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腔镜肺大疱切除术知情同意书

胸腔镜肺大疱切除术知情同意书
胸腔镜肺大疱切除术知情同意书

胸腔镜肺大疱切除术知情同意书

姓名:性别:年龄:科室:病案号:

诊断、替代方案和治疗建议:

医师告知我目前初步诊断为,并向我说明治疗方案和可能存在的其他替代医疗方案,以及各种方案的优缺点,根据我的病情和术前检查的情况,医师建议我于年月日在麻醉下进行

医师告诉我本次手术潜在风险有:

医师告知我如下胸腔镜肺大疱切除术可能发生的一些风险,有些不常见的风险可能没有在此列出,具体的手术术式根据不同病人的情况有所不同,医师告诉我可与我的医师讨论有关我手术的具体内容,如果我有特殊的问题可与我的医师讨论。

1.我理解任何手术麻醉都存在风险。

2.我理解任何所用药物都可能产生副作用,包括轻度的恶心、皮疹等症状到严重的过敏性休克,甚至危及生命。

3.我理解此手术可能发生的风险和医师的对策:

1)麻醉意外;

2)术中、术后心、肺、脑、肾、血管意外,可致死亡;

3)术中损伤周围重要脏器和组织:心、肺、神经、大血管、胸导管等;

4)术中、术后大出血、失血性休克,严重者死亡;

5)根据术中情况决定手术方式,如封闭胸或胸腔镜难以处理的情况,必须中转开胸手术;

6)术中发现肿瘤或结核,根据情况采取相应处理措施,如肺叶切除等;

7)术中对侧出现气胸,需闭式引流或同期手术;

8)术中未发现明显病变,需行化学固定或滑石粉固定;

9)肋骨骨折;

10)术后肺炎、肺不张、肺水肿;

11)术后呼吸衰竭,需气管插管、呼吸机支持呼吸,必要时行气管切开,严重可致死亡;

12)术后应激性溃疡,全身性重症感染,多系统器官功能衰竭,严重可致死亡;

13)术后支气管胸膜瘘、血气胸、血胸、脓胸、乳糜胸,胸腔内遗留残腔,需长期带管或二次手术处理;

14)术后暴发性感染、败血症或脓毒血症,严重可致死亡;

15)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急性肺栓塞、全身血栓栓塞性疾病,严重可致死亡;

16)各种原因导致的猝死;

17)泌尿系统感染;

18)术后胸部切口皮肤麻木、疼痛,皮肤感觉障碍,肋骨骨折导致长期疼痛;

19)病变复发、同侧复发或对侧发生气胸;

20)感染扩散或结核播散性感染;

21)其他难以预料的情况。

4.我理解如果我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肝肾功能不全、静脉血栓等疾病或者有吸烟史,以上这些风险可能会加大,或者在术中或术后出现相关的病情加重或心、脑血管意外,甚至死亡。

5.我理解术后如果我的体位不当或不遵医嘱,可能影响手术效果。

医师告诉我除了上述风险外,根据我个人的情况,可能出现的特殊风险或主要高危因素有:

患者/授权委托人/法定监护人/患者亲属知情选择:

1. 我已如实向医师告知我的所有病情,如有隐瞒,一切后果自负。

2. 我知道手术是创伤性治疗手段,即使在签署了手术同意书后,我仍然可以放弃手术或

选择其他治疗手段,也知道由此可能带来的不良后果及风险。

3. 我的主管医师已经告知我将要进行的手术方式、此次手术及术后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和

风险、可能存在的其他替代医疗方案及优缺点并且解答了我关于此次手术的相关问题。经过慎重考虑,我明确表示同意进行本次手术治疗。

4. 我理解我的手术需要多位医务人员协同进行,手术前我并未得到手术百分之百成功及

术后效果的许诺,如有意外,我授权医师在手术中可以根据我的病情对预定的手术方式做出调整。

5. 如果出现手术并发症,我理解这可能是医学技术的局限性或个体病情差异所致,我授

权医师及时处置并承诺承担所有治疗费用,如有争议,我知道应通过协商、行政调解、第三方调解、鉴定或诉讼等方式依法解决。

6. 我授权医师对手术切除的病变器官、组织或标本进行处置,包括行病理学检查、细胞

学检查和按医疗废物处理等。

患者签名签名日期年月日授权委托人/法定监护人/亲属签名关系签名日期年月日

医师陈述:

我已经告知患者将要进行的手术方式、此次手术及术后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和风险、可能存在的其他替代医疗方案及优缺点并且解答了患者关于此次手术的相关问题。

医师签名签名日期年月日

手术变更告知

变更理由:

调整后手术方式:

手术调整后上述并发症和风险仍可能存在,且可能产生下列并发症和风险:

