淀粉的消化

淀粉的消化
淀粉的消化

现象:细嚼馒头,感觉有甜味。

提出问题:口腔内的馒头为什么会变甜?

假设:口腔内发生了化学性消化。

实验:

实验目的:

说明口腔内唾液淀粉酶对淀粉具有消化作用。

实验材料:

大、小烧杯、试管、清水、水浴锅、碘液、制好的淀粉浆糊。

实验过程:

一.制备淀粉浆糊:

实验课前,取1克干淀粉放在烧杯里,加清水100毫升,调和均匀,置于三角架上,搅拌,煮沸,制成浆糊,冷却待用。

二.实验步骤:

1.将浆糊注入试管。

取两个试管,分别编号1和2,然后各注入2毫升浆糊。

2.取唾液。

用凉开水漱口,之后略微张开口,舌头抵在下颌门齿的下方,大约法3分钟后,将舌尖搁在小烧杯口上,唾液就会沿着下唇流入杯中。

3.向试管内分别滴入清水和碘液。

向1号管里滴入清水2毫升,向2号试管里滴入已准备好的唾液2毫升,然后振荡两个试管。

4.水浴。

将两个试管放在37℃的温水中水浴10分钟后,同时取出,冷却。

5.加碘液。

向冷却后的两个试管中,各滴入2滴碘液,振荡。

三.学生实验:

观察:1号试管中的浆糊变成了蓝色,为什么?(答:淀粉遇碘变蓝。)

2号试管中的浆糊没有变蓝,为什么?(答:淀粉被唾液淀粉酶分解成麦芽糖,麦芽糖遇碘不变蓝。)

结论:唾液中含有唾液淀粉酶,能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口腔内唾液淀粉酶对淀粉具有消化作用。

四.整理实验台:将用过的烧杯、试管冲洗干净,放回原位。

注意事项:

1.实验用淀粉糊代替馒头、米饭。淀粉糊浓度为千分之一。

2.取的唾液一定要是沿下唇淌下来的,不能取粘液或唾沫,否则实验不明显。

3.淀粉有遇碘变蓝的特性。如果淀粉糊经实验后加碘不变色,说明淀粉糊发生了变化、变成了有甜味的糖。

4.两支试管在加碘液前先看一看里面液体有什么区别?(约10分钟后看结果)

5.2号试管里的淀粉不是被唾液消化的,而是被唾液中的特殊物质一唾液淀粉酶消化了。

实验原理:

唾液淀粉酶把淀粉分解成麦芽糖,糖溶于水后,一般无色,所以试管里的液体是透明的。我们细嚼淀粉类食物口中有甜味就是唾液淀粉酶将淀粉分解成麦芽糖的缘故。至于有的试管液体呈淡黄色,那里碘液颜色,不会影响实验效果。上面的变化改变了物质性质、是化学变化,这样的消化方式就是化学性消化。消化酶是进行化学性消化的关键物质。没有消化酶的参与,化学性消化就不能进行。要使消化酶充分发挥作用,就要让酶与食物密切结合。所以吃东西时要反复咀嚼。在口腔中,除了唾液淀粉酶的化学性消化外,还有牙齿咀嚼、舌头搅拌,改变食物形状的物理性消化。需要说明的是:唾液淀粉将淀粉分解成麦芽糖后还不能被人体吸收,必须到小肠,在胰麦芽糖酶的作用下进一步分解成葡萄糖,才能被小肠吸收。至此,淀粉消化才彻底完成。

实验失误的原因

1.加入碘酒的量太多(碘酒使酶失活);

2.温度过低;

3.淀粉液浓度过高,太粘稠;

4.操作失误等。

思考:

你觉得平时吃饭是“细嚼慢咽”好?还是“狼吞虎咽”好?为什么?

--------------------------------------------------------------------------------

实验改进:

1、多组对照实验

依据下表设置多组对照,进行实验,验证唾液淀粉酶的催化作用要在一定的条件下才能实现。

试管编号加入物质温度时间加碘液

1号试管淀粉糊2毫升、清水2毫升37℃10分钟2滴

2号试管淀粉糊2毫升、唾液2毫升37℃10分钟2滴

3号试管淀粉糊2毫升、唾液2毫升、2滴盐酸37℃10分钟2滴

4号试管淀粉糊2毫升、唾液2毫升100℃10分钟2滴

5号试管淀粉糊2毫升、唾液2毫升0℃10分钟2滴

实验结果:

除2号试管不变色外,其它各试管均变蓝色.

实验分析:

1、1号和2号为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有无唾液,现象不同,证明唾液淀粉酶对淀粉有消化作用。

2、2号和3号为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酸碱度的不同,现象不同,证明唾液淀粉酶起消化催化作用需要适宜的酸碱度。

3、2号与4号、5号为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温度的不同,现象不同,证明唾液淀粉酶起催化作用需要适宜的温度。

4、通过这个实验得出结论:唾液中含有唾液淀粉酶可以消化淀粉,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发挥作用所需要的条件是适宜的酸碱度和适宜的温度。

--------------------------------------------------------------------------------

实验改进:

2、制备淀粉纸做唾液淀粉酶分解淀粉实验

一、制备淀粉浆糊

取1克干淀粉,加清水100毫升,调和均匀,搅拌煮沸,制成浆糊,冷却备用。如无烧杯等,用干净的小锅也可。

二、制备淀粉纸

把滤纸(或白报纸)放入浆糊中浸湿,捞起,贴在干净的玻璃或其它物体的平面上,晾干后揭下,贮存备用。

三、分别用唾液和清水浸湿淀粉纸

分组实验时,每个学生发给淀粉纸条两条,其中一条用唾液完全浸湿;另一条用清水完全浸湿,作为对照(唾液也可直接滴在纸条上)。

四、保湿,恒温5分钟

将上述两纸条分别放入两个小塑料袋中,作好标记,折转袋口。将塑料袋放进37℃恒温箱中(也可在贴身的衣袋中,或夹在腋下,以接近体温的温度保温5分钟已足。如气温较高,则不必放于衣袋或腋下)。此项操作省去了恒温水浴的用具。

