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抑郁症30例

合集下载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后抑郁症3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后抑郁症30例

1 、 5 g 蔓荆 子 1 ; 眩晕 头痛 者 , 钩藤 1 、 花 0g伴 加 5g菊 1 、 贝齿 3 ; 舌 体 淡 胖 、 胀 、 溏 、 欲 不 0g紫 0g伴 腹 便 食
振 者 , 党 参 1 、 术 1 、 夏 1 、 仁 壳 加 0g 白 0g半 0g砂
1 ; 梦多者 , 用 或 加 用 远 志 、 欢 花 、 枣 仁 。 0g 伴 重 合 炒 为 了方 便患 者和 保 持 药 力 稳 定 , 部 采 用 江 阴天 江 全

I 床 报 道 临

பைடு நூலகம்
中西 医 结 合 治 疗 脑 梗 死 后 抑 郁 症 3 O例
田建 华 , 高 明 , 学 兵 赵 蔡
( 阳 市人 民 医院 , 南 安 阳 450 ) 安 河 500
关键词 : 脑梗 塞/ 西 医 结合 疗 法 中 中图 分 类 号 : 2 5 2 R 5 . 抑郁症/ 中西 医 结合 疗 法
1 临 床 资 料
5 讨

脑梗 死 是 一 种 致 残 率 和复 发 性 均 较 高 的疾 病 。
该病 在导 致 患者 生 存 质 量 下 降 的 同 时 , 非 常 容 易 也 对于 患者 的心理产 生 不 良的影 响 。当这种 影 响持续 存 在 、 能疏解 或 积压 到 一定 的程 度 , 易形成 抑郁 不 极
8 6 6. 7% 。
之 间 … , 内报 道 多 为 4 % ~ 0 , 中重 症 患 者 国 0 5% 其 约为 1 % 。由于其 影 响患 者 治疗 , 0 因此 对 于 该 病
发 展 的 趋 势 , 至 死 亡 率 等 均 能 够 产 生 较 大 影 甚 响 4 。2 0 1—2 0 —2 我 院采 用 中西 医 结 合 治 。 0 61 0 71 , 疗该 病 3 0例 , 疗效 确切 , 总结 报道 如 下 。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塞后抑郁31例_刘侠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塞后抑郁31例_刘侠

2013年07月第33卷第4期July.2013Vol.33No.4现代中医药Moder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19·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塞后抑郁31例刘侠(邯郸市中医院脑血管科,河北邯郸056001)摘要: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塞后抑郁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62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口服黛力新)和治疗组(口服黛力新及自拟中药汤剂解郁安神饮治疗)各31例,通过HAMD抑郁量表评分,比较中西医结合治疗与常规口服抗抑郁药物治疗的效果。

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4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55% (P<0.05)。

中西医结合治疗组HAMD抑郁量表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塞后抑郁效果明显。

关键词:中西医;脑梗塞后抑郁中图分类号:R743.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0571(2013)04-0019-02抑郁症是脑梗塞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为20% 79%,多在40% 50%,临床表现:情绪低落、兴趣减退为主要的一类精神障碍症,包括多种精神症状和躯体症状的复杂情感,直接影响到脑梗塞患者的生理、心理、社会功能和康复等,而且死亡率也明显高于不伴有抑郁症的脑梗塞患者。

我们采用自拟中药汤剂解郁安神饮治疗脑梗塞后抑郁,可缩短疗程,有效缓解患者症状,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两组各31例均为我院2010年11月 2012年11月住院患者,符合以下标准:①均符合中医中风诊断标准:1994-06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公布的《病症诊断疗效标准》[1],西医诊断标准按1995年中华医学会第4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2],并经头颅CT或头颅MRI检查证实;②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标准,符合抑郁症诊断标准(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第三版,(CCMD3);汉密尔顿抑郁量表(CCMD3)前17项≥18分;③抑郁症状持续至少>2W;④年龄45 70岁;⑤血管性痴呆、语言、智能损害和既往有脑器质性疾病及精神疾病而不能正常完成抑郁量表的患者均排除。

中西医结合治疗卒中后抑郁30例临床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卒中后抑郁30例临床观察
方 面 比较 无显 著性差 异 ( P> O . 0 5 ) , 具 有可 比性 。
2 治 疗 方 法
表 2 治 疗组 与 对 照 组抑 郁 改 善 程 度 比较 例( %)
2 . I 治疗 组
给 予盐酸 氟西 汀 ( 百忧解) 2 0 m g , 每1 3
注 : △ 与 对 照组 比较 . P < O . 0 5 。
1次 , 晨 顿 服 。 同时给予 以柴 胡 加龙 骨牡 蛎汤 内服 ,
方药 组 成 : 柴胡 2 0 g , 黄芩 1 2 g , 半夏 1 2 g , 党参 1 0 g , 4 讨 论
大黄 5 g , 生 龙骨 3 0 g , 生 牡蛎 3 0 g , 桂枝 1 0 g , 茯 苓

