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公开课)(1)
合集下载
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上课用)

——《滕王阁序》
乐与时去,悲亦系之。
——《三月三日兰亭诗序》
感性命之不永,惧凋落之无期。
—— 《金谷诗序》
悲日月之既往,悼吾年之不留。
——《游斜川诗序》
小 结
开头以“浮生若梦”等句引出夜宴,在今天看 来,思想境界虽显得不高,但是在李白却有其社 会原因,这在封建社会的某些知识分子和达官贵 人中却是普遍存在的。但这句只是为了引出下文,
李白说秉烛夜游,这是及时行乐,但也正是把握 时光、珍惜眼前的意思。从全文所洋溢的热情來 看,他对生命的态度应该是积极的去创造、把握 欢乐,而不是消极的挥霍生命。
•
李白传递的是一种珍惜人生短暂的光阴,热
爱自然、珍惜亲情、珍惜生命,诗意地生活的情
趣。流露出来的是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豪情逸
兴以及蕴含的诗人情怀。
而其中的“欢”字,又为全文定下了基调。“况”
字下,充满着春天的生机;夜宴上,洋溢着健康
的快乐。意境是高雅的,格调是明朗的。不但不
会因为这句而产生消极的情绪,还能在获得艺术 享受的同时提高精神境界,热爱自然,热爱人生。
•
“浮生若梦,为欢几何“不代表人应尽情享
乐,不必吃苦。只知享乐不付出,根本无乐可享。
最积极: 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最任侠: “愿解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最至情: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最愤激: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
古人以生为寄,以死为归,如 《古诗十九首》:“人生天地间,忽 如远行客。”
此用其意。寓逆旅主人,日再食, 无鲜肥滋味之享。 ——《送东阳马生序》
二、解 题
★春夜宴诸从弟桃花园序
*时间 : 春夜 *人物 : 诗人与从弟 *事件: 宴饮 *地点: 桃花园 * 序:一种文体,本文属宴集序。 题意:李白于某个春夜在桃花园宴请各位堂弟所 作的序文。
乐与时去,悲亦系之。
——《三月三日兰亭诗序》
感性命之不永,惧凋落之无期。
—— 《金谷诗序》
悲日月之既往,悼吾年之不留。
——《游斜川诗序》
小 结
开头以“浮生若梦”等句引出夜宴,在今天看 来,思想境界虽显得不高,但是在李白却有其社 会原因,这在封建社会的某些知识分子和达官贵 人中却是普遍存在的。但这句只是为了引出下文,
李白说秉烛夜游,这是及时行乐,但也正是把握 时光、珍惜眼前的意思。从全文所洋溢的热情來 看,他对生命的态度应该是积极的去创造、把握 欢乐,而不是消极的挥霍生命。
•
李白传递的是一种珍惜人生短暂的光阴,热
爱自然、珍惜亲情、珍惜生命,诗意地生活的情
趣。流露出来的是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豪情逸
兴以及蕴含的诗人情怀。
而其中的“欢”字,又为全文定下了基调。“况”
字下,充满着春天的生机;夜宴上,洋溢着健康
的快乐。意境是高雅的,格调是明朗的。不但不
会因为这句而产生消极的情绪,还能在获得艺术 享受的同时提高精神境界,热爱自然,热爱人生。
•
“浮生若梦,为欢几何“不代表人应尽情享
乐,不必吃苦。只知享乐不付出,根本无乐可享。
最积极: 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最任侠: “愿解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最至情: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最愤激: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
古人以生为寄,以死为归,如 《古诗十九首》:“人生天地间,忽 如远行客。”
此用其意。寓逆旅主人,日再食, 无鲜肥滋味之享。 ——《送东阳马生序》
二、解 题
★春夜宴诸从弟桃花园序
*时间 : 春夜 *人物 : 诗人与从弟 *事件: 宴饮 *地点: 桃花园 * 序:一种文体,本文属宴集序。 题意:李白于某个春夜在桃花园宴请各位堂弟所 作的序文。
《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优秀课件

详细描述
