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

地下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
地下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

高考地理练习题及答案(31):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高考地理练习题及答案(31):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2014年3月22日~28日是第二十四届“中国水周”,其宣传的主题是“大力加强农田水利,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水资源问题再度引起全世界的关注。据此回答1~2题。 1.目前人类比较容易利用的淡水资源是() A.河流水、湖泊水、地下水 B.地下水、河流水、冰川水 C.雨水、河流水、湖泊水 D.河流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 2.衡量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水资源丰歉程度的指标是() A.多年的平均降水量 B.多年平均蒸发量 C.多年降水量与径流量之和 D.多年平均径流总量 答案:1.D 2.D 用普通水龙头,捧水方式洗脸,半分多钟,洗脸用水量为6千克左右,而用节水水龙头,同样方式、时间,平均用水量仅为1千克。据此回答3~4题。 3.材料中体现了水资源合理利用方式中的() A.开源 B.节流 C.净化 D.淡化

4.下列生活方式中同上面类似的是() A.用淘米的水来洗菜 B.用淡化后的海水来做饭 C.采用大的淋浴喷头 D.利用未经净化的工业废水来洗衣服 解析:本题组利用生活中的新型生活用具,考查水资源合理利用的途径和方式,节水水龙头将洗脸的用水量减少,起到了节水的目的,生活中也有类似的做法,如用淘米的水来洗菜,用节水马桶等。 答案:3.B 4.A 以色列的国土除地中海沿岸外,大部分是荒漠,水资源奇缺。但是,就是在这样的地方,枣椰林、葡萄园到处可见,生产的粮食、蔬菜、水果不仅能够自给,还能大量出口。对水资源的科学开发和利用是以色列实现这一奇迹的重要途径。结合下图完成5~6题。 5.解决该区域农业用水紧缺的可行措施有() ①引湖水灌溉②海水淡化 ③改进灌溉技术④建水库调节径流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6.甲地区农业发达,其成功之处在于() A.提高了水资源的数量和质量

浅谈如何合理开发利用保护水资源

浅谈如何合理开发利用保护水资源 一个大部分被水覆盖的星球面临着水资源危机,这似乎是一种自相矛盾的说法。然而在地球上,这的确是事实。我国严峻的水资源问题早已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我们要充分地认识到,如何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水资源,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任重而道远。 1.水资源的认识 1.1水资源的认识 水资源变化大的原因有两方面,一个是气候、自然的变化,我们应采取适应性的对策,一个是对人类活动影响的变化,我们应采取人、水和谐的措施。总的原则就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避免所谓的人定胜天”。水资源发展措施的基本方针是节水优先、治污为本、多渠道开源,节水就是一个适应性的政策,多渠道开源包括了一些非传统的水源,比如城镇的水源、围田水、再生水,甚至于海水的利用也是非常好的。新的概念与内涵探讨,首先要考虑的是水循环,水圈中各水体,包括气、液相、固相等转化与交换。现在的水资源包括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水和灾害水,要把水资源合理的调控和调度,不要洪水来了就防洪,要有机地联系起来。用水对水资源影响的控制,一类是强耗水,一类是弱耗水。强耗水,水经过使用以后大量的损失掉。发生用水以后,大量的水还存在,消耗的水量很少就是弱耗水。强耗水的情况下,比如农业灌溉,通过大气的蒸发作用,水灌溉到农田以后全部蒸发掉了,只有1%的水量进行光合作用形成了产品,水量大部分被消耗掉,不可能回收。我们要调整农业用水,而不应该让农业用水浪费,要抓好水源、输水渠道、以及田间的节水。弱耗水,比如生活与工业用水,我们每天大量的生活用水是洗澡、洗菜等,这90%以上的水都要排出去,排出去的都是污水,工业用水也是污水大量排放,我们要做到“供、用、耗、排、治”,对用水做深入的研究,采取适当的措施保护水资源。 1.2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水是人类生存的生命线,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生命线,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依法治水,依法管水,是水资源实现可持续利用的根本保证,也是水利事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1988年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二十四次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是新中国第一部管理水事活动的基本法。它的颁布实施标志着我国水利事业进入了依法治水的新时期。《水法》颁布实施14年来,我国已经初步建立了与《水法》相配套的水法规体系;基本理顺了水资源管理体制,强化了水资源的统一管理;以实施取水许可制度和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为重点,建立和完善了各项水资源管理制度,使我国水资源管理逐步纳入法制轨道,水的利用率大幅度提高,水利建设和防治水旱灾害工作取得了重大成就。但是,必须看到我国的水资源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根本的解决,已经成为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大问题。首先,我国主要江河的防洪标准普遍偏低,洪涝灾害依然是中华民族的心腹之患。近10多年来,我国一些地区多次遭受洪水的袭击,都给当地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巨大的损失,甚至打乱了国民经济的部署。其次,水资源短缺在一些地区已经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不容忽视的问题。我国是一个水资源贫乏的国家,人均水资源量只有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而且在时空的分布上又极为不均。现在,全国668座城市中,有400多座城市缺水。2000年和2001年,北方一些地区在遭受多次沙尘暴之后,又接着遭受大旱,我国水资源紧缺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更加突出的暴露出来。据初步统计,2001年全国农作物因旱受灾面积3846

