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动作分析的步骤PPT课件
合集下载
舞蹈的基本方法和技巧PPT课件

3. 舞蹈的意境 4. 舞蹈的主题动作
二、 编舞的基本方法
(一) 重复
重复是组合舞蹈语言最原始、最简便的方法, 其目的是保留视觉的延续性。 (1) 单一重复。 这是指一个动作、一个姿态、一个步法、一个技巧的重复。 (2) 组合重复。 这是指两个以上的动作组合起来进行重复。 (3) 舞句重复。 这是指把由两个八拍的动作组合所形成的一个舞句进行重复。 (4) 舞段重复。 这是指把由四个八拍的动作舞句形成的一个舞段进行重复。 (5) 不间断重复。 这是指连续重复一组或一个动作。
三、 编舞的技法
(四) 动作动势编舞法
(六) 音乐编舞法
(五) 动作部位限定法
(七) 即兴编舞法
四、 编舞练习
1. 动作分解、变化的基本练习 选一个原始动作, 进行动态、动速、动律、 动力变化的练习。 其练习方法如下。 (1) 动作方向变化的练习。 (2) 改变运动结构、顺序或者把动作重新 组合、减化的练习。 (3) 改变速度、力量的练习。 (4) 动作空间变化的练习。 (5) 动作行进方向变化的练习。
二、 双人舞编舞技法
(四) 影子编舞技法
1. 倒影法
2. 影仿法
二、 双人舞编舞技法
(五) 双人相距技法 双人相距技法是指两个人之间存在一定的距离, 在保持这个距离 的情况下用舞蹈来表现。
(六) 流动线条法 1. 线条法 2. 划圆法
(七) 托举技法 1. 复合托举 2. 空间对比托举
二、 双人舞编舞技法
五、 即兴舞的编舞技法
01 注入多种元素的训练
02 感觉的训练
03 想象力的训练
六、 儿童舞蹈的编创技法
1. 从生活出发, 把握儿童的心理特征 儿童舞蹈的题材主要源于儿童自身的生活。 编舞者要以儿童的心理状态 深入儿童的生活中, 观察他们的生活。
幼儿舞蹈步法-蹦跳步PPT.ppt

学前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
第八章 幼儿舞蹈创编
第一节 幼儿舞蹈步法(2)
第一节 幼儿舞蹈步法(2)
《幼儿教师舞蹈技能》
学前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
第八章 幼儿舞蹈创编
《蹦跳步》
第一节 幼儿舞蹈步法(2)
《幼儿教师舞蹈技能》
Hale Waihona Puke 学前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动作要领 双脚正步并拢,一拍一 次前脚掌着地跳跃,起跳前, 双膝略微弯曲,落地时,单 脚或者双脚着地,跳跃要轻 盈富有弹性。蹦跳标的目的 为:前、后、左、右、斜前 方、斜后方等。蹦跳形式有: 双起双落、单起双落、双起 单落。可以用于学小兔子跳 的动作。
第一节 幼儿舞蹈步法(2)
第八章 幼儿舞蹈创编 《幼儿教师舞蹈技能》
学前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
第八章 幼儿舞蹈创编
第一节 幼儿舞蹈步法(2)
《幼儿教师舞蹈技能》
学前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
第八章 幼儿舞蹈创编
第一节 幼儿舞蹈步法(2)
《幼儿教师舞蹈技能》
第八章 幼儿舞蹈创编
第一节 幼儿舞蹈步法(2)
第一节 幼儿舞蹈步法(2)
《幼儿教师舞蹈技能》
学前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
第八章 幼儿舞蹈创编
《蹦跳步》
第一节 幼儿舞蹈步法(2)
《幼儿教师舞蹈技能》
Hale Waihona Puke 学前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动作要领 双脚正步并拢,一拍一 次前脚掌着地跳跃,起跳前, 双膝略微弯曲,落地时,单 脚或者双脚着地,跳跃要轻 盈富有弹性。蹦跳标的目的 为:前、后、左、右、斜前 方、斜后方等。蹦跳形式有: 双起双落、单起双落、双起 单落。可以用于学小兔子跳 的动作。
