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砂预测
出砂、结蜡、结垢及腐蚀预测和防护措施技术思路

出砂、结蜡、结垢及腐蚀预测和防护措施技术思路1、结蜡预测及防护措施一、技术思路:根据油气井地质油藏特征、构造特征及岩石特性等,进行出砂机理研究,找到出砂主要影响因素,应用相关软件进行出砂预测,找到易出砂层段。
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生产制度研究,给出合理的生产压差;应用粒度分析资料进行防砂筛网目数的预测,从而达到防砂的目的。
二、技术路线三、研究内容:1.出砂机理研究包括岩石力学性质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如岩石强度、岩石成分、结构特征及粘土矿物特征等。
2. 出砂影响因素分析(1)内因:油藏物性、地质构造、岩石特性等;(2)外因:完井、油保、开发参数及生产阶段等。
3.油气井出砂预测综合出砂机理研究及主要影响因素分析,应用相关专业软件,可以对油气井各产层进行地层强度预测,找出易出砂层段。
4.防砂研究(1)合理生产制度研究: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应用相关软件计算地层强度,给出合理的生产压差。
(2)对防砂方法、防砂工艺参数优化提供技术支持;可以用多种方法对防砂筛网目数的预测,包括岩心粒度分析资料与测井GR 资料拟合确定粒度中值、岩屑/岩心粒度分析对比确定粒度中值、粒度分析与测井孔隙度/渗透率拟合确定粒度中值。
(3)对防砂井进行产能预测与评价。
2、结蜡预测及防护措施1)结蜡通过对储层流体特征的地面和地下研究,分析蜡的类型,探讨结蜡的机理。
对地层、井底和管线的结蜡趋势进行预测,并提出切实可行的防垢措施。
分析项目:原油含蜡、凝固点、析蜡点、蜡分布、PVT等分析技术路线研究内容(1)储层流体分析,包括油气田的地质概况、油气水分析资料和蜡类型研究(2)结蜡机理研究,包括温度压力以及溶解气对蜡的析出机理和影响因素分析研究。
(3)预测结蜡趋势,包括井筒结蜡预测、管线中结蜡预测。
(4)提出防蜡及清蜡建议,包括机械清蜡和化学方法防蜡。
3、结垢研究思路通过对储层流体特征的研究,分析成垢的类型,探讨结垢的机理。
运用多种预测方法对地层、井底和管线的结垢趋势进行预测。
碎屑岩油藏油井出砂预测技术研究

管埋与维轳清洗世界Cleaning World第36卷第12期2020年12月文章编号:1671-8909 ( 2020 ) 12-0095-002碎屑岩油藏油井出砂预测技术研究姜国庆(辽河油田分公司,辽宁盘锦 124010 )摘要:受岩石颗粒胶结程度弱、生产压差大以及作业频繁等因素影响,油井生产过程中常面临出砂影响,导致卡泵、砂埋油层不出液等问题出现,不但影响油井正常生产时率,还增加检泵作业成本,降低经济效益。
本文 以S 油藏为例,开展出砂预测技术研究,包括声波时差计算法、孔隙度分析法、岩石的组合弹性模量法等,可为 油藏提前制定防砂措施提供依据。
主题词:碎屑岩油藏;油丼出砂;预测技术研究 中图分类号:TE 358文献标识码:A1概况S 油藏为边底水油藏,油藏埋深1 750-2 050 m ,动用含油面积4.25 1〇112,石油地质储量912.6乂1041,主 要开发目的层为下第三系沙河街组沙四段杜家台油层, 受储层泥质含量高、胶结程度弱、生产压差大等因素影 响,油水井生产过程中出砂严重,影响油藏正常生产。
目前共有油水井丨45 口,开井102 口,开井 率70.3%,日产液1 020 t ,日产油265 t ,综合含水 74.1%,其中有出砂井96 口,占总井数比76.8%。
受出 砂影响,部分油井关井或“带病”生产,影响日产油量 105 t ,影响年产油量3.05万t ,亟需开展相关出砂预测 技术研究,提前做好油水井的防砂工作,提高生产时率。
2出砂机率预测方法研究2.1声波储层中传播速度预测声波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可以间接反应介 质特性,其在地层中传播时,遇到孔隙度大、胶结差的 储层,其传播速度减小,相反传播速度增大,所以根据 声波传播速度大小,可以间接反应储层内颗粒间胶结情 况。
