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多种口服抗糖尿病药物(OADS)治疗的

合集下载

对比地特胰岛素(Det)、中性鱼精蛋白锌胰岛素(NPH)联合口服降糖药(OADs

对比地特胰岛素(Det)、中性鱼精蛋白锌胰岛素(NPH)联合口服降糖药(OADs

对比地特胰岛素(Det)、中性鱼精蛋白锌胰岛素(NPH)联合口服降糖药(OADs)治疗T2DM的疗效和安全性发表时间:2019-03-18T13:56:56.983Z 来源:《医师在线》2018年9月17期作者:石晖霞[导读] 探讨Det、NPH联合OADs治疗T2DM的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回顾分析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72例T2DM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组给予Det+OADs治疗,对照组给予给予NPH+OADs治疗。

对比地特胰岛素(Det)、中性鱼精蛋白锌胰岛素(NPH)联合口服降糖药(OADs)治疗T2DM的疗效和安全性石晖霞(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药学部;510080)【摘要】目的:探讨Det、NPH联合OADs治疗T2DM的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回顾分析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72例T2DM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组给予Det+OADs治疗,对照组给予给予NPH+OADs治疗。

结果:观察组的FPG、 2hPG、 HbA1c、 BMI改善情况均好于对照组,并且观察组的低血糖发生率更低,差异显著(P<0.05)。

结论:Det+OADs治疗T2DM的疗效和安全性较高,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

【关键词】2型糖尿病;地特胰岛素(Det);中性鱼精蛋白锌胰岛素(NPH);口服降糖药[ 中图分类号 ]R2 [ 文献标号 ]A [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8)17-0505-012型糖尿病(以下简称T2DM)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随着病情发展,口服降糖药的效果会逐渐降低,为了提升患者的血糖控制效果,一般需要联合用胰岛素进行治疗[1]。

本研究旨在比较Det、NPH联合OADs治疗T2DM的疗效和安全性,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现对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基本资料1.1 随机选择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72例T2D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组中36例,男21例,女15例;患者的年龄在50~79岁,平均年龄为(56.65±3.57)岁;病程1-13年,平均病程(2.51±1.20)年。

德谷门冬双胰岛素注射液-详细说明书与重点

德谷门冬双胰岛素注射液-详细说明书与重点

德谷门冬双胰岛素注射液商品名:诺和佳英文名:Insulin Degludec and Insulin Aspart Injection汉语拼音:De Gu Men Dong Shuang Yi Dao Su Zhu She Ye【成份】活性成分:德谷胰岛素和门冬胰岛素(采用重组DNA 技术,利用酿酒酵母制成)。

1ml 溶液含有100 单位德谷胰岛素和门冬胰岛素,其比值为70/30(相当于2.56mg 德谷胰岛素和1.05mg 门冬胰岛素)。

每支笔芯装有3ml 溶液,含有300 单位德谷胰岛素和门冬胰岛素。

德谷胰岛素化学名称:赖氨酸B29(Nε-羧基十五烷酰-γ-谷氨酰)去(B30)人胰岛素德谷胰岛素化学结构式:分子式:C274H411N65O81S6分子量:6103.97门冬胰岛素化学名称:AspB28 人胰岛素门冬胰岛素化学结构式:分子式:C256H381N65O79S6分子量:5825.63辅料:甘油、间甲酚、苯酚、氯化钠、醋酸锌、盐酸(用于调节pH 值)、氢氧化钠(用于调节pH值)、注射用水。

