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学森介绍

合集下载

介绍钱学森2024新版

介绍钱学森2024新版
钱学森积极倡导自主创新,推动中国航天事业发展,使中国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拥 有独立发射卫星能力的国家之一。
弘扬民族精神,推动科技发展
钱学森以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 自信心,致力于弘扬中华民族 优秀文化传统,推动科技发展 。
他注重培养青年科技人才,鼓 励他们勇于创新、敢于担当, 为中国科技事业的持续发展注 入了新的活力。
航天科技
航天器设计
钱学森在航天器设计方面有着卓越的 成就,他领导并参与了多个航天项目 的研发工作,为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 奠定了基础。
导弹技术
航天工程管理
他提出的系统工程思想在航天工程管 理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为中国航天工 程的组织和管理提供了科学的方法。
他在导弹技术方面也有重要贡献,曾 主持研制出中国第一颗导弹和第一颗 人造卫星。
钱学森的学术思想
与方法
系统科学思想
整体观念
钱学森强调系统整体性能的优化,认为整体性能大于部分 之和,注重各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协同。
01
层次结构
他提出系统的层次结构思想,将复杂系 统划分为不同层次的子系统,便于分析 和解决问题。
02
03
动态演化
钱学森认为系统是不断演化的,强调 用动态的观点来研究系统的变化和发 展。
介绍钱学森
目录
CONTENTS
• 钱学森生平概述 • 钱学森的科学贡献 • 钱学森的学术思想与方法 • 钱学森的教育理念与实践 • 钱学森的爱国情怀与民族精神 • 钱学森的人格魅力与品质
01
钱学森生平概述
早年经历与教育背景
1911年12月11日,钱学森出生于上海。
01
02
1929年,考入交通大学机械工程系。
02
钱学森的科学贡献

钱学森介绍ppt课件

钱学森介绍ppt课件

钱学森在当代社会影响力和价值体现
推动科技创新
钱学森的科技成就和思想对当代 科技创新具有重要推动作用,为 我国的科技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弘扬科学精神
钱学森追求真理、勇于创新、严 谨治学的科学精神,对当代社会
具有深远的启示意义。
引领人才培养
钱学森的教育理念和实践为当代 教育提供了宝贵经验,对培养创
新型人才具有重要价值。
善于思考,不断探索
钱学森善于思考、不断探索的精神体 现在他的学术研究中,他不断提出新 的研究思路和方法,为中国科学事业 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严谨治学、勤奋工作态度
严谨治学,精益求精
钱学森在学术研究中始终坚持严谨治学、精益求精的态度 ,他的学术论文和著作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影响力。
勤奋工作,不辞辛劳
钱学森在科研工作中勤奋努力、不辞辛劳的精神令人敬佩 。他常常夜以继日地工作,为祖国的科技事业和国防建设 做出了巨大贡献。
注重实践,理论联系实际
钱学森注重实践、理论联系实际的精神体现在他的科研工 作中。他不仅注重理论研究,还积极参与实验和工程实践 ,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
06
钱学森传承与影响
后继者对钱学森思想传承和发展
钱学森介绍ppt课件
contents
目录
• 钱学森生平简介 • 钱学森科学思想体系 • 钱学森在航天领域贡献 • 钱学森在教育领域贡献 • 钱学森精神品质与人格魅力 • 钱学森传承与影响
01
钱学森生平简介
早年经历与教育背景
早年经历
出生于科学世家,自幼对科学产 生浓厚兴趣,勤于思考、勇于实 践。
功发射。
1990年代至今,中国航天事 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实现了 载人航天、月球探测等重大成

钱学森的英雄事迹简介(精选6篇)

钱学森的英雄事迹简介(精选6篇)

钱学森的英雄事迹简介(精选6篇)钱学森的英雄事迹简介【篇1】钱学森于1936年转入加州理工学院继续学习,并拜著名的航空科学家冯·卡门为师。

不久,经冯·卡门的推荐,钱学森成了加州理工学院最年轻的终身教授。

从1935年到1950年的15年间,钱学森在学术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生活上享有丰厚的待遇,但是他始终想念着自己的祖国。

