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PPT课件 养殖水域生态学共48页
合集下载
水生生物学--养殖水域生态学--初级生产力.ppt

2019-8-23
谢谢观赏
18
(二)黑白瓶测氧法
原理:藻类光合作用的途经和同化产物虽 然因种类组成而有差异,但一般都可以
6CO2 + 6H2O C6H12O6 + 6O2 由于氧的生成量和有机质的合成量
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当量关系,即放出1 g 氧相当于合成0.37g碳、0.937 g葡萄糖或 14.70 J,因而通过测定水中溶氧的变化 可间接计算有机质的生成量。
7
初级产量、次级产量
根据生物的营养特点,生产量可分为初级产量 (primary production)和次级产量(secondary production)。自养生物通过光合作用或化合作 用在单位时间、 单位面积或容积内所合成的有 机质的量称为初级产量,异养生物在单位时间 内同化、生长和繁殖而增加的生物量或所贮存 的能量,称为次级产量。生产量是生产力的体 现,一般说来,初级产量和初级生产力是同义 词,但次级产量不一定代表次级生产力。
2019-8-23
谢谢观赏
6
周转率和周转时间
周转率(turnover rate):一定时间内新增加 的生物量(P)与这段时间内平均生物量(B) 的比率(通称P/B系数)。周转率的倒数 (B/P)就是周转时间(turnover time),它表 示生物量周转一次所需时间。
2019-8-23
谢谢观赏
2019-8-23
谢谢观赏
14
藻类的其他色素也能吸收光能,但吸收的能量必须传递给叶绿 素才起作用,因为只有叶绿素能进行水的光分解作用。
在光合过程中光反应和暗反应交替进行,光反应阶段约经
10-5s,暗反应经历时间就慢得多,约为光反应的10 000倍。
光合作用中所形成的葡萄糖进一步转化为难溶性的高分子糖 类、脂肪和其他贮藏物质。如果只考虑到有机质成分中碳、氢、 氧、氮、磷五种最主要的元素,就可以用下列近似方程式表示:
水生生物学养殖水域生态学优质课件专业知识讲座

太阳辐射能到达水面的强度随太阳高度角、 地理纬度、海拔高度、季节和大气状况而变 化。一般地理纬度越高,年平均辐射量越小, 季节变化在高纬度大于低纬度。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文档如有不 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或网站删除。
水体光照条件的特点:
(1)射到水面的太阳光一部分(约5%~10%)被水面反射,一部分透入 水层。反射部分的大小和水面状况密切相关,如风(无风5%,有风 7%,强风30%)、冰(乌冰35-40%)、覆雪(70-80%)。透入水层 的光能受到强烈的吸收和散射。
(2)通常用每米水层吸收的光能和射入的光能的比值作为光的吸收系 数。水分子对不同光线的吸收系数是不一样的,最先吸收的是红外线、 紫外线和波长长的红色光线,最后被吸收的是波长短的青色和蓝色光 线。至于散射情况则恰好相反,被水分子最强烈散射的是蓝色光线, 散射最弱的则是红色光线。水中散射出来的光线落到观察者的眼中时, 就使水面呈一定颜色。纯水散射的主要为蓝色光线,因而天然水越清 净看去也越近蓝色,但是水中悬浮和溶解的各种物质对光的吸收及散 射的情况与水分子不同,其他光线(绿光、黄光等)也被散射。因而浑浊 的水常呈绿色甚至于褐色。
(5)当水中悬浮物增加或水面被水草、冰 雪覆盖时,光照减弱。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文档如有不 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或网站删除。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文档如有不 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或网站删除。