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针对《春夜宴从 弟桃花园序》的主题、思想、艺术特点等进 行讨论。在讨论过程中,学生可以互相交流 观点、展开辩论,共同探讨文章的深层含义 和价值。通过小组讨论,学生可以更全面地 理解文章,同时培养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课后作业
背诵全文
总结词:巩固所学
详细描述:通过背诵全文,学生可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记忆,巩固所学的知识点。
从弟对宴会的期待
探讨了从弟对春夜宴会的期待和喜悦,以及他们之间的默契和互动,展现了家 庭之间的和谐与融洽。
桃花园之景
桃花园的美丽景色
详细描绘了桃花园的景色,包括桃花的娇艳、绿叶的清新、 蜜蜂的忙碌等,给人以美的享受。
景色与人的情感
探讨了美丽的景色如何引发人的情感,使人感到愉悦和舒适 ,从而更加深入地体验和感受自然之美。
思想内容
热爱自然、珍视友情
在《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中,李白表达了自己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亲情和友 情的珍视。通过描绘春天和桃花园的美景,李白表达了自己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喜 爱;同时,通过与从弟相聚的描写,李白也表达了自己对友情的珍视。
思想内容
及时行乐、纵情享受
在文章中,李白提倡及时行乐、纵情享受的人生态度。他认为人生短暂,应该珍惜眼前的美好时光, 尽情享受生命中的每一个瞬间。这种思想体现了李白豁达的人生态度,也给读者带来了积极的影响。
03
主题探讨
春夜之宴
春夜宴会的氛围
描述了春夜的宁静与美丽,以及宴会 上的热闹与欢乐,展现了春天的生机 与活力。
春天与人的情感
探讨了春天如何引发人的情感,使人 感到愉悦和兴奋,从而在宴会上更加 畅快地享受。
从弟之情
兄弟间的深厚情谊
《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公开课PPT课件

2.题解
从:指堂房亲属,如堂兄弟称从兄 弟,但唐代风气喜联宗,凡同姓即 结为兄弟叔侄等,所谓从弟未必有 血缘关系
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
*时间: 春夜 *人物: 诗人与从弟 *事件: 宴饮 *地点: 桃花园
* 序:一种文体,本文属宴集序。
什么是序?
序,文体的一种。 书序,是著作、诗文前的说明或评价性文字。 赠序,是指亲友间以作文相赠,表达惜别、祝愿 、劝勉之意。如《送东阳马生序》) 宴集序,是指古人宴集时,常同赋诗,诗成后公 推一人作序,如王羲之《兰亭集序》、《滕王阁 序》。
酒杯频传,醉倒在月光下。没有好的诗篇,
何伸雅怀?如诗不成,
怎能抒发高雅的情怀?如果写诗不成,
罚[依金谷]酒数。
就按照金谷园的先例,罚酒三杯。
二、合作探究(对学、群学)
合作探究
述缘由
1.分析此次宴 会的缘由。
展风貌
2.这次宴会描 写了哪些画面?
思考探讨
1、李白为何与诸从弟春夜宴?
一、生命短暂、韶光易逝
教学重难点
1.重点:诵读;赏析本文的语言特点,感受其高超的艺术魅力, 力求当堂背诵。
2.难点:理解本文看似消极却洋溢着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的积 极情感。
一、自主学习(独学、质疑)
1.作家回顾 李白(公元701年—公元762年),字_太__白__,号 __青__莲_居__士__。李白是 唐朝 著名浪__漫__主__义_诗__人____ 也是中国最著名的诗人之一,好剑术,志气宏放, 是我国文学史上继___屈__原____之后又一伟大的浪漫 主义诗人,有“ 诗仙 ”之称。李白和 杜甫 合 称“ 李杜 ”。风格 豪放飘逸 。
解析:尽管“浮生若梦,为欢几何”有对人生的迷惘、 感伤情调,流露出诗人对仕途不达的郁闷情绪,但诗 人并未沿着这一调子去进一步抒发悲观、低沉情绪, 而是笔锋一转,引出此次夜宴的第一个缘由,即正因 人生短暂,才想效法古人秉烛夜游去追寻人生的欢乐 ,这就已经表现了一种走出失意、迷惘的努力,表达 了一种珍稀时间、挚爱生活的情感。接着交待出夜宴 的第二个缘由,写春光诱人,自然有情,我必得响应 其召唤了。调子更加明丽。然后极自然地过渡到与从 弟雅集,共叙天伦之乐,直至篇目写到依例罚酒,已 经尽扫开篇之低沉情绪,而变为乐观、豪放、洒脱了 。
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优质教学课件

春夜宴從弟桃花園序
李白
張孝友 李白春夜宴桃李園序圖
饮酒赋诗, 自古是文人的一大乐事。
乘坐马车,酣 饮不休,且备锄头 于车上,对马车夫 说:“死则葬我。”
西晋刘伶
七俗:柴米油盐酱醋茶
七雅: 琴棋书画诗酒花
酒是水质的诗, 诗是心酿的酒。 上下三千载,
问何人诗可称仙,
酒可称仙?
