唢呐校本教材
湘艺版音乐三年级上册第1课(认识乐器)《唢呐》说课稿

湘艺版音乐三年级上册第1课(认识乐器)《唢呐》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唢呐》是湘艺版音乐三年级上册第一课的一首歌曲。
这首歌曲介绍了我国的民族乐器——唢呐,通过歌曲让学生感受唢呐的特点和魅力。
教材中还提供了唢呐的图片和简单的乐曲,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欣赏唢呐。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对音乐有一定的了解和兴趣,但可能对唢呐这种民族乐器比较陌生。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通过图片、音频和视频等多种途径来感受和认识唢呐,从而更好地理解歌曲。
三. 说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唢呐这种民族乐器,知道唢呐的特点和魅力。
2.学会歌曲《唢呐》,并能用正确的姿势和表情演唱。
3.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四. 说教学重难点1.认识唢呐:让学生了解唢呐的外形、音色和演奏方式。
2.歌曲学唱:学会歌曲《唢呐》,并能用正确的姿势和表情演唱。
3.感受节奏:感受歌曲中的强弱节奏,并能准确演唱。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图片展示:通过展示唢呐的图片,让学生了解唢呐的外形特点。
2.音频播放:播放唢呐的演奏曲目,让学生感受唢呐的音色和演奏风格。
3.视频观看:观看唢呐演奏的视频,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唢呐的演奏方式。
4.歌曲学唱:采用分组学唱、接龙等形式,让学生学会歌曲《唢呐》。
5.节奏练习:通过拍手、敲击等动作,让学生感受歌曲中的强弱节奏。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播放唢呐的演奏曲目,让学生猜一猜这是哪种乐器,引出本课的主题《唢呐》。
2.认识唢呐:展示唢呐的图片,让学生了解唢呐的外形特点,并简单介绍唢呐的演奏方式。
3.学习歌曲:播放歌曲《唢呐》,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跟随老师学唱歌曲,注意纠正发音和姿势。
4.歌曲练习:分组学唱、接龙等形式,让学生多次演唱歌曲,熟悉歌词和旋律。
5.节奏练习:让学生拍手、敲击等动作,感受歌曲中的强弱节奏,并能准确演唱。
6.展示环节:每组选出一名代表,进行歌曲演唱和节奏展示。
7.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谈谈自己对唢呐的认识和感受。
唢呐教案模板及反思

课时:2课时年级:五年级教材:《音乐》教材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唢呐的历史、演奏技巧和音乐风格。
2. 培养学生对唢呐音乐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教学重点:1. 唢呐的基本演奏技巧。
2. 唢呐音乐的风格特点。
教学难点:1. 唢呐的演奏技巧。
2. 唢呐音乐的风格特点。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播放一段唢呐演奏的音乐,让学生感受唢呐的音乐魅力。
2. 介绍唢呐的历史、演奏技巧和音乐风格。
二、学习唢呐的基本演奏技巧1. 讲解唢呐的构造和演奏姿势。
2. 教授唢呐的吹奏方法,如气流的控制、音高的变化等。
3. 学生练习吹奏简单的曲子。
三、欣赏唢呐音乐1. 播放不同风格的唢呐音乐,让学生感受音乐的魅力。
2. 分析音乐的风格特点,如民族风格、民间风格等。
四、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布置课后练习。
第二课时:一、复习上节课的内容1. 回顾唢呐的基本演奏技巧。