然而,钱学森回国却充满了波折。

那时候在美国的中国科学家归国不易,而钱学森的专长又直接与国防有关,一个美国上校说;“钱学森无论走到哪里,都抵得上一个师,绝不能让他回去。

”1950年 9 月中旬,钱学森办理了回国手续。

他买好了从加拿大飞往香港的飞机票,把行李也交给了搬运公司装运。

然而,就在他打算离开洛杉矶的前两天,忽然收到美国移民及归化局的通知——不准回国!移民局威胁道,如果私自离境,抓住了就要罚款,甚至要坐牢!移民及归化局迫害钱学森引起了美国科学界的公愤。

不少美国友好人士出面营救钱学森,为他找辩护律师。

他们募集了 15000 元美金作为保金,才算把钱学森从看守所里保释出来。

1955年 6 月,终于在周关怀下,钱学森一家人回到阔别20年的祖国。

这不禁让我想起一个电视节目,许多人为了得到一张绿卡,为了能够留在国外,不惜一切代价,甚至倾家荡产。

我不知道国外有多好,但我知道一个像钱学森这样的人,是每一个国家都会敞开大门迎接的人。

我希望我成为这样一个人。

钱学森的英雄事迹简介【篇2】今天,我读了《钱学森的故事》这篇*,深有感触。

这篇*写了钱学森为了报效祖国,于是去美国深造,拜冯卡门为师,并在他的推荐下,钱学森成为了一所大学的终身教授,并在此后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虽然他在生活上享有非常丰厚的待遇,但是他依然怀念着自己的祖国。

可是,钱学森报效祖国的希望没有实现,战争爆发了,他因为是中国人而受到了无理阻拦。

钱学森历尽艰险,不懈努力,终于回到了祖国母亲的怀抱中,报效祖国。

他此后被任命为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所长,为了保障我国的国防能力,钱学森终于在1960年10月成功完成了对第一颗国产导弹的研制!钱学森为我们建立了学习的榜样!我们伟大的祖国日新月异、欣欣向荣,宛如一颗明珠屹立在世界的东方,科技水平名列世界前茅。

钱学森的主要贡献事迹

钱学森的主要贡献事迹

钱学森的主要贡献事迹钱学森是中国现代科学事业的一位杰出代表,他为我国的科技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本文将从钱学森的生平、科研成就、学术贡献等方面介绍他的主要贡献事迹。

一、生平钱学森于1911年12月11日出生于浙江省杭州市,是一位出色的科学家和工程师。

他早年在上海读书,后来前往美国留学。

在美国留学期间,他先后在麻省理工学院和加州理工学院学习,获得了机械工程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

1949年,钱学森回国,加入了中国科学院。

他曾任中国空气动力研究所所长、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总设计师等职务。

他一生致力于中国的科技事业,为国家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二、科研成就钱学森是中国现代航天事业的奠基人之一,他在航空航天领域做出了许多重要贡献。

他曾经主持设计了中国第一枚导弹——东风一号导弹,这是中国自主研制的第一枚导弹,为中国的导弹技术奠定了基础。

此外,钱学森还主持设计了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卫星。

该卫星于1970年4月24日发射成功,成为中国第一颗进入太空的卫星。

这一成果标志着中国航天事业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钱学森还在飞行器设计、空气动力学、火箭发动机等领域做出了重要贡献。

他的一系列研究成果,为中国的航天事业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

三、学术贡献钱学森不仅在科技研究方面有着杰出的贡献,他还在学术研究方面有着深厚的造诣。

他是中国空气动力学研究的奠基人之一,他的学术成果在国际上也有着广泛的影响。

他曾经发表了大量的学术论文,其中包括《气体动力学基本方程的新形式》、《火箭发动机燃烧室传热问题的研究》、《火箭发动机喷管流场的研究》等。

这些论文不仅在国内得到了广泛的推广,而且在国际学术界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此外,钱学森还是中国工程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美国航空航天学会荣誉会员等多个学术组织的成员。

他的学术成就被广泛认可,为中国的科技事业树立了榜样。

四、影响钱学森的主要贡献事迹对中国科技事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成果为中国的导弹、卫星、火箭等领域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为中国的航天事业奠定了基础。

