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式轴流泵的工作原理

合集下载

立式轴流泵的结构及安装方法范文

立式轴流泵的结构及安装方法范文

立式轴流泵的结构及安装方法范文立式轴流泵是一种常用的水泵设备,广泛应用于农田灌溉、工业排污等领域。

下面是一篇关于立式轴流泵的结构及安装方法范文,供参考。

一、立式轴流泵的结构立式轴流泵是一种以电动机或柴油机为动力源,通过叶轮的旋转来提供压力的水泵。

它由电动机、轴承、泵体、叶轮、密封装置等部件组成。

1. 电动机:电动机是立式轴流泵的动力源,通常采用三相异步电动机。

它可以提供足够的动力,使泵的叶轮旋转,并将水泵出去。

2. 轴承:轴承是支撑轴的部件,它使轴能够平稳地旋转。

通常采用滚动轴承,以减小摩擦阻力,延长使用寿命。

3. 泵体:泵体是水泵的主体部分,它通常由铸铁或不锈钢制成。

泵体内部有一个流道,水经过流道进入叶轮。

4. 叶轮:叶轮是立式轴流泵的核心部件,它是泵的转动部分。

叶轮通常由铸铁或不锈钢制成,它的形状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以提高泵的性能。

5. 密封装置:密封装置是防止水泵漏水的部分,它通常包括密封圈、密封垫和密封盖等部分。

密封装置的好坏对水泵的运行稳定性和耐用性影响很大。

二、立式轴流泵的安装方法1. 地基准备:在安装立式轴流泵前,首先需要准备好地基。

地基应该坚固平整,以保证泵的稳定性。

地基的要求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2. 安装电动机:将电动机固定在泵体上,确保电动机与泵体之间的连接牢固。

电动机的安装应该符合电动机的安装标准,以提高电动机的使用寿命。

3. 安装轴承:将轴承安装到泵体上,确保轴承与泵体之间的连接牢固。

轴承的安装位置应该是合适的,并且轴承的选择应该符合需要。

4. 安装叶轮:将叶轮装到轴上,确保叶轮与轴之间的连接牢固。

叶轮的安装应该注意根据需要进行调整,以提高泵的性能。

5. 安装密封装置:将密封装置安装到泵体上,确保密封装置与泵体之间的连接牢固。

密封装置的选择应该符合需要,并且安装应该按照相关的规定进行。

6. 安装管道:将进水管道和出水管道连接到泵上,确保管道与泵之间的连接牢固。

管道的安装应该符合相关的标准,以保证泵的正常运行。

立式水泵工作原理

立式水泵工作原理

立式水泵工作原理
立式水泵是一种常用的水泵设备,它主要通过电机的驱动,将液体从低处抽取到高处。

立式水泵的工作原理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原理:立式水泵的基本原理是利用电机的动力,通过叶轮的
转动将液体抽取到水泵的进口端,并通过出口端排出。

2.叶轮:立式水泵的关键部件是叶轮,它通常由多个叶片组成,叶轮的转动是由电机的驱动产生的。

当电机开始工作时,叶轮开始转动,产生离心力,将液体从进口端吸入。

3.进口和出口:立式水泵通常具有两个端口,一个是进口端,
用于吸入液体,另一个是出口端,用于排出液体。

液体通过进口进入水泵内部,经过叶轮的抽吸作用,被推入出口,最终排出。

4.密封:为了确保立式水泵的正常工作,通常还会在进口和出
口处设置密封装置,以防止液体泄漏。

常见的密封方式有机械密封和填料密封。

5.控制系统:立式水泵通常还配备有控制系统,用于控制水泵
的启停、转速等参数。

控制系统能够实现对水泵的自动化控制,提高工作的效率和安全性。

总结:立式水泵通过电机驱动叶轮的转动,产生离心力将液体
吸入水泵,并通过出口排出。

水泵还配备有密封装置和控制系统,确保水泵的正常工作。

立式轴流泵的结构及安装方法

立式轴流泵的结构及安装方法

行业资料:________ 立式轴流泵的结构及安装方法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部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第1 页共6 页立式轴流泵的结构及安装方法立式轴流泵属于叶片式泵,这种泵具有大流量、低扬程、高比转数、高效率、占地面积小,性能参数可变性,以及适合低水位条件等特点。

