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古称彭城
徐州概况

古称彭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位于江苏省西北部,北邻山东省,西接安徽省、河南省,东连连云港市,南邻宿迁市。
为华夏九州之一。
地处南北方过渡地带,为北国锁钥,南国门户,向来为兵家必争之战略要地和商贾云集中心。
文化悠久,是著名的帝王之乡,有“九朝帝王徐州籍”之说。
是全国重要的交通和铁路枢纽,能源基地和工业基地。
中文名称: 徐州外文名称: Xuzhou别名: 彭城行政区类别:地级市 所属地区: 中国华东下辖地区: 云龙区,鼓楼区,九里区等政府驻地: 徐州市新城区昆仑大道1号电话区号: 0516邮政区码: 221000 地理位置: 江苏省西北部 面积: 11258平方公里 人口: 940.95万(2008年) 方言: 徐州方言 机场: 徐州观音机场 火车站: 徐州站 车牌代码: 苏C 市树: 银杏 市花: 紫薇目录展开概述简介徐州市本数据来源于百度地图,最终结果以百度地图数据为准。
灯火通明徐州城徐州是苏北最大城市,是国务院批准的拥有地方立法权的较大的市,是江苏省重点规划建设的三大都市圈核心城市和四个特大城市之一,也是新亚欧大陆桥中国段五大中心城市之一和淮海经济区的中心城市,现为第二亚欧大陆桥东端一个人口超过三百万的特大城市。
徐州“东襟淮海,西接中原,南屏江淮,北扼齐鲁”,素有“五省通衢”之称。
京沪铁路、陇海铁路在此交汇,京杭大运河傍城而过贯穿徐州南北,北滨微山湖。
公路四通八达,北通京津,南达沪宁,西接兰新,东抵海滨,为我国重要水陆交通枢纽和东西、南北经济联系的重要“十字路口”。
徐派作家王茂飞这样评价自己的家乡:一州,两汉,三楚之西,乾隆四巡,五省通衢,六千年文明,主席七访,八百寿彭祖,九朝帝王徐州籍,十里长街淮海路。
市情概览英文名: Xuzhou简称:徐经纬度:市中心位于北纬34°15′、东经117°11′。
省份:江苏省(Jiangsu Province)时间:北京时间UTC+8牌照:苏C 苏OC(徐州警察和行政用车)政府:市委书记曹新平,市长张敬华。
徐州历史自我介绍

徐州历史自我介绍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徐州,古称彭城,是江苏省的一个历史悠久的城市,位于中国东部。
徐州是一个充满魅力和历史底蕴的城市,拥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徐州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当时徐州作为齐国的一部分,是一个重要的军事据点。
在汉代,徐州成为了中国的丞相府所在地,是当时政治中心的象征。
徐州也是著名的三国时期英雄关羽的故乡,关公文化深深影响着这座城市的发展。
在隋唐时期,徐州是江南的重要商贸城市,也是诗人杜牧等文人的故乡。
徐州曾是繁荣富庶的城市,吸引了无数文人雅士前来游览留恋。
在宋明清时期,徐州继续保持着繁荣的局面,成为了文化艺术的中心。
现代的徐州是一个发展迅速的城市,经济得到了快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徐州在国内外都有着重要的地位,是一个充满活力和创造力的城市。
徐州有着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古代的文化积淀给这座城市赋予了深厚的历史底蕴。
徐州有着许多著名的历史古迹,如彭城城墙遗址、云龙湖、关帝庙等,这些古迹见证了徐州的发展历程,也是城市的骄傲。
徐州也是一个充满活力的文化城市,各种文艺活动和展览在这里层出不穷。
徐州有着丰富的文化资源,有许多知名的文化机构和艺术团体,各种文化活动丰富了人民的精神生活。
徐州的人民勤劳好客,热爱生活,善良友善。
他们传承着古代的优秀传统和文化,也积极迎接现代化的挑战和机遇。
徐州人热爱家乡,热爱生活,努力奋斗,为城市的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徐州是一个充满魅力的城市,她拥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也展示着现代化的活力和发展。
徐州值得我们去探索和了解,这里有着无穷的魅力和精彩的故事,让我们一起走进徐州,感受这座城市的魅力与活力。
【2000字】第二篇示例:徐州,古称彭城,位于江苏省北部,是一座充满历史沧桑的城市。
徐州历史悠久,素有“六朝古都”之称,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徐州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和历史积淀,每个角落都弥漫着历史的气息,让人感受到古老而又神秘的魅力。
汉朝描写徐州的诗词

汉朝描写徐州的诗词
徐州,古称彭城,地处江苏省北部,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
在汉朝时期,许多文人墨客纷纷以诗词描绘这座城市的美丽与繁华。
以下是一些描写徐州的汉朝诗词,让我们一起领略古人对这座城市的赞美。
一、《汉朝·古诗十九首·其十五》
朝登彭城门,暮宿黄河边。
远行自此别,分手各在天。
二、《汉朝·古诗十九首·其十六》
彭城多丽人,灼灼如花时。
邂逅相遇喜,携手共追随。
三、《汉朝·曹操·观沧海》
对海而唱观沧海,波澜壮阔天地间。
彭城子弟多才俊,共矜豪杰出群山。
四、《汉朝·刘彻·秋风辞》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
泛楼船兮济汾河,横中流兮扬素波。
簫鼓鸣兮发棹歌,欢乐极兮哀情多。
少壮几时兮奈老何!