【性状】本品应为无色液体,无浑浊,基本不含微粒物质。

【适应症】用于治疗成人2型糖尿病。

【规格】3ml:300单位(畅充)【用法用量】用量:本品为可溶性胰岛素产品,含有基础德谷胰岛素和速效餐时门冬胰岛素。

德谷门冬双胰岛素可随主餐每日一次或每日两次给药。

在进行每日一次给药时,如需要,可改变给药时间,只要本品随最大一餐给药即可。

包括德谷门冬双胰岛素在内,胰岛素类似物的效价均以单位表示。

一(1)单位本品相当于1国际单位人胰岛素、1单位甘精胰岛素、1单位地特胰岛素或1单位双相门冬胰岛素。

本品可单独给药,也可与口服抗糖尿病药物联合使用,或与餐时胰岛素联合使用(参见【临床试验】)。

德谷门冬双胰岛素应根据患者的个体需要给药。

建议主要根据空腹血糖水平调整剂量。

如果患者的体力活动增多、常规饮食改变或伴随其他疾病,则需调整剂量。

利拉鲁肽联合预混胰岛素与单用预混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比较

利拉鲁肽联合预混胰岛素与单用预混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比较

利拉鲁肽联合预混胰岛素与单用预混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比较作者:刘文文楼雪勇刘艳芬毛红仙王姗姗陈颖婷来源:《中国现代医生》2022年第12期[摘要] 目的探討单用预混胰岛素和预混胰岛素联合利拉鲁肽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并比较两者间的差异。

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2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金华医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20例,所有患者均通过口服降糖药物后血糖控制不理想;将纳入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L组采用门冬30胰岛素+二甲双胍+利拉鲁肽治疗,P组采用门冬30胰岛素+二甲双胍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后的血压、体质量指数、FBG、2 h PG、HbA1c、2 h C-P、FC-P、血糖波动情况、低血糖发生次数、日胰岛素用量、HOMA-IR以及HOMA-β等。

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12周,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的FBG、2 h PG、HbA1c、HOMA-IR均显著下降,HOMA-β显著上升(P[关键词] 预混胰岛素;利拉鲁肽;2型糖尿病;血糖波动;低血糖[中图分类号] R587.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22)12-0115-04[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icacy and safety of premixed insulin and premixed insulin combined with liraglutide in the treatment of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T2DM),and compare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Methods A total of 120 T2DM patients poorly controlled by oral hypoglycemic agents who were admitted to Jinhua Hospital Affiliated to Zhejiang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from January 2019 to February 2020 were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Group L and P) with 60 cases in each group. Group L was treated with insulin aspart 30+metformin + liraglutide, and Group P was treated with insulin aspart30+metformin. The blood pressure, body mass index (BMI), fasting blood glucose (FBG),2 h postprandial plasma glucose (2 h PG), hemoglobin A1c (HbA1c), 2 h postprandial C-peptide (2 h C-P), fasting C-peptide (FC-P), blood glucose fluctuations, frequency of hypoglycemia, daily insulin dosage, homeostasis model assessment of insulin resistance (HOMA-IR),homeostasis model assessment of β-cell function (HOMA-β), etc. were observed and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after treatment. Results All patients were followed up for 12 weeks. Compared with before treatment, FBG, 2 h PG, HbA1c and HOMA-IR in the two groups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after treatment, and HOMA-β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P[Key words] Premixed insulin; Liraglutide;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Blood glucose fluctuations; Hypoglycemia胰高血糖素样肽-1(glucagon like peptide-1,GLP-1)作为肠促胰素中的一种,不仅能够促进胰岛素分泌,还在血糖调节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完整版)常见口服降糖药种类

(完整版)常见口服降糖药种类

(完整版)常见口服降糖药种类1. 口服降糖药的分类口服降糖药是一种用于治疗糖尿病的药物,根据其作用机制和化学结构的不同,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1 双胍类药物- 双胍类药物是口服降糖药中的主要药物之一,常见的包括二甲双胍(Metformin)和磺脲类双胍(Sulfonylureas)。

- 该类药物通过提高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肝糖原合成和提高组织摄取葡萄糖的能力,从而降低血糖水平。

1.2 磺脲类药物- 磺脲类药物主要包括格列本脲(Glimepiride)、格列齐特(Gliclazide)和格列美脲(Glyburide)等。

- 它们通过刺激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帮助降低血糖水平。

1.3 α-糖苷酶抑制剂- α-糖苷酶抑制剂是一类可以抑制肠道糖苷酶酶活性的药物,常见的包括阿卡波糖(Acarbose)和沙格列酮(Miglitol)等。

- 它们通过延缓肠道葡萄糖的吸收,降低餐后血糖峰值,起到降糖的作用。

1.4 睾酮受体激动剂- 睾酮受体激动剂是一类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的药物,常见的包括丙戊酸二丁酯(Pioglitazone)和罗格列酮(Rosiglitazone)等。

