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古称彭城
徐州历史自我介绍

徐州历史自我介绍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徐州,古称彭城,是江苏省的一个历史悠久的城市,位于中国东部。
徐州是一个充满魅力和历史底蕴的城市,拥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徐州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当时徐州作为齐国的一部分,是一个重要的军事据点。
在汉代,徐州成为了中国的丞相府所在地,是当时政治中心的象征。
徐州也是著名的三国时期英雄关羽的故乡,关公文化深深影响着这座城市的发展。
在隋唐时期,徐州是江南的重要商贸城市,也是诗人杜牧等文人的故乡。
徐州曾是繁荣富庶的城市,吸引了无数文人雅士前来游览留恋。
在宋明清时期,徐州继续保持着繁荣的局面,成为了文化艺术的中心。
现代的徐州是一个发展迅速的城市,经济得到了快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徐州在国内外都有着重要的地位,是一个充满活力和创造力的城市。
徐州有着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古代的文化积淀给这座城市赋予了深厚的历史底蕴。
徐州有着许多著名的历史古迹,如彭城城墙遗址、云龙湖、关帝庙等,这些古迹见证了徐州的发展历程,也是城市的骄傲。
徐州也是一个充满活力的文化城市,各种文艺活动和展览在这里层出不穷。
徐州有着丰富的文化资源,有许多知名的文化机构和艺术团体,各种文化活动丰富了人民的精神生活。
徐州的人民勤劳好客,热爱生活,善良友善。
他们传承着古代的优秀传统和文化,也积极迎接现代化的挑战和机遇。
徐州人热爱家乡,热爱生活,努力奋斗,为城市的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徐州是一个充满魅力的城市,她拥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也展示着现代化的活力和发展。
徐州值得我们去探索和了解,这里有着无穷的魅力和精彩的故事,让我们一起走进徐州,感受这座城市的魅力与活力。
【2000字】第二篇示例:徐州,古称彭城,位于江苏省北部,是一座充满历史沧桑的城市。
徐州历史悠久,素有“六朝古都”之称,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徐州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和历史积淀,每个角落都弥漫着历史的气息,让人感受到古老而又神秘的魅力。
汉朝描写徐州的诗词

汉朝描写徐州的诗词
徐州,古称彭城,地处江苏省北部,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
在汉朝时期,许多文人墨客纷纷以诗词描绘这座城市的美丽与繁华。
以下是一些描写徐州的汉朝诗词,让我们一起领略古人对这座城市的赞美。
一、《汉朝·古诗十九首·其十五》
朝登彭城门,暮宿黄河边。
远行自此别,分手各在天。
二、《汉朝·古诗十九首·其十六》
彭城多丽人,灼灼如花时。
邂逅相遇喜,携手共追随。
三、《汉朝·曹操·观沧海》
对海而唱观沧海,波澜壮阔天地间。
彭城子弟多才俊,共矜豪杰出群山。
四、《汉朝·刘彻·秋风辞》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
泛楼船兮济汾河,横中流兮扬素波。
簫鼓鸣兮发棹歌,欢乐极兮哀情多。
少壮几时兮奈老何!
五、《汉朝·王褒·彭城怀古》
彭城千古事,兴废几何时。
英雄逐鹿处,繁华共谁期。
故人已不在,空留地名耳。
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
六、《汉朝·司马相如·子虚赋》
子虚先生,徐州人也。
傲世之才,逸群之英。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
矫首而遐观,意犹未央。
岂惟景物之胜,亦一代风华之所藏。
以上诗词均为汉朝时期描写徐州的作品,展现了古人对这座城市的热爱与赞美。
我的家乡徐州

2.徐州锅贴:锅贴是徐州的另一种特色小吃,是 一种煎饺。它以猪肉馅为主要原料,外酥里嫩,
味道鲜美
3.徐州板面:板面是徐州的另一种特色小吃,是 一种用面条和特制调料制成的美食。面条筋道有 弹性,汤汁香辣可口,配以牛肉、豆芽等配料,
味道十分美味
-
社会是不断变化的,事情也不会在一成不变的,想要完成自己的事业必须能够洞察经济状况和社会需求
这要求我必须熟悉经济方面的知识,这要求我在平时自己学习和研究 人生之路必须经历挫折才能看到幸福之花的盛放,我将一点点成长,变得勇敢,果断,坚强!