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练习题

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练 习题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练习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由于利用和保护不当,在不久的将来可能引起深刻的社会危机的是() A、煤 B、石油 C、淡水 D、金矿 2、湖南省年人均水量约为2500m3对照下表可知该省人均水资源紧缺程度为() 紧缺性程度年人均水量 轻度缺水 1700~3000 中度缺水 1000~1700 重度缺水 500~1000 极度缺水< A、轻度缺水 B、中度缺水 C、重度缺水 D、极度缺水 3、不提高市民的节水意识,南昌市近期举办了“豫章城里话节水”的征文活动。下面是部分市民征文中有关水的认识,其中不正确的是() A、污水必须经过处理后才能排放 B、水是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物质 C、要节约用水,做好水的循环利用 D、自来水厂用硫酸铜给饮用水消毒 4、下图是瓯江口附近海域污染标准指数示意图,此海域的主要污染物是氮、磷以及油污。氮和磷大量排入水域后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污染,形成赤潮。在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可采取许多措施来防止赤潮的发生。以下做法不合理的是() A、推广使用无磷洗衣粉。污染标准指数 B、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到再排放 C、未经处理的生活污水直接排放 D、科学使用氮、磷肥 5、世界上淡水主要消耗在() A、工业生产中 B、生活用水中 C、农业用水中 D、交通运输中 6、2006年“六五”世界环境日我国的主题见右图。下列措施 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开发和利用太阳能、水能等能源 B.合理利用石油、煤等不可再生资源 C.工厂“三废”和生活污水处理后再排放

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情况

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情况 (一)当地水资源量 按1956~2003年48年地表水资源量系列计算成果,衡水市多年平均自产水资源总量为6.13亿m3,其中地下水资源量5.71亿,地表水资源量0.73亿m3,重复计算量0.31亿m3,水资源可利用总量4.4亿m3。 衡水市人均水资源量148 m3,仅为河北省省人均水平319 m3的48%,全国人均2238 m3的6.6%,世界人均7300 m3的2%;亩均水资源量76 m3/亩,远低于农灌需水量,是河北省省乃至全国严重缺水的地区之一。 (二)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衡水市大规模地兴建引蓄水工程开始于1958年,经历了“63.8”洪水的衡水人民开始大规模开挖排沥河道、兴建除涝工程。进入七十年代后,相继修建了大量闸涵和排灌扬水站,增加了蓄水能力,减少了自然灾害。截止2012年,初步形成了以衡水湖为中心的引、蓄、供、排、灌工程框架体系,水利基础设施保障能力全面提升。建成卫千引水、中线引黄、中线引江、岗黄应急引水等调水线路;形成了以衡水湖为主的蓄水体系,全市主要河道及较大支流河道上共有主要闸涵199处,其中各河主要闸涵37处,小型闸涵47处,分干渠道以上的闸涵115处。全市支渠以上河渠总长度5739 km,正常蓄水面积约86 km2,蓄水能力可达到3亿m3;全市3亩以上坑塘6018处,蓄水

能力可达3亿m3。9条骨干排沥河道按照正常水位蓄水能力可达1亿m3左右。机井保有量总数达7.5万眼,咸淡混浇井组12500组,地下防渗管道达27000 km。 按统计,近三年年平均供水总量为17.42亿m3,其中地表水供水2.87亿m3占16%,地下水开采量13.95亿m3(其中浅层地下水3.95亿m3,深层地下水10亿m3)占80%,微咸水0.6亿m3占4%。全市近三年年平均总用水量17.42亿m3,其中城乡工业生活用水2.34亿m3,农田用水14.2亿m3,河道外生态用水0.08亿m3,河湖坑塘生态调蓄补给0.8亿m3。农业用水比重较大,占总用水量的82%。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教学内容】《3.3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人教版新教材高一年级地理必修1第三单元第3节(需二个课时)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以与人类生产、生活最为密切的水资源入手,介绍了水资源的概念及时空分布特点,要求学生能够深刻认识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并且进一步以历史发展的观点看待水资源数量和质量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对水资源利用的深入和广泛性,树立可持续利用水资源的观念。教材穿插了大量的活动和插图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地观。教材最后强调,要注意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人们采取多种措施,力图从开源和节流两方面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学情分析】 本节内容涉及的是学生熟悉的水资源,学生能自主地去探究,并且在探究中逐渐感悟:水资源的宝贵 【教学理念】 地理离不开生活,生活也离不开地理。在调动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基础上,由教师引导逐步得出结论,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注重学生参与行为和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水资源的概念以及衡量水资源的具体指标。 2.学会运用图表资料说明全球和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规律。 过程与方法目标 1.认识到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水资源的数量、质量对于人类发展的意义重大。 2.通过收集和阅读有关资料和图片,分析常见的人类利用水资源的状况,结合实例分析、讨论方法理解不同生产力水平下,水资源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影响,理解合理利用水资源的意义。 3.通过对某一国家水资源的评价,使学生初步掌握评价一种地理事物的简单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树立珍惜和保护水资源的意识,懂得基本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策略。 【教学重点】 1.水资源的分布 2.水资源与人类的联系 3.合理利用水资源 【教学难点】 合理利用水资源 【教具准备】 课本插图、课件及补充材料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情境1:进入21世纪,一句公益广告词“不要让倒影成为回忆,不要让人类的眼泪成为地

