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子使楚课堂实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晏子使楚(7)

一、直接导入:

1、师:同学们,喜欢看穿越剧吗?今天,老师邀请大家一起穿越时空隧道,到2500多年前的春秋时期去认识一个足智多谋、能言善辩的人,他就是——晏子。

2. (出示晏子肖像图及资料),生读

晏子,原名叫晏婴,身高不满五尺(不足一米五),身材矮小,形貌丑陋,但能言善辩、很有才干,是距今两千多年前春秋时期杰出的外交家。他的言行被编辑成《晏子春秋》一书。

我们今天学的这个故事就出自这本书的记载。请同学们齐读课题——晏子使楚

师手指课题,使是什么意思?楚是——楚国

3、了解故事发生的背景

那晏子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出使楚国的呢?让我们先来了解一段史料。

春秋时期,诸侯国众多,纷争不止。齐国在齐桓公时代曾称霸中原,而齐景公即位后国力日渐衰弱。但是楚国国力日益强大,楚王更是野心勃勃,想称霸诸侯。齐国为了摆脱楚国的威胁,加强两国的关系,同时还想和楚国结盟共同对抗当时的霸主国——晋国,齐王就派遣晏子到楚国做友好访问。

师:读完这段资料之后,你了解到了什么?

师:是的。在这种形势下,晏子带着这样的使命出发了。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跟随晏子出使楚国,去领略这位齐国外交家的风采。

二、检查预习,理清脉络

师:课前,大家对课文都已经进行了预习,预习效果如何呢?请看大屏幕

1、谁来读一读这个句子,读的时候注意红色词语的读音。(“大夫、乘机、侮辱”变红)(生读)

(出示句子)“有一回,齐王派大夫晏子去访问楚国。楚王仗着自己国势强盛,想乘机侮辱晏子,显显楚国的威风。”

侮辱,这两个字都是三声,三声连读时,注意第一个字的读音要变为二声(范读),一起读)“乘机”是“趁机”的意思,但不读chen ji。

师:侮辱这个词也是本节课要求会写的,我们一起来写一写,同学们伸出手来,书空。板书:侮辱(边写边指导如何写好这两个字)

师:侮,左窄右宽,写得时候,要注意右下部分的笔顺,撇折、横折钩、点、横、点。辱,注意上面三横,间距要均等,下面一横要长,拖住上面。

师:请同学们看黑板,(手指课题和侮辱)。晏子访问楚国,而楚王仗着自己国势强盛想乘机侮辱晏子,这就是故事的开头

2、谁来说说故事的中间讲了什么?

板书“应对”或应答或对答或雄辩、反击、反驳。

3、故事的结尾又讲了什么?谁来说?

是啊!(出示:)从这以后,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你能从这句话中找一个词来概括故事的结尾吗?

板书:尊重

师:同学们,你看课文的开头、中间、结尾其实就是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我们发现这篇课文就是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来写的。把这几个词连起来说一说,就能概括出故事的大体内容。谁来说一说。

同学们!由最初的侮辱到最后的尊重,晏子到底是如何征服楚王的?司马迁有一句话这样来评价晏子——“不辱使命,雄辩四方”。下面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去领略晏子的雄辩。

(出示自读要求)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用横线标出楚王侮辱晏子的语言,用括号标出晏子

反击楚王的语言,读一读,品一品,说一说三次反驳中你最佩服晏子的哪一次雄辩?

(生读文、批注,师巡视。)

三、细读课文,潜心体悟(随机性强,灵活把握)

(一)一生交流

师:你来说说?

师:你品读的不错。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把目光投向晏子的第二次雄辩。(整屏出示)自己读一读。

师:这次反驳,晏子和楚王共有几次对话?

生:3次。

师:我想找两位同学来读,谁来读楚王的话?谁来读晏子的话?其他同学读旁白。

(生读)

师:同学们,听完楚王和晏子的这番对话,老师觉得啊,当晏子面对楚王的侮辱的时候,他的应对之言、反驳之言啰嗦,缺乏力度,我要是他我就会这样说,

我来演晏子,谁来演楚王?

晏子见了楚王。楚王瞅了他一眼,冷笑一声,说:“难道齐国没有人了吗?”晏子严厉地回答:“这是什么话?楚王,你不能讽刺我无能,更不能侮辱齐国没有人才!”

师:孩子,要是你是楚王,面对我这个敢和你直面叫板的晏子,你会怎么做?

师:好一个温柔的楚王!(楚王被晏子吓住了)

生:这时候,楚王大怒,拍着桌子说:“推出去斩了!”

师:这才是历史中那个盛气凌人的楚王。真好!

师:同学们,老师和晏子这两种反驳方式,你觉得哪一种更有效果?

生:感觉晏子说得好,如果像老师这样说得话,可能惹来杀身之祸,或者挑起两国的战争。

师:是啊!晏子现在是代表齐国向楚王求助呢,他可没有忘记这次出使楚国的目的呀,所以晏子不能激怒楚王。谁还想说?

生:我感觉晏子说得更有效果,他

师:孩子们,老师用得是直话直说的应对方式,那晏子用得呢?

生:委婉(巧妙)

师:委婉这个词用得真好!同学们,咱们中国人讲究的是曲径通幽的含蓄,和我这样的直言直语表达的是一个意思。可是两者的效果一比较,明显不一样,像晏子这样委婉巧妙的说,更有效果,更加有说服力,也更让人接受。

下面让我们再读读这次交锋,在读中感受晏子语言中隐藏的智慧。谁愿意读楚王的话?晏子见了楚王。楚王瞅了他一眼,冷笑一声,说:生读“难道齐国没有人了吗?”

师:孩子,你没有瞅我,在读的时候,如果你能关注人物的身份、动作、神态和表情,你就能把人物演活呢,再来一遍。生读

师:你听出了什么?生:楚王很阴险,楚王内心藏着刀,楚王对齐国的轻蔑……

师:我听出了楚王的嘲笑。

师:谁来读晏子的话!(出示)生读晏子严肃地回答:‘这是什么话?我国首都临淄住满了人。大伙儿把袖子举起来,就是一片云;大伙儿甩一把汗,就是一阵雨;街上的行人肩膀擦着肩膀,脚尖碰着脚跟。大王怎么说齐国没有人呢?’”

师;孩子,注意人物的身份、神态,既要有反驳的语气又不能激怒楚王。谁再来?

好多了。你还能把人物演的更生动,你再来(要一个比一个更好)

师:孩子,你觉得晏子的这番话,想表达什么想法?

生:就说齐国人很多。

师:“既然有这么多人,为什么打发你来?”楚王接着发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