自然资源
A
徐州自然资 源丰富,尤 其是矿产资
源
B
其中以煤炭、 石膏、岩盐 最为丰富
C
同时,徐州也 是著名的农副 产品生产基地, 主要生产水稻、 小麦、棉花等
农作物
经济概况
PART 5
经济概况
1
2
3
4
徐州经济实力雄厚,是 江苏省的重要经济支柱
之一
主要以工业、服务业和 农业为主导产业
其中,煤炭、机械、电 子、化工、食品等产业
我的家乡徐州
-
目 录 C O N T E N T S
01
徐州概述
02
历史沿革
03
地理环境
04
自然资源
05
经济概况
06
旅游景点
07
美食特产
徐州概述
PART 1
徐州概述
历史沿革
PART 2
历史沿革
01
徐州历史悠久,可追溯到公元前 5700多年前
自古以来,徐州便是中原文化和南
02
方文化的交汇之地,具有深厚的文
旅游景点
徐州名胜古迹概要

徐州名胜古迹概要
一、徐州的历史文化
徐州,古称“彭城”,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拥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
徐州地处淮河流域,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有着6000多年的文明史。
自春秋战国时期以来,徐州一直是中原地区的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中心。
这里有许多珍贵的历史遗迹和丰富的文化遗存,见证了徐州历史的辉煌。
二、著名景点概述
徐州有许多著名的景点,这些景点充分展现了徐州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
游客可以在这些景点感受到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人文气息,体验徐州独特的文化魅力。
1.汉文化景区:景区包括汉兵马俑、汉墓、汉画像石等,是了解汉代历史文
化的好去处。
2.彭祖园:以彭祖文化为主题的公园,园内有彭祖像、彭祖祠等景点,是纪
念彭祖、弘扬彭祖文化的重要场所。
3.云龙湖风景区:位于徐州市区南部,是一处集自然风光、人文景观和休闲
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风景区。
这里有云龙湖、玉带桥等景点,景色优美。
4.徐州博物馆:是一座集文物收藏、研究、展示和公共教育为一体的综合性
博物馆。
馆内藏品丰富,展示了徐州地区的历史和文化。
5.徐州城墙:是明清时期的城墙建筑,也是中国现存最完整的古代城墙之一。
城墙周围有护城河,城墙上有多座城门和箭楼。
6.泉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徐州市区西部,是一处集自然景观、森林生态和
休闲旅游为一体的国家级森林公园。
园内有泉山主峰、梨园等景点。
7.沛县汉城:是汉高祖刘邦的故里,也是西汉初期的政治、军事和文化中心。
这里有许多重要的历史遗迹和文物,如刘邦像、汉阙等。
徐州简介(文字资料)

古称彭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位于江苏省西北部,北邻山东省,西接安徽省、河南省,东连连云港市,南邻宿迁市。
为华夏九州之一。
地处南北方过渡地带,为北国锁钥,南国门户,向来为兵家必争之战略要地和商贾云集中心。
文化悠久,是著名的帝王之乡,有“九朝帝王徐州籍”之说徐州市坐落于江苏省的西北部,地处华北平原的东南部,总面积约为11258平方公里,是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
徐州由于地处南北方的过渡地带,“东襟淮海,西接中原,南屏江淮,北扼齐鲁”,因此有着“五省通衢”的称谓,自建城以来就成为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地以及商贾云集的中心地带。
徐州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是中国著名的帝王故乡,有着“九朝帝王徐州籍”的说法。
