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计算机网络概述共33页
计算机网络基础PPT课件

数据通信、资源共享、分布式处理、提高计算机的可靠性。
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
总线型、星型、环型、网状型。
计算机网络发展历程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面向终端的计算机网络,20世纪50年代初 ,美国建立半自动地面防空系统,将不同 地点的计算机通过通信线路连接起来。
计算机-计算机网络,20世纪60年代中期, 美国国防部ARPANET实验,标志计算机网 络的兴起。
数据传输过程
总结词
数据传输过程是计算机网络中数据从一个节点传送到另一个节点的过程。
详细描述
数据传输过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数据源将数据封装在一个数据包中,然后通过网络发送出去。数据包在网 络中经过一系列的路由器和交换机等网络设备的转发,最终到达目的地。在传输过程中,数据包可能会经过多次 封装和解封装的过程,以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可靠性。
第三阶段
第四阶段
国际标准化的计算机网络,20世纪70年代 末至80年代初,出现了一系列标准化的网 络体系结构。
高速计算机网络,20世纪90年代初至今, 网络技术向高速、宽带、智能化发展。
计算机网络分类
按覆盖范围分类:局 域网、城域网、广域 网。
按拓扑结构分类:总 线型、星型、环型、 网状型。
按传输介质分类:有 线网、无线网。
TCP/IP模型
总结词
TCP/I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Internet Protocol)模型是互联网协议的核心,它定义了数 据如何在网络中传输。
详细描述
TCP/IP模型将网络系统划分为四个层次,分别是应用层、传输层、网络层和链路层。其中,应用层对 应于OSI参考模型的应用层和表示层,传输层对应于OSI的传输层,网络层对应于OSI的网络层,而链 路层对应于OSI的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第1章 计算机网络概述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第1章计算机网络概述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第 1 章计算机网络概述在当今数字化的时代,计算机网络已经成为了我们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从我们日常的在线购物、社交媒体交流,到企业的信息化管理和全球范围内的科学研究合作,计算机网络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那么,究竟什么是计算机网络呢?让我们一起来揭开它神秘的面纱。
计算机网络,简单来说,就是将地理位置不同的具有独立功能的多台计算机及其外部设备,通过通信线路连接起来,在网络操作系统、网络管理软件及网络通信协议的管理和协调下,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的计算机系统。
为了更好地理解计算机网络,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它的发展历程。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可以追溯到 20 世纪 50 年代,当时美国为了实现军事指挥的自动化,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计算机网络——SAGE 系统。
这个系统虽然还比较简单,但为后来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 20 世纪 60 年代,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进步,出现了以分组交换技术为核心的 ARPANET 网络。
这是现代计算机网络的雏形,它采用了分布式的控制结构,实现了资源的共享和信息的交换。
到了 20 世纪 70 年代和 80 年代,计算机网络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出现了各种不同类型的网络,如局域网(LAN)、广域网(WAN)等。
同时,网络协议也不断完善,如 TCP/IP 协议的出现,使得不同类型的网络能够相互连接,形成了一个全球性的互联网。
进入21 世纪,计算机网络的发展更是日新月异。
随着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的兴起,计算机网络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对人们的生活和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方式有很多种。
按照覆盖范围的大小,可以分为局域网、城域网和广域网。
局域网通常覆盖一个较小的区域,如一个办公室、一栋教学楼或一个工厂。
城域网的覆盖范围一般是一个城市,而广域网则可以覆盖全球范围。
从网络的拓扑结构来看,常见的有总线型、星型、环型、树型和网状型等。
计算机网络基础ppt课件

• 应用层:向用户提供一组常用的应用程序,比如电子邮件、文件传输访问、远 程登录等。远程登录TELNET使用TELNET协议提供在网络其它主机上注册的 接口。TELNET会话提供了基于字符的虚拟终端。文件传输访问FTP使用FTP 协议来提供网络内机器间的文件拷贝功能。
• 网络层:网络层负责为分组交换网上的不同主机提供通信服务。在发送数据时 ,网络层把运输层产生的报文段或用户数据报封装成分组或包进行传送。在 TCP/IP体系中,由于网络层使用IP协议,因此分组也叫IP数据报 ,或简称为 数据报。网络层的另一个任务就是要选择合适的路由,使源主机运输层所传下 来的分组能够交付到目的主机。
TCP/IP四层模型
• 网络接口层:负责接收IP数据报并通过网络发送之,或者从网络上接收物理帧 ,抽出IP数据报,交给IP层。
• 互联网层:负责相邻计算机之间的通信。其功能包括三方面。一、处理来自传 输层的分组发送请求,收到请求后,将分组装入IP数据报,填充报头,选择去 往信宿机的路径,然后将数据报发往适当的网络接口。二、处理输入数据报: 首先检查其合法性,然后进行寻径--假如该数据报已到达信宿机,则去掉报头 ,将剩下部分交给适当的传输协议;假如该数据报尚未到达信宿,则转发该数 据报。三、处理路径、流控、拥塞等问题。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PPP协议(Point-to-Point Protocol):用于点对点链路 的数据链路层协议,提供多协 议封装、链路配置、身份认证
等功能。
HDLC协议(High-Level Data Link Control):面向比特的同 步数据链路控制协议,具有帧 同步、差错控制、流量控制等 功能。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最全课件完整版ppt全书电子教案全套教学教程PPT课件