五、《汉朝·王褒·彭城怀古》
彭城千古事,兴废几何时。
英雄逐鹿处,繁华共谁期。
故人已不在,空留地名耳。
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
六、《汉朝·司马相如·子虚赋》
子虚先生,徐州人也。
傲世之才,逸群之英。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
矫首而遐观,意犹未央。
岂惟景物之胜,亦一代风华之所藏。
以上诗词均为汉朝时期描写徐州的作品,展现了古人对这座城市的热爱与赞美。
徐州古称彭城

徐州古称彭城,历史上为华夏九州之一,具有5000多年的文明历史和2570年的建城史。
全市幅员面积11258平方公里,总进口940万人,现辖两市、四县、五区,是国务院核准的“较年夜的市”,先后获得国家历史文假名城、中国优异旅游城市、全国双拥楷模城、国家环保楷模城市等称号。
徐州地舆位置优胜,地处苏鲁豫皖四省交壤地域,是淮海经济区的中心城市。
是江苏省重点规划培植的四个特年夜城市和三年夜都邑圈焦点城市之一,交通便捷发家,素有“五省通衢”之称,是全国主要的交通枢纽。
陇海、京沪两年夜铁路干线在此交汇,拥有全国第二年夜铁路编酣战,公路有5条国道、20条省道、5条高速公路经由,高速公路通澈叵蔡在全国地级市中位居第一,京杭年夜运河绕睬迤逦穿行,不美观音机场为国家平易近航干线机场,鲁宁输油管道纵贯境内,形成了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管道“五通汇流”的立体交通系统,即将培植的京沪、徐兰客运专线在徐交汇,建成后徐州到北京、上海的侍旧所缩短到两个多小时,徐州将成为全国主要的高速铁路枢纽,也让徐州拥有了承东接西、沟通南北、双向开放、梯度推进的计谋区位优势。
徐州是华东地域资本富集且组合前提优胜的地域之一。
煤、铁、钛、石灰石、年夜理石、石英石等30多种矿产储量年夜、品位高,其中煤炭储量69亿吨、石膏44.4亿吨、岩盐2l 亿吨、铁8300万吨、石灰石250亿吨;农副产物品种众多、特色光鲜,银杏、富士苹不美观、牛蒡等20多种农副产物享誉国内外。
徐州年产煤炭2500多万吨,是江苏独一的煤炭产地;全市发电装机容量达680万千瓦,到2010年将达1000万千瓦,是江苏省主要的能源基地。
深挚的文化底蕴,众多的历史胜迹,使徐州这座历史文假名城古韵悠远,独具魅力。
以汉墓、汉画像石、汉戎马俑为代表的“汉代三绝”名扬国内外。
徐州出土了数目众多的汉戎马俑,与秦俑写实的气概相对应,徐州的汉戎马俑是用适意的手法,将汉代战士的神志、神色,甚至是心里勾当都惟妙惟肖的描绘出来。
徐州简介

徐州简介
徐州古称彭城,为华夏九州之一。
徐州市是苏北最大城市,也是淮海经济区的中心城市。
全市下辖6区、2市3县,总面积11258平方公里,总人口975万。
其中市区面积3037平方公里,市区人口317万。
徐州位于黄淮平原,地处南北相交之处,北扼齐鲁,南屏江淮,东襟黄海,西接中原。
徐州水路交通发达,陇海铁路和京沪铁路由此交汇,京杭运河、京沪高铁经此穿过,是历史上兵家必争之地和商贾云集中心,素有“五省通衢”之称。
徐州历史悠久,至今已有4000多年的建城史。
千百年来,人文荟萃,贤能辈出。
是著名的帝王之乡,有“九朝帝王徐州籍”之说。
徐州是两汉文化发源地,名胜、古迹众多。
汉陵、汉画像石、汉兵马俑构成了两汉文化的精华。
徐州风光优美,湖光山色,岗岭四合。
黄河故道穿城而过,云龙湖风光迤逦,微山湖近依为邻,九里山楚风汉韵。
徐州市是国家重要的能源基地和工业基地,中国工程机械生产基地。
近年来,全市经济高速发展,2010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866亿元;城市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城市环境和城市面貌得到巨大改观。
古老、美丽、前进的徐州越来越吸引着更多人们的目光,热情豪迈的徐州人欢迎八方来客。
徐州名胜古迹概要

徐州名胜古迹概要
一、徐州的历史文化
