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学考语文复习练习试题(34)(含解析)

浙江省学考语文复习练习试题(34)(含解析)
浙江省学考语文复习练习试题(34)(含解析)

练习题(34)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筵.席(yán)桀骜.(ào)桎梏.(kù)若合一契.(qì)B.创.伤(chuāng)妊娠.(shēn)屠戮.(lù)外强中干.(gān)C.懿.范(yì)菲.薄(fēi)萌蘖.(niè)莞.尔而笑(wǎn)

D.未遂.(suí)濯.足(zhuó)攒.射(cuán)殒身不恤.(xù)

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彩的,是渴睡人的眼。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B.这座小屋历经沧桑,未遭厄运。它也度过了自己的艰难岁月,有很长一段时间,谁也记不得什么人曾经在这里出生。

C.墙上却留下了清新的棕色痕迹,十字型,印痕深而清晰,比原来那个旧的、浅色的小十字更加醒目;这个十字印痕干净而美丽地留在了退了色的粉墙上。

D.另外还有六只显然是正在发育的小狼也从柳树丛中跑了出来,它们喜气洋洋地摇着尾巴,嘻戏着搅在一起。它们确确实实是一群就在我们的峭壁之下的空地上蠕动和互相碰撞着的狼。3.下列句子横线处填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尼采就过他是太阳,光热无穷,只是给予,不想取得。然而尼采究竟不是太阳,他发了疯。

②我还听到过一个细节,是说你在升空的那天晚上,把手表给战友,让他给你去保存。

③在对纽约和伦敦举办奥运会的现实可能性作出评估后,我为这一意外的合成物向不朽的希腊

________一剂理想主义的良药。

A.自许托付祈求B.自许委托乞求

C.自诩委托乞求D.自诩托付祈求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进入九月份以来,小孩子因为食用含有三聚氰胺的奶粉而患肾结石导致死亡的事件屡有报道,真是骇人听闻

....

B.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电子产品的更新换代也在不断加速,即便是眼下最时髦的、最流行的,转眼间,也就成了明日黄花

....

C.在文学历史的长河中,昙花一现式的作家是占大多数的;只有极少数的作家,经历了岁月的

洗礼,依然熠熠生辉

....

,仍然坚持训练,最终因伤病加重而不得不D.北京奥运会前,刘翔对自己脚踝的伤势不以为然

....

退赛,令人扼腕。

5.【2014年江西卷】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中心思想是针对文章的整体内容而言的,要求具有较高的分析概括能力和准确的语言表达能力。B.虽然有国家资源作支撑,但面临重重困难,国有企业能取得现在这样的成绩,确实可说堪称不易。

C.大庆石化总公司的老少职工们同台竞赛,年轻职工积极踊跃,老年职工更是不让须眉。D.通过捐款、创办公益基金的方式回馈社会,不是企业家的法定义务,可提倡而不宜强制。6.下列对话,语意明确、无歧义的一项是()

A.“他怎么一直未娶呢?”阿奇疑惑地问。

“因为他只喜欢一个人。”兴旺答道。

B.“大家都带火药来了吧,会议室很热啊。”甲怪怪地说。

“你一边凉快去!”乙高声道。

C.“我觉得你这个人很有意思。”小华说。

“你到底想让我怎样?”小明不耐烦地反问。

D.“习主席、马英九新加坡握手,这是两岸领导人暌违66年后的首次会面。”华丰说。

“具有历史性意义。”郝佳补充道。

7.下列各句中,没有使用比喻手法的一项是()

A.苍蝇跟蚊子算是小饭店里的岁寒之友,现在刚深秋,还显不出它们“后凋”的劲儿。

B.她手上生的五根香肠,灵敏得很,在头发里抓一下就捉到个虱子,然后掐死了。

C.他有一个大鼻子,但眉眼并未让鼻子挤去,鼻尖上生几个酒刺,像未熟的草莓。

D.那记录的女生涨红了脸停笔不写,仿佛听了他最后的一句,自己就当众受到了侮辱。

8.补写出下列名句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百年多病独登台。____________________,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登高》)

(2)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晏殊《蝶恋花》)

(3)闾阎扑地,____________________;舸舰迷津,____________________。(王勃《滕王阁序》)(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心躁也。(荀子《劝学》)

(5)苟以天下之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苏洵《六国论》)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0题。

文艺创作规律要求作者必须深入生活,对大千世界进行深入细致的观察体验,才有可能取得丰富的审美信息,获得独特的审美体验,产生强烈的创作冲动,爆发灵感,铸成审美意象。但另一方面,文艺家又要不执着拘泥于现实生活中的种种现象,才有可能对宇宙万物进行冷静理智的分析和研究,产生深刻的认识和炽热的情感。这就是作者在文学艺术创作中对宇宙人生所采取的“不即不离”之态度,亦即“于相而离相”。文艺鉴赏规律也要求人们在进行审美活动时,应潜心于对象之中,不但要了然于目,而且要了然于胸,从而在凝神观照中达到主客同一、物我两忘的境界。与此同时,又要求人们在心理上与外物分离,与宇宙人生保持一定距离,客观透脱地观察对象。伊塞尔在《文学文本的召唤结构》一书中曾说:优秀的文艺作品是一种“召唤结构”,它有许多未定点和意义空白。这些点和空白乃是联结创作意识和接受意识的桥梁,它们能促使观者在阅览中赋予作品之未定处以确定的含意,从而填补意义空白,赋予观者参与作品构成的权利,因此,在鉴赏中倘若执着拘泥于对象而不能冷静透脱地看待对象,就有可能忽略作品的未定点和空白,从而无法参与作品的再建构,展开审美想象与联想,而获得审美的愉悦和情感的升华。

在中国画里,由王维一派的文人画直到宋元以后盛行的写意画,人们往往把空白作为整幅画中最令人欣赏的部分,正是因为那一空间给人以神秘又美好的遐想,所以就使这一虚空变成最耐人寻味的一面。如用高峰来表现大自然的雄伟峻峭,用烟云来衬托山峦的静穆庄严。在所留下的那些虚空里,都存在着极大的暗示,而这暗示又仿佛是一种流动语言,它可以使画家的观察力和读者的想象力更加敏锐。这种智慧,显然受到禅宗“机锋转语”的启示,有引人入胜之妙。

《坛经》云:净心则“心量广大,犹如虚空……虚空能含日月星辰,大地山河,一切草木,恶人善人,恶法善法,天堂地狱,尽在空中,世人性空,亦复如是。”这种以“净心”观照宇宙万物,从而体认其真如本性的思想,对我国传统的审美活动和文艺创作发生过重大影响。审美活动是采取审美观照和情感体验的方式去把握世界,既如此,审美者就必须具备虚空明净的审美心境。只有用经过净化的、排除了各种世俗欲求的心境去对审美对象进行审视观照,才能体悟到宇宙万物的内在本质和生命律动,从而渐入审美境界。