而声波时差为声波传播速度的倒数,可以理解声波在地层中传播丨m 距离所需要的时间,声波时差值大, 表明声波传播速度小,即储层内部颗粒间胶结状况差, 容易出砂。
西部斜坡稠油区块出砂预测方法

西部斜坡稠油区块出砂预测方法【摘要】本文主要阐述现阶段油田普遍应用岩石的物性、弹性参数及现场经验对易出砂地层进行预测,主要方法有声波时差法、地层孔隙度发、组合模量法,根据此方法结合大庆西部斜坡稠油实际出砂情况制定符合该稠油区块的出砂预测方法。
在作试油设计时,提前预测出砂情况,及时做好防范措施。
提高试油一次成功率,为西部斜坡稠油区块勘探提供了宝贵的参考资料。
【关键词】稠油出砂预测方法1 油藏出砂预测方法油藏开采过程中的油井出砂是影响油藏开发的突出问题,防止油层出砂是开发油藏的关键技术。
在油井开采前做好出砂预测,试油时提前做好防砂设计预案是地质技术的一项进步。
现阶段地质方面预测出砂主要根据岩石的物性、弹性参数及现场经验对易出砂地层进行预测,目前常用的有以下几种方式[1]。
1.1 声波时差法声波时差是声波纵波沿井剖面传播速度的倒数,记为△tc=1/Vc。
一些国外公司常用声波时差最低临界值来进行出砂预测,超过这一临界值生产过程中就会出砂。
△tc以油田或区块的不同而有所变化,一般情况下,当△tc>295μs/m时就应采取防砂措施。
1.2 地层孔隙度法孔隙度是反映地层致密程度的一个参数,利用测井和岩心室内试验可求得孔隙度在井段纵向上的分布。
一般,孔隙度大于30%,胶结程度差,出砂严重;孔隙度在20%~30%之间,地层出砂减缓;孔隙度小于20%,地层出轻微砂。
1.3 组合模量法组合模量法预测出砂需要根据声速及密度测井资料,用下式计算岩石的弹性组合模量Ec:Ec=9.94×108ρr/△tc2????(式1)式中:Ec-岩石的组合弹性模量,MPa;ρr-地层岩石的体积密度,g/cm3;△tc-岩石的纵波声波时差,μs/m。
根据以往测井资料、岩石特性及出砂分析结果,Ec值越小,地层出砂的可能性越大。
2 西部斜坡稠油区块出砂预测图板根据理论方法结合西部斜坡稠油的试油出砂情况和地质情况分析该区块出砂规律,制作出砂预测图版。
基于BP神经网络的油井出砂预测

率 系数 ;
为训 练 因子 ; 与 的取值 范 围为0 0~ i .l 。
对 每一 个样 本重 复 上述规 则 ,当 网络 中的连 接权 重和 闽值 调整 到使 E
小 于 给定 的允 许 误差 后 ,即 完成 了网络 的 训练 过程 。利 用 训练 好 的网络 ,
3 2模 型 的建 立 本课 题 为 建立 油 井 出砂 的 预测 模 型采 集 了包含 6 预 测 参数 的4 个预 个 0
测样 本 , 以6 预 测参 数 作 为输 入 层 的神 经 元 ;输 出的 实际 情况 为 是 否 出 个 砂 。通 过运 用神 经 网络 方 法对 样 本进 行 处 理 ,即 可得 到 因变 量Y 输 出 ) 1( 与 自变 量 ( 输入 )x,X,X,X x,X之 间 的 非线 性关 系 。然 后调 整算 l 2 3 4,5 6 法来 训练 B 网络 ,B 网 络有 三层 ,即输 入 层 、隐含 层 和输 出层 。隐含 层神 P P 经元个 数 起初 设定 为2 ,最 大训 练循 环 次数为M x eo h2 0 ,期望 误差最 a p c= 00 小值 er ga =. 0 ,但 经过 不 断 的训 练 ,可 以看 出当隐 含层 神 经元 个数 r o lO 0 1 为1 时得 到 的实 际结 果 与期 望结 果 的吻 合性 最 好 。因此 ,经过 连续 训 练可 4
l : x , = 12,, , i , 3 … N
/
iI =
存 ,然后 运 用M TA  ̄经 网络工 具 箱对 其进 行 调用 处 理 。而此 数据 的选择 AL B 是 直 接 采 用 神 经 网 络 进 行 模 拟 。 利 用 i if 函 数 对 网 络 初 始 化 . 用 nt f 运 tan 数 训 练 神 经 网 络 , 通 过n w f r i函 e f 函数 对 刚络 进 行 仿 真 , 输入 层 采 用
油井出砂预测概论

不 稳定 和严重 的剪 切应 力垮塌 。
12 出 砂 量 预 测 方 法 .
