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人的生理特点与运动健身
中年人的生理特点

中年人的生理特点中年既是青年的延续,又是向老年的过渡时期,身体的各个部分逐渐发生退行性变化,内脏器官、生理功能开始减弱。
尤其是被称为身体之砖的细胞分裂、再生减少,功能开始衰退。
据科学家估称,30岁以后身体功能每年大约丧失0.8%。
因此,中年人出现许多新的生理特点。
首先,中年人的神经、精神活动比较稳定,对各种刺激的反应不像青少年那样剧烈。
但由于通过大脑的血流量减少,用来合成脑蛋白质的核糖核酸在神经组织中的含量基本处于停滞状态,使神经传导速度减慢,机械记忆力下降,对各种反应不及青年人快,也不如青年人敏捷。
中年人的中枢神经抑制过程减弱,睡眠时间逐渐缩短,入睡难、容易醒。
其次,在基础代谢方面,30岁以后基础代谢率平均每年下降0.5%,进食量往往仍较高,质量也比较好,容易造成脂肪堆积而发胖。
第三,在消化方面,胃肠粘膜变薄,肌纤维弹性减弱,胃酸及消化酶分泌减少,消化功能降低。
大肠感觉迟钝,肠蠕动减弱,易发生便秘。
第四,在心肺功能方面,中年后心脏自律性逐渐降低,心输出血液量从30岁到80岁,50年间约减少30%。
同时,伴有动脉硬化、血压升高。
大约每10岁血压增加1.33千帕(10毫米汞柱)左右。
肺张力减弱,肺活量降低,供氧量不足,尤其在劳动或运动时常感喘不过气来。
中年人应根据以上这些生理特点,采取相应措施,推迟衰老,促进健康中年期生理、心理适应及自我调节中年期是一个再适应的时期。
每个人都必须对自己生理上、心理上以及社会角色上的变化进行自我调节,以更好地适应中年期的工作和生活。
中年期是指35~55岁年龄段,来自国内外的许多研究和调查资料都显示出中年是婚姻的多事之秋,是婚姻关系发展最为困难的时期。
在婚姻关系发展的各个阶段中除了最初几年离婚率极高之外,中年期的离婚率也偏高。
人到中年,对时光流逝的意识逐渐加强,飞逝的时光让我们感叹生活,追悔过去。
社会文化、身体健康的变化都在影响着我们的婚姻和家庭生活。
(1)对身体变化的适应。
健身与年龄不同年龄段应该如何进行合适的健身锻炼

健身与年龄不同年龄段应该如何进行合适的健身锻炼健身与年龄——不同年龄段应该如何进行合适的健身锻炼健身对于保持身体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然而,不同年龄阶段的人们在进行健身锻炼时需要考虑到他们身体和生理特点的差异。
本文将探讨不同年龄段应该如何进行合适的健身锻炼。
1. 儿童(5-12岁)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的阶段,他们的骨骼、肌肉和神经系统都在不断发展。
因此,儿童的健身锻炼应着重于全面的身体发展和培养良好的运动习惯。
适合的健身活动包括游泳、跳绳、骑自行车等有助于全身运动的活动。
此外,家长和教育者应该鼓励儿童参与有组织的体育活动,如足球、篮球或者操场上的游戏。
2. 青少年(13-19岁)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他们的身体素质和协调能力发展迅速,因此适用于实施更复杂和高强度的健身锻炼。
有氧运动,如跑步、游泳和有氧操,对于提高心血管健康非常有效。
青少年还可以尝试一些力量训练,以增强肌肉力量和耐力。
然而,他们在进行锻炼时应该注意遵循正确的姿势和使用适当的负荷,以防止受伤。
3. 成年人(20-40岁)成年人通常是最为忙碌的人群,由于工作、家庭和社交活动的压力,他们往往缺乏时间进行健身锻炼。
然而,保持良好的身体健康至关重要。
适合成年人的健身活动可以灵活选择,如慢跑、瑜伽、游泳和健身房训练等。
有规律的锻炼可以提高代谢、增强免疫系统、增强心肺功能、减轻压力并改善睡眠质量。
4. 中年人(40-60岁)随着年龄的增长,保持身体健康和强壮变得越来越重要。
中年人应该选择适度强度的运动,以避免可能的关节和肌肉问题。
推荐的锻炼方式包括快走、骑自行车、舞蹈、太极和普拉提等。
这些有氧运动对于维持心血管健康和骨密度非常重要。
同时,中年人也可以进行一些力量训练来增强肌肉力量和延缓衰老。
5. 老年人(60岁及以上)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在健身锻炼时应更加注重个体差异和身体状况。
适合老年人的锻炼包括散步、太极、瑜伽和水中运动等低冲击性运动。
如何选择适合自己年龄特点的体育项目进行锻炼?