文 献标 识 码

3 . 3 . 1 2组 HA MD、 MMS E 评 分 比较 2组 治疗 前
文章 编 号
1 6 7 2 — 3 9 7 X( 2 0 1 3 ) 1 2 — 0 0 3 4 — 0 2
H A MD、 MMS E评分无 统计学差异 ( P > 0 . 0 5 ) 。 治疗后 2
P S D是 脑卒 中后 以持续 情绪低 落 、兴趣减 退 为
是 脑卒 中后 常见 的并发 症 之 2 0 g , 大枣 2 0 g , 生姜 l O g 。颗粒 剂 , 每1 3 1 剂, 分 2次 主 要特 征 的心 境 障碍 , 总体 发生 率高 达 4 0 %~ 5 0 %, 其 中约 1 5 %为重 度 冲服。 严 重者 可伴有 自杀 倾 向甚至 自杀行 为[ 3 1 。本病 2 . 2 对 照 组 口服 盐 酸 氟 西 汀 , 剂量 、 服 法 同治 疗 抑 郁 ,

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风后抑郁症30例临床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风后抑郁症30例临床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风后抑郁症30例临床观察李君良;洪杰斐;林志雄【期刊名称】《中国实用医药》【年(卷),期】2008(003)023【摘要】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风后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中风后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治疗6周.对照组采用氟西汀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郁星菖志汤治疗.于治疔前及治疗1 周、2周、4周、6周末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抗抑郁疗效,记录不良反应;于治疗前及治疗6周末采用爱丁堡-斯堪的那维亚卒中量表(MESSS)评定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结果治疗6w末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卒中后抑郁有效率分别为83.3%、73.3%;HAMD评分治疗组1w末起较治疗前有极显著性下降(P<0.01),对照组治疗2周末起有极显著性下降(P<0.01);MESSS评分两组6w末均较治疗前有极显著性下降(P<0.01),两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不良反应均轻微,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卒中后抑郁疗效较氟西汀好,且起效更快,不增加不良反应,有利于患者神经功能的康复.【总页数】3页(P36-38)【作者】李君良;洪杰斐;林志雄【作者单位】524001,湛江,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内科;524001,湛江,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中医科;524001,湛江,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心理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4【相关文献】1.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风后抑郁症26例临床观察 [J], 王晗2.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风后抑郁症30例临床观察 [J], 黄晓林3.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风后抑郁症临床观察 [J], 李清亚;王晓慧;张清洁;宋瑞华;张尚荣;王耀东;谷军川;李家凤;赵荷艳4.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风后抑郁症45例 [J], 邹启才5.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风后抑郁症83例 [J], 李统干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阴阳辨证疗法结合药物治疗青少年抑郁症30例

阴阳辨证疗法结合药物治疗青少年抑郁症30例

[ ] 发红. 参 汤治疗 扩张 型心肌 病 2 4郑 独 O例 疗 效 观 察 [ ] J.
中国 临 床 药 理 学 与 治 疗 学 杂 志 ,9 7 2 1 :2 19 ,( ) 1 .
[ ] 奇 玲 , 云 义 , 辉 , . 芪 皂 苷 对 离 体 工 作 心 脏 的 5王 李 齐 等 黄 肌 力 作 用 及 其 可 能 机 制 [ ] 中 国 中 药 杂 志 ,0 9 1 J. 20 ,7
社会 功 能 。 由于 对 青 少 年 抑 郁 症 的 诊 断 与 治 疗 更多 的是来 自成 年 人 的 经验 , 纯抗 抑 郁 药 治疗 该 单 病虽疗 效 确切 , 复发 率 高 , 但 1a内高 达 4 0—5 % ; 0
① 不 符合 诊 断 标准 者 ; 不 符合 纳 入 病 例标 准 ② 者; ③有 严重 躯体 疾 病 者 ; 精 神分 裂症 、 ④ 双相 情 感 障碍 、 精神 活性物 质所 致精 神障 碍及酒 依 赖者 。
积 极 心 理 理 论 疗 法 。
2组均 以 8— 2周 为 1个疗 程 , 疗 1 疗 程 , 1 治 个
随访 1 。 年 5 疗效 判定 标准
抑郁 症 是 以情 绪 低 落 、 兴趣 减 退为 核 心症 状 的 情感 障碍 性疾 病 , 临床 上 具 有病 情 迁延 和反 复 发 在
效 率 占 7 .8 。2组对 比 , 别 有 统 计 学 意 义 ( < . 5 。 77 % 差 P 0 0 ) 结 论 : 阳辨 证 疗 法结 合 药物 治 疗 青 少 年 抑 郁 症 起 效 快 , 阴 复 发 率 低 , 期疗 效 好 。 远 关 键 词 : 阳辩 证 疗 法 ; 酸 帕 罗 西 汀 片/ 疗 应 用 ; 少 年 阴 盐 治 青