其 极 限 强 度 。导 致 岩 石 结 构 发 生 破 坏 而 使 骨 架 砂 成
为 松 散 砂 , 地 层 流 体 带 人 井 中 引 起 出 砂 【。 被 2 】
出 砂 在 产 油 开 始 到 以后 的 多 年 里 任 何 时 间 都 会
有 效地 进 行 出砂 预 测 对 于 指 导 油 田 高效 开 发 具 有 重要 意 义 。
关键 词 : 出砂 ; 气 井 ; 砂 油 防
中 图分 类 号 : S 2 T 3
文 献 标 识 码 : B
文 章 编 号 :0 1 0 3 ( 0 2 o 一 0 3 0 10 - 3 5 2 1 )3 o 2 — 3
应 该 强 调 指 出 ,每 种 方 法 的成 功 都 取 决 于 输 人 数 据 的质量 和可 靠性 , 以及 数 据 采 集 的 难 易 程 度 、 本 和 成 实 用 性 。例 如 , 些 产 砂 量 预 测 的数 值 模 型 需 要 输 入 有 很 多 参 数 , 这 些 参 数 是 在 油 田不 能 获 取 的 。另 一 方 而
Ab t a t t so e o e man p o l msd rn emi ig o e s n so e r s ro r S n r d cin i h r u o t ed v lp sr c :I i n ft i r b e u g t n n f a d tn e e v i. a d p o u t a mf l h e eo — h i h h t o s t me t fo l n a ed I ma a s h r d c in r d cin o i a d g s wel o re wi a s h ca p n fola d g s n i a d g s f l . t y c u e t e p o u t e u t fol n a l rwo s , l c u e t e s r p i g o i n a o i o o , l we s S in i c a d ef i n r d ci n o es n r d ci n i o r a in f a c u d e ef in e e o me t f i f l . n . ce t n f c e t e it f a d p o u t f e t g i c n e t g i e t f c e t v lp n l ed i f i p o h t o s g s i o h i d oo i
水平井地应力及出砂预测研究的开题报告

水平井地应力及出砂预测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与意义水平井作为现代油气开发的主要方式之一,其在难采油气田的开发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水平井在井壁稳定、增产节水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然而,在水平井的钻井过程中,井壁稳定问题和出砂问题一直都是凸显的难点和瓶颈问题。
水平井的钻井、完井和生产过程中,井壁会承受来自钻头和地层的地应力,地应力大的地方易造成井壁塌陷,地应力小的地方则容易出现砂粒堵塞。
因此,深入了解水平井地应力分布及出砂规律对水平井的顺利钻井、完井和生产以及有效开发难采油气田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一)研究内容本研究旨在通过现场数据采集、室内试验分析,对水平井地应力分布及出砂规律进行深入研究。
具体内容包括:1.对目标水平井现场进行地应力测试,建立地应力场模型,分析水平井地应力分布及其对井壁稳定性的影响。
