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在环境检测中的应用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随着工业和人类活动的不断增加,环境污染问题也越来越严重。
环境污染对生态系统、人类健康以及整个社会经济发展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为了控制和减少环境污染,需要对环境中各种污染物进行监测和分析。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技术(GC-MS)是目前最常用的环境污染物分析技术之一,它可以对环境中的污染物种类和浓度进行准确快速的测定。
一、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技术的原理GC-MS联用技术是一种光谱分析方法,它通过对环境样品中的化学物质进行逐步分离、提取和检测,实现对物质种类、结构和量的鉴定和分析。
GC-MS联用技术的原理是将样品中的化学物质先通过气相色谱(GC)进行分离和纯化,再通过质谱(MS)进行检测和鉴定。
利用GC的色谱柱对化学物质进行分离,将化学物质逐步按照化学性质分离到不同位置,从而实现对各种化学物质的分离。
随后,将分离后的化学物质通过质谱进行检测和鉴定,其中质谱的检测部分利用的是化学物质的物理化学特性,如分子量、挥发性、极性等,在这一过程中,利用质谱提供的分子质量信息,能够准确地鉴定出样品中所含的化学物质。
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技术的优点GC-MS联用技术是一种高灵敏度、高选择性和高稳定性的分析技术,具有以下几个优点:(1)分离效果好。
由于GC的分离柱对化学物质进行了分离,并消除了多种不同的干扰物,因此GC-MS能够更容易地识别和鉴定样品中的目标污染物。
(2)灵敏度高。
GC-MS的检测灵敏度很高,通常可以检测到微克甚至纳克级别的化学物质。
因此,GC-MS技术可以用于对高复杂度的样品进行分析。
(3)选择性强。
由于GC-MS联用技术可以利用各种谱图分析技术,因此对于不同的环境样品,GC-MS能够根据样品的特点进行调整,从而分析出与样品中各种化学物质的共存情况。
三、1.土壤污染分析土壤是一个容易受到污染的环境,它不仅与工业有关,而且是农药和重金属污染的重要媒介。
因此,将土壤中的污染物进行分析和监测是非常重要的。
气相色谱技术在环境检测中的应用

气相色谱技术在环境检测中的应用近些年来,随着全球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人们对环境污染问题的关注也越来越高。
各国政府也采取了一系列行动来减少环境污染,其中就包括制定了一系列严格的环境法律、加强环保宣传政策等。
然而环境污染问题的复杂性以及对人类健康的危害性,需要借助高科技手段,才能更准确、更快速地进行检测和监测。
气相色谱技术就是其中一种应用广泛的环境检测技术。
一、气相色谱技术简介气相色谱技术是指利用气体载体作为分离媒介,将混合物分离为单一或几个组分的技术。
它是一种通过操纵分离柱相互作用的分离技术,通常采用柱温控制和流调控制。
由于该技术不需实质性地变化样品分子的性质,因此可以用来分离非易挥发性化合物混合物甚至宏大分子,它具有高分离效率、高检测灵敏度、分析速度快、标准安全等优点。
二、1.水环境监测气相色谱技术可以用于分离、提取和检测水中的有机污染物。
包括多氯联苯及其同系物、苯丙醇及其同系物、氯甲烷、氯乙烷、三氯乙烯等有机污染物。
此外,气相色谱技术还可以用于检测重金属离子,比如镉、铬、铅、汞等离子。
通过对水样的检测,可以及时了解水质情况,有效减少人们对水相关健康问题的风险。
2.空气环境监测气相色谱技术也可以用于对空气中的有害气体进行检测,如氨气、六氟化硫、碳四十、二氧化氮等,以及甲醛、苯并芘、二甲苯等有机污染物的检测。
空气污染严重影响人们健康,气相色谱技术准确检测可能有害的气体是保护民众健康的必不可少的手段。
3.土壤环境检测气相色谱技术还可以用于检测土壤中的有机污染物,比如苯、甲苯和二甲苯等。
通过将土样与溶剂混合,提取出污染物后用气相色谱进行检测,还可以通过土壤污染程度的判断,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三、结语气相色谱技术作为一种快速精确分析的方法在环境监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由于其富有高效分离、高灵敏度等优点,它可以应用于多种物种和环境因素的分析,进一步尽早预防和减轻环境污染的影响。