第一节 幼儿舞蹈步法(2)
第八章 幼儿舞蹈创编 《幼儿教师舞蹈技能》
学前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
第八章 幼儿舞蹈创编
第一节 幼儿舞蹈步法(2)
《幼儿教师舞蹈技能》
学前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
第八章 幼儿舞蹈创编
第一节 幼儿舞蹈步法(2)
《幼儿教师舞蹈技能》
7.3古典舞身韵八大基本动律元素 课件(共28张PPT) 《形体礼仪》(上海交大出版社)

图7-57
图7-58
图7-59
图7-60
古典舞身韵形体组合
图7-61
图7-62
图7-63
图7-64
[28]~[31]:动作同[24]~[27],方向相反。如图7-61~图7-64所 旁起的同时出右脚蹲。如图7-65所示。 5~8拍:左后斜蹬地双手变左手在上顺风旗。如图7-66所示。 [33]~8拍:双手收回胸前变交叉按掌。如图7-67所示。 [34]~8拍:保持手部造型,往下(女)交叉蹲(男)单跪半蹲。如图7-68 所示。
古典舞身韵形体组合
[14]~[15]:接之前动作双手托掌,胸前端掌亮相。如图7-45所示。 [16]~[17]:接反面左双晃手,左顺风旗亮相。如图7-46所示。 [18]~8拍:双手放下,提手起范儿,收回背手。如图7-47所示。
图7-45
图7-46
图7-47
古典舞身韵形体组合
图7-48
图7-49
图7-31
八、旁提
图7-32
“旁提”是躯干的“弧线”动律,它是完成体态的 线条感很重要的动律元素。
“旁提”的做法是:在“沉”往上“提”的过程中, 身体由下经“移”往上的上身按弧线进行运动,形象犹 如一轮弯月和满风的船帆。动作过程中注意以腰部带肋, 以肋带肩,一节一节往上提,最后形成“旁提”状。如 图7-32所示。
5~8拍:提手跪起收左脚变成小八字步站位,提手收背手。如图7-52~图753所示。
图7-51
图7-52
图7-53
古典舞身韵形体组合
图7-54
图7-55
图7-56
[22]~[23]:起右手单山膀。起右手立半掌起范儿,左手背手,左手方向 走圆场一小圈回到原点,背手站位。如图7-54~图7-56所示。
幼儿扁担舞教学ppt课件

安全提示
强调在舞蹈过程中应注意的安全事项,如防止摔倒、避免碰撞等,以确保幼儿的安全。
03
CHAPTER
教学方法与技巧
激发幼儿兴趣与参与度
01
02
03
故事导入
通过讲述与扁担舞相关的 故事或传说,吸引幼儿的 注意力,激发他们对扁担 舞的兴趣。
音乐配合
选择节奏明快、旋律优美 的音乐,让孩子们在欢快 的氛围中感受扁担舞的韵 律。
多元化教学内容
在保持传统特色的基础上,可以 融入更多的现代元素和多元化内
容,丰富扁担舞的教学内涵。
跨学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融合
可以将扁担舞与其他学科进行融 合,如音乐、美术等,以促进幼
儿的全面发展。
对幼儿扁担舞教学的建议与展望
加强师资培训
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是促进幼儿扁 担舞教学发展的关键。
注重个体差异
针对不同年龄段和水平的幼儿,制定个性化的教 学方案,以满足不同幼儿的需求。
幼儿扁担舞表演展示
展示内容
幼儿扁担舞的完整表演,包括基本步伐、动作组合和队形变换等。
展示效果
通过表演展示,使家长和其他观众了解幼儿扁担舞的教学成果,同时增强幼儿的自信心 和表现力。
05
CHAPTER
总结与展望
幼儿扁担舞教学的意义与价值
促进幼儿身体协调性发展
扁担舞是一项全身运动,通过学习扁担舞,幼儿可以锻炼身体的 协调性和灵活性,提高身体素质。
特点和风格
特点
扁担舞以扁担为道具,通过敲击和舞蹈动作展现出欢快、热 烈的气氛。
风格
扁担舞风格独特,动作灵活多变,节奏感强烈,具有浓厚的 民间气息。
文化意义与价值
文化意义
强调在舞蹈过程中应注意的安全事项,如防止摔倒、避免碰撞等,以确保幼儿的安全。
03
CHAPTER
教学方法与技巧
激发幼儿兴趣与参与度
01
02
03
故事导入
通过讲述与扁担舞相关的 故事或传说,吸引幼儿的 注意力,激发他们对扁担 舞的兴趣。