因此,常成为农业排灌、城市给排水、火电厂输送循环水等工程优先选用的泵型。

一、基本结构和作用由吸入水池流过来的水,通过吸入喇叭管,由于叶轮室内叶轮的叶片强迫水旋转,使水进入导叶体,进行能量转换产生扬程,流经泵筒体从排水弯管排出。

泵通过联轴器(刚性的)与中间轴联结。

电机支座下面的轴承承受转子的全部向下的轴向力。

中间轴与电机轴用弹性联轴器联结。

轴流泵的叶轮(轮毂体)上带有叶片,根据叶片是否可调泵的性能参数改变,轴流泵分以下三种:固定式轴流泵叶轮(轮毂体)和叶片为整体结构,叶片不可调;半调节叶片轴流泵叶轮(轮毂体)和叶片为组合结构只能在停机时,拆下叶片调节叶片的安放角(如0、2、4、6、8),其角度的调节是梯级的;全调节叶片轴流泵通过一套调节机构(机械的或液压的),泵可在运行中用手动、电动、电脑控制等方式,进行叶片安放角的无级调节。

二、进水流道和湿坑、干坑安装轴流泵(特别是大型泵)对进水流道的型式和尺寸要求非常严格,它直接影响泵的性能(如泵效率、汽蚀性能等)、因此必需通过正规的设计(设计院设计)。

第 2 页共 6 页湿坑安装,系指泵的全部或部分地浸没在抽送的液体中,泵部分地浸没在吸入水池中;干坑安装,系指泵全部为空气所包围,采用肘形吸入流道引水入泵。

三、泵安装基础和排出弯管排出口位置双层基础安装:泵安装在下基础,电机安装在电机基础(上基础)。

泵轴向力由电机支座的轴承承受,泵运行时基础受载荷情况下基础受力=泵壳体重+泵壳中水重-泵轴向水推力电机基础受力=电机重+泵转子重+泵轴向水推力单层基础安装:泵和电机构成一个整体直联式结构,安装在电机基础上,泵轴与电机轴采用刚性联轴器联结,泵运行时基础受载荷情况:电机基础(单层基础)受力=泵壳体重+泵转子重+电机重+泵壳中水重双层基础排出弯管在两基础之间,单层基础根据需要可设置在基础上方。

立式轴流泵的检修与维护

立式轴流泵的检修与维护

似3.16t);一个托轮支撑2条钢丝绳,当货物载荷为40t,每条钢丝绳承担40/4=10t。

从图5可知,F=20t,不同角度θ受力对比如下:当θ为30°时,cos30°=0.866,F合=0.866×20t=17.32t>T径;当θ为45°时,cos30°=0.707,F合=0.707×20t=14.14t>T径;当θ为90°时(图5),F合=0<T径。

综上述分析,可以看出托轮顶面安装高度不允许超过钢丝绳底部位置基准线。

3技术改造方案重新对所有托轮安装高度进行一一复测,对安装过高的托轮采取降低处理,确保钢丝绳带载荷时,钢丝绳底面与托轮上表面保留10~15mm间隙(图5)。

经过技术维修后,目前已使用将近6年时间,未出现更换托轮的问题,有效延长了钢丝绳的使用寿命。

4结束语任何一台设备故障的产生,都会有其背后产生的根源,只要每位技术管理人员认真地研究和分析,一定能找到彻底解决问题的办法。

参考文献[1]张松林.轴承手册[M].南昌: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编辑吴建卿〕图5钢丝绳托轮安装示意立式轴流泵的检修与维护李文源(青岛大学,山东青岛266071)摘要:结合实例,分析立式轴流泵的轴承套、相交轴承、轴向轴瓦、叶片叶轮以及盘根等主要零部件在检修维护中的注意事项以及相关技术。

关键词:立式轴流泵;检修;维护;腐蚀中图分类号:TH312文献标识码:B DOI:10.16621/ki.issn1001-0599.2019.06D.320引言我国目前已建成的大中型立式泵站中,大多数泵站选装的是导叶式混流泵和轴流泵。