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风后抑郁症31例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风后抑郁症31例疗效观察

纳 不佳 , 秘 ; 脾 两 虚 型 共 l 便 心 8例 , 症 为疲 乏 , 主 面 色无 华 , 脉象无 力 , 质 胖 大 、 红 , 白, 舌 淡 苔 脉沉缓 , 腿
酸 足软 , 症 为失 眠 , 辅 胃纳 不佳 , 胃寒 。 气郁 化 火型 用 中药 自拟 方解 郁 和 胃汤 , 方剂 组 成 : 胡 9g 当归 9 柴 , g 白芍 9 g 茯苓 l , , , 2g 白术 l , 丹皮 6g 栀子 6 0g 牡 , g 黄连 6g 吴茱 萸 2g 炒酸 枣 仁 1 , 交藤 l 。 , , , 0g 夜 5g
定。
2 结 果
心 理学状 态 以及 神经 功 能缺 损 积分 ,同时提 高病 人 的 日常 生活 能力 。 研究 对 3 例 中风后 抑郁症 病人 本 l
21 治疗 前 后 哈 密 顿 抑 郁 自评 量 表 积 分 比较 : . 见
表 l 。
表 1 2组 治 疗前 后 抑郁 囟评 量 表 积 分 比较 (虹 )
维普资讯
福建中医药 20 0 6年 l O月 第 3 7卷 第 5期

Fj nJunl f C coe 06 7( ) u a o ra o M O tbr2 0 ,3 5 i T
中西医结合治疗 中风后抑郁症 3 例 疗效观察 1
毛 小 红
表 2 2组 治 疗 前 后神 经 功 能缺 损 积 分 比较 (: ) Xa  ̄ S
血 管 病会 议 的诊 断 标 准 并 经 过 颅脑 C / TMR检 查 确
诊。 ②符合抑郁症诊断标准 , 参照中国精神障碍分类
与诊 断标 准 ( C 一 ) C MD 3 。 12 治 疗 方 法 : 照 组采 用 常 规 中风 治 疗 , 中 抑 . 对 其

中西医结合治疗肝郁脾虚型抑郁症30例临床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肝郁脾虚型抑郁症30例临床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肝郁脾虚型抑郁症30例临床疗效观察周博;颜红【期刊名称】《天津中医药》【年(卷),期】2012(29)4【摘要】[目的]观察以疏肝健脾法中药复方快胃舒肝丸结合抗抑郁西药氟西汀治疗肝郁脾虚型抑郁症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择2010年6—12月期间,在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病房及门诊连续就诊的患者60例。

按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每组30例。

对照组患者服用抗抑郁药物氟西汀胶囊,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中药复方快胃舒肝丸,治疗4周后观察临床疗效。

[结果]两组在治疗后2、4周时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中医证候评分的减分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治疗组和对照组的减分疗效均不断提高,并以治疗组的前后变化为明显,两组在治疗后第2、4周时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分有显著差异,说明治疗组较对照组不良反应较少,中药可以减轻西药的不良反应。

[结论]治疗组在加用中药复方快胃舒肝丸后,能够更有效的改善肝郁脾虚型抑郁症患者所伴发的消化系统症状,从而能够更好的改善精神症状。

【总页数】3页(P329-331)【关键词】抑郁症;肝郁脾虚型;疏肝健脾;快胃舒肝丸【作者】周博;颜红【作者单位】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身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49.4【相关文献】1.舒郁合剂治疗肝郁脾虚型抑郁症临床疗效观察 [J], 郭金洋;杨阳;刘瑶2.加减逍遥散治疗肝郁脾虚型抑郁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J], 陈智龙;吴正国3.肝郁脾虚型2型糖尿病胃轻瘫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探讨 [J], 蔡娥4.中西医结合治疗肝郁脾虚型抑郁症临床疗效观察 [J], 刘丹5.中西医结合治疗肝郁脾虚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疗效观察及对炎性因子和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 [J], 周世龙;濮孝娟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逍遥散加减治疗抑郁症30例