告知医师签名:签名日期年月日时授权委托人/法定监护人/亲属签名关系签名日期年月日时

胸腔镜肺大疱切除20例临床分析

胸腔镜肺大疱切除20例临床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经电视胸腔镜手术切除肺大疱的临床医治特点和手术效果。方法40例肺大疱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参照组,各20例。观察组行胸腔镜肺大疱切除术治疗,参照组行剖胸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手术疗效差异。结果40例肺大疱患者均无死亡。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1.6±0.8)h、平均住院时间(5.5±2.3)d、平均术中出血量(80.6±20.8)ml、并发症发生率10.0%,参照组平均手术时间(2.7±0.9)h、平均住院时间(7.6±2.4)d、平均术中出血量(182.6±80.8)ml、并发症发生率25.0%,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显著优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肺大疱患者采用胸腔镜医治可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出血量,该术式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关键词胸腔镜;肺大疱;临床疗效 肺大疱主要是由后天性肺大疱和先天性肺大疱构成,而前者主要以中老年人居多,常伴随肺气肿以及慢性支气管病症[1-3];而后者主要因患儿支气管发育不正常、软骨发育异常和黏膜皱襞而出现瓣膜状继而使活瓣激活所致。目前,电视胸腔镜外科肺大疱切除术式在临床上受到极大的认可,其具有损伤小、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势。基于此,本次将本院40例肺大疱切除患者的临床资料展开分析,现将结果整理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全组40例肺大疱患者均来自于本院2014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患者中,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参照组,每组20例。观察组男女比例11∶9,年龄29~69岁,平均年龄(49.2±15.3)岁,经X线、CT检查右侧、左侧以及双侧肺大疱者分别为8、7、5例;参照组男女比例8∶12,年龄27~72岁,平均年龄(43.5±14.8)岁,经X线、CT检查右侧、左侧以及双侧肺大疱者分别为7、9、4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患病部位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 2 医治方案 1. 2. 1 剖胸术全部参照组患者均由麻醉师采取双腔气管复合麻醉的方法予以麻醉,取第四或第五肋间为开口进入胸腔,将肺大疱游离后实施底部钳夹予以切除,其边缘采用丝线交叉将其缝合,对于剩余的肺大疱则利用丝线结扎或者缝合;针对底部较宽的肺大疱可以锲形的方式予以切除。针对患有肺气肿或者伴有弥漫性肺小疱者可于胸壁给予少量的滑石粉行胸膜摩擦固定。 1. 2. 2 胸腔镜肺大疱切除术全部观察组患者切口进入可选择性较大,主要有以下入口:①于腋中线第七肋间将腹腔镜置入,可经前胸的第三或者第四肋间做一个长为2 cm的开口,在后胸壁和胸腔镜的开口处的同肋间开一个0.5 cm

胸腔镜下肺大泡切除的手术适应证选择及术后并发症分析

胸腔镜下肺大泡切除的手术适应证选择及术后并发症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胸腔镜下肺大泡切除术的手术适应证选择及其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103例接受胸腔镜下肺大泡切除术治疗患者,按照疾病类型分为局限性巨大肺大泡的A组(44例)、肺大泡合并支气管疾病的B组(33例)及肺大泡合并气胸的C组(26例),对比三组手术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三组间术中转为开胸手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手术时间及手术出血量虽高于A组及C组,但三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及C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及C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腔镜下肺大泡切除术更适用于局限性巨大肺大泡及肺大泡合并气胸患者的临床治疗。 关键词胸腔镜;肺大泡切除术;手术适应证;并发症 肺大泡为可由多种原因所导致的肺部疾病之一,本病临床有着较高的反复率,轻者可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重者则可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1,2]。胸腔镜手术为治疗本病的重要方法之一,但不同类型的肺大泡患者其接受胸腔镜手术治疗所达到的治疗效果却存在一定的差异。本研究通过对本院收治的103例胸腔镜下肺大泡切除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探讨胸腔镜对于肺大泡的最佳手术适应证。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1月就诊于本院并行胸腔镜手术治疗的103例肺大泡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明确诊断为肺大泡,而合并有气胸患者为第二次发病者,排除存在胸腔镜手术禁忌证者。患者于签署知情同意书后入组。根据患者的疾病类型将患者分为44例局限性巨大肺大泡的A 组、33例肺大泡合并支气管疾病的B组及26例肺大泡合并气胸的C组。A组,男25例,女19例;年龄19~41岁,平均年龄(26.16±6.33)岁;NYHA心功能分级Ⅰ级20例,Ⅱ级17例,Ⅲ级7例;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战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51%~75%,平均FEV1%(63.12±6.16)%。B组,男18例,女15例;年龄18~40岁,平均年龄(26.34±5.12)岁;NYHA心功能分级Ⅰ级15例,Ⅱ级11例,Ⅲ级7例;FEV1% 50%~73%,平均FEV1%(63.22±6.04)%。C组,男14例,女12例;年龄20~40岁,平均年龄(26.31±5.56)岁;NYHA心功能分级Ⅰ级13例,Ⅱ级8例,Ⅲ级5例;FEV1% 53%~75%,平均FEV1%(63.19±6.18)%。三组患者性别、年龄、NYHA心功能分级及FEV1%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 2 手术方法三组患者均接受胸腔镜下肺大泡切除术治疗。患者于全身麻醉下进行手术,患者取健侧卧位,并于患侧腋中线第7肋间、腋前线第4肋间及腋后线第6肋间行观察孔及操作孔,于充分观察肺大泡情况后进行手术切除治疗。

