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偿体态运动处方设计思路
改善体形的运动处方

给消瘦者支出的饮食和运动处方要想增胖,首先应找出消瘦的原因。
1、遗传因素。
遗传和内分泌因素。
在遗传、内分泌等因素影响下,某些家庭成员都比较瘦,但是没有器质性疾患,属于无力型体型。
其特点是:身体瘦高,颈细长,垂肩、胸廓扁平,胸骨剑突下角小于90度,精力也很充沛,完全能胜任学习或工作,但易患各种慢性病。
2、疾病影响。
各种慢性病及器质性病变。
例如腹泻、消化性溃疡、结核、肿瘤、贫血寄生虫病等。
中国医学认为,体病多因脾胃功能低下,气血不足所致。
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
脾胃健,气血盛,则肌肉丰腴,肢体强劲。
反之,则身体消瘦,肢软乏力。
医治体瘦先要排除因甲亢、肝病、肾病以及肿瘤等多种慢性病。
然后采用中药治疗,会有很好的效果。
3、饮食习惯不良4、情绪和精神过度紧张生活不规律,过度劳累,睡眠不足,身体消耗多于摄入。
5、缺乏体育锻炼。
6、缺乏营养,尤其是缺乏蛋白质成分。
如何条理“瘦子”的饮食呢?有意义的“增重”应著重在肌肉、脂肪的比例增加。
瘦弱男女在饮食方面,有不少都存在挑食和偏食现象。
因此,应改掉这些不良习惯,增加膳食的摄入量。
膳食应丰富多样。
足够蛋白质、多进食一些含脂肪、碳水化合物(即淀粉、糖类等)较丰富的食物。
这样,多余的能量就可以转化为脂肪储存于皮下,使瘦弱者体态健壮起来。
注重高蛋白质、高热量饮食。
浓缩的蛋白质与高热量食物,例如重乳酪蛋糕(干酪含钙量是牛奶的4倍)、小西点、小蛋糕等等,少量多餐、餐后适时补充帮助消化的木瓜酵素或综合酵素,以增加食物的消化吸收利用率。
选择优良的蛋白质来源,例如鸡蛋、肉类、家禽、豆类、海鱼类等,应占每日蛋白质总量的一半以上。
脂类补充:平日里更要口不离那些健康的零食,如花生、奶糖等、牛奶(优酪乳)、杏仁、芝麻、腰果等食物,您可以将杏仁和芝麻粉加入牛奶来喝,腰果则可以当作零食来吃,喝完啤酒再喝点果汁也是不错的主意。
补充脂肪可以通过烧菜的食物油、坚果类食品,但不要吃油炸食品。
多吃碳水化合物,蔬菜和水果一样都不能少,糖类的摄取也是重要的一环,选择淀粉质较高的食物,例如:馒头、白饭、地瓜、芋头、南瓜等。
1.改善大学生身体形态的运动处方_生命安全与健康_[共6页]
![1.改善大学生身体形态的运动处方_生命安全与健康_[共6页]](https://img.taocdn.com/s3/m/991345b7ddccda38366baf0d.png)
162生命安全与健康间的训练。
训练后,若没有充足的恢复时间,则会使训练效果大打折扣、过度训练可能导致运动成绩下降、过度使用性损伤或通过免疫系统抑制而致病。
4.运动方式任何使用大肌肉群,并能持续较长时间的周期性有氧活动,如步行、慢跑、骑自行车、越野滑雪、有氧舞蹈、跳绳、赛艇、爬楼梯、游泳以及各种耐力性游戏活动和某些其他综合有氧活动如太极拳、舞剑等,都是很好的运动方式,每个人可根据自己的爱好和需要加以选择。
5.注意事项及对处方的修改和微调(1)注意事项。
在实施运动处方中,必须注意以下两个问题。
①循序渐进。
在任何运动处方中,要强调开始时“宁做少不做多”。
从最简单的运动着手,以渐进的方法逐渐增加运动难度,这样,就可减少引起肌肉酸痛和旧伤复发的可能,强调由慢到中速的步行是提高体能运动处方初期最主要的活动。
进展到一定阶段后,如步行4千米而不觉得累,则可以进行慢跑。
②要做好准备活动及整理活动在运动开始时,轻微的运动及伸展比实际活动更重要,它们可以用来改善从休息到运动状态的转变。
在刚开始运动时,要逐渐增加活动强度,直到能达到适当强度为止。
伸展运动能增加关节活动度和下背柔软度,这些都应包括在准备活动中。
在活动进行到最后时,要有大约5分钟的整理活动,包括慢速步行及伸展运动。
这样,可以使呼吸和心跳恢复到正常值,这在运动进行中是非常重要的,它可减少在运动结束后产生低血压的几率。
(2)对处方的修改及微调。
在运动处方制订及实施过程中,首先需要有个“观察期”。
使锻炼者逐渐习惯于所规定的运动,并对处方所引起的生理反应进行观察,了解其生理反应是否正常,如心率反应是否在靶心率范围、呼吸是否困难、出汗量如何、劳累程度如何等。
根据观察结果对处方进行修改和调整,并将处方固定下来加以实施。
在运动处方固定后的实施过程中,仍需根据锻炼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微调,以使锻炼者找到最适合自己条件的运动处方。
1.改善大学生身体形态的运动处方(1)大学女生身体形态练习的运动处方。
第三节 健身处方——改善身体形态(体格)