- 它们通过改善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和降低机体对葡萄糖的产生、提高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使用能力来降低血糖水平。

1.5 增强胰岛素分泌剂- 增强胰岛素分泌剂是一类通过刺激胰岛β细胞增加胰岛素分泌的药物,常见的包括胰岛素分泌剂磺脲类似物(Repaglinide)和胰岛素促分泌素(Glinides)等。

- 它们通过增加胰岛素的分泌量,帮助降低血糖水平。

2. 口服降糖药的使用注意事项- 使用口服降糖药时,应严格按照医生的指导和药物说明进行用药,不可随意更改剂量或停止服用。

- 使用过程中要注意监测血糖水平,并及时向医生汇报药效和不适情况。

- 需要注意口服降糖药可能出现的副作用,如低血糖、消化道反应等,遇到严重副作用应及时就医。

- 对于特殊人群,如妊娠期妇女、哺乳期妇女、老年人和肝肾功能不全者等,应在医生指导下谨慎使用口服降糖药。

优泌乐50与甘精胰岛素治疗口服降糖药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效果比较

优泌乐50与甘精胰岛素治疗口服降糖药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效果比较
L IU S h u , SU Ke
(Affiliated Hospital of Guilin Medical College, Guilin, Guangxi, 5 T :O bjective To compare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humalog mix 50 versus glarine insulin in treating poorly controlled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T D M ) patients with oral antidiabetic drugs( OADs) . M ethods A total of 77 poorly controlled T2DM patients with OAD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 two groups. The group A (n = 3 8) was given humalog mix 50, the group B (n = 39) was given glarine insulin. The baseline data of patients and the following indicators including fasting blood glucose (FBG ) , 2 h postprandial plasma glucose(2 h PBG) , glycosylated hemoglobin( HbAlc) , the incidence of hypoglycemia and the changes of body weight after treatment for pared. Results After 24 weeks of treatment , both groups had significantly reduced FBG , 2 h PBG and H bA 1c(P < 0 .0 5 ) , but the group A decreased more significantly in FBG , and less in 2 h PBG ( P < 0. 05 ) . There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decrease degree of HbAlc ( P > 0. 05 ) . There was no serous hypoglycemia in both groups , and the incidences of mild hypoglycemia and weight gain showe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 P > 0. 05 ) . Conclusion Proper amount of humalog mix 50 and glarn e insulin can both control blood glucose for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patients , while humalog mix 50 has better efficacy in controlling postprandial plasma glucose than glarine insulin.

糖尿病的药物治疗

糖尿病的药物治疗

糖尿病的药物治疗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患者的血糖水平长期升高,导致各种并发症出现。

药物治疗是糖尿病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下面将详细介绍糖尿病的药物治疗。

1. 口服药物治疗:- 胰岛素分泌增加剂:包括磺脲类、磺酰脲类和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这些药物可以刺激胰岛素分泌,改善患者胰岛素分泌不足的情况,降低血糖水平。

- 胰岛素敏感剂:如噻唑烷二酮类、苯磺酸类和二甲双胍等。

这些药物可以提高人体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度,增加胰岛素的利用率,从而降低血糖水平。

- 肠道吸收抑制剂:如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和戊糖酐酶抑制剂。

这些药物可以阻断碳水化合物的吸收,减少餐后血糖的上升。

2. 胰岛素注射治疗:- 胰岛素注射治疗是糖尿病治疗中最常见的方式之一。

胰岛素可以替代患者自身胰岛素分泌不足的情况,帮助控制血糖水平。

- 胰岛素注射分为多个类型,包括快速作用型、中效作用型和长效作用型。

根据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以及餐后血糖的波动情况,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选择合适的胰岛素类型。