胸腔镜下肺大泡切除术的护理

胸腔镜下肺大泡切除术的护理 发表时间:2011-07-08T08:47:13.75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1年第12期供稿作者:黎勤华 [导读] 气胸应密切观察患者呼吸频率,有无胸闷、气急等不适主诉、有无皮下气肿等。 黎勤华(广东省佛山市高明区人民医院外一科 528000)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 (2011)14-0294-02 【摘要】目的探讨胸腔镜肺大泡切除术的护理。方法采用双侧气管插管单侧通气全身麻痹,进行胸腔镜肺大泡切除术。术后回病房即予以吸氧、血氧饱和度及心电波监测,密切观察生命体征与病情变化,做好胸腔引流管护理与康复指导。结果 60例患者均痊愈出院,平均住院10天。结论做好术前术后的护理可促使胸腔镜肺大泡切除术患者早日康复。 【关键词】胸腔镜肺大泡切除术护理 自发性气胸是胸外科常见急诊之一,多由肺大泡破裂引起,传统的开胸手术创伤大,患者常不愿接受,而电视胸腔镜手术可以获得同开胸手术同样的治疗效果,具有创伤小、痛苦轻、患者恢复快,对肺功能影响小住院时间短等优点[1]被广泛应用到胸外科的所有领域。我院自2005年开展胸腔镜肺大泡切除手术以来,共完成60例,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病例60例,均为男性,年龄16-65岁,术前胸片或胸部CT示肺大泡位于肺尖部51例,位于肺上叶9例,单发49例,多发11例,以呼吸困难为首先症状入院55例,常规体检发现肺大泡而入院2例,其他3例。56例术前曾行胸腔闭式引流治疗。 1.2方法本组病人均采用双侧气管插管单侧通气全身麻痹,进行胸腔镜肺大泡切除术,手术体位为健侧卧位,于腋中线第6肋间作-1.5cm大小切口做置镜孔,靠近病变区的腋前后肋间分别作2.0cm操作孔进行手术。术后回病房即予以吸氧、血氧饱和度及心电波监测,密切观察生命体征与病情变化,做好胸腔引流管护理与康复指导。 1.3结果 60例患者切口一期愈合,均痊愈出院,平均住院10天。出院随访1-24个月,除1例气胸复发后自行吸收治愈外,其余均无复发。 2 护理 2.1心理护理自发性气胸多数由肺大泡所引起易反复发作,往往经保守治疗无效,并且由于患者对手术过程不了解易产生焦虑及恐惧心理,针对这种情况护理人员应耐心地进行疏导和解释,给予诚挚的安慰和鼓励,介绍胸腔镜手术的优点,及本院开展情况,并请同类手术病人现身说教,消除其思想顾虑,使其能积极配合手术治疗。 2.1.1辅助检查术前除了解病全身情况外,还应准确查出病变部位胸部X线检查,可了解肺大泡的大小、部位、数目及肺萎情况。CT 检查能显示肺大泡与周围组织的关系,有助于大泡的分型,对局限性气胸可显露气胸的范围及方法,对指导胸腔手术路径均有帮助。 2.1.2术前指导指导病人训练腹式呼吸,以减轻手术后切口的疼痛,训练深呼吸有效咳嗽,正确掌握排痰的技巧,避免术后因疼痛而不能及时排除痰液,训练床上大小便,以使病人能顺利地适应手术带来的不便,同时还应告知病人禁烟,大量吸烟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非吸烟者高2-3倍。术前停止吸烟2周以上者可改善分泌物排除能力。 2.2术后护理 2.2.1生命体征监测由于麻醉、术后疼痛,出血和呼吸道应激反应等,术后病人容易出现生命体征不平稳。因此,必须对病人进行生命体征监测,主要包括心律、心电图、血氧饱和度和无创血压的监测。如有病情变化,应及时通知当班医生进行处理。 2.2.2胸腔引流管的护理术后返回病房时,护士与麻醉师做好病情、输液、管道的交接班。测量生命体征,听诊双肺呼吸音,连接氧气导管,接好胸腔闭式引流管并保持通畅。胸腔引流管应长度适宜,定时挤压,以免管口被血凝块堵塞,保持通畅,防止扭曲打折。同时密切观察引流液的颜色、引流量,水柱的波动,有无气泡溢出等。对于引流液大于100ml的病人,如颜色较为鲜红、黏稠,待续时间3h以上者,应考虑有胸腔内活动性出血,及时通知医生。 2.2.3术后疼痛护理多数病人在术后麻醉药效消退后感觉切口疼痛,由于痛阈的个体性差异,有些病人常因为疼痛难忍而影响休息。因此,对术后病人多查房、多关心,对于因疼痛影响引流管的位置,有时由于引流管的位置放置不妥,常引起病人疼痛,适当调整引流管位置后,可减轻病人的疼痛。多数病人在术后6h~8h能坐起活动,早期活动利于引流和肺复张,术后应鼓励和协助病人早活动,多进行呼吸功能锻炼,利于术后恢复。 2.3术后并发症的观察 2.3.1出血术后第1天应严密观察患者有无出血征象。术后6-8h测血压q1h,若血压平稳则延长测量间隔时间,同时注意脉搏、呼吸变化。还要注意切口敷料有无渗血,尤其注意胸腔引流液的量及颜色,若引流液呈鲜红色或短期内引流量较大时应及时报告医生。 2.3.2气胸应密切观察患者呼吸频率,有无胸闷、气急等不适主诉、有无皮下气肿等。 2.3.3呼吸功能锻炼[2] (1)患者取半卧位,位于气体及液体排出及呼吸,保持呼吸道通畅。(2)由于手术及胸腔置管使呼吸肌受损,呼吸功能受到影响,肺泡和支气管内易积聚分泌物于胸骨上窝处,以引起咳嗽反射,促进咳嗽,咯痰,必要时行超声雾化吸入。(3)指导患者做深呼吸、吹气球运动。 2.4出院康复指导出院后指导患者注意休息,适当运动、散步、慢跑等以增强体质,预防呼吸道感染,加强肺功能锻炼,如深呼吸、吹气球等,若出现胸痛、胸闷等不适应及时就诊,定期复查。 3 小结 由于电视胸腔镜手术是近年来开展的一项新兴技术,胸壁呼吸肌损伤小、痛苦轻,术后患者能用力咳嗽或深呼吸,有利于防止肺炎、肺不张等并发症。对于年老体弱、肺功能不全者尤为适应[3]。但大多数患者对此来甚了解,因此术前心理护理是取得患者及家属配合的关键。另外,术前指导包括戒烟、咳嗽训练也必不可少。术后应严密观察生命体征,重点监测Sa(O2)、清除呼吸道痰液,鼓励患者咳嗽排痰。同时予以止痛疗法减轻患者咳痰时的剧烈疼痛,协助患者早期活动,防止肺不张、肺部感染。及时发现并发症,作出相应处理。