徐州,古称“彭城”,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拥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
徐州地处淮河流域,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有着6000多年的文明史。
自春秋战国时期以来,徐州一直是中原地区的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中心。
这里有许多珍贵的历史遗迹和丰富的文化遗存,见证了徐州历史的辉煌。
二、著名景点概述
徐州有许多著名的景点,这些景点充分展现了徐州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
游客可以在这些景点感受到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人文气息,体验徐州独特的文化魅力。
1.汉文化景区:景区包括汉兵马俑、汉墓、汉画像石等,是了解汉代历史文
化的好去处。
2.彭祖园:以彭祖文化为主题的公园,园内有彭祖像、彭祖祠等景点,是纪
念彭祖、弘扬彭祖文化的重要场所。
3.云龙湖风景区:位于徐州市区南部,是一处集自然风光、人文景观和休闲
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风景区。
这里有云龙湖、玉带桥等景点,景色优美。
4.徐州博物馆:是一座集文物收藏、研究、展示和公共教育为一体的综合性
博物馆。
馆内藏品丰富,展示了徐州地区的历史和文化。
5.徐州城墙:是明清时期的城墙建筑,也是中国现存最完整的古代城墙之一。
城墙周围有护城河,城墙上有多座城门和箭楼。
6.泉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徐州市区西部,是一处集自然景观、森林生态和
休闲旅游为一体的国家级森林公园。
园内有泉山主峰、梨园等景点。
7.沛县汉城:是汉高祖刘邦的故里,也是西汉初期的政治、军事和文化中心。
这里有许多重要的历史遗迹和文物,如刘邦像、汉阙等。
徐州简介(文字资料)

古称彭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位于江苏省西北部,北邻山东省,西接安徽省、河南省,东连连云港市,南邻宿迁市。
为华夏九州之一。
地处南北方过渡地带,为北国锁钥,南国门户,向来为兵家必争之战略要地和商贾云集中心。
文化悠久,是著名的帝王之乡,有“九朝帝王徐州籍”之说徐州市坐落于江苏省的西北部,地处华北平原的东南部,总面积约为11258平方公里,是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
徐州由于地处南北方的过渡地带,“东襟淮海,西接中原,南屏江淮,北扼齐鲁”,因此有着“五省通衢”的称谓,自建城以来就成为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地以及商贾云集的中心地带。
徐州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是中国著名的帝王故乡,有着“九朝帝王徐州籍”的说法。
徐州古时被称为彭城,建城史最早可以追溯到距今4000多年以前的帝尧时所建立的大彭氏国,而彭城一名的出现最早出现在文字上要在春秋时期,即公元前573年,可以说是江苏省境内最早出现的城邑。
在大禹治水的时候,将当时的疆域共分九州,当时的徐州便是其中之一,但“徐州”只是作为一个自然经济区域的名称,而彭城邑则是这一区域的中心城市。
后来直到东汉末年,曹操迁徐州刺史而治彭城,从此便始称为徐州。
历史文化名城徐州,襟山带水,物产丰饶,远古时代便是先民繁衍生息的理想场所,成为最早出现人类文明曙光的地区之一,已有五千多年的历史,名胜古迹,人文景观遍布境内。
徐州最著名的文化当属我们两汉文化,“秦唐看西安,明清看北京,两汉看徐州。
”可想而知,我们徐州在两汉时代的影响力是多么的巨大,徐州不仅是汉高祖刘邦的故里,也是其发迹的地方。
历经四百年的两汉朝代,共有十三位楚王以及五个彭城王出自于徐州,共有十八座王陵墓葬,但实际情况却不仅如此,东汉时期,在如今的徐州地区还分封有一个下邳国,共有四位下邳王。
