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用车先进混合动力技术
2024年新能源商用车驱动方案及电驱动桥的应用

2024年新能源商用车驱动方案及电驱动桥的应用随着全球对环境保护的要求越来越高,新能源商用车的发展变得越来越重要。
2024年,我们预计新能源商用车的驱动方案将会继续向电动化方向发展,并采用电驱动桥技术来提升车辆的性能和效率。
首先,电动化将成为主流。
目前,纯电动、插电式混合动力和燃料电池三种电动驱动方式已经成为商用车领域的主要选择。
相比传统的燃油车辆,电动商用车具有零排放、低噪音和高效能的优势。
2024年,我们预计纯电动车辆将占据新能源商用车市场的主导地位,插电式混合动力和燃料电池车辆将逐渐增加。
其次,电驱动桥技术将被广泛应用。
电驱动桥是指将电动机与行车桥集成在一起,通过电动机直接驱动车轮的技术。
相比于传统的传动轴驱动方式,电驱动桥能够减少部件数量和传动损耗,提高车辆的能效和性能。
2024年,电驱动桥技术将在新能源商用车中得到广泛应用,尤其是重型商用车领域。
此外,蓄电池技术的进步将推动电动商用车的发展。
蓄电池是电动车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性能直接影响着车辆的续航里程和充电速度。
2024年,我们预计蓄电池技术将继续进步,实现更高的能量密度和更快的充电速度,从而提升新能源商用车的续航里程和使用便利性。
最后,智能化技术将成为新能源商用车的重要特征。
随着人工智能和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化技术在商用车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智能化技术不仅可以提升车辆的驾驶安全性和舒适性,还可以实现车辆的自动驾驶和远程监控等功能。
2024年,我们预计智能化技术将在新能源商用车中得到广泛应用,为用户提供更加便捷和智能的出行体验。
总之,2024年新能源商用车将以电动化为主导趋势,并广泛采用电驱动桥技术来提升性能和效率。
蓄电池技术的进步和智能化技术的应用将进一步推动新能源商用车的发展。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新能源商用车将成为商业运输领域的主流选择,为我们的交通出行带来更加环保和可持续的未来。
混合动力汽车的关键技术

混合动力汽车的关键技术混合动力汽车是集汽车、电力驱动、自动控制、新能源及新材料等技术于一体的高新集成产物,它的研究涉及多个领域,其关键技术主要有动力电池及动力电池管理、电动机、发动机和整车能量管理等。
1、动力电池及动力电池管理系统与纯电动汽车的工作状况不同,混合动力汽车上的动力电池组常处于非周期性的充放电循环。
这就要求动力电池必须具有快速充放电和高效充放电的能力,即混合动力汽车所用动力电池在具有高能量密度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要具有高功率密度,以便在加速和爬坡时能提供较大的峰值功率。
动力电池的性能和寿命与其充放电历史、工作温度等因素密切相关,过充电和过放电会严重影响动力电池性能,甚至造成动力电池损坏。
因此,通过动力电池管理系统对动力电池工作过程和工作环境进行监控,进行准确的剩余电量预测和电量、电压标定,对提高动力电池能效、延长动力电池使用寿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电动机电动机是混合动力汽车的驱动单元之一,其选用原则为性能稳定、质量轻、尺寸小、转速范围宽、效率高、电磁辐射量小、成本低等。
另外,电动机的峰值功率要具有起动发动机能力、电驱动能力、整车加速能力、最大再生制动能力等。
目前,混合动力汽车使用的电动机主要有直流永磁电动机、永磁无刷同步电动机、交流异步电动机、开关磁阻电动机等。
在交流电动机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交流感应电动机,而这种电动机的结构决定了其功率和效率之间的矛盾很难解决,应尽量采用具有高效率、高功率密度、结构紧凑的永磁电动机、开关磁阻电动机等先进电动机。
3、发动机由于混合动力汽车用发动机工作时会频繁起停,为满足排放标准,发动机的设计目标从追求高功率变为追求高效率,并将功率的调峰任务交由电动机承担。
4、动力耦合装置在并联和混联系统中,机械的动力耦合装置是耦合发动机和电动机功率的关键部件,它不仅具有很大的机械复杂性,而且直接影响整车控制策略,因此是混合动力系统开发的重点和难点。
目前采用的动力耦合方式有转矩结合式(单轴式和双轴式)、转速结合式和驱动力结合式。
《插电式混合动力电动商用车技术条件》编制说明

《插电式混合动⼒电动商⽤车技术条件》编制说明GB/T《插电式混合动⼒电动商⽤车技术条件》编制说明发展插电式混合动⼒电动汽车有着深远意义,插电式混合动⼒电动车具有⼯作效率⾼、低噪⾳、⾏驶平稳等诸多优点,最⼤的优点就是对基础设施的依赖度相对纯电动汽车要低,同时⼜兼备纯电动汽车的优点,是电动汽车产业化发展的⼀个重⼤⽅⾯,⽬前⾏业公认插电式混合动⼒电动汽车是汽车⼯业向低碳化、⽆碳化过渡的⼀个重要选项,并且会持续⼀个相当长的时间。
插电式混合动⼒电动车⾮常适合中国的国情,所以国家对开发插电式混合动⼒电动车给予了⼤⼒⽀持。
因此,编制插电式混合动⼒电动商⽤车技术要求具有现实意义,对于推动汽车⼯业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清洁环境、保障能源安全等⽅⾯将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