2. 欣赏不同风格的唢呐音乐。
二、拓展学习1. 介绍唢呐在民族音乐中的地位和作用。
2. 让学生了解唢呐与其他乐器的搭配。
三、实践环节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首唢呐曲目进行演奏。
2. 每组选派一名代表进行讲解和演奏。
3. 全班学生共同欣赏和评价。
四、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布置课后作业,如欣赏唢呐音乐、练习吹奏技巧等。
教学反思:1.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基本达成,学生对唢呐的历史、演奏技巧和音乐风格有了初步的了解。
2.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实践环节,提高了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团队合作精神。
3. 在教学过程中,发现部分学生对唢呐的演奏技巧掌握不够熟练,需要加强练习。
4.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适当增加唢呐演奏技巧的训练,提高学生的演奏水平。
5. 在教学中,注重学生的兴趣培养,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音乐。
唢呐弹音教学教案设计模板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唢呐的历史、结构和演奏技巧。
2. 使学生掌握唢呐的基本弹音技巧,能够独立演奏简单的曲子。
3. 培养学生对民族乐器的兴趣,提高音乐素养。
教学重点:1. 唢呐的基本结构认识。
2. 唢呐的基本弹音技巧。
教学难点:1. 唢呐的吹奏姿势和呼吸方法。
2. 唢呐的音准把握。
教学准备:1. 唢呐乐器。
2. 教学PPT或黑板。
3. 相关音乐教材。
4. 录音机或音响设备。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唢呐的历史、文化和在民族音乐中的地位。
2. 播放一段唢呐演奏的音频,让学生感受唢呐的独特音色。
二、认识唢呐1. 教师展示唢呐实物,讲解其基本结构,包括哨子、芯子、筒子、碗等部分。
2. 学生跟随教师观察,提问并回答相关问题。
三、唢呐吹奏姿势和呼吸方法1. 教师示范正确的吹奏姿势,强调身体放松、口型自然。
2. 教师讲解并示范呼吸方法,强调腹式呼吸和均匀呼吸。
3. 学生跟随教师练习吹奏姿势和呼吸方法。
四、基本弹音技巧教学1. 教师讲解并示范唢呐的基本弹音技巧,包括单音、连音、滑音等。
2. 学生跟随教师练习,教师个别指导。
五、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2. 学生回顾所学,提出疑问。
第二课时一、复习1. 教师检查学生上节课所学内容的掌握情况,个别辅导。
2. 学生跟随教师复习唢呐的基本弹音技巧。
二、演奏练习1. 教师播放一段简单的唢呐曲子,让学生跟随录音练习演奏。
2. 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三、合奏练习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合奏练习,强调配合和音准。
2. 教师个别指导,纠正演奏中的问题。
四、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合奏的重要性。
2. 学生回顾所学,提出疑问。
教学评价:1. 学生对唢呐的基本结构和演奏技巧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表现。
3. 学生对民族乐器的兴趣和音乐素养的提高。
教学反思:1. 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大学生唢呐演奏课教案模板

课程名称:唢呐演奏授课对象:大学音乐系学生授课时间:每周2课时授课地点:音乐系唢呐演奏教室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唢呐的基本演奏技巧,提高演奏水平。