可见,光是太阳辐射能以电磁波形式投射到地球表面上的辐射线。光 主要来自太阳辐射,其他星体的光仅占极小部分。光是生命的极为重 要的生态因子之一。地球上所有生命都是依靠进入生物圈的太阳辐射 能流来维持的。太阳辐射对地球表面和水体不仅带来光照,还直接产 生热效应。光能影响有机体的理化变化,从而产生各种各样的生态学 效应。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文档如有不 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或网站删除。
水体光照条件的特点:
(1)射到水面的太阳光一部分(约5%~10%)被水面反射,一部分透入 水层。反射部分的大小和水面状况密切相关,如风(无风5%,有风 7%,强风30%)、冰(乌冰35-40%)、覆雪(70-80%)。透入水层 的光能受到强烈的吸收和散射。
(2)通常用每米水层吸收的光能和射入的光能的比值作为光的吸收系 数。水分子对不同光线的吸收系数是不一样的,最先吸收的是红外线、 紫外线和波长长的红色光线,最后被吸收的是波长短的青色和蓝色光 线。至于散射情况则恰好相反,被水分子最强烈散射的是蓝色光线, 散射最弱的则是红色光线。水中散射出来的光线落到观察者的眼中时, 就使水面呈一定颜色。纯水散射的主要为蓝色光线,因而天然水越清 净看去也越近蓝色,但是水中悬浮和溶解的各种物质对光的吸收及散 射的情况与水分子不同,其他光线(绿光、黄光等)也被散射。因而浑浊 的水常呈绿色甚至于褐色。
(5)当水中悬浮物增加或水面被水草、冰 雪覆盖时,光照减弱。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文档如有不 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或网站删除。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文档如有不 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或网站删除。
可见,光是太阳辐射能以电磁波形式投射到地球表面上的辐射线。光 主要来自太阳辐射,其他星体的光仅占极小部分。光是生命的极为重 要的生态因子之一。地球上所有生命都是依靠进入生物圈的太阳辐射 能流来维持的。太阳辐射对地球表面和水体不仅带来光照,还直接产 生热效应。光能影响有机体的理化变化,从而产生各种各样的生态学 效应。
养殖水域生态学

物种相对多度;营养结构;空间和时间格 局。
1. 物种多样性
物种多样性( species diversity )。区别 不同群落的第一个特征是群落是由那些动物、 植物和微生物组成的。组成群落的物种名录 及各物种种群大小或数量是衡量群落多样性 的基础。
2 .优势度
优势度(dominance)。群落中各个 物种,在决定群落的结构和功能上,其作 用是不相同的,只有在数量或生物量上起 主要作用的那些种类才能对群落产生重大 影响。优势种具有高度的生态适应性,它 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群落内部的环境条件, 因而对其它物种的生存和生长有很大影响。
二、群落的基本特征
组成群落的不同物种,虽然对主要环境因素表现着或多 或少的相同适应,但更重要的是,它们通过食物关系而 集合起来的。群落有一定的结构,对生境有共同的适应, 并且在发展和演替着。群落的结构包括其外貌、种类组 成、数量和群落的总量、水平分布和垂直分布格式以及 与环境节律相适应的周期性变化。 正如种群不是由个体简单堆积起来一样,种群有种群水 平的属性,群落也有一系列属性。这些属性不是由组成 它的各物种所能包括的,而是只有在群落水平上才具有 的一些属性:主要表现为:物种多样性;优势度;
