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影像学诊断的最新进展研究
乳腺癌的诊治新进展

乳腺癌的诊治新进展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逐年上升,但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乳腺癌的诊断和治疗也取得了许多新的进展。
一、诊断技术的进步1、影像学检查:随着乳腺成像技术的不断发展,如乳腺X线摄影、超声、MRI等,乳腺癌的检出率得到了显著提高。
其中,MRI能够提供乳腺组织的冠状面和矢状面图像,有助于发现多灶性乳腺癌,对于常规影像学检查难以发现的乳腺癌具有很好的补充作用。
2、病理学检查: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原位杂交技术、基因测序等新技术的应用,使得病理诊断更加准确和精细。
例如,通过检测ER、PR、HER2等基因的表达水平,可以指导医生选择更为有效的治疗药物。
3、液体活检:这是一种新型的检测方法,通过检测血液中的肿瘤标志物或循环肿瘤细胞等,可以实现对乳腺癌的早期诊断和病情监测。
二、治疗方法的进步1、个体化治疗:随着基因测序技术的不断发展,针对不同患者的基因突变,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已成为可能。
例如,针对HER2阳性患者,可以选择针对HER2的靶向药物;针对BRCA1/2基因突变的患者,可以选择PARP抑制剂等。
2、免疫治疗:免疫治疗是近年来肿瘤治疗的重要进展之一。
在乳腺癌治疗中,免疫治疗药物如PD-1/PD-L1抑制剂等的应用,能够激活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来攻击肿瘤,提高治疗效果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3、精准手术:随着手术技术的不断进步,如乳房保留手术(保乳手术)和乳房重建手术等的应用,使得乳腺癌手术更加精准和微创。
同时,通过术前新辅助化疗等方法,可以缩小肿瘤体积,提高手术切除的成功率和患者的生存率。
4、综合治疗:乳腺癌的治疗已经从单一的手术切除发展到了综合治疗。
在综合治疗中,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情、身体状况、分子分型等因素,制定包括手术、放疗、化疗、内分泌治疗和靶向治疗在内的综合治疗方案。
这种综合治疗方案的应用,使得乳腺癌的治疗效果得到了显著提高。
三、预防和筛查1、健康生活方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均衡饮食、适量运动、避免肥胖等,可以降低乳腺癌的发病率。
基于超声的影像组学在乳腺癌诊断中的研究进展

基于超声的影像组学在乳腺癌诊断中的研究进展乳腺癌是全球范围内最常见的女性恶性肿瘤之一、早期诊断和有效治疗是乳腺癌患者生存率提高的关键。
超声成像作为一种无创、无辐射、实时和相对低成本的成像技术,被广泛用于乳腺癌的初步筛查和诊断。
然而,单纯的超声成像在乳腺肿块的鉴别诊断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为了改善乳腺癌诊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近年来研究者们开始将超声成像与机器学习相结合,开展了基于超声的影像组学在乳腺癌诊断中的研究。
基于超声的影像组学依赖于医学影像数据的图像特征提取和模型建立。
首先,通过超声成像获得的乳腺肿块图像被数字化,并提取一系列图像特征,如形态学特征(如大小、形状、边缘等)、灰度直方图特征等。
然后,利用机器学习算法或深度学习方法构建预测模型,对乳腺肿块进行分类诊断和预测。
常用的机器学习算法包括支持向量机(SVM)、逻辑回归、随机森林等,而深度学习方法则主要利用卷积神经网络(CNN)。
研究表明,基于超声的影像组学在乳腺癌的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敏感性。
一项研究使用CIRS(乳腺模拟组织)模型为基础,通过超声成像提取的特征和逻辑回归模型实现了对乳腺肿块良性和恶性的分类诊断,其敏感性和特异性超过了90%。
另一项研究使用深度学习方法,将超声成像图像输入到预训练的卷积神经网络模型中,取得了较高的诊断准确性。
此外,一些研究还将超声成像与其他影像学技术相结合,如磁共振成像(MRI)等,以进一步提高乳腺癌的诊断准确性。
一项研究将超声弹性成像与MRI相结合,用于评估乳腺肿块的组织硬度和血流灌注,提高了乳腺癌的鉴别诊断率。