如何选择适合自己年龄特点的体育项目进行
锻炼?
锻炼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而选择适合自己年龄特点的体育项目进行锻炼更是至关重要的。
不同年龄段的人群有不同的生理特点和体能水平,因此需要选择不同的体育项目来进行锻炼,以达到最佳的锻炼效果和健康状态。
接下来,我将为大家介绍如何选择适合自己年龄特点的体育项目进行锻炼。
对于儿童和青少年来说,他们的骨骼和肌肉都处于发育阶段,因此需要选择一些轻松愉快的体育项目来进行锻炼。
比如,游泳、跑步、篮球、足球等项目都是非常适合年轻人的体育运动,可以增强他们的心肺功能和肌肉力量,促进身体的健康发育。
而对于中年人来说,他们的身体开始出现一些老化的迹象,比如肌肉力量和心肺功能开始逐渐下降。
因此,他们需要选择一些能够提高心肺功能和增强肌肉力量的体育项目来进行锻炼。
比如,慢跑、健身操、瑜伽、游泳等项目都是非常适合中年人的体育运动,可以帮助他们延缓身体的衰老,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
而对于老年人来说,他们的身体功能明显下降,需要选择一些轻柔舒适的体育项目来进行锻炼。
比如,太极、气功、散步、打太极拳等项目都是非常适合老年人的体育运动,可以帮助他们保持身体的柔韧性和平衡能力,预防老年病的发生。
无论是儿童、青少年、中年人还是老年人,选择适合自己年龄特点的体育项目进行锻炼都是非常重要的。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身体的健康发展,预防疾病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
希望大家都能根据自己的年龄特点,选择合适的体育项目进行锻炼,保持健康的身体和愉快的心情。
老年人的正确锻炼方法ppt课件

原则三
▪ 三、注意维持体能运动的“平衡”。 适度的运动对老年人同样重要。但没有哪 一项单一的运动适应任何人。体能运动的 “平衡”应包括肌肉伸展、重量训练、弹 性训练等多种方面的运动。至于如何搭配, 则视个人状况而定,其中最重要的考虑因 素之一是年龄。
14
原则四
▪ 四、高龄老人和体质衰弱者也应参与运动。 传统的观念是高龄老人(一般指80岁以上) 和体质衰弱者参加运动往往弊多利少,但 新的健身观点却提倡高龄老人和体质衰弱 者同样应尽可能多地参与锻炼,因为对他 们来说,久坐(或久卧)不动即意味着加速老 化。当然,他们应尽量选择那些副作用较 小的运动,如以慢走替代跑步,游泳替代 健身操等。
31
▪ 总而言之,中老年人在养生健体方面要做 到量力而行,适可而止,因地制宜,注重 卫生和持之以恒。 根据老年人生理特点, 适合老年人锻炼的项目以动作缓慢柔和, 能使全身得到活动.活动量容易调节掌握 而又简便易学为原则 。
32
▪ 祝老年朋友: 身体健康,安享晚年!