胸腔镜肺大疱切除术知情同意书

胸腔镜肺大疱切除术知情同意书 姓名:性别:年龄:科室:病案号: 诊断、替代方案和治疗建议: 医师告知我目前初步诊断为,并向我说明治疗方案和可能存在的其他替代医疗方案,以及各种方案的优缺点,根据我的病情和术前检查的情况,医师建议我于年月日在麻醉下进行 医师告诉我本次手术潜在风险有: 医师告知我如下胸腔镜肺大疱切除术可能发生的一些风险,有些不常见的风险可能没有在此列出,具体的手术术式根据不同病人的情况有所不同,医师告诉我可与我的医师讨论有关我手术的具体内容,如果我有特殊的问题可与我的医师讨论。 1.我理解任何手术麻醉都存在风险。 2.我理解任何所用药物都可能产生副作用,包括轻度的恶心、皮疹等症状到严重的过敏性休克,甚至危及生命。 3.我理解此手术可能发生的风险和医师的对策: 1)麻醉意外; 2)术中、术后心、肺、脑、肾、血管意外,可致死亡; 3)术中损伤周围重要脏器和组织:心、肺、神经、大血管、胸导管等; 4)术中、术后大出血、失血性休克,严重者死亡; 5)根据术中情况决定手术方式,如封闭胸或胸腔镜难以处理的情况,必须中转开胸手术; 6)术中发现肿瘤或结核,根据情况采取相应处理措施,如肺叶切除等; 7)术中对侧出现气胸,需闭式引流或同期手术; 8)术中未发现明显病变,需行化学固定或滑石粉固定; 9)肋骨骨折; 10)术后肺炎、肺不张、肺水肿; 11)术后呼吸衰竭,需气管插管、呼吸机支持呼吸,必要时行气管切开,严重可致死亡; 12)术后应激性溃疡,全身性重症感染,多系统器官功能衰竭,严重可致死亡; 13)术后支气管胸膜瘘、血气胸、血胸、脓胸、乳糜胸,胸腔内遗留残腔,需长期带管或二次手术处理; 14)术后暴发性感染、败血症或脓毒血症,严重可致死亡; 15)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急性肺栓塞、全身血栓栓塞性疾病,严重可致死亡; 16)各种原因导致的猝死; 17)泌尿系统感染; 18)术后胸部切口皮肤麻木、疼痛,皮肤感觉障碍,肋骨骨折导致长期疼痛; 19)病变复发、同侧复发或对侧发生气胸; 20)感染扩散或结核播散性感染; 21)其他难以预料的情况。

1例胸腔镜下肺大泡切除术护理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8d10393753.html, 1例胸腔镜下肺大泡切除术护理 作者:廖敏 来源:《健康必读·下旬刊》2011年第09期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1)09-0137-01 【摘要】胸腔镜外科手术是近几年广泛开展的一种手术形式,具有创伤小、切口小、疼痛小、恢复快、对肺功能影响小、疗效可靠、时间短、符合美容等优点。 【关键词】胸腔镜;肺大泡;护理 肺大泡是因肺泡内压力升高,使肺泡壁破裂互相融合,最后形成巨大的囊泡状改变。病人常因剧烈咳嗽、屏气或运动使肺内压力骤然升高导致大泡破裂形成自发性气胸。本院四月收治了一例肺大泡引起的自发性气胸的病人,现将护理体会整理如下: 1 病例 男,28岁,2011年4月以自发性气胸收入院,其两个月前也因自发性气胸收入院,给予胸腔闭式引流好转出院。现患者无明显诱因胸闷、胸痛,深呼吸时疼痛加重,胸廓形态尚正常,肋间隙无明显增宽,气管偏向左侧,胸廓挤压征(—),各瓣膜未闻病理性杂音,左肺呼吸音清晰,未闻干湿啰音,右肺呼吸音减弱,胸片示右侧气胸,肺组织压缩40%。术中取右第5肋间隙前线,肩胛线第6肋间,腋前线第三肋间小切口腔镜下行肺大泡切除术,术中顺利切 除肺大泡,在第8肋间隙腋前线放置引流管,术后3天拔管,10天治愈出院。 2 护理 2.1 心理护理: 大多数病人心有顾虑,对手术疗效的怀疑和手术本身的恐惧及手术风险大小、治疗费用等疑问,我们应对病人进行心理疏导,耐心解释手术的必要性,并把既往病例的 诸多成功案例告诉病人,使他们了解电视腔镜手术的方法及治愈率,以消除他们的顾虑。 2.2 术前护理 2.2.1 病人准备。术前嘱病人进食高蛋白、高能量及富含维生素的食物,指导病人进行腹 式呼吸,有效地咳嗽训练,掌握有效咳痰方法。对于自发性气胸病人要加强唇式呼吸训练,术前对痰多粘稠病人给予抗生素和超声雾化吸入,同时禁烟禁酒,改善氧供减少分泌物。 2.2.2 手术室准备。手术前应仔细检查器械,如设备功能是否完善、数量是否齐备、消毒 是否合格,还应注意患者皮肤保护。

