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温度》教学设计(含试卷)

北师大版《温度》教学设计(含试卷)
北师大版《温度》教学设计(含试卷)

北师大版《温度》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景,谈话引入

同学们,我们已经学过一些数,例如:为了表示物体的个数,产生了1、2、3、4……,为了表示没有,引入了数“0”,这些都是自然数。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种新的数——生活中的负数。当然有关负数的很多知识留待我们以后慢慢学,今天我们先来研究一下温度。昨天老师布置同学们收集全国各大城市的温度,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关于“温度”的数学知识(板书课题)

(二)探索新知

1、引入负数:谁能说一说你的调查方法与调查结果?

2、学生汇报收集的温度情况。(可以从看天气预报,看报纸,上网查询,发现各城市的气温有高有低……)

3、大家用了不同的方法进行了调查,并记录了一些城市的温度。那么零下12℃还可以写成—12℃。谁还有类似的发现?

4、学生自由发言,举出一些这样的例子

5、谁能说一说—12℃代表什么意思?

6、指名回答,通过交流,引导学生认识:—12℃表示零下12度,或者表示比0度还低12度。—12℃是一个负数,这节课我们就来探讨生活中的负数,零下温度的表示方法。

(三)学习温度的读法和表示方法

1、把学生记录的温度进行简单交流,并抽出2组数据与零度进行比较,从中了解和掌握5℃比零度高,零下2℃比零度还要低2℃的一些知识。

2、教师准备一份天气预报图,引导学生观察温度的表示方法。分小组讨论怎样读温度,并读一读,写一写。

(四)试一试:

指导学生完成第84页的“试一试”。先让学生认真观察图,请会看温度计的同学介绍怎样从温度计上看温度,教师提醒学生注意表示0℃的刻度线,让学生进一步明确零度以下的温度可以用负数来表示。组织大家读出温度计上显示的温度,再写出来,增加一些直观的认识。同时让学生明确:本题的每个图中“℃”这一竖列的数表示的是摄氏气温,接着让学生独立完成本题,组织学生进行核对。

(五)练一练:

1、第1题,比较温度的高低时,引导学生先从零上温度开始,逐步过渡到零下温度的比较。如:2℃和5℃的比较,1℃和0℃的比较,0℃和零下2℃的比较,零下2℃和零下5℃的比较等。练习时,先让学生独立判断,并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进行全班交流。

2、第2题,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组织学生交流。本题答案如下:(1)上海与天津,上海的温度高。即:5℃gt;—2℃

(2)天津与青岛,青岛的温度高。即:0℃gt;—2℃

(3)长春与天津,长春的温度低。即:—8℃lt;—2℃

(4)5℃gt;0℃gt;—2℃gt;—8℃

全班交流时,让学生说一说每小题是怎么比较的。

(六)小调查:

首先鼓励学生选择某种调查方法获取数据,然后,组织大家讨论从数据中获得了哪些信息,并在地图找出这些信息的对应地理位置,能从地理位置上认识各地气温的特点。

(七)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感想?

支持一下!

小升初数学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

1.一个分数的分子缩小3倍,分母扩大3倍,分数值就( ) A.缩小3倍 B.缩小6倍

C.缩小9倍

D.不变

2.已知a×5

3

=b÷62.5%=c×

3

4

=1(a、b、c均不为0),a、b、c这三个数中最小的是()。

A.a B.b C.c D.无法判断

3.小英把1000元钱按年利率2.45%存入银行,存期为两年,那么计算到期时她可以从银行取回多少钱(不计利息税),列式正确的是()。

A.1000×2.45%×2 B.(1000×2.45%+1000)×2

C.1000×2.45%×2+1000 D.1000×2.45%+1000

4.安妮花图书馆一本《安徒生童话》原价30元,六一儿童节,八折出售,六一儿童节过后恢复原价,需要提价( )。

A.20% B.25% C.120% D.125%

5.下面的图形中,()不是轴对称图形。

A.B.C.

6.a、b和c是三个非零自然数,在a=b×c中,能够成立的说法是( )。

A.b和c是互质数B.b和c都是a的质因数C.b和c都是a的因数

D.b一定是c的倍数

7.1个汽油桶可装100升汽油,这个桶的()是100升

A.体积B.容积C.表面积

8.有5个同学,每两人都握一次手,最少要握()次手

A.5 B.9 C.10 D.20

9.7个点可以连()条线段.

A.7 B.21 C.14 D.70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角度大小与边的长短有关 B.只要能被2除尽的数都是偶数 C.0.80的计数单位是0.01 D.分母是9的最简真分数有6个 E. 体积1立方分米的长方体盒子放在桌面上,所占桌面面积是1立方分米

二、填空题

11.二亿零九百万三千五百写作______,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约是_____。

12.如果3x=,那么X与Y成______比例.x:y=______:______

13.一个圆形钟,钟面半径是12厘米,钟内分针长10厘米,分针从3点整走到3点45分,分针的尖端走过的路程是(_______),分针扫过的面积是(_______)。

14.在8、10、25中________和________是互质数。 15.成人脚的长度大约是身高的

1

7

,如果一个成人的身高为x 米,那么他的脚长大约是________米。 16.在数轴上,右边的数一定小于左边的数。(_____)

17.小时增加它的(____)是1小时,(____)千克减少30%是0.77千克。 18.在1?20的自然数中,任意抽取一个数,抽取到既是偶数又是素数的可能性是 ()

()

,抽到既是奇数又是合数的可能性是

()

()

。 19.蓝天小学六(1)班第一小组同学一次连续踢毽子的个数如下表: 编号 1 2 3 4 5 6 个数

70

26

24

28

20

20

平均每人踢(_______)个。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______),众数是(_______)。你认为用(_______)代表这组同学踢毽子的水平比较合适。

20.大圆半径是小圆半径的3倍.大圆与小圆周长的比是________∶________.面积的比是________∶________. 三、判断题

21.×5= 。 (______)

22.甲数比乙数多20%,乙数就比甲数少20%.(______)

23.芳芳画出了三条边的长分别是4cm 、10cm 和5cm 的三角形。(_____) 24.大于1.6小于1.9的小数只有1.7和1.8两个。(_______) 25.小数点后面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_____) 四、作图题

26.画出下面图形的对称轴.

五、解答题

27.在洁美湘湖活动中,六(1)班同学共捡矿泉水瓶150个,比六(2)班同学捡的1.2倍还多6个,六(2)班同学捡到矿泉水瓶多少个?(列方程解答) 28.超市出售同一品种大米,有甲、乙两种包装。

(1)甲、乙两种包装,哪种包装的大米便宜?写出你的理由。

(2)王叔叔两种包装的大米都买了一些,一共花了114元。一共有几种买法?每种买法甲、乙包装各买了几袋?请写出思考过程。

29.直角梯形的上底是18厘米,下底是27厘米,高是24厘米(如图).请你过梯形的某一个顶点画两条直线,把这个梯形分成面积相等的三部分(要求写出解答过程,画出示意图,图中的有关线段要标明长度).

