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古代艺术PPT课件21 人民版
合集下载
中国的古代艺术PPT课件23 人民版

王维诗意画
(苏轼称他“画中有诗”,以水墨画著 称的王维)
《千里江山图卷》
中国古代山水画在空间处理上采用 以“大观小、小中见大”的手法。
宋元的山水花鸟
宋代重文 轻武的国策, 理学的兴起使 人们更注重内 心的修养。画 家从追求写实 变为更加注重 意境。山水画 成为画家寄托 思绪情怀的方 式。
北宋范宽《溪山行旅图》北宋李成《晴峦萧寺图》
铸造出来的文字—金文
“金文”就是指铸在或刻在青铜器上的铭文。
其形式要求庄严、稳重、端肃、有序、精美,以符合 “藏礼于器”的礼仪文化的特点。和甲骨文相比, 脱去 板滞,变化多样,更加丰富了。周宣王时铸成的《毛公鼎》 铭、《大盂鼎》铭、《散氏盘》铭是金文中的上乘之作。
3、书法的主要字体及特点
篆书——创始于秦代 隶书——始于秦朝,成熟并通行于汉魏时 楷书——形成于汉末 行书——开始盛行于晋代 草书——起源于汉初,成熟于东晋
欧阳询,唐初书法家。 早年他专学二王(羲 之、献之)书,并吸 取六朝北派诸家的长 处,勤学苦练,融会 贯通,独创一派书风, 其书以“险劲瘦硬” 著称,史称“欧体”。 欧体开创了唐代楷书 的先端,对后世影响 大,他与虞世南、褚 遂良、薛稷并称为 “唐初四大书家”。
欧阳询《化度寺碑》
唐
.
颜
真
卿
《
多
宝
塔
碑 》 局
“颜体”肥硕丰润、 刚健雄强、显出
部
雍容大度的气派
《玄秘塔碑》(局部)
柳公权所写楷书,体势 劲媚,骨力道健。较之 颜体,柳字则稍清瘦, 故有“颜筋柳骨”之称。
《
兰
亭
序
“
》
飘
若
浮
兰亭
云
中国的古代艺术PPT课件

唐·张旭 《肚痛帖 》
释文:忽肚痛不可堪/不知是冷热所/ 致欲服大黄汤/冷热俱有益。
蔡襄 米芾 黄庭坚 苏轼
“宋四书家”
《黄州寒食诗贴》苏轼
黄庭坚《黄州寒食诗卷跋》
黄庭坚,为宋四家 之一黄庭坚书法的 最大特点是重 “韵”,持重风度, 写来疏朗有致,如 郎月清风,书韵自 高。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米芾
• 用笔丰肥豪健,宽绰疏朗,字 态奇逸超迈
• 蔡襄,宋四家中,他年龄辈份,应在苏、黄、 米之前。宋四家中,苏、黄、米都以行草、行楷 见长,而蔡襄喜欢写规规矩矩的楷书。他的书法 浑厚端庄,雄伟遒丽。蔡襄为人忠厚正直,字识 渊博,他的字“端劲高古,容德兼备”。
元赵孟頫(fu)
文征明 过庭复语十节卷
法度有余、文雅严谨
中国古代著名的书法家;
书法、绘画、音乐、舞蹈、戏曲
一、“出鬼入神”的书法艺术
1、文字的起源和演变
中国汉字是怎样起源的? 起源于绘画,早在六千多年前,原 始社会晚期,汉民族先民在各种器 物上刻画的符号,渐渐演变成为汉 字 ,称为“文字图画”。
山东大汶口遗址出土的灰陶尊和上面刻画的符号
二里头遗址出土 陶器上的刻划符号
中药里的惊世发现——甲骨文
相传1899年,中国学者王 距今约3000多年的商代
懿荣在他吃的中药“龙骨” 甲骨文(用刀刻在龟甲、
里发现了距今3千多年前的 兽骨上面的文字),是迄
汉字-甲骨文。图为王懿荣 今所知最古老的成熟汉字
。
。
猴
虎
牛
兔
铸造出来的文字—金文
“金文”就是指铸在或刻在青铜器上的铭文。其形 式要求庄严、稳重、端肃、有序、精美,以符合“藏 礼于器”的礼仪文化的特点。和甲骨文相比, 脱去板 滞,变化多样,更加丰富了。周宣王时铸成的《毛公 鼎》铭、《大盂鼎》铭、《散氏盘》铭是金文中的上 乘之作。
必修三专题二 中国的古代艺术PPT课件

王希孟《千里江山图卷》。王希孟18岁为北宋画 院学生,曾得到宋徽宗赵佶的亲自传授,半年后即创 作了《千里江山图》。惜年寿不永,20余岁即去世。
宋的山水花鸟
宋代重文轻武 的国策,理学的 兴起使人们更注 重内心的修养。 画家从追求写实 变为更加注重意 境。山水画成为 画家寄托思绪情 怀的方式。
北宋范宽《溪山行旅图》
清初八大山人 朱耷《安晚册》
之四。
思考:
中国绘画的基本特征?