五、加碘液(或稀释碘酒),观察实验反应

取出两纸条,分别滴加碘液,浸润两纸条。此时可以看到,用清水浸湿过的纸条变成了蓝色,而用唾液浸湿过的纸条没有变成蓝色,对比十分明显。

六、引导学生分析讨论实验结果及原因

淀粉的研究进展

淀粉精细化学品 课题名称:淀粉衍生物絮凝剂的研究进展 姓名:马玉林 学号:P102014101 专业年级:10级化学工程与工艺一班 2012年10月22日

淀粉衍生物絮凝剂的研究进展 马玉林 (西北民族大学,甘肃兰州730100) 【摘要】近年来,全世界对淀粉衍生物絮凝剂的研究、开发、应用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文章对淀粉衍生物絮凝剂的研究进行了综述,指出淀粉絮凝剂在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认为改性淀粉絮凝剂是最有发展前景的绿色絮凝剂之一。 【关键词】絮凝剂;改性淀粉;废水处理 近年来,合成有机高分子絮凝剂由于具有相对分子质量大、分子链官能团多的结构特点,在市场占绝对的优势。但随着石油产品价格不断上涨,其使用成本也相应增加,并且合成类有机高分子絮凝剂由于残留单体的毒性,也限制了其在水处理方面的应用。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英、日和印度等国结合本国天然高分子资源,开展了化学改性有机高分子絮凝剂的研制工作。经改性后的天然高分子絮凝剂与合成有机高分子絮凝剂相比,具有选择性大、无毒、廉价等显著特点。 在众多天然改性高分子絮凝剂中,淀粉改性絮凝剂的研究、开发尤为引人注目。因为淀粉来源广。价格低廉。并且产物完全可被生物降解,因此,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改性淀粉絮凝剂的研制开发呈现出明显的增长趋势,美、日、英等国家在废水处理中已开始使用淀粉生物絮凝剂,进几年,我国研究淀粉衍生物作为水处理絮凝剂也已取得了较大的进展。 1 淀粉类絮凝剂 淀粉的资源十分丰富,自然界中淀粉的含量远远超过其他有机物,是人类可以采用的最丰富的有机资源,也是开发最早、最多的一类天然高分子絮凝剂。淀粉分子带有许多羟基,通过这些羟基的酯化、醚化、氧化和交联等反应,可改变淀粉的性质。淀粉还能与屏息脂、丙烯酸、丙烯酰胺等人工合成高分子单体起连枝共聚反应,分子链上接有人工合成高分子链,使共聚物具有天然高分子和人工合成高分子两者的性质。 目前,改性淀粉已广泛用于食品、石油、造纸、电镀、印染和皮革等工业废水处理、污泥脱水,饮用水净化,重金属离子去除和矿物冶炼。淀粉衍生物絮凝剂主要有以下4种。 1.1阳离子型淀粉衍生物絮凝剂 阳离子型淀粉衍生物絮凝剂可以与水中微粒起电荷中和及吸附架桥作用,从而使体系中的微粒脱稳、絮凝而有助于沉降和过滤脱水。它对无机物质悬浮或有机物质悬浮液都有很好的净化作用,使用的pH范围宽,用量少,成本低。 阳离子淀粉是在碱性介质中,由胺类化合物与淀粉的羟基直接发生亲核取代

不易消化的淀粉是好是坏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8d7053057.html, 不易消化的淀粉是好是坏 作者:周石 来源:《大众健康》2003年第03期 不久前,见到报上刊登一篇《冷饭热后吃难消化》的科普文章。文中讲到:剩饭重热后再吃难以消化。因为米饭中的淀粉在加热到60℃以上时会逐渐膨胀,最后变成糊状,这个过程称为“糊化”。这种糊化的淀粉分子容易被人体的消化酶水解。然而,糊化的淀粉冷却后,淀粉中的分子重新排列并排出水分,产生“离浆”现象,称为淀粉的“老化”。老化的淀粉分子即使重新加热,哪怕温度很高,也不可能恢复到糊化时的分子结构。淀粉老化后不易被人体消化水解。 当我把这条信息告诉妻子时,她反倒说,那我今后多吃剩饭吧,因为我消化太好了,需要减肥!她的这种想法是否可行,我心中没底。说来也巧,在不久前召开的一次学术研讨会上,我听到《食物成分新认识——抗性淀粉的功能》的报告,为妻子这种“活学活用”找到了科学依据。会后,我进一步向该项研究的专家杨月欣请教。 杨月欣是中国疾病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卫生研究所研究员、中国营养学会副秘书长、营养与保健食品委员会主任,她的意见无疑具有权威性。下面是她对抗性淀粉的研究缘由及相关知识介绍。 在食物不丰富的年代,人们关心的是怎样防止营养缺乏,怎样把吃进的食物营养吸收得更多些;但在食物丰富后,富裕病的增多,促使人们开始研究怎样在满足口福的同时,避免肥胖、高血压、高血脂、糖耐量低减等富裕病的发生。 正因如此,上世纪90年代,膳食纤维首先被列为第七营养素;近年来又出现了“抗性淀粉”保健功能的新概念。 “抗性淀粉”说白了,就是不易消化的淀粉。营养学界给它的科学定义是:“健康者小肠中不吸收的淀粉及其降解产物。”近年的研究已初步证明,抗性淀粉不能在小肠消化吸收,不能在小肠分解为葡萄糖;它在结肠可被生理性细菌发酵,产生短链脂肪酸和气体。 1998年,世界卫生组织和世界粮农组织联合出版的《人类营养中的碳水化合物》一书中 指出:“抗性淀粉的发现和研究进展,是近年来碳水化合物与健康关系研究中的一项最重要的成果。” 抗性淀粉至今尚无化学上的精确分类。目前大多数专家根据淀粉的来源和人体实验的结果,把抗性淀粉分为4类。