2.通过模拟实验和现场采集方法,研究水平井出砂规律,探讨出砂机理,定量评估出砂程度,提出有效防止水平井出砂的措施。
3.结合现场测试和试验结果,建立水平井地应力与出砂的预测模型,提高水平井钻井、完井和生产的安全性和效益性。
(二)研究方法1.现场测试法:采用现有测试仪器测试水平井现场地应力数据,根据测试结果建立地应力场模型,分析水平井地应力分布。
2.室内试验法:采用试验装置进行实验模拟,研究砂粒运动规律及砂粒运动对井壁稳定的影响,分析出砂机理。
3.数据分析法:将试验数据和现场测试数据进行处理,建立出砂预测模型,探究水平井地应力与出砂的关系,为防止出砂提供科学依据。
三、预期结果和成果经过本研究,可以得到以下预期结果和成果:1.深入了解水平井地应力分布规律,建立地应力场模型,为钻井、完井和生产提供科学依据,提高钻井安全性和效益性。
2.研究水平井出砂机理,探讨了出砂规律,提出有效的防止出砂措施,为水平井生产提供技术方法和参考。
3.建立水平井地应力与出砂的预测模型,提高水平井钻井、完井和生产的安全性和效益性,为难采油气田的开发提供技术支撑。
地层出砂的判断方法

地层出砂的判断方法
地层出砂的判断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 观察法:通过观察地面的裂缝、塌陷、隆起等现象,以及井壁坍塌、套管损坏等情况,判断地层是否出砂。
2. 钻井液携砂量法:通过观察钻井液的携砂量,如果携砂量明显增加,说明地层出砂。
3. 循环压力法:通过观察循环压力的变化,如果循环压力明显下降,说明地层出砂。
4. 钻屑法:通过观察钻屑的粒度和形状,如果钻屑明显变粗或形状不规则,说明地层出砂。
5. 声波探测法:通过声波探测地层的疏松程度和孔隙度,如果声波传播时间明显延长或反射波幅明显减小,说明地层出砂。
6. 测井法:通过测量地层的电阻率、声波传播时间、密度等参数,结合地层的地质特征,判断地层是否出砂。
以上是地层出砂的判断方法,具体使用哪种方法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如果发现地层出砂,应及时采取措施防止进一步恶化,保证钻井工程的安全顺利进行。
油井出砂原因及防砂预测分析

油井出砂原因及防砂预测分析摘要:文章叙述了油井出砂的概念及导致油井出砂的影响因素,分析了海上油田油井出砂预测方法,指出了现有出砂生产压差预测方法优缺点及今后发展方向。
关键词:模型分析;出砂预测;胶结状态关键词抽油泵;油井出砂;原因分析;防砂技术引言在油田开采过程中,随着油田开采的不断进行,地层能量也会随之不断下降,此时油井内部的压差就会不断增大,进而导致油井出砂的问题不断严重,油井出砂会对其产能造成比较大的影响。
地层出砂会进入到井筒中,可能会造成管线和设备堵塞情况的出现,或者对泵造成破坏,甚至可能会导致井壁坍塌的问题,造成套管变形损坏,最终使油井不能够继续生产,而且会影响后续开采和最终的采收率,因此加强对油井出砂机理的研究,针对油井出砂机理采取有效的防砂措施来对油井出砂问题进行预防,对于保证油田产能的稳定,提高最终采收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1.油井出砂及危害油井出砂是油田的油井在生产过程中,因为储油层的岩石较为脆弱,或是在开采过程中,因为不合理的操作,导致储油层的岩石结构遭到破坏,导致岩石脱落。
脱落后的岩石随着原油一起进入采油设备中。
因为岩石体积较大,最终导致采油设备的损坏。
岩石脱落严重时还会对油井内的岩石稳定结构被破坏,导致油井坍塌,最终停产。
常见的油井出砂会导致油井减产,只有当油井出砂越来越严重时才会发生油井停产现象。
1.陆地油田与海上油田出砂的区别陆地油田和海上油田在油井出砂上的差异是由于岩石结构的不同及油质的不同所引起的。