音乐配合
选择节奏明快、旋律优美 的音乐,让孩子们在欢快 的氛围中感受扁担舞的韵 律。
多元化教学内容
在保持传统特色的基础上,可以 融入更多的现代元素和多元化内
容,丰富扁担舞的教学内涵。
跨学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融合
可以将扁担舞与其他学科进行融 合,如音乐、美术等,以促进幼
儿的全面发展。
对幼儿扁担舞教学的建议与展望
加强师资培训
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是促进幼儿扁 担舞教学发展的关键。
注重个体差异
针对不同年龄段和水平的幼儿,制定个性化的教 学方案,以满足不同幼儿的需求。
幼儿扁担舞表演展示
展示内容
幼儿扁担舞的完整表演,包括基本步伐、动作组合和队形变换等。
展示效果
通过表演展示,使家长和其他观众了解幼儿扁担舞的教学成果,同时增强幼儿的自信心 和表现力。
05
CHAPTER
总结与展望
幼儿扁担舞教学的意义与价值
促进幼儿身体协调性发展
扁担舞是一项全身运动,通过学习扁担舞,幼儿可以锻炼身体的 协调性和灵活性,提高身体素质。
特点和风格
特点
扁担舞以扁担为道具,通过敲击和舞蹈动作展现出欢快、热 烈的气氛。
风格
扁担舞风格独特,动作灵活多变,节奏感强烈,具有浓厚的 民间气息。
文化意义与价值
文化意义
幼儿园基本舞步 ppt课件

18
2、撩掌 手臂旁抬,掌心向下,用手腕 带动向上撩起。可静止在托掌位。
19
3、推掌 (立掌)按掌位掌心向上,臂 不动,手掌向里绕腕,成掌心向 前,推出。
20
4、摊掌 按掌臂不动,向外绕腕成掌心 向上,指尖向前,微下倾。
21
5、盘掌
a.外上盘掌掌心向上,屈肘端于腰侧,指 尖向腰,手先移向按掌位,掌心保持向上, 接着以手腕为轴,用指尖带动,向外划一 平圆。
24
8、双晃手
双臂在左前下平伸,距离同肩 宽,在身前垂直面经左、上向右 划一立圆,上半圆掌心渐旋向前, 下半圆掌心渐旋向后,可静止在 托掌位。晃动时,双臂靠近身体, 动作要连贯。
25
9、小五花
两掌心相对,手腕相靠,交叉 在胸前,右掌在上,两掌指尖保 持在相对方向,划平圆一周,成 左掌在上,然后可经撩掌成顺风 旗。动作要连贯,圆润,划圆时 掌心向上手腕相靠。
47
回顾:
一、手臂的位置(6点) 二、由上手位演变出的常用动作(6种) 三、手臂的动作(10个) 四、步位(7个)
五、步法(12个)
48
谢谢大家!
49
33
7、弓步 a.正弓步站右丁字步,右脚顺 脚尖方向迈出,屈膝,小腿垂直, 左腿直,重心在中间,上身与右 脚尖同一方向。
34
五、步法
1、踮步
踮起脚尖向前走踮起脚尖向前走的练习是训练幼儿舞 蹈时的良好姿态,也是为学习碎步打好基础。因为脚尖踮 起(又称起踵,即把脚跟提起来)能抬头、挺胸、收腹, 使身体有良好的姿态。练习时先在原位踮起脚尖,然后再 向前走。由于幼儿的控制力差,容易疲劳,所以练习的时 间不能太长,向前走时速度不能太慢。一般双手叉腰,按 音乐的节奏和走步相间隔来进行。踮起脚尖向前走,一般 采用2/4或4/4拍音乐为合适,3/4拍音乐亦可用,但不宜 多用。
2、撩掌 手臂旁抬,掌心向下,用手腕 带动向上撩起。可静止在托掌位。
19
3、推掌 (立掌)按掌位掌心向上,臂 不动,手掌向里绕腕,成掌心向 前,推出。
20
4、摊掌 按掌臂不动,向外绕腕成掌心 向上,指尖向前,微下倾。
21
5、盘掌
a.外上盘掌掌心向上,屈肘端于腰侧,指 尖向腰,手先移向按掌位,掌心保持向上, 接着以手腕为轴,用指尖带动,向外划一 平圆。
24
8、双晃手
双臂在左前下平伸,距离同肩 宽,在身前垂直面经左、上向右 划一立圆,上半圆掌心渐旋向前, 下半圆掌心渐旋向后,可静止在 托掌位。晃动时,双臂靠近身体, 动作要连贯。
25
9、小五花
两掌心相对,手腕相靠,交叉 在胸前,右掌在上,两掌指尖保 持在相对方向,划平圆一周,成 左掌在上,然后可经撩掌成顺风 旗。动作要连贯,圆润,划圆时 掌心向上手腕相靠。
47
回顾:
一、手臂的位置(6点) 二、由上手位演变出的常用动作(6种) 三、手臂的动作(10个) 四、步位(7个)
五、步法(12个)
48
谢谢大家!