第二章 健身运动处方
第三节 改善身体形态健身处方
体格方面
1、全面体格
处方一:游泳 【项目内容】游泳是一项全身性运动,不论哪种泳姿都要不停的运动,伴随周期性的 肌肉收缩与舒张,关节弯曲和伸展,有效促进了身体的新陈代谢。游泳从运动项 目分可分为竞泳、跳水、水球和花样游泳4类。从竞泳泳姿来分,有蛙泳、仰泳、 自由泳、蝶泳。从实用游泳来说包括侧泳、潜泳、反蛙泳、踩水等。 【运动特点】游泳主要锻炼人体上肢与划水有关的胸背肌群,以及下肢与腰腹部肌肉。 随着身体大肌群的逐渐发达,机体呈现肩膀增宽,胸肌发达,腰腹部肌肉力量增 强,臂腿健壮,身材匀称,富于曲线美的体型。游泳爱好者可以选择自己喜欢或 擅长的任何一种姿势锻炼。可以再泳池里,也可以在自然条件下的江河湖海中。 由于游泳运动导致身体伤害的发生率远远小于陆上运动,所以是深受人们喜爱。 【适应人群】男女老少皆宜,适合各类人群。初学者应在教练云、救生员、体育老师、 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技术辅导下进行,并具备相应的保护措施与救生设备。 【运动强度】全面体格练习,中等运动强度。 【运动频率】每周2-4次,每次30-60分钟,可以分组做短距离、多组数的练习,也可 以不分组进行较长距离锻炼,每次一般不超过2小时。有条件者每天一次。夏季、 高温气候可以适当增多活动次数,延长练习时间。 【辅助运动】每次游泳前养成陆上身体准备活动习惯,下水前先做5-10分钟热身准备 活动,如呼吸、扩胸、弯腰、伸展关节、压按小腿等练习。 【注意事项】初期阶段需要采取一些安全措施使得初学者消除害怕心理,排除障碍, 逐渐熟悉水性,体会水的浮力、压力和阻力,在教练员指导下,逐渐掌握游泳技 术。到江河湖海中游泳时最好结伴而行,下水前一定要了解好水深、水势、水的 卫生情况以及水中有无障碍物等。不在已经被污染的河流中游泳。 【评价效果】水中最大心率要比陆上锻炼低11次/分。因此在评价游泳锻炼运动强度 时,水中的靶心率应低7-11次/分。
05-体育锻炼的运动处方

西安交通大学体育中心 2020年03月
运动处方概述
处方,即医师在治疗病人时所开的药方,患者可凭处方服药就医。不同的疾病 和病人有不同的处方,这就是“对症下药”,要运用科学来强身健体也需要如此。 运动处方是对体育锻炼者或病人,用医学检查(包括运动试验和体能测试)的方法, 根据其健康、体力以及心血管功能状况,结合其生活的环境条件和个人运动爱好的 特点,以处方的形式规定适当的运动种类、时间和频率,并指出运动中的各种注意 事项,并以此有计划地进行锻炼,从而达到健身或治疗的目的。科学的运动处方规 定锻炼的体育内容、运动强度、运动时间和要求等,行使合理的和有效的锻炼计划 方案,以确保实现预期目标。
有氧运动 步行 慢跑 自行车 网球 排球 高尔夫 远足
无氧运动 短距离全力跑 举重 拔河 跳跃 投掷 激励训练 潜泳
混合运动 足球 橄榄球 手球 篮球 冰球 间歇训綜
(二)根据不同人群分类 1、儿童青少年运动处方 儿童青少年运动处方是指根据0~16岁儿童青少年的身体形态、技能、素质特点制定的运动处 方,已达到促进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提高运动能力和增进健康的目的。 2、青年人运动处方 青年期一般是指18~44这个年龄阶段。通过运动处方的锻炼可以维持青年人的身体机能和运动 能力,为健康打下坚实的基础,并充分体现青年人的青春活力。 3、中年人运动处方 中年期一般是指45~59岁这个时期,针对中年人生物系统机能开始下降,患慢性疾病的概率逐 渐增高,可制定相应的运动处方。 4、老年人运动处方 一般是指60岁以上的人,针对老年人的生理特征,运动处方的锻炼可达到预防疾病、缓解症 状、延缓衰老的目的。 5、女性运动处方 针对女性不同时期的生理特点和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制订运动处方,可以促进其生长发育、 提高健康水平。
运动处方的制定和个人锻炼计划