钱学森历史人物介绍 (修正)

钱学森历史人物介绍 (修正)
钱学森在回国后的几十年间,为中国的航天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领 导和参与了多种火箭、导弹和卫星的研制工作,使中国成为世界上少数几 个掌握卫星和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之一。他的科研成果不仅推动了中国航 天事业的发展,也对世界航天技术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4
晚年生活
1 钱学森晚年仍关注中国科技事业的发展,积 极建言献策。他致力于推动科学普及和教育 事业的发展,倡导科技兴国战略。同时,他 关心社会公益事业,多次捐款支持教育、医 疗等领域的公益项目
2 2009年10月31日,钱学森在北京逝世,享年 98岁。他的离世让全球华人感到悲痛,他的 科研精神和爱国情怀成为激励人们不断进取 的动力
12
5
影响与评价
01
02
钱学森的科研成就和贡献不仅在中国国内 受到广泛赞誉,在国际上也享有崇高的声 誉。他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和"火箭之王 ",是世界公认的航天科学家的杰出代表之 一。他的科研精神和爱国情怀成为激励人 们不断进取的动力
学位
2科研成就Fra bibliotek1钱学森在航空航天领域有着卓越的成就
他参与了美国火箭、导弹和航天计划的研究,并担任
2
过美国国防部高级科学顾问
3
他提出了许多具有开创性的理论和思想,如
科研成就
航天系统工程理论:钱学森提 出将航天系统作为一个整体进 行研究,强调各组成部分之间 的协同作用。这一理论为中国 航天事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指
同时,钱学森的学术思想和科研成果也对 中国科技事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理论和实践成果不仅推动了中国航天 事业的发展,也为其他领域的研究提供了 重要的借鉴和启示。他的科研精神和爱国
情怀将永远铭刻在中国科技发展的史册中

钱学森的事迹

钱学森的事迹

钱学森的事迹简介钱学森(1911年12月11日 - 2009年3月31日),又名Hsue-Shen Tsien,是中国著名的航空航天科学家和弹道学家,被誉为中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之一。

他在航空航天领域做出了卓越的成就,为中国的航天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本文将介绍钱学森的事迹和他在航空航天领域的成就。

早年生活钱学森于1911年出生在江苏省苏州市一个富裕的家庭。

他在国立东南大学取得了学士学位,并于1934年赴美留学。

在美国,他先后在爱因斯坦和冯·诺伊曼的指导下攻读研究生学位,并在弗吉尼亚大学获得博士学位。

在留学期间,钱学森展现了他的天才和创造力,为将来在航空航天领域取得辉煌的成就奠定了基础。

弹道学研究钱学森在弹道学研究领域取得了重要的成就。

在二战期间,他加入了美国国防部的研究机构,为美军研制导弹和火箭而努力。

他在弹道学方面的研究成果,对于推动火箭技术的进步和军事战略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钱学森在弹道学研究中提出了许多重要的理论,如飞行力学和轨迹计算等。

他的研究成果在导弹技术和航天器设计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为航天事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回国发展1955年,钱学森决定回国发展,为中国的航天事业做出贡献。

他组织了中国第一个航天项目,推动了中国航天技术的发展。

他积极参与并主持了一系列重要的航天项目,包括长征火箭、神舟飞船和月球探测器等。

在他的领导下,中国航天事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钱学森的领导才能和卓越的科学贡献赢得了广泛的赞誉,他被誉为中国航天科学的奠基人。

学术成就除了在航空航天领域的成就外,钱学森在学术研究方面也取得了杰出的成就。

他发表了许多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研论文,对于现代物理学和工程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钱学森还担任了多个重要学术机构和科研组织的领导职务,包括中国科学院和国际航空学会等。

他的学术成就和领导才能使他成为中国和世界科学界的一位重要人物。

荣誉和奖项钱学森因其卓越的科学成就和对中国航天事业的贡献,获得了多个国内外的荣誉和奖项。

钱学森做出的贡献和小故事

钱学森做出的贡献和小故事

钱学森做出的贡献和小故事摘要:1.钱学森的生平简介2.钱学森在航天领域的贡献3.钱学森的教育理念和实践4.钱学森的小故事及启示正文:尊敬的读者,本文将为您介绍一位杰出的科学家——钱学森。