胸腔镜肺大泡切除术

近日,我院外二科顺利完成首例胸腔镜肺大泡切除术,目前患者已康复出院。18岁小伙孟先生,因胸闷胸痛半天于当地医院胸片检查显示左侧气胸,左肺压缩80﹪,医师建议尽快转至上级医院治疗。孟先生来到六院时,精神紧张,表情痛苦,大汗淋漓,自诉胸闷胸痛。外二科梅锋主任听诊检查,发现其左肺呼吸音完全消失,立即给予胸腔闭式引流,引出大量气体,顿时患者感觉胸闷胸痛减轻。待引流瓶无气体引出后,梅锋主任和徐伟宏医师,决定为患者实施胸腔镜肺大泡切除术。由于胸腔镜肺大泡切除术,在该院尚属首例,为保证万无一失,术前丁主任和卢医师制定了完备的手术方案。完善各种术前准备,在全麻下为患者实施了胸腔镜肺大泡切除术,1小时手术顺利完成。 肺大泡切除术的 适应证 1.出现呼吸困难、感染、出血及破裂引起的气胸,经一般治疗后复发者; 2.巨型肺大泡; 3.近期出现进行性呼吸困难; 4.肺大泡破裂并发气胸,插管引流后1周后肺不复张者。 手术效果 手术要点:术中应切开大泡,看清涌气点,作荷包缝合,或作加垫“三明治”式的切除,如发现漏气较多时,可用带垫片长细针7号线缝合。 此类手术非常值得提倡胸腔镜下完成,优点是创伤小,生理干扰小,恢复好,效果满意。 禁忌症 下述情况虽不是绝对手术禁忌证,但从效果出发,应慎重考虑。(1)双侧、多发性肺大泡,但大泡的体积较小,经长时间观察无明显增大者。(2)无呼吸困难或呼吸困难进展极为缓慢。(3)有长期大量吸烟史,有严重喘息性支气管炎,口唇 发绀,体重明显下降。(4)压迫指数小于3/6(见术前准备3),肺组织因广泛破坏而失去正常结构影像。(5)呼吸功能检查第1秒时间肺活量(FEV1)小于预计 值的35%,肺一氧化碳弥散能力(DLCO)和休息时的动脉血氧分压(PaO2)明显降 低者。(6)肺动脉造影和肺同位素扫描显示肺毛细血管充盈不良者。(7)有肺心病、肺动脉高压或右心衰竭者。(8)明显呼吸功能不全,60岁以上者。 麻醉方法 双腔支气管插管行单肺通气麻醉或全身麻醉。 麻醉禁忌 麻醉药物过敏者不适合;病重、年老体弱者有一定风险。

