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港市城市总体规划

合集下载

张家港金港片区(含金港镇和保税区)整合规划

张家港金港片区(含金港镇和保税区)整合规划

深圳市城市空间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物流载体的整合
仓储物流用地现状
•分布较集中 现状仓储物流用地6.3KM2 ,占现 状建设用地的14%,基本分布在 长江沿线。 •长江路以北未得到充分利用 长江路以北总面积为29.85KM2 , 其中已开发用地15KM2。 •岸线利用还有挖掘空间 管理岸线总长度22.4公里,其中 可利用的有15.61公里,已利用 岸线10.52公里,还有约5公里岸 线未利用。
规划范围和期限
规划范围: 张家港总体规划中确定 的两个主城区之一的金 港片区。
规划区面积: 131.12平方公里
规划期限: 2007年-2020年
编制时间: 2007年6月至12月
张家港金港片区(含金港镇和保税区)整合规划
深圳市城市空间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规划编制背景
已经编制通过的相关规划
张家港市城市总体规划中的金港城区总 体规划(2003-2020) 金港城区发展规划 金港城区重点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保税区及化工园区分区规划 保税区及化工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金港新城城市设计 高新技术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金港镇工业区南区规划
——生态环境保护压力大
2002年工业用地10KM2,2007年工业 用地20KM2。 工业用地的扩张逐步侵占生活和生态 岸线,生态环境优势逐渐丧失。
张家港金港片区(含金港镇和保税区)整合规划
深圳市城市空间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对外交通分析
——对外交通衔接不够
张家港金港片区(含金港镇和保税区)整合规划
深圳市城市空间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提高城区服务 服务实力,打造金港人居 人居品牌。 服务 人居
完善对本地居民的服务体系;拓展对外来人口的服务层面;配合现代服务业发展,提升对产业的服务能力;建设高标准、 高效率的旅游度假服务。

高铁对张家港的影响总结性论述

高铁对张家港的影响总结性论述

高铁对张家港的影响总结性论述高铁一响,黄金万两。

众所周知,在过去的十几年,高铁崛起成为中国发展的重要看点,从有到无,再到世界,高铁的发展是中国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石。

据统计,2018年末,中国高铁总里程高达2.9万公里,超过世界高铁总里程的2/3。

2016年开始,江苏开始大力发展交通,投入848亿用于公路、铁路、航空等重点工程,到2020年实现13个省辖市快速铁路市市通。

全国购房交流群在“微信”中打开加入群聊加入群聊大家都在谈论的高铁时代,之于张家港到底有何意义?根据张家港市城市总体规划,沪通铁路、苏南沿江铁路和通苏嘉铁路三线途径张家港,并在塘桥镇交汇,形成张家港枢纽站。

沪通铁路:平东站—南通西站—张家港北站—张家港站—常熟站—太仓港站—太仓站—安亭站—黄渡站苏南沿江铁路:南京南站—句容站—金坛站—武进站—江阴站—张家港站—常熟站—太仓站通苏嘉铁路:贯通南通、张家港、常熟、苏州、嘉兴五市县,北与盐通铁路、宁通铁路相接,南与沪昆铁路沪杭段、跨杭州湾铁路相通,中与沪宁铁路、沿江铁路和湖苏沪城际铁路相连。

大家都在谈论的高铁时代,之于张家港到底有何意义?沪通高铁-公铁两用桥高铁时代轰然而至,偏居一隅奋发拼搏的张家港,终于赶上了!当大家都在谈论着高铁,高铁时代的来临,究竟对张家港城市发展、人口流动和楼市价格,造成多大影响?发展:加速张家港融入上海大都市圈大家都在谈论的高铁时代,之于张家港到底有何意义?拥有速度的城市将赢得成功。

