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高20年高考理综阅卷体会及20复习感想

. . . .

.

.

.

07年高考理综阅卷体会及08复习感想

菱湖中学吴善勇

今年我省高考理科综合阅卷点设在杭州师范大学,本人于6月10日至20日参加了这次阅卷工作,在本次高考阅卷工作中对高考内容的理解及如何指导学生答题和08年高考复习的建议,就个人的理解向各位老师汇报一下。

一、网上阅卷情况简介

网上阅卷是指以计算机网络技术和图像处理技术为依托,以实现考试评卷公平公正性原则为最终目的一种新的阅卷方式。网上阅卷时,用高速扫描仪或专用阅卷机快速扫描答题卡。客观性试题部分计算机自动按照标准答案给分,主观性试题部分按题切割成一个个图片,由两个阅卷教师在各自的计算机上根据评分标准分别进行评分。当两个阅卷教师所给的分数差小于规定的误差值时,计算机自动取两人的平均分作为该考生这道题目的最终得分;当两个阅卷教师所给的分数超出规定的误差值时,服务器将自动将该考生该题的答题图片随机分发给第三个评阅此题的阅卷教师。该题组小组长负责对三评卷的随机抽查;第三位教师评阅此题的所给的分数与前两个教师的分数仍不匹配时,该试卷将发送到题组大组长处进行仲裁,也就是四评.

网上阅卷有很多优点,它可以实时了解每一位教师的阅卷质量和阅卷进度,每一个阅卷小组的阅卷状况,及时发现问题,纠正偏差,从而保证阅卷教师掌握标准的一致性,确保对阅卷的管理力度。但它也存在一些问题;在三评卷和四评卷中,特别是三评卷中,按照批卷系统,第三位教师评阅此题所给的分数与前两位批卷教师中的一位分数匹配时,计算机自动取这两人的平均分作为考生此道的最终得分;由于题组长人数教少,而三评卷和四评卷相对题组长而言数量太多了,一些教师被抽调去复查三评和四评;我参与了此项工作,三评卷中有相当比例的所谓匹配而给考生的分数是不正确的,那个不匹配的教师所评的分数才是正确的;有些老师戏称"真理掌握在少数人手中".我想这可能和此系统设计的思想有关,还有就是和试题本身有关。

二、第Ⅱ卷答题情况简单分析

2、22题分析:本题分两小题,第一小题6分,第二小题11分,共20分。均分7.21分。

第⑴小题分析:只有熟悉示波器各旋钮的作用才能完整、正确的作答。“练习使用示波器”在高考中曾考查过一次,今年是第二次在高考题中出现,这个实验可能不太被老师和学生重视;得分率比较低.做过这个实验的学生应该比较容易得分。

第⑵小题分析:第①小问中问三个落点的位置;和教材中实验的处理方法相同,难度不大;第②小问是教材实验原理的变通,因做平抛运动的时间相同,可以用平抛运动飞行的水平距离表示速度,理解了这一点就容易回答了。第③小问只有真正理解了平抛运动的本质才能作答。

在高考实验中,力学实验分值的比例超过电学实验是很少见的。验证动量守恒定律曾多次在高考实验中出现,这道实验题是用中学实验的方法验证普通物理中的恢复系数,有创新,但也不超过中学的要求,是一道较好的实验题。

3、23题分析:本题20分,均分10.27分。通过运动员训练交接棒的生活实际背景,考查学生构建物理模型,运用运动学的基础知识和规律的能力。只要学生能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规律,画出运动过程的草图,分析清楚相关的几何条件就能顺利地解决问题。在高考中单纯考查运动学知识并不多见,本题的难度也不大,体现了基础知识的重要性。

4、24题分析:本题20分,均分4.85分。这是一道力学碰撞中的动量能量问题,它主要考查考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运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本题的物理过程并不复杂,关键是寻找规律,对数学知识的要求较高。动量与能量是高中物理的重点知识,也是高考重点考查的内容;考生考前肯定复习过,但得分率很低,对此类重点、难点知识教师应该寻找有效突破的办法。