陆地油田的储层岩为细中细砂岩夹泥岩,在结构上主要以点线接触为主,结构类型上以胶结物为主,在岩层结构上又主要以方解石为主,岩石之间孔隙较多,孑L隙密度可高达30%。
孑L隙之间连通性比较好,胶层之间缝隙较大,岩层受地壳的运动影响较大。
海上油田的油井在出砂的情况上,以稠油田为主,在稠油田中受限于地质的因素,在岩层上存在着地层出砂的情况,导致海上油田油井出砂生产压差不同的原因之一便是高温蒸汽对岩层的破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出砂概况油井出砂是油气开采过程中由于储层胶结疏松、强度低、流体的冲刷而导致射孔孔道附近或井底地带砂岩层结构被破坏,使得砂粒随流体从油层中运移出来的现象[1].(李兆敏,林日亿,王渊,等.高含水期射孔井出砂预测模型的建立及应用[J].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27,(4):58,61,65.)在我国,除了少数油田的油井是由于砂岩层胶结不好、砂粒疏松.在开采初期就有出砂现象之外,许多出砂现象都是发生在油井生产的中后期.油田的中后期出砂特点是出砂量大、时间持久且难预测何时发生、防治较为困难。
国外在出砂预测方面研究应用较早.开发出了大尺寸出砂试验模拟系统、多种出砂理论模型和软件.我国近几年也正在从小尺寸的出砂预测逐步向大尺寸的出砂预测过度。
二、出砂的危害(1)减产或停产作业:油、气井出砂最容易造成油层砂埋、油管砂堵,地面管汇和储油罐积砂。
沙子在井内沉积形成砂堵,从而降低油井产量,甚至使油井停产,因此,常被迫起油管清除砂堵、清洗砂埋油层,清理地面管汇和储油罐。
其工作量大,条件艰苦,既费时又耗资。
即使这样,问题也还没有最终解决。
恢复生产不久,又须重新作业。
(2)地面和井下设备磨蚀:由于油层出砂使得油、气井产出流体中含有地层砂,而地层砂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石英),硬度很高,是一种破坏性很强的磨蚀剂,能使抽油泵阀磨损而不密封,阀球点蚀,柱塞和泵缸拉伤,地面阀门失灵,输油泵叶轮严重冲蚀。
使得油、气井不得不停产进行设备维修或更换,造成产量下降,成本上升。
(3)套管损坏,油井报废:最严重的情况是随着地层出砂量的不断增加,套管外的地层孔穴越来越大,到一定程度往往会导致突发性地层坍塌。
套管受坍塌地层砂岩团块的撞击和地层应力变化的作用受力失去平衡而产生变形或损坏,这种情况严重时会导致油井报废。
(4)安全及环境问题:意料之外的由于出砂引起的管道渗漏或设备失效还会引起严重的安全问题和溢出事故,尤其是在海上或陆上有水的地方。
此外地层砂产出井筒,对环境会造成污染,尤其是海洋油、气田更为环境保护法规所制约,所以油、气井防砂不仅是油、气开采本身的需要,也是环境保护的需要。
三、国内外出砂机理的发展80年代末N.Morita 和 D.L.Whltfill[2]( N.Morita and D.L.Whltfill. Realistic Sand Production Prediction. Numerical Approach SPE 16989)等人在文章中论述了剪切应力与张拉应力的作用所导致的地层破碎,出砂。
如果井底压力下降,剪切破碎将占主导地位。
如果地层内流体的流速高,张拉应力破碎将发生。
当达到以下条件时纯张拉应力破碎就会发生:1.射孔孔眼间距超过总间距的1/3;2.射孔密度小于7孔/米;3.射孔孔眼被封堵;4.对孔眼进行清洁时。
1991年N.Morita 和 P.A.Boyd 两人发表的文章中详尽地分析了油田现场常见的5种典型的油气田出砂问题[3]。