李白斗酒诗百篇,
长安市上酒家眠。
原文:
夫天地者, 万物之逆旅也; 光阴者,百代 之过客也。而 浮生若梦,为 欢几何?古人秉 烛夜游,良有 以也。况阳春 召我以烟景, 大块假我以文 章。会桃李之 芳园,序天伦 之乐事。
1、夫:句首发语词,无义。
2、几何:多少。
3、秉烛夜游:拿着燃着的蜡烛在夜间游 乐,指及时行乐。秉:持,拿着。 4、阳春:温暖的春天。 5、召:召唤(含有吸引的意思)。 6、假:借(这里含有提供的意思)。 7、大块:大自然。
烟景:风景
假:借,助。
大块:大地,大自然。
况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
序:通"叙"。 指兄弟聚会之乐。
会桃花之芳园,序天伦之乐事。
参考译文:大地像万物的客栈,时间像百代的过客。飘浮不定 的人生,如同一番梦境,得到的欢乐,能有多少呢!古人夜间 持着蜡烛游玩,确实是有道理啊!况且春天用艳丽的景色吸引 着我,大自然把绚烂的色彩提供给我,大家相聚在桃花飘香的 花园中,畅叙兄弟间的天伦之乐!
既然是一篇序文,当然要交待:
什么时间、 什么地点、 什么事件、 为何作序。
从:指堂房亲属,如堂兄弟称从兄弟,堂伯 叔称从伯叔。从弟就是堂弟或族弟的意思。 但唐代风气喜联宗,凡同姓即结为兄弟叔侄 等,所谓从弟未必真有血缘关系。
二、解 题
李白
張孝友 李白春夜宴桃李園序圖
饮酒赋诗, 自古是文人的一大乐事。
乘坐马车,酣 饮不休,且备锄头 于车上,对马车夫 说:“死则葬我。”
西晋刘伶
七俗:柴米油盐酱醋茶
七雅: 琴棋书画诗酒花
酒是水质的诗, 诗是心酿的酒。 上下三千载,
问何人诗可称仙,
酒可称仙?
李白斗酒诗百篇,
长安市上酒家眠。
原文:
夫天地者, 万物之逆旅也; 光阴者,百代 之过客也。而 浮生若梦,为 欢几何?古人秉 烛夜游,良有 以也。况阳春 召我以烟景, 大块假我以文 章。会桃李之 芳园,序天伦 之乐事。
1、夫:句首发语词,无义。
2、几何:多少。
3、秉烛夜游:拿着燃着的蜡烛在夜间游 乐,指及时行乐。秉:持,拿着。 4、阳春:温暖的春天。 5、召:召唤(含有吸引的意思)。 6、假:借(这里含有提供的意思)。 7、大块:大自然。
烟景:风景
假:借,助。
大块:大地,大自然。
况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
序:通"叙"。 指兄弟聚会之乐。
会桃花之芳园,序天伦之乐事。
参考译文:大地像万物的客栈,时间像百代的过客。飘浮不定 的人生,如同一番梦境,得到的欢乐,能有多少呢!古人夜间 持着蜡烛游玩,确实是有道理啊!况且春天用艳丽的景色吸引 着我,大自然把绚烂的色彩提供给我,大家相聚在桃花飘香的 花园中,畅叙兄弟间的天伦之乐!