运动处方的制定和个人锻炼计划运动处方一般包括6项内容:运动目的、运动种类、运动强度、运动时间、运动频度、注意事项等,可根据不同的需要采用不同的格式,但在处方中,必须指出禁止参加的运动项目、锻炼的自我监督指标、出现异常情况时停止运动的准则等。
一、运动处方的制定步骤(一) 体检收集病史、运动史。
(1)了解运动的目的及对运动的期望;(2)询问病史,如既往史、家族遗传;(3)运动史,如运动爱好、运动时间、现在运动情况等;(4)社会环境条件,如职业、工作和劳动条件、生活环境、经济、营养条件,周围能够利用的运动设施,有无指导等。
(二)临床检查包括人体测量及体脂测定,相当于所谓成人病检查。
检查的目的:(1)对现在的健康状况进行评价;(2)判断能否进行运动;(3)是否有潜在性疾病或危险因素,以预防事故发生。
总之,医学检查的基本目的在于掌握个人的身体状况,为制定运动处方提供必要信息。
(三)运动负荷试验及体力测验运动负荷试验是制定运动处方的基本依据之一。
运动负荷试验的方法很多,根据检查的目的、被测者的特点来选择适合的方法。
现在最普遍常用的方法是:“递增负荷运动试验”。
这是利用活动平板或功率自行车等,在试验过程中逐渐增加运动负荷强度,同时测定某些生理指标,指导受试者达到一定的力度。
关于体力测验是运动负荷试验无异常的人才能接受此试验,即进行肌力、爆发力、柔韧性等运动能力和全身耐力测验。
由于是测验,他们的运动强度就比平时锻炼时的强度要高,并要求尽全力为之。
因此,参加试验的人必须符合三个条件之一:(1)35岁以下,身体健康;(2)有半年以上的运动经历;(3)按计划锻炼至少运动了6周。
(四)制定运动处方,安排锻炼计划根据以上检查和试验结果,依据此人的健康状况、体力水平及运动能力的限度等具体情况制定运动处方,处方中主要是规定出运动强度保证安全的一次必要的运动量(运动时间)以及一周的运动频率等内容。
一般按照初定的运动处方试行锻炼,对不适当的地方进行调整,待适合后坚持锻炼3至6个月再做体力测验,重新制定长期的运动处方,以不断提高锻炼效果。
《运动处方》教案(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

---------------------------------------------------------------最新资料推荐------------------------------------------------------ 《运动处方》教案(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运动处方》教案(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一、教学目标:1 了解运动处方的概念和含义。
2 知道人体运动系统的组成。
3 培养合理运动的卫生知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运动处方的概念和含义。
2 教学难点:人体运动系统的组成。
三、教学课时:1 课时。
四、教学准备:课件五、教学过程:运动处方是指针对个人的身体状况,采用处方的形式规定健身者锻炼的内容和运动量的方法。
其特点是因人而异,对症下药。
20 世纪 50 年代,美国生理学家卡波维奇提出了运动处方的概念, 1960 年日本的猪饲道夫教授先用了运动处方术语, 1969 年世界卫生组织使用了运动处方术语,在国际上得到确认。
前西德 Hollmann 研究所从 1954 年起对运动处方的理论和实1 / 11践进行研究,制定出健康人、中老年人、运动员、肥胖病等各类运动处方,社会效果显著。
一、运动处方的组成1.健康检查了解锻炼者的一般身体发育、伤病的情况和健康状况,以确定是否是健身运动的适应者,有无禁忌症。
2.运动负荷测定检测和评定锻炼者对运动负荷的承受能力。
以心肺功能为主,进行安静和运动状态下的生理功能检测,主要有心率、血压、肺活量等指标。
3.体能测定进行力量、耐力、速度和灵敏的身体素质检测,从中判定锻炼者的运动能力和生理机能的状况。
4.制定运动处方(1)运动目的:通过有目的的锻炼达到预期的效果。
由于各人的情况千差万别,运动处方的目的有健身的、娱乐的、减肥的、治疗的等多种类型。
(2)运动项目:在运动处方中,为锻炼者提供最合适的运动项目关系到锻炼的有效性和持久性。
选择运动项目,要考虑运动的目的,是健身的、还是治疗的;要考虑运动条件,如场地器材、余暇时间、气候等;还要结合体育兴趣爱好等。
体态调整课程训练方案模板