(N.Morita and P.A.Boyd. Typical Sand Production Problem. Case Studies andStrategies for Sand Control SPE22739)1.地层的弱胶结出砂这类油气藏出砂发生在油气井生产初期,或关井后的第二个生产周期。
对于弱胶结地层,剪切破坏所导致的出砂量要比拉伸应力所导致的出砂量大。
由于地层胶结性差,较小的采液强度就可以导致油气井出砂。
弱胶结地层的出砂量大约占油井总产量的10%~20%。
2.中等胶结强度易出水地层这种中等强度定义在3.45~6.8MPa。
这种地层开始不出砂,地层出水后却开始出砂。
其主要原因是由于出水后使原来固结砂粒的毛细管力消失,使得地层剪切破碎增强,破碎的砂粒的运移增大了砂粒间的剪切力,从而使油气藏出砂加剧。
3.油气藏压力下降导致胶结性好的地层出砂由于油藏压力降低,同时在主应力非常大的情况下,胶结强度高的地层容易出砂,这种地层出砂状况比弱胶结地层差,同时也可能时断时续的发生。
4.地层具有高水平构造应力胶结性好的地层出砂通常,两个水平主构造应力在出砂层位没有明显的区别,然而如果地层由于孔隙度的减小使得底层的强度变的更高,此时地层有较小的运动,将导致该方向上的应力很高,这种较高的应力差会导致井眼破碎,这种作用的结果使油气井出砂。
5.井眼表面周围高压力梯度的出砂问题由于井眼表面周围高压力梯度,射孔弹在射孔的过程中对井壁的振动作用造成孔眼壁面地层胶结性变差,加上流体流动拖拽力和摩擦力的作用,使地层的出砂加重。
井眼附近出砂区一般的特点是胶结性差,如果最大主应力超过地层强度,就可以不考虑地层胶结性差等因素断定地层出砂。
如果现存压力超过地层压力,出砂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剪切破碎。
通常地层突然出水或关井次数增加都会引起地层出砂情况的加剧。
Hall,C.D.Jr. and Harrisberger[4]等人是第一个用岩心三轴向试验来研究在不同的荷载和油、水两相作用下砂拱的稳定性问题。
他们经过实验观察到当润湿相浓度小于某个临界值时,砂拱将保持稳定;当润湿相浓度达到这个临界值时,砂拱将被破坏。
砂拱的稳定能力与砂拱的尺寸,润湿相大小有关,而且围绕在孔眼周围的砂粒必须具备一定的润湿相才能形成砂拱。
另外稳定的砂拱必须具有一定的外界应力和自身的凝聚力。
润湿相的浓度对砂拱的稳定性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单相浓度的砂粒构成不了稳定的砂拱;(2)强烈的引力会使孔眼增大;(3)两相环境下的砂拱稳定性好,在实验室条件下当润湿相饱和度S W>3%形成稳定的砂拱;当S W<20%有出砂的迹象;当20%<S W<32%连续出砂;当S W>32%大量的流动砂产生。
(4)在两相区环境下,仅润湿相携带砂粒;(5)在润湿相饱和度较小的环境条件下,液流速度增加,砂拱尺寸也随之增加,随流速的降低砂拱保持稳定。
(6)润湿相浓度超过某一临界值时,砂拱将发生坍塌破坏。
(Hall,C.D.Jr. and Harrisberger,W.H.Stability of Sand Archcs;A Key to Sand Control SPE paper 2399)有几种因素导致出水后岩石胶结强度降低;(1)矿化水与岩石间的化学反应。
包括石英与矿化水的反应、碳酸钙溶解、岩石中铁离子的沉淀作用等。
(2)岩石表面张力和毛细管力的变化;(3)较高的流体压力梯度所产生的高流速和较强的拖拽力;(4)流体将岩石颗粒从岩石骨架上拖拽下来;(5)粘土的膨胀作用。
国内的出砂机理研究晚于国外主要归纳为以下三方面。
1.地层坍塌、剥落造成的油层出砂。
主要表现为射孔后弹孔周围地层应力集中,产生塑性变形,从而导致弹孔周边的骨架砂粒剥落、坍塌。
形成出砂。
2.拉伸破坏导致油层出砂。