22
总线型拓扑是一种比较简单的结构,网络中所有的站点共享一条数据通 道,即通过一根传输线路将网络中所有结点连接起来,这根线路称为总线。 各结点直接与总线相连接,信息沿总线介质逐个结点地广播传送,在同一时 刻只能允许一对结点占用总线通信。
五、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
星型结构
第1章 计算机网络概论
23
星型网络结构是最流行的网络拓扑结构,该结构以中央结点为中心与各个结点连接 而组成的,呈辐射状排列在中心结点周围,各结点与中央结点通过点到点的方式连接, 其他节点间不能直接通信,通信时需要通过该中心节点转发。
终端 终端
终端
CCP
主机
两种连接形式
终端
主机
CCP
CCP
主机
终端
终端
B
终端 主机
主机
主机
A
终端
终端
主机
一、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历史
面向应用(标准化)
第1章 计算机网络概论
7
• 20世纪70年代中期,计算机网络开始向体系结构标准化的方向迈进,即正式步入网络标 准化时代。
• 对各种体系结构来说,同一体系结构的网络产品互连是非常容易实现的,而不同系统体 系结构的产品却很难实现互连。但社会的发展迫切要求不同体系结构的产品都能够很容 易地得到互连,人们迫切希望建立一系列的国际标准,渴望得到一个“开放”系统。为 此,国际标准化组织ISO(International Standards Organization)于1977年成立了专门 的机构来研究该问题。1984年,ISO正式颁布了一个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 Basic Reference Model)的国际标准0SI7498。模型分为七个 层次,有时也被称为ISO/OSI七层参考模型。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教程-第一讲网络概述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教程-第一讲网络概述网络的定义网络是将分散的计算机或其他设备通过通信设备互相连接起来,实现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的一个系统。
网络的种类局域网(LAN)局域网是指在相对较小的范围内(如企事业单位、学校、家庭等)建立的、采用相同或不同协议的计算机互联的网络。
常见的局域网协议有以太网、令牌环网、ATM等。
广域网(WAN)广域网是指跨越城市、省份、乃至国家较大范围的计算机互联网。
常见的WAN协议有X.25、Frame Relay、ATM等。
城域网(MAN)城域网是介于局域网和广域网之间,覆盖城市某一区域的计算机互联网。
常见的MAN协议有FDDI、ATM等。
互联网(Internet)互联网是连接全球各地计算机网络的一个大型复杂的网络。
使用的协议有TCP/IP协议等。
网络的组成要素通信基础通信基础的核心是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的转换,其中数字信号是经过数字化处理的信号,模拟信号是没有经过数字化处理的信号。
因为数字信号具有多路复用、可靠传输和地址识别等优点,所以现在网络的通信都使用数字信号。
计算机网络结构计算机网络结构指计算机在网络中的组织形式,主要包括星型结构、环型结构、总线结构等。
网络协议网络协议是旨在实现数据传输的原则和规范,指定数据传输中每一个环节的操作规程。
常见的网络协议有TCP/IP协议、HTTP协议、FTP协议等。
网络服务网络服务指在网络中提供的各种服务,如邮箱服务、文件传输服务、实时通信服务等。
网络的通信原理通信原理指的是网络中数据传输的过程。
数据传输的三个要素是发送方、接收方和传输媒介。
数据传输的过程中需要利用通信协议,将数据经过封装、分段、打包等操作后,通过传输媒介传输给接收方,接收方再进行解包、重组等操作,最终得到原始的数据。
网络的应用领域网络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信息共享信息共享是指在网络中不同的用户可以共享资源,如文件、打印机、数据库等。
电子商务电子商务是指商家通过网络对商品信息、订单信息等进行传输,进而实现商品的销售、支付等业务。
《计算机网络基础 》课件