3. 药物联合治疗:- 糖尿病患者的药物治疗往往需要个体化调整,单一药物很难满足患者的需求。

因此,医生可能会将不同类型的药物进行联合使用,以达到更好的血糖控制效果。

- 药物联合治疗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定制,包括胰岛素和口服药物的联合使用,以及口服药物之间的联合使用。

这种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可以根据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

4. 注意事项:- 在进行药物治疗之前,患者应该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和相关检查,包括血糖、胰岛素水平、肾功能等。

这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合理的治疗计划。

- 在药物治疗过程中,患者应严格按照医生的指导进行用药,注意药物的剂量和使用时间。

同时,患者应该时刻监测血糖水平,及时调整药物的使用。

- 在药物治疗的同时,患者还应该注意饮食调节和生活习惯的改变。

合理的饮食结构和适当的锻炼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控制血糖水平。

总结起来,糖尿病的药物治疗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德谷门冬双胰岛素治疗口服降糖药控制不佳2型糖尿病的效果分析

德谷门冬双胰岛素治疗口服降糖药控制不佳2型糖尿病的效果分析

德谷门冬双胰岛素治疗口服降糖药控制不佳2型糖尿病的效果分析李燕祥;刘永兰;石文霞【期刊名称】《系统医学》【年(卷),期】2024(9)8【摘要】目的分析德谷门冬双胰岛素(Insulin Degludec/Insulin Aspart,IDegAsp)治疗口服降糖药(Oral Antidiabetic Drugs,OADS)控制不佳2型糖尿病的效果。

方法选取2022年8月—2023年7月济南市章丘区中医医院收治的92例OADS控制不佳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参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46例。

对照组采用甘精胰岛素治疗,研究组采用IDegAsp治疗。

比较两组血糖水平、血糖波动值、低血糖发生率。

结果治疗3个月后,研究组糖化血红蛋白、餐后2 h血糖、空腹血糖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研究组血糖标准差、24 h平均血糖值、餐后血糖波动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

研究组血糖达标时间(6.15±1.52)d短于对照组的(7.89±1.60)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347,P<0.05)。

两组低血糖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IDegAsp能够有效改善OADS控制不佳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值,抑制其血糖波动,且未增加低血糖发生风险。

【总页数】4页(P134-136)【作者】李燕祥;刘永兰;石文霞【作者单位】济南市章丘区中医医院门诊西药房;济南市章丘区中医医院静配中心【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87.1【相关文献】1.医保准入后德谷门冬双胰岛素对比甘精胰岛素治疗口服降糖药控制不佳的中国2型糖尿病患者的成本-效果2.德谷门冬双胰岛素注射液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单纯口服降糖药血糖控制不佳2型糖尿病患者的效果3.胰岛素专项集采后德谷门冬双胰岛素对比甘精胰岛素治疗口服降糖药控制不佳2型糖尿病患者的药物经济学评价4.德谷门冬双胰岛素与甘精胰岛素治疗口服降糖药控制不佳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5.德谷门冬双胰岛素注射液治疗口服降糖药物血糖控制不佳2型糖尿病患者的效果及安全性观察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3种胰岛素类似物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糖尿病的疗效比较