提升纯电动汽车的技术⽔平,是本标准的制定⽬的之⼀。
⼀、⼯作简况1.任务来源本标准制定项⽬由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下达。
项⽬编号20150679-T-339,项⽬名称《插电式混合动⼒电动商⽤车技术条件》。
2.⼯作过程2013年12⽉3⽇,插电式混合动⼒乘⽤车技术条件标准研究项⽬组召开第⼀次会议,会上湖南南车时代电动汽车股份有限公司、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厦门⾦龙旅⾏车有限公司等单位提出编制《插电式混合动⼒商⽤车技术条件》的需求,以促进插电式混合动⼒商⽤车规范化发展。
2014年4⽉24⽇《插电式混合动⼒商⽤车技术条件》标准起草组在湖南省株洲市召开⼯作组第⼆次会议,会议由中汽中⼼标准所何云堂专家主持,业内南车时代、北汽福⽥、郑州宇通、厦门⾦旅、苏州⾦龙等单位的11位专家及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重点对推荐性国家标准《插电式混合动⼒商⽤车技术条件》草案进⾏了讨论。
会议要求参会的各⼚家在5⽉10⽇前拿出各⾃续驶⾥程的试验数据提供给标准起草主笔⼈,写⼊标准编制说明中,并要求在5⽉中旬,将修改后的编制说明和标准草案发起草组各成员。
以尽快形成征求意见稿。
2014年10⽉9⽇,标准起草组在昆明召开了⼯作组第三次会议,对标准草案各组成部分进⾏了讨论,确定关键指标纯电动续驶⾥程要求由30km提升到50km。
商用车动力总成最高系统效率的探讨

J Automotive Safety and Energy, Vol. 11 No. 4, 2020428—443商用车动力总成最高系统效率的探讨胡浩然1,袁悦博2, 安莉莎2, 王贺武2(1. 山东潍坊 261061,中国;2.汽车安全与节能国家重点实验室,清华大学,北京 100084 中国)摘要:能源安全和环境污染等问题使提升车辆系统效率成为热点研究对象。
该文综述并比较了内燃机、纯电动、燃料电池以及混合动力等多种能源方式的车辆动力总成效率,以及先进内燃机燃烧技术、高压共轨燃油系统、混合动力总成系统,梳理了内燃机车用动力总成热效率从1960年的30% 提升到目前的50% 左右的历程,指出提升内燃机动力总成的热效率挑战会越来越大。
工业界将注意力集中在纯电动和以氢为燃料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上,并在产业化方面取得了进展,但是纯电动动力总成由于电池自身的重量和充电速率等问题,限制了其在长途货运市场的应用;氢燃料电池在氢气的制备、储存和运输等方面仍然存在很大挑战,特别是在氢气的储运技术方面还有待突破。
固态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具有能源多样化、能源转换效率高等优点;以金属支撑为代表的第3代SOFC在启动次数、启动时间和耐久性得到了大幅提升;随着其功率密度、快速启动性能的进一步改进,在不久的将来,高效固态氧化物燃料电池车用动力总成的产业化将成为现实。
关键词:内燃机;混合动力总成;纯电动总成;氢燃料电池;固态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车辆系统效率中图分类号: U 469 文献标识码: A DOI: 10.3969/j.issn.1674-8484.2020.04.002 In-searching for highest system efficiency of commercial vehicle powertrainsHU Haoran1, YUAN Yuebo2, AN Lisha2, WANG Hewu2(1.Weifang,Shandong 261061, China2.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Automotive Safety and Energy, Tsinghua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4, China) Abstract: Energy safety and environmental concerns make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of vehicle systems ahot research object. This paper summarizes and compares the efficiencies of vehicle powertrain systems in various energy sources, such as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pure electric, fuel cells and hybrid systems. Withthe advancement of combustion technology, high-pressure common rail fuel injection system, hybrid and other technologies, the thermal efficiency of the internal combustion vehicle powertrain has been increased from30% in 1960 to current about 50%. However, the challenge of continuing to improve the thermal efficiency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based powertrains will grow. At present, the transportation industry is focusingon pure electric and hydrogen-fueled proton exchange membrane fuel cell (PEMFC) powertrains, and has收稿日期 / Received :2020-11-18。