49
33
7、弓步 a.正弓步站右丁字步,右脚顺 脚尖方向迈出,屈膝,小腿垂直, 左腿直,重心在中间,上身与右 脚尖同一方向。
34
五、步法
1、踮步
踮起脚尖向前走踮起脚尖向前走的练习是训练幼儿舞 蹈时的良好姿态,也是为学习碎步打好基础。因为脚尖踮 起(又称起踵,即把脚跟提起来)能抬头、挺胸、收腹, 使身体有良好的姿态。练习时先在原位踮起脚尖,然后再 向前走。由于幼儿的控制力差,容易疲劳,所以练习的时 间不能太长,向前走时速度不能太慢。一般双手叉腰,按 音乐的节奏和走步相间隔来进行。踮起脚尖向前走,一般 采用2/4或4/4拍音乐为合适,3/4拍音乐亦可用,但不宜 多用。
舞蹈优秀ppt课件

角色的情感。音乐是舞蹈的伴侣,为舞蹈提供了节奏和旋律的背景。
舞蹈的发展历程
总结词
舞蹈的发展历程漫长而丰富多彩,从原始的 仪式舞蹈到现代的各种流派,经历了许多变 化和革新。
详细描述
舞蹈起源于古代的仪式和庆典活动,随着人 类文明的发展,逐渐演变成了一种独立的艺 术形式。古典舞蹈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达到 了巅峰,而现代舞蹈则在美国兴起并迅速传 播到世界各地。如今,舞蹈已经发展成为一 个多元化的领域,包含了各种风格和技术流 派,为观众提供了丰富多彩的视觉和情感体
现代舞蹈作品
总结词
现代舞蹈作品追求自由、奔放的表现形式,强调个性表达和创新。
详细描述
现代舞蹈作品打破了传统的舞蹈规范和框架,更加注重个性表达和创新。这些作 品通常以即兴创作和自由发挥为基础,展现出舞者的内心世界和情感体验,具有 强烈的现代感和实验性。
民族舞蹈作品
总结词
民族舞蹈作品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地方文化风情,展现出各民族独特的艺术魅力。
音乐理解
深入理解音乐的结构、节奏和情感, 将音乐与舞蹈完美结合,增强舞蹈的 表现力。
03
经典舞蹈作品赏析
古典舞蹈作品
总结词
古典舞蹈作品通常具有端庄、典雅的特点,强调舞者的技巧和表现力。
详细描述
古典舞蹈作品通常以传统的舞蹈技巧和规范为基础,展现出优雅、高贵的艺术 风格。这些作品注重舞者的技巧和表现力,通过复杂的舞步和动作组合,展现 出古典舞蹈的独特魅力。
掌握正确的起跳、腾空和 落地姿势,使跳跃动作更 加轻盈、优美。
旋转技巧
通过快速、流畅的旋转动 作,展现舞蹈的动态美和 技巧性。
翻滚技巧
在舞蹈中加入翻滚动作, 增加舞蹈的多样性和视觉 效果。
舞蹈表现力
舞蹈的发展历程
总结词
舞蹈的发展历程漫长而丰富多彩,从原始的 仪式舞蹈到现代的各种流派,经历了许多变 化和革新。
详细描述
舞蹈起源于古代的仪式和庆典活动,随着人 类文明的发展,逐渐演变成了一种独立的艺 术形式。古典舞蹈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达到 了巅峰,而现代舞蹈则在美国兴起并迅速传 播到世界各地。如今,舞蹈已经发展成为一 个多元化的领域,包含了各种风格和技术流 派,为观众提供了丰富多彩的视觉和情感体
现代舞蹈作品
总结词
现代舞蹈作品追求自由、奔放的表现形式,强调个性表达和创新。
详细描述
现代舞蹈作品打破了传统的舞蹈规范和框架,更加注重个性表达和创新。这些作 品通常以即兴创作和自由发挥为基础,展现出舞者的内心世界和情感体验,具有 强烈的现代感和实验性。
民族舞蹈作品
总结词