中国画不求形似,注重个人主观性情的表 现,表现手法灵活、自由,在启迪民族的 自信心、自尊心、独立自主等方面起了潜移 默化的作用。
三、金声玉振; 1、上古先秦时期的音乐;
自黄帝时代至周代,诗、舞、乐三位 一体的“乐”文化已经相当发达;
——在河南舞阳出土的“骨笛”。
——在西安半坡遗址出土的陶埙。
——在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出土的青 铜编钟。
2、汉、唐时期的音乐;
1)秦汉: 设立乐府机构,有“相和歌”、“清商三 调2”)。东晋: 南国“清商乐”。
3)南北朝、隋唐时代: 民间音乐进入宫廷变为歌舞俗乐,
总称燕乐。
3、明、清时期的音乐;
1)戏曲音乐繁荣;
2)器乐艺术发达,形成了古琴、琵琶、 筝、三弦、唢呐、笛、箫等乐器独奏艺 术门类;
《兰亭序》
在楷书和草书产生之际,楷草之间还有一种字 体也在流行,就是“行书”。工整清晰,飞洒活泼, 实用性很高。
草书
在隶书成为汉代通行 的主要字体的同时,又出 现了一种写得简便、潦草 的字体,叫做“草书” 。草书是隶书快写而简便 的结果。“草”是潦草、 快捷的意思。主要是用来 起草文稿和写信。
小篆 隶书
山东大汶口遗址出土的灰陶尊和上面刻画的符号 二里头遗址出土陶器上的刻划符号
中国的古代艺术人民版必修PPT课件

第8页/共50页
汉字字体的楷模——楷书
东汉末年,一种新的汉字字体出现了:
图 为 楷 书 的 创 始 人 钟 繇
汉朝末年,文字形体又由隶书演变成了现在使用 的“楷书”。“楷”是楷模的意思,“楷书”就是可以作为楷 模的字体。字型方正,规矩严整。
第9页/共50页
快速书写的字体——行书
被誉为“天下第一
行书”的《兰亭序》
王羲之 《平安帖》
释文:此粗平安修载 来十余口口人近集存 想明日归复悉口口由 同增慨。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第11页/共50页
《 兰 亭 序 》
“
飘
若
浮
兰亭
云
、 矫
行书兼有楷书和
若
草书的优点,既
惊
工整清晰又飞洒
龙
活泼。
”
第12页/共50页
• 王羲之《兰亭序》共二十八行,三百二十四字,章法、
结构、笔法都很完美,是他三十三岁时的得意之作。后 人评道“右军字体,古法一变。其雄秀之气,出于天然, 故古今以为师法”。因此,历代书家都推《兰亭序》为 “行书第一”
成熟和传播:清末,京剧走向成熟, 由北京传到各地,成为 全国广泛流行的大剧种。
第47页/共50页
★京剧 的特点
1、以表演历史故事为主,用京胡、 二胡、笛子、唢呐等管弦乐器和鼓、 大锣等打击乐器伴奏;
2、角色分生、旦、净、丑四大行 当;
3、继承古代戏曲载歌载舞的传统, 以唱、念、做、打为手段,形成独 具特色的艺术体系。
欧阳询《化度寺碑》
第16页/共50页
唐
·
颜
真
卿
《
多
宝
塔
碑
》
“颜体”肥硕丰
局
汉字字体的楷模——楷书
东汉末年,一种新的汉字字体出现了:
图 为 楷 书 的 创 始 人 钟 繇
汉朝末年,文字形体又由隶书演变成了现在使用 的“楷书”。“楷”是楷模的意思,“楷书”就是可以作为楷 模的字体。字型方正,规矩严整。
第9页/共50页
快速书写的字体——行书
被誉为“天下第一
行书”的《兰亭序》
王羲之 《平安帖》
释文:此粗平安修载 来十余口口人近集存 想明日归复悉口口由 同增慨。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第11页/共50页
《 兰 亭 序 》
“
飘
若
浮
兰亭
云
、 矫
行书兼有楷书和
若
草书的优点,既
惊
工整清晰又飞洒
龙
活泼。
”
第12页/共50页
• 王羲之《兰亭序》共二十八行,三百二十四字,章法、
