尺寸确定

尺寸确定
尺寸确定

非标箱体及箱变尺寸估算的方法与技巧计算非标箱体时,最重要的是要了解各元器件之间的走线间距及进出线所该预留的空间,然后根据元器件的大小和电气回路的级别摆出所有元器件即可很准确的估算出箱体尺寸的大小。

一、纯一次回路箱体

1, 在纯微断回路的情况下,首先要考虑用户是否需要标准PZ30箱体。PZ30中最大为54模位。如果需要做非标箱体,箱体厚度不超过160mm,在摆布每排微断时,净空走线间距最少为120mm,18模位以下的可摆一排,两排微断的箱体高可定为550mm,三排微断箱体的高度可定为800mm。

2,在含有塑壳断路器的箱体中,箱体一般要比塑壳深40mm~60mm,当出线开关都大于100A时,预留做铜排的净空间220mm~250mm,此种箱体厚度为200mm~250mm,当出线电流都小于100A时,须预留走线空间150mm左右,再根据进出线电缆大小预留上下空间,从而估算出箱体的尺寸。

3,箱体中含有电度表的,电度表必须集中排列,每排电度表之间走线净空为100mm,进线开关与出线开关此时可摆成一排或单独与电度表室分开摆布。

二、带二次回路箱体

在有二次回路的箱体中,箱体内所装元器件一般都很繁杂,所以在设计其尺寸的时需要考虑的各方因素也较多,估其尺寸难度稍大些。在此种箱体中,端子排和中间继电器是不可忽略的二次元件。若依据图纸所标功能,则依据图集中的控制回路进行配置,在没有图集的情况下,每个回路可参照15节端子排和3个中间继电器进行配置,在进行排布时,中间继电器和端子排两边的走线距离最少定为80mm,预留出装线槽的空间,这些二次回路中若有带控制变压器的,变压器周围50mm内不得摆布元器件。二次元件一般是摆在一次原件的侧面,也就是箱体的侧面。

三、若进线开关上端有“T”接的话,要预留“T”接端子的空间,若出线为两个出线或者出线孔以被用了,则同样需要端子转接。非标箱体内部元件摆布的技巧

在摆布元件时,首先要根据电气图明白每个元器件在电气图中所在的电气级别,一般分为三个级别:一级为进线开关,二级控制开关,三级出线开关,在摆布元器件时,不得跨级摆布,最好是依次摆布,可以同级摆布,二次回路多的情况下,可另起一级,放在最后。当各级开关摆好后根据进出线电缆大小及开关大小定出上下所应该预留的空间,具体尺寸如下:

一、根据进出线开关安数大小参照以下标准预留空间:

1)箱内开关为微断时,进出线空间为80~120mm;

2)箱内开关安数为63A~100A时,接线空间为120~170mm;

3)箱内开关安数为100A~200A时,接线空间为180~230mm;

4)箱内开关安数为250A时接线空间为250mm;

5)箱内开关大于250A时,接线空间必须达到250mm以上;

二、根据标明有电缆大小依据以下标准预留空间:

1)25mm2及以下电缆预留空间为80~140mm;

2)35~50mm2 的电缆预留空间为150mm;

3)70~150mm2的电缆预留空间为150~250mm;

4)185mm2以上的电缆预留空间为250mm以上;

然后箱体元件左右各放80mm,即可简单计算出箱体尺寸。

箱变外形尺寸的估算可分为两步骤:

1、估算箱变内部柜体的尺寸

2、根据各室内柜体并柜后的尺寸,各室的摆布定出箱变的外形尺寸;

一、首先估算箱变内柜体的尺寸

箱变内柜体比较简单,百分之九十九以上的箱变低压柜体高1900mm,深600mm,高压柜体高1900mm深900mm,所以在估算箱变柜体尺寸时,主要就是算出每台柜体的宽度,1000kVA以下的箱变进线柜设计柜宽为800mm,出线柜依据出线开关宽度大小加起之和来定柜体的宽度,电容柜内,10回路30Kvar及以下的电容、接触器式或者复合开关控制的,柜宽为800mm,12回路电容柜柜宽为1000mm。

箱变高压进出线柜柜宽分以下几种开关而定:厦门协城负荷开关压气式、LK所有负荷开关所需的柜宽都为600mm,厦门协城真空负荷开关及江阴云峰负荷开关所需柜宽为700mm,单独高压计量柜除襄樊地区为1000mm宽外,其它地区现都可默认为700宽,计量带负控柜中,厦门协城压气式负荷开关柜宽为800mm,真空为900mm宽,LK及江阴云峰负荷开关为1000mm宽。

二、估算箱变大小

箱变的大小是由箱变内3个室所决定的,箱变室分为:高压室、低压室、变压器室。这三个室的大小是根据每个室内的元器件的大小而定。低压室和高压室是根据各室内并柜后的尺寸而定,各室内并柜后总尺寸沿周放大200mm,这样的室才能放下柜体。变压器室中,根据变压器的外形大小,沿周放大200mm这样的室才能放下变压器,,然后将三个室往一起并,满足低压室与变压器室有一边重合,高压室与变压器室有一边重合,再放入400*600的检修通道位置,这几块在一起组合,组合后的最小总尺寸即为箱变的外形尺寸。但我们在考虑到美观及运输的情况下,常用箱变宽度在2000mm~2400mm之间,长度不定。照此方法即可算出箱边外形尺寸大小。

柱截面尺寸的初步确定

框架柱截面的高与宽一般可取(1/10~1/15)层高。并可按下列方法初步确定。 1。按轴压比要求 又轴压比初步确定框架柱截面尺寸时,可按下式计算: μN=N/Acfc 式中 μN-----框架柱的轴压比 Ac-------框架柱的截面面积 f c--------柱混凝土抗压强度设计值 N---------柱轴向压力设计值 柱轴向压力设计值可初步按下式估算: N=γGqSnα1α2β 式中:γG-----竖向荷载分项系数 q---------每个楼层上单位面积的竖向荷载,可取q=12~14KN/m2 S--------柱一层的荷载面积 n---------柱荷载楼层数 α1------考虑水平力产生的附加系数,风荷载或四级抗震时α1=1.05,三~一级抗震时α1=1.05~1.15 α2------边角柱轴向力增大系数,边柱α2=1.1,角柱α2=1.2 β------柱由框架梁与剪力墙连接时,柱轴力折减系数,可取为0.7~0.8 框架柱轴压比 μN的限值宜满足下列规定: 抗震等级为一级时,轴压比限值0.7 抗震等级为二级时,轴压比限值0.8 抗震等级为三级时,轴压比限值0.9