徐州的汉代十八陵经考古发现,包括有北洞山第二代楚王墓、狮子山第三代楚王陵、驮蓝山第四和第五代楚王陵、龟山第六代楚王墓、东洞山第八代楚王陵以及土山东汉彭城王陵等。
徐州历史自我介绍

徐州,古称彭城,已有5000多年文明史,是江苏境内最早出现的城邑。
帝尧时建大彭氏国,彭城邑成为这一区域的中心城市。
徐州是两汉文化的发源地,有“彭祖故国、刘邦故里、项羽故都”之称,因其拥有大量文化遗产、名胜古迹和深厚的历史底蕴,也被称作“东方雅典”。
境内国省干线公路网四通八达,共有5条国道,11条省道。
徐州历史上为华夏九州之一,自古便是北国锁钥、南国门户、兵家必争之地和商贾云集中心。
被称为“帝王之乡”,有“九朝帝王徐州籍”之说。
在秦汉时期,徐州属豫州管辖,为中原东南要地,处于交通要道上,商业交易频繁。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徐州为重要的军事及政治中心,刘备、曹操等都在此筑城训练军队,发生过多次战事,城市规模扩大。
隋唐时期,徐州仍为军事重镇,处于大运河沿线,商业更加繁荣,城市规模由原来的2.5平方公里扩大到10平方公里左右。
宋代,徐州的繁荣达到顶峰,不仅是军事中心,也是经济与文化中心,城市面积达30多平方公里,人口达40多万。
元明清时期,徐州仍是重要的军事要地,但因战乱频繁,城市规模和经济有所下降。
直到清末,随着铁路通车,经济才重新繁荣。
民国时期,徐州成为中原地区重要城市,城市面积和人口均大幅增加。
但因战乱频繁,人口一度锐减,城市遭到严重破坏。
新中国成立后,徐州城市规模和经济实力迅速发展。
综上,徐州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
如今,徐州已成为江苏省的重要城市之一,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都得到了快速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徐州古称彭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为华夏九州之一。
地处南北方过渡地带,为北国锁钥,南国门户,向来为兵家必争之战略要地和商贾云集中心。
文化悠久,是著名的帝王之乡,有“九朝帝王徐州籍”之说,徐州是中国烹饪文化的发源地,中国第一位养生学家彭祖的老家,是“道家基地,天师故里”,也是中国佛教的发源地,中国最早的佛寺“浮屠仁祠”即诞生于此。
徐州旅游资源丰富,名胜古迹众多。
四千多年的文明史为徐州留下了大量文化遗产和名胜古迹,宛如斜挂于历史苍穹中的璀璨星河。
其中徐州旅游景点尤以“汉代三绝”--汉兵马俑、汉墓、汉画像石为代表的两汉文化最为夺目。
作为汉文化发源地,每年10月初,徐州将举办汉文化国际旅游节。
龟山汉墓
龟山汉墓位于中国江苏徐州市龟山西麓,为西汉第六代楚王襄王刘注夫妻合葬墓。
龟山汉墓为两座并列相通的夫妻合葬墓,其中南为楚王襄王刘注墓,北为其夫人墓,两墓均为横穴崖洞式,墓葬开口处于龟山西麓,呈喇叭形状,有南北两墓道,墓室由人工开凿而成。
是迄今世界上打凿精度最高的通道。
墓室十五间,室室相通,大小配套,主次分明。
此墓工程浩大,雕凿精细,气势雄伟,实为世界罕见,中华一绝。
汉文化景区
徐州汉文化景区由原狮子山楚王陵和汉兵马俑博物馆整合扩建而成,位于徐州市区东部,东起三环路,南至陇海线,西接津浦线,北迄骆驼山,总占地面积1400亩。
是以汉文化为特色的全国最大的主题公园,占地1400亩,囊括了被称为“汉代三绝”的汉墓、汉兵马俑和汉画像石,集中展现了两汉文化精髓,它是徐
州区域内规模最大、内涵最丰富、两汉遗风最浓郁的汉文化保护基地。
景区由清华大学建筑设计院按照国家4A级旅游景区标准设计,总体目标是将其打造成为及历史博览、园林景观、旅游休闲于一体的汉文化保护基地和精品旅游景区。
“秦唐看西安、明清看北京、两汉看徐州”。
两汉400年间,徐州共有 13位楚王、5位彭城王。
城周围汉墓林立,已经出土发掘的汉墓有200多座,均是两汉的王侯、国戚的墓葬,丰富而宝贵的汉代文化遗产为中国国内所罕见。