既然是一篇序文,当然要交待:
什么时间、 什么地点、 什么事件、 为何作序。
从:指堂房亲属,如堂兄弟称从兄弟,堂伯 叔称从伯叔。从弟就是堂弟或族弟的意思。 但唐代风气喜联宗,凡同姓即结为兄弟叔侄 等,所谓从弟未必真有血缘关系。
二、解 题
高中语文课件-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1

李白,字太白。其先隋末以罪徙西域,神龙初遁还,客巴西。白之生, 母梦长庚星,因以命之。十岁通诗书。既长,隐岷山,州举有道,不应。 苏颋为益州长史,见白异之,曰:“是子天才英特,少益以学,可比相 如。”然喜纵横术,击剑,为任侠,轻财重施。更客任城,与孔巢父、韩 准、裴政、张叔明、陶沔居徂徕山,日沉饮,号“竹溪六逸”。天宝初, 往见贺知章,知章见其文,叹曰:“子,谪仙人也!”言于玄宗。召见金 銮殿,论当世事,奏颂一篇。帝赐食,亲为调羹,有诏供奉翰林。白犹与 饮徒醉于市。帝坐沉香亭子,意有所感,欲得白为乐章,召入,而白已醉。
自主理解 赏析佳句
诗人为何要在月夜于 桃花园与从弟宴饮?
1、浮生如梦,为欢几何? 2、古人秉烛,我辈夜宴 3、美景在前,不容辜负 4、共享天伦,机会难得
同样是序,与王羲之的《兰亭集序》、 王勃的《滕王阁序》相比,本篇序文有何 不同之处?
既然这篇文章的感情基调是欢乐的, 那么作者在文中到底写了哪些乐事? (请结合相关句子,并用“……之乐” 的格式来概括 )
稍解,援笔成文,婉丽精切,无留思。帝爱其才,数宴见。白尝侍帝醉 使高力士脱靴力士素贵耻之擿其诗以激杨贵妃帝欲官白妃辄沮止 白自知不为亲近所容益骜放不自修。恳求还山,帝赐金放还。白浮游
四方,尝乘舟与崔宗之自采石至金陵,著宫锦袍坐舟中,旁若无人。
安禄山反,永王璘辟为府僚佐。璘起兵,逃还彭泽;璘败,当诛。初, 白游并州,见郭子仪,奇之。子仪尝犯法,白为救免。至是子仪请解官以 赎,有诏长流夜郎。会赦,还寻阳,坐事下狱。时宋若思将吴兵三千赴河 南,道寻阳,释囚辟为参谋,未几辞职。李阳冰为当涂令,白依之,代宗 立,以左拾遗召,而白已卒,年六十余。
宴:宴请。 从弟: 堂弟或族弟的意思。 序 , 也作“叙”或称“引”,有如今日的 “引言”、“前言”。“序”一般写在书籍 或文章前面,列于书后的称为“跋”或“后 序”。有书序、诗序、赠序、宴集序等。 作者把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都在题目 中一起交待了。这样安排,重点突出,结构紧凑, 为在文章中谈作序原因留下了空间。
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公开课)(1)

中写作序原因留下了空间。
题意:李白于某个春夜在桃李园宴请各位堂弟 所作的序文。
书序 多为叙述著作者的意趣写作缘起等,如 文天祥的《<指南录>后序》 赠序 创于唐初,用于临别赠言,如韩愈的 《送孟东野序》 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 宴集序 古人在宴集时,常常地一起借着酒兴抒 情赋诗,诗写成后公推一人作序。如王羲之 《兰亭集序》。
历史上,有不少文人写过类似的“宴游”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文章,我们学过王羲之的《兰亭集序》、
王勃《滕王阁序》。我们回顾一下,尝
试比较:李白此文在写法上,与《兰亭
集序》、《滕王阁序》之间最大的不同
体现在哪?