抗震等级为四级及非抗震时,轴压比限值1.0 Ⅳ类场地上较高的高层建筑框架柱,其轴压比限值应适当加严,柱净高与截面长边尺寸之比小于4时,其轴压比限值按上述相应数值减小0.05。 2。按柱截面最小尺寸 高层建筑框架柱的最小尺寸hc不宜小于400mm,柱截面宽度bc不宜小于350mm,柱净高与截面长边尺寸之比宜大于4。

柱截面的确定,在高层的情况下,往往是由轴压比控制,而多层不见得是。层数越少,越可能不是轴压比控制。这是个概念问题,首先应当明确。对高层(或者层数较多的多层),在柱截面估算时,应当先明确几点:混凝土的强度等级、结构的抗震等级、轴压比限值。只有知道这几点,估算轴力才可能确定截面。柱轴力的估算,首先确定每层柱受荷的面积。此部分的面积,可简单的取柱左右(上下)两个跨度之和的一半进行计算。再根据结构型式及活荷载的情况,确定每层的自重。这个自重是个经验值,在各种手册上都有相关的介绍。一般是框架结构14~16KN/m^2,剪力墙结构15~18KN/m^2。值得提醒的是,这里的自重是标准值,而在算柱轴压比时应当采用设计值。最后,对每层的受荷载面积累加并乘以结构的自重,可算出柱轴力,柱轴力除以轴压比限值可得出柱截面面积。 以上情况,仅是对柱截面的估算。最后应当整体的计算结果进行调整。 框架柱截面的估算 1、估算公式:Ac>=Nc/(a*fc) 其中:a----轴压比(一级0.7、二级0.8、三级0.9,短柱减0.05) fc---砼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 Nc---估算柱轴力设计值 2、柱轴力设计值:Nc=1.25CβN 其中:N---竖向荷载作用下柱轴力标准值(已包含活载) β---水平力作用对柱轴力的放大系数 七度抗震:β=1.05、八度抗震:β=1.10 C---中柱C=1、边柱C=1.1、角柱C=1.2 3、竖向荷载作用下柱轴力标准值:N=nAq 其中:n---柱承受楼层数

如何确定柱 梁尺寸

梁布置 按照跨度的1/10-1/15取梁高度梁宽要低于梁高的3.5倍具体参照荷载和墙厚等实际情况 . 框架柱尺寸的估算 框架柱的截面尺寸根据柱的轴压比限值,按下列公式计算: (1)柱组合的轴压力设计值: N=βFgn 注:β考虑地震作用组合后柱轴压力增大系数(边柱取1.3。中柱取1.25)。 F按简支状态计算柱的负载面积。 g 折算在单位建筑面积上的重力荷载代表值,可近似的取14KN/m2。 n为验算截面以上的楼层层数。 (2)Ac≥N/uNfc 注:uN 为框架柱轴压比限值,本方案为三级抗震等级,查《抗震规范》可知取为0.90。fc 为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对C30,查得14.3N/mm2。 (3)计算过程: 对于边柱: N=βFg E n=1.3×7.5×3×14×5=2047.5(KN) Ac≥N/uNfc=2047.5×10 /0.9/14.3=159091(mm2) 取400mm×400mm 对于内柱: N=βFg E n=1.25×7.5×4.2×14×5=2756.25(KN) Ac≥N/uNfc=2756.25×10 /0.9/14.3=214160(mm2)

取500mm×500mm 1、柱截面尺寸宜符合下列要求: 1 矩形截面柱的边长,非抗震设计时不宜小于250mm,抗震设计时不宜小于300mm;圆柱截面直径不宜小于350mm 2 柱剪跨比宜大于2; 3 柱截面高宽比不宜大于3。 2、梁截面尺寸选择取决于梁的跨度,框架结构的主梁截面高度hb可按(1/10~1/18)lb 确定,lb为主梁计算跨度;梁净跨与截面高度之比不宜小于4。梁的截面宽度不宜小于200mm,梁截面的高宽比不宜大于4。 主梁截面高度一般取跨度的1/8~1/12,次梁取1/12~1/16,根据承受重量的情况选择。截面宽度是高度的1/2~1/3比较经济。这样计算下来一般都没问题,个别不够的梁只能加大截面。 柱可以估算轴压比。由受荷面积(即两个方向柱距的乘积)乘以楼层数,再乘以楼层平均重量(一般取14~18,根据隔墙多少以及楼板荷载估算),可以估算出柱底轴压,再除以混凝土抗压强度,再除以轴压比限值,就是柱的截面积了。 但是抗震设计中,刚刚满足轴压比要求往往是不够的,所以还是要进行计算了之后才能真正确定

关于柱截面尺寸估算

关于柱截面尺寸估算 柱截面的确定,在高层的情况下,往往是由轴压比控制,而多层不见得是。层数越少,越可能不是轴压比控制。这是个概念问题,首先应当明确。对高层(或者层数较多的多层),在柱截面估算时,应当先明确几点:混凝土的强度等级、结构的抗震等级、轴压比限值。只有知道这几点,估算轴力才可能确定截面。柱轴力的估算,首先确定每层柱受荷的面积。此部分的面积,可简单的取柱左右(上下)两个跨度之和的一半进行计算。再根据结构型式及活荷载的情况,确定每层的自重。这个自重是个经验值,在各种手册上都有相关的介绍。一般是框架结构 14~16KN/m^2,剪力墙结构15~18KN/m^2。值得提醒的是,这里的自重是标准值,而在算柱轴压比时应当采用设计值。最后,对每层的受荷载面积累加并乘以结构的自重,可算出柱轴力,柱轴力除以轴压比限值可得出柱截面面积。 以上情况,仅是对柱截面的估算。最后应当整体的计算结果进行调整。 框架柱截面的估算 1、估算公式:Ac>=Nc/(a*fc) 其中:a----轴压比(一级0.7、二级0.8、三级0.9,短柱减0.05)fc---砼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 Nc---估算柱轴力设计值 2、柱轴力设计值:Nc=1.25CβN 其中:N---竖向荷载作用下柱轴力标准值(已包含活载) β---水平力作用对柱轴力的放大系数 七度抗震:β=1.05、八度抗震:β=1.10 C---中柱C=1、边柱C=1.1、角柱C=1.2 3、竖向荷载作用下柱轴力标准值:N=nAq 其中:n---柱承受楼层数 A---柱子从属面积 q---竖向荷载标准值(已包含活载) 框架结构:10~12(轻质砖)、12~14(机制砖) 框剪结构:12~14(轻质砖)、14~16(机制砖) 筒体、剪力墙结构:15~18 单位:KN/(M*M) 4、适用范围 轴压比控制小偏心受压或轴心受压柱的破坏,因此适用于高层建筑中的底部楼层柱截面的估算。 我补充一点: 根据轴压比的公式:Ac>=Nc/(a*fc)

梁柱截面确定)