传输层协议比较
TCP与UDP的比较
TCP提供可靠的数据传输服务,而 UDP提供不可靠的数据传输服务; TCP适用于需要可靠传输的应用,而 UDP适用于实时或高速应用。
其他传输层协议
除了TCP和UDP之外,还有一些其他 的传输层协议,如SPX、ATP等,但它 们的应用范围较窄。
06
应用层协议与网络安全
DNS协议用于将域名转换为IP地址。
详细描述
DNS协议运行在应用层,通过查询DNS 服务器来将域名解析为相应的IP地址。 DNS协议采用分布式数据库系统,将域 名和IP地址进行映射,使得用户可以通 过域名来访问互联网上的资源。
SMTP/POP协议
总结词
SMTP和POP协议用于电子邮件的传输和接 收。
ATM技术概述
ATM是异步传输模式的简称,是一种面向单元的数据传输 协议。
ATM技术的特点
ATM技术采用固定长度的数据单元和信元交换方式,具有 高速、高效的特点。同时,ATM技术还支持多种服务质量 等级,能够满足不同类型数据传输的需求。
ATM技术的应用场景
ATM技术适用于需要高速、高质量数据传输的场景,如广 域网、企业网等。
帧中继技术
帧中继技术概述
帧中继是一种数据链路层协议,用于实现快速、高效的数据传输 。
帧中继技术的特点
帧中继技术采用统计复用和流量控制机制,能够在一条物理链路上 同时支持多个逻辑连接,提高了带宽利用率。
帧中继技术的应用场景
帧中继技术适用于需要高速数据传输和多逻辑连接的场景,如企业 网、数据中心等。
ATM技术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TCP/IP模型
总结词
TCP/I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Internet Protocol)模型是目前互联网广泛采用的网络体系结构,它 简化了通信过程,并突出了传输控制和网络互联的核心作用 。
计算机网络基础ppt精选全文

总线型
计
算 机
星状
网
络
环状
拓
扑 结
树状
构
网状
1.3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1.OSI / RM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
• 为了实现不同制造商的计算机产品之间进行相互通信, 20 世纪70年代后期,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和国际电报电话咨询 委员会CCITT共同制定了开放系统互联参考模型OSI/RM (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Reference Model), 也就是七层网络通信模型,通常称为OSI七层模型,它的颁 布促使所有的计算机网络走向标准化,从而具备了开放和互 联的条件,即只要遵循OSI标准,一个系统就可以与位于世 界上任何地方、遵循同样标准的其他系统进行通信。
1.4 数据通信基础知识
2.数据通信系统主要技术指标
• 信号传输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信道传输的码元个数,也称码元 速率、调制速率或波特率,单位是波特(Baud)。信号传输速率的计 算公式是B=1/ T(Baud),其中T为信号码元的宽度,单位为秒。波 特率与比特率的关系为:
S=Blog2N (bps)或B=S/log2N (Baud)
资源共享,消除资源孤岛 协同工作 通用开放标准 动态功能,高度可扩展性
1.5 计算机网络新技术
5、IPv6
• IPv6是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6的缩写,其中Internet Protocol译为“互联 网协议”。目前IP协议的版本号是4(简称为IPv4),IPv6正处在不断发 展和完善的过程中,它在不久的将来将取代目前被广泛使用的IPv4。与 IPv4相比,IPv6具有以下几个优势: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第一讲 计算机网络概述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第一讲计算机网络概述在当今数字化的时代,计算机网络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无论是工作、学习还是娱乐,我们几乎无时无刻不在依赖着计算机网络。
那么,什么是计算机网络呢?让我们一起来揭开它神秘的面纱。
计算机网络,简单来说,就是将多台独立的计算机通过通信线路和通信设备连接起来,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的系统。
它就像是一个巨大的神经系统,把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的计算机连接在一起,让它们能够相互交流和协作。
想象一下,在一个没有计算机网络的世界里,我们要获取信息、分享文件或者与远方的朋友交流,将会是多么困难和低效。
而有了计算机网络,这一切都变得轻而易举。
我们可以在瞬间获取来自世界各地的新闻、资料;可以与千里之外的同事共同完成一个项目;甚至可以在家里通过网络购物、观看电影、学习课程。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程。
从最初的简单通信系统到如今复杂而强大的全球网络,每一次的进步都带来了巨大的变革。
在早期,计算机网络主要用于军事和科研领域。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逐渐普及到了商业和民用领域。
20 世纪 60 年代,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ARPA)建立了 ARPANET,这被认为是现代计算机网络的雏形。
ARPANET 采用了分组交换技术,使得数据能够在网络中高效地传输。
20 世纪 70 年代到 80 年代,计算机网络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
各种局域网(LAN)和广域网(WAN)技术不断涌现,如以太网、令牌环网等。
这些技术使得计算机网络的规模不断扩大,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泛。
到了 20 世纪 90 年代,互联网(Internet)的出现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
互联网基于 TCP/IP 协议,将世界各地的计算机网络连接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全球网络。
从此,人们可以通过互联网轻松地访问世界各地的信息资源,进行在线交流和商务活动。
计算机网络的组成可以分为硬件和软件两大部分。
硬件部分包括计算机、通信线路、通信设备(如路由器、交换机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