混合动力汽车发展的必要性及关键技术分析

10.16638/ki.1671-7988.2021.02.067混合动力汽车发展的必要性及关键技术分析*杨仕清(云南交通运输职业学院,云南昆明650300)摘要:混合动力汽车综合了内燃机驱动式汽车及电动机驱动式汽车的二者优势,具有环保、节油的特点,得到了各国的广泛重视。
文章主要阐述了混合动力汽车的发展现状,分析了混合动力汽车发展的必要性,并结合混合动力汽车应用的特点,分析了影响混合动力汽车性能的关键性技术。
关键词:混合动力汽车;发展必要性;关键技术中图分类号:U461.9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7988(2021)02-210-03Necessity and Key Technologies of Hybrid Electric Vehicle Development*Yang Shiqing( Yunnan V ocational College Of Transportation, Yunnan Kunming 650300 )Abstract:Hybrid electric vehicle combines the advantages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driven vehicle and motor-driven vehicle. It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fuel-saving, and has been widely valued by various countries. In this paper, the development status of hybrid electric vehicle is described, the necessity of hybrid electric vehicle development is analyzed, and the key technologies affecting the performance of hybrid electric vehicle are analyzed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ybrid electric vehicle application.Keywords: Hybrid electric vehicle; Development necessity; Key technologiesCLC NO.: U461.99 Document Code: B Article ID: 1671-7988(2021)02-210-031 引言近年来,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的问题也越来越严峻,甚至已直接威胁到我们的生活,世界各国对此引起了高度的重视。
混合动力汽车技术的创新与发展

混合动力汽车技术的创新与发展一直是汽车行业的热门话题,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和能源危机的日益严重,混合动力汽车技术的发展变得尤为重要。
混合动力汽车技术的创新不仅可以提高汽车的燃油效率,减少尾气排放,还可以为汽车行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本文将从混合动力汽车技术的定义、发展历程、技术原理、应用领域和未来发展趋势等方面展开深入研究。
一、混合动力汽车技术的定义混合动力汽车是指同时搭载内燃机和电动机的汽车,通过内燃机和电动机的协同工作,实现汽车的动力输出。
混合动力汽车技术的出现,旨在提高汽车的燃油效率,减少尾气排放,实现汽车的环保和节能。
混合动力汽车技术的定义不仅包括混合动力汽车的整车技术,还包括混合动力汽车的动力总成技术、电池技术、电机技术等。
二、混合动力汽车技术的发展历程混合动力汽车技术的发展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当时汽车行业开始尝试将电动机和内燃机结合在一起,实现汽车的混合动力输出。
20世纪初,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混合动力汽车技术逐渐成熟。
20世纪80年代,日本汽车厂商率先推出混合动力汽车,开创了混合动力汽车技术的先河。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需求的增长,混合动力汽车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三、混合动力汽车技术的技术原理混合动力汽车技术的核心是内燃机和电动机的协同工作,实现汽车的动力输出。
内燃机主要负责提供高速行驶时的动力输出,而电动机主要负责提供低速行驶和起步时的动力输出。
内燃机和电动机通过电子控制系统实现动力的协同输出,实现汽车的高效、环保和节能。