33
24
▪ 四、运动后注意"三忌":即一忌骤然降温 (冷水浴等),会引起生理机能的紊乱,而导 致神经系统失调,招来疾病;二忌倾缸暴 饮,会给消化系统、循环系统、排泄系统, 特别是心血管系统增加沉重的负担,且会 引起抽筋、痉挛等;三忌体温烘衣,易着 凉,会引起呼吸道、消化道的疾病,如感 冒、哮喘、腹泻等,同时也不卫生。
▪
20
六个“不要”
▪ ·不要选择过于偏僻或繁华的地点进行锻炼。锻 炼地宜在离家较近且附近有良好通讯、交通条件 的地方,以便有事时能及时求助或报警。
▪ ·不要非去中高档活动场所。最自然最简洁的 体育运动条件,其锻炼效果往往最佳。因为在这 环境中,锻炼者的心理波动小,生理节律相对平 稳。
50岁的生理特征

50岁的生理特征
50岁人的生理特征如下:
皮肤系统:皮肤中的汗腺和皮脂腺萎缩,皮脂和汗液分泌减少,使皮肤干燥易痒。
由于脂褐素沉积于皮肤而出现色素斑,俗称老人斑,指(趾)甲也因毛细血管硬化供血不足而变脆、变薄、失去光泽。
感觉系统:人的正常视力会随着年龄的增加而下降,40岁以后角膜的感觉能力开始减退,瞳孔的括约肌逐渐萎缩,瞳孔缩小,晶状体中的水溶性蛋白质增多,容易造成白内障。
另外,由于受血管硬化等影响,视神经的传导功能减弱,视网膜光感受器的杆状细胞核锥状细胞减少,因而视力逐渐衰退。
年纪的增大还会导致味阈升高,味觉的敏感性减退。
消化系统:粘膜萎缩、运动功能减退。
年逾60岁者,其中50%可发生胃粘膜萎缩性变化,胃粘膜变薄、肌纤维萎缩,胃排空时间延长,消化道运动能力降低,尤其是肠蠕动减弱易导致消化不良及便秘。
循环系统:血管逐渐硬化,代谢功能下降。
第四节_社区中年人保健与护理

体免疫力降低。
(六)坚持定期健康体检
定期健康体检——指在一定的时间内(一般为1年,
或根据具体情况确定)进行一次全面的体检。
早期诊断常见病、多发病、职业病、传染病、 地方病、遗传病,并从前后健康检查资料的对比 分析了解,掌握健康状态的动态变化,进行追踪 观察,为早期治疗、早期预防提供科学依据。
肉中乳酸堆积,运动量降低等。
对有心血管疾病家族史的肥胖中年人,这
种运动可增加机体代谢率导致心脏负荷加
重,要在正确指导下进行。
3.运动指导方法
包括运动的种类、强度、持续时间及间隔 时间等 (1)一日的运动量:运动可预防肥胖和生理 功能低下,人一般消耗热量300kcal/日,相 当每天行走10000步。
亡。发病与有循环系统疾病未被发现或症状较轻没 有及时正确治疗、工作责任重、压力大等因素有关。
2.工作与休息
①减轻工作劳累,避免疲劳长期蓄积。如午休、工
休假,利于机体的放松和恢复。
②放松身心,减轻疲劳 乐疗法及森林浴等。 ③做自己喜好的运动或与家人、亲友聊天等,减轻 精神疲劳。 ④注意劳逸结合,合理安排作息时间 如瑜伽功和呼吸训练、音
25~45岁是人生的黄金时代。
2.情绪趋于稳定
表现在遇事冷静,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和情感。
3.意志坚定
自我意识明确。
4.个性稳定,特点突出
稳定的个性表现出每个人自己的风格,有助于排
除干扰,坚定信念。 心理方面是成熟稳重,社会容忍力较强。中年后 期,兴趣和好奇心减退,社会角色转换相对较困 难,求稳怕变。
46~59岁 中年后期(相当于老年前期)
二、中年人的生理与心理特点
体育锻炼与老年人健身漫谈

体育锻炼与老年人健身漫谈许多老年人都喜欢用锻炼健身来打发时间,这样既丰富了晚年生活,又可以起到保持身体健康的效果。
但是老年人不要只顾健身,要预防健身时的一些误区,否则不仅不会取得保健的效果,还有可能弄巧成拙危害到身体健康。
适量的体育活动,能有效地减少心脏病等其他疾病的发生,这是生理學者得出的最新综合结论。
研究人员通过完成定额脚踏车训练任务,对13000名男女进行了8年跟踪调查研究。
接受实验的人按健康状况从差到好分成5组,最差的一组死亡率平均比最好的一组高3倍。
然而,最后的测定得到一个惊人的发现:最佳健康状况获得者来自最差的一组中,而不是热衷于体育锻炼的运动健将。
1 老年人的生理、心理以及运动健身的特点1.1 老年人的生理特点(1)老年人运动系统的变化是根据人体生理发展变化规律,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会出现钙代谢紊乱,骨中的有机物会明显减少,而无机盐却增加,导致骨的弹性、韧性较差,骨硬而脆,比较容易骨折;又由于关节面软骨、关节囊及关节韧带的水分减少,可塑性较差,弹性、伸展性都减弱,关节比较不灵活使运动幅度减小,所以老年人很容易出现骨折和关节损伤。
(2)老年人循环系统的变化由于进入老年后,老年人的动脉壁中膜的弹性纤维丧失,胶元纤维含量增加,钙沉积及内膜粥样硬化,主动脉及周围的动脉变得管壁增厚、弹性随之而降低并发生硬化,内脏器官的毛细血管数量减少,通透性降低,血流量变小,这就导致血液循环缓慢的生理变化。