结构、笔法都很完美,是他三十三岁时的得意之作。后 人评道“右军字体,古法一变。其雄秀之气,出于天然, 故古今以为师法”。因此,历代书家都推《兰亭序》为 “行书第一”
成熟和传播:清末,京剧走向成熟, 由北京传到各地,成为 全国广泛流行的大剧种。
第47页/共50页
★京剧 的特点
1、以表演历史故事为主,用京胡、 二胡、笛子、唢呐等管弦乐器和鼓、 大锣等打击乐器伴奏;
2、角色分生、旦、净、丑四大行 当;
3、继承古代戏曲载歌载舞的传统, 以唱、念、做、打为手段,形成独 具特色的艺术体系。
欧阳询《化度寺碑》
第16页/共50页
唐
·
颜
真
卿
《
多
宝
塔
碑
》
“颜体”肥硕丰
局
中国的古代艺术 (共34张PPT)

2021/6/16
原始社会后期,西安半坡 遗址出土的陶器刻画符 号 ,被称为汉字的雏形。
4
有一个神奇的传说
“昔者仓颉作书,天为雨粟,鬼为夜 哭,龙乃潜藏”。
—《淮南子·本经》
这段话记录了仓颉造字的传说虽只是传说, 但据考证,仓颉可能是对汉字进行整理和规 范的第一人。仓颉造字有什么意义?
相传上古黄帝时, 史官仓颉根据日月 星辰、鸟兽足迹等 自然景物创造了汉 字20。21/图6/16为仓颉像。
14
天下第一行书——王羲之的《兰亭序》(摹本)
2021/6/16
15
2021/6/16
16
2021/6/16
演变特点:由繁到简
17
小篆 隶书 楷书 行书 草书
①图片中的书法作品分别是什么字体?
②请观察图片结合所学简述各种字体的特点?
2021/6/16
18
字体
创立或成熟时间
小篆
创始于秦代
隶书
书同文—小篆(秦)
小篆也称秦篆,是秦 始皇统一六国后向全国 颁布的官定文字。缘于 当时六国的文字过于混 乱而决定“书同文”。 文字发展到小篆已经是 相当规范,偏旁有统一 的样式。
小202篆1/6/1字6 体略长,笔画圆匀,不露锋芒,富有图案美 10
狱吏的改进—隶书
隶书的出现是秦代书 法发展的结果,由于小篆 的复杂,秦代的狱吏程邈 所改进的,他把大小篆的 笔划由圆转改为方折。这 个变化使得书写速度提高, 后这种字体在公文中广泛 使用。
始于秦朝,成熟并 通行于汉魏时代
楷(真、正)
书
形成于汉末
行书
开始盛行于晋代
草书
2021/6/16
起源于汉初, 成熟于东晋
上课:2.2《中国的古代艺术》ppt课件

这是北京奥运会会徽,能够做出这样的会徽, 灵感其实就出自于中国的传统文化。大家看一 看说说它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哪些艺术形 式?
“中国印·舞动的北京”以印章作为主体表现形式, 将中国传统的书法等艺术形式与运动特征结合起 来,经过艺术手法夸张变形,巧妙地幻化成一个 向前奔跑、舞动着迎接胜利的运动人形。人的造 型同时形似现代“京”字的神韵,蕴含浓重的中 国韵味。它将中国特色、北京特点和奥林匹克运 动元素巧妙结合 。她上面的笔划,
文征明、董其颜昌体,柳字则“刚颜稍健体清雄”瘦强肥,、硕故显丰有出润“、颜筋柳骨”之称
王铎草书,郑板桥融楷、隶、行书于一体
雍容大度的气派
影响书法风格的因素(1)社会环境(2)个人性格(3)书法材料的进步
;.
7
董其昌 草书扇面
图一 图二
练一练 图三 图四 周五
草书
小篆
楷书
图片中的书法作品分别是什么字体? ;.
字体 小篆
创立或成熟时间 始创于秦代
特点 字体略长,笔画圆匀,富于图案美。
隶书
始于秦,成熟并通行于汉魏 字形结构平衡对称,整齐安定
楷书
形成于汉末
字形方正,规矩严整
草书
起源于汉初,成熟于东晋
把中国书法的写意性发挥到极致,变化丰富, 奔放活跃
行书
开始盛行于晋代
兼有楷书、草书的长处,既工整清晰,又飞洒 活泼
;.