四、混合动力汽车技术的应用领域混合动力汽车技术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不仅可以应用于乘用车领域,还可以应用于商用车、公交车、物流车等领域。
混合动力汽车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汽车的燃油效率,减少尾气排放,降低能源消耗,为汽车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新的动力。
五、混合动力汽车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和能源危机的日益严重,混合动力汽车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将主要集中在提高燃油效率、减少尾气排放、延长电池寿命、降低成本等方面。
伊顿混合动力介绍General Hybrid Overview For ZT -CN

16
美国能源部项目
早期提供样车的目的: • 型式认可 • 客户反馈 • 可靠性评估
CSVT 设计: • 先进的部件及整合系统 • 提升燃油经济性 • 确保可靠性和耐久性
发动机 变速箱 电机 电池 逆变器 电器附件 Front End Accessory Drive (FEAD) 电路结构
先进的控制系统
接合
电动机
AutoShift (AMT)
混合扭矩
驱动扭矩
放电模式
电池组
柴油机和电动机共同驱动模式 (电机助力)
Proprietary & Confidential
9
运行模式
发动机
自动离合器
发动机 扭矩
发电机
AutoShift (AMT)
发动机 扭矩
驱动扭矩
接合
充电模式(选择)
电池组
柴油机单独驱动模式 (备用)
Proprietary & Confidential
10
运行模式
发动机
自动离合器
发动机 扭矩
发电机
AutoShift (AMT)
再生制 动扭矩
惯性扭矩
结合或分开
充电模式
电池组
再生制动模式
Proprietary & Confidential
11
伊顿混合动力系统好处
• 只有一个电机和逆变器 – 低成本,高可靠性 • 电机有良好的低速高扭矩特性 (能够很好的与柴油发动机 匹配) – 在发动机工作转速内具有很高的效率 – 最大转速2500rpm(44kW & 420 Nm) – 性能优越,每加仑油耗行驶的里程长 • 直接驱动结构 – 系统简化, 成本低, 可靠性高 – 发动机单独驱动模式可作为备用
HEV混合动力车辆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HEV混合动力车辆技术的发展与应用随着全球环保意识的增强和对能源可持续发展的需求,HEV混合动力车辆技术逐渐走进了人们的视野,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探讨HEV混合动力车辆技术的发展历程以及其在汽车行业中的应用。
自然资源的消耗以及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使得汽车行业开始重视清洁能源技术的发展。
HEV混合动力车辆技术相较于传统的燃油车辆,具有更低的油耗和更少的排放。
它结合了内燃机和电动机的优势,有效地提高了燃油利用率并减少了尾气排放。
HEV混合动力车辆技术的发展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初,当时日本的丰田公司率先推出了Prius混合动力车型。
这标志着混合动力车辆技术的真正突破和商业化应用。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研发的投入,HEV混合动力车辆技术开始逐渐成熟,并在全球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应用。
HEV混合动力车辆技术的应用受益于内燃机和电动机的协同工作。
内燃机主要负责提供动力和充电电池,而电动机则通过电能驱动车辆。
这种混合动力系统不仅可以充分发挥内燃机的高效率和动力性能,还可以通过电动机的辅助来提高燃油利用率,并减少噪音和排放。
在城市交通拥堵的情况下,电动机可以独立驱动车辆,减少了污染和能源浪费。
HEV混合动力车辆技术的应用也体现了对电池技术的重视和发展。
电池是HEV混合动力车辆技术的核心部件,其质量和性能直接影响到车辆的续航里程和动力输出。
随着锂离子电池技术的不断突破,HEV混合动力车辆的续航里程和动力性能得到了显著的提高,进一步推动了其在市场上的应用。
除了技术的发展,政府对于HEV混合动力车辆技术的推广和支持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许多国家都出台了相关政策,包括优惠购车政策、减税政策以及限制传统燃油车辆的规定。
这些政策鼓励消费者购买HEV混合动力车辆,并推动了整个汽车行业向清洁能源的方向发展。
HEV混合动力车辆技术的应用不仅在乘用车领域取得了成功,而且在商用车领域也有广泛的应用。
在城市公交车、货运车辆甚至工程机械等领域,HEV混合动力车辆技术为车辆提供了更高的燃油利用率和减少的排放,从而为城市环境和空气质量带来了积极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
电机2 发电机
传动单元 自动变速箱
智能风扇
1.动力电动化电动化提升(纯电时间80-90-100%); 2.系统高度集成化;
第12页 3.专业化细分电源;4.传统发动机功能定制化(快速启停);5.车辆智能化、网联化
三、 核心问题2:动力传动单元 需要变速箱吗?