30.只列式,不计算。这台空调现在的售价是多少钱?

31.李明明用15分钟完成组装四驱车成体的一部分工作,还有没有完成,他组装一部完整的车要多少分钟?

32.方方买了一幅超大拼图,第一天拼了整幅的,第二天在爸爸的帮助下完成了整幅的30%,还剩下575块没有拼好.这幅拼图一共有多少块?

33.某年我国的南水北调工程向北京、天津等地供水290亿立方米,比北京密云水库蓄水量的26倍还多4亿立方米,北京密云水库蓄水量是多少?

六、计算题

34.直接写出得数。

35.直接写出得数.

55+55= 3.6÷0.03==18==720÷80=33﹣0.71=11×1.1=

167÷25= 1.25﹣= 3.2×=60×=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A C B A C B C B C 二、填空题

11.2亿

12.正 1 12

13.1cm 235.5cm2

14.25

15.1

7

x

16.错误17. 1

18.1

20

1

10

19.22 20 中位数

20.1 9 1

三、判断题

21.错误

22.×

23.×

24.×

25.×

四、作图题

26.如图所示:

五、解答题

27.120个

28.(1)甲种包装的大米便宜;

(2)两种买法

第一种买法:买甲种包装的大米4袋,乙种包装的大米1袋。第二种买法:买甲种包装的大米2袋,乙种包装的大米10袋。

29.;过程见详解

30.2899×(1-15%)

31.45分钟

32.1000块

33.11亿立方米

六、计算题

34.5.77 9 2/7 1.8 1/4 0.01 2 11.2 14

35.110;120;

9

14

;27

1

14

;9;32.29;12.1;

6,68;0.85;16

7

;24

小升初数学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

1.一个圆锥体和一个圆柱体的体积比 7:8,它们的底面半径的比是 3:2,那么该圆锥体和圆柱体高的比是( )

A.7:18 B.32: 63 C.7:6 D.6:7

2.在比例尺是1:8的图纸上,甲、乙两个圆的直径比是2:3,那么甲、乙两个圆实际的直径比是( )。A.l : 8 B.4 : 9 C.2 : 3 D.无法确定

3.“鸡兔同笼”是我国古代名题之一,《孙子算经》是这样记载的:“今有鸡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鸡兔各几何?”,你认为结果是()

A.鸡23只兔12只B.鸡12只兔23只C.鸡14只兔21只

4.一个圆的半径扩大2倍,那么面积和周长()

A.面积和周长扩大2倍

B.面积扩大4倍,周长扩大2倍

C.周长扩大4倍,面积扩大2倍

5., A与B的最简整数比是()

A.5:2 B.10:1 C.1:10 D.2:5

6.已知∠1和∠2是直角三角形中的两个锐角,∠2=63°,∠1=()

A.∠1=117°

B.∠1=100°

C.∠1=27°

D.∠1=127°

7.下图的阴影部分可以用1

2

表示的是()。

A.B.C.D.

8.有5个同学,每两人都握一次手,最少要握()次手

A.5 B.9 C.10 D.20

9.能同时被2、3、5除余数为1的最小数是()

A.29 B.31 C.61

10.如果甲数比乙数大10%,而乙数比丙数小10%,那么甲、丙两数的大小关系是( ). A.甲=丙 B.甲>丙 C.甲<丙

二、填空题

11.在下图的方格中填入合适的数,使每行都为完全平方数,则最后结果为(_____)。

12.新新书店2016年第一季度的营业额为15万元,第二季度的营业额为19.5万元,第二季度得的营业额比第一季度增长了________。(填百分数)

13.生产250吨化肥,计划25天完成,平均每天完成计划的________%,每天生产________吨。

14.一个自然数与3的和是5的倍数,与3的差是6的倍数,这样的自然数中最小的是______.

15.一个圆柱体的体积是60立方厘米,把它削成一个最大的圆锥,削去部分的体积是________,圆锥的体积是________.

16.找一找规律,再在问号处填上合适的数。

________

17.有15盒饼干,其中有一盒吃了两块,如果用天平称,至少称(____)次才能保证找到这盒饼干。18.一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64平方米,与它等底等高的三角形的面积是________平方米

19.比16千米多20%是________千米。

20.把一个高5分米的圆柱割拼成近似长方体后,表面积增加40平方分米,圆柱的体积是(____________)立方分米。

三、判断题

21.圆的周长和它的直径成正比例。______

22.圆内最长的线段是直径。(_____)

23.“降价二成”与“打二折”表示的意义相同。(______)

24.大小不同的两个圆,它们的周长与直径的比也不相同。(___)

25.两个完全相等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____)

四、作图题

26.请你将上表中的数据绘制成复式折线统计图。

五、解答题

27.我国发射的人造地球卫星,在太空中绕地球运行6周需要10.8小时.照这样计算,运行20周需要多少小时?(用比例解)

28.浩翔公司新建一栋公寓楼,原计划给客厅铺边长45cm的方砖共需160块,现更改设计使用边长为60cm

的方砖,问需要多少块边长60cm的方砖?(用比例解)

29.列式计算.

7与3的差除以,商是多少?

30.有三筐同样重的苹果,取出第一筐重量的,第二筐重量的,从第三筐中取出12千克,这时三筐剩下的苹果恰好等于原来两筐苹果的重量.原来每筐苹果重多少千克?

31.如图﹐在长为400公尺的环形跑道上﹐A﹑B两点之间的跑道长100公尺.甲从A点﹑乙从B点同时出发相背而跑.两人相遇后﹐乙即转身与甲同向而跑﹐当甲跑到A时乙恰好跑到B.继续跑若甲追上乙时﹐甲从出发开始算起共跑了多少公尺﹖

32.六(1)班上午搬来一桶矿泉水,上午喝了这桶水的,下午喝了剩下的,这时桶里还有8.5L水。这桶水原来有多少升?

33.把一个圆转化成近似的长方形,已知长方形的周长比圆的周长多6厘米,圆的周长是多少厘米?六、计算题

34.一个圆的周长是15.7dm,这个圆的半径是多少分米?

35.计算

(1)× ÷ =

(2)60× × =

(3)÷(1÷ )=

(4)24÷(÷ )=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C A B D C C C B C

二、填空题

11.784

12.30%

13.10

14.27

15.40立方厘米 20立方厘米

16.5

17.3

18.32

19.2

20.2

三、判断题

21.√

22.√

23.╳

24.×

25.√

四、作图题

26.(答案只供参考,作图请在原图上做)

五、解答题

27.36小时

28.90块

29.