另一项研究将超声成像特征与MRI特征结合,通过机器学习模型实现了对乳腺肿块的良恶性诊断,其准确性明显优于单一模态的影像学诊断。
综上所述,基于超声的影像组学在乳腺癌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有望成为未来乳腺癌诊断的重要方法之一、然而,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完善和验证该方法,并将其应用于临床实践中,以提高乳腺癌的早期诊断率和治疗效果。
乳腺癌新辅助化疗中的不同影像学评估方法的比较

乳腺癌新辅助化疗中的不同影像学评估方法的比较乳腺癌作为常见的女性恶性肿瘤之一,在其治疗过程中,新辅助化疗被广泛应用。
而在新辅助化疗中,影像学评估方法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可以提供临床医生判断疗效和调整治疗策略的依据。
本文将探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中常用的影像学评估方法,并对其进行比较。
一、超声成像(US)超声成像是一种无创、无辐射的检查方法,能够直观地显示乳腺肿瘤的形态、大小、位置等信息,对乳腺癌的初步诊断和评估疗效有较高的准确性。
在新辅助化疗中,超声成像可以通过观察肿瘤的体积变化和血流灌注情况,判断肿瘤的治疗反应,并指导后续的治疗。
二、磁共振成像(MRI)磁共振成像是一种准确度较高的影像学评估方法,对乳腺癌的定位、分期和疗效评估有着独特的优势。
在新辅助化疗中,MRI可以提供高分辨率的乳腺影像,观察肿瘤的体积变化、灌注情况以及相关的分子生物学信息,从而评估治疗的效果。
此外,MRI还可以进行功能性成像,如弥散加权成像(DWI)和动态增强成像(DCE-MRI),进一步提高对肿瘤的诊断和评估的准确性。
三、乳腺X线摄影(MMG)乳腺X线摄影是乳腺癌诊断的重要手段,对早期乳腺癌的发现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在新辅助化疗中,乳腺X线摄影可以通过观察肿瘤的大小变化、密度变化和钙化情况等,判断治疗的效果。
然而,由于乳腺癌在新辅助化疗中往往存在肿瘤体积缩小但密度变化不明显的情况,乳腺X线摄影对于疗效的评估可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四、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PET-CT)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是一种能够提供全身代谢信息的影像学评估方法,对于评估乳腺癌患者的治疗效果具有一定的优势。
在新辅助化疗中,PET-CT可以观察肿瘤的代谢活性、体积变化和转移情况,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估。
然而,由于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的成本较高且对放射剂量有一定要求,限制了其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
五、乳腺弹性成像(EI)乳腺弹性成像是一种利用乳房压缩变形和组织刚度变化来评估乳腺病变的影像学方法。
乳腺癌的影像学诊断(二)

乳腺癌的影像学诊断(二)引言: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早期的诊断是提高治愈率和生存率的重要因素之一。
影像学技术在乳腺癌的早期诊断和评估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不同的影像学技术出发,探讨乳腺癌的影像学诊断。
正文:一、乳腺超声1. 乳腺超声的基本原理2. 乳腺超声在乳腺癌筛查中的应用3. 乳腺超声在乳腺癌定位与识别中的价值4. 乳腺超声在乳腺癌分型与分期中的作用5. 乳腺超声在乳腺癌术后评估中的意义二、乳腺钼靶碘化钡造影1. 乳腺钼靶碘化钡造影的基本原理2. 乳腺钼靶碘化钡造影在乳腺癌筛查中的应用3. 乳腺钼靶碘化钡造影在乳腺癌分型与分期中的作用4. 乳腺钼靶碘化钡造影在乳腺癌手术前标志物定位中的意义5. 乳腺钼靶碘化钡造影在乳腺癌复发与转移鉴别诊断中的价值三、乳腺磁共振成像(MRI)1. 乳腺MRI的基本原理2. 乳腺MRI在高危人群筛查中的应用3. 乳腺MRI在发现原发性乳腺癌中的价值4. 乳腺MRI在乳腺癌分型与分期中的作用5. 乳腺MRI在乳腺癌术后复查中的意义四、乳腺计算机断层扫描(CT)1. 乳腺CT的基本原理2. 