探讨舒适护理对胸腔镜肺大疱切除术围手术期的影响

探讨舒适护理对胸腔镜肺大疱切除术围手术期的影响 发表时间:2019-03-15T15:34:11.457Z 来源:《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9年1期作者:王悦辛媛媛李珊珊董阅李萌萌曹蕾[导读] 观察舒适护理对胸腔镜肺大疱切除术围手术期的影响 黑龙江省鸡西市人民医院 158100 【摘要】目的:观察舒适护理对胸腔镜肺大疱切除术围手术期的影响。方法:纳入择期在笔者所在医院行胸腔镜肺大疱切除术治疗的66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舒适组和常规组,对舒适组患者实施围手术期舒适护理,对常规组患者实施围手术期一般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舒适组患者的心理状态(焦虑)明显优于常规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48 h的疼痛 程度(VAS)均较常规组患者轻,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0%,护理满意度为90.9%,与常规组患者的24.2%、69.7%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行胸腔镜肺大疱切除术的患者实施围手术期舒适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术前心理状态,缓解患者术后疼痛,提高患者术后治疗的安全性。 【关键词】胸腔镜肺大疱切除术;舒适护理;围手术期;影响 Objective:To observe the influence of comfortable nursing on perioperative period of thoracoscopic bullae resection. Methods:66 patients undergoing thoracoscopic pulmonary bullae resection were divided into comfort group and routine group according to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The comfort group was given perioperative comfort nursing and the routine group was given general perioperative nursing. Results:The psychological state(anxiety)of comfort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at of routine group,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 0.05). The degree of pain(VAS)at 24 and 48 hours after operation was lighter than that of routine group,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 0.05). The incidence of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was 6.0%,and the satisfaction rate of nursing was 90.9%.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24.2% and 69.7% group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Conclusion:Perioperative comfortable nursing care for patients undergoing thoracoscopic pulmonary bullae resection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ir preoperative psychological state,relieve postoperative pain and improve the safety of postoperative treatment. [Keywords] thoracoscopic bullae resection;comfort care;perioperative period;influence 肺大疱为呼吸科较为常见的一种临床疾病,发病实质为多种原因共同作用所导致的肺泡腔内压力升高、肺泡壁破裂,相互融合后在机体肺组织内形成的含有气体的囊腔[1]。胸腔镜肺大疱切除术是现阶段我国临床治疗肺大疱患者的有效方法,但由于该种手术方式的手术操作较为复杂,术后存在的风险性因素较多,且一部分患者术前因担心手术治疗效果等原因易产生不良情绪,导致手术治疗效果受到影响。为减轻上述问题对行胸腔镜肺大疱切除术患者手术治疗效果及预后的影响,笔者所在医院本次研究对该类患者实施围术期舒适护理,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护理效果,现总结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笔者所在医院2014年6月-2015年9月收治的66例肺大疱患者,66例患者均具有手术治疗指征,均在笔者所在医院行择期胸腔镜肺大疱切除术治疗。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6例患者分为舒适组和常规组,每组33例。舒适组中,男20例,女13例,年龄42~73岁,平均(56.8±1.9)岁。常规组中,男19例,女14例,年龄41~75岁,平均(57.1±1.8)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开展本次研究前笔者所在医院已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研究目的和方法,患者家属同意患者参与本次临床研究,均已在研究知情同意书上签字。 1.2 方法 对常规组患者实施围术期一般护理,包括术前健康宣教、术后环境护理、饮食护理等。对舒适组患者实施舒适护理,具体护理内容总结如下,(1)术前舒适护理:术前确定患者的手术日期后,于术前1 d访视患者,向患者讲解手术治疗的相关知识,如手术治疗效果、安全性等,告知患者术前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此外,一些患者术前因担心手术治疗效果、术后疼痛等问题,较易出现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不利于手术治疗的顺利实施。护理人员应善于观察患者心理状态,及时与出现不良情绪的患者沟通,明确患者产生不良情绪的原因,及时给予患者具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2)术中舒适护理:术中护理人员严密监测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加强患者的肢体保暖,避免患者体温降低。(3)术后舒适护理:术后患者回到病房后,帮助患者调整体位,尽量将患者头部偏向一侧,确保患者呼吸通畅。胸腔镜肺大疱切除术为微创手术,虽然患者术后会出现明显的疼痛感,但多数情况下不需要给予镇痛处理,护理人员可教会患者缓解疼痛的方法,如听轻缓的音乐等。护理人员明确掌握患者术后发生相关并发症的先兆,发现异常状况后,立即通知医生。术后4~6 h给予患者食用高蛋白的流质食物,少量多餐,加强患者机体营养,提高患者机体免疫力,指导患者在床上做一些肢体运动,避免发生压疮。恢复较好的患者,护理人员可搀扶患者在科室走廊内进行适当活动,以促进患者术后早日康复。 1.3 观察指标与评价标准 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前的心理状态、术后24和48 h的疼痛程度、术后并发症情况及护理满意度。(1)心理状态:该指标使用HAMA量表(汉密顿焦虑量表)评价,量表中共包括14个条目,评分范围均为1~4分,评分小于7分为焦虑,7~14分为可能有焦虑,15~21分为肯定有焦虑,22~29分为有明显焦虑,大于29分为有严重焦虑。(2)疼痛程度:该指标使用视觉模拟评分法进行评价,总分为10分,0分为无痛,10分为最痛。(3)护理满意度:该指标通过问卷调查方式获取,问卷内容包括很满意、满意、一般,护理满意度为很满意患者和满意患者占全部患者的比例。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17.0版本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术前心理状态比较