板厚一般取板跨的40分之一,或者30分之一,不全面,具体可参见《砼规》GB50010-2010第9.1.2条,想必你应该很容易弄到规范吧。 板的经济跨度一般为2-3米,次梁的经济跨度一般为4-7米,主梁的经济跨度一般为5-8米。梁的截面确定:先根据梁的跨度来确定梁截面的高度。 次梁的截面高度一般取跨度的十五分之一,主梁一般取十二分之一。然后根据高度不超过宽度的四分之一来确定宽度,主梁宽不要小于250,次梁宽度不要小于200为宜。 切记,结构设计的每一个步骤几乎都可以在规范上找到相关规定。你所做的每一个步骤中的数据、计算公式都要到规范中去找。 荷载其实相对于来说是比较简单的了,主要是其中的几个组合值系数、频遇值系数神马的,其它的到没什么。 说一下荷载的布置,荷载分为恒载和活载,恒载好办,主要是板,梁,柱以及其它建筑层的重量,比如填充墙、门窗、抹灰等。这个荷载是除了钢筋混凝土的梁板柱以外都是要自己手算然后用到建模里面的。活载主要分成楼面均布活载、集中荷载。具体工程的活载是不一样的,主要参见《荷载规范》GB50009-2001,现在要出新的荷载规范了。 1、柱截面尺寸宜符合下列要求: 1 矩形截面柱的边长,非抗震设计时不宜小于250mm,抗震设计时不宜小于300mm;圆柱截面直径不宜小于350mm 2 柱剪跨比宜大于2; 3 柱截面高宽比不宜大于3。 2、梁截面尺寸选择取决于梁的跨度,框架结构的主梁截面高度hb可按(1/10~1/18)lb确定,lb为主梁计算跨度;梁净跨与截面高度之比不宜小于4。梁的截面宽度不宜小于200mm,梁截面的高宽比不宜大于4。 与跨度有关, 主梁 H= 1/12~1/16跨度,B=1/2~1/3H; 次梁 H= 1/12跨度,B=1/2~1/3H; 柱B=1/15跨度,H= 1~1.5B; 1、梁的截面尺寸 (1) 梁的一般要求 在设计钢筋混凝土梁时,首先要确定梁的截面尺寸。其一般步骤是:先由梁的高跨比h/l0确定梁的高度h,再由梁的高宽比h/b确定梁的宽度b(b为矩形截面梁的宽度或T形、I形截面梁的腹板宽度),并将其模数化。对变形和裂缝宽度要求严格的梁,尚应按规定进行扰度验算及裂缝宽度验算。 ①梁的高跨比 下表列出了梁的高跨比下限值,该值可以满足一般正常使用下的变形要求。但对变形要求高的梁,尚应进行扰度验算。 梁的高跨比下限值 构件类型/支承情形简支一端连续两端连续悬臂 独立梁及整体肋形梁的主梁1/12 1/3.5 1/15 1/6 整体肋形梁的次梁1/16 1/8.5 1/20 1/8 注:1. 表中数值适用于普通混凝土和fy<=400N/mm2的普通钢筋;

框架柱截面的一般估算方法(终审稿)

框架柱截面的一般估算 方法 公司内部档案编码:[OPPTR-OPPT28-OPPTL98-OPPNN08]

框架柱截面的一般估算方法 框架柱截面的一般估算方法 框架结构是多次超静定结构,只有确定了构件截面尺寸后才能进行精确的分析计算。 框架柱截面怎么估算: 框架柱截面的高与宽一般可取(1/10~1/15)层高。并可按下列方法初步确定。 1。按轴压比要求 又轴压比初步确定?框架柱截面尺寸时,可按下式计算: μN=N/Acfc 式中μN-----框架柱的轴压比 Ac-------框架柱的截面面积 fc--------柱混凝土抗压强度设计值 N---------柱轴向压力设计值 柱轴向压力设计值可初步按下式估算: N=γgQSNα1α2β 式中:γg-----竖向荷载分项系数 Q---------每个楼层上单位面积的竖向荷载,可取q=12~14KN/m2 S--------柱一层的荷载面积 N---------柱荷载楼层数 α1------考虑水平力产生的附加系数,风荷载或四级抗震时α1=,三~一级抗震时α1=~

α2------边角柱轴向力增大系数,边柱α2=,角柱α2?= β------柱由框架梁与剪力墙连接时,柱轴力折减系数,可取为~ 框架柱轴压比μN的限值宜满足下列规定: 抗震等级为一级时,轴压比限值 抗震等级为二级时,轴压比限值 抗震等级为三级时,轴压比限值 抗震等级为四级及非抗震时,轴压比限值 Ⅳ类场地上较高的高层建筑框架柱,其轴压比限值应适当加严,柱净高与截面长边尺寸之比小于4时,其轴压比限值按上述相应数值减小。 2。按柱截面最小尺寸 高层建筑框架柱的最小尺寸hc不宜小于400mm,柱截面宽度bc不宜小于350mm,柱净高与截面长边尺寸之比宜大于4。 当然,结构做多了凭经验估计应该差不了多少

梁的截面尺寸的确定知识讲解

梁的截面尺寸的确定

梁的截面尺寸的确定 1、梁的宽度取1/2~1/3梁高,宽度不大于支撑柱在该方向的宽度。通常梁高 取跨度的1/8~1/14。 2、 2. 经验公式,在采用二级钢作为梁纵向钢筋时,梁高/弯矩=4.2~4.6是最 经济的,如:梁弯矩为120KN/m则梁高=502~552是最省钱的,混凝土与钢筋最省。本经验公式是在C25造价为216元/方,二级钢3200元/t下统计的,如混凝土标号高于C25则可以取靠近4.2的经验值,如低于C25 可取靠近4.6的经验值。 3、 4、在设计中,可以照平时建模方法先建模计算一遍,再把弯矩图提出来看看, 以一个跨度内的最大弯矩为控制,参照上面的经验公式进行一遍调整,这样设计出来的梁会是最省的。注意不要发生次梁比主梁高的情况。 5、 6、梁高的小幅度改变对梁线刚度改变很小,梁高调整后再计算的弯矩与第一次 的弯矩差值很小,可以忽略。 7、最后,上述经验公式不适用与一级或三级钢作为梁纵筋的情况。 8、 9、最后还要注意下,梁高的取值还受限于建筑净空要求等其他因素,要灵活处 理。