抗性淀粉研究进展

抗性淀粉研究进展 摘要:抗性淀粉是膳食纤维的一种,对于人体健康具有重要的食用价值和保健作用。本文就抗性淀粉的分类、制备方法、对人体的生理功能、及其在食品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关键词:抗性淀粉;生理功能;食品应用 抗性淀粉(resistant starch,RS)是膳食纤维的一种,是人类小肠内不能消化吸收,但能在结肠发酵的淀粉及其分解产物[1]。1982年,英国生理学家Englyst发现并非所有淀粉都能被α-淀粉酶水解,由此提出抗性淀粉这一概念[2]。因为抗性淀粉在小肠内不被消化吸收,而是进入结肠被肠道微生物利用发酵产生短链脂肪酸再被吸收,有利于其能量缓慢释放,此外,还能产生二氧化碳、甲烷等气体维持结肠良好的微生态环境,有研究发现短链脂肪酸还能降低人体的胆固醇,这些功能都改善了人体健康。抗性淀粉的热量较低,热值一般不超过10.0-10.5KJ/g[3],具有膳食纤维的功能特性,但在食品加工能克服膳食纤维的某些缺点,改善食品品质。目前,人们已经将抗性淀粉应用在面条、饼干、酸奶等食品中。本文主要从抗性淀粉的分类、制作方法、健康特性、食品应用方面进行阐述。 1 抗性淀粉的分类 普通淀粉的形状为圆形或椭圆形轮廓,光滑平整;抗性淀粉为不规则的碎石状,表面鳞状起伏[4]。高直连淀粉(如玉米、大麦)是RS的主要来源,一般来说,直链淀粉与支链淀粉的比例比值越大,抗性淀粉的含量越高[5]。此外,抗性淀粉的颗粒大,因其体面积比大,与酶接触机会小,水解速度慢。宾石玉[2]等的研究测定高直连玉米淀粉、玉米、早籼稻糙米、糯米的抗性淀粉的含量分别为44.98%、3.89%、1.52%和0。 1.1 物理包埋淀粉(RS1) 因淀粉包埋在食物基质(蛋白质、细胞壁等)中,这种物理结构阻碍了淀粉与淀粉酶的接触而阻碍淀粉的消化,一般通过碾磨、破碎等手段可破坏包埋体系而转变为易消化淀粉。典型代表:谷粒、种子、豆类。 1.2 抗性淀粉颗粒(RS2) 主要存在水分含量较低的天然淀粉颗粒中,由于淀粉颗粒结构排列规律,晶体结构表面致密使得淀粉酶不易作用,从而对淀粉酶产生抗性,可通过热处理如蒸煮使其糊化失去抗性。典型代表:生的薯类、青香蕉淀粉颗粒。 1.3 回生淀粉(RS3) 食品加工过程中发生回生作用而形成的抗性淀粉。因淀粉颗粒在大量水中加热膨胀最终崩解,在冷却过程中,淀粉链重新靠近、缠绕折叠,定向排列成的紧密的淀粉晶体结构,而不易与淀粉酶结合。典型代表:加热放冷的马铃薯、红薯以及过夜的米饭。 1.4 化学改性淀粉(RS4) 通过化学改性(酯化、醚化、交联作用)或基因改良而引起淀粉分子结构发生变化而不利于淀粉酶作用的淀粉。典型代表:交联淀粉、基质改良粘大米。 1.5 淀粉脂质复合物(RS5) 当淀粉与脂质之间发生相互作用时,直连淀粉和支链淀粉的长链部分与脂肪醇或脂肪酸结合形成的复合物称RS5。脂质存在于RS5淀粉链中的双螺旋中,使得淀粉结构发生改变,不溶于水,且具热稳定性,不易与淀粉酶反应[6]。典型代表:含有淀粉和脂质的谷物和食品。 2 抗性淀粉的制备 从抗性的制备工艺方面,RS3 型抗性淀粉具有生产安全、易于控制及热稳定性好的优点,因此是最具有工业化生产与广阔的应用前景的一类抗性淀粉。抗性淀粉的产率与原料中的直链淀粉含量成正比,随着直链淀粉与支链淀粉的比例增高,抗性淀粉产率由7.61%增大至

淀粉糊化性能的研究进展1

科研见习论文 题目淀粉糊化性能的研究进展 学生姓名高小飞学号1112034019 所在院(系) 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食品质量与安全1101 指导教师张志健 2013 年 5月25日

淀粉糊化性能的研究进展 高小飞 (陕理工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1101班,陕西汉中 723000) 指导教师:张志健 [摘要]:淀粉是天然光合成,微小颗粒存在,不溶于水,一般难被酶解。这种颗粒的直接应用很少,一般是利用其糊化性质,在水的存在下加热,使颗粒吸水膨胀,形成水溶粘稠的糊,应用所得的淀粉糊。淀粉的糊化性质和淀粉糊的性质关系应用,至为重要。淀粉糊在食品工业具有重要应用价值,淀粉糊性质直接影响食品品质。该文介绍淀粉糊化特性和糊化方式糊化性能的研究进展,详述淀粉糊化方式和糊化性能研究发展方向,为淀粉糊在食品工业广泛应用奠定基础。 [关键词]:淀粉;糊化;糊化性能;研究进展 RESEARCH PROGRESS OF STARCH PASTING PROPERTIES GaoXiaofei (Grade11,Class1101,MajorFood quality and safety,Biologic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Dept.,Shaanx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Hanzhong 723000,Shaanxi) Tutor: ZhangZhijian Abstract:Starch is a natural photosynthesis, the existence of small particles, insoluble in water, general difficult by enzymatic hydrolysis. The particles of rarely used directly, general is to use its pasting properties, under the presence of water heating, make particles swell, formation water soluble sticky paste, application of the proceeds of the starch paste. Starch pasting properties and application properties of the starch paste relationship, is important. Starch paste has important application value in the food industry, starch pasting properties directly affect the quality of food. This paper gelatiniza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gelatinization of starch pasting properties of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detail the way of starch gelatinization and pasting properties research development direction, so as to lay a good foundation for starch paste is widely used in food industry. Key words:starch; gelatinization; Pasting properties ;research advances 0 前言:淀粉是人体热量的主要来源,它是由葡萄糖组成的天然高分子碳水化合物。淀粉糊化后糖化酶才能更好地对其作用,将其转化成可发酵性糖,被人体吸收消化[1]。淀粉糊化还扩大了淀粉的应用范围。例如淀粉在工业中应用时,无论是作为食品的增稠剂,纺织品的上浆剂、纸的施胶剂,都需要将淀粉在水中加热使之糊化后使用,因此糊化是淀粉应用中的一个常见而重要的处理过程。 1 淀粉糊化的定义