§2 群落的种间关系
生物群落中物种之间的关系是十分多样而复杂的。各种 生物互为环境中的生物因子,它们之间互相联系,互相 影响,形成各种种间关系(interspecific relationship)。 种间关系主要表现在营养关系(食物关系)上,具体体 现在竞争与中立;捕食与寄生;共生互利;偏利和偏害; 刺激与抑制。表9-1列举两物种之间相互作用的基本类型。 表中“+”表示对存活或其他种群特征有益;“-”表示对 种群增长或其他特征有抑制;而“0”表示无关紧要的、 没有意义的相互影响。当然这种划分是很表面化的,但 这可有助于我们对种间关系的分析和避免术语的混淆。
《养殖水域生态学》幻灯片PPT

动物:以动物为食的淡水动物也较多,如纤毛虫,晶囊轮虫, 疣毛轮虫,剑水藻,薄皮蚤及许多鱼类等。动物性饵料的营养 丰富,在氨基酸组成上更接捕食者。甲壳类特别是水蚤营养价 值较全面,是养鱼业的良好饵料。
水产饵料生物的价值-细菌和DOM
细菌:在水生动物的营养上作用极大。细菌量大、营养成分高且易 形成聚合体。但也有的细菌有毒。水中细菌聚合体有
按动物肠道内出现的次数和重要性
1.主要食物:经常摄食且食量较大,构 成消化道的大局部食物。 2.次要食物:经常取食,但食量较小,缺 少主要食物时才大量摄食。 3.偶然食物:偶尔在消化道出现的食物成 分。 4.迫食食物:由于没有根本食物而被迫取 食的。
(三)食物的选择性
水生动物对食物具有一定程度的选择性,上述 食物的类别,本身就预示着动物对食物有选择。 肉食性动物对食物的选择性最明显,如金氏薄 皮蚤,当有轮虫、枝角类、桡足类时,最喜食 成年枝角类。草鱼喜食芜萍、小浮萍、马来眼 子菜、苦草等。鱼感鱼主以鱼白属为食 〔59.7%〕,特别是蒙古红鱼白。轮虫喜食单 鞭金藻,而红胞藻量多,但轮虫滤食的少。白 鲢对食物也具有选择性,即对摄食地点有所选 择,它们能停留在它喜食的和优质食物集中的 水区或水层,主动摄食。
虫、晶囊轮虫、薄皮溞、许多剑水蚤和鱤鱼等凶猛鱼类。
按照食物成分的划分
1.植食动物 以植物为主要食物的动物; 2.肉食动物 以其他动物为食物的动物; 3.腐食动物 以腐败的尸体或腐屑为食 的动物; 4. 杂食动物 兼食上述两类或三类食物 的动物。
按食谱广狭划分
〔1〕按照食物成分的多寡可分: 单食性动物:专以一种食物为食,如鲶锚头
水生生物学——养 殖水域生态学
第十一章 次级生产力
第一节 水生动物的次级生产
水产饵料生物的价值-细菌和DOM
细菌:在水生动物的营养上作用极大。细菌量大、营养成分高且易 形成聚合体。但也有的细菌有毒。水中细菌聚合体有
按动物肠道内出现的次数和重要性
1.主要食物:经常摄食且食量较大,构 成消化道的大局部食物。 2.次要食物:经常取食,但食量较小,缺 少主要食物时才大量摄食。 3.偶然食物:偶尔在消化道出现的食物成 分。 4.迫食食物:由于没有根本食物而被迫取 食的。
(三)食物的选择性
水生动物对食物具有一定程度的选择性,上述 食物的类别,本身就预示着动物对食物有选择。 肉食性动物对食物的选择性最明显,如金氏薄 皮蚤,当有轮虫、枝角类、桡足类时,最喜食 成年枝角类。草鱼喜食芜萍、小浮萍、马来眼 子菜、苦草等。鱼感鱼主以鱼白属为食 〔59.7%〕,特别是蒙古红鱼白。轮虫喜食单 鞭金藻,而红胞藻量多,但轮虫滤食的少。白 鲢对食物也具有选择性,即对摄食地点有所选 择,它们能停留在它喜食的和优质食物集中的 水区或水层,主动摄食。
虫、晶囊轮虫、薄皮溞、许多剑水蚤和鱤鱼等凶猛鱼类。
按照食物成分的划分
1.植食动物 以植物为主要食物的动物; 2.肉食动物 以其他动物为食物的动物; 3.腐食动物 以腐败的尸体或腐屑为食 的动物; 4. 杂食动物 兼食上述两类或三类食物 的动物。
按食谱广狭划分
〔1〕按照食物成分的多寡可分: 单食性动物:专以一种食物为食,如鲶锚头