10、柱截面尺寸计算 11、柱截面的确定,在高层的情况下,往往是由轴压比控制,而多层不见得 是。层数越少,越可能不是轴压比控制。这是个概念问题,首先应当明确。 对高层(或者层数较多的多层),在柱截面估算时,应当先明确几点:混凝土的强度等级、结构的抗震等级、轴压比限值。只有知道这几点,估算轴力才可能确定截面。柱轴力的估算,首先确定每层柱受荷的面积。此部分的面积,可简单的取柱左右(上下)两个跨度之和的一半进行计算。再根据结构型式及活荷载的情况,确定每层的自重。这个自重是个经验值,在各种手册上都有相关的介绍。一般是框架结构14~16KN/m^2,剪力墙结构 15~18KN/m^2。值得提醒的是,这里的自重是标准值,而在算柱轴压比时应当采用设计值。最后,对每层的受荷载面积累加并乘以结构的自重,可算出柱轴力,柱轴力除以轴压比限值可得出柱截面面积。 12、以上情况,仅是对柱截面的估算。最后应当整体的计算结果进行调整。 13、框架柱截面的估算 14、1、估算公式:Ac>=Nc/(a*fc) 15、其中:a----轴压比(一级0.7、二级0.8、三级0.9,短柱减0.05) 16、fc---砼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 17、Nc---估算柱轴力设计值 18、2、柱轴力设计值:Nc=1.25CβN 19、其中:N---竖向荷载作用下柱轴力标准值(已包含活载) 20、β---水平力作用对柱轴力的放大系数

基础底面尺寸的确定

基础底面尺寸的确定 基础底面尺寸的确定,必须满足地基承载力的要求,即满足持力层和下卧层承载力要求。 作用在基底形心的荷载只有竖向荷载,没有力矩荷载存在的情况,为轴心受压基础。在轴心荷载作用下,要求基底压力小于或等于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即: a k f p ≤ (2-6) 即 f A Ad F G k ≤+γ (2-7) d f F A G a k γ-≥ (2-8) 式中 F k —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上部结构传至基础顶面的竖向荷力值; γG —基础及基础上填土的平均重度,一般取γG =20kN/m 3计算,在地小水下取γ G =10kN/m 3 计算 d —基础平均埋置深度; a f —持力层修正后的承载力特征值; A —基础底面积。 对单独基础,轴心荷载作用下常采用正方形基础,式(2-8)可变为: d f F A b G a k γ-≥= (2-9) 式中 b ——正方形基础边长; 对条形基础,沿基础长度方向取1m 作为计算单元,式(2-8)可变为: d f F b G a k γ-≥ (2-10) 式中 b ——条形基础基底宽度; F k —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上部墙体传至基础顶面的竖向力值。 需要说明,按(2-8)、(2-9)和(2-10)式计算时,承载力特征值a f 只能先按基础埋深d 确定。待基底尺寸算出之后,再看基底宽度b 是否超过3.0m ,若b >3.0m 时,需重新修正承载力特征值,再确定基底尺寸,可参看例题。 [教材例题2-2] 某粘性土重度γm 为18.2kN /m 3 ,孔隙比e=0.7,液性指数I L =0.75。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 ak 为220kPa 。现修建一外柱基础,作用在基础顶面的轴心荷载Fk=830kN ,基础埋深(自室外地面起算)为1.0m ,室内地面高出室外地面0.3m ,试确定方形基础底面宽度。

柱子尺寸确定

柱子尺寸确定 角柱的受力特征: 按照高规JGJ3-2002第6。2。4条解释,角柱承受双向地震作用,属双向偏心受力构件;扭转效应对内力影响较大,且受力复杂,在设计中宜增大其弯矩,剪力设计值。 对角柱设计的几点要求: 1、高规第6。2。4条规定,抗震设计时,框架角柱应按双向偏心受力构件进行正截面承载力设计,对抗震级别为一、二、三级的框架角柱,经按高规第6。2.。1-6。2。3条调整后的弯矩、剪力设计值还应乘以不少于1。1的增大系数。其目的在于体现强柱弱梁的概念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其安全储备。 2、高规第6。4。4条规定:柱的纵向钢筋配置,对角柱考虑地震作用组合产生小偏心受拉时,柱内纵筋总面积应比计算值增加25%。 3、高规第6。4。3条(均为强条)规定:角柱纵向钢筋最小配筋百分率要比一般中柱边柱增大,如对三级抗震等级的框架,中柱边柱为0.7,而角柱为0.9。同时每一侧配筋率不应小于0.2%。 4、抗震设计时,抗规第6。3。10条要求:箍筋加密范围,对一级及二级框架角柱,取全高。

5、PKPM的TAT软件说明将角柱列为特殊柱,指明角柱与普遍柱相比其内力调整系数和构造要求有较大差别,因此需用户专门指定设置。 一.框架结构是多次超静定结构,只有确定了构件截面尺寸后才能进行精确的分析计算。 框架柱截面怎么估算: 框架柱截面的高与宽一般可取(1/10~1/15)层高。并可按下列方法初步确定。 1。按轴压比要求 又轴压比初步确定框架柱截面尺寸时,可按下式计算: μN = N/Acfc 式中μN ----- 框架柱的轴压比 Ac -------框架柱的截面面积 f c--------柱混凝土抗压强度设计值 N---------柱轴向压力设计值 柱轴向压力设计值可初步按下式估算: N = γGqSnα1α2β 式中:γG -----竖向荷载分项系数 q---------每个楼层上单位面积的竖向荷载,可取q=12~14KN/m2 S--------柱一层的荷载面积 n---------柱荷载楼层数

如何估计钢梁、柱截面尺寸

梁的设计: 1.型钢梁设计 由梁的荷载和支承情况根据内力计算得到梁的最大弯矩,根据选用的型钢材料确定其抗弯强度设计值,由此求得所需要的梁净截面抵抗矩,然后在型钢规格表中选择型钢的型号。最后对选定的型钢梁截面进行强度、刚度和整体稳定验算。 2.组合梁设计 梁的截面选择步骤为:估算梁的高度(一般用经济高度)、确定腹板的厚度和翼缘尺寸,然后验算梁的强度、稳定和刚度。 柱的设计: 1.实腹柱设计 截面选择的步骤如下: (1)假定柱的长细比,一般在50—90范围之内,轴力大而长度小时,长细比取小值,反之取大值; (2)根据已假定的长细比,查得轴心受压稳定系数。然后根据已知轴向力和钢材抗压强度设计值求得所需截面积; (3)求出截面两个主轴方向所需的回转半径(根据已知的两个方向的计算长度和长细比); (4)由此计算出截面轮廓尺寸的高和宽; (5)通过求得的截面面积和宽以及高,再根据构造要求、钢材规格等条件,选择柱的截面形式和确定实际尺寸; (6)验算实腹柱的截面强度、刚度,整稳和局稳; 2.格构柱设计 截面选择的步骤如下: (1)假定长细比,一般在50—90之间; (2)计算柱绕实轴整体稳定,用与实腹柱相同的方法和步骤选出肢件的截面规格。根据假定的长细比,查稳定系数,最后确定所需的截面面积; (3)计算所需回转半径; (4)算出截面轮廓尺寸宽度和高度; (5)计算虚轴长细比;通过求得的面积、高度和宽度以及考虑到钢材规格及构造要求选择柱的截面形式和确定实际尺寸。 (6)强度、刚度和整稳验算; (7)缀条设计和缀板设计; 我总结了个轴心受压格构柱的设计步骤: 1、初选肢件截面,并验算柱绕实轴的刚度和整稳; (1) 假定绕实轴的长细比λy/,一般在50~90之间。 (2) 求A r、iy r。(按整个柱截面绕实轴的整稳求A r) (3) 查选分肢截面。 (4) 验算绕实轴的刚度和整稳。 2、确定分肢间距a,并验算柱绕虚轴的刚度和整稳; (1) 假定绕虚轴的换算长细比λ0x/。 根据等稳定原则,一般假定λ0x/=λy。 (2) 求λx r、ix r。 对缀条柱,先假定缀条角钢型号,查面积A L,进而求A1x。