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

第三单元第三节《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编写孙振审定刘亚晓 一学习目标 1水.资源的概念及分布特点 2. 合理利用水资源,解决水资源供需矛盾的策略 二学习方法 1.阅读课本,完成基础知识梳理 2.结合课本资料,总结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 3.讨论完成问题探究。 学习重点 水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对人类生产和发展的意义 三基础知识梳理 1.水资源的定义: (1)广义:包括水圈内的___________ (2)通常所说的水资源:主要是指陆地上的___________ (3)目前,人类比较容易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___________、淡水湖泊水和___________ 2.水资源的分布:时空分布___________ (1)具体指标: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水资源的丰谦程度,通常用___________来衡量(2)从大洲(南极洲除外)来看:___________多年平均径流总量最多,其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少 从国家来看,___________多年平均径流总量最多,其次是___________,我国居第___________位 3.水资源的数量会影响___________的大小 4.水资源的——————也会影响一个地区经济活动的效益 5. ___________的进步促进了人水关系的发展,拓展了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空间 6.水资源短缺的原因:人类对水资源的需求不断___________,人类活动排放的___________不断增多,导致水体污染;可用的水资源___________ 7.合理利用水资源的措施:开源措施:合理开发和提取地下水;___________;开渠饮水;___________、人工增雨等 节流措施: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民___________;重视改进农业—___________技术,提高工业用水的___________等 四问题探究 (1)农业生产对水资源的需求量很大,以色列的自然环境适合发展农业生产吗? (2)以色列是如何把水资源由少变多的? (3)从以色列发展农业的奇迹中,我们可以的得到什么启示? (4)以吐鲁番地区的水资源利用为例,说一说如何解决水资源的供需矛盾 五课堂检测 1.(A级)有关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我国的水资源在空间分布是西部少,东部多,北部多,南部少 B.我国的水资源在空间分布是西部少,东部多,北部少,南部多 C.我国的水资源在时间分布是春秋多,冬季少 D.我国的水资源在时间分布是春夏多,秋冬少 2.(B级)以下选项能体现水资源数量影响经济活动规模大小的是() ①我国南方水量充足,气候湿润逐渐发展成为著名的水稻种植区

地理下册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教学设计中图版

一、教案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水资源是有限的,以及我国水资源的现状. 2、过程与方法:联系我国气候、河流等知识,分析我国水资源的分布特征、原因及影响. 3、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学生树立节约和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二、教案重点: 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特征及原因. 三、教案难点: 联系气候、河流等知识分析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特征及原因. 四、教案方法: 分析归纳法 五、课前准备: 学生:对当地用水状况及主要水利工程进行调查. 教师:有关水污染、浪费的资料和三峡、南水北调的材料 六、教案过程 引入新课: 分小组竞赛:说出生活中水的重要性 板书:第一节水资源 引导:首先我们了解什么是自然资源 请同学们看书思考:自然资源的类型:可再生、不可再生 思考讨论:水是可再生资源,为什么说水资源是有限的? 板书1、水资源是有限的 目前人类大量利用的江河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来自哪里? 讨论后回答(来自降水,讨论降水与水资源的关系) 每年的3月22日是什么日子.确定这一特殊节日的意义是什么?请举例说明 指导学生读书讨论,并交流已收集的资料. 归纳总结:整理出原因 地球上的水资源不但是有限的,而且是短缺的 请同学们用实例说明水资源短缺的原因. 结合搜集的资料在小组内交流,然后小组代表发言.

板书2、全球水资源短缺 在我国城市中,购买纯净水、矿泉水饮用,已成为人们的消费时尚,这是为什么? (这是因为水污染的问题,我们需要清洁的饮用水.) 请读图想一想,造成水污染的原因是什么? 归纳总结:水危机将成为最严重的全球性问题之一. 我国水资源的现状如何呢? 板书:3、我国水资源的现状 举例说明我国水资源危机的状况 全球水资源短缺和我国水资源危机的问题已引起世界和我国的高度重视,请阅读材料“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并思考下列问题: ⑴、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的时间分别是什么?(3.22和3.22-28) ⑵、确定“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的意义是什么? ⑶、以1999年和2000年的主题为题在小组内展开讨论. ⑴、⑵较简单在书中可查,⑶题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后整理要点,以书面的形式在班内交流. 归纳总结:水资源紧缺已经成为威胁我国未来水环境安全的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必须强化水资源稀缺和节约意识. 造成我国水资源危机的原因除了以上外,还有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原因.这是我们下一节课学习的内容. 八、板书设计: 第一节水资源 一、水是宝贵的资源 1、水资源是有限的 2、全球水资源短缺 3、我国水资源危机