他为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被誉为“中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

一、钱学森的生平简介钱学森,原名钱峻青,1911年出生于浙江省杭州市。

他自幼聪颖过人,对数学和物理表现出浓厚兴趣。

1935年,钱学森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后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和加州理工学院学习,并获得博士学位。

二战后,钱学森积极参与美国的火箭、导弹等航天领域的研究。

1955年,钱学森放弃美国优越的生活和工作环境,毅然回国,投身新中国的科研事业。

二、钱学森在航天领域的贡献1.导弹研究:钱学森回国后,负责组建了我国的导弹研究机构,领导并参与了东风系列导弹的研发工作。

东风导弹成为中国导弹事业的起点,为我国的国防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2.航天器研制:钱学森倡导并领导了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的研制工作。

1970年,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拥有卫星的国家。

3.航天战略规划:钱学森还参与了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神舟”号的规划与研制。

他提出的许多建议和设想,为我国载人航天事业奠定了基础。

三、钱学森的教育理念和实践钱学森强调实践与理论相结合,提倡培养创新型人才。

他主张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提倡启发式教育和因材施教。

在他的教育理念指导下,培养了一大批航天领域的优秀人才。

四、钱学森的小故事及启示1.钱学森在美国学习期间,曾因参与抗议美国种族歧视的活动而被学校开除。

他并未因此气馁,反而更加坚定地为民族尊严而奋斗。

这段经历启示我们,要有坚定的信念,勇于面对困难和挑战。

2.钱学森回国后,面对国内的艰苦条件,他带领团队攻坚克难,为我国的航天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

这段经历启示我们,要有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勇于担当,为实现国家富强而努力奋斗。

钱学森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

钱学森个人介绍800字作文

钱学森个人介绍800字作文

钱学森个人介绍800字作文钱学森(1911.12.11-2009.10.31),汉族,吴越王钱镠第33世孙,生于上海,祖籍浙江省杭州市临安。

1934年,毕业于国立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曾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和加州理工学院教授。

1955年,在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的争取下回到中国。

195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担任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力学系主任,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所长、第七机械工业部副部长、国防科工委副主任、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名誉主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七、八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中国科学院数理化学部委员、中国宇航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科技委高级顾问等重要职务;他还兼任中国自动化学会第一、二届理事长。

1995年,经中宣部批准及钱学森本人同意,母校西安交通大学将图书馆命名为钱学森图书馆,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同志亲笔题写了馆名。

2009年10月31日北京时间上午8时6分,钱学森在北京逝世,享年98岁。

[1]2011年12月8日,纪念钱学森诞辰100周年座谈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

钱学森生平所获得荣誉1957年,获得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一等奖。

1979年,钱学森的母校加州理工学院授予他“杰出校友”的称号。

1991年10月,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钱学森“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和一级英雄模范奖章。

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决定,授予钱学森“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2006年,荣获“中国航天事业50年最高荣誉奖”。

2007年,荣获“感动中国年度人物”。

2009年11月13日,第二届中国绿色发展高层论坛授予钱学森“中国绿色贡献终身成就奖”。

世界著名科学家,空气动力学家,中国载人航天奠基人,中国科学院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中国导弹之父”“中国自动化控制之父”和“火箭之王”,由于钱学森回国效力,中国导弹、原子弹的发射向前推进了至少20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钱学森简介
汤天翼
目录
简介 家庭背景及教育 简单概况 主要科学贡献及思想 部分书信 主要事记 评价 结尾