乳腺CT在乳腺癌筛查中的应用3. 乳腺CT在乳腺癌分型与分期中的作用4. 乳腺CT在乳腺癌术前手术方案选择中的意义5. 乳腺CT在乳腺癌术后复查中的价值五、乳腺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CT)1. 乳腺PET-CT的基本原理2. 乳腺PET-CT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3. 乳腺PET-CT在乳腺癌分型与分期中的作用4. 乳腺PET-CT在乳腺癌术前治疗评估中的意义5. 乳腺PET-CT在乳腺癌术后复查中的价值总结:影像学诊断在乳腺癌的早期发现和评估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乳腺超声、乳腺钼靶碘化钡造影、乳腺MRI、乳腺CT和乳腺PET-CT 等影像学技术在乳腺癌的筛查、诊断、分型和分期、手术前标志物定位以及术后复查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这些影像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有助于提高乳腺癌的早期发现和治疗效果。
乳腺癌放射治疗的新进展

乳腺癌放射治疗的新进展乳腺癌放射治疗的新进展1、引言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临床治疗中,放射治疗在提高疗效、减少复发率以及改善生存率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介绍乳腺癌放射治疗的最新进展,包括治疗技术、剂量计算、治疗方案选择等。
2、乳腺癌放射治疗技术2.1 传统放射治疗技术传统放射治疗技术包括外部放射治疗和内部放射治疗,外部放射治疗常用的技术包括三维适形放射治疗、调强放射治疗和强子治疗等。
内部放射治疗主要是通过放射源直接放置在肿瘤周围或内部,例如高剂量率表面放射治疗和乳腺癌粒子治疗等。
2.2 新近放射治疗技术随着科技的进步,新近放射治疗技术不断涌现。
其中,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BRT)是一种精确定位并高剂量辐照肿瘤的技术。
其他新近技术包括调强强调放射治疗(IMRT)、融合放疗和免疫放射治疗等。
3、乳腺癌放射治疗剂量计算3.1 剂量计算的基本原理剂量计算是放射治疗规划的关键一步,准确的剂量计算可以保证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常见的剂量计算方法包括射线剂量计算和Monte Carlo方法。
3.2 基于射线剂量计算的方法基于射线剂量计算的方法包括蒙特卡洛算法、ISD(Iterative Surface Dose)方法和点核计算等。
3.3 基于Monte Carlo方法的剂量计算Monte Carlo方法是一种基于随机抽样的方法,它可以模拟射线的传输过程以及与组织相互作用的概率。
4、乳腺癌放射治疗方案选择4.1 早期乳腺癌放射治疗方案早期乳腺癌放射治疗方案主要包括乳房或乳腺床区域的整体放射治疗和局部放疗。
4.2 中晚期乳腺癌放射治疗方案中晚期乳腺癌放射治疗方案主要包括乳房或乳腺床区域的局部治疗和辅助放疗。
5、本文档涉及附件本文档附带相关研究论文、放射治疗方案示例以及剂量计算数据等。
6、本文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6.1 放射治疗:指利用放射线照射疾病部位,以达到控制肿瘤生长或减轻症状的治疗方法。
6.2 适形放射治疗:是指根据肿瘤部位和形态设计出合适的照射区域和剂量分布,以达到控制肿瘤生长的目的。
乳腺癌的最新医学研究成果

目录 背景介绍 早期筛查和诊断 治疗方法和进展 生活方式和预防 结论
背景介绍
背景介绍
乳腺癌是一种常见的女性恶性 肿瘤
近年来,医学界对乳腺癌的研 究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
早期筛查和诊 断
早期筛查和诊断
乳腺癌早期筛查的重要性 最新的乳腺癌早期诊断技术
早期筛查和诊断
乳腺癌诊断中的影像学进展
乳腺癌的早期筛查和个体化治疗非常重 要
结论
生活方式的调整和预防措施有 助于降低乳腺癌的风险
谢谢您的观赏聆听
治疗方法和进 展
治疗方法和进展
乳腺癌治疗的个体化和精准化 新型药物在乳腺癌治疗中的应用
治疗方法和进展
切除手术和保乳手术的比较
生活方式和预 防
生活方式和预防
生活方式对乳腺癌的影响 最新的乳腺癌预防策略
生活方式和预防
乳腺癌高风险人群的筛查和预 防
Hale Waihona Puke 结论结论乳腺癌研究的进展为患者带来新的治疗 机会