《兰亭集序》开篇“仰观天地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 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末段“临文嗟悼, 不能喻之于怀”,发出“悲夫”的慨叹 。 《滕王阁序》前文是“胜友如云”“高朋满座”“遥襟俯畅,逸 兴遄飞 ”。中间是“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 识盈虚之有数 ”。后文是“呜呼!胜地不常,盛筵难再; 兰亭已矣,梓泽丘墟” 。
万物之逆旅也
会桃花之芳园
(的)
(补助音节,不译)
文言句式 判断句 比喻 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
状语后置 阳春召我以烟景 大块假我以文章
拟 人
文言典故
1、金谷酒数
晋代石崇,官至卫尉 卿。豪富甲天下,生活极端 金谷园 奢侈。有金谷园,曾与友人 杜牧 宴饮其中,作《金谷诗序》: 繁华事散逐香尘, “遂各赋诗,以叙中怀。或 流水无情草自春。 日暮东风怨啼鸟, 不能者,罚酒三斗。” 落花犹似坠楼人。
是文章所要表达的主要情感。
下文写到的如诗如画的春景,众人宴
最新《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优秀课件PPT课件

写作特色
◆语言凝练
◆用典—— 典雅恰切
①浮生若梦 ②皆为惠连 独惭康乐 ③罚依金谷酒数
◆多用整句—— 音韵节奏美
反馈检测 一词多义
以 假
良有以也 (原因,名词) 开琼筵以坐花(用来;来。连词) 况阳春召我以烟景(用,介词) 大块假我以文章 (给予)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借助,凭借) 因求假暂归 (假期)
三、解题
• 1.题目给我们提供了哪些信息? • 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文体
基本内容: 某个春夜我李白和各位堂弟在桃花 园宴游,并为之作序
2.从题目猜测诗文内容,可以想到哪些方面?
• 为何在春夜宴游? • 这是一群怎样的人? • 他们在宴会上都在做了什么? • 宴会气氛如何?人物感受如何? • ……
与“为欢几何”中的“欢”照应。
五、拓展延伸
• 1.“浮生若梦,为欢几何”是否表达了一种 消极的思想?
链接:《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一文约作于733 年。727年,28岁的李白只身云游至安陆,李白 自称“酒隐安陆,蹉跎十年”。
珍惜时光,挚爱生活; 仕途不达的郁闷、世事难料的迷惘; 旷达、洒脱。
• 因此,我们读这篇小序,感觉到 的是作者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热爱 生命的豪情逸兴。
文言检测
• 3 古今异义:
• 大块假我以文章 • 大块:古义,大自然 今义:大的块头 • 文章:古义,错杂的色彩 今义:篇幅不很
长的单篇作品) • 群季俊秀 • 季:古义,弟弟 今义,季节
文言检测
• 4 词类活用
幽赏未已 形容词作名词,幽雅的景致
不有佳咏,何伸雅怀 动词作名词,诗歌
如诗不成 名词活用作动词,写诗、作诗
• 这两句采用拟人手法,将“阳 春”“大块”拟人化,说阳春召唤,大 块施与,令人读来更显亲切。
古代诗文鉴赏:《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课件(PPT)

相聚在芳香的桃园中,畅叙兄弟团聚的快乐。诸位弟 弟英俊优秀,个个都是谢惠连。而我作诗吟咏,却惭愧不 如谢康乐。幽赏还没有停止,高雅的谈吐又转向清妙。铺 开盛席,坐在花间;行酒如飞,醉于月下。没有好诗,怎 能抒发高雅的情怀?如赋诗不成,则按照金谷园宴饮的先 例,罚酒三斗。
记叙六要素
wwhheenn whewreherewho wwhhoat how
对李 还白 是及 错时 ?行
乐 , 是
品读
• 李白的及时行乐:
及时行乐
• 人生短暂,我们要学会提升生命的内涵和价值。 既然“人生如梦”,就要懂得欣赏和珍惜生命 中的美好时刻。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我们不能增加人生的长度,但可以拓展人生的 宽度。
感悟李白
回顾三首诗,说出你从诗中读出的李白形象?
《行路难》(其一)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布置作业
以《我随李白宴桃园》为题,写一篇不少于700 字的散文。
要求:依据课文内容,展开合理想象,表现出 李白特有的个性和情怀。
探究题1:文中典故的作用 1.浮生若梦,为欢几何?
2.群季俊秀,皆为惠连。
3.如诗不成,罚依金谷酒数。
探究题1:文中典故的作用 1.浮生若梦,为欢几何?