在未来,据相信气相色谱技术将会在环境监测中继续被发展和改善,成为一个更加完善的环境保护工具。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的功能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的功能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那可真是化学界的一个神奇存在。
就像是一个拥有超级嗅觉和超级大脑的侦探,在微观的化学世界里东嗅嗅西探探。
你看,气相色谱部分就像是一个超级分拣员。
分子们就像一群调皮的小怪兽,在这个大机器里开始它们的旅程。
气相色谱会根据这些小怪兽们奔跑的速度,也就是它们的挥发性,把它们一个个分开排队。
这速度快得就像闪电侠在给分子们赛跑计时,不同的分子就像不同速度的小赛车,唰地一下就被分到不同的跑道上去了。
然后呢,质谱仪就闪亮登场啦。
它就像是一个超级鉴宝师,而且是那种超级厉害的,能一眼看穿分子的本质。
那些被分拣好的分子一个个来到质谱仪面前,质谱仪就开始像一个武林高手拆解招式一样,把分子拆得七零八落。
它把分子打碎成各种小碎片,然后通过分析这些碎片的质量和数量,就像数小怪兽身上的鳞片一样,精准地判断出原来分子是什么样子的。
这个联用仪的功能组合起来,简直就是化学世界的福尔摩斯和华生。
不管是多复杂的混合物,在它们面前就像透明的一样。
就好比是面对一个装满了各种稀奇古怪小物件的魔法盒子,它们能把盒子里的每一样东西都清清楚楚地给你列出来。
要是那些复杂的有机化合物凑在一起开个大派对,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就像是派对上最厉害的保安兼侦探。
它能把每个偷偷混进来的分子都揪出来,不管这个分子伪装得多么巧妙。
而且它的检测能力超强,哪怕是像躲在角落里的小老鼠一样微量的物质,它都能发现。
就好像它的眼睛上装了一个超级放大镜,能把那些极其微小的化学痕迹都放大到看得一清二楚。
在环境检测中,它就像一个环境的保护神。
那些污染环境的有害物质,哪怕是藏得像宝藏一样隐蔽,也逃不过它的法眼。
在食品检测里,它又像一个严格的食品质检员,那些不该出现在食物里的添加剂或者有害物质,就像在它面前无所遁形的小偷。
这个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就像化学领域的哆啦A梦,总是能从它的百宝袋里掏出各种准确的分析结果,帮助科学家们解决各种各样的难题,简直就是化学世界里的超级明星啊。
gcms的原理及应用精讲

GC-MS的原理及应用精讲一、引言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是一种重要的分析技术,它将气相色谱和质谱这两种传统分析技术结合起来,具有高分辨率、高灵敏度和高选择性等优点。
本文将全面介绍GC-MS的原理和应用。
二、GC-MS的原理1.气相色谱(GC)原理:–GC主要基于样品分子在固定相填充的色谱柱中发生吸附和解吸的过程,通过不同样品分子在色谱柱中的保留时间差异来实现分离。
2.质谱(MS)原理:–质谱是一种离子化技术,主要通过将分析物分子转化成离子,并根据离子在质谱仪中的运动轨迹和质量-荷质比(m/z)来进行分析。
3.GC-MS联用原理:–GC-MS联用技术将GC和MS两种分析技术紧密结合起来,实现了对复杂样品的高效分离和准确定性分析。
三、GC-MS的应用GC-MS广泛应用于许多领域,以下是其中的几个应用领域的简要介绍:1.环境监测:–GC-MS可以用于分析大气中的挥发性有机物(VOCs)和气相中的多种有毒和有害化合物,如苯、甲醛等。
2.食品安全:–GC-MS可以用于检测食品中的农药残留、添加剂、污染物等有害物质,保障食品安全。
3.医药研发:–GC-MS可用于分析药物的组成和结构,研究药物的代谢途径和药物相互作用等,对药物研发起到重要作用。
4.毒物分析:–GC-MS是一种常用的毒物分析技术,可用于检测尿液、血液和组织中的毒物,对毒物中毒事件的调查和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5.石油化工:–GC-MS可用于分析石油和石油化工产品中的各种成分,如烃类、芳香化合物、杂质等。
四、GC-MS的优势和不足1.优势:–高分辨率:GC-MS具有很高的分离能力,可以有效分离复杂的混合样品。
–高灵敏度:GC-MS能够检测到很低浓度的目标分析物。
–高选择性:GC-MS对分析物具有较高的选择性,能够准确确定目标分析物。
–定性和定量分析:GC-MS可以同时进行目标物的定性和定量分析。