(3)老年人心肺功能的变化由于进入老年后,心脏的泵血功能会逐渐减弱。
心肌细胞已出现衰退,收缩力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心包上脂肪增厚,影响了心脏的充分舒张与血容量,心内膜增厚,冠状动脉发生硬化,由于老年人会发生驼背、骨质疏松、肋骨活动幅度降低等原因使胸腔的顺应性下降,加上呼吸肌的退行性变化,老年人的吸气和呼气的动作幅度将逐渐下降,使老年人的肺活量明显减少,而呼末残留在肺内的余气量明显增加,这就使肺泡内的余气量明显增加,使肺泡内的氧分压低下,血液中氧饱和度下降,容易发生缺氧现象。
(完整版)中年人的年龄特点

(完整版)中年人的年龄特点中年人的年龄特点中年是人生中的一个重要阶段,也是人们进入中年期的标志。
中年人的年龄特点是指在生理、心理和社会角度上,中年人与其他年龄阶段的人存在一些明显的差异。
生理特点中年人的身体开始出现一些衰老的迹象。
他们的代谢率下降,骨骼逐渐变脆弱。
肌肉力量和耐力也相应减弱。
此外,中年人还可能出现一些常见的身体问题,如高血压、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
因此,中年人需要更加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进行定期的体检和锻炼。
心理特点中年人在心理上也经历了一些变化。
他们对生活和事业的压力可能会更大,同时也会面临更多的责任和期望。
中年人往往开始思考自己的人生价值和意义,对自己的成就和未来感到焦虑和不安。
此外,中年人还可能面临家庭变化和亲人疾病带来的心理压力。
因此,中年人需要学会放松自己,寻找适合自己的发泄方式,如旅行、运动或沉浸在自己喜欢的爱好中。
社会特点中年人在社会上也承担着更多的责任和角色。
他们可能面临着家庭的经济压力和子女教育的责任。
同时,中年人还需要应对职场上的挑战和竞争。
中年人有时会感到事业和个人生活之间的平衡很难找到,需要学会如何在不同的角色中取得平衡。
此外,中年人还可能承担起照顾老人和孩子的责任,需要处理好家庭和社交关系。
综上所述,中年人的年龄特点涵盖了生理、心理和社会等多个方面。
了解中年人的年龄特点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他们的需求和情绪,并给予他们相应的关注和支持。
同时,中年人也需要积极面对自身的变化,寻找适合自己的健康、心理和职业发展的方式,过上幸福健康的中年生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年人的生理特点与运动健身许强摘要:中年人是社会的栋梁,他们肩负着历史的重任,而他们在身体上表现为长期超负荷劳累、持续不断的工作学习,或睡眠不足,疲劳得不到及时消除而导致过劳。
他们的健康状况令人担忧。
本文结合中年人的生理状况与疾病特点,从运动健身角度出发提出防止中年人早衰的一些途径。
Abstract: The middle-aged person is a ridgepole and beam of the society. They are bearing the important task of history, and they are shown as the long-term overloading on the body the tired , constant work , or does not have enough sleep , can not get dispelling in time but result in overworking while being tired. Their health status is troubling. This text combines physiological state and disease characteristic of the middle-aged person, the angle sets out and proposes preventing some ways of middle-aged person's early ageing to build up body from the sport.关键词:中年人;生理特点;运动健身Keyword: Middle-aged person ;Physilogical characteristic;Body-building生长、发育、成熟、老化、衰老、死亡的连续过程,是人类生命活动的自然规律。