水资源高效开发利用重点专项

“水资源高效开发利用”重点专项 2018年度项目申报指南建议 (征求意见稿) 为贯彻落实《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和《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等相关部署,科技部、环境保护部、水利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和海洋局共同制定了《国家水安全创新工程实施方案(2015-2020年)》,统筹部署水安全科技创新工作。根据国家水安全创新工程总体安排,科技部会同有关部门及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科技主管部门制定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水资源高效开发利用”重点专项实施方案。本专项紧密围绕水资源安全供给的科技需求,重点开展综合节水、非常规水资源开发利用、水资源优化配置、重大水利工程建设与安全运行、江河治理与水沙调控、水资源精细化管理等方面科学技术研究,促进科技成果应用,培育和发展水安全产业,形成重点区域水资源安全供给系统性技术解决方案及配套技术装备,形成50亿立方米的水资源当量效益,远景支撑正常年份缺水率降至3%以下。 根据重点专项总体安排,基于“水资源高效开发利用”重点专项实施方案,本专项2018年度指南主要支持实施方案提出但在2016年和2017年指南未覆盖的任务,持续围绕

综合节水、非常规水资源开发利用、水资源优化配置、重大水利工程建设与安全运行、江河治理与水沙调控、水资源精细化管理等方面开展科研部署。 本专项以项目为单元组织申报,项目执行期3年。2018年拟支持不超过20个项目,国拨经费约3.2亿元。鼓励产学研用联合申报,项目承担单位有义务推动研究成果的转化应用。对于企业牵头的应用示范类任务,其他经费(包括地方财政经费、单位出资及社会渠道资金等)与中央财政经费比例不低于1:1。如指南未明确支持项目数,对于同一指南方向下采取不同技术路线的项目,可以择优同时支持1-2项。所有项目均应整体申报,须覆盖全部考核指标。每个项目下设任务(课题)数不超过6个,项目参与单位不超过10个。 本专项2018年项目申报指南如下: 1.综合节水理论与关键技术设备 1.1 公共建筑节水精细化控制技术及应用 研究内容:研究不同供用水模式下的公共建筑供水系统效能评价方法及基准指标体系;甄别公共建筑节水关键环节与用水动态变化特征,研究综合节水集成技术与系统供水设计技术方法;研发公共建筑节水精细化控制技术设备产品,并开展示范推广。 考核指标:建立公共建筑水系统节水效能评价方法及指标体系,形成公共建筑节水集成技术和节水系统设计方法,开发公共建筑节水精细化控制技术设备产品5台(套)以上,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知识点总结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知识点总结 1.水资源及其分布 (1)水资源概况:人类比较容易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__河流水__、__淡水湖泊水__和__浅层地下水__。 (2)水资源的分布 A__亚洲__多年平均径流量最多,其次是E__南美洲__,而F__大洋洲__最少 (3)我国水资源的现状 ①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②时空分布不均:__南方__多,北方少,__东部__多,西部少;__夏秋__两季多,__冬春__两季少。 2.水资源与人类社会 (1)水资源的__数量__、__质量__影响地区经济发展。 (2)不同__生产力__条件下,人类对水资源的开发程度不同。 3.合理利用水资源 (1)水资源短缺的原因 ①人类对水资源的需求量__越来越大__。 ②人类活动排放的废弃物不断增多,导致__水体污染__,可用的水资源__减少__。 (2)水资源持续利用的措施

①开源措施????? 合理开发和提取__地下水__修筑水库,调节水资源的__时间分配不均__ 开渠引水,调节水资源的__空间分布不均__ 海水淡化、人工增雨。 ②节流措施???? ?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__节水意识__改进农业__灌溉技术__ 提高工业用水的__重复利用率__ 点拨:降水多的地区水资源并不一定充足 水资源是否充足主要看水资源总量与需求量之间的对比关系。有些降水多的地区受地形、地质构造等的影响,地表水存留时间短,因而水资源并不丰富;另外有些降水多的地区,人口稠密,水资源需求量大于水资源总量,因而也面临水资源短缺。 【重难点解析】 关于水资源问题的分析方法 1.水资源丰歉程度的分析 衡量水资源丰歉程度的指标是多年平均径流量,其大小受下列因素影响。 2.分析水资源紧张问题解决措施的思路 缺水问题的产生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应针对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现具体分析如下: 名师感悟:1.我国水资源的分布

3.3.1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测试)-2016-2017学年高一地理上册(解析版)

人教版必修1 第3章 第3节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同步测试第1课时 测试时间:40分钟分值: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11小题,每题4分,共44分) 水的社会循环是指在水的自然循环当中,人类不断利用其中的地下径流或地表径流满足生活与生产之需而产生的人为水循环。读下图,回答1~2题。 1.水的社会循环( ) A.包含了水的自然循环B.加速了水的自然循环 C.对陆地水体有更新作用D.会对水的自然循环造成影响 2.污水再生回用 ( ) A.是解决城市水资源短缺的有效途径 B.只适用于城市 C.虽无经济效益但有环境效益 D.属于节流措施 【答案】1.D 2.A 【解析】第1题,在水的社会循环中,废水排入地表径流,造成水污染,对水的自然循环会产生负面影响;根据“水的社会循环是指在水的自然循环当中,人类不断利用其中的地下径流或地表径流满足生活与生产之需而产生的人为水循环”可知,水的自然循环包含了水的社会循环;由图可知,当水资源进入供水厂后,水循环的速度会减慢;水的社会循环对陆地水体没有更新作用。第2题,水资源的循环利用是解决城市水资源短缺的有效途径。污水再生回用既可用于城市,也可用于乡村,既有经济效益,也有环境效益。 读“某地月平均气温和月平均降水量数据表”,完成3~4题。