2.不足:–离子化技术的选择性:质谱分析中使用的不同离子化技术对不同化合物的离子化效果可能存在差异。
气相色谱法在环境检测中的应用研究

气相色谱法在环境检测中的应用研究发布时间:2022-10-11T02:54:06.590Z 来源:《中国科技信息》2022年6月11期作者:戴琦[导读] 随着时间的推移,工业建设水平进一步提升的同时环境污染状况日益严重。
戴琦嘉兴嘉卫检测科技有限公司,浙江嘉兴 314000摘要:随着时间的推移,工业建设水平进一步提升的同时环境污染状况日益严重。
为了能够改善人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就需要做好环境检测工作。
在开展此项工作过程中,应用气相色谱法是一件很有必要的事情。
本文就此进行一系列研究。
关键词:气相色谱法;环境检测本文首先就气相色谱法对相关原理进行阐释,然后从实际情况出发对环境检测过程中如何合理利用气相色谱法给出针对性的建议,希望能够提升环境检测效率,从而为保护环境工作的开展提供有力支撑。
1 简述气相色谱法对于气相色谱法来讲,主要是将气体视为流动相,为需要检测的样本提供良好的气相流动速度,以便于确保样品组分在流动相和固定相下能够在短时间内达到平衡。
气相色谱法中固定相的筛选区间比较广,有利于缩短气相色谱分析时间。
科学技术水平的提升使得检测设备性能更加突出,检测精确程度进一步提升,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样品检测速率以及质量。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主要是分析检测物质的极性特性以及沸点,以便于使物质分离。
一般情况下,对样品利用气相色谱法进行检测时需要进行汽化,以便于提高通过量,使检测速率进一步提升,确保样品检测更加精准。
首先,应当在汽化室放入需要检测的样品,这样样品就会根据气体流动相进入色谱柱。
固定相位于色谱柱上,由于各个组分的特性以及沸点不同,能够使其固定相和流动相实现吸附平衡,这种平衡状态相对理想。
从实际情况来看,由于流动性处于运动状态,以至于两者很难实现平衡,而且会导致组分不停进行吸附。
这也就意味着当流动相组分浓度超出一定范围时将会从色谱柱内流出,反之,固定相浓度较大的组分流出色谱柱的时间相对靠后,以便于达到分离样品的目的。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用途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用途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是一种常用的分析仪器,主要用于化学和生物领域的物质分析。
它将气相色谱(GC)和质谱(MS)两种技术联合起来,可以实现对复杂混合物的分离、鉴定和定量分析。
具体的应用包括:
1. 化学分析:可以用于有机化合物的定性和定量分析,例如环境污染物、药物、农药、化妆品等的分析研究。
2. 刑事鉴定:可以用于毒品、爆炸物、火灾残留物等的分析鉴定,也可用于痕量物质的检测和溯源分析。
3. 健康与食品安全:可以用于食品中添加剂、致癌物、有害物质的分析,以及药物代谢产物的研究,有助于评估食品质量和安全性。
4. 生物学与医学:可以用于生物样品中代谢产物的分析,例如尿液、血液中的代谢物,有助于疾病诊断和治疗效果评估。
5. 环境监测:可以用于大气、水体和土壤中有机污染物的监测和定量分析,有助于评估环境质量。
总之,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广泛应用于科研、环境检测、食品安全、毒理学等领域,为化学和生物领域研究提供了强大的分析手段。
环境污染物的检测与分析方法

环境污染物的检测与分析方法一、引言如今,环境污染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和人民的健康,环境污染物的检测和分析变得至关重要。
本文旨在介绍几种常见的环境污染物的检测和分析方法,以供参考。
二、大气污染物的检测与分析方法1. 现场监测法现场监测法是指利用专业的监测设备,将其设置在大气中,直接监测并记录污染物的浓度。
该方法可实时获取数据,精确反映大气污染的状况。
2. 样品采集法样品采集法是通过采集大气中的样品,如空气中的颗粒物、气体等,然后将其送至实验室进行分析。
该方法适用于对大气中微量污染物的分析,有利于深入研究污染物的来源和迁移规律。
3. 光谱分析法光谱分析法是利用大气中污染物与特定波长的光进行相互作用,通过测量光的吸收、散射或荧光等现象,从而确定污染物的种类和浓度。