用《庄子》中的典故。表明人生欢乐有限, 今晚要尽情欢乐。
2.群季俊秀,皆为惠连。
3.如诗不成,罚依金谷酒数。
探究题1:文中典故的作用
1.浮生若梦,为欢几何?
用《庄子》中的典故。表明人生欢乐有限, 今晚要尽情欢乐。
2.群季俊秀,皆为惠连。
用南朝文学家谢惠连的典故。目的是赞颂 堂弟们聪慧。
3.如诗不成,罚依金谷酒数。
探究题1:文中典故的作用
记叙六要素
wwhheenn whewreherewho wwhhoat how
对李 还白 是及 错时 ?行
乐 , 是
品读
• 李白的及时行乐:
及时行乐
• 人生短暂,我们要学会提升生命的内涵和价值。 既然“人生如梦”,就要懂得欣赏和珍惜生命 中的美好时刻。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我们不能增加人生的长度,但可以拓展人生的 宽度。
感悟李白
回顾三首诗,说出你从诗中读出的李白形象?
《行路难》(其一)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布置作业
以《我随李白宴桃园》为题,写一篇不少于700 字的散文。
要求:依据课文内容,展开合理想象,表现出 李白特有的个性和情怀。
探究题1:文中典故的作用 1.浮生若梦,为欢几何?
2.群季俊秀,皆为惠连。
3.如诗不成,罚依金谷酒数。
探究题1:文中典故的作用 1.浮生若梦,为欢几何?
用《庄子》中的典故。表明人生欢乐有限, 今晚要尽情欢乐。
2.群季俊秀,皆为惠连。
3.如诗不成,罚依金谷酒数。
探究题1:文中典故的作用
1.浮生若梦,为欢几何?
用《庄子》中的典故。表明人生欢乐有限, 今晚要尽情欢乐。
2.群季俊秀,皆为惠连。
用南朝文学家谢惠连的典故。目的是赞颂 堂弟们聪慧。
3.如诗不成,罚依金谷酒数。
探究题1:文中典故的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秉烛夜游:
秉:执持。秉烛夜游,谓执烛照 亮,夜间游玩,形容人生苦短,应及 时行乐。又作“炳烛夜游”。 出处:曹丕《与吴质书》:“少 壮真当努力,年一过往,何可攀援? 古人思秉烛夜游,良有以也。”
群季俊秀,皆为惠连。吾人咏歌,独惭
康乐:
惠连:南朝宋文学家,幼而聪慧,十岁 便能作文,深为族兄谢灵运所赏爱,常
最愤激: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作者在这次宴会上感受到哪些乐事?从中表达了什么情感?
A. 与群季相聚咏歌
B. 欣赏美景,高谈阔论 C. 痛饮狂欢 D. 相约赋诗
四 美 并
是否表 现了一种消 极思想?
《古文观止》的编者评价说:
“末数语,写一觞一咏之乐,
与世俗浪游者迥别。”
《兰亭集序》前文虽说“仰观天地之大,俯察
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
1、浮生如梦,为欢几何?