微波改性高链玉米淀粉颗粒的抗消化性能与结晶结构的关系

粮油深力口工及食品2007,No.12搏铷饲科碰 FNDUSTRY《、、“…,P 微波改性高链玉米淀粉颗粒的抗消化性能 与结晶结构的关系 李晓玺,陈玲,邹芳建,李琳,穆燕 (华南理工大学轻工与食品学院,广东广州510640) 摘要:-通过控制不同的微波作用条件,获得了不同抗消化性能的微波改性高链玉米淀粉颗粒。并采用偏光显微和x射线衍射技术对不同抗消化性能的微波改性高链玉米淀粉颗粒的结晶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经微波改性后,高链玉米淀粉偏光十字和结晶形态都发生了改变,随着抗消化性能的提高,其偏光十字明显减弱,结晶形态从B型向V型转变。 关键词:微波改性;高链玉米淀粉;抗消化性能;结晶结构 中图分类号:TS2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6202(2007)12—0012—02 抗消化淀粉是近几年来引起国内外重视的功能型淀粉衍生物…。当前抗消化淀粉的制备主要还是以高链淀粉为原料,采用反复凝沉加工处理为主怛J,成本高、产率低,所以如何利用现代高新技术调节抗消化淀粉含量已成为抗消化淀粉开发应用的关键技术问题。研究表明,淀粉分子的结构决定自身的消化性能,通过合适手段改变淀粉颗粒的结构,可以调节淀粉颗粒的消化性能旧一J。因此,通过适当的方法改造淀粉分子结构,从而调节淀粉的抗消化性能,进而制备出新型抗消化淀粉倍显重要。由于微波改性具有很多优点,微波改性淀粉的研究已经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口o。而利用微波改性方法来调控淀粉的抗消化性能的研究还少见报道,因此,本研究通过控制微波作用条件来调节淀粉的抗消化能力,并对其结晶结构进行系统研究,为微波制备抗消化淀粉及其应用提供 参考。1实验材料和方法1.1实验材料高链玉米淀粉:美国NationalStarch&Chemical公司;耐热d.淀粉酶、葡萄糖淀粉酶:丹麦NovoNordisk公司;胃蛋白酶:德国Merck公司;胰酶:美国Sigma公司。1.2仪器与设备ETHOSSEL微波反应系统:意大利Milestone公司;LE01530VP扫描电镜:德国LEO公司;Axioskop40APol光学显微镜:德国Zeiss公司;X"PentProX射线衍射仪:荷兰Panalytial公司。1.3实验方法1.3.1淀粉分子的微波改性分别取一定量已按一定水分质量分数配好的高链玉米淀粉样品,放人反应罐中,密封后放人微波反应系统腔体中,控制一定的微波条件进行反应,结束反应后取出淀粉样品放入40。C烘箱内干燥12h后,过80目筛,密封保存,得到不同的微波改性淀粉样品。1.3.2微波改性淀粉抗消化性能的测定 微波改性淀粉的抗消化性能的测定采用AOAC方法∞1,其抗消化性能以抗消化淀粉(ResistantStarch,RS)的质量分数∞(RS)的大小来表征。 1.3.3偏光显微分析 将待测淀粉样品按一定比例调成淀粉乳,滴一滴于载玻片上,盖上盖玻片,放入偏光显微镜载物台上,选择适当的放大倍数,在偏振光下观察和拍摄淀粉颗粒的偏光十字,并与原淀粉进行比较,即可观察到样品结晶结构的变化情况。1.3.4X射线衍射分析 采用粉末衍射法进行测试。将样品置于样品池中,压紧后采用波长为0.1542nm的单色Cu—K0【射线。测试条件为:管压40kV,管流40mA,扫描区域20=4。~60。,步长0.0330,连续扫描,扫描时间为15S。 2结果与讨论 2.1微波作用对淀粉偏光十字的影响 淀粉颗粒属于球晶体系,具有球晶的特质,即淀粉颗粒在偏光显微镜下可观察到具有双折射性,会在淀粉颗粒的脐 点处出现交叉的偏光十字…。当颗粒的结晶结构消失,分子变成无定形排列时,偏光十字也随之消失,也就是说淀粉颗粒的偏光十字随其结晶结构的变化而发生改变。 在微波功率600~1000W,反应温度60~1400C,反应时 间0.5~4.0h,淀粉水分15%~35%时,调节不同微波作用条件,制得抗消化淀粉质量分数分别为12.8%、15.3%、22.O%的微波改性高链玉米淀粉,在偏光显微镜下观察,结果如图1所示。从图1中可以看出,微波改性后的高链玉米淀粉颗粒由于受到微波作用使得其偏光十字随着抗消化淀粉含量的升高,偏光十字呈现减弱的趋势,当高链玉米淀粉 颗粒抗消化淀粉质量分数达到15.3%以上时,偏光十字减弱比较明显。这说明微波作用对高链淀粉的结晶结构的影响明显。高链玉米淀粉由于其链淀粉含量较高,颗粒结构比较松散,在微波作用下,其结晶结构容易因微波作用而发生破坏,因此偏光十字出现减弱的现象。 收稿日期:2007—08—06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436020,20606014,20376027);广东省科技攻关项目(2005A10903002);广州市科技成果推广项目 (2005C13G0081) 作者简介:李晓玺(1977一),男,博士,主要从事碳水化合物化学与技术的研究。 12 万方数据万方数据

消化系统研究进展

消化系统的研究进展 ——消化腺的生理结构及作用 一. 概述 人体在生命活动过程中,必须不断从外界环境中摄取营养物质,这些营养物质包括蛋白质,脂肪,糖类,维生素,水和无机盐。作为生命活动能量的来源,满足机体生长,生殖,组织修补等一系列新陈代谢活动的需要。营养物质的摄取是由消化系统来完成的。 消化系统由消化管和消化腺两大部分组成。消化腺包括大消化腺,即3对大唾液腺、胰腺和肝脏,以及分布于消化管壁内的许多小消化腺(如口腔内的 腺和肠腺等)。大消化腺是实质性器官,包括由腺细胞组成的分泌部和导管,分泌物经导管排入消化管,对食物进行化学消化作用。 二.大消化腺 三对大唾液腺的结构特点 腺 泡 闰管 纹状管 分泌物 唾液腺 腮腺 浆液性腺 浆液性腺泡 长 短 唾液淀粉酶多粘液少 颌腺 混合性腺 浆液性腺泡为主 短 发达 唾液淀粉酶少粘液多 舌下腺 混合性腺 粘液性腺泡混合性腺泡 无 较短 以粘液为主 唾液的性质和成分:无色,无味,中性。成分 唾液的生理变化:一般体质强健的人,唾液分泌比较充盈旺盛。年老体弱者唾液分泌不足,常出现口干舌燥、皮肤干燥、体力日衰、耳鸣重听、面部失去光泽、大便秘结等情形,运用吞口水养生法,可重拾青春,抗衰延老。 唾液腺的分泌特点:唾液腺腺泡细胞分为两种类型:浆液细胞(含有酶原颗粒和不定量的粘多糖,可能为淀粉酶的来源);粘液细胞(含黏蛋白原和酸性粘多糖) 有机物:唾液淀粉酶,粘蛋白,球蛋白,氨基酸,尿素,尿酸 无机物:水,氯化物,磷酸盐,碳酸盐,硫氰酸盐 无机离子:Na ﹢,K ﹢,Ca ﹢,HCO 3- ,Cl -