2. 培养学生对唢呐音乐的理解和审美能力。
3. 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集体演奏能力。
教学内容:1. 唢呐的基本构造与历史2. 唢呐的演奏姿势与呼吸方法3. 唢呐的基本音阶与指法4. 唢呐的常用演奏技巧5. 唢呐独奏曲与合奏曲欣赏6. 唢呐作品的演奏分析与实践教学重点:1. 唢呐的基本演奏技巧2. 唢呐的演奏姿势与呼吸方法3. 唢呐作品的演奏分析与实践教学难点:1. 唢呐的演奏技巧掌握2. 唢呐作品的演奏分析与实践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唢呐的基本知识、演奏技巧和作品分析。
2. 示范法:教师现场演奏,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演奏方法。
3. 实践法: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4. 比赛法:组织学生进行演奏比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唢呐的基本构造与历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学生自由发言,分享自己对唢呐的了解。
二、教学内容1. 唢呐的基本演奏姿势与呼吸方法2. 唢呐的基本音阶与指法三、教学实践1. 教师现场示范,学生跟随练习。
2. 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第二课时一、复习上节课内容1.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上节课内容的掌握情况。
2. 学生回答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二、教学内容1. 唢呐的常用演奏技巧2. 唢呐独奏曲与合奏曲欣赏三、教学实践1. 教师现场演奏,学生跟随练习。
2. 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四、作品演奏分析与实践1. 教师讲解唢呐作品的演奏分析与实践要点。
2. 学生分组练习作品,教师巡回指导。
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检查学生是否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2. 演奏技巧:评价学生的演奏姿势、呼吸、指法等技巧。
3. 作品表现:评价学生对作品的演奏理解与表现能力。
教材选用:1. 《唢呐演奏教程》,张国庆编著,上海音乐出版社2. 《唢呐独奏曲选》,李明编选,人民音乐出版社备注:1.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和进度。
三年级唢呐教案人教版上册

三年级唢呐教案人教版上册教案标题:三年级唢呐教案(人教版上册)教案目标:1. 了解唢呐的基本知识和演奏技巧。
2. 能够正确吹奏出唢呐的基本音阶和简单曲目。
3. 培养学生对传统音乐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教学重点:1. 唢呐的基本知识和演奏技巧。
2. 唢呐的基本音阶和简单曲目。
教学准备:1. 唢呐乐器。
2. 人教版三年级音乐教材。
3. 音乐播放器。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向学生介绍唢呐乐器,让学生观察唢呐的外形和构造。
2. 播放一段唢呐演奏音乐,引起学生的兴趣。
二、讲解唢呐的基本知识(10分钟)1. 向学生介绍唢呐的起源、历史和地位。
2. 通过图片和文字解释唢呐的构造和吹奏方式。
3. 引导学生观察唢呐的吹孔和指孔,并说明各个孔的作用。
三、学习唢呐的基本音阶(15分钟)1. 向学生演示唢呐的基本音阶,包括发音和指法。
2. 引导学生跟随演示,练习唢呐的基本音阶。
四、学习简单曲目(20分钟)1. 向学生介绍人教版三年级音乐教材中的唢呐曲目。
2. 播放唢呐曲目的音乐,让学生先听一遍。