3. A.空间分布不均B.季节分配不均 C.蒸发微弱D.气候干旱 4.为改善该地水资源短缺的现状,应当( ) A.禁止耗水产业的发展 B.改进耕作和灌溉方式 C.建造大型人工湖以改善小气候 D.大量开采地下水以弥补地表水的不足 【答案】3.B 4.B 【解析】第3题,由表中数据可知该地为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较少,且时间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在夏季。第4题,该地气候干旱,水资源短缺,因此为改善该地水资源短缺的现状应改进灌溉方式和耕作方式。 读“部分国家人均水资源拥有量及每万元GDP耗水量表”,回答5~7题。 5. A.我国人均水资源拥有量和水资源总量均低于法国 B.我国每万元GDP耗水量约是美国的10倍 C.我国人均水资源拥有量约占世界平均水平的1/3 D.澳大利亚人均水资源拥有量高是因为水资源特别丰富 6.我国每万元GDP耗水量高的主要原因是( ) A.工业发达,耗水量大B.技术水平低和节水意识淡薄 C.人口众多,生活用水量大D.水污染严重 7.建设节水型社会的主要措施是( ) A.加大水利建设投入B.控制城市规模 C.提高水资源利用率D.优先发展工业 【答案】5.B 6.B 7.C 【解析】第5题,我国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低于法国,但水资源总量远远高于法国,故A项错。我国每万元GDP耗水量大约是美国的9.82倍,接近10倍,故B项正确。我国人均水资源拥有量约占世界平均水

第五章地下水资源

第五章地下水资源计算 地下水是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区域水资源分析计算中,查清地下水资源的数量、质量及时空分布特点,掌握地下水资源的循环补给规律,了解地下水与地表水之间的转化关系,不仅能为农业生产、水利规划提供科学根据,而且也能为城市规划、工业布局及国防建设等提供可靠的依据。 区域地下水资源分析计算的对象一般指浅层地下水,评价的重点是水量。多数地区以分析矿化度不大于2g/L的淡水资源为主,有些地区对矿化度2~5g/L的微咸水及大于5g/L的咸水也进行计算与评价。 地下水资源计算的基本方法主要有四大储量法、地下水动力学法、数理统计法及水均衡法等。水均衡法建立在地下水各补给项、各排泄项和地下含水层蓄变量等区域水平衡分析的基础上,是平原区地下水资源常用的计算方法,本章将主要介绍这种方法。 第一节概述 一、地下水的垂直分布 地面以下水分在垂直剖面上的分布可以按照岩石空隙中含水的相对比例,以地下水面为界,划分为两个带:饱和带和包气带。在包气带,岩石的空隙空间一部分被水所占据,还有一部分为空气所占据。在大多数情况下,饱和带的上部界限,或者是饱和水面,或者覆盖着不透水层,其下部界限则为下伏透水层,如粘土层。 包气带(充气带)从地下水面向上延伸至地面。它通常可进一步划分为3个带:土壤水带、中间带和毛细管带。土壤水带的水分形式主要有结合水、毛细水和一些过路性质的重力水。中间带的水为气态水、结合水和毛细水。毛细管带内的水分含量随着距潜水面高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少,在毛细管带中,压力小于大气压力,水可以发生水平流动及垂直流动。 饱和带岩石的所有空隙空间均为水所充满,有重力水,也有结合水。重力水是开发利用的主要对象。 图5.1 地面以下水的分布

大中型水资源开发利用建设项目节水评价篇章编制指南

大中型水资源开发利用建设项目 节水评价篇章编制指南 (试行) 一、总则 (一)为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贯彻落实节水优先方针,指导大中型水资源开发利用建设项目开展节水评价工作,明确节水评价篇章的编制内容和深度要求,制定本指南。 (二)本指南适用于具有水资源开发利用任务的大中型水利建设项目立项阶段节水评价篇章的编制。 (三)建设项目节水评价应遵循以下原则:贯彻“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方针;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程规范要求;坚持以水资源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为核心,统筹协调好节流与开源、不同用水对象的用水需求,以及水资源开发利用与经济社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坚持严守红线、控制总量,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和相关规划中的节水指标要求。 (四)节水评价范围主要是水资源开发利用建设项目的供水区域。必要时应结合工程的规划范围适当扩大节水评价范围。 (五)本指南引用的主要标准和文件包括: 《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办法》(国办发﹝2013﹞2号) 《水资源规划规范》(GB/T51051) 《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导则》(GB/T35580)