1
像字非字,似画非画;融字于画,寓画于字;笔划之间,舞姿翩翩;舞韵之中, 笔墨纵情;以竹简汉字笔体书写的“Beijing2008”更浸透着中华书法艺术的博大 精深。这一切,既浓缩了我国古代印章由字而画的发展轨迹,也诠释了我国古代 哲学力求中庸的主流观点。这些,再加上象征中国的红色印泥和巨型方印,使得 “中国印·舞动的北京”积聚了大量的历史信息和富足的文化精髓。
“中国印·舞动的北京”以印章作为主体表现形式, 将中国传统的书法等艺术形式与运动特征结合起 来,经过艺术手法夸张变形,巧妙地幻化成一个 向前奔跑、舞动着迎接胜利的运动人形。人的造 型同时形似现代“京”字的神韵,蕴含浓重的中 国韵味。它将中国特色、北京特点和奥林匹克运 动元素巧妙结合 。她上面的笔划,
文征明、董其颜昌体,柳字则“刚颜稍健体清雄”瘦强肥,、硕故显丰有出润“、颜筋柳骨”之称
王铎草书,郑板桥融楷、隶、行书于一体
雍容大度的气派
影响书法风格的因素(1)社会环境(2)个人性格(3)书法材料的进步
;.
7
董其昌 草书扇面
图一 图二
练一练 图三 图四 周五
草书
小篆
楷书
图片中的书法作品分别是什么字体? ;.
字体 小篆
创立或成熟时间 始创于秦代
特点 字体略长,笔画圆匀,富于图案美。
隶书
始于秦,成熟并通行于汉魏 字形结构平衡对称,整齐安定
楷书
形成于汉末
字形方正,规矩严整
草书
起源于汉初,成熟于东晋
把中国书法的写意性发挥到极致,变化丰富, 奔放活跃
行书
开始盛行于晋代
兼有楷书、草书的长处,既工整清晰,又飞洒 活泼
;.
1
像字非字,似画非画;融字于画,寓画于字;笔划之间,舞姿翩翩;舞韵之中, 笔墨纵情;以竹简汉字笔体书写的“Beijing2008”更浸透着中华书法艺术的博大 精深。这一切,既浓缩了我国古代印章由字而画的发展轨迹,也诠释了我国古代 哲学力求中庸的主流观点。这些,再加上象征中国的红色印泥和巨型方印,使得 “中国印·舞动的北京”积聚了大量的历史信息和富足的文化精髓。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课件:专题二2.2中国的古代艺术 (共34张PPT)

D.魏晋南北朝时期:真正意义上的绘画出现,顾 恺之《女史箴图》《洛神赋图》 E.隋唐五代:中国绘画的高峰,展子虔(隋)《游 春图》;阎立本(唐)《步辇图》;吴道子(唐) 《送子天王图》 F:宋代:中国绘画史上的转折点,山水花鸟画盛行; 商品经济的发展,风俗画成为亮点,张择端《清 明上河图》 G .元明清:士大夫文人画成就最高,王冕(元) 《墨梅》;徐渭(明)《黄甲图》;郑板桥(清) 《墨竹图》
隶书
始于秦,盛于汉 特点:字体结构 平衡对称,整齐 安定
楷书
始于东汉末年,完善 于魏晋,隋唐步入盛 世。 代表:钟繇(魏)欧 阳询(初唐)颜真卿 (盛唐)柳公权(晚 唐) 特点:字形方正,笔画 详备,结构严整,具 有其他字体不可比拟 的实用价值
草书
始于汉初,成熟于东晋 代表:张旭(草圣,唐) 怀素(唐) 特点:笔画简约,勾连 不断,线条流畅,纵情 任性,审美价值
中国的古代艺术
一.汉字与书法艺术
1.汉字的起源与演变 起源:六千多年前新石器时代的图画文字 演变:甲骨文 金文 小篆 隶书 楷书 演变趋势:图画文字 符号 繁 简
2.书法艺术 书法的五种主要书体: ⑴篆书 ⑵隶书 ⑶楷书 ⑷草书 ⑸行书
篆书 始于秦 代表:李斯 特点:字体略长, 笔画圆匀,富于 美感
四大名旦:梅兰芳,程砚秋,荀慧生,尚小云
(4)挑战: A.京剧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有着深 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应当加以珍惜和保护。 B.京剧应当与时俱进,推陈出新,更好 地反映当前的现实生活,并符合现代人的 欣赏口味,才能保持长久不衰的生命力。
对传统文化的态度
批判继承,创新发展 具体: (1)对中国传统文化要加以珍惜、保护 (2)传统文化必须与时俱进,推陈出新 (3)让世界了解中国传统文化走向世界(只有 民族性的文化,才有世界性)
中国的古代艺术PPT课件21

中国古代艺术发展的原因?