唾液的作用: ①唾液的主要功能是产生唾液淀粉酶消化淀粉。唾液淀粉酶会把淀粉水解成寡糖分子。作用是随食物进 入胃酸渗入食团使淀粉酶失效之前(15~30min)发生。唾液淀粉酶的最适PH约7.但在4~11的PH 范围内都具有活性。 ②唾液可以湿润口腔,润滑食物,使其便于吞咽 ③唾液腺可以分泌多种物质,抵御口腔内的微生物。唾液可以将口腔接触到的有害物质冲洗掉。其中的 溶菌酶和硫氰离子具有杀菌作用;唾液中的免疫球蛋白等,能阻止细菌的附着,抑制其生长;唾液中的脯氨酸和高度糖基化的蛋白质,也具有抗细菌功能。 ④唾液中的粘蛋白是由颌下腺和舌下腺产生的糖蛋白不但可以润滑食物,进入胃后还可以中和胃酸,并 在胃酸作用下附着于黏膜上,防止胃酸对胃黏膜的腐蚀 ⑤唾液中有十几种生长因子,能促进细菌的生长,利于伤口的愈合。表皮生长因子和神经生长因子能与 免疫球蛋白及各种抗菌物质共同,显著缩短伤口的愈合时间,帮助口腔软组织区域的血液凝结,增强受伤区域小血管的渗透能力,吸引白细胞至机体免疫功能,促进机体新陈代谢和延缓衰老等方面有重要的作用。 ⑥唾液具有排泄体内有害物质和病毒的作用。如碘化钾,铅,汞,狂犬病及脊髓灰质的病菌和艾滋病病 毒等都可经唾液排泄或传播。某些鸟类的唾液腺很发达,它们用唾液将海藻粘合而造巢1。 ⑦唾液的副作用:通过带有病菌的人体,唾液也可传播疾病。 胰腺 生理结构:胰腺分为外分泌腺和内分泌腺两部分。外分泌腺由腺泡和腺管组成,腺泡分泌胰液,腺管是胰液排出的通道,内分泌腺由大小不同的细胞团──胰岛所组成。 胰腺的性质和成分:胰液为无色无味的碱性液体,PH7.8~8.4,渗透浓度与血压相等,粘性低,日分泌量1L~2L。胰液的主要成分主要由胰腺导管的柱状上皮细胞分泌。 胰淀粉酶,胰脂肪酶,胰蛋白酶,胰蛋白抑制剂。 成分 无机离子:Na﹢,K﹢,Ca﹢, HCO3- ,Cl- 胰液的神经调节:①迷走神经兴奋促进胰液分泌。胆碱能神经可被中枢的活动或迷走反射而激活。通过释放Ach作用于胰腺腺泡或同时作用于导管细胞,再经过一系列的反应刺激胰酶及碳酸氢盐的分泌。另外迷走神经还可通过胃间接的强化胰腺对刺激肽的反应;促进小肠激素的释放。 ②交感神经兴奋一方面通过支配胰腺的神经节中胆碱能及NANC神经元使胰管收缩,直接抑制胰腺泡细胞分泌酶原颗粒,减少胰酶的分泌,另一方面还可引起胰内血流,减少胰液分泌。 胰液分泌的体液调节:①促胰液素:促胰岛素是小肠黏膜S细胞释放的27肽,可作用于胰腺小导管的上皮细胞,使其分泌大量的水分和碳酸氢盐,因而使胰液的分泌量大为曾增加。 ②缩胆囊素:缩胆囊素又称促胰酶素,主要由小肠上皮I型细胞分泌,人体内主要为含33哥氨基酸的CCK。刺激胰腺泡细胞主要引起胰酶分泌的增加,对胰液中水分及HCO3- 的分泌作用较少。CCK-A受体一则对胰腺腺泡有作用,通过促进胰腺泡分泌胰酶。二则作用于迷走神经,增加迷走神经的传入冲促胰液素动,促进乙酰胆碱的释放,刺激胰酶的分泌。 ③促胃液素:它对胰腺外分泌的作用随动物种属变异很大。胜生理剂量的促胃液素具有促进狗胰酶的作用,人的促胰酶素对胰液中水和碳酸氢盐的分泌作用较弱,对胰酶的分泌作用略强。 ④血管活性肠肽:它与促一夜素属于同一族它对胰腺作用与促胰液素作用相似,但其作用仅及促胰液素的5%~10%。它不仅能促进胰酶的分泌,也能增强其对促胰液素的作用。⑤一氧化氮:NO是位于中枢神经和

淀粉的消化实验报告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淀粉的消化实验报告 篇一:探究实验报告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探究实验报告: 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一、提出问题: 吃馒头或米饭的时候,如果咀嚼的时间长了,会觉得有甜味,而馒头和米饭里面并没有放糖,为什么会这样呢?是哪种成分发生了什么变化导致的呢? 二、做出假设: 馒头或米饭中的成分主要是淀粉,淀粉是没有甜味的。咀嚼馒头或米饭的时候,主要发生的变化是馒头或米饭被嚼碎了,和唾液混合在了一起,是否是唾液的作用导致米饭或馒头中的淀粉变成了别的物质,因此馒头或米饭变甜了呢? 三、设计实验方案: 1、根据假设,要模拟人的口腔中的环境,如口腔中(人体)的温度,唾液等,以及能检 验淀粉是否发生变化的装置和药品等。还要设计一个对

照组,即除了要检验的因素(唾液)不同外,其他实验因素完全相同,从而检验出是否是唾液的作用导致。 2、材料用具:淀粉、试管、烧杯、温度计、碘液、清水、开水等。 四、实施实验方案: 实验组:漱口,取唾液,将适量唾液装入试管,加入淀粉糊,混合均匀 对照组:将与实验组等量的清水装入试管,加入淀粉糊,混合均匀 五、分析实验现象:实验组的混合液不变蓝,说明已经没有淀粉,对照组的条件和实验组 的变蓝,说明有淀粉,两组的唯一区别是实验组的混合液中有唾液,说明是唾液使淀粉发生了变化。 六、得出结论:唾液中的物质可以使馒头或米饭中的淀粉变成有甜味的物质,比如可能是 变成了糖等。 篇二:探究淀粉的消化实验教案[2] 实验:《探究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 姓名总第课时上课时间:年月日 一、教学目标 探究唾液对淀粉有无消化作用 二、教学重点:

非淀粉多糖在动物营养上的研究进展

抗营养作用 摘要:非淀粉多糖(NSP)是饲料纤维的主要成分,这些纤维将饲料营养物质包围在细胞壁里面,部分纤维可溶解于水并产生粘性物质。这些粘性物质抑制动物的正常消化功能,妨碍动物吸收营养。如将这些NSP去除,营养物质就能从细胞壁里释放出来,从而提高代谢能和蛋白质的利用率。玉米、小麦中均含有大量的NSP,许多植物蛋白源,如大豆粕,同样含有NSP。在饲料中添加酶制剂,可将这些NSP 去除,如大豆粕中被细胞结构包围的淀粉和蛋白就可释放,从而提高了大豆粕的代谢能和蛋白质的利用率。 关键字:非淀粉多糖抗营养作用饲料消化营养 1. 非淀粉多糖(NSP)的概念和分类 非淀粉多糖(non- starch polysaccarides, NSP)是由若干单糖通过糖苷键连接成的多聚体,包括除α-葡聚糖以外的大部分多糖分子。NSP最初是根据提取和分离多糖所采用的方法进行分类的。细胞壁经一系列碱提取后剩余的不溶物叫纤维素,溶在碱液中的物质称为半纤维素。考虑到非淀粉多糖的化学结构及生物功能,人们发现依据其溶解度分类有失精准。通常非淀粉多糖一般分为3大类,即纤维素、非纤维多糖(半纤维素性聚合体)和果胶聚糖。其中非纤维多糖又包括木聚糖、β-葡聚糖、甘露聚糖、半乳聚糖等。按照水溶性的不同,非淀粉多糖又可分为可溶性非淀粉多糖(SNSP)和不可溶性非淀粉多糖(INSP),这是因为在谷物细胞壁中,一些非淀粉多糖以氢键松散地与纤维素、木质素、蛋白质结合,故溶于水,称为可溶性非淀粉多糖。 2. NSP 的物理特性 NSP 对畜禽生产性能的影响大多是由可溶性多糖引起的。多糖在溶液中将会呈现许多特性,而这些特性可能会影响消化过程。 2.1 粘度[1]

淀粉的消化

现象:细嚼馒头,感觉有甜味。 提出问题:口腔内的馒头为什么会变甜? 假设:口腔内发生了化学性消化。 实验: 实验目的: 说明口腔内唾液淀粉酶对淀粉具有消化作用。 实验材料: 大、小烧杯、试管、清水、水浴锅、碘液、制好的淀粉浆糊。 实验过程: 一.制备淀粉浆糊: 实验课前,取1克干淀粉放在烧杯里,加清水100毫升,调和均匀,置于三角架上,搅拌,煮沸,制成浆糊,冷却待用。 二.实验步骤: 1.将浆糊注入试管。 取两个试管,分别编号1和2,然后各注入2毫升浆糊。 2.取唾液。 用凉开水漱口,之后略微张开口,舌头抵在下颌门齿的下方,大约法3分钟后,将舌尖搁在小烧杯口上,唾液就会沿着下唇流入杯中。 3.向试管内分别滴入清水和碘液。 向1号管里滴入清水2毫升,向2号试管里滴入已准备好的唾液2毫升,然后振荡两个试管。 4.水浴。 将两个试管放在37℃的温水中水浴10分钟后,同时取出,冷却。 5.加碘液。

向冷却后的两个试管中,各滴入2滴碘液,振荡。 三.学生实验: 观察:1号试管中的浆糊变成了蓝色,为什么?(答:淀粉遇碘变蓝。) 2号试管中的浆糊没有变蓝,为什么?(答:淀粉被唾液淀粉酶分解成麦芽糖,麦芽糖遇碘不变蓝。) 结论:唾液中含有唾液淀粉酶,能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口腔内唾液淀粉酶对淀粉具有消化作用。 四.整理实验台:将用过的烧杯、试管冲洗干净,放回原位。 注意事项: 1.实验用淀粉糊代替馒头、米饭。淀粉糊浓度为千分之一。 2.取的唾液一定要是沿下唇淌下来的,不能取粘液或唾沫,否则实验不明显。 3.淀粉有遇碘变蓝的特性。如果淀粉糊经实验后加碘不变色,说明淀粉糊发生了变化、变成了有甜味的糖。 4.两支试管在加碘液前先看一看里面液体有什么区别?(约10分钟后看结果) 5.2号试管里的淀粉不是被唾液消化的,而是被唾液中的特殊物质一唾液淀粉酶消化了。 实验原理: 唾液淀粉酶把淀粉分解成麦芽糖,糖溶于水后,一般无色,所以试管里的液体是透明的。我们细嚼淀粉类食物口中有甜味就是唾液淀粉酶将淀粉分解成麦芽糖的缘故。至于有的试管液体呈淡黄色,那里碘液颜色,不会影响实验效果。上面的变化改变了物质性质、是化学变化,这样的消化方式就是化学性消化。消化酶是进行化学性消化的关键物质。没有消化酶的参与,化学性消化就不能进行。要使消化酶充分发挥作用,就要让酶与食物密切结合。所以吃东西时要反复咀嚼。在口腔中,除了唾液淀粉酶的化学性消化外,还有牙齿咀嚼、舌头搅拌,改变食物形状的物理性消化。需要说明的是:唾液淀粉将淀粉分解成麦芽糖后还不能被人体吸收,必须到小肠,在胰麦芽糖酶的作用下进一步分解成葡萄糖,才能被小肠吸收。至此,淀粉消化才彻底完成。 实验失误的原因 1.加入碘酒的量太多(碘酒使酶失活); 2.温度过低;

大米淀粉的研究进展与应用现状

大米淀粉的研究进展与应用现状 摘要:大米淀粉是一种重要的谷物淀粉,它是大米中最主要的成分,含量高达80%左右,并且大米淀粉以其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广泛应用于食品、纺织等行业。本文概述了大米淀粉的颗粒结构、分子结构特点和大米淀粉中的非淀粉组分(蛋白质和脂质)的性质及其对淀粉性能的影响;分析了大米淀粉的特性及其提取方法;最后介绍了大米淀粉和大米变性淀粉的性质及其开发应用情况。 关键词:大米淀粉;研究进展;应用现状 The Research Progress and Application Status of Rice Starch Abstract: Rice starch is a major economic sector of rice. It is widely used in recent years. This paper reviewed the rice starch morphological structure, composition, specific characteristic and extraction process, and the application status of rice starch in various fields. At the end of the article, the application prospect of rice starch is also presented. Key Words: rice starch; research progress; application status 大米是我国及东南亚国家的主要粮食,主要成分是淀粉,含量高达80%左右。大米产量很大,仅我国就年产约1.8亿吨,不过由于其价格较高又是人们的主要口粮,所以一般只在产量集中的部分地区才用于加工淀粉及其深加工产品。因此,和玉米淀粉、薯类淀粉相比,大米淀粉的生产及其深加工相对比较落后。目前,淀粉工业的三大主要原料是玉米、小麦和马铃薯,而大米淀粉只占13%,不到玉米的一半,列第4位,并且,相较玉米、小麦和马铃薯淀粉,大米淀粉的价格一直较高,因而使大米淀粉的广泛应用受到了很大的限制。但是,随着淀粉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淀粉研究的进一步深入,研究者发现大米淀粉具有一些特殊的结构和性质,决定了它能更好地满足一些特殊应用行业的要求,因此,开发一些附加值较高的大米淀粉及其深加工产品具有深远的意义【1,2】。 1大米淀粉的研究进展 1.1大米淀粉的形态和结构 1.1.1大米淀粉颗粒形态 大米中的淀粉分子是以淀粉颗粒的形式存在,并且淀粉颗粒是透明的。大米淀粉是已知谷物淀粉颗粒中最小的一种,单粒淀粉颗粒大小约为3um~8um,其形状多数呈不规则的多角形,且棱角显著。大米品种不同,其淀粉颗粒大小也有明显的差异,一般糯米的淀粉颗粒比粳米和籼米的大。许多植物淀粉颗粒在细胞的淀粉质体或叶绿体中是以单粒形式存在的,然而,大米淀粉仅以复合淀粉粒形式存在于单个淀粉质体中,呈球形或椭圆形,其内包含约20~60个小淀粉颗粒,并且复合淀粉粒表面有许多孔洞【1,3】。