关于轴流泵的水力模型具有较多的研究成果,可以为实际运用提供良好的理论支持,因此轴流泵在实际中具有更加广泛地应用。

现实使用中的泵站均面临着日常维护和检修的问题,本文通过分析立式轴流泵工作的原理及部件,并详细叙述不同部件的最佳维护和检修方式。

轴流泵的工作原理与结构

轴流泵的工作原理与结构

轴流泵的工作原理与结构
轴流泵是一种常见的离心泵,其主要工作原理是通过叶轮和泵壳之间
的相对运动将液体从进水口吸入并排出到出水口。

轴流泵的结构包括泵壳、叶轮、导流器、轴承、密封装置等组成。

泵壳是轴流泵的主要外壳,其内部形状呈圆柱形或锥形,导向水流的
方向。

泵壳上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

叶轮是轴流泵的核心部件,其形状呈圆盘形,中心有一个或多个叶片。

叶轮一般由铸铁、不锈钢等材料制成。

液体通过叶轮的旋转运动,从进水
口进入泵壳并被推入泵壳。

导流器是安装在叶轮上的一种装置,它的作用是引导进入叶轮的液体
沿着叶轮的箭头方向旋转,增加液体的流速和动能。

轴承是支撑叶轮的关键组件,它负责承受叶轮的重力和旋转力,并确
保叶轮的稳定运转。

轴承一般由滑动轴承或滚动轴承构成。

密封装置主要用于防止泵内液体的泄漏或进入泵外部。

常见的密封装
置有填料密封、机械密封等。

1.液体从进水口进入泵壳,经过导流器的引导,进入叶轮。

2.叶轮开始旋转,液体随之旋转,增加动能和流速。

3.旋转的液体被叶轮推入泵壳,并进一步增加动能。

4.液体在泵壳内不断旋转,并沿轴心方向向前移动。

5.液体到达出水口时,通过出水口排出泵外。

总的来说,轴流泵通过叶轮的旋转运动,将液体带动并加速流动,从而实现了液体的输送和排出。

它的主要特点是流量大、扬程低,适用于输送大量液体的场合,如农田灌溉、排水、排污等。

轴流泵工作原理及特点介绍

轴流泵工作原理及特点介绍

轴流泵工作原理及特点介绍概述轴流泵是一种常用的流体机械,具有体积小、结构简单、效率高、操作方便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航空、水利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轴流泵的工作原理及特点。

工作原理轴流泵是一种通过旋转叶轮将流体转移的机械装置。

其主要部件包括叶轮、泵盖、进出口管道等。

当电机带动叶轮旋转时,叶轮受到液体的入口压力作用,将液体吸入泵内,经过转子叶片的旋转运动,将液体压力逐渐提高,最终将高压液体推出泵口。

轴流泵的工作原理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步骤:1.吸入:当泵轴旋转时,由于叶轮旋转而产生的负压作用,使得泵内的压力降低,液体沿着进口管道充分地从吸入管口处进入泵内。

2.旋转:当液体进入叶轮之后,由于叶片的形状和叶轮高速旋转的作用,使得液体完成一个类似于旋转的运动,同时将其中的动能转化为了压能。

3.推出:经过叶轮的增压作用后,高压液体被推出泵口,进入出口管道,并被输送到必要的工业和农业生产中去。

特点1.体积小:轴流泵体积小,易于维护,适用于大、小型机械设备。

2.结构简单:其组成结构非常简单,由叶轮和进出口管道组成,维护起来比较方便。

3.效率高:轴流泵能够运用液体工程的基本原理来将能量转移,因此工作效率高,压力大。

4.操作方便:由于其结构简单,需要的操作人员也较少,日常操作较为方便。

5.高效节能:轴流泵使用的能源少,高效节能。

应用由于轴流泵具有高效节能、体积小、操作方便等特点,它被广泛应用于农业灌溉、排污、深水泵取水、海水养殖及船舶推进、水力发电等领域。

总之,轴流泵运用灵活、方便快捷,是一种高效、实用的流体机械装置。

轴流泵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轴流泵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轴流泵即靠旋转叶轮的叶片对液体产生的作用力使液体沿轴线方向输送的泵,有立式、卧式、斜式及贯流式数种。