徐州古时被称为彭城,建城史最早可以追溯到距今4000多年以前的帝尧时所建立的大彭氏国,而彭城一名的出现最早出现在文字上要在春秋时期,即公元前573年,可以说是江苏省境内最早出现的城邑。
在大禹治水的时候,将当时的疆域共分九州,当时的徐州便是其中之一,但“徐州”只是作为一个自然经济区域的名称,而彭城邑则是这一区域的中心城市。
后来直到东汉末年,曹操迁徐州刺史而治彭城,从此便始称为徐州。
历史文化名城徐州,襟山带水,物产丰饶,远古时代便是先民繁衍生息的理想场所,成为最早出现人类文明曙光的地区之一,已有五千多年的历史,名胜古迹,人文景观遍布境内。
徐州最著名的文化当属我们两汉文化,“秦唐看西安,明清看北京,两汉看徐州。
”可想而知,我们徐州在两汉时代的影响力是多么的巨大,徐州不仅是汉高祖刘邦的故里,也是其发迹的地方。
历经四百年的两汉朝代,共有十三位楚王以及五个彭城王出自于徐州,共有十八座王陵墓葬,但实际情况却不仅如此,东汉时期,在如今的徐州地区还分封有一个下邳国,共有四位下邳王。
徐州的汉代十八陵经考古发现,包括有北洞山第二代楚王墓、狮子山第三代楚王陵、驮蓝山第四和第五代楚王陵、龟山第六代楚王墓、东洞山第八代楚王陵以及土山东汉彭城王陵等。
徐州历史自我介绍

徐州,古称彭城,已有5000多年文明史,是江苏境内最早出现的城邑。
帝尧时建大彭氏国,彭城邑成为这一区域的中心城市。
徐州是两汉文化的发源地,有“彭祖故国、刘邦故里、项羽故都”之称,因其拥有大量文化遗产、名胜古迹和深厚的历史底蕴,也被称作“东方雅典”。
境内国省干线公路网四通八达,共有5条国道,11条省道。
徐州历史上为华夏九州之一,自古便是北国锁钥、南国门户、兵家必争之地和商贾云集中心。
被称为“帝王之乡”,有“九朝帝王徐州籍”之说。
在秦汉时期,徐州属豫州管辖,为中原东南要地,处于交通要道上,商业交易频繁。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徐州为重要的军事及政治中心,刘备、曹操等都在此筑城训练军队,发生过多次战事,城市规模扩大。
隋唐时期,徐州仍为军事重镇,处于大运河沿线,商业更加繁荣,城市规模由原来的2.5平方公里扩大到10平方公里左右。
宋代,徐州的繁荣达到顶峰,不仅是军事中心,也是经济与文化中心,城市面积达30多平方公里,人口达40多万。
元明清时期,徐州仍是重要的军事要地,但因战乱频繁,城市规模和经济有所下降。
直到清末,随着铁路通车,经济才重新繁荣。
民国时期,徐州成为中原地区重要城市,城市面积和人口均大幅增加。
但因战乱频繁,人口一度锐减,城市遭到严重破坏。
新中国成立后,徐州城市规模和经济实力迅速发展。
综上,徐州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
如今,徐州已成为江苏省的重要城市之一,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都得到了快速发展。
歌咏“徐州”的诗

歌咏“徐州”的诗徐州,古称彭城,为江苏省辖地级市,历史悠久,6000多年前,徐州的先民就在此生息劳作。
很多的古人都用诗歌来赞颂这个地方,下面是小编搜集的几首古诗,一起来看看吧!1. 《徐州》-清代·邵大业龙吟虎啸帝王州,旧是东南最上游。
青嶂四围迎面起,黄河千折挟城流。
炊烟历乱人归市,杯酒苍茫客倚楼。
多少英雄谈笑尽,树头一片夕阳浮。
2.《情怀徐州古八景》无名氏自古彭城列九州,龙争虎斗几千秋;黄茅岗上金丝柳,红杏花开燕子楼;戏马台前笙细细,云龙山上乐悠悠;九里山前高项战,白云洞中静安修;子房山居清福地,王陵母冢万古留;楚汉相争今何在?惟有横波水东流。
3、《戏马台》宋代吕定据鞍指挥八千兵,昔日中原几战争。
追鹿已无秦社稷,逝骓方叹楚歌声。
英雄事往人何在?寂寞台空草自生。
回首云山青矗矗,黄流依旧绕彭城。
4、《登快哉亭》北宋陈师道城与清江曲,泉流乱石间。
夕阳初隐地,暮霭已依山。
度鸟欲何向,奔云亦自闲。
登临兴不尽,稚子故须还。
5、《彭城怀古》- 萨都剌古徐州形胜,消磨尽,几英雄。
想铁甲重瞳,乌骓汗血,玉帐连空,楚歌八千兵散,料梦魂应不到江东。