1 7 2

30.80千克31.1000公尺32.17L 33.84厘米六、计算题34.5dm 35.(1)(2)35

(3)(4)

物态变化温度教学设计

《第一节物态变化温度》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能列举自然界和生活中不同状态的物质。理解气态、液态和固态是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 2.知道在一定条件下,物质存在的状态可以发生变化。 3.能举例说明三种物态的基本特征。 4.理解温度的概念。了解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 5.知道常用温度计的制作原理以及温度计的构造和刻度。 6.知道摄氏温度和热力学温度,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7.会正确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大量物质按照固、液、气三种不同状态分类,体会对物质进行分类的方法。 2.通过观察水的物态变化实验感受物质发生物态变化的条件。 3.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温度计的结构。 4.通过测量温度,掌握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5.通过对物体温度的估测,提高估测温度的能力。 6.通过对体温计的观察,了解体温计在结构和使用方法上与一般液体温度计的差异。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冰化成水的实验反映出的事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的事实,培养学生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看待问题。 2.通过对环境温度的了解,养成爱护环境的意识。 3.在使用温度计的过程中,养成爱护仪器、实事的品格。 4.通过参与教学活动,产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道理。 [重点难点] 重点 1.理解气态、液态和固态是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 2.通过观察水的物态变化实验,感受物质发生物态变化的条件。 3.摄氏温度的定义。 4.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难点 摄氏温度与热力学温度之间的关系。 [教材分析] 本节是初中物理的第一节课。从本节开始,学生们真正开始接触物理、了解物理、学习物理。因此要本着从简单入手、从现象入手的要求,让学生感受到物理的趣味,研究的方法。本节的两个重点容是“物态及其变化”和“温度及其测量”。本节容安排上注意体现了《标准》中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在知识与技能上主要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第1课《冷热与温度》教学设计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第1课《冷热与温度》教学设计 【课标落实】 1.本课通过观察现象、认识与学会使用仪器、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完成探究、记录与分析数据、总结规律、拓展应用等一系列活动,落实《课程标准》中年段的课程目标。 科学知识 测量、描述物体的特征和材料的性能; 意识到使用工具可以更加精确、便利、快捷 科学探究 在教师引导下,能从具体现象与事物的观察、比较中,提出可探究的科学问题; 在教师引导下,能基于已有经验和所学知识,从现象和事件发生的条件、过程、原因等方面提出假设; 在教师引导下,能基于所学知识,制订简单的探究计划; 在教师引导下,能运用感官和选择恰当的工具、仪器,观察并描述对象的外部形态特征及现象; 在教师引导下,能用比较科学的词汇、图示符号、统计图表等方式记录整理信息,陈述证据和结果; 在教师引导下,能依据证据运用分析、比较、推理、概括等方法,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在教师引导下,能正确讲述自己的探究过程与结论, 能倾听别人的意见,并与之交流。

科学态度: 在科学探究中能以事实为依据; 面对有说服力的证据, 能调整自己的观点; 能接纳他人的观点,完善自己的探究; 能分工协作, 进行多人合作的探究学习; 乐于为完成探究活动,分享彼此的想法,贡献自己的力量。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 了解并意识到人类对产品不断改进以适应自己不断增加的需求; 了解人类的需求是影响科学技术发展的关键因素。 2.本课学习内容基于《课程标准》课程内容中“物质科学领域”和“技术与工程领域”的中年段要求。 1.1物体具有质量、体积等特征。 能够使用简单的仪器测量物体的长度、质量、体积、温度等常见特征, 并使用恰当的计量单位进行记录。 6.3.1用温度来表示物体冷热的程度,摄氏度是温度的一种计量单位。 描述测量物体或空气温度的方法;知道国际上常用摄氏度作为温度的计量单位来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17.3工具是一种物化的技术。 知道使用工具可以更加精确、便利和快捷。 【教材分析】

四年级科学上册温度和气温教案教科版

温度和气温 探究活动分析: 1.温度计的使用在三年级已经学过。在前两课中,学生实际上已经用温度计测量气温。 2.每个小组或每个同学都将再次使用温度计测量气温,并将在今后的一段时间里,每天都使用温度计测量气温,并将测量的结果记录在“天气日历”和“我们的日期-温度表”中。 3.为了提高学生们测量的准确性,有必要在下列几个方面对学生使用温度计测量气温进行指导:1、认识温度计上的刻度。温度计上标出的温度往往是整十数,每两个数值之间分成5或10个相等的小格,每个小格代表1摄氏度或2摄氏度。4.测量时,要把温度计放置到测量环境内2-3分钟,待液柱不再升高(或降低)时再读数。读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的液柱平行。 4.对测量的气温进行比较和分析,确定只有室外阴凉通风的地方才能反映当地的气温。并指导学生把测得的气温记录在“天气日历”和“我们的日期——温度表”上。 5.利用收集的数据制成“温度填充图”,分析每天选择同一时间测量气温的重要性。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气温是指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温度,每天应选择同一时间来测量气温。 过程与方法 选择每天测量气温的环境,完成“天气日历”中温度的测量和记录。 情感、态度、价值观 保持对气温变化的研究兴趣,理解长期测量和记录数据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选择每天测量气温的环境,完成“天气日历”中温度的测量和记录。 教学难点 正确测量,能坚持记录。 教学准备 课前布置分小组记录一天中清晨、上午、中午、下午和傍晚的气温。 每组一张温度填充图。 每个小组或每人一支温度计。 教学过程: 一、教师导语,引入研究课题 1.温度对天气的影响很大,气温是天气现象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天气日历中重要的记录数据。 2.揭示学习课题。 二、室外温度的测量与比较 1.教师提示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要注意的安全问题。 2.学生说说怎样用温度计测量温度、怎样读数;复习温度计的刻度;让学生找出沸点、冰点、人体正常体温等温度。 3.讨论教室内和教室外的温度一样吗?怎样确定室外的温度比室内高?测量室内外的温度要做哪些准备,注意什么? 4.测量室内温度,记录、交流。 5. 分组到室外不同地方测量温度,走廊上、阳光下、树底下、阴凉处,把测量的温度及时记录。 6.汇报交流,室内外温度有什么不同吗?哪个温度可以反映今天我们这个地方的气温?每个

小学数学四年级温度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四年级温度教 学设计 Coca-cola standardization office【ZZ5AB-ZZSYT-ZZ2C-ZZ682T-ZZT18】

小学数学四年级《温度》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教科书第87-88页内容 教学目标: 1、利用温度的情境了解正负数的表示方法,感受引入负数的必要性,了解天气预报中零下温度的表示方法,并会正确读写。 2、借助温度的情境感受负数的意义,会比较温度背景下两个负数的大小。 3、让孩子在生活经验中体会成功的快乐,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教学重点:在温度背景下,理解负数的意义,会比较两个负数的大小. 教学难点:温度背景下比较两个负数的大小. 教具:课件,温度计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谜语:墙上一条河,刮风不起波,天热它就长,天冷它就落。 打一物品(温度计) 温度计是我们用来测量温度的工具。今天大家就和老师一起来学习有关温度的知识。(板书课题:温度) 二、探究新知 (一)感受引入负数的必要性,学习负数的读写。