胸腔镜下肺大疱手术临床分析

胸腔镜下肺大疱手术临床分析 发表时间:2015-04-09T16:47:39.737Z 来源:《医药前沿》2014年第33期供稿作者:孙维福 [导读] 住院时间长,出血偏多,随着近年来腔镜技术的引进和长足发展,开胸手术将“逐渐”升级为胸腔镜微创手术的补充[1]。 孙维福 (黑龙江牡丹江牡丹江市第一人民医院 157000) 【摘要】目的探讨胸腔镜手术在肺部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总结我院158 例胸腔镜手术患者临床资料,总结手术方法及临床效果。结果140例患者顺利完成手术,占88.61%,三种类型肺部疾病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时间、术中出血量、胸腔置管时间、胸腔引流量及住院时间相比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8例中转为开胸手术,占11.39%,其中10例因手术出血量过多不易被控制,占6.33%,4例因局部淋巴结肿大融合所致解剖结构不清,占2.53%,4例患者行支气管袖状切除,占2.53%。未发现严重并发症及围手术期死亡病例。结论采用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各类肺部疾病安全有效,术后恢复速度快,疼痛轻微,住院时间及胸腔留管时间明显缩短,值得推广。 【关键词】胸腔镜手术肺疾病微创 【中图分类号】R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33-0257-02 自发性气胸绝大部分是由于肺大疱组织破裂后产生,以往采用胸腔穿刺或胸腔闭式引流处理,往往短时间出现复发,效果不好,开胸行肺大疱切除术,创伤大,住院时间长,出血偏多,随着近年来腔镜技术的引进和长足发展,开胸手术将“逐渐”升级为胸腔镜微创手术的补充[1]。笔者现总结本院158例自发性气胸患者行电视胸腔镜下肺大疱术,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回顾性总结我院158例胸腔镜手术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100例,女58例;年龄16~74岁,平均44.8岁。均有慢性咳嗽、胸痛、胸闷、活动后气促、呼吸困难等症状,X线胸片检查提示单侧或双侧肺大疱,96例曾有气胸发作史。158例中因气胸住院71例,均立即行胸腔闭式引流术,肺基本复张后CT检查,提示肺大疱存在。158例均经X线或CT检查证实,左侧肺大疱62例,右侧肺大疱68例,双侧肺大疱者28例。肺大疱大于一侧胸腔1/2者10例。 1.2 手术方法麻醉为双腔插管、静脉复合,麻醉显效后,实施手术。(1)先确定观察孔,一般采取腋中线第7肋间,若术前已放置胸管,则先拔除胸管,常规消毒后即选胸管放置孔为观察孔,放入镜头后,观察整个胸腔,有无粘连,有粘连者,先分离粘连,再选取操作孔,一般前操作孔选在腋前线第3~第4肋间,后操作孔选在腋后线第6、7肋间,分别作 2.0cm左右的皮肤切口,为防止电刀伤及肺脏,用卵园钳穿破胸膜,伸入操作器械,单肺通气,按压肺表面,使肺萎陷,腔镜探查,若有粘连予以分离,从肺上叶至下叶寻找肺大疱或破裂口。一般均能发现,若未发现破口或漏气处,则胸腔内注水,鼓肺寻找破口。明确破口或肺大疱部位后用无创卵圆钳钳夹,ENDO-GIA从另一操作口进入胸腔,卵圆钳提起肺大疱后,距肺大疱基底部0.5cm的正常肺组织处切除肺大疱,切除端两侧小的漏气或出血处用钛夹夹闭,小的肺疱亦可用钛夹夹闭,过于小的肺疱可用电凝的方法处理。最后注水冲洗并检查有无漏气,若没有,常规用电刀擦摩擦壁层胸壁。放置胸腔闭式引流管。(2)术前估计肺大疱较大或较多的,胸腔粘连致密,无法分离者,配合小切口,在腋下4、5肋间处作长度约5.0cm切口,游离胸腔粘连后,放入胸腔镜,行胸腔探查,找到肺大疱,距其基底部0.5cm的正常肺组织处用ENDO-GIA切除。对于肺大疱基底部较宽、或较多较大,切除肺大疱后,在肺大疱基底部正常肺组织处用无损伤缝线缝合,注入温盐水检查肺表面有无漏气,大的漏气予修补,最后胸壁摩擦胸膜固。 2.结果 2.1 术中、术后各临床指标情况该组患者共158例,140例患者均在电视胸腔镜下完成手术,占88.61%,三种类型肺部疾病电视胸腔镜手术的治疗平均时间、平均术中出血量、平均胸腔置管时间、平均胸腔引流量及平均住院时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中转开腹手术情况 18例患者中转为开胸手术,占11.39%,其中10例因手术出血量过多不易被控制,占6.33%,4例患者因局部淋巴结肿大融合所致解剖结构不清,占2.53%,4例患者行支气管袖状切除,占2.53%。未发现严重并发症及围手术期死亡病例。 3.讨论 肺大疱破裂是自发性气胸常见病因,发病率为9/10万,以往患者常住呼吸科,对自发性气胸的治疗采用胸穿或胸腔闭式引流术,复发率高,平均为7个月,患者往往畏惧手术,担心顾虑较多,现胸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住院时间短、恢复快、复发率低等优点,使得很多患者愿意接受胸腔镜下肺大疱切除术,目前胸腔镜治疗自发性气胸已成为主要方法[2]。其手术适应证:①反复发作(2~3次以上)的自发性气胸,应手术探查。②虽初次发生自发性气胸,但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亦应手术处理:正规处理3~5d仍持续漏气;合并血气胸,出血不易停止者;合并感染;双侧自发性气胸;特殊环境或职业者,如偏远地区一旦发生气胸缺乏急救或潜水员、飞行员等可能因条件改变而易诱发气胸者。③巨大肺大疱占据一侧胸腔1/3以上,出现或不出现胸闷等症状,即使不破裂均因手术切除。禁忌证为心肺功能差,双肺广泛性肺大疱,胸腔粘连较重,肺不能萎缩者不宜行胸腔镜治疗。 胸腔镜手术治疗肺大疱与传统剖胸手术相比,更突出其微创的优点。胸腔镜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许多常规剖胸手术均可采用[3]。微创外科是指以最小的侵袭或损伤达到最佳外科疗效的一种新的外科技术。胸腔镜外科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疗效可靠、符合美容要求等优点。胸腔镜术后较开胸术后疼痛减轻,IL-6、IL-8等炎症因子分泌减少,痰分泌减少,术后对肺功能影响小,有利于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术中出血主要来源于两方面:一是手术切口,二是胸壁粘连的创面。剖胸手术对于肺尖及膈面的暴露有局限性,较难在直视下进行分离,而胸腔镜的摄像头完全可以伸到这些难以暴露的区域,减少盲目的“手淘式”分离,对胸壁的止血更有利。总之,采用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各类肺部疾病安全有效,术后恢复速度快,疼痛轻微,住院时间及胸腔留管时间明显缩短,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张春,李畅波,黄国武,等.胸腔镜治疗自发性气胸73例的体会[J].广西医学,2011,33(9):1168-1169. [2]吴彪.胸腔镜肺大疱切除术的临床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1,48(34):149-150. [3]彭丛兄,吴旭辉,吴功志,等.全胸腔镜手术与开胸手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效果比较[J].中国乡村医药,2014,11(4):889-990.