民族舞蹈作品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地方文化风情,展现出各民族独特的艺术魅力。
音乐理解
深入理解音乐的结构、节奏和情感, 将音乐与舞蹈完美结合,增强舞蹈的 表现力。
03
经典舞蹈作品赏析
古典舞蹈作品
总结词
古典舞蹈作品通常具有端庄、典雅的特点,强调舞者的技巧和表现力。
详细描述
古典舞蹈作品通常以传统的舞蹈技巧和规范为基础,展现出优雅、高贵的艺术 风格。这些作品注重舞者的技巧和表现力,通过复杂的舞步和动作组合,展现 出古典舞蹈的独特魅力。
掌握正确的起跳、腾空和 落地姿势,使跳跃动作更 加轻盈、优美。
旋转技巧
通过快速、流畅的旋转动 作,展现舞蹈的动态美和 技巧性。
翻滚技巧
在舞蹈中加入翻滚动作, 增加舞蹈的多样性和视觉 效果。
舞蹈表现力
舞蹈动作分析的步骤

02
舞蹈动作分析的步
骤
观察舞蹈视频
01
观察舞蹈视频是舞蹈动作分析的 第一步,通过观察可以了解舞蹈 动作的形态、节奏、速度和力量 等方面的特点。
02
在观察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舞 蹈动作的细节,如手部、脚部、 腰部和身体姿态等,以便更好地 理解舞蹈动作的特点和规律。
记录关键动作
在观察舞蹈视频后,需要将关键动作记录下来,以便后续的 分析和总结。
舞蹈动作分析将与生物学、物理学、 心理学等学科进行更紧密的合作, 从多角度深入探讨舞蹈动作的内在 机制和表现力。
对舞蹈艺术的意义和价值
促进舞蹈理论的发展
舞蹈动作分析将有助于深入理解舞蹈艺术的本质和规律,推动舞 蹈理论的发展和完善。
提高舞蹈教学质量
通过对舞蹈动作的精准分析,教师可以更好地指导学生的舞蹈技巧 和动作规范,提高教学质量。
04
案例分析
案例一:古典芭蕾舞动作分析
总结词
优雅、规范、细腻
详细描述
古典芭蕾舞动作分析注重优雅的体态和规范化的技巧,要求舞者具备高度的柔韧性和协调性。在动作 分析中,古典芭蕾舞强调身体线条的流畅和动作的细腻变化,注重通过细节表现情感和故事。
案例二:现代舞动作分析
总结词
自由、即兴、情感表达
详细描述
现代舞动作分析注重舞者的自由表达和即兴创作,不拘泥于传统规范和技巧。舞者通过个性化的动作和节奏变化, 表达内心的情感和思想,强调与观众的情感共鸣。在现代舞动作分析中,观察舞者的情感表达和身体语言的创新 性是重点。
案例三:街舞动作分析
总结词
活力、个性、技巧
详细描述
街舞动作分析注重活力四溢的表演和个性化的技巧展示。街舞包括多种风格,如嘻哈、 霹雳舞等,每种风格都有独特的动作特点和表现方式。在街舞动作分析中,观察舞者的
第5章 舞蹈基本功训练《舞蹈》教学课件

第二节 胸腰及腰部能力训练
(二) 胸腰训练二
动作要求
仰卧地面,头朝3点或7点方向,双 手手心贴地,距头顶45°,由胸椎主动, 一节节挑起到头顶,头要留住,稍离地 面即可(见图5-1)。一个八拍一节节 挑起,半拍停,半拍一节节躺平。胸部 尽量要松弛,肩胛骨向后夹,胸往上迎 出去。落下时头先留住,由胸椎一节节
第二节 胸腰及腰部能力训练
(二) 站下腰
动作要求 双脚分开与肩同宽,双手臂伸直于头的两侧,用大臂内侧夹住耳朵 (见图5-3)。之后,在做弯腰动作时,头先走,臀部向前用力顶,下 腰时腿要直立,不能弯曲,腰下到不能再下的时候腿再弯,双手落地并 去找脚跟,五指的方向朝向脚跟,头一直抬看手,脚跟要向下踩,重心 最好不要挪到手上,重心始终在脚上(见图5-4)。立起时膝盖要向上 蹬直,胯向上用力,臀部向前顶,手推地,脚要一直向下踩,注意要最