1、听录音记录温度 在日常生活中温度在什么地方用的最多呢天气预报中。淘气要到大连去,他想了解一下当地的天气情况。你可以帮他记录一下当地的温度吗 2、学生自行记录温度 3、对学生的记录方法进行比较优化。 A 这样记录大家有什么看法 (都是4度,一个是零上4度,一个是零下4度,他们的意思正好相反,你怎么去区分这些意义相反的量呢) B 你觉得哪种方法更好一些 4、学习温度的读写方法。 我们通常用+4℃表示零上4℃,用-4℃表示零下4℃。 (二)感受负数的意义。 我们学会了温度的记录方法,你能用新学的方法记录下面这些城市的温度吗 1、用新掌握的方法记录城市温度。 展示学生的记录单,查找学生的记录情况,让学生进一步明确温度的记录。 2、读出这些城市温度。 现在谁来当小小播报员把你记录的温度读一下呢 3、分一分,你能用把这几个温度分类吗先想想你会按什么来分类,再用笔圈一圈。 刚才同学们记录了温度,播报了温度,你能用把这几个温度分类吗先想想你会按什么来分类,再用笔圈一圈。 你为什么这样分类呢他们表示的意义有什么不一样 4、说出每个温度表示的意义。 师:(结合手势)零上温度用正数表示,零下温度用负数表示,0在这里正好是一个

最新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认识气温计》教学设计

2.认识气温计 【教材简析】 本课是三上《天气》单元的第二课时。通过第一节课的学习,学生明确了本单元的学习主题,对天气现象有了粗浅的认识;对天气的变化有了一些直观的感受;意识到天气影响着他们的生活。本节课转入对“气温”这一具体的天气特征的观测,重点是气温计的研究与认识。 聚焦部分,先直述“太阳可以使地球变热”,从宏观的视角,理解太阳热量与气温的关系,然后聚焦问题:用什么工具去测量气温? 探索部分,安排三个活动。第一个活动是认识气温计。通过对气温计的观察,知道气温计一般与水温计一样,它由液泡、液柱、刻度、单位符号等部分组成,气温的常用单位是“℃”,读作“摄氏度”。需要注意的是:《水》单元有过温度计的使用,但并没有强调掌握使用方法。而在这一单元,则要求学生会正确使用气温计。 第二个活动是利用气温计模型练习读数。气温计读数对小学生来说是比较难的,特别是零下的读数。利用气温计模型,这解决了实测过程中液柱升降变化难控制的问题,也可以在短时间内多次练习不同数值的读数。 第三个活动是观察其他温度计。通过观察活动让学生认识到,除气温计外,还有水温计、体温计、电子温度计、金属温度计等很多不同类型的温度计,不同的温度计有不同的应用场景。这部分内容只是简单的了解,不需要做深入的分析。 研讨部分有2个问题。针对第一个问题,可先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在读数中的困难,重点在于学生碰到的读数困难和不规范做法提出解决办法,从而归纳出气温计正确的读数方法和记录方法。针对第二个问题,让学生认识到气温计测量获得的准确数据让我们描述的天气情况更加精准,交流测量数据对描述天气、发现天气变化规律的重要性。 拓展部分主要讨论气温计、水温计、体温计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主要观察它们量程的不同,知道不同温度计的结构与它们功能相匹配。 【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对天气的认识还仅仅停留在感官的感知,或听家长、天气预报对天气的描述。他们没有进行过科学工具对天气的一些基本特征进行观察、记录和分析活动。气温计是测量气温的专用工具,使用气温计可以测量周围空气的温度,可以知道我们所在区域的气温。学生在《水》单元中已经学习了温度计的使用方法,并用温度计测量过水 的温度。本课将在此基础上利用气温计模型练习并掌握气温计的正确读数方法。

教科版科学四上温度与气温参考教案

温度与气温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气温是指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温度,每天应选择同一时间来测量气温。 过程与方法 选择每天测量气温的环境,完成“天气日历”中温度的测量和记录。 情感、态度、价值观 保持对气温变化的研究兴趣,理解长期测量和记录数据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选择每天测量气温的环境,完成“天气日历”中温度的测量和记录。 教学难点 正确测量,能坚持记录。 教学准备 1.课前布置分小组记录一天中清晨、上午、中午、下午和傍晚的气温。 2.每组一张温度填充图。 3.每个小组或每人一支温度计。 教学过程: 一、复习温度计的使用: 1.每个小组发一根温度计。 2.认识温度计上的刻度。(温度计上标出的温度往往是整十数,每两个数值之间分成5或10个相等的小格,每个小格代表1摄氏度或2摄氏度。) 3.寻找温度计上水结冰的温度(冰点)和水沸腾的温度(沸点)。 4、.估计在寒冬和烈日时节分别测量温度时温度计的大致范围。(随机课件) 5.小活动;测量手心温度。(要把温度计放在手心1-2分钟,待液柱稳定时再读数。读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的液柱平行。) 二、室内外温度的测量与比较: 1.教室内和教室外温度一样吗?哪一个温度会高一些?你是怎么知道的? 2.测量室内外温度,完成作业本4面活动记录2题。 测量室内温度。让学生把温度计放在桌面(或手持于身前)两分钟,读出温

度计上的温度,并记录在“室内外温度记录表”上相应的地方。汇报测量的结果,对各组(同学)之间的温度差别进行分析,认识误差,并指导学生在测量时尽量减少误差。 测量室外温度。带学生到室外,每组选择室外不同的地点测量气温。记录测得的气温和地点。 3.回到教室,把室内外测得的温度进行比较,并思考:室内外的温度相同吗?哪儿的温度高(或低)?哪一个温度可以反映当地的气温? 三、气温的测量: 1.教师小结: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温度最能反映当地的气温,所以我们应该选择合适的地方来测量气温。 2.测量不同时间的气温,汇报不同时间所测到的气温。 3.出示气温图表,讨论,从这张图表中,我们可以获得有关气温的哪些信息?(什么时候的气温最高?什么时候的气温最低?一天中气温的变化有什么规律吗?) 4.为了准确的填写我们的天气日历,每天测量的时间该怎么确定?(如果想知道每天的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应分别选择什么时间测量?) 5.教师小结

温度计教案教案

温度计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理解温度的概念。 了解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 会用温度计测量温度。 2、过程和方法 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温度计的结构。 通过学习活动,使学生掌握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 象中的物理规律。 重、难点: 1、设计测温度的仪器(温度计) 2、正确使用温度计 教学器材: 电脑平台、杯、冷热水、温度计、体温计 教学课时:2时 教学过程: 一、前提测评: 无……前面无相关内容 二、导学达标: 引入课题:欣赏一段有春、夏、秋、冬的影片 问题:你知道物质有几种状态吗这些状态如何转化 受什么因素的影响 学生猜想:〔……〕 教师:刚才有同学说“温度”(热),下面我们就来学习 有关温度的知识→温度计 进行新课: 1、温度:物体的冷热程度叫做温度。 (1)、试验:课本70页试验:图示 结论:人们凭感觉判断物体的温度往往不可靠, 必须采取其他较好的办法。 (2)、探究:有什么方法可以较好的判断出这哪杯水的 温度比较高 学生结论〔……〕 (3)、教师引导:拿出自制的温度计(图示), 可否判断温度高低