刘禹锡在《秋日过鸿举法师寺院,便送归江陵引》中指出文艺创作要排除心中的一切杂念,形成虚空的审美心境,此乃进行艺术构思的前提条件。刘氏还指出有了虚空的审美心态,大千世界的林林总总就会纷至沓来,涌入艺术家的心中,只有万景入胸,才能经过方寸之心的熔铸冶炼,酝酿凝聚成审美意象,塑造出独具特色的艺术形象。

(选自李豫川《禅宗对传统美学思想的影响》,有删改)9.下列对文中“于相而离相”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一创作态度和理念是文艺创作规律对作者的必然要求。

B.在观照中物我既两忘又相离的境界,正体现了这一创作主张。

C.在创作中首先要“于相”才有可能爆发灵感,铸成审美意象。

D.“召唤结构”能使观者参与作品再建构,它强调的是鉴赏中的“离相”。

10.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观者展开审美想象与联想,使作品得以再建构,从而发现作品的未定点和空白。

B.中国画里最令人欣赏的部分是“留白”,它使画家的观察力和读者的想象力更加敏锐。C.禅宗“净心”观对中国文人的审美心理结构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古人在审美过程中,体认其真如本性,体悟生命的律动,从而渐入审美佳境。

D.刘禹锡认为有了“虚空的审美心境”,就会“万景入胸”,就能熔铸审美意象,最终塑造出独具特色的艺术形象。可见他深刻地领悟到禅理与诗道的相通之处。

参考答案

1.解析:选B。

A.项:桎梏(ɡù);C.项:菲(fěi)薄;D.项:未遂(suì)。

2.解析:选B。

A.项:没精打采;C.项:十字形;褪了色;D.项:嬉戏。

3.解析:选D。

①自许:自夸;自我评价。

自诩:自夸。

②托付:交付;委托。

委托:托付给别的人或机构办理。

③乞求:请求别人给予。

祈求:A.向(神)恳求;B.谦卑地或下级对上级请求(某人)做某事;C.祈祷所求的目

的物,祈祷的目的。

4.解析:选D。

A.项,骇人听闻: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害怕。此处用来形容听了“聚氰胺的奶粉而患肾结石导致死亡的事件”使人害怕,符合语境。

B.项,明日黄花:原指重阳节过后逐渐萎谢的菊花,后多比喻过时的事物或消息,此处用来形容“电子产品更新换代快”符合语境。

C.项,熠熠生辉:形容光彩闪耀的样子,此处用来形容“一些作家在文学历史长河中经历了岁月的洗礼,依旧光彩照人”,符合语境。

D.项,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或否定,此处用来形容“北京奥运前,刘翔对自己脚踝的伤势不认为是对的”不恰当,可改为“不以为意”。不以为意:不把它放在心上。表示对人、对事抱轻视态度。

5.解析:选D。

A.项:搭配不当,“中心思想”不能作为“要求具有较高的分析概括能力和准确的语言表达能力”的主语。应在“中心思想”前面加上“提炼”。

B.项:成分赘余,“可说堪称”赘余。可去掉“可说”或者“堪称”。

C.项:搭配不当,“老年职工”与“不让须眉”不搭配。可把“不让须眉”改为“不甘落后”。6.解析:选D。

A.项:“只喜欢一个人”有歧义:喜欢某一个人呢,还是喜欢一个人独自生活?

B.项:“一边凉快去”言外之意是“你滚一边去”。

C.项:“意思”有多层含义,产生歧义。

7.解析:选D。

A.项:“苍蝇跟蚊子算是小饭店里的岁寒之友”,这是使用比喻手法,将“苍蝇”“蚊子”比作“岁寒之友”。

B.项:“她手上生的五根香肠”,这是使用比喻手法,将“手指”比作“香肠”。

C.项:“鼻尖上生几个酒刺,像未熟的草莓”,这是使用比喻手法,将“长酒刺的鼻子”比作“未熟的草莓”。

D.项:“仿佛听了他最后的一句”没有使用修辞手法,句中的“仿佛”表示猜测。

8.解析:

(1)万里悲秋常作客艰难苦恨繁霜鬓

(2)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3)钟鸣鼎食之家青雀黄龙之舳

(4)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5)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9.解析:选B。

本题考查对文中重要句子含意的理解的能力。B项,张冠李戴,由原文第1段可知,“在观照中物我

既两忘又相离的境界”属于文艺鉴赏规律,而非创作主张。

10.解析:选D。

本题考查对文本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的评价的能力。A项,因果倒置,由原文第1段最后一句可知,发现作品中的未定点和空白是“观者展开审美想象与联想,使作品得以再建构”的前提条件。B项,以偏概全,原文第2段第1句说“在中国画里,由王维一派的文人画直到宋元以后盛行的写意画,人们往往把空白作为整幅画中最令人欣赏的部分”,选项删除了“往往”二字,过于绝对。C项,无中生有,“禅宗‘净心’观对中国文人的审美心理结构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于文无据;张冠李戴,“体认其真如本性”是禅者的追求,不是审美者的体认。

浙江省高职考语文模拟试卷2

省高职考语文模拟试卷 一、基础知识(10题,每题2分,共20分) 1.下列各句中加点字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A.参.观的人看着自己曾参.加培育的参.差不齐的小苗,不禁流下了眼泪。 B.副省.长大强如能早些省.悟,就不致于丢官弃职、气得不省.人事了。 C.那是个十年八载.也忘不了的载.歌载.舞的夜晚。 D.意志坚强.、性格倔强.的小红,是不会强.颜作态的。 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在竞选过程中,采取种种不正当手段拢络人心从而赢得选票的做法,是非常可耻的。 B.事故发生后,他迅速赶赴现场坐阵指挥,直到被困井下的矿工全都脱离危险才离开。 C.一个成功的人在困难面前绝不一愁莫展,而是咬定青山不放松。 D.电影《梅兰芳》将一代京剧大师执着于表演艺术、情深意重的故事演绎得淋漓尽致。3.生活中常用的“死”字有多种意思,如:失去生命;达到极点;死板不灵活;不可调和等等。指出下列各项中“死”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①死去活来②读死书③死对头④死顽固⑤高兴死了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④⑤ 4.依次填入下列句子中横线上的虚词,正确的一组是() ①去看腊梅,你是智者还是仁者,以腊梅为襟,你都会从寒中体会出热情,从冷酷中体 味到倔强。 ②池水沉默,树枝忸怩,时有飞鸟来朝,仍透出一股股孤寂。 ③谁搞哲学,都可能像泰利受到那位女子责备那样遭到申斥,说他看不到自己面前的 东西。 A.尽管不论无论B.不论尽管无论 C.尽管不管不论D.不管无论不论 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能与括号中的词语能替换且不改变句意的一项是()A.凤姐是《红楼梦》中个性十分鲜明的典型人物,她的性格特征是“上头一脸笑,脚下使绊子; 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 ...........”,这以后就成为了人们对风姐的描述了。(口蜜腹剑)B.作为这个偌大世界的芸芸众生,我们每个人都在孜孜不倦地追求着自己的理想,虽然我们 的水平参差不齐 ....,但是我们都在做着最大的努力!(良莠不齐) C.2010年10月20日,第七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和第七届中国—东盟商务投资峰会在隆重开 幕。这次博览会聚集了东盟各国各种各样的新产品,真可谓琳琅满目 ....,应有尽有。(浩如烟海)