该方法具有高灵敏度、快速分析等特点,适用于各类污染物的检测。
三、水体污染物的检测与分析方法1. 传统化学分析法传统化学分析法是指利用各种化学试剂对水样进行处理和分析,如滴定法、比色法、电化学分析等。
该方法使用广泛,操作简便,适用于常规水质监测和常见污染物的分析。
2. 光谱分析法光谱分析法在水质检测中也有广泛应用,如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红外光谱等。
通过测量不同波长的光与水样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准确分析水中有机物、重金属等污染物的浓度。
3. 生物传感技术生物传感技术是利用生物体对特定物质的选择性敏感性,通过生物识别元件与物质结合,使得传感元件产生信号变化,进而检测并分析水样中的污染物。
该技术具有高灵敏度、高选择性等特点,已成为水质监测领域的重要手段。
四、土壤污染物的检测与分析方法1. 传统试验法土壤污染物的检测可借助传统试验法,如提取法、稀酸溶解法、电导法等。
这些方法通过样品的制备和处理,进而测定土壤中污染物的含量。
2. X射线荧光光谱法X射线荧光光谱法是一种快速、无损的土壤分析方法,通过照射土壤样品,测量样品中的元素荧光信号,从而确定土壤中各种元素的含量和组成。
关于气相色谱法在环境保护和环境监测中的运用

关于气相色谱法在环境保护和环境监测中的运用摘要:气相色谱法(Gas Chromatography, GC)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环境保护和监测领域的分析技术。
本文将探讨气相色谱法的原理、仪器和方法,以及其在环境保护和环境监测中的重要应用。
通过气相色谱法,我们可以高效、精确地分析和检测环境中的各种有机和无机污染物,有助于保护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
关键字:气相色谱法,环境保护,环境监测,有机污染物引言:气相色谱法(Gas Chromatography, GC)作为一项重要的分析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环境保护和监测领域。
本论文将深入探讨气相色谱法的原理、仪器和方法,以及其在分析有机和无机化合物、监测空气质量、水质和土壤质量、食品安全等方面的关键应用。
通过对这些方法的深入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应对环境挑战,维护生态平衡和人类健康。
一、气相色谱法的原理气相色谱法(Gas Chromatography, GC)是一种基于分配与分离原理的分析技术,广泛用于环境保护和监测领域。
它的原理建立在化合物在液态涂层的固定相和气态载气流之间的分配与分离上。
以下将详细介绍气相色谱法的原理及其各个关键组成部分。
1.样品进样(Sample Injection):首先,待分析的样品被引入气相色谱仪中。
样品通常以液体或气体的形式通过一个精确控制的进样系统(通常是注射器)引入。
在进样过程中,样品被蒸发成气体状态,以便与载气混合并进入气相色谱柱。
2.气相色谱柱(Gas Chromatography Column):气相色谱柱是气相色谱法的核心组件。
它通常是一根长而细的管道,内部充满了固定相。
这个固定相可以是一种多孔的固体材料,也可以是涂覆在固定载体上的液态涂层。
样品混合物在柱内通过不同的速率扩散,因为各个成分与固定相的亲和性不同,从而实现分离。
3.载气流(Carrier Gas Flow):载气是一种惰性气体,通常使用氮气、氢气或氦气。
它的作用是帮助样品在柱内快速传播,并促使化合物与固定相进行多次分配和再分配,以实现有效的分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在环境检测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19-03-04T10:51:45.093Z 来源:《防护工程》2018年第34期作者:赵鹏昱
[导读]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也突飞猛进。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主要是将气相色谱的分离分析以及质谱的高分辨结构鉴定特点有效结合到一起
赵鹏昱