3种胰岛素类似物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糖尿病的疗效比较

3种胰岛素类似物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糖尿病的疗效比较刘仁海;高霞;陈小莲;穆伽俐;肖蓉【期刊名称】《中国药业》【年(卷),期】2017(026)015【摘要】目的比较3种胰岛素类似物联合口服降糖药(OADs)治疗2型糖尿病(T2DM)的效果.方法将73例T2DM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双时相门冬胰岛素30(BIAsp30)组(A组,n=23)、地特胰岛素组(B组,n=23)、甘精胰岛素组(C 组,n=27),3组均配合合理OADs治疗.结果 3组治疗后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BG)较治疗前均有明显下降(P=0.000),各组治疗前后组间HbA1C,FBG 及体质量指数(BMI)的变化、下降幅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HbA1C 达标率分别为52.00%,43.00%,59.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8);3组均无重度低血糖事件发生(P=0.971,0.061,0.213).结论 3种胰岛素类似物联合OADs治疗T2DM的降糖效果相当,重度低血糖发生率均较低,体质量增加不明显.%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efficacy of three insulin analogues combined with oral antidiabetic drugs ( OADs ) in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ic mellitus ( T2DM ) . Methods Totally 73 patients with T2DM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BIAsp30 group ( group A, n=23 ) , detemir insulin group ( group B, n=23 ) and glargine insulin group ( group C, n=27 ) according to the digital table method, the 3 groups were treated with appropriate OADs. The efficacy and adverse events of the patients were evaluated by monitoring the indexe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Results The glycosylated hemoglobin A1C ( HbA1C ) , fastingblood glucose ( FBG ) of the three groups after treatment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than before treatment ( P=0. 000 ) . The changes of HbA1C, FBG and body mass index ( BMI ) in the 3 groups were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 P > 0. 05 ) . The success rate of HbA1C of the group A, B, C were 52. 00%, 43. 00% and 59. 00%, respectively,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 P=0. 058 ) . No severe hypoglycemic events occurred in the 3 groups ( P=0. 971, 0. 061, 0. 213 ) . Conclusion The effects of three insulin analogues combined with OADs in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T2DM are similar, and no significant weight gain, lower the incidence of severe hypoglycemia.【总页数】4页(P34-37)【作者】刘仁海;高霞;陈小莲;穆伽俐;肖蓉【作者单位】重庆市武隆区人民医院内分泌科,重庆 408500;重庆市武隆区人民医院内分泌科,重庆 408500;重庆市武隆区人民医院内分泌科,重庆 408500;重庆市武隆区人民医院内分泌科,重庆 408500;重庆市涪陵中心医院内分泌科,重庆 408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69.4;R977.1+5【相关文献】1.关于基础胰岛素与预混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比较 [J], 黄梅;2.胰岛素泵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比较 [J], 黄文锋;詹锐文;詹昊冰;吴桂林;温德华;黄金重3.基础胰岛素与预混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比较 [J], 许英;沈红丽;徐松梅4.预混胰岛素与甘精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的疗效比较 [J], 曾华锋;刘宗学;李萍;余红丽5.胰岛素类似物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2型糖尿病 [J], 周泽华;肖蓉;何煦;瞿文娟;杨刚毅;李伶;李志勇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61±0.02 65.0±2.3