《城市节水评价标准》(GB/T51083) 《节水灌溉工程技术规范》(GB/T50363) 《水资源供需预测分析技术规范》(SL429) 《调水工程设计导则》(SL430) (六)节水评价篇章的主要内容包括: 1.开展供水区现状供用水节水水平(用水效率)、现状节水潜力等分析评价。 2.结合项目所在区域的水资源开发利用特点和经济社会发展条件,提出切实可行的节水目标和指标。 3.从需水预测合理性、可供水量预测合理性、缺水状况分析、水资源配置方案合理性等方面,对建设项目立项阶段提出的水资源配置方案进行节水符合性分析。在此基础上,从节水角度对项目建设的必要性进行分析。 4.从水源方案、输水环节、工程总体布局等方面,分析建设项目工程节水的符合性,并从节水角度分析评价建设项目工程规模的合理性。 5.从建设项目节水措施三同时要求、监控计量设施方案设计、水价形成机制等方面提出建设项目的节水保障措施。 6.进行节水效果评价,提出主要评价结论与建议。

第1章第7节 水资源的利用、开发和保护 教案

水资源的利用开发与保护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举例说明水资源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 2、举例说明水资源枯竭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并说明人类采取的相应措施。 3、根据有关资料,说出水资源如地下水,海水等开发过程中应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 4、结合实例,说明人类对水资源不合理利用和开发的问题,以及保护、合理利用的成 功经验。 过程与方法: 1、组织一次环保实践活动,如参观污水处理厂等,写一篇观后感。 2、配合“节水周”编写地理小报。 3、结合当地实际,采用适当的形式,适合开展环保主题宣传活动。 4、调查学校的用水状况,设计一份学校的节约用水的方案。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让学生养成节约用水,保护环境的好品质。 【教学重点】 1、水资源存在的主要问题。 2、保护和合理利用水资源的措施。 【教学难点】 水资源存在的主要问题产生的原因 【教学方法】启发式讲述法读图分析法案例分析法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相关地图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 【多媒体放映图片】 师:同学们,看到这些图片有什么感想? 生:【回答】 师:不同国家在水资源利用存在的问题,不同的国家问题不同。 由于世界人口的持续增长、经济不断发展,对水的需求不断增长。目前世界水资源形势相当严峻。而人类对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进一步加剧了这种形式。所以这节课我们以水资源为例来学习一下世界上人类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资源问题,以及怎样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资源——第二章的第三节:水资源的利用与开发。 早在1977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就向全世界发出警告:“水资源危机将成为石油危机之

后更为严重的全球性危机。” 一、水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师:通过刚刚的图你们可以发现几类资源问题。 生:【回答】 1.缺水; 2.水污染; 3.时空分布不均。 师:【总结】虽然地球被称为“水球”,但世界上的淡水占世界水量的2.5%,而可利用淡水却只占0.0075%。目前,全球约有100多个国家缺水,13亿人缺少饮用水,30亿人的饮用水不符合卫生要求,有40%的河流被污染,每年至少有1000万人因饮用水不合格而致病。 水资源危机主要表现为 1、可利用的水资源总量减少,生活、生产、环境生态缺水; 2、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某些国家因争夺水资源纠纷甚至引发战争; 3、人类不合理的开发利用导致的水资源污染,加剧水危机。 【多媒体放映图片】世界淡水资源丰缺状 况图 【问题】世界淡水资源严重缺乏的地区有哪 些? 生:【回答】 师:【问题】淡水资源严重缺乏产生的原因? 如沙特阿拉伯为什么缺水? 生:【回答】沙特阿拉伯缺水有两方面的原因: 自然原因是处于热带沙漠地区,气候干旱;人 为原因是人口的增长、工农业的发展和城市化 进程使用水量不断上升。 师:【问题】非洲大陆上为什么缺水? 生:【回答】1、非洲大部分是处在热带,常年高温,水份蒸发旺盛; 2、非洲以热带沙漠和草原气候为主,降水少; 3、非洲以沙漠和草原为主,森林较少,所以整体蓄水能力低。 师:【总结】从这张图上看到世界淡水资源缺乏区,大都在气候干旱,降水少的地方。 我国的水资源情况又怎样呢? 【多媒体放映图片】中国淡水资源丰缺状况图,阅 读上图可以看到我国东南部地区的淡水资源比较 丰富,西北部地区淡水资源比较贫乏。 北方由于乱采地下水、过度使用,水在北方已 经成了稀缺物质。现在南方的江、河、湖基本上都 污染了,形成了水质型缺水;我国水资源总量和人 均水资源状况:按水资源总量大小排队,前几名依 次是:巴西、俄罗斯、加拿大、美国、印度尼西亚、 中国。中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 的四分之一多一点,世界排名第110位之后。思考:我国水资源在季节分配上有何特点? 【多媒体放映图片】

水资源开发利用与

我国水资源危机成因分析及其 全面解决方案 王占文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测绘工程学院 摘要:本文从分析中国水资源面临的严峻形势入手,指出造成现有水资源危机的自然、人为原因,水资源数量有限和分布极不均衡是水资源危机产生的自然原因 , 社会经济的发展进一步加剧了水资源危机的程度.并最终提出解决中国水资源危机的根本之道在于水体保护和节约用水,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 关键词:水资源危机;原因;解决方案;水资源优化配置 1 中国水资源现状及面临的面危机 1.1中国水资源现状 随着人口的增长、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类社会对水的需求量迅速增长,加之人类活动造成水污染 ,使得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出现水资源危机, 水资源紧缺已经成为当今世界许多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 引起人们普遍的关注. 中国年均降水总量为61889 亿 m3,平均降水深度 648 mm ,年均地表水资源为27115 亿 m3 ,扣除