3. 分解教学,逐步教授曲目的吹奏技巧和节奏。
4. 引导学生分组练习,互相帮助和合作。
五、小结(5分钟)1. 回顾本节课学习的内容,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2. 鼓励学生继续练习唢呐,培养对传统音乐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尝试吹奏其他简单的唢呐曲目。
2. 组织学生参观音乐会或音乐表演,增加他们对传统音乐的接触和了解。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态度和参与程度。
2. 检查学生在课堂练习中的吹奏技巧和音准。
3. 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了解他们对本节课的理解和学习效果。
教学反思: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效果,调整教学方法和步骤,确保教学目标的达成。
同时,鼓励学生多加练习和参与相关活动,不断提高唢呐演奏的水平和兴趣。
志多中学校本教材

- 1 -1.杨 斌吹唢呐是陕北人民生活中十分常见的一种民间艺术形式,无论城镇乡下,凡遇婚丧嫁娶、开张庆典、闹秧歌、合龙口、过周年、办庙会及各种庆祝活动都需要雇一两班吹手吹奏助兴。
以前,一班吹手由五人组成,两个吹唢呐者,既一个吹高音,一个吹低音,另外三个分别是打鼓的,拍镲镲的和捣锣的,另带两杆长号。
而现在的吹鼓手班发展得有架子鼓、大小铜号、笙、小锣等乐器,由八到十人组成,好似一个小乐队。
无论新旧吹手班吹唢呐者都是主角,敲击者是配角。
上手吹高音并掌握曲调,下手吹中音跟上辅助,一般呜哇——呜哇音定好后,敲击者咚嚓——咚嚓便开始吹奏。
在旧社会里,吹手被人们列入下九流。
所谓"吹皮捣鼓",一般人家不与其作亲、交友,其后代下来即使读了书也不能进考场应试,所以也就祖祖辈辈下来做不了官,只好继续学吹手,有的三辈五辈一直是吹手人家。
解放后,吹手再不受人们的歧视。
进入七十年代,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吹唢呐的艺人们在民间音乐天地里各展其能,受到了人们的赞赏。
有的靠吹唢呐过上了美好幸福的生活,有的靠吹唢呐吹来了漂亮的媳妇,有的靠吹唢呐也吹出了大名,陕北唢呐不仅吹红了陕北的山山洼洼,村村镇镇,还吹出了省界吹出了国门。
1997年绥德黄土地艺术团赴荷兰参加国际民间艺术节演出,陕北唢呐名扬西欧,震惊中外。
先后还为十几部电影和电视剧连续做了唢呐配音。
陕北唢呐,流传百年经久不衰。
喜庆吉日与唢呐是分不开的。
如某家办婚事,吹手班头一天下午就要到主家吹奏,若是冬天,就用干柴疙瘩燃一堆火,旁边放一个菜碟,一瓶烧酒,两盒烟,吹手们吃几口菜,抿上几口热乎的烧酒,试一试哨音就开始吹奏起来。
唢呐一响,前来贺喜的亲戚朋友,看热闹的大人小孩都围了上来听吹奏,把一个热热闹闹的过事情场面推向高潮。
次日清晨,吃过早饭,大炮隆隆三声,长号嘟一嘟,唢呐呜哇——呜哇地迎着“娶人的”便上路了。
到了新娘庄前,吹手们又要吹号报讯,人们就会知道娶人的来了,全村老少都来观看。
唢呐初中音乐教案设计

唢呐初中音乐教案设计年级:初中学科:音乐课时:2课时教材:《音乐课程标准》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唢呐的基本演奏技巧,如吹、吸、吞、吐、唼、吁等。
2. 培养学生对唢呐音乐的兴趣,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3. 通过对唢呐演奏技巧的学习,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创造力。
教学重点:1. 唢呐的基本演奏技巧。
2. 唢呐曲目的欣赏与分析。
教学难点:1. 唢呐演奏技巧的掌握。
2. 唢呐曲目的演奏与表现。
教学准备:1. 唢呐乐器。
2. 唢呐教学视频或音频资料。
3. 唢呐曲目。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 教师播放唢呐演奏曲目,让学生初步感受唢呐的音乐特点。
2. 学生分享对唢呐音乐的感受和认识。