如何改善家禽淀粉的消化率

如何改善家禽淀粉的消化率 多数谷物中淀粉所占的比例为70%-80%,它是家禽日粮中的主要能量来源。一般认为,家禽对淀粉的消化能力良好,但是一些研究发现,家禽的全肠道和回肠消化率比较低。 淀粉颗粒的结构和组成,淀粉颗粒和蛋白质基的相互作用以及饲料加工后颗粒的可用性在淀粉的消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有明确的证据显示,淀粉的消化率和其在饲料与淀粉颗粒组分中的结构性位置密切相关。黏性的非淀粉多糖和饲料技术实践,比如制粒、全谷物喂养和纤维原料也对淀粉的消化率产生显著的影响。新西兰的研究人员对影响家禽淀粉消化和吸收过程的因素进行了研究。研究也对与淀粉颗粒、可溶性与不溶性膳食纤维、反营养物质有关的成分和饲料加工等的影响进行了探索。 减少不消化的淀粉量是关键 研究显示,总体上鸡只的谷物淀粉消化率相对较高。但是,因为淀粉是家禽日粮中主要的能量成分,任何能够减少不消化淀粉的策略都会对鸡只的生产能力有益。多种相互关联的因素会降低家禽的全肠道和回肠消化率,主要的因素包括:淀粉的结构特点,与淀粉颗粒、可溶性膳食纤维和不可溶膳食纤维的膳食浓度相关的成分以及家禽的基因族源。 这些事实可能会比较有趣:大约70%的家禽生产成本和饲料成本联系在一起,对廉价的饲料原料的追求是永无止境的。来自人类食品和其他非畜禽生产的副产品是一个受欢迎的来源。干酒漕及可溶物(DDGS)提供了营养和能源,但是其在家禽日粮中的量应该适当。 饲料加工的影响 诸如制粒等的饲料加工工艺会对淀粉消化率产生不同的影响,这主要取决于谷物的类型。制粒对可溶性非淀粉多糖含量较高的谷物的淀粉消化率可能会带来负面影响,较高的采食量甚至可能会降低淀粉的消化率。制粒也可能会进一步导致颗粒减小,从而导致未达到理想状态的砂囊的形成和营养素消化率的降低。可以借助促进砂囊形成和饲料滞留时间的饲料工艺来消除制粒带来的负面影响,使颗粒大小更加精细,提高淀粉的消化率。进行全谷物喂养,同时加入少量的燕麦壳、木屑等结构性成分也能促进砂囊的形成。 【国际畜牧网独家编译】

初中七年级(初一)生物-----食物消化和吸收中,蛋白质淀粉脂肪的化学性消化过程

例一:七年级下-----食物消化和吸收中,蛋白质淀粉脂肪的化学性消化过程,既涉及到5 种消化液内消化酶的特点,又有他们各自的消化部位,消化过程以及消化的最终结果。学生不容易分清楚,而且书上解说零散不系统,不利于学生掌握。本人把这些知识归纳总结在一个小小的表内: 并总结:由表看出,最重要的消化液是胰液和肠液;最主要消化部位是小肠。也可以看出消化蛋白质、淀粉、脂肪的消化液各有哪些。以及各自最终消化产物。 例二:七年级下10章第二节心脏的结构。这是后面血液循环的基础,心脏结构不学明白,这本书就一半不明白了。针对它的重要和难度,我设计了课件。这是课件中对于学生理解心脏结构有重要帮助的几幅图,通过这种直观性极大地促进了教学效果。

并在课堂上及时进行了训练。见下面: 班级 姓名 心脏的结构(A ) 组长 评价 1.填写与心脏四个腔相连的血管: 2.在下图中标出心脏各结构名称(心脏的四个腔以及相连的血管、心脏内的瓣膜) 3.心脏内以及心脏和动脉之间的瓣膜使血液的流动只能是 ( ) A 心房→心室→动脉 B 心室→心房→动脉 C 动脉→心室→心房 D 动脉→心房→心室 例三: 七年级下10章第二节:血液循环路线。这部分知识和心脏结构紧密相连,是呼吸、 泌尿、消化吸收的基础。掌握这部分知识,太重要了!循环路线,许多学生记不清,看到图了不认识,更别说在循环过程中血液的变化情况了。 右心房右心室 左心房 左心室

呼吸运动肋间肌和膈肌 运动 气体的扩散气体的扩散 为了记住循环路线,我采取编口诀的方法。例如体循环: 口诀: 做事主动,全身上下抢进右房。 意思是:左心室→主动脉→全身毛细血管→上下腔静脉→右心房 另外:对于血管里面的血液特点,归纳为:体循环动流动,静流静;肺循环相反。 例四: 七年级下第 10章第三节的呼吸运动以及呼吸的全过程是难点。我设计了课件,并 把书上的一段话变成一张表,以方便学生的记忆理解。并在课堂上进行训练。对于第1题,要求学生只能选填两列中的一列,要么填吸气特点,要么填呼气特点,以加强对比记忆。见下面: 班级 姓名 人体和外界的气体交换(A )组长 评价 1 2.根据右图回答: ⑴写出ABC 代表结构的名称 A B C ⑵图甲中膈肌处于 状态,此时膈顶端 。 图乙中膈肌处于 状态,此时膈顶端 。 ⑶图甲和图乙,哪个代表吸气? 。 3.某人测量了3次肺活量,记录结果分别是2500ML 、2600ML 、2700ML ,则他的肺活量是 ( ) A 2500ML B 2600ML C 2700ML D 无法确定 对于呼吸全过程的把握,则进