法理学模拟考试试题及复习资料

《法理学》模拟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法律事件和法律行为的划分标准是(A) A.是否以当事人的意志为转移 B.是否合法 C.法律是否予以调整 D.是否具有社会性 2.根据法律效力强弱程度不同,法律规则可以分为(B) A.授权性规则和义务性规则 B.强行性规则和任意性规则 C.确定性规则和准用性规则 D.调整性规则和构成性规则 3.法律对其生效以前的事件和行为是否适用,称为(B) A.法的拘束力 B.法的溯及力 C.法的继承性 D.法的统一性 4.《刑法》第109第2款规定:“掌握国家秘密的国家工作人员犯前款罪的,依照前款的规定从重处罚。”这一条规则属于(D) A.授权性规则 B.任意性规则 C.委任性规则 D.准用性规则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A.一国的法在其主权实际管辖的那部分陆地有效 B.一国民事、经济等法的效力,一般也及于在本国领域外的本国公民 C.一国的法律只在国内有效 D.只有刑事法律才可能在本国领域外生效 6.现代各国一般均确认(B)为法有无溯及力的原则。 A.从新兼从轻原则 B.从旧兼从轻原则 C.从旧原则 D.从轻原则 7.根据相对应的主体范围的不同,可以将权利分为(C) A.基本权利和普通权利 B.公权利和私权利 C.绝对权利和相对权利 D.人权和公民权 8.《刑事诉讼法》第117条规定,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根据侦查犯罪的需要,可以依照规定查询、冻结犯罪嫌疑人的存款、汇款。对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而言,该条法律规定显示了法的(B) A.确定的指引作用 B.有选择的指引作用 C.评价作用 D.强制作用 9.王某夫妇雇用了一保姆临时在家照看孩子,事后付给保姆酬劳500元。关于王某夫妇与保姆之间的法律关系的客体,下列选项正确的是(D) A.孩子 B.孩子的安全、健康 C.保姆 D.照看孩子的劳务和500元报酬

4月浙江选考化学试卷及答案

2017年4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 化学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个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2分)下列属于盐的是() A.NaCl B.KOH C.HNO3D.CO2 2.(2分)仪器名称为“量筒”的是() A. B.C.D. 3.(2分)下列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A.葡萄糖B.氢氧化钠 C.氯化钾D.铁 4.(2分)下列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2NaHCO3Na2CO3+H2O+CO2↑ B.Na2O+H2O═2NaOH C.2KI+Br2═2KBr+I2

D.MgO+2HCl═MgCl2+H2O 5.(2分)下列分散系能产生“丁达尔效应”的是()A.稀硫酸B.硫酸铜溶液C.氢氧化铁胶体D.酒精溶液6.(2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二氧化碳是酸雨的主要成分 B.氢气是一种理想的清洁燃料 C.碳酸氢钠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D.氯化铁溶液可用于制作印刷铜电路板 7.(2分)下列表示不正确的是() A.CO2的电子式B.Cl2的结构式:Cl﹣Cl C.CH4的球棍模型D.Clˉ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8.(2分)下列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是()A.NH3B.SO3C.HCl D.CO2 9.(2分)下列物质放入水中,会显著放热的是() A.食盐B.蔗糖C.酒精D.生石灰

10.(2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实验室应将钠保存在煤油中 B.分液漏斗和容量瓶在使用前都要检漏 C.可用酒精代替CCl4萃取碘水中的碘单质 D.金属镁失火不可用水来灭火 11.(2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金刚石和石墨互为同素异形体,熔点和硬度都很高 B.氕、氘、氚是氢元素的三种核素,质子数都是1 C.乙醇和二甲醚(CH3﹣O﹣CH3)互为同系物 D.C4H10的一氯代物只有一种 12.(2分)已知:X(g)+2Y(g)?3Z(g)△H=﹣a KJ?mol﹣1(a >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mol X和 mol Y充分反应生成Z的物质的量一定小于 mol B.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X、Y、Z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 C.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反应放出的总热量可达a kJ D.升高反应温度,逆反应速率增大,正反应速率减小

浙江省高职考语文模拟试卷

浙江省高职考语文模拟试卷 一、基础知识(10题,每题2分,共20分) 1.下列各句中加点字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A.参.观的人看着自己曾参.加培育的参.差不齐的小苗,不禁流下了眼泪。 B.湖北副省.长李大强如能早些省.悟,就不致于丢官弃职、气得不省.人事了。 C.那是个十年八载.也忘不了的载.歌载.舞的夜晚。 D.意志坚强.、性格倔强.的小红,是不会强.颜作态的。 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在竞选过程中,采取种种不正当手段拢络人心从而赢得选票的做法,是非常可耻的。 B.事故发生后,他迅速赶赴现场坐阵指挥,直到被困井下的矿工全都脱离危险才离开。 C.一个成功的人在困难面前绝不一愁莫展,而是咬定青山不放松。 D.电影《梅兰芳》将一代京剧大师执着于表演艺术、情深意重的故事演绎得淋漓尽致。 3.生活中常用的“死”字有多种意思,如:失去生命;达到极点;死板不灵活; 不可调和等等。指出下列各项中“死”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①死去活来②读死书③死对头④死顽固⑤高兴死了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④⑤ 4.依次填入下列句子中横线上的虚词,正确的一组是() ①去看腊梅,你是智者还是仁者,以腊梅为襟,你都会从严寒中体 会出热情,从冷酷中体味到倔强。 ②池水沉默,树枝忸怩,时有飞鸟来朝,仍透出一股股孤寂。 ③谁搞哲学,都可能像泰利受到那位女子责备那样遭到申斥,说他 看不到自己面前的东西。 A.尽管不论无论B.不论尽管无论 C.尽管不管不论D.不管无论不论 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能与括号中的词语能替换且不改变句意的一项是()