二、基本演奏技巧学习(15分钟)1. 教师讲解唢呐的基本演奏技巧,如吹、吸、吞、吐、唼、吁等。
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练习基本演奏技巧。
三、曲目欣赏与分析(20分钟)1. 教师播放唢呐曲目,如《百鸟朝凤》、《唢呐问答》等。
2. 学生欣赏曲目,分析唢呐音乐的特点和表现力。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唢呐的基本演奏技巧。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
第二课时:一、复习上节课的内容(5分钟)1. 教师检查学生对唢呐基本演奏技巧的掌握情况。
2. 学生进行唢呐演奏练习。
二、曲目演奏与表现(20分钟)1. 教师选取适合学生的唢呐曲目,如《小放牛》、《唢呐问答》等。
2. 学生跟随教师学习曲目,进行演奏练习。
三、课堂展示(15分钟)1. 学生分组进行唢呐演奏,展示学习成果。
2. 教师对学生的演奏进行点评和指导。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鼓励学生继续努力。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和感受。
教学评价:1. 学生对唢呐基本演奏技巧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对唢呐音乐的兴趣和审美能力。
3. 学生在唢呐演奏中的表现力和创造力。
唢呐培训教学方案内容模板

一、课程背景唢呐,又称喇叭、吹子,是中国传统吹奏乐器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为了传承和发扬这一民族瑰宝,提高学员的音乐素养和演奏技巧,特制定本唢呐培训教学方案。
二、课程目标1. 培养学员对唢呐的兴趣和热爱,激发学员学习唢呐的热情。
2. 使学员掌握唢呐的基本演奏技巧,能够独立演奏简单的唢呐曲目。
3. 提高学员的音乐素养,增强学员的音乐审美能力。
4. 传承唢呐文化,培养唢呐艺术人才。
三、课程内容1. 唢呐基础知识- 唢呐的历史与发展- 唢呐的构造与分类- 唢呐的音色特点- 唢呐的演奏姿势与呼吸方法2. 唢呐演奏技巧- 唢呐的吹奏方法- 唢呐的指法与音阶- 唢呐的音色控制- 唢呐的节奏与旋律3. 唢呐曲目学习- 简单唢呐曲目的学习与演奏- 传统唢呐曲目的分析与演奏- 现代唢呐曲目的创作与演奏4. 唢呐艺术欣赏- 唢呐演奏家的介绍与作品欣赏- 唢呐在不同音乐形式中的应用- 唢呐与其他乐器的合奏技巧四、教学安排1. 课程时长:共分为20个课时,每周一次,每次2小时。
2. 教学方法:-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讲解唢呐基础知识,并进行实际操作练习。
- 个别辅导与集体教学相结合:针对学员个体差异,进行个别辅导;同时,通过集体教学,培养学员的团队协作能力。
- 视听教学与互动教学相结合:利用多媒体设备进行视听教学,提高学员的学习兴趣;通过互动教学,增强学员的参与度。
3. 教学进度安排:课时教学内容1-2 唢呐的历史与发展、唢呐的构造与分类3-4 唢呐的音色特点、演奏姿势与呼吸方法5-6 唢呐的吹奏方法、指法与音阶7-8 唢呐的音色控制、节奏与旋律9-10 简单唢呐曲目的学习与演奏11-12 传统唢呐曲目的分析与演奏13-14 现代唢呐曲目的创作与演奏15-16 唢呐演奏家的介绍与作品欣赏17-18 唢呐在不同音乐形式中的应用19-20 唢呐与其他乐器的合奏技巧五、考核评价1. 考核方式:平时成绩与期末考试相结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特色小镇-拦江拦江镇中校本实用教材-唢呐简易教程主编:王中平执行主编:尹艳罗自生撰写:刘孝东执行指导:刘孝东邓艳封面、插图设计:蓝涌校对:姜娜目录第一章前言 (1)第二章拦江唢呐 (1)第三章唢呐吹奏的基本知识 (3)一、认识唢呐及其结构 (3)二、了解唢呐的类型、唢呐调名、唢呐音域 (4)三、演奏姿式 (4)第四章唢呐基本乐理知识 (5)第五章D调唢呐指法表 (6)第六章唢呐发音练习 (7)第七章 D调唢呐基本练习曲 (8)第八章学生常吹奏的歌曲 (9)第九章唢呐的基本技巧 (9)一、口腔内技巧(具体操作由指导老师讲解) (9)用舌技巧 (9)口型和气的运用。