而轴流泵叶轮装有2~7个叶片,在圆管形泵壳内旋转。

叶轮上部的泵壳上装有固定导叶,用以消除液体的旋转运动,使之变为轴向运动,并把旋转运动的动能转变为压力能。

现被主要适用于低扬程、大流量的场合,如灌溉、排涝、船坞排水、运河船闸的水位调节,或用作电厂大型循环水泵。

扬程较高的轴流泵(必要时制成双级)可供浅水船舶的喷水推进之用。

工作原理
设将此机翼悬挂在流体中,流体以一定的速度流过时,翼面发生负压,翼背发生正压,其正、负压力的大小与翼形及迎角(翼背与液流方向之倾角)以及流体速度的大小有关;如果流体不动,而机翼以相等速度在流体中运动时,则翼背和翼面受到与之前相同的正压和负压,即翼面(机翼上面)为负压翼背为正压。

在此压力作用下机翼将获得升力;如果将机翼形的桨叶固定在转轴上,形成螺旋桨,并使之不能沿轴向移动,则当转轴高速旋转时,翼面(螺旋桨下侧)因负压而有吸流作用,翼背因正压而有排流作用,如此一吸一排造成了液体(或气体)的流动。

以上就是有关轴流泵的一些工作原理介绍,相信大家通过以上内容对其也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同时,为保证使用的安全,在试运行时,不仅应检查链接部位,保证各连接部位无松动现象,经常检查进水口附近是否有漂浮物,防止进水口发生堵塞,同时,还应随时注意水泵的声音和振动情况,发现异常立即停机检查。

立式轴流泵安装注意事项有哪些

立式轴流泵安装注意事项有哪些

立式轴流泵安装注意事项有哪些立式轴流泵(Vertical axial flow pump)是一种将液体以轴向流动方式输送的泵。

其工作原理是通过电机驱动叶轮旋转,使液体在轴向上运动,从而实现液体的输送。

立式轴流泵具有体积小、结构简单、效率高等特点,广泛应用于排水、灌溉、农田排水和城市供水等领域。

在安装立式轴流泵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选定合适的位置:安装立式轴流泵时,要选择一个合适的位置。

首先要考虑泵房的位置,泵房应尽量靠近水源,方便进水和排水。

其次,要考虑到泵的工作环境,避免选择潮湿、多尘的环境,以免影响泵的正常运行。

2.基础施工:安装立式轴流泵前,需要进行基础施工。

在选择基地时,应选择坚实、平整、无隆起和沉降的基地。

基础施工中,需按照工程设计要求进行基础的浇筑和养护,并确保基础的稳固性和平整度。

3.泵的安装:立式轴流泵的安装一般分为两个步骤。

首先是安装泵体,将泵体放置在基础上,然后固定好螺栓。

其次是安装电动机,将电动机安装在泵体上,并与泵体连接好。

在安装过程中,需要注意泵体和电动机的安装方向是否正确,防止安装时出现错误。

4.电气连接:立式轴流泵安装完毕后,需要进行电气连接。

根据电气接线图,将电动机的电源线与电控柜相连接。

在接线过程中,需注意线缆的规格和截面积是否符合要求,电气连接的牢固性和可靠性。

5.系统调试:安装完毕后,需进行系统调试。

首先保证供电系统的正常工作,然后启动泵进行试运行。

在试运行过程中,观察泵的运行情况,如有异常及时停机检修。

同时进行泵的调整,如调整叶轮的角度和转速,以使泵的工作效率达到最佳状态。

6.维护保养:安装完成后,要定期进行维护保养工作。

定期检查泵的运行情况,如泵的转速、电流和温度等参数是否正常;定期清洗和检修泵的部件,如叶轮、轴承等;定期更换润滑油和密封件。

7.安全注意事项:在安装立式轴流泵时,要注意安全。

如在安装过程中要用到大型机械设备,应采取相关的安全操作措施;在接通电源时,要确保设备的接地线正常连接,以防止电击事故的发生;在运行过程中,要及时处理泵的异常情况,如过载、漏水等,确保泵的安全运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立式轴流泵的工作原理、构造及维修
一、立式轴流泵概述
轴流泵以单级立式轴流泵运用最广泛,此种泵是一种大流量、低扬程的泵,可抽送40℃以下的清水或雨水、江河水、污水及类似于清水的其它液体介质。