一、课程目标1. 提高学员对体态调整的认识,了解不良体态的危害及改善方法;2. 培养学员正确的坐、立、行、卧等基本姿态;3. 通过针对性的训练,纠正学员的不良体态,提升整体形象;4. 增强学员的身体素质,预防运动损伤。
二、课程内容1. 基本姿态训练(1)坐姿:正确的坐姿应保持脊柱挺直,双脚平放在地面上,膝盖与臀部保持90度角;(2)站姿:保持脊柱挺直,双脚与肩同宽,身体重心均匀分布在双脚上;(3)行姿:步伐稳健,抬头挺胸,目光平视前方,手臂自然摆动;(4)卧姿:保持脊柱挺直,双腿伸直,双臂放在身体两侧。
2. 针对性训练(1)肩部训练:改善圆肩、翼状肩等问题;(2)背部训练:改善驼背、脊柱不正等问题;(3)腰部训练:改善富贵包、腰部疼痛等问题;(4)颈部训练:改善头前引、头侧倾等问题。
3. 功能性训练(1)平衡训练:提高身体稳定性,预防摔倒;(2)柔韧性训练:增强肌肉柔韧性,预防运动损伤;(3)力量训练:增强肌肉力量,提升运动表现。
三、课程安排1. 每周2-3次课程,每次60分钟;2. 课程内容包括理论讲解、实践操作、案例分析等;3. 根据学员情况,制定个性化训练计划。
四、训练方法1. 循序渐进:从易到难,逐步提高训练难度;2. 因人而异:根据学员的具体情况,制定针对性训练方案;3. 持之以恒:坚持训练,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五、课程评估1. 学员自评:了解学员对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2. 教练评估:观察学员训练过程中的表现,调整训练方案;3. 成果展示:定期进行成果展示,激励学员继续努力。
六、注意事项1. 训练前进行热身,预防运动损伤;2. 训练过程中,注意呼吸,保持动作标准;3. 训练后进行拉伸,缓解肌肉疲劳;4. 遵循教练指导,避免盲目训练。
通过以上体态调整课程训练方案,帮助学员纠正不良体态,提升整体形象,增强身体素质,预防运动损伤。
运动处方教案

最新运动处方教案一、教案简介最新运动处方教案是一套针对不同人群和运动需求设计的个性化运动指导方案。
本教案旨在帮助学员了解和掌握运动处方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学会如何为自己和他人制定合适的运动计划,以达到增进健康、提高运动能力的目的。
二、教学目标1. 了解运动处方的概念、作用和意义。
2. 掌握运动处方的基本制定原则。
3. 学会根据不同人群的特点和需求制定个性化的运动计划。
4. 提高学员的运动素养和健康意识。
三、教学内容1. 运动处方的定义和意义2. 运动处方的基本原则3. 运动处方的制定方法和步骤4. 不同人群的运动处方实例5. 运动处方的实施和监测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运动处方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不同人群的运动处方实例。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运动处方的制定和实施。
4. 实践操作法:学员互相制定运动计划,并进行实际操作。
五、教学评价1. 课堂互动:评估学员对运动处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案例分析:评估学员分析问题和制定运动计划的能力。
3. 实践操作:评估学员运用运动处方实施运动计划的效果。
4. 课后作业:评估学员对课堂所学知识的巩固和应用能力。
六、教学安排1. 第1-2课时:介绍运动处方的定义和意义,讲解运动处方的基本原则。
2. 第3-4课时:讲解运动处方的制定方法和步骤,分析不同人群的运动处方实例。
3. 第5-6课时:分组讨论运动处方的制定和实施,进行实践操作。
4. 第7-8课时:讲解运动处方的实施和监测,评估学员对运动处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5. 第9-10课时:分析案例,评估学员分析问题和制定运动计划的能力。
6. 第11-12课时:进行课后作业,评估学员对课堂所学知识的巩固和应用能力。
七、教学资源1. 教材:最新运动处方教案教材。
2. 课件:运动处方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的PPT课件。
3. 案例材料:不同人群的运动处方实例。
4. 实践器材:运动场地、运动器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