空有黄河如带,乱山起伏如龙。
汉家陵阙起秋风,禾黍满关中。
更戏马台荒,画眉人远,燕子楼空。
人生百年如寄,且开怀,一饮尽千锺。
回首荒城斜日,倚栏目送飞鸿。
6、《永遇乐·彭城夜宿燕子楼》- 宋代苏轼明月如霜,好风如水,清景无限。
曲港跳鱼,圆荷泻露,寂寞无人见。
紞如三鼓,铿然一叶,黯黯梦云惊断。
夜茫茫,重寻无处,觉来小园行遍。
天涯倦客,山中归路,望断故园心眼。
燕子楼空,佳人何在,空锁楼中燕。
古今如梦,何曾梦觉,但有旧欢新怨。
异时对,黄楼夜景,为余浩叹。
7、《江城子.别徐州》苏轼天涯流落思无穷。
既相逢,却匆匆。
携手佳人,和泪折残红。
为问东风余如许?春纵在,与谁同?隋堤三月水溶溶。
背归鸿,去吴中。
回首彭城,清泗与淮通。
欲寄相思千点泪,流不到,楚江东。
徐州古称彭城

徐州古称彭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为华夏九州之一。
地处南北方过渡地带,为北国锁钥,南国门户,向来为兵家必争之战略要地和商贾云集中心。
文化悠久,是著名的帝王之乡,有“九朝帝王徐州籍”之说,徐州是中国烹饪文化的发源地,中国第一位养生学家彭祖的老家,是“道家基地,天师故里”,也是中国佛教的发源地,中国最早的佛寺“浮屠仁祠”即诞生于此。
徐州旅游资源丰富,名胜古迹众多。
四千多年的文明史为徐州留下了大量文化遗产和名胜古迹,宛如斜挂于历史苍穹中的璀璨星河。
其中徐州旅游景点尤以“汉代三绝”--汉兵马俑、汉墓、汉画像石为代表的两汉文化最为夺目。
作为汉文化发源地,每年10月初,徐州将举办汉文化国际旅游节。
龟山汉墓龟山汉墓位于中国江苏徐州市龟山西麓,为西汉第六代楚王襄王刘注夫妻合葬墓。
龟山汉墓为两座并列相通的夫妻合葬墓,其中南为楚王襄王刘注墓,北为其夫人墓,两墓均为横穴崖洞式,墓葬开口处于龟山西麓,呈喇叭形状,有南北两墓道,墓室由人工开凿而成。
是迄今世界上打凿精度最高的通道。
墓室十五间,室室相通,大小配套,主次分明。
此墓工程浩大,雕凿精细,气势雄伟,实为世界罕见,中华一绝。
汉文化景区徐州汉文化景区由原狮子山楚王陵和汉兵马俑博物馆整合扩建而成,位于徐州市区东部,东起三环路,南至陇海线,西接津浦线,北迄骆驼山,总占地面积1400亩。
是以汉文化为特色的全国最大的主题公园,占地1400亩,囊括了被称为“汉代三绝”的汉墓、汉兵马俑和汉画像石,集中展现了两汉文化精髓,它是徐州区域内规模最大、内涵最丰富、两汉遗风最浓郁的汉文化保护基地。
景区由清华大学建筑设计院按照国家4A级旅游景区标准设计,总体目标是将其打造成为及历史博览、园林景观、旅游休闲于一体的汉文化保护基地和精品旅游景区。
“秦唐看西安、明清看北京、两汉看徐州”。
两汉400年间,徐州共有 13位楚王、5位彭城王。
城周围汉墓林立,已经出土发掘的汉墓有200多座,均是两汉的王侯、国戚的墓葬,丰富而宝贵的汉代文化遗产为中国国内所罕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徐州古称彭城,历史上为华夏九州之一,具有5000多年的文明历史和2570年的建城史。
全市幅员面积11258平方公里,总进口940万人,现辖两市、四县、五区,是国务院核准的“较年夜的市”,先后获得国家历史文假名城、中国优异旅游城市、全国双拥楷模城、国家环保楷模城市等称号。
徐州地舆位置优胜,地处苏鲁豫皖四省交壤地域,是淮海经济区的中心城市。
是江苏省重点规划培植的四个特年夜城市和三年夜都邑圈焦点城市之一,交通便捷发家,素有“五省通衢”之称,是全国主要的交通枢纽。
陇海、京沪两年夜铁路干线在此交汇,拥有全国第二年夜铁路编酣战,公路有5条国道、20条省道、5条高速公路经由,高速公路通澈叵蔡在全国地级市中位居第一,京杭年夜运河绕睬迤逦穿行,不美观音机场为国家平易近航干线机场,鲁宁输油管道纵贯境内,形成了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管道“五通汇流”的立体交通系统,即将培植的京沪、徐兰客运专线在徐交汇,建成后徐州到北京、上海的侍旧所缩短到两个多小时,徐州将成为全国主要的高速铁路枢纽,也让徐州拥有了承东接西、沟通南北、双向开放、梯度推进的计谋区位优势。