平凡造就的伟大
曾今的望族,刻苦求 学名校。留学美国,创造 卡门—钱公式,36岁成为终 身教授,5年被囚禁归国。 殚精竭虑,无怨无悔,奠 定祖国航天事业。航天之 父——钱学森,让我们一起 走近他。
(4)大跨度思维:他根据自己的实践体会说;
“跨越应越大,创造程度也越大。
钱学森的主要科学贡献及思想
二、钱学森的方法论 (1)整体思维:他习惯于把事物作为一个完整 的、有机的进作进行系统的分析习惯于弄清事 物的部分与整体、微观与宏观、特殊与普遍、 具体与抽象等辩证关系并归到系统整体上、他 常说“要从整体上考虑并解决问题”。 (2)综合集成思维:即将大量的知识、信息加 以分析综合,从而获得新的思想成果.
1943年 1945年 1947年 1947年9月 1949年
32 34 36 36 38
42 43 44 45 47
1953年 1954年 1955年9月17日 1956年 1958年
1959年
48
1960年 1961年 1962年 1963年 1965年 1968年 1969年 1970年 1982年 1984年 1986年 1987年
1988年
1994年
1998年 2001年
2009 年 10 月 31 日 上午8时6分 在北京逝世
评价
在他心里,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 重,名利最轻。5年归国路,10年两弹成。 开创祖国航天,他是先行人,披荆斩棘, 把智慧锻造成阶梯,留给后来的攀登者。 他是知识的宝藏,是科学的旗帜,是中 华民族知识分子的典范。
任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副院长,并不再兼任该院一分院院长。从此,钱学森的主要职务一直为副职,由 第五研究院副院长,到第七机械工业部副部长,再到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等,专司中国国防科 49 学技术发展的重大技术问题。 当选为中国自动化学会第一届理事会理事长。 50 《物理力学讲义》出版。 51 《星际航行概论》出版。 52 任第七机械工业部(导弹工业部)副部长。 54 兼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五研究院(即今天的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院长。 57 当选为中国共产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和第九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并相继当选为第十、十一、 十二、十三、十四、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第十、十一、十二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 58 任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并不再兼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五研究院院长。 59 任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当选为中国力学学会名誉理事长。任国防部第五 研究院院长,兼任该院一分院(即今天的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院长。 71 在中国科学院第五次学部委员(院士)大会上,被增选为中国科学院主席团执行主席。1992年,在中 国科学院第六次学部委员(院士)大会上,被聘请为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席团名誉主席。 73 在政协第六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上,被增选为政协第六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并相继当选为 政协第七、第八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 75 被聘为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科学技术委员会高级顾问。《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科学和系统工程》 出版。 76 兼任政协第七届全国委员会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获(1985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 《关于思 维科学》出版。 《论人体科学》出版。《创建人体科学》、《人体科学与现代科技发展纵横观》和 77 《论人体科学与现代科技》分别于1989年、1996年、1998年出版。 在中国工程院第一次院士大会上,被选聘为中国工程院院士。《论地理科学》出版。《城市学与山水 城市》出版。 83 被聘为解放军总装备部科学技术委员会高级顾问。在中国科学院第九次院士大会和中国工程院第四次 院士大会上,被授予“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称号。 87 《论宏观建筑与微观建筑》出版。《第六次产业革命通信集》出版。《创建系统学》出版。 90 98
钱学森的主要科学贡献及思想

三、关于创建中国导弹航天事业及系统科学思想 钱学森就意识到:现代复杂工程系统的开发与传 统工程研制有很大不同,必须建立具有宏观谋划指导
与系统设计控制、管理职能的总体研究机构——这就是
他提出的导弹研究院。 钱学森在组织实施我国导弹航 天工程中,成功运用了“工程控制论”的方法,并研究、 制定、验证、完善了一整套中国现代工程系统开发的 技术过程。



1929年9月钱学森考取交通大学机械工程系,攻读铁道机械工程专
业。

1934年钱学森考取“航空机架”留美公再费生

1935年8月,钱学森负笈东行,前往波士顿的麻省理
工学院。 1936年10月,钱学森前往洛杉矶的加州理工学院,投 奔冯· 卡门麾下,攻读博士学位。1939年,钱学森完成 了《高速气体动力学问题的研究》等四篇博士论文, 第一次显示了他在科学研究上的惊人才华。钱学森因 此获得加州理工学院航空、数学博士学位。钱学森博
钱学森的主要科学贡献及思想

五、关于教育的构想
构想之一:用现代科学技术体系结构培养和教 育学生 构想之二:让大学生懂得系统科学 构想之三:让科学和艺术“联姻” 构想之四:改革数学课程
钱学森部分书信

