;痛风性肾病中期可出现腰部酸痛、轻度浮肿、中度血压升高,或出现轻度蛋白尿、镜下血尿等。
晚期可表现为肾小球受累,滤过率下降,肾功能持续恶化,最终发展为慢性肾功能衰竭,临床上多变现为腰酸困不适,或下肢浮肿,体倦乏力,时恶心、呕吐,纳差,夜尿频,夜尿增多等。
也有一部分病人尿酸盐沉积于肾脏形成结石,出现腰痛、尿血。
舌淡黯、苔薄黄或薄白,脉细弱或沉细弱。
中医治疗宜从益肾健脾泄浊、化湿通络立法,方选用参芪地黄汤合四妙散加减。
主要由黄芪、党参、山萸肉、生山药、茯苓、泽泻、苍术、薏苡仁、黄柏、威灵仙、秦皮、土茯苓、泽兰、益母草等药组成。
三、临床用药、匠心独具胡老治疗本病时,临证用药主张辨证辨病相结合,主张在中医辨证用药的基础上,选用一些经现代药理研究证实对痛风具有针对性治疗作用的药物,如胡老在辩证施治基础上,急性发作期多加用山慈菇、百合、徐长卿等经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含有秋水仙碱样物质或具有抗炎镇痛作用的中药;痛风反复发作期多加用土茯苓、萆薢、黄柏、苍术等经现代药理研究具有降低尿酸作用的药物;或加用车前子、泽泻、秦皮、薏苡仁等具有促进尿酸排泄作用的药物;痛风间歇期多加入桃仁、泽兰、地龙等具有抑制尿酸合成的药物;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固定药对如山慈姑与徐长卿、土茯苓与萆薢、秦皮与土茯苓等,明显提高了临床治疗效果。
1、山慈姑与徐长卿山慈姑:甘微辛,寒。
入肝、脾经。
具有消肿,散结,化痰,解毒之功。
常用于治痈疽疔肿,瘰疬,喉痹肿痛,蛇、虫、狂犬伤等。
《滇南本草》云:“消阴分之痰,止咳嗽,治喉痹,止咽喉痛。
治毒疮,攻痈疽,敷诸疮肿毒,有脓者溃,无脓者消。
”徐长卿:辛,温。
归肝、胃经。
具有祛风化湿,止痛止痒,解毒之功。
徐长卿有较好的祛风止痛作用,广泛地用于风湿、寒凝、气滞、血瘀所致的各种痛症。
常用于风湿痹痛,胃痛胀满,牙痛,腰痛,跌扑损伤,近年来也用于手术后疼痛及癌肿疼痛,有一定的止痛作用。
本品有祛风止痒作用,可用湿疹、风疹块、顽癣等皮肤病。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山慈姑中所含有的有效成分秋水仙碱样物质,通过和中性粒细胞微管蛋白的亚单位结合而改变细胞膜功能包括抑制中性白细胞的趋化粘附和吞噬作用;抑制磷脂酶A2减少单核细胞和中性白细胞释放前列腺素和白三烯;抑制局部细胞产生白介素-6等从而达到控制关节局部的疼痛肿胀及炎症反应用于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急性发作预防复发性痛风性关节炎的急性发作;徐长卿具有较显著的镇痛、镇静作用,并具有一定的降脂作用。
二者配伍相须为用,共奏化痰消肿,解毒散结,祛风止痛之功,可以有效缓解痛风患者急性发作期出现的关节红肿热痛之症状。
[2,3]2、威灵仙与土茯苓威灵仙:辛、咸,温。
归膀胱经。
具有祛风除湿,通络止痛,消痰涎,散癖积之功。
祛风湿止痛:用于风湿痛,其性善行,能通行十二经络,故对全身游走性风湿痛尤为适宜,常用于风湿痹痛,肢体麻木,筋脉拘挛,屈伸不利,骨哽咽喉。
本品对改善关节肿痛确有殊效。
土茯苓味甘、淡,性平,入肝、胃经,具有解毒、除湿,通利关节之功。
用于湿热淋浊,带下,痈肿,瘰疬,疥癣,梅毒及汞中毒所致的肢体拘挛,筋骨疼痛。
《本草正义》:“土茯苓利湿去热,能入络,搜剔湿热之蕴毒”。
两药合用,共奏祛风除湿解毒,通利关节,通络止痛之功,常用于用于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期及痛风石性慢性关节炎反复发作期。
现代研究表明:土茯苓具有增加尿酸盐排泄,抗痛风的作用,并有消除蛋白尿、促进肾功能恢复的作用。
国医大师朱良春先生指出:“以土茯苓、萆薢、威灵仙三味为主药,三药合用,有显著的排泄尿酸的作用。
”[4,5]3、土茯苓与萆薢土茯苓味甘、淡,性平,入肝、胃经,具有解毒、除湿,通利关节之功;萆薢味苦,性平,归肾、胃经,能利湿泄浊,祛风除痹;现代药理研究土茯苓能增加尿酸盐排泄,具有抗痛风作用;有消除蛋白尿、促进肾功能恢复的作用;萆薢所含的皂苷有抗菌、杀虫、抗真菌作用,能扩张末稍血管,降低血压,降低胆固醇的作用。
两药合用,共奏祛湿浊,解热毒,利关节,除痹痛之功,可有效缓解痛风患者急性发作期出现的关节红肿热痛之症状。
常用于痛风性关节炎、痛风性肾病,另外,对痛风性肾病患者出现的尿浊、蛋白尿属湿毒蕴结者亦有良好的疗效。
[4,5]4、秦皮与土茯苓苦,寒。
入肝、胆、大肠经。
具有清热燥湿,平喘止咳,明目。
常用于治细菌性痢疾,肠炎,白带,慢性气管炎,目赤肿痛,迎风流泪,牛皮癣等,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秦皮甙具有消炎、镇痛、利尿作用,能促进家兔及风湿病患者尿酸的排泄;土茯苓味甘、淡,性平,入肝、胃经,具有解毒、除湿,通利关节之功。
用于湿热淋浊,带下,痈肿,瘰疬,疥癣,梅毒及汞中毒所致的肢体拘挛,筋骨疼痛。
《本草正义》:“土茯苓利湿去热,能入络,搜剔湿热之蕴毒”。
现代药理研究土茯苓能增加尿酸盐排泄,具有抗痛风作用;有排除蛋白尿、促进肾功能恢复的作用;二药相须为用,共奏清热除湿解毒,通利关节之功,不仅能有效缓解痛风患者急性发作期出现的关节红肿热痛之症状,而且能有效降低痛风患者及高尿酸患者的血尿酸水平。
[5,6]另外,痛风患者尤应注意饮食宜忌。
平素应以清淡饮食为主,除注意少食辛辣刺激、油腻肥甘、助湿生热的食物外,尤应忌食高嘌呤(主要为动物内脏、海鲜、肉制品等)、高蛋白(鸡蛋、牛奶除外)、豆制品等食物。
以使治疗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1]蒋明,DAVID YU,等.中华风湿病学,第一版,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1215[2]颜正华.中药学,第二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244~245[3]颜正华.中药学,第二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341~342[4] 胡荫奇,唐先平,等。
风湿病临床常用中药指南.第一版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5:221~253[5]朱步先,朱胜华,等.朱良春用药经验集,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修订版,2007:58~100[6]颜正华.中药学,第二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229~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