学生讨论如何判断 这仪器有什么缺点如何改正 ↓ (加刻度、缩小体积……得到准确的测温度的仪器) 2、温度计:测量温度的仪器 实物观察……各种温度计 结构原理: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 分类:实验室用温度计、体温计、寒暑表 (实物、录像观察) 3、试验用温度计的使用: 探究:怎样使用要注意些什么问题 总结: (1)使用前观察量程……所测温度不能超过量程 认清分度值……每小格代表的数值 (2)使用时①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液体中,不 要碰到容器底或壁 ②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③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继续留在被 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让学生读数,把结果写出来)……单位 4、摄氏温度:字母C代表摄氏温度 ℃是摄氏温度的单位,读做摄氏度;它是这样规定的: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零摄氏度,把 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摄氏度,分成100等份,每1份 就是1℃。低于0℃用负数表示 例:37℃读作 -45℃读做 0℃读做 5、体温计: (1)结构、量程、分度值 (2)使用 3、达标练习:完成物理套餐中的本节内容。 小结:根据板书,总结本节内容,明确重、难点。 课后活动: 1、完成物理套餐中课堂未完成的内容。 2、课本后练习。 教学后记: 温度计的使用方面,按课本要求让学生进行探究,但一定要把步骤总结并进行板书。 可以对几种温度计进行对比

温度教学设计(精选3篇)

温度教学设计(精选3篇) 温度教学设计1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数学第七册《生活中的负数》单元第一课时《温度》 教学目标: 1、了解生活中零下温度的表示方法,并会正确读写。 2、会比较两个零下温度的高低。 教学重点、难点: 1、会比较两个零下温度的高低。 2、了解天气预报中零下温度的表示方法,并会正确地读写。 教学过程: 组织课前互动: 同学们,张老师第一次和我们班的同学一起学习,谁愿意来介绍一下自己,说说自己有什么优点?(学生介绍)有这么多优秀的同学,看来我们班级一定是一个非常优秀的班级了。老师好希望和大家一起上这节数学课。你们准备好了吗?好,那我们上课吧。 一、创设情景,揭示课题 刚才那么多同学介绍了自己,说了自己的优点,你知道张老师的优点是什么吗?告诉你,张老师的天气预报播的最好,特像中央电视台的主持人,你相信吗?不信啊?那我就

播一段你听听,但是请你边听边用你自己喜欢的方式,或者是那知道的方式,将新闻中的数据记录在课前老师发给你的那张纸上,看谁的记录方式最简单、最清楚……(播新闻,播音员:2008年11月2日部分城市的最高气温分别是:昆明15℃,海口21℃,长沙5℃,西安0℃,天津—2℃,长春—8℃,哈尔滨—15℃。今天的天气预报就为您播报到这。学生记录) 张老师播的怎么样?天气预报天天播,看来温度很重要,那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一下“温度”(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一)感受引入正负号的必要性,自主合作探究总结零下温度的表示方法 请同学们把你记录数据的方法和你的小组同学交流一下,选出你们小组认为最合理、最简单、最清楚的方法,介绍给大家。(学生汇报) 选出“+、-”的方法,你们想的真好,和数学家想的一样。 (二)会读温度,及温度的相关知识。 你知道怎样读这些温度吗?(学生会就学生说) (1)“℃”这个符号,我们读作“摄氏度” (2)通常用+5℃表示零上5℃。用-2℃表示零下2℃ (3)师:每组桌面上都有一张图片,谁愿意也学学“天气预报”播音员,来播一下天气预报?(指名一生上台表演)其他同学仔细听,你能从播报的温度中发现了什么?(学生

四年级科学《温度和气温》教学设计

3、温度和气温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气温是指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温度,每天应选择同一时间来测量气温。 过程与方法 选择每天测量气温的环境,完成“天气日历”中温度的测量和记录。 情感、态度、价值观 保持对气温变化的研究兴趣,理解长期测量和记录数据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选择每天测量气温的环境,完成“天气日历”中温度的测量和记录。 教学难点 正确测量,能坚持记录。 教学准备 课前布置分小组记录一天中清晨、上午、中午、下午和傍晚的气温。 每组一张温度填充图。 每个小组或每人一支温度计。 教学过程:

一、复习温度计的使用: 1、每个小组发一根温度计。 2、认识温度计上的刻度。(温度计上标出的温度往往是整十数,每两个数值之间分成5或10个相等的小格,每个小格代表1摄氏度或2摄氏度。) 3、寻找温度计上水结冰的温度(冰点)和水沸腾的温度(沸点)。 4、估计在寒冬和烈日时节分别测量温度时温度计的大致范围。(随机课件) 5、小活动;测量手心温度。(要把温度计放在手心1-2分钟,待液柱稳定时再读数。读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的液柱平行。) 二、室内外温度的测量与比较: 1、教室内和教室外温度一样吗?哪一个温度会高一些?你是怎么知道的? 2、测量室内外温度,完成作业本4面活动记录2题。 测量室内温度。让学生把温度计放在桌面(或手持于身前)两分钟,读出温度计上的温度,并记录在“室内外温度记录表”上相应的地方。汇报测量的结果,对各组(同学)之间的温度差别进行分析,认识误差,并指导学生在测量时尽量减少误差。 测量室外温度。带学生到室外,每组选择室外不同的地点测量气温。记录测得的气温和地点。

《温度计》 教学设计

《温度》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 2、了解并记住生活中一些常见的温度值 3、会用常见的温度计测量温度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温度计的原理和结构 2、通过学生的活动,使学生掌握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使学生乐于探索日常用品的物理学原理,乐于参与观察、制作、实验等科学实践活动,有团队精神。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正确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 教学难点: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和结构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类比法 教学器材:自制温度计、一次性杯、水、实验室用的温度计、寒暑表、体温计、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 情景引入 学生描述他们各自此时的感受 [师]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进行“冷”“热”的体验,并描述感觉。 [学生实验]如下图所示:把两只手分别放入热水和冷水中。过一会,再把双手同时放入温水中。 思考:两只手对“温水”的感觉相同吗? 归纳: 同一杯水温度应该一样,而我们的感觉却不同,说明我们的感觉不可靠。 要准确地知道这杯水的温度,必须借助于测量工具——温度计。 一、温度计 1、温度计的原理 [师]你能利用桌上的实验器材判断出哪杯是热水,哪杯是冷水吗? 桌上摆放有实验器材:装液体的口服液瓶、吸管、一杯热水、一杯冷水等