重复利用量以后年均水资源总量为28124 亿m3,居世界第四位。中国用世界上7 %的水养活了世界上22 %的人口。按 1999 年人口统计,中国人均占有水资源量约 2232 m3,仅为世界人均水资源量 8840 m3的1/4 ,排在世界121位,已被联合国列为13个贫水国家之一。我国水资源供需状况不容乐观,长期以来,社会经济发展受缺水困扰,水资源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 ,缺水遍及各个流域 , 成为全国性的问题。进入 21 世纪 , 我国的水资源矛盾进一步加剧 ,城市中的生活用水与工业用水需求加大 ,虽然节水和重复利用水源使需水定额增长趋势变缓 , 但由于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 , 将导致工业用水量迅速增加。2000 年工业用水达 655 亿 m3, 2010 年达 929 亿 m3,2030 年将达 1899 亿 m3,2050 年将为 3436 亿 m3,生活用水将由 2000 年的 189 亿 m3增加到 2050 年的 730 亿 m3。由此可见,我国水资源面临的形势非常严峻,如果我国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没有大的突破,水资源将难以支撑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提高,水资源危机将成为 21 世纪最为棘手的难题,甚至将威胁中华民族的生存与发展。 1.2水资源危机 近年来,由于人口的增长、工农业需求增加、水

2020-2021学年地理人教必修1课后习题:第三章第三节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第三节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课后篇巩固提升 基础巩固 在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下,人类使用的水资源受限于各种水体的储存量及循环更新时间,更新时间越快,可循环利用的水量就越多。下表为全球淡水量的部分数据(单位:1 000 km3)。读表,完成第1~2题。 水体冰川地下 水 湖泊 河流 水 储存量2423010 100 91 1.2 循环更新时间9 700 年 840年 17 年 16天 1.在人类合理开发利用的前提下,可以获得最多水资源的水体是() A.冰川 B.地下水 C.湖泊 D.河流水 2.下列水体中,对新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影响最大的是() A.冰川 B.地下水 D.河流水 解析第1题,根据材料中“更新时间越快,可循环利用的水量就越多”可知,河流水的循环周期最短,获得的水资源最多。第2题, 新疆地区位于我国西北内陆,距海远,加上重重山脉阻挡,海洋水汽难以到达,降水少,气候干旱,河流水源主要靠高山冰川融水补给。 答案1.D 2.A 2018年3月22~28日是中国第三十一届“中国水周”,其宣传主题是“实施国家节水行动,建设节水型社会”。水资源问题再次引起关注。据此完成第3~4题。 3.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是() ①西北多,东南少②东南多,西北少③春秋多,冬夏少④夏秋多,冬春少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4.下图为我国水资源、人口、耕地和经济总量区域比重图,水资源与人口、耕地、经济发展匹配较差的区域是() A.北方区和南方区 B.北方区和西南区 D.西北区和南方区 解析第3题,我国水资源分布东多西少、南多北少,夏秋多、冬春少。第4题,从图中可以看出,北方区水资源所占比重明显低于人口、耕地和GDP所占的比重,西南区水资源所占比重却明显

我市合理开发和利用水资源的调研报告

关于我市合理开发和利用水资源的调研报告

————————————————————————————————作者:————————————————————————————————日期:

关于我市合理开发和利用水资源的调研报告 按照市政协年度工作安排,2011年8月24日,市政协副主席杨海涛带领市水务局、环保局、住建局等部门领导及部分政协委员,深入到巴河口、三号泉水源地、拟建巴润水库坝址等地进行了实地调研。在调研过程中,先后听取了部门负责人的情况介绍,并现场解答了调研组成员提出的相关问题。实地调研结束后,在市政协一楼会议室进行了座谈讨论,听取了市水务局、环保局、住建局等部门的情况汇报。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市水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的现状 根据《内蒙古自治区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调查情况评价》、《霍林郭勒地区水资源评价与宏观经济水资源优化配置》等研究成果,我市属贫水区域,资源性缺水、工程性缺水、结构性缺水同时并存,水资源的严重紧缺已成为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制约。如何有效改善水资源环境,充分利用和保护现有水源,已经成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必须深入研究并着力解决的重要问题。近年来,随着我市工业经济迅猛发展、城市建设不断加快和全市人口明显增多,水资源缺乏问题日益突出。针对水资源缺乏这一现实,我市市委、市政府予以高度注视,将水资源保护和利用纳入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并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对水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加强领导,