人生不过一场梦而已,欢
乐时光又有多少呢?今夜正
乐,当然应宴饮作诗,以恣 欢乐了。
2、古人秉烛, 我辈夜宴
这里宕开一笔,借古人之行 为说自己之行为。古人夜宴是有 原因的,那么自己夜宴也是有原 因的。 不直接说自己,而说古人, 着实巧妙。
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 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 ——《古诗十九首》 出处:
夜宴的原因
春夜宴诸从 弟桃李园序
议论
热 爱 生 活
热 爱 自 然
夜宴的经过
记叙
李白与诸从弟聚会赋诗,本文即为之而作 的序文。 全文百余字,从“天地’、“光阴”引发 出“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无限 美好的自然风光以及与诸兄弟叙会的欢乐场景, 是一篇像诗一样优美的抒情小品。
文中虽有“浮生若梦,为欢几何?”的颓 废之语,但主要是抒发了热爱自然、热爱生活、 热爱生命的豪情逸兴。
十、课外作业
你眼中的李白是 个什么样的人?结合今天和 以前所学过的知识,用150 字左右概括出来,如果有诗 为证则更佳
他人眼中的李白:
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杜甫) 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
(杜甫) 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 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
写作特色 ◆语言凝练 ◆用典—— 典雅恰切
1、浮生若梦 2、皆为惠连 独惭康乐 3、罚依金谷酒数
◆多用整句—— 音韵节奏美
通假字 序天伦之乐事 (序,通“叙”) 古今异义
大块假我以文章 (大块:古义,大自然。今义:
大的块头。文章:古义,原指错杂的色彩、花纹。文 中指大自然中各种美好的形象、色彩、声音等。今义: 篇幅不很长的单篇作品) 群季俊秀 (古义,弟弟。今义,季节)
信可乐也”,结尾却“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 怀”,发出“悲夫”的慨叹。 呜呼!胜地不常,盛筵难再;兰亭已矣,梓泽 丘墟。
——《滕王阁序》
乐与时去,悲亦系之。
——《三月三日兰亭诗序》
感性命之不永,惧凋落之无期。
—— 《金谷诗序》
悲日月之既往,悼吾年之不留。
——《游斜川诗序》
起句,为引出下文而设,“欢乐”才是文 章所要表达的主要情感。 下文写到的如诗如画的春景,众人宴饮的 痛快,作诗罚酒的雅兴,无不显示出欢乐的景 象,又何来消极呢? 因此,我们读这篇小序,感觉到的是作者 对人生的热爱,对亲情的珍惜,对自然美景的 陶醉。
一同写作游乐。
康乐:谢灵运,袭封康乐公。
二、翻译三个句子 (1)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
人生漂浮不定,好似梦幻一般,欢乐的日 子能有多少呢?
(2)况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
何况清明温和的春天用秀美的景色来召引我们, 大自然把锦绣风光提供给我们。
(3)开琼筵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
摆出丰盛美好的宴席而坐赏名花; 酒杯频传,醉倒在月光下。
曹丕《与吴质书》:
“少壮真当努力,年一过往,何可攀援?
古人思秉烛夜游,良有以也。”
3、美景在前,不容辜负
“阳春召我以烟景,大
块假我以文章”,春景美
如画,春光暖人心,一切 都是那么融和,春宵一刻 值千金,岂能虚度?
“阳春”不禁让人想到,阳春三月,春光 明媚,春风和煦。 “烟景”者,何也?古人诗句中常有“烟” 字,如“杨柳万条烟”“蓝田日暖玉生烟”等, 李白自己的诗中也有“烟花三月下扬州”的诗 句。
书序 多为叙述著作者的意趣写作缘起等,如文 天祥的《<指南录>后序》 赠序 创于唐初,用于临别赠言,如韩愈的《送 孟东野序》 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 宴集序 古人在宴集时,常常地一起借着酒兴抒 情赋诗,诗写成后公推一人作序。如王羲之 《兰亭集序》。
三、齐读 初步感悟
注音解词
(1)、逆旅(nì ,迎接。) (2)、过客(旅客。) (3)、秉烛(bǐng,拿着,握着。) (4)、假 (借,引伸为提供。) (5)、序 (同“叙”,叙谈,畅谈。) (6)、琼筵(yá n,古人席地而坐时铺 的席。泛指筵席。) (7)、羽觞(shāng,古代指酒杯。)
词类活用
(动词作名词,诗歌) (1)不有佳咏,何伸雅怀
(2)幽赏未已 (形容词作名词,幽雅的景致)
(3)古人秉烛夜游 (名词作状语,在夜里)
(4)飞羽觞而醉月 (飞,使动用法,使……飞动) (5)高谈转清 (5)如诗不成 (形容词作名词,清新的话题) (名词作动词,写诗)
一词多义
良有以也
(原因,名词)
逆旅: 旅舍。逆,迎接。
古人以生为寄,以死为归,如 《古诗十九首》:“人生天地间,忽 如远行客。”