1)政治: 政策的宽松,统治者享受生活的追求。
封建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商品经济 2)经济:
的发展。 3)教育:教育的发展,人才的培养。
民族融合,彼此之间的文化交流。 4)民族关系:
5)对外关系:中外之间的文化交流。
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
——批判继承;创新发展。
1)对中国传统文化要加以珍惜、保护。 2)传统文化必须与时俱进,推陈出新。 3)让世界了解中国传统文化,走向世界。
京剧的繁荣
北京作为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戏曲舞台非 常活跃。 乾隆末年,安徽的徽剧戏班进京演出,风行 特点: 一时。 以表演历史故事为主; 道光年间,又有湖北汉剧艺人进京,参加徽 角色分为生.旦.净.丑四大行当; 剧的演出,形成“徽汉合流”的局面。 表演艺术将唱.念.做.打有机结合; 它的表演都有一定的程式 . 多采用虚 经过广大徽汉艺人的表演实践,徽剧与汉剧 拟性.抽象性的动作。 互相融合,兼收昆曲、秦腔以及其他民间曲调 的唱腔、剧目和表演方式,形成了一个新剧种, 后来称为京剧。
1)地位:
文人画
文人画是北宋以后中国 画的主要艺术形式。
2)艺术特点:
①追求抒情写意风格。 ②集文学、书法、绘画及篆刻艺术为一体, 集中体现出画家多方面的文化素养。 ③注重诗意。
元代王冕的《墨梅》
三、金声玉振(自主学习) 四、宫廷舞和民间舞(自主学习)
五、戏曲
1、戏曲的发展历程
1)元代:杂剧的兴盛。
1、中国画是怎样分类的? (1)按表现技法分:
工笔
写意
(2)按题材分:
粹精
精 粹
人物画
山水画
花鸟画
1)地位: 山水画
山水画作为独立的画科, 出现于山水诗兴起的魏晋南 北朝时代,是中国画的精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点:东晋、唐、宋) 秦代——李斯;
东晋——王羲之;
唐代——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怀素、 张旭;
北宋——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
元代——赵孟頫;
明代——文征明、董其昌;
王羲之 《兰亭序》 “天下第一行书”
“颠张狂素”
张
怀
旭
素
狂
狂
草
草
“宋四书家”
苏 轼
黄 庭 坚
米 芾
蔡 襄
(2015·广东文综·12)有古代学者论述某字体的 形成时说:“(官员)奏事繁多,篆字难成,即
③注重诗意。
元代王冕的《墨梅》
三、金声玉振(自主学习) 四、宫廷舞和民间舞(自主学习)
五、戏曲 1、戏曲的发展历程
1)元代:杂剧的兴盛。 2)明朝:传奇剧的繁荣。 3)清朝:京剧的出现和繁荣。
杂剧的兴盛
宋代时,适应市民生活的需要,产生 了杂剧。
杂剧内容以滑稽讽刺为主,是中国最 初的戏曲。
元杂剧把中国的戏曲艺术推向成熟阶 段,它反映的社会生活更加广泛、深入,许
令隶人(即胥吏)佐书”。据此推断,该字体是
()
A.小篆
B.隶书
C.行书
D.草书
(2014·广东文综·12)“宗”是一个会意字。在甲 骨文中,宗字作“ ”,“ ”象宫室屋宇之形,“
”可能表示( )
A.青铜兵器 B.铁制农具 C.祖先牌位 D.皇帝宝座
二、画中有诗;
“中国画”,或称“国画”,是 20 世纪上半叶产生的名词。
旦
指
一
般
妇 女
大家闺秀称正旦,也叫青衣;
武勇妇女称武旦;
诙谐或邪恶的妇女称彩旦;
净
指品 貌或 性格 特异 的男
子
丑
指诙 谐或 邪恶 的男
子
又称
小花 擅长武艺的诙谐或邪恶的
脸
男子称武丑;
唱
做
念
打
• (2013·全国新课标卷Ⅱ文综·28)“蓝脸 的窦尔敦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黄 脸的典韦白脸的曹操,黑脸的张飞叫喳 喳。”京剧艺术中人物的脸谱( )
隶书:字体宽扁,左右舒展,平衡对称,整齐安定 (秦)
楷书:字体方正,笔画规矩严整(又称真书、正书) (汉末)
草书:写意性发挥极致,变化丰富,奔放跃动
行书:介于楷、草之间,既工整清晰,又飞洒活泼 (晋)
课堂反馈
下列图片中的书法作品分别是什么字体?