乳腺癌影像学检查方法的应用及最新进展

乳腺癌影像学检查方法的应用及最新进展摘要:影像学诊断技术在乳腺癌疾病早期诊断与疗效评估中意义重大,临床中常见的影像学诊断技术包含:乳腺钼靶X线摄影诊断技术、超声诊断技术以及磁共振成像诊断技术等。
所以需更为深入的探析各种影像学检验方法的价值,以期提升诊断的特异度和敏感度。
关键词:乳腺癌;影像学检查方法;MG;超声;BIS;MRI乳腺癌作为临床中好发的乳腺上皮组织恶性肿瘤之一,患病人群中男性占比仅为1.00%,女性占比为99.00%。
依照我国卫生组织调查显示,国内乳腺癌疾病概率在女性全部恶性肿瘤中居于首位。
每年新增的概率在3%~4%,经常发病于30岁~55岁的女性群体中。
现阶段,临床瑞乳腺癌疾病致病因素并不明晰,处于疾病早期患者并无显著症状表现,对此早日发现与诊断,尽早给予其治疗可降低疾病致死率,改善预后。
影像学诊断技术作为乳腺癌疾病诊断与筛查中的主要手段,所以需对全部的影像学诊断技术进行分析,提升诊断的准确度。
1钼靶X线摄影(MG)MG诊断技术为现阶段对乳腺癌疾病筛查的主要方式,此诊断技术具备简便性、易行性、方便性、重复性高以及分辨率高等诸多优势,其运用在乳腺癌诊断中特异度在87%~94%左右,敏感度在82%~89%左右。
MG诊断技术主要是运用X线将乳腺组织穿透实施投射,而后运用定影和胶片感光等相关程序全面成像。
MG诊断技术主要是对结节性质病变和肿块状病变诊断,可明确诊断无症状患者或是临床接受触诊表现为阴性患者,对早期乳腺癌诊断至关重要。
对于恶性钙化检出概率在30%~50%范围内,作为对乳腺癌疾病诊断的主要手段。
国外诸多学者研究指出,MG诊断技术早期运用在乳腺癌疾病诊断中,检出率在25%左右,可减少疾病致死概率。
可MG诊断技术存在局限性,受到患者体态、形态、病变或是小癌灶等等均会引起假阴性诊断结果出现,使得临床出现误诊和漏诊。
有的时候不能够为医生提供定性的诊断,亦需将其他的影像学诊断技术联合运用,增强诊断准确度。
乳腺癌的分子诊断技术进展

乳腺癌的分子诊断技术进展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也是导致女性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传统的乳腺癌诊断方法主要依赖于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和组织病理学分析,但这些方法在早期诊断和预后评估方面存在一定局限性。
随着分子生物学和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乳腺癌的分子诊断技术取得了重大进展。
本文将介绍一些乳腺癌分子诊断技术的最新进展。
一、乳腺癌分子诊断技术的背景和意义乳腺癌是一种异质的疾病,其发生和发展涉及多种分子和基因的异常变化。
分子诊断技术的快速发展为乳腺癌的早期诊断、预后评估和个体化治疗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分子诊断技术可以检测乳腺癌相关基因的异常表达、突变、甲基化等变化,从而准确判断患者的病情和预测疾病的进展。
二、乳腺癌分子诊断技术的种类及原理1. 基因表达谱分析基因表达谱分析可以检测乳腺癌相关基因的异常表达。
通过这种技术,可以发现乳腺癌患者与正常人群之间的基因表达差异,并筛选出与乳腺癌发生发展相关的关键基因。
基因表达谱分析可以通过芯片技术或高通量测序技术实现。
2. DNA甲基化分析DNA甲基化是一种重要的表观遗传修饰方式,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DNA甲基化分析可以检测乳腺癌细胞中基因的甲基化状态,并通过这种方式来判断基因的表达活性。
这种方法可以通过甲基化芯片或测序技术来实现。
3. 微小RNA分析微小RNA是一种长度为21-25个碱基的非编码RNA分子,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微小RNA分析可以检测乳腺癌细胞中微小RNA的表达差异,并寻找具有调节作用的关键微小RNA。
4. 微卫星不稳定性分析微卫星不稳定性是乳腺癌发生发展过程中常见的分子遗传异常。
微卫星不稳定性分析可以通过检测肿瘤细胞和正常细胞之间微卫星DNA 序列的重复次数差异来判断乳腺癌的分子亚型和预后。
三、乳腺癌分子诊断技术在临床应用中的意义1. 早期诊断和筛查乳腺癌分子诊断技术可以在乳腺癌临床症状出现之前,通过分析血液或组织样本中的分子标志物来实现早期诊断和筛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乳腺癌影像学诊断的最新进展研究