A.凤姐是《红楼梦》中个性十分鲜明的典型人物,她的性格特征是“上头一脸笑, 脚下使绊子;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 ...........”,这以后就成为了人们对风姐的描述了。(口蜜腹剑) B.作为这个偌大世界的芸芸众生,我们每个人都在孜孜不倦地追求着自己的理想, 虽然我们的水平参差不齐 ....,但是我们都在做着最大的努力!(良莠不齐)C.2010年10月20日,第七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和第七届中国—东盟商务投资峰会 在南宁隆重开幕。这次博览会聚集了东盟各国各种各样的新产品,真可谓琳琅满目 ....,应有尽有。(浩如烟海) D.“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语文学习历来都讲究“积 累”二字,“一蹴而就 ....”显然在这门学科中是行不通的。(一挥而就) 6.下列原句与变换句之间意思差别最大的一项是() A.这个秘密终于被我发现了。我终于发现了这个秘密。 B.不能说这件事没有成功的希望。怎能说这件事没有成功的希望呢? C.并非所有的人都不愿和你交朋友。所有的人都愿意和你交朋友。 D.我直到晚上10点才把数学作业做完。到晚上10点,我才做完数学作业。 7.下列各句表达最得体的一项是( ) A.李乐对年逾古稀的奶奶说:“经常爬爬楼梯,跳跳绳,对您的健康有好处。” B.田莉对上门推销产品的人说:“谢谢,我们暂时不需要。” C.陈伟同学看见前面的一女士的丝巾飘落到地上,喊道:“哎,前面的,丝巾掉了。” D.同学邀请王平去家里玩,王平说:“好,届时我一定光临寒舍。” 8.下列句子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一方面,以娱乐为职能的大众文化得到蓬勃发展的机会。 ②与此同时,文化领域却有全然不同的景观。 ③问题是怎样产生的呢? ④90年代中国,商品大潮汹涌而起,给社会经济生活带来无限生机。 ⑤一方面,一部分“曲高和寡”的精英文化则陷入举步维艰的境地。 ⑥原因有多方面,其中之一就是文化的二重性。 A.⑥⑤①②③④B.④③⑤①②⑥ C.③①⑤④②⑥D.④②①⑤③⑥ 9.下列诗词中不属于描写节日的一项是()

浙江省高职考试语文试卷2

2015年浙江省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招生考试 语文试卷 本试题卷共六大题。全卷共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基础知识(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下列句子中没有 ..的一项是 ..错别字且加点字的读音正确 A.有关部门表示,要整饬.(chì)电信乱象,必须对敢于饮鸠止渴攫取利益的运营商加大 管控力度。 B.贾平凹的新作《老生》以解读老生长谈的《山海经》的方式来推进历史,给人以无限的 感喟.(wèi)和沉思。 C.大型现代廉政剧《全家福》改变了传统廉政题材戏曲的叙事模式,情节跌宕起伏,观看 后振聋发聩.(ɡuì),直击灵魂。 D.连日来,总理频对“奇葩.(pā)证明”发话,引发社会共鸣,网络上掀起了如何进一步 简政放权的讨论热潮。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网友对大众汽车调侃道:你大众 ..都走的路,再认 ..就是大众,根本成不了风格,因为大众真也成不了风格。 B.人一定要旅行,以增加自己的见识 ..,你见的多了,自然就会心胸豁达,就不会和目光短 浅的人一般见识 ..。 C.城市绿化必须因地制宜 .......,突出环境保护与人文景观的和谐统一,这要求设计时要因地制宜.,充分考虑实际情况。 D.嘉宾对获奖者说:“几十年前我们合作时,你是小伙子 ...,我也是小伙子;几十年之后, 我是老头子了,你还是小伙子 ...,祝您的艺术青春永驻!” 3.对下面文段中修辞方法及作用的分析,不正确 ...的一项是 门前老树长新芽,院里枯木开小花……时间啊,时间,你都去哪儿了呢? 在孩童的哭闹声里,你悄悄溜走;在少年的欢笑声里,你轻轻滑过;在青年远行的脚步声里,你默默流逝。 时间啊,时间,你都去哪儿了呢? 你无声无息地,藏进了父亲的白发,藏进了母亲的皱纹,藏进了双亲蹒跚的步履。 你是个轮回的沙漏。终有一天,你也会让我们重复父母的过往…… A.文段开头运用对偶的修辞,生动地描绘出老树、枯木迎来新生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在经 过漫长等待后的惊喜之情。 B.文段中“时间啊,时间,你都去哪儿了呢?”运用了反复的修辞,这一追问,强调了作 者对时光流逝的思考,抒发了作者的惋惜之情。 C.文段中三个“藏进了……”运用了拟人和排比的修辞,写出了随着时间的悄然逝去,父 母渐渐老去的情状。 D.文段最后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把时间比作“轮回的沙漏”,形象地写出了随着时光轮转, “我们”也会像父母一样老去,表达了作者无尽的感慨。

《法理学》课程考试试题及答案

《法理学》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在备选的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序号填在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20分) 1.法学的研究对象是()。 A.社会对象B.法律书籍C.法律条文D.法律现象 2.下列不属于封建制法的有()。 A.萨利克法典B.唐律C.教会法大全D.法国民法典 3.法形成的最终标志是()。 A.商品的交换B.国家的形成 C.阶级的出现D.阶级矛盾不可调和 4.划分部门法的主要标准是()。 A.法律的调整对象B.法律调整的方法 C.法律的制定主体D.法律的效力 5.大陆法系是以古代()为基础和以19世纪初法国民法典为传统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各国法律 的总称。 A.罗马法B.日耳曼法C.印度法D.中国法 6.原始社会的行为规范主要表现形式是()。 A.法律B.政策C.习惯D.命令 7.法律规范属于()。 A.技术规范B.社会规范C.道德规范D.团体规范 8.根据宪法规定,国务院各部委有权制定()。 A.行政法规B.地方性法规C.单行条例D.行政规章 9.任意性规范和强制性规范是依据()来对法律规范进行的分类。 A.法律调整方式的不同B.是否允许依法自主调整进行 C.同个别调整的不同联系D.法律规则内容是否确定 10.下列哪项不属于法的正式解释。()。 A.任意解释B.立法解释C.司法解释D.行政解释 二、不定项选择题(在备选的答案中选出正确的答案,并将其序号填在括号内,错选、多选、漏选、 不选都不得分,每小题3分,共15分) 1.法律事实分为()。 A.法律后果B.法律动机C.法律行为D.法律事件

2.法的实施的直接目的是()。 A.法的实现B.法的创制C.法学研究D.法律现实 3.法的适用的法律文件包括()。 A.契约B.判决书C.裁定书D.决定书 4.国家创制法律规范的两种基本形式是()。 A.法律规范的制定B.法律继承 C.法律移植D.法律规范的认可5.法律规范的逻辑结构包括()。 A.假定B.处理C.制定D.制裁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5分) 1.法的体系 2.法律制裁 3.法律寂的权利 4.法系 5.法的创制 四、简答题(每题6分,共24分) 1.简述法的产生的标志。 2.简述法律规范的概念和特征。 3.简述法律关系的概念及其特征。 4.简述违法构成的概念及要件。 五、论述题 试述规范性法律文件的系统化。

2019年1月浙江省学业水平考试化学试题与答案(word版)