此用其意。寓逆旅主人,日再食, 无鲜肥滋味之享。 ——《送东阳马生序》
浮生若梦:
《庄子•刻意》有“其生若浮,其死若 休”的话,故后人常说“浮生”;又《庄子• 齐物论》有庄周梦蝶的故事,表达的意思是: 死生之差异,就好像梦与醒之不同,纷纭变 化,不可穷诘。
春夜宴從弟桃花園序
李白
从:指堂房亲属,如堂兄弟称从兄弟,堂 伯叔称从伯叔。从弟就是堂弟或族弟的意 思。但唐代风气喜联宗,凡同姓即结为兄 弟叔侄等,所谓从弟未必真有血缘关系。
李白(公元701年—公元762年),字 太白 号 青莲居士。李白是 唐朝 著名浪漫主义诗人 也是中国最著名的诗人之一,好剑术,志气宏放, 是我国文学史上继 屈原 之后又一伟大的浪漫主 诗仙 杜甫 义诗人,有“ ”之称。李白和 合称 李杜 ”。风格 “ 豪放飘逸 。
既然是一篇序文,当然要交待:
什么时间、 什么地点、 什么事件、 为何作序。
可由于文章篇幅短小,作者就把时
间(春夜)、地点(桃李园)、人物 (作者与诸从弟)、事件(宴饮)等都 在题目中一起交待了。 这样安排,重点突出,结构紧凑, 为在文章中写作序原因留下了空间。
题意:李白于某个春夜在桃李园宴请各位堂弟所作的序文。
大块假我[以文章]。会桃李之芳园,
大自然把锦绣风光提供给我们。现在聚会在桃 李芬芳的花园里,
序天伦之乐事。群季俊秀,皆为惠连;
畅谈兄弟间的乐事。各位从弟,文采隽秀,就 像谢惠连一样;
吾人咏歌,独惭康乐。幽赏未已,
大家吟诗歌唱,唯独我不能和谢康乐相比而感到 惭愧。幽美的景色还没有欣赏完,
高谈转清。开琼筵以坐花,
最高雅:不有佳咏,何伸雅怀? 最得意: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最失意: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
最愁苦: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最霉气: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最积极: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最任侠:“愿解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最至情: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万物之逆旅也
会桃花之芳园
(的)
(补助音节,不译)
文言句式 判断句 比喻 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
状语后置 阳春召我以烟景 大块假我以文章
拟 人
文言典故
1、金谷酒数
晋代石崇,官至卫尉 卿。豪富甲天下,生活极端 金谷园 奢侈。有金谷园,曾与友人 杜牧 宴饮其中,作《金谷诗序》: 繁华事散逐香尘, “遂各赋诗,以叙中怀。或 流水无情草自春。 日暮东风怨啼鸟, 不能者,罚酒三斗。” 落花犹似坠楼人。
以
开琼筵以坐花 (用来;来。连词) 况阳春召我以烟景(用,介词) 大块假我以文章 (给予)
假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借助,凭 因求假暂归 (假期)
良有以也
(确实)
良 之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优秀)
感我此言良久立 (很) 良庖岁更刀,割也 (好的,高明的)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美好的)
四、积累文言知识, 疏通文意
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
天地是万物的旅舍,
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
光阴是百代的旅客。
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
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 况阳春召我[以烟景],
人生漂浮不定,好似梦幻一般,欢乐的日子能有 多少呢?
古人拿着蜡烛,在夜间游乐,确实是有原因的! 何况清明温和的春天用秀美的景色来召引我们,
纵情的谈论又转向清新的话题。摆出丰盛美好 的宴席而坐赏名花;
飞羽觞而醉月。不有佳咏,
酒杯频传,醉倒在月光下。没有好的诗篇,
何伸雅怀?如诗不成,
怎能抒发高雅的情怀?如果写诗不成,
罚[依金谷]酒数。
就按照金谷园的先例,罚酒三杯。
五、主旨解读
缘起欢聚抒怀 及时行 美景之 乐
天伦之 乐
乐
酣饮赋 诗之乐
“烟”字让人感到朦胧迷离,如梦似幻, 烟一样的景一定是美的。阳春的烟景则更是繁 花盛开,花香满地。
“大块”也毫不吝啬的把她的一切奇妙
之景都展示给了“我”,“我”又怎能不陶
醉其中呢?
这两句采用拟人手法,将“阳春”“大
块”拟人化,说阳春召唤,大块施与,令人
读来更显亲切。
4、共享天伦,机会难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