拉伸破坏和流体的粘度、渗流速度有关,原油粘度越高、渗流速度越大,对砂粒的冲刷力与拖拽力越强,拉伸破坏越严重。
3.剪切破坏导致油层出砂。
随着原油的采出程度增大,地层压力逐渐下降,部分上覆地层压力转移到了岩石颗粒上增加了岩石颗粒间的压应力。
逐步形成大量的微破裂面,降低岩石强度使得大量颗粒从岩石骨架上脱落形成出砂。
四、出砂预测的方法出砂预测的方法很多,可分为现场预测法、经验公式(图表)法、实验室试验法、理论分析模型法等。
1.现场预测法(1)岩心观察:用肉眼观察,用手触摸等方法判断岩心强度。
若出现以下任意一种情况则地层容易出砂:一触即碎;停放数日自行破裂;能在岩心上轻易刻痕;用水或盐水浸泡,岩心松散破坏。
(2)岩石胶结:油层出砂与岩石胶结物种类、数量和胶结方式有着密切关系。
胶结物的强度越大越不容易出砂。
砂岩的胶结物中硅质和铁质的胶结强度最大,碳酸盐其次,粘土最差。
胶结物的构成种类越少,胶结物的强度越大。
(3)综合测井法:通过测井技术所提供的丰富井下地层信息,利用测井资料和生产测试资料来预测井的出砂是较好的方法。
利用测井资料对出砂层位进行预测,利用声波时差和密度测井等方法获得的岩石强度,据此预测油井生产时是否会出砂。
(4)试井法:对于同一口井在不同时期进行试井测试,绘制渗透率随时间的变化曲线,从渗透率曲线的变化来判断油层是否出砂。
2.经验公式(图表)法(1)出砂指数法:根据储层的岩石力学性质,可进行油层出砂情况的预测。
出砂指数预测需要复杂的处理、分析、计算过程。
首先对声波时差及密度测井等资料进行曲线数字化,然后进行计算参数的选择,求得岩石强度的有关参数,最后计算处理得到不同井深的出砂指数。
依据各弹性模量之间的关系求得的出砂指数关系式为:B=K+4/3GK=E/3(1-2µ)式中:B:出砂指数K:体积弹性模量E:杨氏模量G:切变弹性模量µ:泊松比B的值越大,表明岩石的体积弹性模量K和切变弹性模量G 之和越大,则岩石强度越大,稳定性越好,越不易出砂。
出砂指数大于3为不出砂;出砂指数小于2为出砂;出砂指数在2~3时少量出砂。
(2)地层孔隙度法:通过测井技术得出的地层孔隙度来判断地层是否出砂的方法。
因为地层孔隙度和地层的胶结强度有关。
当地层孔隙度大于30%,地层出砂较为严重;孔隙度在20%~30%之间,地层出砂较轻,许考虑防砂;孔隙度小于20%,地层出砂轻微。
(3)声波时差法:技术人员经常采用声波时差△t c这一最低临界值进行出砂预测。
△t c 为295微米/米,低于这一临界值就不出砂,高于这一临界值生产时就会出砂。
△t c会根据油田的不同而产生偏差,但上下浮动不会太大。
(4)双参数法(绘图法):以声波时差为横轴,生产压差为纵轴,把数口井的时差、压差数据点绘在坐标图上,则出砂井数据点则会形成一个出砂区。
再把要预测井的数据点画在同一坐标图上,若落点在出砂区,则该井出砂;否则不出砂。
(5)斯伦贝谢法:由斯伦贝谢公司的技术人员最早提出的一种方法。
通过计算剪切模量与体积模量的乘积(临界值为5.9×107MPa)作为判断是否出砂的定量指标。
(6)组合模量法(多参数法的一种):埃克森美孚法(ExxonMobil)通过建立一个出沙井与深度、开采速度、生产压差、采油指数、地层含水率等参数的判别函数,用该函数判定油井是否出砂。
3.实验室试验法(1)岩心实验模型法在模拟井下温度、压力、产液量、生产压差下用大、小岩心进行模拟试验。
大岩心实验所用的岩心直径为102~245mm、长度204~506mm,流体流量200mL/s左右。
用这种岩心进行破坏实验,可测定岩心破坏应力。
若岩心破坏应力大于近井筒垂直有效应力,则地层出砂。
该方法考虑到了射孔的影响,应用广泛。
最典型的有厚壁圆柱筒简化模型。
在无法取得大岩心的情况下可以采用小岩心模拟出砂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