水生生物学——养 殖水域生态学
第十一章 次级生产力
第一节 水生动物的次级生产
水生生物学养殖水域生态学市公开课金奖市赛课一等奖课件

类。比如臂尾轮虫属pH幅度多在4.5~11之间,而以7.0~10.0最适。鲤 鱼为4.4~10.4,青、草、鲢、鳙四大家鱼均为4.6~10.2。海洋生物环 境中pH较稳定,因此将梭鱼移植到青海湖和达里湖均不成活,pH是限制 因子。 一些酸性和碱性水中生物也是狭酸碱性生物。前者称喜酸生物,如一些 轮虫(Elosauorallii)、原生动物(Hyalosphaenia)和无色鞭毛类(一些 素裸藻),它们仅在pH3.8水藓沼泽中央部分出现;后者称喜碱生物,如
第19页
七 溶解有机质
水体中无生命有机质包括腐屑、胶态有机质和溶 解有机质三类,淡水中溶解有机质量通常是浮游 植物量5-10倍。海水中这一比值可达200-300倍。 起源 1、自生:水体内生物死体分解,生物代谢产物, 含24%粗蛋白。C:N=12:1,水不呈颜色。 外来:经流带入,含6%粗蛋白,C:N=45-50:1, 水呈褐色。如水生植物分解产物。
第17页
间歇性水体生物特点:
1)能够在短时期内提供大量后代;比如,大型氵蚤 和隆线溞 在出生后6~7d就产生第一代,以后每隔2~3 d产一次,每次平 均可产20~40个;裸腹溞繁殖更快,如多刺裸腹溞出生后仅2~ 3d即产第一代,以后天天产一次,每次平均10~20个。蚌壳虫 (原蚌虫、狭蚌虫等)约1~2周达到性成熟并开始产卵,以后每 2~4 d即产一次,每次产卵数从几十个到1000多个。鲎虫达到 性成熟后连续一周内天天产300~400个卵。 2)能够在生命某一阶段渡过干燥期。间歇性水体生物和湖泊沿 岸带一些生物,都有很强抵抗干燥能力。如前述孢囊、孢壳、 休眠卵等在间歇性水体动物中是很普遍,这些特殊结构不但能 够抵抗极端温度,也能忍耐长时期干燥。有动物还形成了特殊 适应机制,使所产卵能忍受干燥并且一次充水不会所有都孵化 出来。
第19页
七 溶解有机质
水体中无生命有机质包括腐屑、胶态有机质和溶 解有机质三类,淡水中溶解有机质量通常是浮游 植物量5-10倍。海水中这一比值可达200-300倍。 起源 1、自生:水体内生物死体分解,生物代谢产物, 含24%粗蛋白。C:N=12:1,水不呈颜色。 外来:经流带入,含6%粗蛋白,C:N=45-50:1, 水呈褐色。如水生植物分解产物。
第17页
间歇性水体生物特点:
1)能够在短时期内提供大量后代;比如,大型氵蚤 和隆线溞 在出生后6~7d就产生第一代,以后每隔2~3 d产一次,每次平 均可产20~40个;裸腹溞繁殖更快,如多刺裸腹溞出生后仅2~ 3d即产第一代,以后天天产一次,每次平均10~20个。蚌壳虫 (原蚌虫、狭蚌虫等)约1~2周达到性成熟并开始产卵,以后每 2~4 d即产一次,每次产卵数从几十个到1000多个。鲎虫达到 性成熟后连续一周内天天产300~400个卵。 2)能够在生命某一阶段渡过干燥期。间歇性水体生物和湖泊沿 岸带一些生物,都有很强抵抗干燥能力。如前述孢囊、孢壳、 休眠卵等在间歇性水体动物中是很普遍,这些特殊结构不但能 够抵抗极端温度,也能忍耐长时期干燥。有动物还形成了特殊 适应机制,使所产卵能忍受干燥并且一次充水不会所有都孵化 出来。
水生生物学养殖水域生态学-光的生态作用PPT模板

水生生物学--养殖水域生态学
第二章 光的生态作用
概述
光和热是从太阳辐射到地球上的两种辐 射能的形态,生物圈内的光主要包含5 种基本类型的电磁波。即:
微波和无线电波:波长1m以上; 热红外线: 波长4×106-7600Å; 可见光: 波长7600-3800 Å; 紫外线: 波长3800-40.3 Å; X射线和γ射线: 波长40.3-0.01 Å。
发光的生化机制
荧光素-荧光酶发光系统:在有氧的情况下,由一种荧光酶 (luciferase)对荧光素(luciferin) 发生作用的产物。旋沟藻、 海萤、海笋(Pholas).