2019年1月浙江省学业水平考试 化学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12 O16 Na23 S32 Fe56 Cu 64 Ba 137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 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水的分子式是 A.H2B.O2C.H2O D.CO2 2.根据物质的组成与性质进行分类,MgO属于 A.氧化物B.酸C.碱D.盐 3.仪器名称为“胶头滴管”的是 A.B.C.D. 4.冰毒有剧毒,人体摄入后将严重损害心脏、大脑组织甚至导致死亡,严禁吸食。它的分子式为C10H15N,其中的氮元素在周期表中处于 A.第IIA族B.第IIIA族C.第IV A族D.第V A族 5.萃取碘水中的碘单质,可作萃取剂的是 A.水B.四氯化碳C.酒精D.食醋 6.反应2Na+2H2O=2NaOH+H2↑中,氧化剂是 A.Na B.H2O C.NaOH D.H2 7.下列属于弱电解质的是 A.NH3·H2O B.NaOH C.NaCl D.CH3CH2OH 8.下列表示不.正确 ..的是 A.甲烷分子的比例模型为B.乙烷的结构简式为CH3CH3 C.磷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D.MgCl2的电子式为 9.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A.16O和18O互为同位素B.金刚石和足球烯互为同素异形体 C.C2H6和C3H6互为同系物D.C2H5OH和CH3OCH3互为同分异构体 10.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A.石灰石、纯碱、石英可作为制备水泥的主要原料 B.燃煤烟气的脱硫过程可以得到副产品石膏和硫酸铵 C.硫酸钡可作高档油漆、油墨、塑料、橡胶的原料及填充剂 D.在催化剂作用下,用玉米、高粱为原料经水解和细菌发酵可制得乙醇

浙江省高职考语文模拟试卷

浙江省高职考语文模拟 试卷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浙江省高职考语文模拟试卷 一、基础知识(10题,每题2分,共20分) 1.下列各句中加点字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A.参.观的人看着自己曾参.加培育的参.差不齐的小苗,不禁流下了眼泪。 B.湖北副省.长李大强如能早些省.悟,就不致于丢官弃职、气得不省.人事了。 C.那是个十年八载.也忘不了的载.歌载.舞的夜晚。 D.意志坚强.、性格倔强.的小红,是不会强.颜作态的。 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在竞选过程中,采取种种不正当手段拢络人心从而赢得选票的做法,是非常可耻的。 B.事故发生后,他迅速赶赴现场坐阵指挥,直到被困井下的矿工全都脱离危险才离开。 C.一个成功的人在困难面前绝不一愁莫展,而是咬定青山不放松。 D.电影《梅兰芳》将一代京剧大师执着于表演艺术、情深意重的故事演绎得淋漓尽致。 3.生活中常用的“死”字有多种意思,如:失去生命;达到极点;死板不灵活;不可调和等等。指出下列各项中“死”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①死去活来②读死书③死对头④死顽固⑤高兴死了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④⑤ 4.依次填入下列句子中横线上的虚词,正确的一组是() ①去看腊梅,你是智者还是仁者,以腊梅为襟,你都会从严寒中体会出热情,从 冷酷中体味到倔强。 ②池水沉默,树枝忸怩,时有飞鸟来朝,仍透出一股股孤寂。 ③谁搞哲学,都可能像泰利受到那位女子责备那样遭到申斥,说他看不到自 己面前的东西。 A.尽管不论无论 B.不论尽管无论 C.尽管不管不论 D.不管无论不论 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能与括号中的词语能替换且不改变句意的一项是()

2020司法考试卷一法理学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2020司法考试卷一法理学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2017司法考试卷一法理学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1[多选题]学者们认为,法律不是万能的,其作用是有限的。其理由在于:①法律重视程序,不讲效率;②法律调整外在行为,不干预人的思想观念;③法律强调稳定性,避免灵活性;④法律反映客观规律不体现人的意志。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A.④③① B.①④② C.② D.③ 【答案】CD 【解析】见教材关于法的局限性的叙述。 2[多选题]下列属于法律意识范畴的是: A.甲打赢官司后一直拿不到赔偿金,认为法院没什么用 B.乙感到中国的法律越来越不管用了 C.丙以为偷书不算偷,不构成盗窃罪 D.丁不知道中国有《对外贸易法》 【答案】ABCD 3[多选题]下列有关“法的渊源”的表述哪些是不正确的? A.法的非正式渊源,是指不能被国内法院适用的法的渊源,如正义、标准、理性原则、习惯等 B.在我国,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等主要是根据其所调整的社会关系而作出的分类

C.根据“条约必须遵守”原则,一切国际条约和国际惯例均成当代我国法的渊源之一 D.根据有关法律规定,国家政策可能作为我国法院审理案件时的判决依据 【答案】ABC 【解析】法的非正式渊源是指那些具有法律意义的准则和观念:根据民法通则第142条第2款规定,中国缔结或参加的国际条约同 中国的民事法律有不同规定的,适用国际条约的规定,但中国声明 保留的除外;形式上的法的渊源也就是法的效力渊源, 4[多选题]学生甲和学生乙就法、法律规范的概念展开讨论。学 生甲的论点是:①法与法律规范的概念完全相同,因为法的构成要 素等同于法律规范的构成要素;②所有的法和法律规范都是通过法律 条文来表述的;③表述法和法律规范的文件被称为“规范性法律文件”。学生乙的论点是:①法的要素不能等由于法律规范的构成要素;②并不是所有的法律都表现为法律条文形式,但所有的法律规范 都是通过法律条文来表述的;③同一法律规范可以通过一个法律条文 来表述,也可以通过若干个法律条文来表述。对上述观点进行分析,下列选项哪些是正确的? A.学生甲的论点①和论点② B.学生甲的论点③和学生乙的论点③ C.学生乙的论点① D.学生乙的论点② 【答案】BCD 【解析】法的要素的构成一般包括法的原则、法的概念、法的技术性规定、法律规范等方面,法律规范的构成要素是法律规范的结构,如“假定、指示、法律后果”或“行为模式、法律后果”,因 此法的构成要素不等于法律规范的构成要素。

2019年1月浙江省学业水平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word版)

2019 年 1 月浙江省学业水平考试 化学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 C 12 O 16 Na 23 S 32 Fe 56 Cu 64 Ba 137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 2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 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 .水的分子式是 A .H 2 B .O2 C .H 2O D . CO2 2.根据物质的组成与性质进行分类, MgO 属于 A .氧化物 B .酸 C .碱 D .盐 3.仪器名称为“胶头滴管”的是 A . B . C . D . 4.冰毒有剧毒, 人体摄入后将严重损害心脏、 大脑组织甚至导致死亡, 严禁吸食。 它的分子式为 C10H 15N , 其中的氮元素在周期表中处于 A .第 IIA 族 B .第 IIIA 族 C .第 IVA 族 D .第 VA 族 5.萃取碘水中的碘单质,可作萃取 剂的是 A .水 B .四氯化碳 C .酒精 D .食醋 6.反应 2Na+2H 2O=2NaOH+H 2↑ 中,氧化剂是 A .Na B .H 2O C .NaO H D . H2 7.下列属于弱电解质的是 A .NH 3· H2O B . NaOH C .Na Cl D . CH 3CH 2OH 正确的是 8.下列表示不... A .甲烷分子的比例模型为 B .乙烷的结构简 式为 CH 3CH3 C .磷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D . MgCl 2 的电子式为 正确的是 9.下列说法不... A .16O 和 18O 互为同位素 B .金刚石和足球烯互为同素异形体 C . C2H6 和 C3H6 互为同系物 D . C2H 5OH 和 CH 3OCH 3 互为同分异构体 10.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