第二个八拍:动作、节奏与第一个八拍一致,不同之处是将双 肩上抬的动作改为双肩用力向前合拢,将双肩用力下沉的动作改
第一节 舞蹈基本站姿及头、颈、肩部位训练
训练步骤: 第三个八拍:双肩用力向上、向后、向下、向前做环动,每个 第四个八拍:双肩向下、向后、向上、向前做反向环动,每一
第一节 舞蹈基本站姿及头、颈、肩部位训练
意在做动作时用头尖引领,主要练习头颈部位的能动性和灵活性。
第一节 舞蹈基本站姿及头、颈、肩部位训练
(二) 头、颈部位训练二
训练步骤:
第一个八拍:1—2拍颈部向前移动,3—4拍颈部回到直立位 置,5—6拍颈部向后移动,7—8
第二个八拍:动作与第一个八拍节奏一样,只是将颈部移动
第一节 舞蹈基本站姿及头、颈、肩部位训练
图59
三、 踢腿
第三节 腿部能力训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2
擦地训练的最常见错误包括:
动作脚“抬”出去,而非一节节“擦” 出去——这主要是舞蹈演员的内侧肌群没有 充分伸展,股四头肌主动收缩,没有使肌肉 在纵轴上拉长。这样容易练粗腿,肌肉线条 也受影响,所以训练时一定要严格按照规格 要领去做。
.
13
动作脚后跟朝向后方——外旋大腿的肌肉放松。在此类练习中, 外旋肌肉是保持大腿转开的固定肌,一定要保持收缩用力,维 持下肢的外开姿态。舞蹈演员要想提高外开肌肉的力量,须在 平时进行基本功站立练习时就要意念支配肌肉收缩,使大腿充 分转开,由此外开肌肉即可得到锻炼。由于基本功训练课中多 以外开为基本姿态,所有动作基本是在外开基础上进行训练, 外开肌肉长时间的固定工作,极易造成肌肉疲劳、血液循环不 畅,甚至紧缩的肌肉会压迫神经,所以组合间隙中,学员要抖 动肢体,使它们得以放松,课后则更要重视松弛、伸展肌肉, 及时解除疲劳,提高肌肉的使用效率。
第二节 舞蹈动作分析
.
1
舞蹈动作的解剖学分析,是以人体的动、静力
学理论为基础,将运动系统作为一个完整结构,结
合人体的实际情况,探讨实现人体运动时骨、关节、
肌肉活动的普遍规律。通过动作分析,使我们了解
舞蹈动作技术的科学性和先进性,并且能以正确的、
合理的动作技术规格和要求指导舞蹈教学及训练,
以达到提高舞蹈技术水平和预防舞蹈损伤的目的。
(2)髋关节外旋,原动肌为臀大肌,在近固定完成支持 工作。
(3)膝关节伸,原动肌为股四头肌,近固定完成支持工作。 (4)踝关节屈,原动肌为小腿三头肌、胫骨后肌、腓骨长
短肌 ,在近固定完成支持工作。 (5)跖趾关节屈,原动肌为趾长屈肌和踇长屈肌,在近固
定完成支持工作。 。
.
17
3.支撑腿
(1)髋关节外旋,原动肌为臀大肌、 缝匠肌,在近固定完成支持工作。
.
5
二、舞蹈动作实例分析 (一)旁擦地
.
6
1.“旁擦地”的动作要领
在整个动作过程中,两腿始终外旋转开, 膝盖伸直,并使外开与伸直形成一股向上的 合力。
.
7
动作腿向旁擦出的过程中,脚掌应尽力长久 地贴在地板上,脚跟、脚心、脚掌应该依次 离开地面,脚趾向旁伸到最远端,最后绷紧、 延伸,轻轻点在地板上。身体重心移到支撑 腿上,重心的移动应是从两脚移到一只脚上, 以便另一只脚能自由地动作。骨盆一定要保 持稳定,而使躯干保持正确站立的基本姿态. 擦地收回时,动作腿由脚尖点地逐渐过度到 脚掌、脚心、脚跟,重心由单脚移到双脚, 要领同擦出时相同。
.