黑龙江科瑞环境检测有限公司黑龙江哈尔滨 150000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也突飞猛进。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主要是将气相色谱的分离分析以及质谱的高分辨结构鉴定特点有效结合到一起,以此开展相应的检测工作,获取准确的精度。
在不同环境情况下,都可以使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将其应用到多组分复杂样品的分析检测工作中去,能够起到较大的作用,获取很好的效果。
关键词: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环境检测;应用
引言: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作为在环境检测中较方便并且检测精度较高的技术被广泛的推广,这项技术主要是通过将气相色谱的分离分析和质谱的高分辨结构鉴定的特点相结合,来实现高精度的检测。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普遍适用于多种环境下的检测,同时检测方法较稳定,检测的灵敏度也比较高,准确率也有所保障,针对于痕量物质和多组分复杂样品的分析检测具有非常好的效果,主要被推广于环境中的空气以及水质、土壤、固体废弃物等方面的检测,成为了我国认可的标准化的检测方法。
1 对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前处理方式的分析
对于环境样品而言,产生的形态包含很多种类型,其中最为明显的形态为气态、固态以及液态等。
在环境中的有机物检测中,主要使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能够取得很好的效果。
1.1 固相萃取法
近几年,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逐渐加大了对固相萃取法的关注力度,这一技术由于性能优良,逐渐得到了一定的推广和应用。
从实际情况来看,固相萃取法的基本操作原理表现为:首先,将需要检测的物体和萃取柱中的填充物相互结合在一起,实现两者的相互吸附;然后,借助萃取剂的性能把有机物从萃取柱中分离开来,以此使被检测物和基质相互脱离。
这一操作原理和液相色谱的操作原理基本上是相同的。
在实施处理工作前期阶段中,经常使用的萃取柱填充物包含多种类型,分别为氧化铝、硅胶材料以及活性炭等。
并且,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固相萃取技术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改进和完善。
人们对于填充料一直处于不断研制中,为固相萃取法的应用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从应用情况可以看出,固相萃取法优势较大,操作过程比较的简单、灵活性强,并且在工作期间采取的试剂量比较少,成本输出低。
但固相萃取法在发挥优势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操作不具备规定化,无法有效回收和利用萃取柱等。
1.2 液—液萃取法
在进行环境样品检测的过程中,液—液萃取法本身是一种较为传统的前处理方式。
这一方式的操作原理为:使用相对独立的两种溶液对被测物质进行分配和溶解。
当前,被测物质中的萃取剂溶解度和基层溶液相比较而言,溶解度更高一些,因此,将其从基质溶液中脱离出来,可以实现良好的处理效果。
在液—液萃取法进行处理的时候,一般使用分液漏斗,该项仪器价格不高,并且操作简便,在各个实验室内,都离不开这一装置的辅助。
由于使用起来较为方便,所以在对样品前处理过程中,经常引进此种方法。
从应用情况来看,液—液萃取法也存在着一定的弊端。
比如,在前处理过程中,需要较多的有机溶液,并且还会出现乳化情况,操作过程比较的长,严重的情况还会散发出有机剂,有机剂对周围环境和人员自身安全造成的危害比较大。
1.3 液相微萃取法
20世纪90年代的时候,液相微萃取技术出现,它是一种新型的预处理技术,这一技术主要的操作原理表现在:通过将有机物进行合理的分配,对以往传统的液—液萃取技术进行适当的改进。
液相萃取过程具备集成化,操作起来比较方便,并且效率较高。
尤其对于一些基质比较复杂以及痕量物质而言,是传统液—液萃取技术无法相比的。
从运行情况可以看出,液相微萃取法主要包含两种方式,分别为直接浸入式液相微萃取、后萃取以及顶空液相微萃取。
1.4 顶空处理技术
一般来讲,在测定液态和固态样品中散发出来的有机物时,就会使用顶空处理技术。