图一
图二 图三
图四
图五
草书
楷书
隶书
行书 小篆
4、中国古代著名的书法家;
它是对自唐宋元明清以来, 用 毛笔、墨汁或特定的颜料在宣纸、 绢等材料上的绘画,以及对这种 传统绘画形式的称呼。
1、中国画是怎样分类的? (1)按表现技法分:
工笔
写意
(2)按题材分:
精 粹 精 粹
人物画
山水画
花鸟画
1)地位:
山水画作为独立的画科, 出现于山水诗兴起的魏晋南 北朝时代,是中国画的精粹。
书法、绘画、音乐、舞蹈、戏曲
课标内容:
1、概述汉字、绘画起源、演变的过程,了 解中国书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
2、了解京剧等剧种产生和发展的历程,说 明其艺术成就。
一、“出鬼入神”的书法艺术;
中国汉字是怎样起源的? (了解一下)
起源于绘画,早在六千多年前, 原始社会晚期,汉民族先民在各种 器物上刻画的符号,渐渐演变成为 汉字 ,称为“文字图画”。
已经运用抽象和简化的线
看看下面甲骨文是哪个文字
中国的古代艺术
鼠牛 虎
兔
龙蛇
马
羊
猴鸡
狗猪
1、中国书法艺术的含义、特
点
汉字、文义、字体、线条、感情
2、汉字的起源与演变: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隶书 草书 楷书 行书
3、书法五种字体的特点:
小篆:字体略长,笔画圆匀,不露锋芒,富于图案美
(秦楷书行草书隶书小篆)
剧的演表出演,艺形术成将“唱徽.念汉.合做流.打”有的机局结面合。; 互经相过融拟它广合性的大,.抽表徽兼象演汉收性都艺昆的有人曲动一的、作定表秦。的演腔程实以式践及.,多其徽采他剧用民与虚间汉曲剧调 的唱腔、剧目和表演方式,形成了一个新剧种, 后来称为京剧。
生
指 一 般 男 子
青年男子称小生;
勇武男子称武生;
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
——批判继承;创新发展。 1)对中国传统文化要加以珍惜、保护。 2)传统文化必须与时俱进,推陈出新。 3)让世界了解中国传统文化,走向世界。
1.(2015·北京文综·37)(36分)历史语境中的语言和 文化
材(1料)一同:汉两语种是语世言界历上史最悠古久老,的历语经言变之迁一。。都秦是汉东时西期方,文汉 明字的形重成要统载一体的,书体写现规在范典。籍官与学文、化书教院育、等私方塾面大。都都使形用成汉了 各语自,的科文举化考圈试,亦对然周。边魏国孝家文民帝族改语革言将产汉生语了作影为响“。正(音6分”)。 异清:朝汉确语立作在为全通国用的语统言治使后用,至很今快,将而汉拉语丁作语为逐官渐方变语为言书。面 语日言本。等(周2分边)国家的语言也受到汉语影响。 拉(从丁其语他最初角度是回古答罗马,言人之的成语言理,。公酌元情给1世分纪),标准拉丁语
山东大汶口遗址出土的灰陶尊和上面刻画的符号
二里头遗址出土 陶器上的刻划符号
中药里的惊世发现——甲骨文
相传1899年,中国学者王 距今约3000多年商代甲 懿荣在他吃的中药“龙骨” 骨文(用刀刻在龟甲、兽 里发现了距今3千多年前的 骨上面的文字),是迄今 汉字-甲骨文。图为王懿荣。 所知最古老的成熟汉字,
多作品大胆地抨击封建统治对劳动人民的压 迫和剥削,热情地歌颂了人民群众各种形式 的抗争。
关汉卿是元杂剧的奠基人,
代表作是《窦娥冤》,塑 造了一个具有强烈反抗精神 的下层妇女窦娥的生动形象。
“地也,你不分好歹 何为地?天也,你错 勘贤愚枉做天!”