人的生命过程可分为生长发育期(从出生到20岁)、成熟期(20-40岁)、渐老化期(40-70岁)和衰老期(70岁以后)[1]。
人到20岁时生长发育已基本完成,40岁以后人的各种生理机能和精力都开始减退老化,此时并不明显,因而大多数中年人尚不觉察,这也是很多中年人尤其是中年知识分子英年早逝的重要原因。
50岁以后这种老化进程逐渐加剧,70岁以后人的各种生理机能显著下降,表现出衰老。
世界卫生组织(WHO)早在1990年就指出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骨质疏松症等病为“运动不足病”。
“运动不足病”是指以运动不足为主要诱因的疾患。
一般包括肥胖症、心肌梗塞、冠心病、高血压、动脉硬化、神经官能症等。
中年人往往要兼顾事业和家庭,普遍患有“运动不足病”。
从这一点来说,中年人更应该加强健身锻炼。
对于中年人来说,要把坚持锻炼作为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坚持科学合理的锻炼,是增强体质增进身心健康的有效方式。
1.中年人的生理特点1.1 神经系统脑细胞在30岁以后逐渐衰减,记忆力也会逐渐减弱。
50岁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脑细胞不断减少重量逐渐减轻,神经纤维出现退行性变化,大脑皮质逐渐萎缩,大脑表面的脑回缩小,脑沟扩大。
神经纤维间信息传递速度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减慢。
脑的血流量和氧耗量逐渐降低,脑血流阻力也逐渐增加,较易疲劳。
40-55岁大脑思维的神经活动功能的老化并不明显,虽然记忆力有所下降,但分析与思维能力增强,思维活动达到鼎盛时期。
运动可以增进血液循环,提高大脑的氧气和其他营养物质的供给,以利于促进大脑的新陈代谢。
1.2心血管系统心脏工作能力从30岁起开始走下坡路。
40-50岁以后,心脏的自律性随年龄增加而降低,50岁以后出现窦性心动过缓,心脏和血管逐渐老化,心肌收缩力减弱,心输出量逐渐减少。
进入中年以后,每过十年,心脏的输血功能下降6%~8%,而血压上升5%~6%。
[1][2]如若不加以注意及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就会出现心脏病、脑血栓、高血压等疾患。
另外,由于心脏血管的老化,使脑动脉及冠状动脉血流减少,肝、肾、胃等器官的血流减少,全身合组织器官都会因血流迟缓供氧、供应营养物质不足而受到损害。
适度而长久的运动能改善心血管功能,提高血管弹性。
据美国运动医学院报告:经常进行运动可降低轻、中度高血压病人的血压,并有助于预防高血压的产生。
增加冠状动脉的血流量,改善心血管的氧和其他营养物质的供给,使纤维蛋白溶解力提高,防止血栓形成。
1.3 呼吸系统呼吸系统的变化约从35岁开始,随着年龄的增长,胸廓前后径逐渐增大,胸廓活动受限,肺组织弹性减弱,肺总容量和肺活量逐步减少。
呼吸系统功能约以每年1%的比率递减。
由于肺功能下降及输出氧气能力的减弱,可导致在进行较大体力活动时由于供氧不足而易出现疲劳感,使中年人随着年龄增长运动能力降低。
另外,由于吸收氧气和排出废气的功能下降,从而影响大脑、心脏、及其他组织器官的功能。
体育运动是提高肺活量、防止呼吸系统衰变的最好途径。
1.4 运动系统肌细胞因活动减少,血供变差,开始萎缩减少,肌肉的张力也开始下降,脂肪附着增多,肌肉宜疲劳且疲劳不以恢复。
肌肉在骨骼的附着处易发生劳损性炎症,形成肌腱炎、腱鞘炎等常见运动损伤,引起功能障碍。
人体的细胞分裂,到20岁左右即结束,进入中年以后,成骨细胞的新生能力逐渐减退,骨中无机物的含量增高,有机物的比例减少,骨的弹性下降。
关节软骨的水分逐渐减少,骨基质含量减少,关节软骨内有脂肪沉着,关节软骨的修复能力降低,损伤不易愈合。
骨逐渐变的硬而脆,弹性减少,易发生骨质疏松和骨折。
随着年龄的增长,常有不同程度的骨质增生。
运动中,肌肉中的毛细血管为肌肉提供充分的氧气和其他营养成分,使肌肉的活性得以提高;运动促使肌肉内的蛋白质加速合成,可有效的防治肌肉萎缩;运动可以促使骨组织中有机物含量相对增多,使骨保持良好的弹性。
1.5 免疫系统人体的免疫系统从30岁开始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下降,脆弱的免疫系统容易导致炎症和癌症,是衰老的标志之一。
人到中年,号称人体“免疫之母”和“免疫中枢”的胸腺开始出现萎缩,功能下降,T淋巴细胞和NK细胞(自然杀伤细胞)的消耗增多,细胞数量减少,使得正常机能老化。
人体出现癌症的几率增多。
正如肌肉可以经过锻炼变得更加强壮一样,免疫系统也可以通过锻炼变得更加平衡和健全。