基础底面尺寸的确定

基础底面尺寸的确定 即满足持力层和下卧层承载力要求。 1. 按持力层承载力确定基底尺寸 作用在基底形心的荷载只有竖向荷载,没有力矩荷载存在的情况,为轴心受压基础。在轴心荷载作用下,要求基底压力小于或等于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即: a k f p ≤ (2-6) 即 f A Ad F G k ≤+γ (2-7) d f F A G a k γ-≥ (2-8) 式中 F k —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上部结构传至基础顶面的竖向荷力值; γG —基础及基础上填土的平均重度,一般取γG =20kN/m 3计算,在地小水下取γ G =10kN/m 3 计算 d —基础平均埋置深度; a f —持力层修正后的承载力特征值; A —基础底面积。 对单独基础,轴心荷载作用下常采用正方形基础,式(2-8)可变为: d f F A b G a k γ-≥= (2-9) 式中 b ——正方形基础边长; 对条形基础,沿基础长度方向取1m 作为计算单元,式(2-8)可变为: d f F b G a k γ-≥ (2-10) 式中 b ——条形基础基底宽度; F k —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上部墙体传至基础顶面的竖向力值。 需要说明,按(2-8)、(2-9)和(2-10)式计算时,承载力特征值a f 只能先按基础埋深d 确定。待基底尺寸算出之后,再看基底宽度b 是否超过3.0m ,若b >3.0m 时,需重新修正承载力特征值,再确定基底尺寸,可参看例题。 [教材例题2-2] 某粘性土重度γm 为18.2kN /m 3 ,孔隙比e=0.7,液性指数I L =0.75。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 ak 为220kPa 。现修建一外柱基础,作用在基础顶面的轴心荷载Fk=830kN ,基础埋深(自室外地面起算)为1.0m ,室内地面高出室外地面0.3m ,试确定方形基础底面宽度。 (二)偏心受压基础

柱截面尺寸确定及验算

一.框架结构是多次超静定结构,只有确定了构件截面尺寸后才能进行精确的分析计算。 框架柱截面怎么估算: 框架柱截面的高与宽一般可取(1/10~1/15)层高。并可按下列方法初步确定。 1。按轴压比要求 又轴压比初步确定框架柱截面尺寸时,可按下式计算: μN= N/Acfc 式中μN----- 框架柱的轴压比 Ac -------框架柱的截面面积 f c--------柱混凝土抗压强度设计值 N---------柱轴向压力设计值 柱轴向压力设计值可初步按下式估算: N = γGqSnα1α2β 式中: γG-----竖向荷载分项系数 q---------每个楼层上单位面积的竖向荷载,可取q=12~14KN/m2 S--------柱一层的荷载面积 n---------柱荷载楼层数 α1------考虑水平力产生的附加系数,风荷载或四级抗震时α1=,三~一级抗震时α1=~ α2------边角柱轴向力增大系数,边柱α2=,角柱α2= β------柱由框架梁与剪力墙连接时,柱轴力折减系数,可取为~ 框架柱轴压比μN的限值宜满足下列规定: 抗震等级为一级时, 轴压比限值 抗震等级为二级时, 轴压比限值 抗震等级为三级时, 轴压比限值 抗震等级为四级及非抗震时, 轴压比限值 Ⅳ类场地上较高的高层建筑框架柱,其轴压比限值应适当加严,柱净高与截面长边尺寸之比小于4时,其轴压比限值按上述相应数值减小。 2。按柱截面最小尺寸 高层建筑框架柱的最小尺寸hc不宜小于400mm,柱截面宽度bc不宜小于350mm,柱净高与截面长边尺寸之比宜大于4。 二.柱截面的确定,在高层的情况下,往往是由轴压比控制,而多层不见得是。层数越少,越可能不是轴压比控制。这是个概念问题,首先应当明确。对高层(或者层数较多的多层),在柱截面估算时,应当先明确几点:混凝土的强度等级、结构的抗震等级、轴压比限值。只有知道这几点,估算轴力才可能确定截面。柱轴力的估算,首先确定每层柱受荷的面积。此部分的面积,可简单的取柱左右(上下)两个跨度之和的一半进行计算。再根据结构型式及活荷载的情况,确定每层的自重。这个自重是个经验值,在各种手册上都有相关的介绍。一般是框架结构14~16KN/m^2,剪力墙结构15~18KN/m^2。值得提醒的是,这里的自重是标准值,而在算柱轴压比时应当采用设计值。最后,对每层的受荷载面积累加并乘以结构的自重,可算出柱轴力,柱轴力除以轴压比限值可得出柱截面面积。 以上情况,仅是对柱截面的估算。最后应当整体的计算结果进行调整。 框架柱截面的估算 1、估算公式:Ac>=Nc/(a*fc) 其中:a----轴压比(一级、二级、三级,短柱减) fc---砼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