王实甫《西厢记》 白朴:《梧桐雨》等
京剧的形成
• 京剧不是北京的地方戏,而是在众多地方 戏曲的基础上博采众长逐渐形成的。因为 它是在北京形成并最初在北京流行,所以 被称为“京剧”。
• 明清时期,北京是全国的政治、经济和文 化中心,戏曲的繁荣是为了满足皇室贵族、 官员、商人和广大居民的文化娱乐需要。
京剧的繁荣
北京作为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戏曲舞台非 常活跃。
一乾时隆。特以末点表年:演,历安史徽故的事徽为剧主戏;班进京演出,风行 道光角年色间分,为又生有.湖旦北.净汉.丑剧四艺大人行进当京;,参加徽
2)艺术特点:
①内容上:以自然风景为主要的描绘内容。
②技法上:讲究布局构图,画面普遍具有气 势雄壮、意境深远的特色。
③创作风格:追求的是画面传达出主观情致 与神韵,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
1)地位:
文人画是北宋以后中国 画的主要艺术形式。
2)艺术特点:
①追求抒情写意风格。
②集文学、书法、绘画及篆刻艺术为一体, 集中体现出画家多方面的文化素养。
• A.真实再现了客观历史
• B.固化了大众的历史认知
• C.正确评断了历史人物
• D.提升了历史人物的价值
中国古代艺术发展的原因?
1)政治:政策的宽松,统治者享受生活的追求。 2)经济:封建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商品经济
的发展。
3)教育:教育的发展,人才的培养。 4)民族关系:民族融合,彼此之间的文化交流。 5)对外关系:中外之间的文化交流。
东晋——王羲之;
唐代——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怀素、 张旭;
北宋——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
元代——赵孟頫;
明代——文征明、董其昌;
王羲之 《兰亭序》 “天下第一行书”
“颠张狂素”
张
怀
旭
素
狂
狂
草
草
“宋四书家”
苏 轼
黄 庭 坚
米 芾
蔡 襄
(2015·广东文综·12)有古代学者论述某字体的 形成时说:“(官员)奏事繁多,篆字难成,即
③注重诗意。
元代王冕的《墨梅》
三、金声玉振(自主学习) 四、宫廷舞和民间舞(自主学习)
五、戏曲 1、戏曲的发展历程
1)元代:杂剧的兴盛。 2)明朝:传奇剧的繁荣。 3)清朝:京剧的出现和繁荣。
杂剧的兴盛
宋代时,适应市民生活的需要,产生 了杂剧。
杂剧内容以滑稽讽刺为主,是中国最 初的戏曲。
元杂剧把中国的戏曲艺术推向成熟阶 段,它反映的社会生活更加广泛、深入,许
令隶人(即胥吏)佐书”。据此推断,该字体是
()
A.小篆
B.隶书
C.行书
D.草书
(2014·广东文综·12)“宗”是一个会意字。在甲 骨文中,宗字作“ ”,“ ”象宫室屋宇之形,“
”可能表示( )
A.青铜兵器 B.铁制农具 C.祖先牌位 D.皇帝宝座
二、画中有诗;
“中国画”,或称“国画”,是 20 世纪上半叶产生的名词。
旦
指
一
般
妇 女
大家闺秀称正旦,也叫青衣;
武勇妇女称武旦;
诙谐或邪恶的妇女称彩旦;
净
指品 貌或 性格 特异 的男
子
丑
指诙 谐或 邪恶 的男
子
又称
小花 擅长武艺的诙谐或邪恶的
脸
男子称武丑;
唱
做
念
打
• (2013·全国新课标卷Ⅱ文综·28)“蓝脸 的窦尔敦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黄 脸的典韦白脸的曹操,黑脸的张飞叫喳 喳。”京剧艺术中人物的脸谱( )
隶书:字体宽扁,左右舒展,平衡对称,整齐安定 (秦)
楷书:字体方正,笔画规矩严整(又称真书、正书) (汉末)
草书:写意性发挥极致,变化丰富,奔放跃动
行书:介于楷、草之间,既工整清晰,又飞洒活泼 (晋)
课堂反馈
下列图片中的书法作品分别是什么字体?