月浙江省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学考选考科目考试化学试卷完整版含参考答案

绝密★考试结束前2015年10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 化学试题 考生须知: 1.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其中加试题部分为30分,用【加试题】标出。 2.考生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上。 3.选择题的答案须用2B铅笔将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要改动,须将原填涂处用橡皮擦净。 4.非选择题的答案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写在答题纸上相应区域内,作图时可先使用2B铅笔,确定后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描黑,答案写在本试题卷上无效。 5.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N 14O 16Na 23 Mg 24Si 28S 32Ca 40Fe 56Cu 64Zn 65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个小题列 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下列属于酸性氧化物的是 A.CO2 B.CaO C.K2SO4 D.NaOH 2.仪器名称为“容量瓶”的是 A.B.C.D. 3.常温下能与水反应的金属单质是 A.SiO2 B.Br2 C.Na2O D.Na 4.HCl+NaOH=NaCl+H2O的反应类型是

A .化合反应 B .置换反应 C .分解反应 D .复分解反应 5.下列物质中,属于可再生的能源是 A .氢气 B .石油 C .煤 D .天 然气 6.硅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A .第二周期ⅣA 族 B .第三周期ⅣA 族 C .第三周期ⅥA 族 D .第二周期ⅥA 族 7.下列化学用语表述正确的是 A .水分子的结构式:H /O \H B .氯化钠的电子式: Na ︰Cl ︰‥‥ C .氯气的比例模型: D .硫原子的结构示意 图: 8.能产生“丁达尔效应”的是 A .饱和食盐水 B .Fe(OH)3胶体 C .盐酸 D .硫酸铜溶液 9.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A .核素21H 的中子数是0 B .12C 和14C 互为同位素 C .金刚石、石墨和富勒烯互为同素异形体 D .CH 3CH 2OH 和CH 3OCH 3互为同分异构体 8 8 +12

2007年浙江省高职考语文试卷

浙江省2007年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招生考试 语文试卷 本试卷分基础知识、阅读和写作三大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基础知识(共30分;1—11题每题2分,第12题8分) 1.下列句子中,加横线字的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A.你得把心得体会写得具体、详细些。 B.教师宽宏大度,一向度德量力,从不以己度人。 C.到野外观察测量要量力而行,成员们之间要学会为他人思量,要有容人的度量。D.尽管他生活一直没宁静过,但他宁死不屈,也不息事宁人。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变本加利誓不两立天翻地覆鼎力相助 B.金榜题名不胫而走走投无路有恃无恐 C.一股作气旁征博引迫不急待人浮于事 D.谈笑风声一愁莫展雷厉风行义愤填膺 3.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中国围棋手人才辈出,但与聂卫平相比,仍然嫩了点。论棋风,他们各有长短:有的潇洒,却失之________;有的精细,却失之________;有的果断,却失之________;有的勇猛,却失之________。 A.不韧草率鲁莽柔弱B.草率不韧柔弱鲁莽 C.不韧柔弱草率鲁莽D.鲁莽柔弱不韧草率 4.下列加横线的虚词使用全恰当的一项是() A.参加研讨会的全体学者对汉语或英语都很精通。 B.文化艺术事业固然要用钱,然而一出戏的服装就花掉几万元,也实在不值得。 C.陶慧敏塑造了数十个不同类型的女性形象,但小白菜那“清秀柔婉,美丽动人”的音容笑貌一直固执地留在了观众的心中,甚至于“小白菜”竟成了她的特指代称。 D.现在澳门已不仅仅是粤港澳经济圈的一部分,尤其是大中华经济圈的一条重要纽带。5.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熟语不能用括号里的词语代替的一项是() A.同志之间应该互相关心,以诚相待。如果只想坑害别人,必然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咎由自取) B.当记者提出要采访的时候,领队出来发话了:“希望大家不要再为难他了,不要再以什么部位受伤这件事打破沙锅问到底了。”(刨根问底) C.本人一介书生,且无家室之累,打开天窗说亮话,又有何妨?(直言不讳) D.你小子的生活和工作已经够好了,别这山望着那山高,不知足啊!(贪得无厌)6.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妹妹找哥泪花流。 B.哦,我看见一座座山一座座山川,一座座山川相连 C.万里滔滔江水永不休,淘尽了,世间事。

最新浙江2018年语文高职考真题

2018年浙江省单独考试招生文化考试 语文试题卷 一、基础知识(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下列标点的句子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①记得第一次看樱花,看的就是一片花海,近千株樱花竟相绽放,花朵密密匝匝.(z ā),远看层层叠叠,亭亭如盖。②白的如雪堆枝条,粉的似.(shì)落霞满天。这般情景,才让人真正体会到什么是目不暇接。③当一种美极其烦复,同时又蕴含连绵的韵律时,几乎是汹涌而来,令人有点眩.(xuán)晕。④强烈的视觉冲击让人有些不知所措,不知道眼前之景意味着什么,而赋予.(yǔ)意义和寻求价值又是人类心灵的内在述求。 A.① B.② C.③ D.④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 ...的一项是 A.树立正确的网络网络安全观,不断强化网络安全意识,在头脑中真正筑起网络安全的“防. 火墙 ..”,我们才能打牢国家网络安全的地基。 B.杭州某大学有个历史悠久的微电子研究中心,85岁的老科学家邓先灿是这个中心的第 一代“掌门 ..”,也是这里的精神领袖。 C.学习过程不可能一帆风顺,那些困难就像“压.舱石 ..”,只有搬开它,奋勇前行,才能到达成功的彼岸。 D.核心技术受制于人是我们最大的隐患。不掌握核心技术,我们就会被卡脖子、牵鼻子 ...,不得不看别人脸色行事。 3.下列选项中古诗句与成语的意思差别最大的一项是 A.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人才辈出 B.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苦尽甘来 C.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唾手可得 D.春蝉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鞠躬尽瘁 4.下面这段文字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秋风起时,树叶飒飒的声音,一阵阵袭来,如潮涌,如急雨,如万马奔腾,如衔枚疾走。风定之后,细听还有枯干的树叶一声声地打在阶上。秋雨落时,初起如蚕食桑叶,窸窸窣窣,继而淅淅沥沥,打在蕉叶上清脆可听。风声雨声,再加上虫声鸟声,都是自然的音乐,都能使我产生好感,都能驱除我的寂寞。此中情趣,外人如何能知? A.比喻设问拟人 B.比喻反问排比 C.反复反问排比 D.夸张拟人借代 5.下面是一则申请书的主体部分,对标号的四句话是否妥当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我是一个文学爱好者,热爱阅读与写作。①我认识到要提高写作水平,必须争取积极加入到文学社团中。②文学社团是提高文学爱好者写作水平,培养创作新人。③如果有幸成为社团的一员,我一定会遵守社团制度,积极参加社团组织的各种活动,提高自己的文学水平。④请务必批准。 A.第①句没有语病。