(10)二、手指技巧 (10)第十章唢呐的维护与保养 (11)第十一章唢呐指导教师教学经念浅析 (12)附件: (14)第一章前言唢呐是一件具有民族特色的吹管乐器,它的音色高亢、明亮,音量大。
既能独奏,又能伴奏。
唢呐常作为领奏乐器与锣鼓结合演奏,表现力很强。
唢呐俗称“喇叭”,是一种在民间广泛流传的乐器。
它已被国务院批准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名录。
这本《唢呐简易教程》针对我校学生个人素质和吹奏水平,结合本人多年教学实践精心编写,既简单易学,又非常实用。
指、唇、舌、气这些技法大部分是看不到的(手指技法能看见,舌、气的运用和嘴控制哨片的位置不能看见。
)只有通过老师的辅导和学习者用心琢磨,实际感受和结合曲子练习,才能掌握指、唇、舌、气技法。
第二章拦江唢呐拦江唢呐(本土唢呐)历史悠久,渊源流长。
目前,拦江唢呐民间组织有二十多家,从事唢呐演奏的民间艺人达50多人。
演奏的曲目有五十多首,如:四川民歌《太阳出来喜洋洋》;怀旧歌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学习雷锋好榜样》、《毛主席来到咱农庄》、《苏武牧羊》;流行经典歌曲《龙的传人》、《希望》、《军中绿花》、《知道不知道》、《打靶归来》、《天路》、《妈妈的吻》、《千年等一回》、《夫妻双双把家还》等。
采取独奏、合奏等形式在大型文艺表演及街头游演中绽放光芒。
在民间婚丧仪仗和地方川剧吹打演奏中,唢呐是主要的室内、室外表演乐器,极具乡土气息和民间风味。
因此,拦江有着“民间艺术唢呐之乡”的美誉。
拦江镇中唢呐队创建历史悠久,从九十年代初到现在已有近1000余学生学习过唢呐吹奏,演奏技术逐渐成熟。
九十年代组建的100人唢呐队多次在老体育馆参加遂宁市多届纺织食品节的庆典活动,与民间唢呐艺人同台竞技,成为参演节目中的一大亮点,深受社会各界好评。
安居建区后,我校唢呐队多次参加建区周年庆典,街头行进吹奏游演。
安居电视台多次采访、报道。
目前,拦江镇中唢呐这一传统的民间表演艺术已初具规模,已为拦江镇成功创建全国文化特色小城镇锦上添花,我校现已立项申报遂宁市农村唢呐特色学校。
第三章唢呐吹奏的基本知识一、认识唢呐及其结构二、了解唢呐的类型、唢呐调名、唢呐音域 1、类型:小唢呐、中唢呐、大唢呐 高音唢呐、中音唢呐、低音唢呐 2、唢呐音域因不同唢呐而异。
D 调高音唢呐音域一般为a 1-b 3。
目前我校学生使用的唢呐都为D 调高音唢呐,(及下边第三孔侧边标有D )。
三、 演奏姿式分站式演奏和坐式演奏。
身体放松,头部抬起,两眼平视,面部松驰。
唢呐与身体成75°夹角,两臂放松,腋窝应自然放开。
四、持乐器法手指自然分开,左手在上把、右手在下把(右上左下亦可),手指按孔依次为:上把食指放在第八孔,大指放在第七孔(背孔),中指放在第六孔,无名指放在第五孔,小指放在第四孔。
为了掌握乐器平衡下把大指放在唢呐杆三孔与四孔之间,食指放在第三孔,中指放在第二孔,无名指放在第一孔,小指附在无名指旁边。
手指的基本按孔位置是以下把小指的第一指肚按孔为标准,其它手指自然放松放在乐器上。
为了不影响快速乐曲的演奏手指不要抬得过高或伸得过直。
伸得过直运指不灵活,也会赶不上快速乐曲速度。
严禁指尖按孔,指尖按孔会出现手指弯曲,造成按孔不严而发音不正或音高不到位。
及使音孔按严了,吹起来也不自如。
正确运指方法是:手指放松、自然伸直、少许弯曲、这样才能运指灵活,运用自如。
总之持乐器时两臂、手指要尽量放松,否则吹奏时间不长就会感到酸累,更会影响乐曲的演奏。
第四章唢呐基本乐理知识学任何乐器都必须学会认识乐谱。
多年音乐教学实践,让我总结出一套既简便易学又非常适用的识谱方法。
一、首先认识用阿拉伯数字“1 2 3 4 5 6 7”七个音组成的音阶,并用文字形式标记出它们的唱名,学生必须牢牢记住这七个音的唱名,并做到举一反三。
音符: 1 2 3 4 5 6 7 i唱名:哆唻咪花嗦啦西哆二、然后了解掌握怎样为一拍。
↓↑(下上快慢必须一致)三、其次在打拍子时一边手划拍一边嘴里念“打”字的方法掌握常见的节奏型A一拍一音 X XB一拍二音 X XC一拍三音 X X X X X XD一拍四音 X X X XE附点节奏 X ∙ XF切分节奏 X X X四、休止符,表示此处不发出声音。