图一
图二 图三
图四
图五
草书
楷书
隶书
行书 小篆
4、中国古代著名的书法家;
它是对自唐宋元明清以来, 用 毛笔、墨汁或特定的颜料在宣纸、 绢等材料上的绘画,以及对这种 传统绘画形式的称呼。
1、中国画是怎样分类的? (1)按表现技法分:
工笔
写意
(2)按题材分:
精 粹 精 粹
人物画
山水画
花鸟画
1)地位:
山水画作为独立的画科, 出现于山水诗兴起的魏晋南 北朝时代,是中国画的精粹。
书法、绘画、音乐、舞蹈、戏曲
课标内容:
1、概述汉字、绘画起源、演变的过程,了 解中国书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
2、了解京剧等剧种产生和发展的历程,说 明其艺术成就。
一、“出鬼入神”的书法艺术;
中国汉字是怎样起源的? (了解一下)
起源于绘画,早在六千多年前, 原始社会晚期,汉民族先民在各种 器物上刻画的符号,渐渐演变成为 汉字 ,称为“文字图画”。
已经运用抽象和简化的线
看看下面甲骨文是哪个文字
中国的古代艺术
鼠牛 虎
兔
龙蛇
马
羊
猴鸡
狗猪
1、中国书法艺术的含义、特
点
汉字、文义、字体、线条、感情
2、汉字的起源与演变: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隶书 草书 楷书 行书
3、书法五种字体的特点:
小篆:字体略长,笔画圆匀,不露锋芒,富于图案美
(秦楷书行草书隶书小篆)
剧的演表出演,艺形术成将“唱徽.念汉.合做流.打”有的机局结面合。; 互经相过融拟它广合性的大,.抽表徽兼象演汉收性都艺昆的有人曲动一的、作定表秦。的演腔程实以式践及.,多其徽采他剧用民与虚间汉曲剧调 的唱腔、剧目和表演方式,形成了一个新剧种, 后来称为京剧。
生
指 一 般 男 子
青年男子称小生;
勇武男子称武生;
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
——批判继承;创新发展。 1)对中国传统文化要加以珍惜、保护。 2)传统文化必须与时俱进,推陈出新。 3)让世界了解中国传统文化,走向世界。
1.(2015·北京文综·37)(36分)历史语境中的语言和 文化
材(1料)一同:汉两语种是语世言界历上史最悠古久老,的历语经言变之迁一。。都秦是汉东时西期方,文汉 明字的形重成要统载一体的,书体写现规在范典。籍官与学文、化书教院育、等私方塾面大。都都使形用成汉了 各语自,的科文举化考圈试,亦对然周。边魏国孝家文民帝族改语革言将产汉生语了作影为响“。正(音6分”)。 异清:朝汉确语立作在为全通国用的语统言治使后用,至很今快,将而汉拉语丁作语为逐官渐方变语为言书。面 语日言本。等(周2分边)国家的语言也受到汉语影响。 拉(从丁其语他最初角度是回古答罗马,言人之的成语言理,。公酌元情给1世分纪),标准拉丁语
山东大汶口遗址出土的灰陶尊和上面刻画的符号
二里头遗址出土 陶器上的刻划符号
中药里的惊世发现——甲骨文
相传1899年,中国学者王 距今约3000多年商代甲 懿荣在他吃的中药“龙骨” 骨文(用刀刻在龟甲、兽 里发现了距今3千多年前的 骨上面的文字),是迄今 汉字-甲骨文。图为王懿荣。 所知最古老的成熟汉字,
多作品大胆地抨击封建统治对劳动人民的压 迫和剥削,热情地歌颂了人民群众各种形式 的抗争。
关汉卿是元杂剧的奠基人,
代表作是《窦娥冤》,塑 造了一个具有强烈反抗精神 的下层妇女窦娥的生动形象。
“地也,你不分好歹 何为地?天也,你错 勘贤愚枉做天!”
王实甫《西厢记》 白朴:《梧桐雨》等
京剧的形成
• 京剧不是北京的地方戏,而是在众多地方 戏曲的基础上博采众长逐渐形成的。因为 它是在北京形成并最初在北京流行,所以 被称为“京剧”。
• 明清时期,北京是全国的政治、经济和文 化中心,戏曲的繁荣是为了满足皇室贵族、 官员、商人和广大居民的文化娱乐需要。
京剧的繁荣
北京作为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戏曲舞台非 常活跃。
一乾时隆。特以末点表年:演,历安史徽故的事徽为剧主戏;班进京演出,风行 道光角年色间分,为又生有.湖旦北.净汉.丑剧四艺大人行进当京;,参加徽
2)艺术特点:
①内容上:以自然风景为主要的描绘内容。
②技法上:讲究布局构图,画面普遍具有气 势雄壮、意境深远的特色。
③创作风格:追求的是画面传达出主观情致 与神韵,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
1)地位:
文人画是北宋以后中国 画的主要艺术形式。
2)艺术特点:
①追求抒情写意风格。
②集文学、书法、绘画及篆刻艺术为一体, 集中体现出画家多方面的文化素养。
• A.真实再现了客观历史
• B.固化了大众的历史认知
• C.正确评断了历史人物
• D.提升了历史人物的价值
中国古代艺术发展的原因?
1)政治:政策的宽松,统治者享受生活的追求。 2)经济:封建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商品经济
的发展。
3)教育:教育的发展,人才的培养。 4)民族关系:民族融合,彼此之间的文化交流。 5)对外关系:中外之间的文化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