2020年自考法理学专业考试题库及答案

2020年自考法理学专业考试题库及答案 法律监督的重要意义。 答:法律监督是实行依法治国的重要内容,其重要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维护法律的统一和尊严,是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维护法律的统一,就是保证法律在全国范围内的统一实施;维护法律的尊严,就是要保证法律的权威性。在一个法治的国家,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违背法律,并都负有维护法律的统一和尊严的责任。而要做到这一点,重要的措施之一,就是要有完备法律监督体系,保证法律的真正实现。 (2)保障法的创制和实施的重要条件。实行依法治国,首先要求有完备法律,但是怎样制定法律,制定什么法律,如何保证所制定的法律既反映统治阶级的利益,又符合社会生活的需要和客观规律的要求,以及如何保证已颁布的法律的有效实施,等等,都是实行法治、实行依法治国所必须解决的问题。而解决的措施之一,就是建立完备法律监督体系。 (3)制约权力滥用的基本手段。在我国,应该说,大部分国家公职人员都力求能正确行使人民赋予的权力,认真履行职责。但是也有少数国家公职人员利用手中的权力,以权谋私、徇私枉法,或者脱离群众,脱离实际,犯主观主义、官僚主义的错误,以致滥用权力,使权力的行使背离人民的利益和要求。而要防止和纠正这些滥用权力

的现象,必须加强对国家公职人员的权力和各种职权行为的法律制约和法律监督。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法律监督可按不同标准进行分类: 答:(1)根据法律监督的主体,可分为国家监督和社会监督。 (2)根据法律监督的来源,可分为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 (3)根据法律监督阶段的不同,可分为事前监督、日常监督和事后监督。 社会监督有以下几种形式: 答:(1)中国共产党的监督。其主要表现为政治上的监督、组织监督、党纪监督。 (2)人民政协的监督。 (3)各民主党浓的监督。 (4)社会团体的监督。 (5)新闻舆论的监督。 (6)人民群众的监督。 法律监督的要素。 答:法律监督包括主体、客体、内容三个要素。 (1)法律监督主体包括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公民。 (2)法律监督的客体是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公民的各种法律

2019年6月浙江学考化学试卷及答案

2019年6月浙江省学业水平考试 化 学 试 题 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Na -23 S -32 Ca -40 Fe -56 Cu -64 Ba -137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正确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50分) 1.氮气的分子式是 A .O 2 B .N 2 C .Br 2 D .CO 2.根据物质的组成与性质进行分类,NaOH 属于 A .氧化物 B .酸 C .碱 D .盐 3.仪器名称为“蒸发皿”的是 A . B . C . D . 4.下列物质中,不能与氯气反应的是 A .氢气 B .钠 C .水 D .氯化钠 5.下列分散系能产生“丁达尔效应”的是 A .稀盐酸 B .氢氧化铁胶体 C .泥浆 D .硫酸钾溶液 6.下列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A .SO 3 B .KClO 3 C .Ca(OH)2 D .Cl 2 7.反应MnO 2+4HCl(浓) △ MnCl 2+Cl 2↑+2H 2O 中,还原产物是的是 A .MnO 2 B .HCl C .MnCl 2 D .Cl 2 8.下列表示正确.. 的是 A .铝离子的结构示意图:13823 B .乙烯的结构式:CH 2=CH 2 C .氯化氢的球棍模型为: D .氨气的电子式:●● H N H H ●● ● ● 9.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A .12C 和14C 互为同位素 B .甲烷和丁烷互为同系物 C .乙醇和二甲醚互为同分异构体 D .Na 2O 和Na 2O 2互为同素异形体 10.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A .工业上通常以氯气和烧碱为原料制造漂白粉 B .我国华为集团自主研发的“麒麟”芯片生产时需要用到硅

(完整)浙江省2016年高职考语文模拟试卷

浙江省2016年高职考语文模拟试卷 本试卷共六大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基础知识(本大题共八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不相同的一项是() A.鸟儿时而在我们头上盘旋,时而停在陡峭.山崖的树梢.上,似乎在讥诮.我们不能自由飞翔。 B.民间弹劾.力量再强大,但核.心的一点,就是没有行政和法律的授权,网民就缺少平等博弈的能力。此话真是言简意赅.啊。 C.汽车穿行在崎.岖的山路上,映入眼帘的是绮.丽的风光,她的心中不免泛起阵阵涟漪.。 D.绕过芊.芊莽莽的花草,眼前依然是阡.陌纵横的小巷,带着一颗纯真纤.细的心灵,我们向熟悉的村庄走去。 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中国文化渊远流长,底蕴深厚,老外要想真正学好中文,其实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 B.中国好声音冠军李琦坦言自己大学毕业时考研、考公务员、考银行职员都没考上,曾经觉得希望渺茫,无所是从。 C.在韩国仁川亚运会男子100米自由泳项目决赛中,我国运动员宁泽涛抱着破釜沉舟的决心,终于出人投地一举击败了韩国名将朴泰桓,并创造了新的亚洲纪录。 D.政协委员齐聚北京参政议政,共商国是,每次会议一结束,记者们就蜂拥而上,对委员们进行采访。 3.“潜水”一词现已逐渐应用于网络上。该词常见的有三个义项: ①原意是为进行水下查勘、打捞、修理和水下工程等作业而在携带或不携带专业工具的情况下进入水面以下的活动。 ②一项以在水下活动为主要内容,从而达到锻炼身体、休闲娱乐的目的的休闲运动。 ③天天在论坛里呆着,但是不发帖,只看帖子、而且注意论坛日常事务的人。 下列各句中表示第①个义项的一句话是() A.随着潜水 ..运动风靡全球,走进水中世界已不再是一个童话般的心愿,而是一份令您惊喜不已的浪漫。 B.大家都出来发帖啊,强烈鄙视在坛子里潜水 ..的人,举报潜水者有奖。 C.饱和潜水 ..已广泛应用于失事潜艇救援、海底施工作业、水下资源勘探、海洋科学考察等军事和民用领域。 D.潜水 ..运动可以增大肺活量,增强主要肌肉群的力量,提高游泳技能,锻炼体魄,甚至有减肥的功效。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不能被括号中的词语替换的一项是()