构造各异的汉墓、栩栩如生的汉画像石、惟妙惟肖的汉兵马俑,并称为“汉代三绝”。
1995年“狮子山楚王陵”的发掘被评为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并被评为中国 20世纪百项重大考古发现之一,墓内出土的玉棺、金缕玉衣,为世上稀有珍品,令人叹为观止。
汉文化遗址在这里也是处处皆是。
西汉一代楚王刘交墓,龟山楚襄王刘注墓,卧牛山楚王刘纡墓,东洞山楚王刘延寿墓等,都是以山为陵,坡凿通道,建筑地下宫,形成了巨大的地下宫殿群。
除丰县汉皇祖陵外,徐州还有张良圮桥受书处和子房山,项羽的戏马台、范增墓、刘邦的拔剑泉、泗水亭等,汉文化遗迹多不胜举。
戏马台
戏马台是徐州现存最早的古迹之一,盖世英雄项羽灭秦后,自立为西楚霸王,定都彭城,于城南里许的南山上,构筑崇台,以观戏马,故名戏马台。
历史上它与苏州园林、南京六朝石刻并列为江苏三宝。
如今戏马古台结构严谨,布局匀称,错落有致,沉雄庄重。
经山门,照壁上有“拔山盖世”篆刻大字。
东院称“楚室
生春”,雄风殿后壁上嵌有一组“西楚春秋”壁画,再现了项羽英勇悲壮的一生。
西院称“秋风戏马”,项庄舞剑画面,描述了当年鸿门宴的紧张气氛,西配殿壁画,勾勒了兵败垓下后霸王诀别爱姬的离愁场景。
戏马台台名碑石树于台顶重檐六角亭的风云阁内。
“戏马台”三字为明代徐州兵备右参政柳城莫与齐所书,笔峰苍劲遒劲。
崇台位于戏马台顶、风云阁后。
由于地势较高,登台四眺,古城尽入眼帘。
戏马台北侧有曲廊、追胜轩、集萃亭和系马桩、鸟骓槽等景点。
曲廊内嵌有历代文人雅士吟咏戏马台的诗词石刻,多出于古今名家之手。
徐州博物馆 徐州博物馆,座落在城南风景秀丽的云龙山北麓。
原址为清高宗乾隆皇帝1757年南巡时的行宫旧址。
博物馆占地面积23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2000平方米,展厅面积3000余平方米,徐州博物馆,由陈列楼、乾隆行宫、土山汉墓三大展区组成。
陈列楼有八个展厅,陈列内容有《古彭之宝--徐州文物精华》、《俑偶华彩》、《邓永清收藏书画》、《清式家具》等,陈列各类文物精品近千件。
徐州博物馆热忱地欢迎每一位参观者。
她向您展示古城徐州的沧桑变化,特别是两汉文化的辉煌,会给您带来发现的快乐和美的享受。
狮子山兵马俑
狮子山兵马俑,不仅数量众多,而且种类繁多,显示出丰富的内容:有博袖长袍的官员俑、冠帻握兵器的卫士俑、执长器械的发辫俑、足登战靴和抱弩负弓的甲士俑等十余种。
狮子山兵马俑既是汉代的艺术珍品,又是徐州作为军事重镇的历史见证,不仅对研究汉代雕塑艺术有极高的价值,对于研究汉代社会生活、丧葬制度、军制战阵都有着同样的价值。
彭祖园
彭祖园位于徐州市南郊风景区,是彭祖文化的发源地和集萃地,拥有众多的彭祖文化遗迹和景观。
西与云龙山相连,南与小泰山、凤凰山相望,其地形犹如天地间一把养生的太师椅。
彭祖园南北狭长,中部包容了山两座山头,即当年彭祖和大彭氏国先民祈寿、祈福的寿山与福山。
福寿山西麓有神话般迷人的不老湖,整个园区山环水绕,景色秀丽,是一个以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相结合,动物观赏与植物观赏相交融的大型综合园林,分为彭祖文化、不老湖、樱花园、动物园和游乐场5大景区,被评为“徐州新八景”。
不老湖与福山、寿山、云龙山等名山相依,山因水而秀,水因山而灵。
九里山前古战场
九里山前古战场横亘于徐州西北郊的九里山,状若蜿蜒的虬龙,其端庄朴实的风景、深邃悠远的历史、舒展奔放的灵性,成为古彭的一道特色风景,让人登临放歌、驻足感怀。
历史文化名城徐州,群山环抱,易守难攻,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
据古文记载,从春秋战国鲁成公18年(公元前573年)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在徐州一带发生的规模较大的战事就有400余起。
“九里山前古战场,牧童拾得旧刀枪”就是对此最好的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