学生分组实验:拿起桌上自己制作的温度计,将它放入热水中,观察细管中液柱的高度的变化,然后把它放入冷水中,观察细管中液柱的高度的变化。 教师巡回指导。 提出问题:你观察到什么现象? 学生代表发言:小瓶放入热水中,细管中液柱上升,放入冷水中,细管中液柱下降。 提出问题:想想看,自制温度计是根据什么道理来测量温度的? 学生活动:自制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 (板书:常用的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 2、温度计的结构 [师]引导学生把简易温度计改进成真实的温度计,同时介绍摄氏温度。 ⑴、温度计上的字母C 表示采用的是摄氏温度,摄氏温度的单位是摄氏度,表示符号:℃ ⑵、摄氏温度的规定:在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沸水的温度是100℃;0℃和 100℃之间分为100个等份,每个等份代表1℃. 多媒体展示真实温度计引导学生观察真实温度计总结出温度计的基本构造包括玻璃泡、毛细管(内径很细,粗细均匀的玻璃管)、玻璃泡使用的液体、刻度和符号℃。 [练习读数] 多媒体出示小资料:自然界的一些温度/℃ 三、温度计的使用 [师]学到这里我们已经知道了温度计的原理和结构,下面我们就来学习如何正确去使用温度计。温度计的种类有很多,常用的温度计有三种,实验室用温度计、体温计和寒暑表,我们先来学习实验室温度计使用方法。在使用温度计测量前,我们应该怎么办? 让学生自读课本P49、P 50,了解温度计的使用方法完成导学案,并派代表回答导学案上填空题。 多媒体出示图片,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并根据自己的推测判断对错: 氢弹爆炸中 心 5×107℃ 压力锅内最高水 温 120℃ 我国最低气温 -52.3℃ 太阳表面 约6 000℃ 我国最高气温 49.6℃ 地球表面 最低气温 -88.3℃ 金的熔点 1 064℃ 人的正常体温 37℃ 酒精的凝 固点 -117℃ 铅的熔点 328℃ 水银的凝固点 -39℃ 绝对零度 -273.15℃ 热水 冷水

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温度》教学设计范文(精选4篇)

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温度》教学设计范文(精选4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促进我们快速成长,使教学工作更加科学化。怎样写教学设计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作者收集整理的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温度》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温度》教学设计1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数学第七册《生活中的负数》单元第一课时《温度》 教学目标: 1、了解生活中零下温度的表示方法,并会正确读写。 2、会比较两个零下温度的高低。 教学重点、难点: 1、会比较两个零下温度的高低。 2、了解天气预报中零下温度的表示方法,并会正确地读写。 教学过程: 组织课前互动: 同学们,张老师第一次和我们班的同学一起学习,谁愿意来介绍一下自己,说说自己有什么优点?(学生介绍) 有这么多优秀的同学,看来我们班级一定是一个非常优秀的班级了。老师好希望和大家一起上这节数学课。你们准备好了吗?好,那我们上课吧。 一、创设情景,揭示课题 刚才那么多同学介绍了自己,说了自己的优点,你知道张老师的优点是什么吗?告诉你,张老师的天气预报播的最好,特像中央电视台的主持人,你相信吗?不信啊?那我就播一段你听听,但是请你边听边用你自己喜欢的方式,或者是那知道的方式,将新闻中的数据记录在课前老师发给你的那张纸上,看谁的记录方式最简单、最清楚…… 张老师播的怎么样?天气预报天天播,看来温度很重要,那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一下“温度”(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一)感受引入正负号的必要性,自主合作探究总结零下温度的表示方法请同学们把你记录数据的方法和你的小组同学交流一下,选出你们小组认为最合理、最简单、最清楚的方法,介绍给大家。(学生汇报) 选出“+、—”的方法,你们想的真好,和数学家想的一样。 (二)会读温度,及温度的相关知识。 你知道怎样读这些温度吗?(学生会就学生说) (1)“℃”这个符号,我们读作“摄氏度” (2)通常用+5℃表示零上5℃。用—2℃表示零下2℃ (3)师:每组桌面上都有一张图片,谁愿意也学学“天气预报”播音员,来播一下天气预报?(指名一生上台表演)其他同学仔细听,你能从播报的温度中发现了什么?(学生边听边思考,汇报) (三)会使用温度计表示生活中的温度 在生活中我们用什么来测量温度呢?——(温度计) (1)认识温度计 出示:温度计,(学生拿出温度计,每小组一个)从温度计上你知道些什么,又观察到了什么,和大家一起交流交流?(学生介绍,老师补充 1、0刻度线是红色标出的; 2、上面还标有数字:零以上的数字越来越大,零一下的数字也越来越大。 3、0以上是零上的温度,0以下是零下的.温度。 4、一个小格表示一度。 5、有一个℃的符号)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温度》教学设计2 一、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第七册数学P86~87的内容及练一练 二、教学目标: 1、了解生活中零下温度的表示方法,并会正确读写。 2、会比较两个以下温度的高低。 三、教学重点、难点: 1、会比较两个零下温度的高低。

温度与温度计教案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课 《温度和温度计》的教学设计 教学背景分析: 温度是用来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一个物理量,在我国通常使用摄氏温标来标志。生活中,对于一个物体的冷热情况,学生们都有用手触摸、身体感受的经验。但哪个物体热些,哪个物体冷些,只是一种相对的感觉,并无明确的标准,至于一个物体比另一个物体热多少或冷多少,我们就更无法做出比较准确的描述了,这就必须借助测量温度的工具——温度计来测量。 学生们可能听说过温度计,也曾用体温计测量过体温,但真正使用温度计测量过其他物体温度的学生估计极少。本课学习时,对许多学生来说还是第一次使用温度计。因此,本课的学习,重要的是要让学生们理解温度计是用来做什么的、它们是如何工作的,以及如何识读温度计。 对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温度计零上刻度的识读,不会有太大困难,但对于零下刻度的识读可能容易出错。怎样正确识读零下温度,是需要学生掌握的,因为本单元后续的学习活动,要以这样的技能作为基础。 设计思路 本课从学生们在生活中用手触摸冷水和热水时的感觉(或经验)引出温度的概念——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然后,通过学生用手触摸感觉比较四杯冷热不同的水,引出使用温度计才能准确测量物体温度的问题。最后指导学生观察温度计,认识温度计的构造、原理,以及如何准确地使用温度计。这是科学技能的训练,使学生通过对问题的思考和体验,对温度计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同时,还认识到对观测温度的方法作出统一规定的重要性,并明白观测温度时,要尽可能消除各种影响测定温度准确性的不利因素。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物体的温度可以用温度计测量。 2.常用液体温度计是利用玻璃管内的液柱随温度变化而上升和下降来测量温度的。 过程与方法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 第1节 温度 教案