——规划大师勒·柯布希耶张家港作为“一带一路”长三角核心经济圈的城市,张家港拥有县级市中最密集的“公水铁空、江海联运”交通网络。

周边密布江海港口群与机场群,高速路网、公铁干线密度领先,这样一个的城市,却一直缺少提速城市发展的高铁。

随着高铁建设日益深入,发展的春风吹到了张家港这样的三四线城市,沪通铁路、苏南沿江铁路和通苏嘉铁路三条铁路的建成,将意味着张家港与超级城市上海、省会南京、浙江等热点城市连成一条线,有效承接上海优质资源溢出,深度涌融入上海大都市圈,以吸引更多的人才、资本流入港城,为发展更高能级的大产业、大港口、大城市提供了有力支撑。

张家港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张家港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张家港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张家港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规划文本一总则(一)、规划编制意义发展城市绿化,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和生态型城市,提升张家港生态环境与城市形象,为实施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做出应有的贡献。

(二)、规划依据2.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2.2《城市绿化条例》2.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2.4《城市绿化规划建设指标的规定》 2.5《国家园林城市评选标准》 2.6《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7《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绿化建设的通知》 2.8《城市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办法》 2.9《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 2.10《江苏省城市绿化管理条例》 2.11《苏州市城市绿化条例》2.12《苏州市古树名木保护管理条例》 2.13《张家港市城市总体规划》2.14国家其他相关法规、条例和行业标准(三)、规划期限近期:2002-2005年;中期:2006-2010年;远期:2011-2021年。

(四)、规划范围与规模规划范围:为远期规划城市建设用地范围,面积54.19k㎡。

现状建成区面积16.88 k㎡。

人口规模:中期市区人口为32万人,远期市区人口为45万人。

(五)、规划指导思想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绿化建设的通知》精神,以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为指导,以促进城市持续发展为中心,以重点促进1工业高度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协同优化、经济发展与社会文化环境的协同优化以及综合效益最大化为目标,规划总量适宜、分布合理、特点鲜明、植物多样、景观优美的城市绿地系统,加强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

(六)、规划原则6.1贯彻现代园林绿化的四性四结合原则 6.2适应城市总体发展需要的原则 6.3广泛借鉴、推陈出新、创建特色的原则 6.4资源整合和优化利用原则 6.5尊重自然的生态规划原则 6.6多样性原则6.7长期、动态的规划原则二规划目标与指标(一)、规划目标 1.1 总体目标规划总量达标、结构布局合理、综合功能优化的城市绿地系统,形成“水绿相依”的鲜明江南水乡绿化特色,构筑“人、城市与自然和谐”的具有丰富生态文化内涵的优美绿地景观,创建“林、园结合”的花园式绿色生态宜居城市。

张家港高铁新城5号控制性详细规划批前公示(2020)

张家港高铁新城5号控制性详细规划批前公示(2020)

张家港高铁新城5号控制性详细规划批前公示(2020)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要求,现将《张家港高铁新城5号控制性详细规划》主要内容进行报批前公示,征求公众意见。