引入两挡EMT自动变速箱
未加装/加装变速箱发动机工作点对比
2020~终极
• P2+P3
2016-2020
• PN(纯电为 主)
~2010
(1)寿命及其它性能(大功率、快速力矩、正反驱动、加工制造) (2)驱动/传动效率;
第14页
四、非插电深混公交车中途崛起(2010-2013.5)
主流技术路线一 引进与自主开发变速箱
主流技术路线二
电源创新 动力传动系统创新
“十一五”(2006~2010)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重大项目 (科技部11亿) “十城千辆”节能与新能源汽 车示范工程(财政部、科技 部、工信部、发改委40亿) 电动汽车重大科技产业化工程
(科技部30亿)
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创新工程 (财政部、工信部、科技部100亿)
科技攻关阶段
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
• 2010年9月,新能源汽车列入国家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
第2页
一、产业培育十年 – 商业化示范推广稳步推进
决定在公交、公务、私人等领域全面推广新能源汽车。 公共领域
规 模 化 运 营 稳 步 推 进
出租运营
城市公交
城市物流
私人购买
私人购买
城市环卫
租赁共享
公务领域
政府公务-轿车
政府-中型商务车
第3页
二、新能源客车(公交车)动力系统 – 市场定位
未来的城市综合交通体系,电动化、多元化(轨道+干线公交+BRT+社区小巴+出租)
严格的设计及制造标准 驾驶、运营习惯培训
服 务 保 障
运 营 保 障
产 品 设 计
节能 普适
(路况/气 候)
防热、防寒 防水、防风
第11页
三、 核心问题1: 插电式深混客车动力系统研发重点?
电控 整车电控单元 车载充电 单元 电池 动力电池包
附件
电机1 电机控制器 电机1 主驱动电机
电动助力转
向器
最终展现?
第20页
10大部件,集成合1,统一动力平台
串联、并联、混联、增程式、纯电动等新能源客车
公交、旅游、长途、社会团体
没有枯竭的能源,只有枯竭的技术! 松正将与您一路同行!
第25页
第18页
五、插电式深混公交车决战当前(2014 – 2015)
深混理念衍生
动力系统集成设计开发六项基本原则: 1. 发动机独立运转; 2. 能量以机械传递为主; 3. 便于能量回馈; 4. 具有自动变速功能; 5. 轻量化; 6. 便于安装。
800 700 2500
发动机转速 rpm
康明斯 ISDE180-30
此范围内 优化工作点
车速 km/h 20 62 80
第19页
五、插电式深混客车决战2016-2018
市场趋势:电动化、技术外延、低碳化、网络化、智能化 需求创新:用户定制化需求,用户体验更好 设计重点:纯电动时间、系统集成化、智能化、 网络化 基本理念:安全、可靠、耐用、节能、普适 理念扩展:平台化、模块化、集成化、轻量化、简单化 技术成熟、成本可控
(1)发动机工作区间优化和小型化 (2)地域适应性 发动机工作点优化、车辆最高车速70100+( VS downspeeding) 两挡变速箱
第13页
三、 核心问题3:动力传动单元 变速箱如何安装?