1分子荧光酶
LH2 + 1/2O2 -----------→L* + H2O
↘L + hv
发光蛋白系统:在不需要酶和氧的参与条件下,发光蛋白 (photo-protein)受Ca2+的触发而发光。管水母等腔肠动物。
行为、分布等。
(4)光对于动物的重要意义,一方面是通过植物和影响其他环境因素
的动态而产生的间接关系,另一方面主要起着信号作用,对于动物的
行为和生理上有很大影响。在有些情况下光是动物生活中所需要的环
境因子之一。然而,光对动物的深刻影响在许多方面还没有充分的了
解,因为光对有机体的作用可能是直接的,也可能是间接的,还有可
七. 海洋生物发光现象
自然界很多生物能够发光,生物产生光的现 象称为生物发光(biolumines-cence)。海 洋生物能发光的种类特别多,从细菌到脊椎 动物几乎每一门类都有发光的种类。其中以 细菌、水母、头足类、甲壳类、被囊类和鱼 类较为重要。在海洋中,鱼类、甲壳类和头 足类发出的光最明亮,这些动物具有特化的 发光器。具报道,深海鱼类约有2/3能发光, 头足类约有一半能发光。
第二章 光的生态作用
概述
光和热是从太阳辐射到地球上的两种辐 射能的形态,生物圈内的光主要包含5 种基本类型的电磁波。即:
微波和无线电波:波长1m以上; 热红外线: 波长4×106-7600Å; 可见光: 波长7600-3800 Å; 紫外线: 波长3800-40.3 Å; X射线和γ射线: 波长40.3-0.01 Å。
发光的生化机制
荧光素-荧光酶发光系统:在有氧的情况下,由一种荧光酶 (luciferase)对荧光素(luciferin) 发生作用的产物。旋沟藻、 海萤、海笋(Pholas).
1分子荧光酶
LH2 + 1/2O2 -----------→L* + H2O
↘L + hv
发光蛋白系统:在不需要酶和氧的参与条件下,发光蛋白 (photo-protein)受Ca2+的触发而发光。管水母等腔肠动物。
行为、分布等。
(4)光对于动物的重要意义,一方面是通过植物和影响其他环境因素
的动态而产生的间接关系,另一方面主要起着信号作用,对于动物的
行为和生理上有很大影响。在有些情况下光是动物生活中所需要的环
境因子之一。然而,光对动物的深刻影响在许多方面还没有充分的了
解,因为光对有机体的作用可能是直接的,也可能是间接的,还有可
七. 海洋生物发光现象
自然界很多生物能够发光,生物产生光的现 象称为生物发光(biolumines-cence)。海 洋生物能发光的种类特别多,从细菌到脊椎 动物几乎每一门类都有发光的种类。其中以 细菌、水母、头足类、甲壳类、被囊类和鱼 类较为重要。在海洋中,鱼类、甲壳类和头 足类发出的光最明亮,这些动物具有特化的 发光器。具报道,深海鱼类约有2/3能发光, 头足类约有一半能发光。
养殖水域生态学-水体富营养化和赤潮PPT教学课件

生殖习性
其繁殖季节,一般南部地区早于北部地区, 潮间带早于潮下带,就是在同一地区繁殖季节, 随年份不同也有变动,变动的因素复杂,但以 水温的变化为依据可靠。 从各地看,在15- 23℃范围内,多在18-20℃之间。
产卵量一般100万-200万粒,多者多达400万 -500万粒,个别大的个体,产卵量可超过千 万粒。
水体富营养化的定义
“由于人类活动,水体中营养物质增加,引起植 物过量生长和整个水体生态平衡的改变,因而 造成危害的一种污染现象”。
六、赤潮的预测预报
对赤潮预测预报是减轻赤潮危害的一项非常 重要的工作。但是,由于发生赤潮的原因和机制 尚未完全了解,还需要进行许多基础研究,因此 迄今还没有一个普遍适用的赤潮预报模式。下面 介绍几项预报的依据:
赤潮的防治-4
此外,在进行港湾的围海造地或修建海堤等工程 时应充分考虑和论证其生态效应,防止过度影响 水的交换率和潮流的净化能力以及加速淤泥的沉 积。在海港管理中,应防止含有大量赤潮生物孢 囊的轮船压舱水排放入海。
刺参的人工育苗技术
概述
一、国内发展情况及趋势 二、价值 营养价值 药用价值
第一节 刺参生物学及生态学知识
一、分类地位 二、分布 三、生物学知识 四、生态学知识
分类地位
棘皮动物门
海参纲
楯手目
刺参科
仿刺参属
分布
海参分布遍及世界各海洋,从潮间带至水
深万米均有分布。刺参属温带种,主要分布于
北太平洋沿岸浅海,垂直分布,从潮间带至水
深20-30米的浅海海域。地理分布的北限是俄
赤潮的防治-2
主要措施是控制海区富营养化的发展。首先要根 据海区的自净能力确定城市生活污水、工业污水, 畜牧业排水和农田排水的流入量,其次对浅海海 域的渔业发展要有计划地合理布局,不要盲目扩 大养殖面积,避免出现局部过度养殖局面。在发 展养殖业中应注意贝、藻、虾、鱼和不同食性, 不同生活空间种类的混养,这样既可提高单产, 又能强化水体的自净性能。
养殖水域生态学第八章群落生态学PPT教学课件

第三环节 揣摩意象,领略意境
—理解作品
• 克服了文字障碍,理顺了句子关系,明白了 诗句的大意,再读起作品,注意力就不会受到 疑难字句的羁绊,想象力也不会因句意不通而 阻隔,思维便可以摆脱字面而进入画面了,就 有能力形成整体印象,或分解出一个个意象, 进而再联系起来,统合起来,对作品作出一个 客观的完整的认识。这就是解释作品。其基本 原则是忠于原作,追求本意。如叶老所说: “就是明白作者的意思情感,不误会,不缺漏, 作者表达些什么,就完全领会他那些什么。”
情
志
理
趣
意象
人 写人传情 写人明志 写人达理 写人寄趣
事 叙事抒情 叙事表志 叙事含理 叙事谐趣
物 托物寄情 托物言志 咏物寓理 及物成趣
景 情景相生 绘景寄志 观景得理 描景得趣
写人传情: 写人明志:
故园东望路漫漫, 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 凭君传语报平安。 —岑参《逢入京使》
§4 水生群落的适应
浮游生物的特征是悬浮水层随水流移动, 但原生质的比重(1.04)稍高于水,因此在静止 状态下它们总是趋向于下沉的。为了其本身易于 在水中悬浮,应尽量减缓下沉速度,各种浮游生 物在进化趋同过程中形成了种种浮游适应的机制。 如通过扩大身体相对面积、减轻体重和主动运 动等方式使身体悬浮水中。
通过对这一个个意象的把握及联缀,我们就可以 把这首词的整体意境描述为:上阙写作者酒后望月 驰思,对天上人间的无限感慨;下阙写辗转不寐思 念亲人,又感悟到万事万物自古难全的道理,由此 得以自慰和宽解,并表达对亲人的美好祝愿。
一般说来,诗词多以一个完整的韵句为一个 意象,表达一个完整的形象及意思。如:
第二环节 弄懂字词,理顺语句
—疏通作品
• 初读之时,眼在字面上跑,嘴从字面上说, 字面的意思未必连贯得起来,诗面的形象未必 形成得起来。这是由古典诗词的高度凝练、精 辟,加之语言组织的特殊性造成的。这就需要 停顿下来,尝试着把每个词语的意思弄清楚, 把词与词的意思联系起来,以求把大致意思搞 清楚。就像叶老所说:先自行思考求解,不得 其解再看注解;看了注解仍不懂再与同学商量; 同学间商量不出再问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