缓慢消化淀粉测定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分析

197 ※分析检测食品科学 2009, Vol. 30, No. 14缓慢消化淀粉测定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分析 赵 凯,谷广烨 (哈尔滨商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省级重点实验室,黑龙江 哈尔滨 150076) 摘 要:研究缓慢消化淀粉测定过程中的影响因素,探讨前处理、底物浓度、热处理时间、酶用量以及消化时间对SDS 的影响。结果表明,最适的测定条件为:200mg 淀粉于50ml 试管中,加入15ml 磷酸缓冲液(0.5mol/L ,pH6.9)和4000U 胰淀粉酶,在37℃条件下水浴振荡,水解1h 和10h 时各取0.5ml 水解液,采用DNS 法在波长540nm 处测定水解液中麦芽糖含量。 关键词:缓慢消化淀粉;测定条件;影响因素 Factors Affecting the Determination of Slowly Digestible Starch by the Guraya Method ZHAO Kai ,GU Guang-ye (Key Laboratory of Food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Heilongjiang Province, Harbin University of Commerce, Harbin 150076, China) Abstract :The Englyst and Guraya methods developed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slowly digestible starch (SDS) have been reported frequently. However, compared to the former, the latter can be performed more simply and conveniently in that only pancreatic amylase is adopted in determination. The factors [including pretreatment (defatting or defatting plus protein removal),substrate concentration, heating duration, enzyme dose and hydrolysis duration] influencing the determination of SDS by the Guraya method were explored by one-factor-at-a-time design in this study. An actual SDS content could be obtained by the following determination procedure: incubating the mixture of 200 mg of starch that could be directly taken to determine without any pretreatment, 15 ml of 0.5 mol/L phosphate buffer at pH 6.9 and 4000 U of pancreatic amylase in 37 ℃ water bath, and then determining the maltose contents in 0.5 ml of 1-h and 10-h hydrolysates at 540 nm by DNS method respectively.Key words :slowly digestible starch (SDS);determination condition ;influencing factors 中图分类号:TS2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6630(2009)14-0197-03 收稿日期:2009-03-16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十一五”重大攻关项目(GA06B401-4);黑龙江省教育厅项目(11511093) 作者简介:赵凯(1974-),男,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淀粉化学与加工。E-mail :zhaok@hrb https://www.360docs.net/doc/8d7053057.html, Englyst 等[1]在体外模拟的条件下依据淀粉的生物可利用性将淀粉分为3 类:快速消化淀粉(ready digestible starch ,RDS),指能在小肠中被迅速消化吸收的淀粉(消化时间小于20min);缓慢消化淀粉(slowly digestible starch ,SDS),指能在小肠中被完全消化吸收但速度较慢的淀粉(消化时间20~120min);抗性淀粉(resistant starch ,RS),指在人体小肠内无法消化吸收的淀粉(消化时间大于120min)。 对于抗性淀粉,无论是测定方法还是制备技术,近年来国内外研究者较多,且开发出了抗性淀粉产品及多种功能性食品。而对于缓慢消化淀粉,研究者较少,其测定方法也不统一,文献引用较多的是Englyst 法和Guraya 法[2]。Englyst 法由于能模拟淀粉消化的胃肠道内环境,所以用来测定不同类型淀粉和淀粉降解产物有一定优势,但该法操作时间长,采用混合酶消化,过程 比较复杂,测试人员需要进行专门训练,否则测定重复性差。因此较Englyst 法,Guraya 法只采用单一的胰淀粉酶,测定步骤简单、方便。Guraya 法将SDS 定义为淀粉最大水解量与1h 水解量之间的淀粉差值,本实验以Guraya 法为基础,探讨测定过程中影响测定结果的各因素,优化G u ra y a 法。1材料与方法1.1 材料与试剂 玉米淀粉 黑龙江龙凤玉米开发有限公司;猪胰α-淀粉酶(酶活力23U/mg) 美国Sigma 公司;中性蛋白酶(酶活力≥6万U/g) 北京奥博星生物有限公司;3,5-二硝基水杨酸、氢氧化钠、苯酚、亚硫酸钠、酒石酸钾钠、麦芽糖、磷酸氢二钠、磷酸二氢钠均为分析纯。

简述碳水化合物的消化吸收过程及碳水化合物有哪些主要生理功能

简述碳水化合物的消化吸收过程及碳水化合物有哪些主要生理功能 简述碳水化合物的消化吸收过程及碳水化合物有哪些主要生理功能 碳水化合物是由碳、氢和氧三种元素组成,由于它所含的氢氧的比例为二比一,和水一样,故称为碳水化合物。它是为人体提供热能的三种主要的营养素中最廉价的营养素。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分成两类:人可以吸收利用的有效碳水化合物如单糖、双糖、多糖和人不能消化的无效碳水化合物如纤维素。 食物中含有的碳水化合物主要为淀粉,此外还包括少量的低聚糖和单糖。单糖分子无需消化可直接吸收,而低聚糖和淀粉必须经过消化酶水解成单糖后才能被机体吸收和利用。能消化淀粉的部位包括口腔和小肠。由于唾液中含有α-淀粉酶,摄入的淀粉首先在口腔中进行初步水解,产生少量的麦芽糖和葡萄糖,但因食物在口腔中的停留时间很短,因此这种水解量很小。拌和着唾液的食物经食道进入胃,由于胃酸能使淀粉酶失去活性,且胃中不存在水解淀粉的酶,故胃中不能消化淀粉。小肠是淀粉消化的主要场所。肠腔中由胰腺制造的胰α-淀粉酶是水解淀粉的最主要的酶,它能将进入小肠的淀粉水解为α-糊精、麦芽寡糖和麦芽糖。这些水解产物再经小肠液中的α-糊精酶、麦芽糖酶分别将α-糊精水解成葡萄糖,将麦芽寡糖和麦芽糖水解成葡萄糖。食物中所含的蔗糖和乳糖进入小肠后,分别在蔗糖酶和乳糖酶的催化下水解成葡萄糖等单糖。 食物中糖类经消化后几乎全部被水解成单糖,主要为葡萄糖,其次为果糖和半乳糖。这些单糖在小肠上部多以主动转运方式被吸收,但吸收速度各不相同。一般己糖吸收速度快于戊糖,糖醇类吸收最慢。吸收缓慢的糖到达肠的下部时,会与水结合,因此它有导泻作用,故摄入过量时会引起腹泻。果糖和木糖醇食用过多会发生腹泻就是这个道理。 碳水化合物主要的生理功能是构成机体的重要物质,提供热能,调节食品风味,维持大脑功能必须的能源,调节脂肪代谢,提供膳食纤维。膳食中缺乏碳水化合物将导致全身无力,疲乏、血糖含量降低,产生头晕、心悸、脑功能障碍等。严重者会导致低血糖昏迷。当膳食中碳水化合物过多时,就会转化成脂肪贮存于体内,使人过于肥胖而导致各类疾病如高血脂、糖尿病等。因此我们要严格注意碳水化合物的摄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