发表时间:2013-06-03T11:52:22.450Z 来源:《医药前沿》2013年第9期供稿作者:唐宇明
[导读] 近几年来,乳腺癌影像学诊断有了很大的进步,每种影像学的诊断方法都有自身的优点、不足。
唐宇明
(广西壮族自治区灌阳县人民医院 541600)
【摘要】目前,乳腺癌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在进行治疗乳腺癌的过程中,影响愈后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早期诊断,而影像学在乳腺癌的诊断方法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本文主要研究了用于影像学诊断乳腺癌的最新进展。
【关键词】乳腺癌影像学诊断
【中图分类号】R73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09-0135-02
乳腺的恶性肿瘤中,最常见的就是乳腺癌,其死亡率相当高[1]。
当前诊断乳腺肿瘤最主要的方法是影像学检查[2]。
随着影像学的不断发展,在乳腺方面,数字化乳腺摄影、超声及MRI等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乳腺肿瘤的影像学诊断逐渐实现微创、无创[3]。
现对乳腺癌影像学诊断的最新进展作如下综述。
一乳腺X线检查
1 乳腺X线检查技术
(1)乳腺X线摄影术。
可用于临床的成像方式的X线主要有:胶片成象、间接数字化成像、直接数字化成像等三种[4]。
而全景数字乳房X射线摄影术则使得图像更数字化,动态范围更广,其对比的分辨率也就比较高,从而可以更方便地摄片,而X线辐射的剂量也比较低,也可以对图像进行后期处理,有利于远程会诊。
在诊断乳腺导管是否病变时,乳腺导管造影是最简单、最有效的方法,对于乳导管的形态,它能够很好地显示出来[5]。
乳腺三维图像可以通过乳腺数字X线断层合成术、锥束乳腺成像技术进行取得,这就使得传统乳腺摄影二维图像中所出现的不同组织的叠加问题得到了有效的解决,使检测微小乳腺肿瘤的能力增强。
Chen等[6]在报道中指出,通过锥束乳腺成像技术,进行检测<5mm的微小肿瘤时,X线的剂量较之于传统的乳腺X线摄影的剂量,要少很多。
(2)乳腺X线相位成像技术。
X线是一种电磁波,且具有振幅及相位信息[7]。
其主要的原理是待穿过物体,探测X线出现衰减后,由振幅变化的差异所引发的密度差异;X线的相位成像主要是穿过物体后,探测X线的相位发生变化而形成全新的一种技术,在光栅、全适的焦—物距、物—像距的作用下,高度空间相干性的X线束就出现了,因而相位对比图像就获得了,其主要受到物体的散射作用、吸收系数的影响。
X线相位成像在全球第一台相位成像诊断仪推出后,其在临床上的应用已经越来越广,对于其他技术的缺陷,有很好的补偿作用,其灵敏度、分辨率更高,应用前景更是非常广阔[8]。
2 乳腺X线检查的应用价值
由于乳腺X线摄影检查比较简单,且费用也合理,在早期的乳腺癌中,其敏感性、特异性均比较高,微小的乳腺癌都能够被发现,而对于微细结构、微细钙化而言,数字化乳腺摄影能够更清晰地显示出来,在诊断早期的乳腺癌时,是首选影像检查方法,特别是在普查老年或高危人群乳腺癌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9]。
在新技术的不断研究与应用下,进一步增强了X线诊断乳腺病变的能力,加上计算机的辅助诊断及双能量减影等技术,可以使微小的钙化灶被更准确地检查出。
Fischer等[10]的研究表明,FFDM可以对0.1mm的钙化灶清晰显示出,而对微小钙化有95%的敏感性,对乳腺癌的敏感性为91.45%、特异性为93.54%、准确性为92.68%。
但其缺陷是有X线辐射、容易漏诊致密型乳腺的小癌灶等。
二乳腺超声显像检查
1 乳腺超声显像技术
(1)乳腺多普勒超声。
多普勒超声主要有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多普勒频谱超声、彩色多普勒能量图等,是无创、无需注射造影剂的一种显示血流的方法,能够分析诊断乳腺肿瘤血管所具有的血流特性[11]。
乳腺癌的特点表现在组织结构比较紧硬、弹性比较弱等,超声弹性成像通过其特点能够更顺利地诊断乳腺癌。
超声光散射成像是一种新技术,它主要集合了光散射成像技术、超声成像技术,使在鉴别乳腺肿瘤的良恶性时,能够作出准确判断[12]。
(2)乳腺超声造影。
其主要是在静脉注射超声造影剂的作用下,使大量的散射子流形成,且其反射系数比较高,从而使四周组织间的对比增加,通过多普勒超声而发展的一种新技术。
超声造影对血管有着较高的特异性、敏感性,有利于判断乳腺肿瘤的良恶性、乳腺癌的复发、转移情况,同时,还能够使基因、药物进行连接、包裹,从而进行无创治疗肿瘤靶[13]。