徐州是华东地域资本富集且组合前提优胜的地域之一。
煤、铁、钛、石灰石、年夜理石、石英石等30多种矿产储量年夜、品位高,其中煤炭储量69亿吨、石膏44.4亿吨、岩盐2l 亿吨、铁8300万吨、石灰石250亿吨;农副产物品种众多、特色光鲜,银杏、富士苹不美观、牛蒡等20多种农副产物享誉国内外。
徐州年产煤炭2500多万吨,是江苏独一的煤炭产地;全市发电装机容量达680万千瓦,到2010年将达1000万千瓦,是江苏省主要的能源基地。
深挚的文化底蕴,众多的历史胜迹,使徐州这座历史文假名城古韵悠远,独具魅力。
以汉墓、汉画像石、汉戎马俑为代表的“汉代三绝”名扬国内外。
徐州出土了数目众多的汉戎马俑,与秦俑写实的气概相对应,徐州的汉戎马俑是用适意的手法,将汉代战士的神志、神色,甚至是心里勾当都惟妙惟肖的描绘出来。
数以千计活跃传神的汉戎马俑,如统一支威武雄壮的汉代军阵穿越了历史的时空,展此刻世人面前。
除两华文化之外,项羽“戏马藤 铫刘邦“年夜风歌碑”、苏轼“放鹤亭”、北魏“年夜石佛”、唐代“燕子楼”,以及明清“城下城”遗址等历史胜迹遍布全市,使徐州这座古城无处不在披发着浓烈的文化气息和怪异魅力。
徐州不仅历史悠长,而且山水形胜,美不胜收。
徐州的自然景不美观兼有北雄南秀的特色。
故黄河穿城而过,年夜运河傍城而流,山围着城,城环着山,山城相依,山水相连,形成了徐州怪异而斑斓的自然风光。
云龙山、云龙湖、泉山自然呵护区为中心方圆60平方公里的园林风光区将城市装点得文雅秀丽,成为人们休闲不雅参观的旅游胜地。
深挚的文化底蕴、美妙的自然风光和现代化城市风貌交相辉映,相得益彰,形成了兼得北雄南秀、富有光鲜个性的城市气概。
徐州经济社会持续成长,城乡面容日新月异,人平易近糊口水平显著提高,三个文明培植协调成长。
2004年全市完成出产总值1095.8亿元,财政收入110.2亿元,进入了全国为数不多的GDP超千亿,财政收入超百亿的城市行列。
2008年全市GDP为2007亿元,财政收入268.6亿元。
2006年,徐州在全国内地城市中综合竞争力排名第33位,其中文化竞争力排名全国第10位。
2005年荣获“中国品牌经济城市”称号,2006年入围“CCTV中国魅力城市”20强。
2007年在福布斯发布的中国年夜陆最佳商业城市榜中,徐州名列47位,这也是徐州持续第4年荣登福布斯中国年夜陆最佳商业城市百强榜。
2008年3月徐州市被中国书法协会命名为首批“中国书法名城”。
在淮海经济区20个地级市中,徐州市经济总量排名第一。
徐工集团、维维集团、徐州矿务集团、江苏中烟工业公司徐州卷烟厂4简单业进入全国500强,徐工集团是苏北第一家发卖收入过300百亿元的企业集团,维维集团是江苏省最年夜的农业财富化龙头企业。
2004年起头启动24平方公里的新城区培植。
按照“一年打好基本,两年拉开框架,三岁首具规模”的要求,力争把60平方公里的新城区建成集商业商业、行政金融、文化娱乐和旅游为一体的现代化新城区。
今朝徐州新城区行政办公年夜楼已经启用,新徐州,新形象,繁荣文明协调的新徐州正在古彭年夜地膳缦迅速崛起。
市花、市树
我市的市花、市树分袂是紫薇和银杏,是我们这座城市怪异的生态手刺。
紫薇原产地中国,自古即是名花佳卉。
《唐书•百官志》中记实了唐代曾因中书省的庭院遍栽紫薇而改中书省为紫薇省,中书令为紫薇令的趣事,白居易亦有"独坐黄昏谁是伴,紫薇花对紫薇郎"的妙句。
紫薇与月季花同科的花卉品种,具有普遍的群众基本,代表了徐州的特色,能使外埠到徐州旅游的人们感应感染到徐州人的特有素质。
银杏是我国特产树种,是现存种子植物中最古老的植物,被称为“活化石”,又称“白不美观树”、“公孙树”,是子遗植物,以银杏作为市树,树木质优良,可供雕镂、图版、建筑、家具等工艺品浸染,对良多疾病也有非凡功能,其木质坚硬,寿命长,象征徐州人的性格,使徐州5000多年的历史积淀获得充实的纺暌钩。
新时代徐州精神
有情有义老实诚信开明开放蠢账鞔新
城签手刺
徐州“城市总手刺”:彭祖祖国•刘邦家乡•项羽故都
经济手刺:徐工集团
人闻缦手刺:刘邦
历史手刺:淮海战争
美食手刺:饣它汤
旅游手刺:云龙山/云龙湖
文假手刺:柳琴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