可用于农业排灌、城市给排水、热电站输送循环水或其他水利工程之用。

立式轴流泵的型号众多,以油田给排水为例,常用型号有28ZLB-70、
36ZLB-4A、40ZLB-85、700ZLB-1.3-7.2等。

立式轴流泵的型号众多,以油田给排水为例,常用型号有28ZLB-70、36ZLB-4A、40ZLB-85、
700ZLB-1.3-7.2等。

轴流泵的型号意义:28 Z L B—70
28--泵的出水口直径为28英寸;Z--轴流泵;L--立式结构;B--半调节叶片;70--比转速被10除所得的化整数
二、立式轴流泵的工作原理与构造
1、立式轴流泵的工作原理
立式轴流泵是以空气动力学中,机翼的升力理论为基础。

当流体绕过翼型时,在翼型的首端点处分离成为两股流,它们分别经过翼型的上表面和下表面,然后同时在翼型的尾端汇合,由于沿翼型下表面的路程比上表面路程长一些,流体沿翼型下表面的流速要比沿翼型上表面流速大,相应的,翼型下表面的压力将小于上表面,流体对翼型有一个向下的作用力,同样,翼型对于流体也将产生一个反作用力,与此作用力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流体上,在此力作用下,水就被压升到一定的高度上去。

2、立式轴流泵的构造
立式轴流泵的构造主要有:喇叭管、叶轮、导叶体、出水弯管、泵轴、轴承、填料函、传动轴等。

分述如下:
1) 喇叭管:喇叭管为中小型立式轴流泵的吸水室,用铸铁铸造,他的作用是把水以最小的损失均匀的引向叶轮。

2) 叶轮:叶轮是轴流泵的主要工作部件,有叶片、轮毂、导水锥等组成。

3) 导叶体:导叶体位于叶轮上方,他的主要作用是消除水流的旋转运动,减少水头损失。

同时可将水流的部分动能转变为压能。

4) 泵轴和轴承:泵轴采用优质碳素钢制成,主要是用来向叶轮传递扭矩的。

5) 传动轴:立式电机与水泵之间的连接轴为传动轴,主要作用是将电机功率传递给水泵。

6) 填料函:在泵轴穿出出水弯管的地方,装有填料密封装置。

三、立式轴流泵的性能特点
立式轴流泵与离心泵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1) 扬程随流量的减少而剧烈增大, Q-H曲线徒增,主要原因是,流量较小时,在叶轮叶片的进口和出口处产生回流,水流多次重复得到能量,类似于多级加压状态,所以扬程急剧增大,从而造成轴功率增大的现象。

2) Q-N曲线是徒降曲线,因此,轴流泵启动时,应当在闸阀全开启的情况下启动电动机。

3) Q-η曲线呈驼峰形。

即高效率工作的范围很小,流量在偏离设计工况点不远处效率就很快下降。

根据轴流泵的这一特点,采取闸阀调解流量是不利的,一般只能采取改变叶片装置角的方法来改变其性能曲线。

4) 在水泵样本中,一般轴流泵的汽蚀余量都要求较大,因此,其最大允许的吸上真空高度都较小,需考虑轴流泵的进水条件、运行中实际工况点与该泵设计工况点的偏离程度等。

四、立式轴流泵的维修工艺
立式轴流泵在运行中可能会发生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如不及时解决,将会导致损坏零件,影响正常抽水。