结构构件截面尺寸确定

结构构件截面尺寸确定 一.结构布置 1。柱网选择: 1)与建筑配合确定柱网尺寸,适宜柱距。 2)平面对齐,立面连续。 2。截面选择: 1)柱:最小截面尺寸及截面高宽比,轴压比,框架梁纵筋锚固,长细比,结构位移 框架柱截面估算: 高与宽一般可取(1/10~1/15)层高。并可按下列方法初步确定。 1。按轴压比要求 又轴压比初步确定框架柱截面尺寸时,可按下式计算: µN = N/Acfc 式中 µN ----- 框架柱的轴压比 Ac -------框架柱的截面面积 f c--------柱混凝土抗压强度设计值 N---------柱轴向压力设计值 柱轴向压力设计值可初步按下式估算: N = γgQSNα1α2β ` 式中: γg -----竖向荷载分项系数 Q---------每个楼层上单位面积的竖向荷载,可取(框架:q=12~14KN/m2;砖混教室:q=16Kn/m2; 砖混住宅:q=15kn/m2; 框剪:q=13~14kn/m2; 纯筒体: q=14~16kn/m2) S--------柱一层的荷载面积 N---------柱荷载楼层数 α1------考虑水平力产生的附加系数,风荷载或四级抗震时α1=1.05,三~一级抗震时α1=1.05~1.15 α2------边角柱轴向力增大系数,边柱α2 =1.1,角柱α2 =1.2 β------柱由框架梁与剪力墙连接时,柱轴力折减系数,可取为0.7~0.8 以上计算方法结果偏大! 框架柱轴压比 µN 的限值宜满足下列规定: 抗震等级为一级时, 轴压比限值 0.7 抗震等级为二级时, 轴压比限值 0.8 抗震等级为三级时, 轴压比限值 0.9 抗震等级为四级及非抗震时, 轴压比限值 1.0 Ⅳ类场地上较高的高层建筑框架柱,其轴压比限值应适当加严,柱净高与截面长边尺寸之比小于4时,其轴压比限值按上述相应数值减小0.05。 此外,高层建筑框架柱的最小尺寸hc不宜小于400mm,柱截面宽度bc不宜小于350mm,柱净高与截面长边尺寸之比宜大于4。 一般的估柱截面的方法: A=(受荷面积*层数*12~15)/(fc*轴压比) 轴压比一般取0.8(框架) 0.5(异框) f c--------柱混凝土抗压强度设计值

梁的截面尺寸的确定

梁的截面尺寸的确定 1、梁的宽度取1/2~1/3梁高,宽度不大于支撑柱在该方向的宽度。通常梁高取跨度的1/8~ 1/14。 2. 经验公式,在采用二级钢作为梁纵向钢筋时,梁高/弯矩=4.2~4.6是最经济的,如: 梁弯矩为120KN/m则梁高=502~552是最省钱的,混凝土与钢筋最省。本经验公式是在C25造价为216元/方,二级钢3200元/t下统计的,如混凝土标号高于C25则可以取靠近4.2的经验值,如低于C25 可取靠近4.6的经验值。 在设计中,可以照平时建模方法先建模计算一遍,再把弯矩图提出来看看,以一个跨度内的最大弯矩为控制,参照上面的经验公式进行一遍调整,这样设计出来的梁会是最省的。注意不要发生次梁比主梁高的情况。 梁高的小幅度改变对梁线刚度改变很小,梁高调整后再计算的弯矩与第一次的弯矩差值很小,可以忽略。 最后,上述经验公式不适用与一级或三级钢作为梁纵筋的情况。 最后还要注意下,梁高的取值还受限于建筑净空要求等其他因素,要灵活处理。 2、柱截面尺寸计算 3、柱截面的确定,在高层的情况下,往往是由轴压比控制,而多层不见得是。层数越少, 越可能不是轴压比控制。这是个概念问题,首先应当明确。对高层(或者层数较多的多层),在柱截面估算时,应当先明确几点:混凝土的强度等级、结构的抗震等级、轴压比限值。只有知道这几点,估算轴力才可能确定截面。柱轴力的估算,首先确定每层柱受荷的面积。此部分的面积,可简单的取柱左右(上下)两个跨度之和的一半进行计算。 再根据结构型式及活荷载的情况,确定每层的自重。这个自重是个经验值,在各种手册上都有相关的介绍。一般是框架结构14~16KN/m^2,剪力墙结构15~18KN/m^2。值得提醒的是,这里的自重是标准值,而在算柱轴压比时应当采用设计值。最后,对每层的受荷载面积累加并乘以结构的自重,可算出柱轴力,柱轴力除以轴压比限值可得出柱截面面积。 4、以上情况,仅是对柱截面的估算。最后应当整体的计算结果进行调整。 5、框架柱截面的估算 6、1、估算公式:Ac>=Nc/(a*fc) 7、其中:a----轴压比(一级0.7、二级0.8、三级0.9,短柱减0.05) 8、fc---砼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 9、Nc---估算柱轴力设计值

梁板柱的布置与截面尺寸的确定

梁板住的布置与截面尺寸的确定方法 在进行结构的布置的时候我们经常会遇到,柱的轴网该怎样布置,主次梁怎么样布置,最小跨度、最大跨度、经济跨度、经济配筋率的和截面尺寸确定以及调整的方法的问题困扰着我们进行下一步的设计,这讲我们主要解决这些方面的问题。 一、梁板柱的布置 1、板的经济跨度 单向板:2~3m 双向板:3~5m 不宜超过4m 2、梁的经济跨度 主梁的经济跨度5~8m 次梁的经济跨度4~7m 二、梁板柱的截面尺寸的确定 1、板的截面尺寸 板的支承情况板的种类 单向板双向板悬臂板简支≥(1/30)L ≥(1/35-1/38)L ≥(1/10-1/12)L 连续≥(1/35)L ≥(1/40)L 板的厚度一般为100以上,最小厚度为80 2、梁高度按以下表原则取值 框架梁:(1/10-1/15)L

次梁:(1/12-1/18)L 悬臂梁:(1/5-1/6) 梁宽按梁高的1/3~1/2取值 梁高以50递增一般主梁最低300,、次梁250,800以上一100递增,梁宽最低150,一般以250最为常用。主梁一般250以上,次梁一般150以上 3、柱按轴压比要求取值 柱可按框架结构没平面米的荷载12~14kN/m2,进行轴压比的初估,柱的最小尺寸为300,一般取400以上 三、通过配筋率调整梁板柱的截面尺寸 (1)柱、墙的轴力设计值绝大部分为压力; (2)柱、墙大部为构造配筋;柱、墙的合理含钢量分别为%~%和%~%。 (3)梁、板基本上无超筋;梁、板的合理含钢量分别为%~%和%~%。 (4)经济配筋率的问题: 板:%~% 梁:%~% (矩形%~%,T型%~%) 柱:中柱:%~1% 角柱:%~% 关于PKPM中梁板柱尺寸的调整问题附上一篇论文:

(完整版)梁柱截面估算

第二章 梁柱截面估算 一、梁柱截面估算 (1)梁:h b =(1/8~1/12)l b b =(1/2~1/3) h b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规定: 梁的截面尺寸,宜符合下列各项要求: 1、 截面宽度不宜小于200mm ; 2、 截面高宽比不宜大于4; 3 、净跨与截面高度之比不宜小于4。 (2)柱:柱的截面尺寸一般由满足抗震要求的柱轴压比确定。 A c ≥[]c c f N μ 柱轴压力设计值:n Fg N e β= β :考虑地震作用组合柱轴力增大系数,边柱1.3,不等跨内柱 1.25,等跨内柱1.2 F :按简支状态柱的受荷面积 g e :楼面荷载近似取值 12~15KN/m 2 n :验算截面以上楼层层数 A c :柱估算截面面积 []c μ:柱轴压比限值,按抗震等级确定。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规定: 柱的截面尺寸,宜符合下列各项要求: 1、截面的宽度和高度均不宜小于300mm ;圆柱直径不宜小于350mm 。 2、 剪跨比宜大于2。 3、截面长边与短边的边长比不宜大于3。