4
一、舞蹈动作分析的步骤
第三步:分析各阶段、身体各环节的运动状况。这一步骤是动 作分析全过程的重点。 包括四小点 ① 确定身体各环节在相应关节处的运动;②分 析身体各环节的受力情况,即指出原动肌以及原动肌工作时的 固定点等;③说明肌肉在什么状态下工作,包括说明肌肉的动 力性工作、静力性工作状况;④小结对所分析的动作作出简要 评价;从解剖学角度指出所分析动作的技术关键、动作的合理 性,并分析易犯错误动作的解剖学机制,并能有针对性地提出 改进措施及建议。
因此,了解和掌舞蹈动作分析内容,对提高舞蹈
教学和训练质量,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
2
通过舞蹈动作分析,应达到以下几个目的: (1) 进一步系统地巩固过去所学的舞蹈解剖学知
识。 (2) 初步运用所学解剖学知识,结合舞蹈训练实
际,分析一些技术动作,通过分析达到: ①了解完成某些技术动作的有关肌肉名称及所在
.
11
通过耗、压旁腿及横叉练习可提高内侧肌群 的伸展性。擦地主要锻炼的肌肉是臀部肌肉、 股四头肌、小腿后群肌肉以及大腿内侧肌群, 其中最重要的是小腿深层的趾长屈肌、踇长 屈肌,锻炼绷脚背、绷脚趾的能力,训练脚 推离地面的感觉和意识。可练习“擦地脚抓 毛巾”,锻炼脚的敏感性及感觉意识。大腿 内侧肌群是内收下肢的动力,在练习时要用 意识控制动作,想像内侧肌群用力收缩,这 样效果可更明显。
位置; ②为鉴别合理的技术动作提供一些依据; ③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些提高舞蹈技术技能的辅助
训练手段。 (3)通过动作分析的实际操作,初步学会科研方法。
.
3
一、舞蹈动作分析的步骤
舞蹈动作分析的步骤包括三步: 第一步: 描述动作要领。 第二步:划分动作阶段和确定动作的开始阶段。各类舞姿 跳按动作的顺序来确定。
.
8
2.向旁擦出
(1) 髋关节外展,原动肌为臀中肌、臀 小肌,在近固定完成克制工作。
(2)膝关节伸,原动肌为股四头肌,在 近固定完成支持工作。
(3) 踝关节屈,原动肌为小腿三头肌、 胫骨后肌、 腓骨长短肌,在近固定完 成克制工作。
(4) 跖趾关节屈,原动肌为趾长屈肌和 踇长屈肌,在近固定完成克制工作。
.
14
(二)后控腿
.
15
(二)后控腿
1.“后控腿”的动作要领
后“控腿”动作属于肌肉静力 性工作,动作腿在髋关节处后 伸,外旋,骨盆稍前倾,腰椎 间互相撑开,使脊柱与动作腿 呈现一条弧线,重心落在支撑 脚上,呈稳定平衡
.
16
2.动作腿
(1)髋关节伸,原动肌为臀大肌、股二头肌、半腱肌、半 膜肌,在近固定完成支持工作。
(2)膝关节伸,原动肌为股四头肌, 在近固定完成支持工作,
.
18
4.小结
“控后腿”训练的是舞蹈演员下肢后伸的能力。 下肢在髋关节伸的幅度是基础,在此基础上要求控 制后腿在一定的高度。该动作不能仅靠下肢后伸, 还需要骨盆前倾、腰椎伸展来配合完成,主要训练 的肌肉是腰方肌、竖脊肌下部、臀大肌、大腿后群 肌肉、髂腰肌、股四头肌等。舞蹈演员可通过踢后 腿(快踢慢落)以及加强背肌力量训练——俯卧背 起、俯卧背腿等类似练习,和后腿慢板的组合练习, 提高控后腿能力。
.
9
3.擦地收回
(1) 髋关节内收,原动肌为大腿内侧肌 群,在近固定完成克制工作。
(2)膝关节伸,原动肌股四头肌,在近 固定完成支持工作。
(3) 踝关节伸,原动肌小腿三头肌和胫 骨后肌,在近固定完成退让工作。
(4) 跖趾关节伸,原动肌趾长屈肌肉和 踇长屈肌,近固定完成退让工作
.
10
4.小结
做“旁擦地”动作时,舞蹈演员的下肢 始终在外开位上,支撑腿要维持身体重心, 锻炼其静力控制能力,这也为舞蹈所有的控 制舞姿打下基础。动作腿的主要训练价值是 擦出时脚尽可能长的接触地面,最后被动地 离开地面。这里大腿内侧肌群的伸展性很重 要,如果没有好的伸展性,动作的幅度、流 畅都会受到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