排除水泵故障首先要正确判断故障产生的原因,再确定相应地排除方法。

立式轴流泵常见的故障原因及其排除方法如下:
1、启动后不出水或出水量少
原因及处理方法如下:
1) 叶轮淹没深度不够。

处理方法是调整叶轮淹没深度。

2) 叶轮转向不对。

处理方法是调整电机转向。

3) 叶片损坏或叶片定位销断裂。

处理方法是更换叶片或定位销。

4) 泵进口或叶轮被杂物堵塞。

处理方法是清除杂物。

5) 泵轴脱落。

处理方法是重新装配或更换泵轴。

2、振动大或有噪音
原因及处理方法如下:
1) 地角螺栓松动。

处理方法是旋紧地角螺栓,垫牢底座。

2) 泵轴弯曲或联轴器不同心。

处理方法是矫正或调整同心度。

3) 泵轴和水导轴承磨损。

处理方法是更换水导轴承或泵轴
4) 叶片缺损或缠有杂物。

处理方法是更换叶片、清除叶片杂物。

5) 产生汽蚀。

处理方法是改善吸水条件,防止汽蚀。

6) 联轴器断裂或脱落。

处理方法是更换联轴器。

7) 轴承箱内轴承损坏。

处理方法是更换轴承。

3、电流突然升高或过低
原因及处理方法如下
1) 叶片转角或缠有杂物。

处理方法是更换叶片,清除杂物。

2)水导轴承腐蚀,发生粘轴。

处理方法是更换水导轴承。

3) 泵轴或联轴器脱落、断裂。

处理方法是更换泵轴或联轴器。

4) 叶轮外壳脱落。

处理方法是更换叶轮外壳。

5) 出水拍门开启程度过小。

处理方法是检查拍门销轴、加注润滑脂。

6) 叶轮脱落。

处理方法是更换叶轮。

4、轴承箱温度过高
1) 润滑油严重不足。

处理方法是添加润滑油。

2) 发生严重磨损。

处理方法是查找原因,更换部件
五、立式轴流泵的工艺改造
胜利油田地处黄河三角洲,黄河含沙量高,频繁断流和不规律来水,各使用单位为确保抢蓄水任务的完成,强启强运轴流泵的现象十分普遍,造成泵件的损坏比较严重和集中,同时,由于三角洲地区土质松软,各立式轴流泵站普遍存在地基沉降问题,由于地基不规则沉降,造成泵体水平和垂直度超差,泵件磨损严重,运行振动大。

这种情况在各水厂泵站普遍存在,只是沉降幅度存在差异。

针对生产中出现的问题,加大了对立式轴流泵的维修改造力度,对泵的结构、材质、工艺等方面的改造进行了探索和尝试,主要有:
1、加强探索立式轴流泵的超常规维修
在泵站的维修中,对问题突出的轴流泵,进行了彻底拆卸,二次组装。

针对该泵站润滑水压力严重不足,造成橡胶轴承经常因缺水而严重磨损的情况,在借鉴其他泵型的经验基础上,取消了该泵型的润滑水
系统,以其提升的黄河水进行自润滑,并更换水导轴承的材质,增加其耐磨性;同时,采用经过喷塑处理的叶片,增加叶片的抗汽蚀能力。

在对泵体基础进行重新调整,最大程度降低对泵体的影响,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2、进行材质和结构上的改造
由于地基不规则沉降,造成泵体磨损严重。

在改造过程中,与厂家联络,采用中科院研究的新泵型,该泵型采用了多项新技术,最突出的有三方面,首先,该泵型对轴流泵的核心部件—叶轮的材质进行了改进,由原来的铸铁结构改为全部铸钢结构,而且该叶轮采用了仿型铣加工技术,对叶轮表面进行二次加工处理,提高了叶轮表面的光洁度和尺寸精度,同时在叶片表面喷涂金属陶瓷,使其具有优良的抗汽蚀能力和抗磨损能力;其次,该泵型对泵体中的易损件—水导轴承,在材质上进行了较大改进,针对上水导轴承处泵轴的摆动幅度小,又要有一定的耐磨性的情况,采用了主要成分为酚醛树脂的水导轴承(即F-102),较好的处理了磨损与柔韧性之间的矛盾,而针对下水导轴承主要承担限制泵轴窜动实际,该泵型采用了主要成分为复合纤维的水导轴承,由于该材质具有耐磨、抗冲击、自润滑性和减震性好的特点,大大提高了水导轴承的综合性能;再者,该泵型采用了新研制的叶轮外壳,其外形为直筒型,经改进试验后,直筒式的叶轮外壳较传统的球体型叶轮外壳上水量有大幅度提高,实际运行也做了良好的证明,而且该结构在泵的安装中还有利于叶轮位置的调节。

此后,在实际的运行中,该泵运行平稳、出水量大,并且运转总时间超过3000个小时无严重故障,体现出良好的使用性能。

综上所述,随着时间的推移,多数立式轴流泵的使用进入中后期,再加上地基不规则沉降对泵体的影响,泵部件的损坏范围将不断增大,泵的维修难度也将进一步加大,今后必须加大维修的技术含量,不断加强对旧泵体的改造的力度,加大新泵型的推广,才能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使其为给排水的生产运行做出更大的贡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