二、柱网尺寸,层高和梁柱截面尺寸的确定 1、框架结构柱网布置图 图2.1 柱网布置图 2.计算高度确定 计算简图中的杆件以计算轴线表示,柱取截面形心线,梁取截面形心线。框架计算高度:除底层外的其余各层都取建筑层高。底层高度取基础顶面到二层楼面梁顶的距离,框架梁的跨度取柱轴线之间的距离。 3、梁柱界面尺寸的确定 (1)柱 中柱的截面估算 按中柱的负荷面积估算底层柱的轴力: 恒载 ()()120.50.57.87.27.8 3.052430kN ???+?+?= 活载 ()()20.50.57.87.27.8 3.05405kN ???+?+?= 估算柱轴力设计值 1.22430 1.44053483v N kN =?+?= A c ≥[]3 521.2 1.2348310 3.44100.8514.3v c c N mm f μ??==?? 中柱的截面尺寸为600mm ?600mm 边柱的截面估算: 1轴:按边柱的负荷面积估算底层柱的轴力:

基础底面尺寸的确定复习进程

基础底面尺寸的确定

精品文档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基础底面尺寸的确定 基础底面尺寸的确定,必须满足地基承载力的要求,即满足持力层和下卧 作用在基底形心的荷载只有竖向荷载,没有力矩荷载存在的情况,为轴心受压基础。在轴心荷载作用下,要求基底压力小于或等于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即: a k f p ≤ (2-6) 即 f A Ad F G k ≤+γ (2-7) d f F A G a k γ-≥ (2-8) 式中 F k —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上部结构传至基础顶面的竖向荷力 值; γG —基础及基础上填土的平均重度,一般取γG =20kN/m 3计算,在地小水下取γG =10kN/m 3计算 d —基础平均埋置深度; a f —持力层修正后的承载力特征值; A —基础底面积。 对单独基础,轴心荷载作用下常采用正方形基础,式(2-8)可变为: d f F A b G a k γ-≥= (2-9) 式中 b ——正方形基础边长; 对条形基础,沿基础长度方向取1m 作为计算单元,式(2-8)可变为: d f F b G a k γ-≥ (2 -10) 式中 b ——条形基础基底宽度; F k —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上部墙体传至基础顶面的竖向力值。 需要说明,按(2-8)、(2-9)和(2-10)式计算时,承载力特征值a f 只能先按基础埋深d 确定。待基底尺寸算出之后,再看基底宽度b 是否超过 3.0m ,若b >3.0m 时,需重新修正承载力特征值,再确定基底尺寸,可参看例题。 [教材例题2-2] 某粘性土重度γm 为18.2kN /m 3,孔隙比e=0.7,液性指数I L =0.75。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 ak 为220kPa 。现修建一外柱基础,作用在基础顶

框架梁柱截面尺寸的确定方法

框架梁柱截面尺寸的确定方法 2 工程案例 以一个6层框架结构为例,由于多层结构竖向构件尺寸通常 由竖向荷载控制,且一般位于中间跨部分的梁柱从属面积较大, 分担荷载较大,可以代表结构构件的最大尺寸,我们将结合该工 程计算结果选取关键的框架梁柱作为研究对象来分析框架梁柱 截面尺寸的确定方法。 3 梁柱截面尺寸的确定步骤 先运行PMCAD建立模型,由于初学者还没有梁柱截面尺寸的概念,我们可以将梁截面输入宽×高=400×800,柱截面输入1 000×1 000,输入相应楼面荷载和梁问荷载,运行完PMCAD 的前三个主菜单,按抗震等级为三级进入SATWE进行计算,最后查看SATWE后处理图形文件输出之“混凝土构件配筋及钢构件验算简图”,取第1层,选取柱轴压比和梁纵向配筋均为最大的一跨作为分析对象 图1 粱柱截面示意图 3.1 柱截面尺寸的初步确定及调整 对于抗震等级为三级的框架结构,由《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知,柱轴压比限值为0.9,由图1町知,所选研究对象在取杜截面尺寸1 000×1 000情况下的计算轴压比为0.39,远小于0.9,说明柱截面尺寸太大,应予以减小。由柱轴压比计算公式 =F/Aft可知,柱截面面积与轴压比成反比例关系,即A1/A2= 2/1,柱截面面积A2=A1 1 2=1 0oo2×0.39/0.9=433 333 rr1rn2,按_F方形柁计算,边长为658 rnrn,初步取650 mrn。 3.2 梁截面尺寸的初步确定及调整 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梁受弯构件的最小配筋率为0.2%和45 /,、 (%)的较大值,《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规定“梁端纵向受拉钢筋的配筋率不应大于2.5%”。根据经验,从经济的角度考虑,框架梁梁端纵向受拉钢筋配筋率一般控制在1.2%~1.6%,跨中0.6%-0.8%。由图1可知,所选研究对象在取梁截面尺寸为400×800的梁端较大纵筋配筋率.D=0.43%,远小于经济配筋率,说明哉面尺寸偏大,也应该减小。先将梁宽减小,m配筋率公式|0=A /bh0口』知,配筋率与梁宽成反比例关系,将梁宽由400减小到250,配筋率将增大到0.43%×400/250=0.688%,仍小于经济配筋率,需要再减小梁高。梁高与配筋率的关系并不是简单的反比例关系,根据梁抗弯承载力的简化公式M =0.9J 0,将梁端弯矩M 近似看做定值,随着梁高的减小,配筋A 会增加,使配筋率进一步增加,所以,梁高的变化对配筋率的影响要从两方面考虑,且梁高的减小从两方面来说使配筋率的变化趋势均为增加。我们不妨先忽略第二个关系式,仅从第一个关系式p=A /bh 0出发,梁端经济配筋率取ff1问值1.4%,计算h 0≈750×0.688%/1.4%=368 mm,则梁高可近似取400 Into,考虑到第二个火系式M =0.9f/a,h0的影响,梁高应为大于400 mm的值,即在400 n1m~800 rnm之间的一个值,我们可以取中间值600 mm,于是初步将梁截面定为250×600进行试算。 3.3 按初步调整后的梁柱截面尺寸,重新计算 图2 框架梁柱配筋简图 按』面初步确定的梁柱截面尺寸,运行SATWE重新计算,所选框架梁柱的最大柱轴压比为0.74,仍小于0.9,说明柱截面仍呵减小,梁两端受拉钢筋配筋率为1.05%和1.2%,稍低于经济 3.4 进一步调整梁柱截面尺寸,再重新计算 由于柱轴压比和梁配筋率与理想值均较接近,调整范围不要太大,取柱截面尺寸600×600,梁截面尺寸250×550,重新计算,所选框架梁柱的配筋简图如图2所示,最大柱轴压比0.85,