2 乳腺超声检查的应用价值
超声检查在影像学检查中,与乳腺摄影相结合成为乳腺影像检查的最佳“黄金组合”。
由于无创伤、无放射性损害,在年轻女性和妊娠妇女中运用最广,对于鉴别乳腺肿瘤的良恶性、血供判断方面等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14]。
近几年来,超声造影等一些新技术的不断应用,在诊断乳腺癌中有重要的价值。
其缺陷就是,在进行超声检查时,有较低的分辨率,对于微钙化等的敏感性相对弱,而且操作者对其也有比较大的影响。
三超声弹性成像技术
超声弹性成像的基本原理就是:通过超声探头沿压缩方向向组织发射超声波,估计压缩前后超声回波信号间的时延,再计算出组织内各点的位移,进行估计组织的应变值,从而组织的弹性系数可以推算出,加以灰阶或伪彩色编码的一种成像方式。
组织的弹性系数大,则其引起的应变相对就比较小,弹性系数小,则引起的应变相对就比较大。
正常乳房主要由脂肪组织、腺体组织、少量的纤维组织构成。
如果受到致瘤因素的影响,局部的组织会引发异常增生而形成肿瘤,其表现为局部的硬性肿块。
而弹性成像则可以按照不同的组织硬度,进行区分乳腺内的脂肪组织和较致密的实质性组织。
Krouskop等通过体外的实验,证明了在外力作用下,乳房内不同组织的不同应变。
其研究表明,乳房内脂肪组织的弹性系数最小,正常乳腺组织要比脂肪组织大1个等级,而乳房纤维组织则要大1~2个等级,导管内原位癌要远远大于乳腺组织,导管浸润癌也要远远大于其他任何组织的弹性系数[15]。
这对进一步研究在体是非常有利的。
结语
近几年来,乳腺癌影像学诊断有了很大的进步,每种影像学的诊断方法都有自身的优点、不足。
在实际检查乳腺疾病的临床工作中,
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分析,并采用最佳的诊断方法,不但诊断的准确性要高,而且也要合理利用医疗资源,进而可以对患者进行最佳的诊断。
参考文献:
[1]张治国,刘茂林.乳腺癌的影像学诊断现状与进展[J]. 医学综述. 2008(02):120-121.
[2]马娇,齐向东.乳腺疾病影像学检查技术现状与进展[J]. 中国妇幼保健. 2009(16):103-105.
[3]徐朝霞,张学昕,赵海涛,魏光全.钼靶X线检查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 医疗卫生装备. 2010(04):96-98.
[4]汪登斌.乳腺癌的影像学早期诊断[J].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11(01):14 5-147.
[5]李锋,杨文兵.乳腺癌影像学诊断的研究进展[J]. 中国医药导报. 2010(34):63-65.
[6]杨冬秀,黄崎,张桂媛,徐凤梅.早期乳腺癌的影像学研究进展[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0(04):75-76.
[7]王曼曼,孙华威,刘晔.乳腺癌影像学检查方法比较[J].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10(03):66-68.
[8]赵庆伟,靳艳,余小蒙,郭庆合.细针吸取细胞学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 新乡医学院学报. 2009(05):145-147.
[9]黄绮文.数字化DR钼靶检查技术在乳腺疾病中的应用[J]. 中外医疗. 2010(33):25-26.
[10]王海燕,赵建农,许持卫.乳腺影像学检查方法现状及展望[J]. 现代临床医学. 2009(01):78-80.
[11]何晓东,顾素英.乳腺癌影像学检查技术进展[J].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0(04):175-177.
[12]赵年,秦燕,袁方均.早期乳腺癌影像学诊断现状及进展[J]. 湖北医药学院学报. 2011(05):65-67.
[13]王宇红.乳腺癌的影像学诊断[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1(04):117-119.
[14]蒋文英.乳腺癌早期筛查的研究进展[J].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20 11(04):36-37.
[15]司淑芳,贾红岩.多种影像学联合检查诊断早期乳腺癌的临床价值[J]. 山东医药. 2010(21):8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