逍遥散加减治疗抑郁症30例
前 1 项 总分达 2 分 以上 可诊 为抑郁状 态 。 7 0
逍遥散加味药用柴胡 1g 当归 1g 白芍 2 g炙甘草 0, 5, 0,
6, g茯苓 2 g 白术 1g煨 生姜 3 , 0, 5, g 薄荷 6 , 附 1g合 欢 g香 0, 花 1g 0 。月经不调 者加川 芎 、 益母 草 、 地 , 经加 延 胡索 、 熟 痛
9澈 昔 、 l、 O 精神性焦 虑
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 ( C D一3 中心理 障碍的诊断 CM ) 标准 …。排除 重性 精 神病 患者 , 有 心 脑 肾 疾病 者 , 伴 以及 孕妇。患者近期均未用过免疫制剂 和抗抑药物。中医辨 证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20 05年组织专家鉴定 的” 十五” 国家科技攻关项 目“ 抑郁症常见中医证侯标准” 。 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 胆怯猜疑, 有时烦躁, 闷胁胀, 胸 脘 胀纳 呆 , 口苦咽干 , 乏 力 、 气 懒 言 、 便不 调 、 经紊 神疲 少 大 月
1抑部心境 、
2 有罪盛 、 3自 、 杀
4 人 睡困难( 、 早段 失眠)
0 0 0
0 O O O O 0 O
O 0
I I l l l I I
l t
合欢花 2 g香附 6 , 0, g香椽 1g郁金 1g 0, 0 。每 日 1 水煎, 剂,
l 全身盎状 3、 l、 4 性器官症 状
郁症 3 例 取得满 意疗效 , 如 下。 O 总结
1 临床资料
I、 5 疑病症
1 体重 减轻 6、 1 白知力 7、 1、 8 抑郁症 日夜差异 ^ 早
3 例均 为门诊患 者 , 中 男 6例 , 2 0 其 女 4例 ; 龄最 小 年 l , 大 5 岁 ; 程 最 短 3 月 , 长 4年 。符 合 中 国 8岁 最 6 病 个 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础, 五脏 的功能 活动正 常又依 赖于气 机调 畅 , 气血调 和 。 故气 机郁滞 贯穿 于 抑郁 证 始终 。而形 成 气 、 、 、 、 血 火 痰
三版(C C MD-3 心境 障碍 ( - ) 情感 性精 神障碍 ) 中抑郁 发 作 的诊断标 准制定 [ : 1 情绪 低落为 主要特 征且持续 至 少 ] 2周 , 此期 间至 少有 下 述 症 状 中 的 4项 : 对 日常 生 在 ①
合方 法治疗 该病 , 得较好 疗效 , 取 报道如 下 。