公示时间2020年1月20日-2020年3月5日,在此日期内,公众如有意见和建议,请致电高铁新城管委会:58963938,塘桥镇人民政府:58441090。

塘桥镇人民政府2020年1月20日一、规划范围规划范围东至馨苑路、西至引江路(西环路)、北至开放大道(南苑路)、南至迎宾大道(新泾路),面积约2.25平方公里。

二、功能定位打造以会展及其相关服务功能为核心,传统与现代相融合,生态与服务一体化,集会议会展、商业服务、创新居住和文化教育等功能为主的都市新型综合片区。

形成:创新高效、复合配套的会展新客厅;绿色开放、智慧宜居的未来新社区;传承历史、畅想未来的人文彰显地;绿色便捷、活力多元的共享新空间。

三、空间结构规划形成“一核双轴、两心三区”的空间结构:“一核”是指会展综合服务核。

“两心”是指徐家湾商业文化中心和社区共享邻里中心。

“十字双轴”是指徐湾路绿色活力共享轴和三丈浦生态文化休闲轴。

“品质三区”是指国际综合会展区、创新品质生活区和时尚商住街区。

四、道路交通规划坚持交通引导发展,构建及交通与用地互动互促的综合交通系统。

本次规划道路以快速路、主干路为骨架,次干路与支路为补充。

(1)快速路在本次规划单位内为迎宾大道(新泾路)。

(2)主干路本次规划范围内为引江路(西环路)、崧泽路、馨苑路、开放大道(南苑路)、荟萃路(花园南路)、长乐路(徐湾路)。

(3)次干路本次规划范围内为未央路、韶华路(北小塘路)、书径路(润发东路)、徐湾东路、融沪路。

(4)支路结合用地功能加密支路,提升出行便捷性与可达性。

五、绿地系统规划规划绿地以三丈浦、瘦央公园为主要纽带,形成以城市公园为核心,以道路绿化、滨河绿地、街旁绿地、广场为补充的多核网状布局模式。

城市总体布局第4节城市总体布局案例分析

城市总体布局第4节城市总体布局案例分析

由杨舍、港区两个相 对独立的城区组成双 城式城市。杨舍为全 市的行政、经济、文 化中心,港区为港口 城市。二城中间隔以 大片生态绿地,穿插 布局若干中心村,以 两条快速干道和一条 辅助道路相联系。杨 舍为单中心团块状结 构,港区部分由港区、 后塍、南沙三个相对 独立组团组成。
感谢下 载
珠海市城市总体布局的变化
三、
城市发展实施“大港口、大 工业”战略,从而使得城市 的基本骨架逐渐拉开,城市 建设重点向西推移,珠海机 场、珠海大道相继建成使用。 经过了1990年代初期经济重 心向西部转移的第一次西进 以及在此基础上启动的负债 建设的港口、铁路、机场以 及桥梁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 后,珠海并没有如期“筑巢 引凤”
成都市城市总体布局的变化
新一轮总规确定 的城市将不再是 密集的圈层式, 而是疏密结合的 扇形布局
启动东部新城、 南部新城、北部 新城、西部新城 的建设,单核变 多核,以外环路 为核心,沿放射 道路走廊式轴向 发展,形成若干 个城市组团
成都市城市总体布局的变化
新一轮总规确定 的城市将不再是 密集的圈层式, 而是疏密结合的 扇形布局
启动东部新城、 南部新城、北部 新城、西部新城 的建设,单核变 多核,以外环路 为核心,沿放射 道路走廊式轴向 发展,形成若干 个城市组团
成都市城市总体布局
优先发展公交的战 略,建立以轨道交 通和快速地面公交 为骨干,普通地面 公交为主体的公交 体系,中心城与外 围组团实现30分钟 主城区的交通战略 强化铁路枢纽地位, 规划成渝高铁,改 造北站和南站,在 龙泉驿组团(东部 新城)预留第三客 运站
第四节 城市总体布局案例分析
青岛市城市总体布局
95《总规》:“两点一环” 的城市结构
向济南、潍坊 向日照

张家港简介介绍

张家港简介介绍
张家港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1 2 3
土地面积
张家港市拥有较为丰富的土地资源,总面积约为 716市注重合理规划和利用 ,不同性质的用地都有所涉及,如农业用地、工 业用地、商业用地等。
土地管理
张家港市政府对土地管理严格把控,注重保护耕 地,合理规划城市建设用地,确保土地资源的可 持续利用。
水资源
水资源储量
01
张家港市境内拥有较为丰富的水资源,主要来源于降雨和过境
水。
水质保护
02
为了保护水资源,张家港市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加强水
污染防治、推广节水用水等。
水资源利用
03
张家港市在水资源利用方面,既注重保障市民生活用水,又积
极发展水产业,利用水资源进行发电、灌溉等。
矿产资源
01
矿产资源种类
发展理念
张家港市的发展理念是“以人民为中心”,注重民生改善、 环境保护、文化传承等方面的发展,致力于打造一个和谐、 美丽、繁荣的城市。
城市建设重点工程和项目
重点工程
张家港市的城市建设重点工程包括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公共设施、环境保护等 方面。例如,近年来实施了城市快速路网建设、地铁1号线建设等重大工程。
CHAPTER 05
张家港人口和社会事业发展情况
张家港人口和社会事业发展情况
• 张家港市,简称“张”,又称“港城”,位于中 国江苏省苏州市,是一座拥有丰富的自然和文化 资源的城市。
CHAPTER 06
张家港城市规划和建设发展情况
城市总体规划和发展理念
城市总体规划
张家港市的城市总体规划是以现代化、生态化、文化多元化 为发展目标,注重城市功能分区、交通规划、公共设施布局 等方面,旨在打造一个宜居、宜业、宜游的城市。