-117.1±3.6
0.60±0.03 62.5±3.9
-114.9±5.9
0.48±0.04 60.4±6.7
-102.7±10.5
0.47±0.07 39.9±18.2
SMBG<50mg/dL 的低血糖(事件/ 患者-年)
1.12±0.16
1.25±0.22
0.49±0.19
-2.71±0.09 -2.45±0.15
-2.34±0.14
A1C<7.0%(%) 体重改变╪(kg) FPG 改变╪(mg/dL)
40.6 3.5±0.2 -104.8±1.7
34.5 3.1±0.2 -101.5±2.3
57.3 3.9±0.4 -112.0±3.4
47.0 5.3±0.6 -107.9±6.0
A1C<7.0%(%) 体重改变(kg)
43.4 3.5±0.2
37.5 3.1±0.2
60.1 4.0±0.4
47.5 5.2±0.6
42.0 3.8±1.0
FPG 改 变 (mg/dL)
-110.1±1.9
平均甘精胰岛素 剂量: U/kg
U/d
0.59±0.01 63.7±1.9
-107.2±2.4
EASD 2007 poster 研究背景及目的:强化血糖控制能降低糖尿病相关的微血管及大血管并发症的发病率。由于 糖尿病病程具有进行性加重的特征,患者往往从口服降糖药(OAD)进行糖尿病治疗发展 到需采用基础胰岛素,且最终发展到需采用餐时胰岛素进行治疗。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测定 糖尿病患者 A1C 以及空腹血糖(FPG)水平来评估口服降糖药治疗时添加基础胰岛素治疗 的疗效及安全性。 材料与方法:在口服降糖药治疗时添加基础胰岛素治疗的成人 2 型糖尿病患者中,进行一项 开放、平行 3 组研究,且患者按 1:1:1 的比例随机分配接受每天 1 次、2 次及 3 次餐时胰 岛素 glulisine 注射。在该研究(N=643)为期 14 周的导入期内,分析其疗效和安全性。患 者的入选标准是,A1C≥8.0%且联合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口服降糖药至少 3 个月。口服 药物治疗亚组包括患者联合使用二甲双胍(MET)、磺脲类(SUs)、和/或噻唑烷二酮类(TZDs) 药物。有关药物剂量的数据来自于患者日记的自我记录报告。 结果:相关人口统计学特征(男性占 50.5%,白种人占 65.3%,年龄:52.3±10.2 岁;体重 指数(BMI):35.8±14.2kg/m2;2 型糖尿病病程:8.5±6.2 年;平均 A1C 水平:9.8%±1.4; 平均 FPG:231.8mg/dL)在 3 个口服降糖药治疗亚组中均相当。患者在继续其口服降糖药治 疗的同时,初始接受 10U 的甘精胰岛素;剂量调整基于平均早晨空腹血糖是否达到<96mg/dL 的控制目标而定。甘精胰岛素治疗 14 周后,随机给予餐时胰岛素之前,所有亚组校正后的 A1C 水平平均降低 2.47%;校正后的空腹血糖水平平均降低 104.8mg/dL;且 40.6%的患者 A1C 水平达到<7.0%。
1.06±0.14
1.24±0.20
0.45±0.17 1.73±0.62
0.70±0.34
┼以均数±标准差表示;╪以均数±标准误表示;*药物剂量数据来自患者自我日记记录报告;SMBG:自我 血糖监测
结 论 : MET+TZD+GLAR 联 合 亚 组 患 者 经 最 大 校 正 后 平 均 A1C 减 少 ( P=0.003 vs MET+SU+GLAR ) 且 患 者 最 高 校 正 后 A1C 水 平 百 分 数 <7.0 % ( P=0.0001 vs MET+SU+GLAR)。该组所报告的低血糖事件发生率也最低。这些结果证实多种口服降糖药 治疗的 2 型糖尿病患者添加甘精胰岛素进行联合治疗能获得极佳的血糖控制。
≥7.0%
>250
根据研究者的的判断增加剂量
110-250
增加剂量 2U
100-109
根据研究者的的判断增加剂量 0-2U
70-99
不需调整剂量
<70
根据研究者的的判断降低剂量 2-4U
<7.0%
<70
根据研究者的的判断降低剂量 2-4U
A1C=糖化血红蛋白 A1C;SMBG=自我血糖监测
测量结果
z 疗效测量结果包括: 9 基线(筛查时)、导入期开始时、导入期第 7 周以及导入结束时的 A1C 水平 9 导入期开始及结束时的空腹血糖水平(FPG) 9 空腹及餐前自我血糖监测(SMBG)值 9 采用日记来收集胰岛素剂量
在多种口服抗糖尿病药物(OADS)治疗的 2 型糖尿病患者中 加用甘精胰岛素治疗的疗效与安全性
Efficacy and safety of insulin glargine added to ongoing therapy with multiple oral
antidiabetic drugs(OADS) i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
磺脲类(SU)、双胍类(二甲双胍[MET]),或噻唑烷二酮类(TZD)降糖药 z 主要排除标准:
9 先前的数年内使用过胰岛素治疗 9 有无意识低血糖史 9 存在急性、慢性代谢性酸中毒或曾有代谢性酸中毒史 9 存在肾脏功能受损或存在任何明显的肝肾疾病 9 过去的 12 个月内存在卒中或冠心病史;存在充血性心衰史;过去的 5 年内存在恶