般 资 料
入选病 例均为 2 0 0 4年 1月 ~ 2 1 0 0年 7月 的 门诊
观 察 和 住 院 病 例 。 其 中 男 性 8例 , 性 2 女 2例 ; 0 3 2~ oபைடு நூலகம்
岁 3例 , 1 4 3 ~ O岁 6例 , 1 5 4 ~ O岁 l 例 ,> 5 1 O岁 1 0 例, 中位 年龄 5 3岁 。病 程 1 o年 以上 者 3 , 2 例 余 7例病
养血 、 心安 神之 效 。 养
1 .逍 遥 散 加 减 为 基 本 方 : 归 1 , 芍 1 , 当 2g 白 5g 炒 白 术 1 , 苓 1 , 胡 l , 草 6g 郁 金 1 , 8 茯 g 5g 柴 Og 甘 , 0g 合
欢 皮 3 , O 石菖蒲 1 , 酸枣仁 2 。每剂煎 2 0ml g 0 炒 g 0g 0 , 早 晚温服 , l剂 。随 症 加 减 : 闷脘 痞 , 中 如 有 物 日 胸 咽 阻, 咯吐不 出 , 可合 用 半 夏厚 朴 汤 。神疲 心 悸 、 眠 、 失 健
中西 l 结台 ;圈民阍 中 疗法
CH} NA’ S NATUR0P ATH Ho 20 11 t .
中西 医结 合 治 疗 抑 郁 症 3 0例
赵 瑞 华 张晋 平
( 山西 省 阳 泉 市 中 医 医院 , 4 0 0 050)
抑 郁 症 是 一 种 病 因 不 明 包 括 多 种 情 志 及 躯 体 症 状
活 丧 失 兴 趣 或 无 愉 悦 感 ; 精 力 明 显 减 退 , 原 因 持 续 ② 无
瘀 、 各种病 理 因素 。悲忧 愁苦 、 虚 厌恶 憎恨 、 懑恼怒 等 愤 均可使 肝失 条达 , 机不 畅 。肝 郁则 横 逆 犯脾 , 肝郁 气 致
脾 虚 , 血生 化乏源 , 气 心失所 养 。久延则 化火 生痰 , 出现 气 郁化火 , 痰气 郁结 , 脾 两虚 , 郁 伤 神 , 肾阴 虚诸 心 忧 心 证 。肝郁 为始 动 因素 , 故治 疗 以理 气开郁 、 畅气机 、 调 移 情 怡性为 基本 治则 。逍遥散 加味方 中柴胡 、 郁金 疏肝理
的疲 劳感 ; ③精神运 动性 迟 缓 和语 言 明显 减 少 ; 自我 ④ 评价 过低或 自责或 有 内疚感 , 可达 妄想 程 度 ; 联想 困 ⑤ 难或 自觉思 考能力 明显下 降 ; ⑥反 复 出现死 的念 头或有 自杀行 为 ; ⑦失 眠 、 醒 或 睡眠 过 多 , 早 以早 醒 为 主 ; 食 ⑧ 欲不振 和体重 明显减轻 ; ⑨性 欲 明显 减低 。
作和 学 习。显效 : 精神 症状基 本消 失 , 时有情 绪 低落 , 能 处理 一般 日常生 活 。好 转 : 神 症 状 部分 消 失 , 尚不 精 但 稳定 , 情绪低 落 有所 改善 , 能参 加 正 常 工作 和 学 习 。 不 无效 : 精神症 状无改 善 , 绪低 落仍存 在 。 情 结 果 :O例 中痊 愈 6例 , 效 1 3 显 3例 , 好转 9例 , 无 效 2例 , 有 效 率 9 . , 中 1例 显 效 者 2个 月 后 总 33 其
减 退 、 眠 多 梦 等 方 面 疗 效 较 好 。 药 理 研 究 发 现 : 五 失 刺
红少 津 , 便结 者可加 用二仙 汤 。伴 精神恍惚 , 悲忧 善哭 ,
时 时欠 伸 者 加 用 甘 麦 大 枣 汤 。 2 .刺 五 加 注 射 液 4 加 入 3 0ml 酸 倍 他 啶 液 0ml 0 盐 内 静 滴 , 日 1次 , ~ 3 为 1 疗 程 。 每 2 周 个
复发。
讨 论
的复杂 的情 感性精 神 障碍 。其 典型表 现为“ 三低” 六 和“
无” 。三 低 即 思 维 迟 缓 、 绪 低 落 和 意 志 减 退 。六 无 为 情 无 趣 、 能 、 力 、 助 、 望 和 无 价 值 。 而 以情 绪 低 落 、 无 无 无 无 兴 趣 缺 乏 和 快 感 缺 失 为 核 心 症 状 。 笔 者 采 用 中 西 医 结
程 均 在 0 5 2年 。 .~ 诊 断依据 : 照《 国精神 障碍分 类与诊 断标准 》 参 中 第
抑郁 症属 中医学 的情志 疾病 范畴 , 于“ 见 郁证 ” “ 、癫 证 ”“ 、百合 病” “ 、脏躁 ” “ 豚气 ” “ 核气 ” “ 寐 ” 、奔 、梅 、不 等
疾 病 中 。 中 医理 论 认 为 , 志 活 动 以 五 脏 功 能 活 动 为 基 情
治 疗 方 法
气, 清心解 郁 ; 当归 、 白芍养 血柔肝 ; 配伍甘 草益气 补 中 , 缓肝 之急 ; 白术 、 苓 补气 健 脾 ; 炒 茯 石菖 蒲 、 欢 皮解 郁 合
安神 , 开窍 醒 神 ; 酸 枣 仁 甘 润 , 肝 气 , 肝 血 , 脾 炒 益 养 醒 气, 除虚烦 , 安心 神 。全方 气 血 兼顾 , 脾 同治 , 符 合 肝 也 先安 “ 未病 之脏” 义 。诸 药 合 用 , 奏 疏 肝解 郁 、 脾 之 共 健
忘 、 溏 纳 差 可 合 用 归 脾 汤 。伴 五 心 烦 热 , 热 盗 汗 , 便 潮 舌
刺 五加 味辛微 苦 , 温 , 性 归脾 、 、 肾 心经 , 有益气健 具
脾 、 肾安神作 用 , 补 既能补 中气 , 又能补 肾精 , 强筋骨 , 强
志意 , 神定 志 , 改善抑 郁躯体症 状 如疲乏无 力 、 欲 安 对 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