强化措施,突出重点,加大投入,扎实做好水资源的治理、开发、利用、配置、节约、保护等各项工作,水资源和水环境的承载能力有了明显提高。 (一)采取有力措施争取水利工程尽快开工建设。加快巴润水库、浑迪音水库、中水回用及煤矿疏干水等水利工程早日开工建成使用,以减少对地下水资源的过度开采,有效解决我市工业用水问题。 (二)加大了治污力度,全面改善了水环境。针对大量废水、煤炭疏干水随意排放造成的地表水质的污染,着力提升防治能力,增加投入,提高城市污水处理率,使工业废水、煤炭疏干水得到回收利用,并采取有效措施修复已经受到污染的地段环境。 (三)切实做好水源地保护和水土保持工作。我市饮用水源地保护工程包括巴河口饮用水源地保护工程和三号泉饮用水源地保护工程,工程规模为203万平方米,总投资1970万元,其中国家专项资金1404万元,地方自筹资金566万元。目前,我市水源地保护工程已竣工。同时,完善泵房改造、强化水质监测。在巴河口水源地新建水源井两眼,在五栋房水源地安装了深井变频供水系统,自来水公司每周两次自检,检测居民用水的色度、浑浊度、臭味度、肉眼可见物、PH值,确保城市供水安全。在地下水资源方面,加大对未开采的敦德诺尔水源地

地下水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利用

地下水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利用 水是关系到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基本物质条件,是一种有限的、无可替代的宝贵资源,也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城市进程的不断加快,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地下水资源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是数量上的增加,对水质也有更高的要求。但是,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经济的迅猛发展,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问题越来越突出,造成了环境的污染,破坏了生态平衡,并且已经开始给人类造成了一些意想不到的灾难。水环境的污染也在日趋加重,使本来就十分短缺的世界淡水资源更加紧张,加上水的利用不合理与用水的浪费,使世界正面临着水的危机并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地下水勘查研究程度已经满足不了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是21世纪人类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加强对水资源保护,防止环境污染和改善环境质量长期有效和利用水资源是一项 重要的工作。对地下水环境精心管理和保护,加强监控、科学预测其发展趋势和及时评价其质量,是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的重要管理内容,也是当前地下水管理的迫切任务。 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必须始终贯彻“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

总原则,“开源和节流并举、节约优先、治污为本,高效利用”的总方针。坚持地表水与地下水联合调度,上游与下游统筹兼顾,浅层水与深层水综合开发,淡水和微咸水综合利用的原则,实行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有效利用。加大地下水资源勘查力度,充分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潜力,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地下水资源。高度重视地下水资源保护工作,减少浪费、防治污染、加强管理,以地下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支持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正确认识地下水资源的自身规律和在社会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1)地下水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地下水供水量占40%以上的有京、冀、晋、豫、辽、鲁、陕、黑、内蒙古9个省(市、区);在全国668个城市中,依靠地下水供水的有400个城市。(2)正确认识地下水资源的分布和变化规律。一是认识到地表水和地下水是统一的整体。二是要转变地下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观念。三是地下水既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又是十分重要的环境要素,从单纯开发利用地下水,转变到建立人口―水资源―生态环境相互协 调的良性循环模式。 2.依法加强地下水管理。实现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很重要的一点是加强水资源的统一管理。水行政主管部门要能够有效地调配地表水、地下水,流域上下游、左右岸以及社会各部门的用水。要确保流域内各行业的用水,合理配置水资源,同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教案

§3.3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教学设计 一、课标以及课标分析 1、课标要求:以某种自然资源为例,说明在不同生产力条件下,自然资源数量、质量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 2、课标分解:①什么是水资源?衡量水资源丰歉程度的标准是什么?②世界和我国的水资源的时空分布?③水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各怎样影响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④水资源数量、质量如何对人类的生产活动产生影响⑤如何从开源、节流两个方面来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了解水资源的概念和衡量水资源的具体指标; ②、运用图表说明我国和世界水资源时空分布特征; ③、说明水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意义; ④、了解水资源面临的问题和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阅读有关资料和图片,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 ②、通过案例分析和活动设计,培养学生思维方式,挖掘学生潜力,激发学生的求知精神。 ③、通过开展小组合作作业,倡导合作探究和个性发展,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树立资源利用的可持续发展观点; ②、增强学生水资源的忧患意识,树立科学的资源观,养成节约用水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水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及如何合理利用水资源。 难点:说明在不同生产力条件下,水资源的数量、质量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 四、教学方法 学生自主学习、案例分析法、合作探究教学法五、课时安排 1课时 六、教学手段 多媒体 七、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1、按学习小组分6人一组,共10组。 2、预习教材内容,按课本的活动和案例要 求,由小组集体讨论的方式,试得出答案。 3、搜集陈埭水资源状况(水资源问题、如 何解决等)。 (二)新课导入: 用一张图片引入本节课的内容 (没有水就不能“活”) (三)教学过程 第一部分水资源及其分布 水资源是我们赖以生存和发 展的资源,地球上有生命存在的重要的原因之一是我们居住的星球有液态水的存在。水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不可替代的自然资源。那么什么是水资源呢?请同学阅读书本上的第一部分内容,然后谈谈你对水资源的理解。 学生回答:广义上的水资源是指水圈内的水量总体;狭义的水资源是指陆地上的淡水资源。 问:这些淡水资源是不是全部能为人类所利用呢? 答:目前人类较容易利用的淡水资源:河流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