第三章第1节温度教案 课标要求 1.能区别固、液、气三种物态。 2.能描述这三种物态的基本特征。 3.能说出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 4.了解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会用温度计测量温度。 5.尝试将生活和自然界中的一些现象与物质的熔点和沸点联系起来。 6.能用水的三态变化解释自然界中的一些水循环现象。 7.有节约用水的意识。 教材分析 本章的主要内容有温度、温度计及其使用、熔化和凝固、蒸发和沸腾、液化、升华和凝华。由于热现象和实际生活联系密切,所以中考命题思路和类型较多,常见题型有填空题、选择题、实验探究题和简答题等。由于中考逐年注重实验操作能力和应用知识能力方面的考查,因而温度计的使用、物态变化的图象和对各种物态变化现象的科学探究仍是今后中考命题的热点。在解答题目时,特别要注意物质在发生物态变化时,需要吸收或放出热量;但晶体在熔化和凝固时,液体在沸腾时温度却保持不变。并注意各学科知识的联系和应用,特别是数学知识在物理中的实际应用,会对各类图象进行分析。 学情分析 1.学生对本章内容原本就有一定的基础,对一些物态变化现象并不陌生,且教学要求也不是很高,主要是了解一些基本的规律,然后应用这些规律解决生产和生活中某些简单的问题,理解起来并不困难,所以将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动手实验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作为本章重点。 2.在学生的意识里,认为“白气”是“水蒸气”,摸起来热的物体温度一定高、冷的物体温度一定低等凭自己主观想象或自己经验、感受获得的错误信息,要及时纠正.教师可鼓励学生多搜集资料,并互相交流讨论,让学生真正的理解这些知识。 3.学生虽然熟悉生活中的各种物态变化现象,但区分起来,却不知从何入手,教师可多举例,讲明分析的思路和判断的依据。 4.有些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观察不够仔细,或没有耐心,教师可适当引导。如注意物态变化前后温度的变化,出现了什么现象等。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归纳,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教学建议

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一 天气 温度与气温》教学设计_37

《气温的变化》科学与数学融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道折线统计图是表现数据的方式之一。理解单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会制作单式折线统 计图。 2、知道在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气温才具有较好的代表性。 3、理解到长期的观察和记录数据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理解单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教学难点:气温变化折线统计图的读图分析。 ★科学与数学跨学科整合设计思路: PISA阅读水平评估立足在“为学习而读”,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学会分析、推断、思考、评价文章的意义。我们也不难发现,用图表表现的题目占绝绝大部分,无论是阅读、科学还是数学本身,都离不开这种最自然、直接又有效的表达方式。这是因为科技的飞速发展带动社会的持续进步,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充斥着数学的气息,人们开始习惯于结合数据用表格、图象和图形等方式表词达意,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数学图表信息。如何阅读这些数学图表信息,成为孩子们日后生活的很重要的水平。 四年级的同学只学习过单式的条形统计图,要到五年级下学期才学习折线统计图的读图与作图,故教科版的科学教材在《天气》一单元也仅仅使用条形统计图实行分析。但对于气温的变化来说,其实使用折线统计图更直观,所以我们设计了《气温的变化》一课,以培养学生的

读图水平为核心目标,先教会学生读折线图的方法。让学生通过观察对比,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从而发现气温变化规律。通过研究气温的变化让孩子们理解到科学的结论是科学家经过无数次实验得出很多数据,并且通过度析无数的实验数据归纳总结出来的。 教学过程: 一、数据的收集。 1、出示同学们收集的两周天气情况数据表,并表扬那些每天都坚持收集的同学。 2、通过故事说明原始数据的收集整理的重要性。 简单介绍澳大利亚一位农场主贝尔菲尔德先生坚持了45年,记录每一天的气象资料。这些数据为科学家研究厄尔尼诺与拉尼娜现象使气候变化提供了珍贵的数据。科学家们收集数据后还要将数据整理成图表,才能实行分析,有所发现。 二、数据整理的方法——绘制图表。 1、把课前收集的数据实行整理,能够绘制成图表。 2、复习条形统计图的特点,为后面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做铺垫。(条形统计图能够看出数量的多少,谁多谁少也一目了然。) 3、通过条形统计图演变为折线统计图,体现知识的迁移。 4、生通过与条形统计图对比,自主发现折线统计图的特征。 5、汇报交流。 (1)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比较,有什么相同点? 相同点:①统计的内容相同。 ②都有横轴,而且都是表示年份。

《温度》教案

一、温度 海口四中夏琼云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 2、了解并记住生活中一些常见的温度值 3、会用常见的温度计测量温度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温度计的原理和结构 2、通过学生的活动,使学生掌握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使学生乐于探索日常用品的物理学原理,乐于参与观察、制作、实验等科学实践活动,有团队精神。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正确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 教学难点: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和结构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类比法 教学器材:自制温度计、一次性杯、水、实验室用的温度计、寒暑表、体温计、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 情景引入 请用一句话描述他们各自此时的感受. 学生描述他们各自此时的感受 [师]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进行“冷”“热”的体验,并描述感觉。 [学生实验]如下图所示:把两只手分别放入热水和冷水中。过一会,再把双手同时放入温水中。 思考:两只手对“温水”的感觉相同吗? 归纳: 同一杯水温度应该一样,而我们的感觉却不同,说明我们的感觉不可靠。

要准确地知道这杯水的温度,必须借助于测量工具——温度计。 一、温度计 1、温度计的原理 [师]你能利用桌上的实验器材判断出哪杯是热水,哪杯是冷水吗? 桌上摆放有实验器材:装液体的口服液瓶、吸管、一杯热水、一杯冷水等 学生分组实验:拿起桌上自己制作的温度计,将它放入热水中,观察细管中液柱的高度的变化,然后把它放入冷水中,观察细管中液柱的高度的变化。 教师巡回指导。 提出问题:你观察到什么现象? 学生代表发言:小瓶放入热水中,细管中液柱上升,放入冷水中,细管中液柱下降。 提出问题:想想看,自制温度计是根据什么道理来测量温度的? 学生活动:自制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 (板书:常用的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 2、温度计的结构 [师]引导学生把简易温度计改进成真实的温度计,同时介绍摄氏温度。 ⑴、温度计上的字母C表示采用的是摄氏温度,摄氏温度的单位是摄氏度,表示符号:℃ ⑵、摄氏温度的规定:在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沸水的温度是100℃;0℃和 100℃之间分为100个等份,每个等份代表1℃. 多媒体展示真实温度计引导学生观察真实温度计总结出温度计的基本构造包括玻璃泡、毛细管(内径很细,粗细均匀的玻璃管)、玻璃泡使用的液体、刻度和符号℃。 [练习读数] 多媒体出示小资料:自然界的一些温度/℃ 三、温度计的使用 [师]学到这里我们已经知道了温度计的原理和结构,下面我们就来学习如何正确去使用温度计。温度计的种类有很多,常用的温度计有三种,实验室用温度计、氢弹爆炸中 心 5×107℃ 压力锅内最高水 温 120℃ 我国最低 气温 -52.3℃太阳表面约6 000℃我国最高气温49.6℃ 地球表面 最低气温 -88.3℃金的熔点 1 064℃人的正常体温37℃ 酒精的凝 固点 -117℃铅的熔点328℃水银的凝固点-39℃绝对零度-273.15℃热水冷水