2019年浙江省高职单招单考温州市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答案(最新整理)

2019 年浙江省高职单招单考温州市第一次模拟考试 《语文》试题卷参考答案 一、基础知识(本大题共 8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24 分) 1.C(A.“遗撼”应改为“遗憾”,刹(chà)那间; B.“暄嚣”应改为“喧嚣”,抹(mā)布; D.“归心似剑”应改为“归心似箭”,疲倦(juàn)) 2.B (“遏止”应改为“遏制”) 3.D(描写的是古代考取功名的心情) 4.A(本段语言没有运用对比、反复) 5.D (解析:D 项语序错误,应是筹措资金,补缴税款,缴纳罚款;标点符号错误,顿号应改为逗号。) 6.C(根据前文的精读与浏览相对应来判定顺序) 7.B(他们并未回到故乡) 8.D (本诗运用的主要表达技巧是比喻的修辞手法。D 项说“诗中多处运用拟人手法”明显有误。) 二、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4 小题,每小题3 分,共12 分) 9.C(坐:动词) 10.B (A.于:介词,在/介词,被;B.以:介词,用;C.之: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动词,到……去; D.其:代词,自己的/副词,表揣测,难道) 11.D(例句和 D 为省略句;A.定语后置句 B.判断句;C.宾语前置句) 12.B(卫瓘是假装喝醉,委婉劝谏。) 参考译文: 【甲】汉武帝的奶妈曾经在外面犯了罪,武帝将要按法令治罪,奶妈去向东方朔求救。东方朔说:“这不是靠唇舌能争得来的事,你想一定要把事办成的话,临走时,只可连连回头望着皇帝,千万不要说话。这样也许能有万一的希望呢。”奶妈进来辞行时,东方朔也陪侍在皇帝身边,奶妈照东方朔所说频频回顾武帝,东方朔就对她说:“你是犯傻呀!皇上难道还会想起你喂奶时的恩情吗!”武帝虽然才智杰出,心肠刚硬,也不免引起深切的依恋之情,就悲伤地怜悯起奶妈了,立刻下令免了奶妈的罪过。 【乙】晋武帝既然不明白太子愚蠢,就有意要把帝位传给他。众位名臣也多有直言强谏的。一次,武帝在陵云台上坐着,卫瓘陪侍在旁,想趁机申述自己的心意,便装做喝醉酒一样跪在武帝面前,用手拍着武帝的座床说:“这个座位可惜呀!”武帝虽然明白他的用意,还是笑着说:“您醉了吗?” 三、文字表述题(本大题共 3 题,共 16 分) 13.(1)帝虽才雄心忍/亦深有情恋/乃凄然愍之/即敕免罪(划错一处扣 1 分,扣完为止) (2)(你)将要离开时,只可频频回头望着皇帝,千万不要说话。这样也许能有万分之一的希望呢。(“去”“顾”“冀”“万一”译对一个得 1 分,译对 3 个即得满分,语句通顺即可) 14.渺沧海之一粟;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天生我材必有用;死亦为鬼雄 15.(1)“独生子女陪护假”落实难(2 分,写出“独身子女陪护难”得 1 分)

法理学模拟试题及答案

《法理学》参考资料(一) 一、单项选择题 1.法律事件和法律行为的划分标准是() A.是否以当事人的意志为转移 B.是否合法 C.法律是否予以调整 D.是否具有社会性 2.根据法律效力强弱程度不同,法律规则可以分为() A.授权性规则和义务性规则 B.强行性规则和任意性规则 C.确定性规则和准用性规则 D.调整性规则和构成性规则 3.法律对其生效以前的事件和行为是否适用,称为() A.法的拘束力 B.法的溯及力 C.法的继承性 D.法的统一性 4.《刑法》第109第2款规定:“掌握国家秘密的国家工作人员犯前款罪的,依照前款的规定从重处罚。”这一条规则属于() A.授权性规则 B.任意性规则 C.委任性规则 D.准用性规则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国的法在其主权实际管辖的那部分陆地有效 B.一国民事、经济等法的效力,一般也及于在本国领域外的本国公民 C.一国的法律只在国内有效 D.只有刑事法律才可能在本国领域外生效 6.现代各国一般均确认()为法有无溯及力的原则。 A.从新兼从轻原则 B.从旧兼从轻原则 C.从旧原则 D.从轻原则 7.根据相对应的主体范围的不同,可以将权利分为() A.基本权利和普通权利 B.公权利和私权利 C.绝对权利和相对权利 D.人权和公民权 8.《刑事诉讼法》第117条规定,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根据侦查犯罪的需要,可以依照规定查询、冻结犯罪嫌疑人的存款、汇款。对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而言,该条法律规定显示了法的() A.确定的指引作用 B.有选择的指引作用 C.评价作用 D.强制作用 9.王某夫妇雇用了一保姆临时在家照看孩子,事后付给保姆酬劳500元。关于王某夫妇与保姆之间的法律关系的客体,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孩子 B.孩子的安全、健康 C.保姆 D.照看孩子的劳务和500元报酬 10.陈凯歌导演的电影《霸王别姬》属于法律客体的哪一种类?() A.物 B.人身 C.精神财富 D.行为结果 11.按照我国法律的有关规定,凡关于法律条文本身需要进一步明确界限或作补充规定的() A.由最高人民法院解释 B.由最高人民检察院解释 C.由全国人大常委会解释D。由各级国家权力机关解释 12.下列哪种行为在我国法律实施的法律监督体系中,属于国家法律监督机关的监督?() A.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对检察院和法院的工作进行监督 B.纪检、监察部门对某法官的违纪行为进行审查 C.法院对某检察官的犯罪行为进行审理 D.检察院对某公司经理的贪污犯罪行为起诉后,向该公司提出司法建议 A.文义解释 B.历史解释 C.体系解释 D.目的解释 二、多项选择题 (在每小题列出的选项中有二个或二个以上的选项是符台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下列有关法的本质的表述正确的是() A.法的本质是与法的现象相对而言的一个范畴 B.中外的思想家提出各种各样的法的本质的学说,因此,法的本质没有一个统一的科学的答案 C.法的本质是通过法的现象逐渐认识的 D.法的本质并不是单一的,而是主客观方面的矛盾统一体 2.马克思说过:“对于法律来说,除了我的行为以外,我是根本不存在的,我根本不是法律的对象。”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说法有() A.法律是针对行为而设立的,并不关心行为主体的思想 B.法律通过对人们行为的调整来调整社会关系 C.对法律而言,行为主体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只有行为才是唯一的标准 D.法律作用的直接对象是人们的行为 3.法律具有国家性,这意味着() A.法是以国家名义创制的,代表的是一种表面上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力量 B.法律在一国主权所及范围内普遍有效 C.法律的实施以国家强制力为保证 D.法律的性质决定着国家的性质 4.下列有关法律部门与规范性法律文件的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A.一个规范性法律文件就是一个部门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