张家港市大新镇新海坝村村庄整治规划

张家港市大新镇新海坝村村庄整治规划

v01项目理解1 区位分析2 规划背景3 规划范围4 历史沿革5 历史积淀6 总体定位与目标1新海坝村位于张家港市北面的大新镇,东面紧邻锦丰镇,北靠长江。

2在《苏州市城市总体规划》中,新海坝村正位于沿江旅游发展带上,是以现代港口码头和长江水域及生态农业观光游览为特色,建设集观光、休闲、度假、商务等于一体的旅游带,地理位置优越。

苏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7-2020)——旅游发展规划图张家港大新镇总体规划——村镇分布大新镇 新海坝村大新镇 新海坝村长江1《一干河生态廊道建设规划》为张家港2013年重点实施打造项目,新海坝村为一干河生态廊道的重要端点。

一干河生态廊道建设共分为七个区段,东北角的滨江公园作为一干河流入长江的重要景观节点,已建成苏式园林风格的公园。

新海坝村距离该节点进半公里,从景观的延续性和风格的统一性来考虑,有必要对新海坝村进行整治。

2现新海坝村东一100亩地块以确定为四水厂规划备用地,其东北角为纪念碑用地,两块规划备用地规划范围有部分在本次村庄规划范围内。

在本次新海坝村规划中,保留原有备用地红线范围。

大新镇新海坝村N 大新镇新海坝村滨江公园纪念碑用地规划设计范围:北至长江大堤,南抵沿江公路,西至村间小路,东至大新镇镇界。

规划面积为60.6公顷。

长江清代中叶逐渐积涨并联成平凝沙、寿兴沙、盘篮沙、、常阴沙、段山沙等几个较大的沙洲。

老海坝(原名兴安镇)位于常安镇东南面。

常安镇老海坝(原名兴安镇)民国初期,筑老海坝和新海坝。

民国中后期为全盛时期,街呈一字形,南北长千余米,商户百余家,成为无锡、上海和老沙地区进行城乡物资交流的中转站,上海山北公司每天有拖驳轮船往返于老海坝镇至上海的江面上,故老海坝镇又有“小上海”之称。

1957年全部坍入江中。

原商户向南各镇迁移,部分住户东迁南丰、兆丰镇等地。

2005年老海坝村与新海坝村合并为新海坝村。

3 如今的海坝村目前的海坝村因多次坍江,商户迁移,已不再承担中转站功能。

张家港城区河道

张家港城区河道
作为全国经济最发达、发展速度最快的县市之一,张家港的现代化、工业化、 城市化进程越来越快,与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要求相比,水资源的开发、利用、 保护、管理存在着明显的不协调、不适应,水污染、水生态恶化等问题并存。
1.1 规划缘由...........................................................................................................................1 1.2 规划目标...........................................................................................................................1 1.3 规划标准...........................................................................................................................1 1.4 规划内容...........................................................................................................................1
4.3 蓝线绘制方法...................................................................................................................9 4.4 具体蓝线控制宽度...........................................................................................................9 4.4.1 一级河道......................................................................................................................10 4.4.2 二级河道......................................................................................................................1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张家港市城市总体规划2003年3月,我们委托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进行了《张家港市城市总体规划》新一轮修编,年底编制完成了规划纲要设计。