插电式混合动力客车中变速箱生存趋势预测
2010-2016 • P1 vs P2 • PN vs P2(P1) • PN vs P2 vs P3 • P2 VS P3
城市轨道交通
城市干线公交
城市快速公交 (BRT)
城市出租/社区小巴 第4页
当前状态:新能源客车电动化快速提升
20000 辆 18000 16000 14000 12000 10000 8000 6000 4000 2000 0 2009年 2010年 294 0.2% 3190 1912 1.1% 1.7%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2015年1-6月 3.7% 0% 新能源销量 新能源占比 12776 10.4% 2009-2015年新能源客车销量占比 18412 17.3% 13211 20%
安全
(高压电/行车安 全)
上海 深圳 合肥
2011年7月18日,上海825路纯电动公交自燃 2011年9月13日,刚刚投放深圳的五洲龙新能源公交自燃 2013年6月15日,合肥12路纯电动公交熄火,电池冒烟 运营覆盖城市 累积行驶里程 用户投诉/反馈 返修/维修率
可靠
耐用
细致的维保方案
贴身的产品服务
无
有
第8页
二、新能源客车(公交车)动力系统 – 用户需求创新
用户定制化需求
用户体验更好
客车企业:系统选择容易、整车设计简单 公交用户:提高车辆运能、维修保养方便
第9页
二、新能源客车(公交车)动力系统 – 发展大趋势(低碳化、网络化、智能化)
社区接驳
地铁接驳
城区接驳
GB50220-95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2012)
第5页
新能源销量 行业总量
新能源占比
数据来源:根据公安部上牌数据整理
当前状态:6米左右纯电动客车快速增长
25000
辆
23668 20940
2015年1-6月客车销量
14年1-6月销量
15年1-6月销量
合计:96286辆
合计:93889辆
20000
15000
13907 12988
12638 11261
单向1-2车道
单向1车道
功能
全市性干道
主要道路之间的 次干路与街坊路 辅助性交通路线,的连接线,解决 起集散交通的作 局部地区交通, 用 以服务功能为主租/社区小巴
第10页
注:大城市应采用各类道路中的Ⅰ级标准
二、新能源客车(公交车)动力系统 – 基本设计理念
电池高温/过放电/配电箱故障等
二、新能源客车(公交车)动力系统 – 市场定位
技术产品快速外延
公交、旅游、长途、社会团体
第7页
技术产品外延主要因素之一:政策引导
公交客车 新能源 购置补贴 有 有 传统车 无 退坡 与新能源推广数 量挂钩 2015年开始 无 2016年开始
座位车辆 (新能源为例)
有
运营补贴
2015年开始 免购置税 有 2012年开始
13266 12359
14068 13752
15797
11982
10000 54045537 5000
1651
0
939 米
L>12
12≥L>11
11≥L>10
10≥L>9
9≥L>8
8≥L>7
7≥L>6
6≥L>5
50家企业累计销售5米以上客车93889辆,同比下降2.47%
数据来源:中国客车统计信息网 第6页
商用车先进混合动力技术
(客车为例)
诚信!从我做起,从不说假话,不绕弯说话做起!
无锡同益汽车动力技术有限公司 天津市松正电动汽车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第1页
一、产业培育十年(2011-2020)
130亿
51亿
8.8亿
“十 五” (2001~2005)
电动汽车重大科技专项
(科技部8.8亿)
“十二五”(2011~2015)
各类各级道路计算行车速度
道路类别 快速路 道路级别 Ⅰ 主干路 Ⅱ Ⅲ 4030 Ⅰ 5040 次干路 Ⅱ 4030 Ⅲ 3020 Ⅰ 4030 支路 Ⅱ 3020 Ⅲ 20
城市轨道交通
城市公交
计算行车 60- 50速度 80-60 50 40 (km/h) 车道
单向4 车道以 单向3车道以上 上 汽车专 用道
6885
6.4%
项目
2009年 294 132106 0.2%
2010年 1912 175514 1.1%
2011年 3190 189587 1.7%
2012年 6885 185785 3.7%
2013年 12776 200773 6.4%
2014年 18412 176759 10.4%
2015年上半年 13211 76428 17.3%
典型技术路线1:并联加强型
驱动系统:发动机+单源驱动电机+自动变速箱
电源部分:超级电容与电池串(为主)或并联双电源
典型技术路线2:ISG直驱型
驱动系统:发动机+ISG发电机+单源驱动电机 电源部分:超级电容与电池串(为主)或并联双电源
典型技术路线3:松正型
驱动系统:发动机+自动变速箱+双源动力电机 电源部分:超级电容与电池并联的双电源
两种主流技术方案,支撑2010-2012年新能源公交车示范应用
第15页
四、非插电深混公交车中途崛起(2010-2013.5)
伊 顿 系 统
绿 控 系 统
第16页
四、非插电深混公交车中途崛起(2010-2013.5)
松正3代 直驱非插电深混系统
第17页
五、插电式深混公交车决战当前(2014 – 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