框架结构构件截面尺寸选择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构件截面尺寸选择 1、梁的截面尺寸 (1) 梁的一般要求 在设计钢筋混凝土梁时,首先要确定梁的截面尺寸。其一般步骤是:先由梁的高跨比h/l0确定梁的高度h,再由梁的高宽比h/b确定梁的宽度b(b为矩形截面梁的宽度或T形、I形截面梁的腹板宽度),并将其模数化。对变形和裂缝宽度要求严格的梁,尚应按规定进行扰度验算及裂缝宽度验算。 ①梁的高跨比 下表列出了梁的高跨比下限值,该值可以满足一般正常使用下的变形要求。但对变形要求高的梁,尚应进行扰度验算。 梁的高跨比下限值 构件类型/支承情形简支一端连续两端连续悬臂 1/12 1/3.5 1/15 1/6 独立梁及整体肋形梁的 主梁 整体肋形梁的次梁1/16 1/8.5 1/20 1/8 注:1. 表中数值适用于普通混凝土和fy<=400N/mm2的普通钢筋; 2. 当梁的跨度超过9m时,表中系数宜乘1.2; 3. 对比重γ为15~20kN/m3的轻质混凝土结构,表中系数宜乘以(1.65-0.03γ)且不小于1的系数。 ②梁截面的高宽比 梁截面的高宽比h/b对矩形截面,可选2.0~3.5;对T形截面,可选2.5~4.0。 ③模数要求 当梁高h<=800mm时,h为50mm的倍数;当h>800mm时,h为100mm的倍数。当梁宽b>=200mm时,梁的宽度为50mm的倍数;200mm以下宽度的梁,有b=100mm、150mm、180mm三种。 ④主、次梁的截面尺寸关系 在现浇混凝土结构中,主梁的宽度不应小于200mm,通常为250mm及以上;次梁宽度不应小于150mm。主梁的高度应至少比次梁高50mm或100mm(当主梁下部可能为双排钢筋时)。 (2) 框架梁的截面尺寸 除满足梁的一般要求外,框架梁的截面高度h一般在(1/12~1/8)l0间,截面宽度b可取(1/2~1/4)h;截面宽度b不宜小于200mm;截面高度和截面宽度之比不宜大于4,梁净跨度ln与截面高度之比不宜小于4。 为了确定框架梁的截面尺寸是否选择合适,可在截面尺寸选择后作简单验算:将初步估算的竖向荷载设计值的0.8倍,作用于相应简支梁,进行受弯受剪计算,若其配筋适中,则截面选择合理;配筋过大或过小时,均宜调整截面尺寸。 2、框架柱的截面尺寸 (1) 截面尺寸的一般规定 在抗震设计中,框架柱的截面宽度和高度均不宜小于300mm,圆柱的截面直径不宜小于350mm;柱的截面高度与宽度的比值不宜大于3;柱的剪跨比宜大于2。 柱截面宽度一般不小于框架主梁截面宽度+100mm,通常在(1/15~1/20)H

梁截面尺寸的确定

梁截面尺寸的确定 1、梁的截面尺寸 (1) 梁的一般要求 在设计钢筋混凝土梁时,首先要确定梁的截面尺寸。其一般步骤是:先由梁的高跨比h/l0确定梁的高度h,再由梁的高宽比h/b确定梁的宽度b(b为矩形截面梁的宽度或T 形、I形截面梁的腹板宽度),并将其模数化。对变形和裂缝宽度要求严格的梁,尚应按规定进行扰度验算及裂缝宽度验算。 ①梁的高跨比 下表列出了梁的高跨比下限值,该值可以满足一般正常使用下的变形要求。但对变形要求高的梁,尚应进行扰度验算。 梁的高跨比下限值 构件类型/支承情形简支一端连续两端连续悬臂 独立梁及整体肋形梁的主梁1/12 1/3.5 1/15 1/6 整体肋形梁的次梁1/16 1/8.51/20 1/8 注:1. 表中数值适用于普通混凝土和fy<=400N/mm2的普通钢筋; 2. 当梁的跨度超过9m时,表中系数宜乘1.2; 3. 对比重γ为15~20kN/m3的轻质混凝土结构,表中系数宜乘以(1.65-0.03γ)且不小于1的系数。 ②梁截面的高宽比 梁截面的高宽比h/b对矩形截面,可选2.0~3.5;对T形截面,可选2.5~4.0。 ③模数要求 当梁高h<=800mm时,h为50mm的倍数;当h>800mm时,h为100mm的倍数。当梁宽b>=200mm时,梁的宽度为50mm的倍数;200mm以下宽度的梁,有b=100mm、

150mm、180mm三种。 ④主、次梁的截面尺寸关系 在现浇混凝土结构中,主梁的宽度不应小于200mm,通常为250mm及以上;次梁宽度不应小于150mm。主梁的高度应至少比次梁高50mm或100mm(当主梁下部可能为双排钢筋时)。 (2) 框架梁的截面尺寸 除满足梁的一般要求外,框架梁的截面高度h一般在(1/12~1/8)l0间,截面宽度b可取(1/2~1/4)h;截面宽度b不宜小于200mm;截面高度和截面宽度之比不宜大于4,梁净跨度ln与截面高度之比不宜小于4。 为了确定框架梁的截面尺寸是否选择合适,可在截面尺寸选择后作简单验算:将初步估算的竖向荷载设计值的0.8倍,作用于相应简支梁,进行受弯受剪计算,若其配筋适中,则截面选择合理;配筋过大或过小时,均宜调整截面尺寸。 2、框架柱的截面尺寸 (1) 截面尺寸的一般规定 在抗震设计中,框架柱的截面宽度和高度均不宜小于300mm,圆柱的截面直径不宜小于350mm;柱的截面高度与宽度的比值不宜大于3;柱的剪跨比宜大于2。 柱截面宽度一般不小于框架主梁截面宽度+100mm,通常在(1/15~1/20)H之间,其中H 为底层柱柱高,可取基础顶面至一层楼板面间距离。 (2) 截面尺寸验算 按一般规定初步确定柱截面尺寸之后,尚可按下述方法进行底柱的验算。 框架内柱可选为方形截面柱,近似按轴心受压柱计算:其轴压力设计值可取柱受力的几何面积乘以单位面积的竖向荷载设计值(该值可假定为 楼面活荷载设计值+11kN/m2,此值含各构件自重),再乘以框架层数和扩展系数1.1,算出的纵向受压钢筋配筋率不宜超过3%,也不宜小于1%,否则宜调整截面尺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