研究表明,运动能推迟机体免疫系统的衰老,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逆转免疫系统的机能衰退。
中等强度的运动可促进脑垂体释放内啡肽,对免疫系统有促进作用。
系统参加体育锻炼者,体内红细胞中抗氧化物歧化酶含量和活性明显提高,可有效清除和抵御运动中产生的氧自由基,延缓衰老。
2.中年人的疾病状况据相关统计,中年人患病率高达80%以上。
有学者曾对我国近几年死亡的两万多名中高级知识分子做回顾性调查发现,他们人均寿命仅达58.2岁,比全国人均寿命约短10年。
其中死于40-59岁者占56.8%,死于恶性肿瘤者占53.8%,死于心血管疾病者占20%。
脑血管疾病也是中年人的多发病,50-60岁的患者中,脑血管疾病占68%,其中脑出血占脑血管疾病的50%。
[6][7][8]。
3.中年人的运动健身3.1 运动是健康的手段运动能益智健脑、促进思维。
美国有一位科学家作过一个试验,结果表明,25%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在智力和反应反面明显高于位参加锻炼(或极少参加运动的人);运动是一种积极的休息方式;运动能改善不良情绪;运动能有效的预防亚健康。
“生命在于运动”这句法国思想家伏尔泰的名言,道出了生命活动的一条规律。
只有保持脑力和体力的适宜的运动,才可以保持生命的健康,使生命更加丰富多彩。
中国有一句古话“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千年古训依然充满着科学的哲理。
运动形式很多,要因人因病而宜,合理选择,掌握适度,贵在持之以恒。
3.2 选择适宜的运动项目现代运动项目主要包括以下3种主要运动项目:(1)有氧耐力性运动(2)力量性运动(3)柔韧性、平衡性、协调性运动根据运动目的和身体具体情况,选择3种类型的比例应有不同侧重。
健身运动在选择运动项目时应注意:(1) 肌肉运动的供能方式应以有氧功能为主(2) 全身许多大肌肉群参加有规律的运动,在运动过程中,心率保持在一定的水平并持续20分钟以上(3) 对于不常运动的人来说,健身项目与方法应简单易行,趣味性高,运动以周期性练习为主,健身者能较长时间地坚持(4) 要兼顾个人习惯、爱好、运动类型既要相对稳定有要有所变幻,避免长时间单调运动引起疲劳3.3合理的运动量体育运动贵在坚持,重在适度。
不同的运动目的,运动量是不一样的。
运动量一般由运动强度和运动时间来决定。
3.3.1运动强度体育运动贵在坚持,重在适度。
不同的运动目的,运动量是不一样的。
运动量一般由运动强度和运动时间来决定。
运动强度即单位时间内的运动量。
强度是运动处方中定量化与科学化的核心体,运动强度一般用心率作为衡量运动强度的指标。
国际上通用的是(Karvonen)计算法(卡沃南)(计算运动时最适宜心率)运动心率=(估算最高心率—安静心率)×75%+安静心率一般误差为10~12bpm。
最高心率随个人的身体健康状态而有所变化。
经常锻炼能降低最高心率。
假如某人40岁,安静时心率75次/分。
他的最大心率为220-40=180次/分;最适运动心率为(180-75)×75%+75=149次/分。
也就是说当他运动时的心率达到149次/分左右时,运动强度最适宜。
或者说他通过这一强度的有氧运动,能显著提高心血管功能,同时又比较安全。
最适宜运动心率随年龄而变化。
一般健身者可用170-年龄即为运动后即刻每分钟时心率,如60岁以上的老年人运动时心率应控制在100-120次/分之间;40-50岁的人运动后即刻心率应达到120-140次/分;20-30岁的年轻人应达到140-165次/分。
3.3.2运动时间从生理学来说,5分钟是健身耐力运动所的最短时间,60分钟对于坚持正常工作的人是最大限度的时间。
所以健身运动不能少于5分钟,一般控制在15-60分钟为宜。
运动强度和时间共同决定运动量,中老年人进行长时间、低强度的健身运动;青少年进行短时间、大强度、多组数的健身运动;健康成年人可采取长时间、中等强度的健身运动;体质弱而时间多的成年人可采取长时间、低等强度的健身运动;体质好而时间少的成年人可采取短长时间、稍大强度的健身运动。
3.4运动频率以增进肌肉力量为目的的健身来说,每周安排3次为宜;以增进健康,保持体力为目的的锻炼者来说,每周以3~5次为好。
重要的是坚持,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
林肯有句名言:“生活从40岁开始”。
也就是说,中年人年富力强,正处于事业的上升阶段,任重道远。
但在生理上中年人已处于由盛转衰的下降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