钱学森部分书信
钱学森部分书信
主要大事记
时间 1911年12月11日 1923年9月 1929年9月 1934年6月 1935年9月 1936年9月 1939年 重要事件 生于上海。 进入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学习。 考入交通大学机械工程系铁道门 考取清华大学第二届公费留学生。 进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航空系学习。 转入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航空系,成为世界著名空气动力 学教授冯〃卡门的学生,并很快成为冯〃卡门最得意的 弟子。 获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航空、数学博士学位,同年与 冯〃卡门提出卡门——钱公式。 任加州理工学院助理教授。 任加州理工学院副教授。 被麻省理工学院聘为终身教授。 在上海与蒋英结婚。 任加州理工学院喷气推进中心主任、教授。同年,他推 导出著名的“钱学森公式”,提出了航程3,107英里(5, 000公里)的助推滑翔超音速飞行器的建议。 正式提出物理力学概念,主张从物质的微观规律确定其 宏观力学特性,开拓了高温高压的新领域。 《工程控制论》英文版出版。 返回祖国。 任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力学系主任。经杜润生、杨刚 毅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 当选为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年 龄 0 12 18 23 24 25 28
有位严父:钱均夫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钱均夫终身
从事教育事业,对钱学森的教育更是倾尽心力。正 因为这样,钱学森后来常说“我的第一位老师是我 的父亲。
简单概况

1914年初,钱学森岁父母来到北京,进入蒙养院 1917年,不满六岁的钱学森进入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附属小学 (今北京市第二实验小学)。 1921年九岁的钱学森转到和平门的国立高等师范学校附属小学念 高小 1923年至1929年,钱学森就读于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士论文中的重大成果时候“热障”理论和“卡门-钱近
似”公式。
钱学森的主要科学贡献及思想
(一) 科学贡献

在美国期间,发现了飞行设计中的重要公式——卡门-钱公式。

1944年美国陆军委托冯· 卡门主持研究远程火箭,钱学森负责
理论组。发表了多篇重要文章,他成为了当时世界上颇有名 望的优秀科学家和火箭专家。
THANK
钱学森的主要科学贡献及思想

四、钱学森关于农业科技的思想
钱学森提出“创建农业型知识密集型产业——农业、
林业、海业、沙业”。在以后的十多年里,他以多种形
式对“沙产业”作了多方阐述,形成了钱学森关于沙漠 戈壁合理利用的科学构想。其实质是必须利用全部现 代科学技术,包括物理、化学、生物学等基础科学, 通过光合作用转换太阳能;利用系统工程综合开发产 品和后加工;建立适合市场机制的有效管理体系。
家庭背景及教育
名门望族: 杭州钱家是吴越国王钱鏐的后嗣,南
宋以来,特别是明清时代,曾有众多的政治家、文 学家和著名的学者出自这个家族。
家庭背景及教育
受益母亲:钱学森的母亲章兰娟生于1887年,大家
闺秀,温良恭俭,一心一意相夫教子。章兰娟颇有 几分数学天赋,心算很快,在钱学森小的时候,她 常常跟钱学森做心算游戏,从小培养了钱学森对数 学的爱好。

1950年7月到1955年6月完成并出版了《工程控制论》专著。 1960年11月5日,钱学森在酒泉基地参与领导并成功组织了 我国制造的第一枚近程导弹的发射实验。
钱学森的主要科学贡献及思想
科技著作有: 《工程控制论》 《物理学讲义》 《星际航行概论》 《论系统工程》 《关于思维科学》 《论地理科学》 《科学的艺术与艺术的科学》 《人体科学与现代科技发展纵横谈》 《创建系统学》 《论宏观建筑与微观建筑》 《论第六次产业革命通信集》 《钱学森书信》
钱学森的主要科学贡献及思想
(二)科学思想
一、钱学森的科学观
1.现代科学技术体系观 2. 科学技术是社会发展的动力观 3. 对科学的认识观
钱学森的主要科学贡献及思想
(3)逻辑思维与非逻辑思维:他借鉴老哲学 家熊十力把人的智慧分为”性智”与”量智” 的观点并加以辨证的解释和发挥,认为“量 智”侧重在科学技术中研究从局部到整体、 从量变到质变所获得的知识,掌握其“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