舒适护理对胸腔镜肺大疱切除术围手术期的影响

舒适护理对胸腔镜肺大疱切除术围手术期的影响目的:观察舒适护理对胸腔镜肺大疱切除术围手术期的影响。方法:纳入 择期在笔者所在医院行胸腔镜肺大疱切除术治疗的66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舒适组和常规组,对舒适组患者实施围手术期舒适护理,对常规组患者实施围手术期一般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舒适组患者的心理状态(焦虑)明显优于常规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48 h 的疼痛程度(V AS)均较常规组患者轻,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0%,护理满意度为90.9%,与常规组患者的24.2%、69.7%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行胸腔镜肺大疱切除术的患者实施围手术期舒适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术前心理状态,缓解患者术后疼痛,提高患者术后治疗的安全性。 标签:胸腔镜肺大疱切除术;舒适护理;围手术期;影响 肺大疱为呼吸科较为常见的一种临床疾病,发病实质为多种原因共同作用所导致的肺泡腔内压力升高、肺泡壁破裂,相互融合后在机体肺组织内形成的含有气体的囊腔[1]。胸腔镜肺大疱切除术是现阶段我国临床治疗肺大疱患者的有效方法,但由于该种手术方式的手术操作较为复杂,术后存在的风险性因素较多,且一部分患者术前因担心手术治疗效果等原因易产生不良情绪,导致手术治疗效果受到影响。为减轻上述问题对行胸腔镜肺大疱切除术患者手术治疗效果及预后的影响,笔者所在医院本次研究对该类患者实施围术期舒适护理,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护理效果,现总结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笔者所在医院2014年6月-2015年9月收治的66例肺大疱患者,66例患者均具有手术治疗指征,均在笔者所在医院行择期胸腔镜肺大疱切除术治疗。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6例患者分为舒适组和常规组,每组33例。舒适组中,男20例,女13例,年龄42~73岁,平均(56.8±1.9)岁。常规组中,男19例,女14例,年龄41~75岁,平均(57.1±1.8)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开展本次研究前笔者所在医院已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研究目的和方法,患者家属同意患者参与本次临床研究,均已在研究知情同意书上签字。 1.2 方法 对常规组患者实施围术期一般护理,包括术前健康宣教、术后环境护理、饮食护理等。对舒适组患者实施舒适护理,具体护理内容总结如下,(1)术前舒适护理:术前确定患者的手术日期后,于术前1 d访视患者,向患者讲解手术治疗的相关知识,如手术治疗效果、安全性等,告知患者术前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奈维补片在胸腔镜肺大疱切除术中的应用

奈维补片在胸腔镜肺大疱切除术中的应用 [摘要] 目的探讨新型可吸收聚乙醇酸(PGA)材料奈维(NEOVEIL)在胸腔镜肺大疱切除术中的应用以及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使用直线型切割缝合 器加奈维补片胸腔镜下肺大疱切除术患者(奈维组)和32例单纯使用直线型切割缝合器胸腔镜下肺大疱切除术患者(对照组)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术后的气体溢出、渗血情况及平均拔管时间。结果对照组术中注水检查有3例有少量气泡溢出及少量渗血,余无明显气体溢出,但也有少量渗血;奈维组均无明显气体溢出及渗血。对照组术后第1天有3例患者胸管波动明显,有气体溢出,胸管保留2~10 d,平均拔管时间3.5 d,有1例单肺多发肺大疱者术后留管10 d,停止漏气后拔管;奈维组术后第1天胸管均无明显漏气,胸片示患侧肺复张良好,平均拔管时间2 d,两组拔管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奈维组的手术效果和平均拔管时间均优于对照组,特别是在伴有多发性肺大疱和肺气肿等慢性肺疾病的老年患者,奈维补片能够更好地防止术中肺组织切缘的漏气和渗血等并发症。 [关键词] 聚乙醇酸;胸腔镜;肺大疱 近年来电视胸腔镜手术(V ATS)的应用日益广泛,已成为肺大疱的首选手术方法,但在切除病损肺组织时切口边缘容易发生漏气,特别是对于老年或者是伴有肺气肿病变的患者,更加难以处理。2005年1月至2008年10月我们在28例V ATS 肺大疱切除术中应用聚乙醇酸(PGA)奈维(NEOVEIL),手术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奈维组28例,其中男25例,女3例,年龄20~ 82岁,平均32岁;对照组32例,其中男28例,女4例,年龄18~82岁,平均39岁。均为单侧病变。 1.2 方法 对照组在排除手术禁忌证后行常规V ATS肺大疱切除术,术中直接用内镜直线型切割缝合器(ATB-45,强生公司)切除大疱等病损肺组织。奈维组在直线型切割闭合器的钉仓各套入与其配套的管状型奈维补片。术中膨肺行注水检查:经操作孔注入适量温生理盐水,将修补残端浸入水中观察有无漏气,用湿纱布擦拭残端表面观察切口有无渗血。术毕经观察孔置入胸管,接水封瓶。术后观察胸瓶内的漏气情况,记录拔管时间,同时观察有无持续发热、刺激性咳嗽、咳痰以及咯血等症状。 1.3 漏气诊断及拔胸管标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