不同休止符停顿长短不同。
A 0 (停一拍)B 0 (停半拍)C 0 (停四分之一拍)第五章D调唢呐指法表第六章唢呐发音练习第七章 D调唢呐基本练习曲练习(做到含哨与持乐器的方法。
熟悉音位并能把呼吸方法,嘴型,手指初步掌握)注:“V”为换气记号,“”为连线,连线内的音不要吐音头,连线的第一个音吐出音头来。
第八章学生常吹奏的歌曲怀旧歌曲《没有新中国就没有共产党》《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学习雷锋好榜样》《毛主席来到咱们农庄》流行经典歌曲《龙的传人》《希望》《知道不知道》《打靶归来》《天路》《妈妈的吻》《千年等一回》《军中绿花》等众多曲目。
(曲谱见附件)第九章唢呐的基本技巧一、口腔内技巧(具体操作由指导老师讲解)用舌技巧用舌技巧包括吐音(单吐、双吐等)、弹音、花舌音等。
吐音(特别是单吐音)发音富于弹性和力度,使音符干净,旋律清晰。
强音、顿音、保持音、倚音及连线音的第一个音和同一个音的连续进行,以及花舌、指花、滑音、弹音等技巧的起动音(音头),都需要用单吐音吹奏。
因此,吐音(特别是单吐音)是用舌技巧及其他技巧的基础。
单吐(t)是用舌技巧的基础。
由于乐曲感情和内容的要求不同,单吐音又有软硬之分。
吹奏时口形不变,舌尖略向下弯曲,顶住哨口,当气流外冲时,迅速后收,如发“吐”字音的舌尖动作。
即硬单吐。
软吐音一般发音圆润而柔和,基本口形不变,下唇略向里收与哨口接近,舌尖弯曲度略大,如发“努”字音的舌尖动作,即软单吐。
双吐分正反双吐。
正双吐(tk):先吐后“库”,吐“库”各发一音。
反双吐(kt):先“库”后吐,“库”吐各发一音。
双吐多在乐曲的高潮部分(即快速16分音符的连续进行)中运和,为乐曲增加了欢快、激昂、紧张、热烈的情绪和气氛。
花舌这种吹奏技巧的应用,可加大音的厚度,为乐曲增添热烈的气氛和奔放的情绪。
花舌有粗、细和长、短之分,常用的是细花舌(通称为花舌)。
吹奏时应保持正常口形,将舌根放在牙根上方,利用气流外冲的力量,使松弛的舌尖产生快速、均匀、有力的颤动。
开始可先练“吐噜”,(是花舌的起动音),然后再将“噜”拉长练习。
粗花舌“具有发音浑厚泼辣、粗壮有力”的特殊效果(一般适用于中低音区)。
吹奏时,将舌尖放在哨片的上面,待气流通过时嘴唇松弛并略向前伸,舌尖与哨片似挨非挨,再做大幅度有力地颤动。
口型和气的运用。
1.嘴型呈微笑状,嘴角往后拉。
用力均等。
2.含哨片的三分之一或三分之二。
3.让学生想象和体会给篮球或气球打气和放气。
做深呼吸。
做到吸气要快,要多。
呼气要慢,要少。
用腹部凹凸动作控制气息。
4.用嘴和鼻子同时快速吸气二、手指技巧用指技巧,民间亦称手上的功夫,由于手指变化多端,所以技巧较为丰富,如指颤音(指花)、剁音、带音、打音、叠音、历音等。
用指技巧,对于乐曲情绪的变化,唢呐技巧的发挥,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指颤音(tr)是唢呐常用的一种技巧,与弦乐上的指颤效果相似。
在吹奏中,运用指颤音应视乐曲的风格和要表达的感情而定,切不可滥用。
第十章唢呐的维护与保养一塑料哨片的修理和保护1.塑料的哨片不用刮削,高音上去有点难的话,用小剪刀剪掉一头发丝宽度,不能剪多了。
塑料哨片一般不做修理。
2.塑料哨片一般用医生用过的小玻璃瓶儿或雪花膏之类的小盒子装它。
避免损坏哨片。
3.芦苇哨片的修理太难,也比较麻烦,在此不做详细叙述。
第十一章唢呐指导教师教学经念浅析1、教学方式:集体教学、分班教学、个别辅导,大课教学与小课教学相结合。
2、做到多讲解、多示范、循序渐进、由浅入深,通熟易懂。
3、指导教师要充分运用电子琴辅导教学,让学生充分感受电子琴不同音色的魅力和掌握电子琴内置不同风格的节奏。
4、要求学生多听、多练、多感受,准确掌握好音的高低和长短。
5、讲解乐理知识,不需要出现音乐名词术语,浅显易懂地掌握好不同的节奏型。
6、时时了解学生身体状况,学生出现身体不适,立即处理。
7、反复加强学生长音练习,让学生掌握好音准及音的时值。
8、指导学生坚持做到用最少的气息吹出最明亮、最饱满的声音。
9、指导学生修理和维护好唢呐。
10、教学过程中多鼓励、多表扬学生,让他们时刻保持饱满的学习积极性。
----刘孝东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