2004年元月通过了省建设厅组织的纲要论证,7月完成了成果设计,9月份通过省建设厅组织的成果论证。

12月1日经市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

经国务院部际联合审批小组审核后。

2006年6月22日省人民政府苏政复[2006]49号文件和7月26日苏州市人民政府苏府复[2006]125号文件中获得批准。

一、城市性质。

张家港是现代化滨江港口工业城市。

二、城市定位。

长三角地区重要的制造业基地、江苏省重要的滨江工业基地、苏锡常都市圈内重要的保税物流中心。

三、市域空间规划。

规划形成“一城、双核、五片”的空间结构。

“一城”指张家港作为高度城市化地区,呈现整体发展的空间结构特征,整个张家港就是一个城市。

“双核”指杨舍城区和金港城区,是市域内主要的居住和公共服务中心。

“五片”指杨舍城区、金港城区和锦丰片区、塘桥片区、乐余片区。

规划至2020年,市域总人口169万,其中城市人口142万人(含外来人口80万),城市化水平84%,市域城镇建设用地控制在171平方公里。

综合交通规划1.轨道交通:城际轻轨沿苏虞张公路东侧北上,跨张杨公路后,沿张杨公路北侧向西,经塘桥片区、杨舍城区、金港城区与江阴规划中的轻轨相连,在杨舍城区、金港城区和塘桥片区分别设1个轻轨站。

镇南铁路由江阴出线后穿沿江高速,在凤凰南部布局货运站,向南进入常熟境内。

2.市域主干道:规划为“五横五纵”。

[五横:沿江公路、港丰公路、晨丰公路、张杨公路和西塘公路;五纵:中华路、杨新公路、杨锦公路、苏虞张公路-黎明路和妙丰公路。

]3.市域二级路网:规划为“八纵八横”,在市域主干道的基础上,按照每相邻的两条市域主干道之间规划2——3条市域二级路网的要求进行规划,从而达到平均2公里左右就有一条二级干道,以加强市区与片区之间、片区与片区之间的联系。

4.过江通道:第一过江通道:苏虞张公路向北延伸,连接黎明路,在三干河口上游建设长江大桥。

第二过江通道:中华路-沿江公路在护漕港附近过江进入如皋,南接沿江高速。

生态建设规划规划“一轴、二纵、三心、四横”的生态构架作为五个片区的生态隔离。

一轴:一干河为我市中轴线,规划为我市市域内联系长江与市区最重要的清水河道,成为我市未来的水景轴、绿色轴、生态轴;二纵:西部、东部生态隔离带;三心:双山岛、生态园、常阴沙管理区生态绿核;四横:北部沿江生态保护带、沿港丰公路生态隔离带、沿晨丰公路生态隔离带和南部外围生态保护带。

杨舍城区:全市行政、经济、文化中心,全市生活、生产服务中心,高新技术产业基地。

将发展成为自然环境优美、文化艺术气息浓郁、人与自然高度和谐、最适宜人居的城市。

到2020年,规划建设用地63 平方公里,人口55万人。

张家港市锦丰片区总体规划---江苏扬子江国际冶金工业园规划简介编者按:为深化“一城四区”市域城镇体系规划,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五月市规划局聘请江苏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张家港市锦丰片区总体规划》和《江苏扬子江国际冶金工业园规划》,七月份完成初步方案设计,前后经多次修改,九月二十八日经常委市长联席会议原则通过,现将该规划予以简要介绍。