总体 (N=643)
MET+SU+ MET+TZD+ SU+TZD+ MET+SU+TZD GLAR(n=388) GLAR(n=147) GLAR(n=52) +GLAR(n=56)
基线特征
A1C┼(%) BMI┼(kg/m2) FPG┼(mg/dL)
9.8±1.4 35.8±14.2 231.8±71.4
介绍
z 大量研究证实,在 1 型糖尿病 1 及 2 型糖尿病 2,3 患者中强化血糖控制能减少糖尿病相关 并发症发生的风险。
z 进行一项多中心、随机临床研究,以比较 2 型糖尿病患者中每天 1 次、2 次或 3 次餐时 注射快速起效的胰岛素类似物 glulisine 的疗效,与对已口服降糖药治疗的患者添加甘精 胰岛素治疗的疗效。
结果
患者处理、人口统计学及基线特征
z 本研究中,共筛选了 1151 例患者, 721 例患者纳入为安全人群(例如,导入期内至少 接受 1 个甘精胰岛素剂量)以及包括要进入导入期意向接受治疗(ITT)的人群 643 例 患者(例如,筛查时或开始导入期[-15 周]拥有一个 A1C 读数以及导入期内-8 周、-1 周 或 0 周[随机进入治疗期])至少存在一个 A1C 读数值。
z 安全结果包括低血糖事件的发生、不良反应事件、标准血生化实验室监测值,以及临床 评估(体检、重要体征以及体重)。
统计分析
z 描述性统计包括每个口服降糖药联合治疗亚组的样本量、样本均值、标准差、百分位数, 以及连续变量的最小值及最大值。
z 分类变量使用频率及百分数表示。 z 为进行比较分析,根据共同的基线评估来调整描述性数据及比较是至关重要的。因此,
在口服降糖药治疗时添加基础胰岛素治疗的成人 2 型糖尿病患者中,进行了一项开放、平行 3 组研究,且患者按 1:1:1 的比例随机分配每天 1 次、2 次及 3 次餐时胰岛素 glulisine 注 射。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估口服降糖药治疗时添加基础胰岛素进行为期 14 周治疗的导入期内 的疗效和安全性(N=557)。患者入选标准是 A1C≥8.0%且联合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口服 降糖药至少 3 个月。口服药物治疗亚组包括患者联合使用二甲双胍(MET)、磺脲类(SUs)、 和/或噻唑烷二酮类(TZDs)药物。相关人口统计学特征(男性占 50.1%,白种人占 65%, 年龄:52.2±0.44 岁;体重指数(BMI):35.2±0.34kg/m2;2 型糖尿病病程:8.6±0.27 年; 平均 A1C 水平:9.7%±0.06)在 3 个采用口服降糖药治疗亚组中均相当。患者在继续其口 服降糖药治疗的同时,初始接受 10U 的甘精胰岛素;剂量调整基于平均早晨空腹血糖是否 达到<96mg/dL 的控制目标而定。治疗 14 周后,所有亚组校正后的 A1C 水平平均降低 2.52 %;43.4%的患者 A1C 水平达到<7.0%。
38.6 4.5±0.6 -108.8±6.0
平均甘精胰岛素剂 量:* U/kg┼
U/d╪
0.58±0.26 64.8±1.8
0.60±0.26 68.8±2.2
0.61±0.26 68.7±3.6
0.49±0.23 61.3±6.5
0.46±0.25 56.9±6.2
SMBG<50mg/dL 的 低血糖(事件/患者年)╪
z 患者个体逐步增加的甘精胰岛素剂量基于治疗接近控制目标的程度,空腹血糖的控制目 标<96 mg/dL(表 1)。
z 导入期阶段,每天早晨需进行血糖监测。
表 1.甘精胰岛素剂量调节的用药方法(ler email 交流,2007.7)
A1C
平均 2 天早晨 SMBG 值(mg/dL) 每 2 天来得时剂量调整
9.7±1.4 35.7±16.9 228.8±70.5
9.9±1.5 36.2±9.3 236.9±72.5
9.9±1.4 34.6±8.4 232.6±75.2
9.9±1.2 36.4±6.9 238.1±71.1
14 周时(导入期终点)特征
A1C 改变╪(%)
-2.47±0.05
-2.42±0.06
总体
MET+SU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