温度的测量教学设计说明

《温度的测量》教学设计 科学(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第 1 章第 4 节 一、教材分析本节课的知识内容包括温度的初步概念;温度计的构造、原理、使用方法;摄氏温度的意义、单位、符号和读写;实验用的温度计和体温计的构造和使用区别。对于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学生感知较深而又不可更进一步延伸,但对于实验用的温度计是学生在今后诸多实验中都要用到它,例如,观察熔化、凝固、蒸发、沸腾,探究物质的比热等现象,学会温度计的使用对今后其它测量仪器的学习很有帮助,也是今后继续学习热学知识的基础,并在生活、生产的应用方面,以及地理和化学科的学习中都有一定的益处。温度的测量作为预备性知识和学生学习本章所应具备的基本技能。所以温度计的教学是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教材以实验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交流表达问题的能力。 二、学情分析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有关温度的内容,对这部分知识并不陌生。每天各种 媒体上都有天气预报,尤其因为今年夏天的高温天气,有关方面的报道特别多,稍加留意就能知道,而且 学生在小学阶段就已学过温度计的使用。但各媒体上关于温度的读法有很多错误,所以,教学时要注意 教给学生正确的读、写方法,及时纠错。温度计是实验室和生活中都常用到测量工具,学生对它会用,但 不规范,不了解它的工作原理,也不知道不同的温度计有着不同的适用范围。 三、设计思路 通过多媒体和实验创设生成问题情景,引出疑问激发求知欲望,创设互动交流合作学习的氛围,实现问题教学解决疑问。在教学过程中发挥教师“引”和“导” 的作用,留给了学生阅读、实践(实验)、分析和思考的时间与空间,学生真正成了课堂教学的主人,突出体现课堂教学的“三个中心” ,即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实际生活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的新课改理念。 四、教学方法通过自学、交流,合作研讨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引导学生观察细管中 液柱的上升与下降来帮助学生理解什么是热胀冷缩,突破本节课的难点,从而引出现实生活中的温度的测 量工具温度计。通过动手实验、观看多媒体材料,分析总结等方法理解温度计的原理并能够使用温度计 对液体的温度进行测量从而使学生掌握温度计的测量方法,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的。 五、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知道液体温度计的构造原理。知道摄氏温度的零摄氏度和100 摄氏度的规定,掌握摄氏度的 读写法。了解并记住一些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能对物体的温度进行估测。 2. 过程与方法

《气温的变化》教学设计新部编版0918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气温的变化》教学设计 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本课的设计基于《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提出的“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和“学习终生有用的地理”的课程基本理念。同时,课程标准中要求使学生“获得基本的地理技能和方法”,要求学生“初步学会根据收集到的地理信息,通过比较、分析、归纳等思维过程,形成地理概念”。因此,本课在设计时从学生的生活感受和体验出发,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绘制、分析统计图表的地理技能,帮学生建立“气候的概念”,创设有趣的情境以提高学习兴趣。 二、教学背景分析 1.学习内容分析: 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地理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二节《气温和气温的分布》第一课时。气温的变化体现了天气要素向气候要素的过渡,对学生建立气候的概念十分重要,而气候又是主要且重要的自然地理环境要素,在地理学知识体系中有重要地位。同时,统计图表是表征气候的主要载体,阅读和绘制气温变化曲线是重要的地理实践力。气温的变化十分贴近生活,学生可以产生丰富的情感体验。 2.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初步了解了天气与气候的区别,能够区分对天气和气候的描述。没有完全建立“气候”的概念。好奇心强,对生活有一定的观察但不够细致,积累了气温在一定时间周期内变化的生活经验,利于探究能力的形成。由于接触地理学科时间较短,且处于易于接受直观事物的认知阶段,因此缺乏用统计图表来表征地理要素的思维习惯和技能,利用统计图归纳要素规律也有一定难度。 3.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说明、技术准备 教学方式:启发式教学等。 教学手段:读图、绘图、小组合作等。 4.前期教学状况、问题、对策等研究说明 根据以往教学经验,学生在区域地理学习中,往往在自然特征的气候要素方

3.2《认识气温计》教学设计

《理解气温计》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天气》单元的第2课《理解气温计》,在第1课了解天气的几个常见要素的基础上,具体地对天气要素——气温实行研究。本课重点解决气温计的准确读数与使用。聚焦部分以“用什么工具去测量气温呢?”引发学生对气温测量工具的注重。探索部分安排了三个活动:第一个活动是理解气温计。通过对气温计的观察,知道气温计一般由液泡、液柱、刻度、测量单位等部分组成,气温的常用单位是“℃”,读作“摄氏度”。第二个活动是利用气温计模型练习读数。学会读数,为实际使用气温计打下基础。第三个活动是通过观察让学生理解温度计除气温计外还有水温计、体温计、电子温度计、金属温度计等很多不同类型的温度计。测量不同的对象时能够选用不同的温度计。研讨部分主要讨论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让学生交流各小组练习读数时遇到的困难。读数方法是本课的教学重点。第二个问题的研讨要让学生从自己的亲自感受出发实行,对学生形成准确的科学研究观点非常有意义。通过研讨让学生理解到气温计测量获得的准确数据让我们记录的天气情况更加精准,更能发现天气变化的规律。 【学生分析】 三年级学生大都接触过气温计,但对气温计的构造不太清楚。读取气温计上的数据,对他们来说是比较难的,利用气温计模型,能够解决实测过程中因液柱升降变化造成的读数难的问题,也能够在短时间内多次练习不同数值的读取。每位学生多次反复练习,才能学会准确读数,为实际使用气温计打下基础。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气温计是测量气温的专用工具。 ●常用的温度单位是摄氏度,用符号℃表示。 科学探究目标 ●利用气温计模型练习掌握气温计的准确读数方法。 科学态度目标 ●养成使用气温计测量气温的兴趣。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新)第三章第1节《温度》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学科:物理年级:八年级上册教师:李彩燕

一、教材分析 《温度》是人教版初中物理教材第三章《物态变化》的第一节。这一章的教学以“温度”和“温度计的使用”为起点,不仅仅因为它们是本章的预备知识,更因为物态变化是围绕“温度是否变化”进行的,可以说“温度”是“物态变化”的核心,而学会使用“温度计”则是学习本章所应具备的基本技能。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思维活跃,好奇心重,求知欲强,但动手能力较弱,加上刚接触物理不久,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缺少认识,也缺乏必要的逻辑知识。因此,以学生常见的现象进行引入,以便使学生能逐步理解和应用科学知识。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对温度有一定的了解,理解起来并不困难。“温度计”学生虽然在平时的生活中可能也接触过,但温度计的制作原理和操作规范上还有一些疑惑,因此在上课时要注重训练学生用科学用语规范地描述概念,规范使用温度计测温度,突出科学方法的教育。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温度的概念; 2、了解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 3、会用温度计测量温度。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温度计的结构; 2、通过学习活动,使学生掌握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温度的概念;正确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并能读出各种温度计的示数。难点:温度计的构造、原理;体温计与实验室温度计的对比 五、教学准备 广口瓶,带颜色的水、橡皮塞、细玻璃管、实验用温度计、体温计、烧杯3只,中等大小)、多媒体课件、开水、冷水若干。 六、教学过程 思考回答:需要用温度计测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