一、目标定位:长江三角洲冶金工业制造中心之一,江苏沿江重工业发展基地,现代化滨江工业城市。

二、人口规模:规划总人口20万,其中城镇人口15万,片区城市化水平75%。

三、用地规模:规划总用地85平方公里,其中建设用地72平方公里。

四、总体布局:1、结构形态:以长江及东西向交通干线为主要发展轴,以生态廊道为分隔,形成组团状的结构形态。

2、功能布局:由一心、二片、二轴、七组团构成,形成开敞式城市空间布局。

一心---位于港丰公路南侧的城市中心,主要为锦丰片区服务,兼具为整个张家港服务,为主要行政管理、商业贸易、文化教育娱乐、体育中心,也是交通系统的焦点。

二片---以港丰公路为界线分成两片,北片为发展生产用地,南片以发展生活用地为主。

二轴---一干河绿化景观轴、兴联路生活轴。

七组团----在港丰公路北侧规划有五个生产组团,并结合现状成片居住用地安排三个集中的职工宿舍。

港丰公路南侧两个组团为生活组团。

3、用地布局:分为两部分,港丰公路以北发展冶金、汽车等工业,形成完整集中的工业园区;港丰公路南侧形成片区核心区,由行政办公、体育、商业贸易、文化娱乐医疗卫生和居住用地组成。

五、江苏扬子江冶金工业园规划1、功能定位:长江三角洲冶金工业基地之一,江苏冶金龙头企业,花园式工业园区。

2、建设时序:首先着力建设一干河以东地区,其次建设一干河以西地区。

3、园区各类用地布局:工业用地:为园区主要用地类型,按建设时序,以一干河、九龙港、油车港为界分为既紧密联系又相对独立的3个工业组团。

公共设施用地:主要沿人民路、锦花路布置,共设锦花路段、人民路一干河东西两侧共3处公共设施用地。

市政设施用地:对自来水厂、变电站、消防站、维修站等市政设施用地进行了规划。

《张家港市东南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简介南片区位于张家港市杨舍中心城区东南部,是市区重要的对外门户。

规划用地范围北至新丰河,东至东二环,南至南二环,西至华昌路(规划)。

规划总用地141公顷。

规划目标通过合理的道路系统和交通组织,结合广场及绿地景观,将对外交通、商业服务、市政设施、物资集散转运及居住等多种功能有效联系成一个整体,并在局部形成中心,引发市民出行、活动、交流、增强城市活力。

功能定位城市对外客运交通集散地及配套商业服务区;城市物流中心;城市公共交通停车、保养、维护中心;东南居住区及暨阳湖居住区的延伸。

规划布局采用分区方式,将整个规划用地分为两个区,即北部综合服务配套区和南部居住区。

其中综合服务配套区沿苏虞张联接线两侧展开,包涵长途客运站、市政设施、物流仓储、商业服务等四个功能小区;居住区沿新沙河两侧展开,西接暨阳湖片区。

道路交通规划采用三条主要道路及三条次一级道路构成路网结构。

以二环路、苏虞张联接线、华昌路三条主干道构成框架担负市区交通及部分对外交通职能;以河西南路、南北向规划一号路和东西向规划二号路三条次一级道路构成区内的主要生活性道路。

景观设计采用“三纵两心”形式。

“三纵”即新丰河及北侧生态景观带、苏虞张联接线两侧绿线、新沙河滨河生活景观带;“两心”即苏虞张公路与二环路口节点绿化广场、苏虞张联接线与华昌路口节点绿化广场。

《张家港市人民东路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简介人民东路地区位于张家港市杨舍中心城区核心区东北。

规划用地范围北至张杨公路,东至东二环,南至东横河,西至华昌路。

规划总用地130公顷。

规划目标遵循城市总体规划对人民东路地区功能定位,推动城市核心区边缘的开发,创造人民路有个性的、舒适宜人的城市空间,把城市开发与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结合起来,展现城市新形象。