顶空处理技术的具体操作原理为:利用被测物在气相和固液相之间的合理分配。
在气相中,被分析物含量比较的多,灵敏度强,效果明显。
这一技术的优势为,不需要和固体以及液体样品直接接触,从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样品复杂的基层干扰性,进而提升了被测物的整体效率,保证了整体质量。
另外,可以将顶空处理技术划分为静态顶空技术和动态顶空技术两个方面。
2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在环境检测中的应用
农业生产在土壤中撒入了大量的农药以及化肥等,这些物体的聚集形成了较多的污染物,当残留的有机污染物超出规定范围之后,便会突破土壤的自净能力,从而对周围环境产生危害。
相关人员借助萃取法将土壤中的七氯、氯丹用正己烷/二氯甲烷(1+1)萃取、经弗罗里柱净化浓缩定容后,然后借助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的作用,对其实施测定工作。
通过使用七氯,顺、反一氯丹方法获取了相关的数据,主要包含14.7ug/kg、3.93ug/kg和5.28ug/kg,从中看出,加标回收率在76.4%~114%之间,精密度(RSD)<15%8。
另外,还有的研究人员在气相色谱—质谱法的基础上,针对环境土壤中多种有机氯农药进行了检测。
经过相关测定过程表明,21种有机氯农药在0.2~4.0mg/k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大于0.9979。
4,4'-DDT和2,4'-DDT的检出限为0.02mg/kg,其余19种有机氯农药的检出限为0.01mg/kg,加标回收率为62.5%~103.0%,RSD表现在4.8%~9.1%。
从中看出,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比较适合应用于环境土壤基质中21种有机氯农药的测定环节中去,其可以为土壤环境中有机氯农药检测方法的落实提供相关的借鉴依据。
2.1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在环境水质检测中的应用
环境水体中由于各种污染物的大量排放,其残留的有机物的毒性也逐渐增强,并且稳定性也较大,还存在生物富集的特点,这在进行水质污染的研究中需要重点考虑,水体中的有机污染物在一般情况下来讲主要是有有机磷农药、有机氯农药、高分子聚合物和多环芳香烃
等的污染物。
由于水体的污染日趋严重,要想实现水体污染的治理,首先要对污染物的检测实施到位,这些年进行有机物的检测的研究主要的研究方向是:准确、稳定、高效。
2.2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在环境空气检测中的应用
空气中污染物主要是随着人类的各种经济活动而产生的,包括工业污染气体的排放、汽车尾气、焚烧等所产生的废弃对大气环境造成了非常大的影响,大气污染不仅危害人类的身体健康,对生态环境也产生非常大的影响,并且全球气候的影响早已成了全球关注的重大问题,所以说对大气中污染物的监测技术的发展也提出了比较高的标准。
3 结语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在环境水质检测过程中的应用情况对水质污染实施研究和分析工作的时候,要明确注意,对于水体中的有机污染物而言,主要包含有机氯农药、高分子聚合物以及有机磷农药等多种污染物。
现阶段,水体受到污染的朝着现象越来越严重性方向扩散,要想有效治理水体污染情况,首先,需要做好污染物的检验工作,根据实际情况来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引进合适的技术。
最近几年,进行有机物研究的时候,主要的研究方向为高效率、准确性以及稳定性。
参考文献:
[1]曹芹,侯善勇.在线气相色谱分析在连续自动大气检测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导报,2017(10):106.
[2]陈璞,顾书生,吕永鹏,马志春.气相色谱法测定饮用水中痕量溴酸盐[J].品牌与标准化,2017(23):165.
[3]李怀渊.航空放射性测量在环境检测中的应用[J].物探与化探,2004,28(6):515-517.
[4]龚燕飞,聂宏林.现代生物技术在环境检测中的应用[J].自动化与仪器仪表,2014(8):97-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