功能定位城市文化、商务、行政办公区;城市汽车展销、贸易中心;居住功能。

规划布局规划片区分为北、中、南三个区域。

北部区域主要是汽车展销,以及相关零配件、维修服务;中部区域以文化、商务、行政办公等项目为核心,结合广场安排有一定活动吸引力的相应设施;南部主要作为居住用地开发。

三个区域相互间通过道路、河道、绿化加以渗透。

道路交通规划交通处理的重点是强调片区便捷的交通可达性。

以东二环、张杨公路、华昌路、人民东路四条主干道组织市区交通及部分对外交通;以东苑路、民丰苑路、长泾路、东横河路四条次一级道路组织区内交通流。

景观设计人民东路景观延续人民中路景观风格,强调整条道路景观的整体性和序列感。

空间主节点放在人民东路南侧,东苑路和民丰苑路之间,结合道路、水系进行统一规划。

整个人民东路天际轮廓线形成中间高,两侧低的空间格局。

张家港市市域二级路网规划简介随着我市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道路交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命脉,愈加显现出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同时新形势对交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

为把我市的道路交通规划建设成为全省乃至全国领先的高度现代化的交通体系,市规划局、交通局在市域“五横五纵、一高一快”主干道的基础上,按照均衡分布、相互衔接的原则,编制了市域次干道即二级路网规划,现予以简要介绍。

一、规划历程:二级路网规划从今年四月开展着手编制,六月初步完成成果设计,七月份经各镇主要领导论证,九月二十八日经常委市长联席会议原则通过。

二、市域二级路网规划的意义1、有利于完善市域交通体系,构筑现代化港口工业城市框架。

随着我市“一城四区”空间结构的逐步形成,在市域“五横五纵”主干道网之下,规划市域二级路网可以强化片区之间的交通联系,完善我市的市域交通体系。

2、有利于拓展经济和城镇发展的空间。

随着二级路网的规划建设,市域主次干道的密度将有较大的提高,一些地区的交通状况将有很大的改善,从而直接增加经济发展的腹地,拓展城镇发展的空间。

3、有利于提高整个城市的综合竞争力。

随着现代化市域交通体系的逐步形成,我市的对外对内交通将更加便捷,投资环境将更加优化,区位优势将日益显现,我市的综合竞争力将得到提高。

4、有利于减少项目建设中的不确定性,避免浪费。

通过对二级路网实行规划控制,将大大降低因道路规划的不确定而导致项目布局的不确定性,避免因道路拆迁形成浪费。

5、有利于建设绿色城市。

通过在二级路网两侧规划建设一定宽度的绿化景观带,可以在市域内形成多条绿色走廊,真正把我市建设成为一个绿色城市。

三、市域二级路网规划的原则1、注重规划控制的原则。

本次规划是长远规划,也是对市域路网进行远期规划控制,避免重复建设,不要求短期内实施完成。

2、与市域规划及市域主干道相协调的原则。

二级路网将在“五横五纵、一高一快”市域主干道的基础上,按照每相邻的两条市域主干道之间规划2——3条市域二级路网的要求进行规划,从而达到平均2公里左右就有一条二级次干道。

3、与各镇各开发区主干道相衔接的原则。

市域两级路网的规划将尽量与各镇各开发区已有的主干道相衔接,不改变各镇各开发区原有道路的结构。

同时,在符合规划要求、间距适当的前提下,二级路网规划将尽量利用现有的道路网,以减少拆迁量,减少占用新的耕地。

4、统一建设标准的原则。

为高标准规划现代化的市域二级路网,市域二级路网必须制定统一的建设标准,快车道为双向四车道或双向六车道,路面宽度为27米(控制总宽67---87米)或37米(控制总宽97米),两侧各规划20至30米的绿化景观带。

四、市域二级路网规划:根据以上原则,市域二级路网规划为“十五横十五纵”体系,道路总长度429公里(注:道路名称均为暂名)。

横路:由北向南分别为五棵松路、黄海路(锦乐路)、人民路、兴联路、兴南路、华晨路、沙洲路、新泾路、北京西路、塘妙路、南环路、西妙路、凤恬路、凤码路(杨福路)、程墩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