5、25题分析:本题22分,均分4.69分左右。本题是一个典型的带电粒子在有界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的问题。本题中的左边界较容易确定。正确地作出轨迹,结合相关的几何条件运算x轴荧光屏亮线的右边界也能确定。但x轴荧光屏亮线的左边界是隐含的,有许多同学找不出来。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圆周运动是高考常考的内容,这类题目涉及的物理学并不难,但与数学中的几何知识联系较多,不容易找到对应的轨迹和相关的几何条件。

本题难度并不太大,因为是物理最后一题,又受到24题难度较大的影响;同时还有时间的影响;许多考生没有答题;其实从评分标准来看,本题要得到6~10分还是比较容易的。

三、2020年高考(全国卷一)试卷特点评析

2020年理科综合试卷结构保持了一定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其中物理200分、化学108分、生物72分。整张试卷体现了基础性、能力性、综合性、现实性和前瞻性的特征,体现了以能力测试为主导,“以学科内综合为主”,本着高考选拔性考试原则,考查学生对理、化、生三科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及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尤其突出了这三科的实验性自然科学的特点。

1、保持稳定,敢于创新,适当控制难度、加大区分度

今年的“理科综合能力测试”以稳定为主,物理题的总体格局基本维持不变。试卷考查内容还是学科主体知识,比例合理,覆盖面较宽,难度较06年有所增加。试题运用常规的物理情景和常见设问方式,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做到了稳中求新,稳中求变。

命题贯彻了“以知识为依托,以能力立意”的命题指导思想,考查仍然注重中学教材的基本特点,继续体现了源于课本的命题原则。用“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验证弹性碰撞的恢复系数的实验设计,既源于教学重点,但不拘泥于教材,凸现了科学探究能力的考查、思维能力的考查,也体现了对创新意识、运用能力、迁移能力和拓展能力的考查,体现了当前课程改革的精神。

2、加大了试题知识面的覆盖,考察学生全面掌握知识的能力

该套试题主要考查了物理学科的主体内容,全卷考查的知识覆盖了考试大纲中20个单元中的20个(未涉及到恒定电流、电磁场和电磁波)。各部分知识考查比例为:力学63分,占52.5%;电学39,占32. 5%;热学6分,占5%;光学6分,占5%;原子物理学6分,约占5%,这与大纲和教材内容的比例一致。(详细考察内容见下表)

要求考生能看懂图表所包含的信息,并能从中找出规律。考核学生读图、作图、用图能力的试题数明显增加, 8个选择题中的有7个题,Ⅱ卷中22、24、25题有图象或示意图;第20、20、21题主要考核学生对图象理解,第20、20、20、21、25题则主要考核学生应用作图解答试题的方法。

四、复习建议08年是旧课程的最后一年,从近几年的高考命题情况看,理综试题题型结构、分值分配、考查内容、命题难度都不会有大的变化;如何在高三复习中,进一步提高学生思维能力、解题能力和应试能力,是我们高三教师值得研究和探讨的课题。以下是我的一些想法:

1、认真学习《考试大纲》,研究高考试题,体会高考命题的精神

明确各章的重难点和相关的物理思想方法;各章各考点的层次要求(Ⅰ级还是Ⅱ级要求),然后研究近几年的高考试题,明确各章的考点中,哪些是考试热点,哪些是考试重点,各考点的可能的命题方式,命题难易程度等,教师要做到一清二楚。特别是中学物理的主干知识和核心内容;力学中的“力、直线运动、牛顿定律、曲线运动和万有引力、机械能及动量”;电学中的“电场、恒定电流、磁场和电磁感应”等;通过教师的认真研究,是可以把握高考命题的基本趋势的。从近些年理综高考试题来看,计算题主要考查下面的五个方面的问题:①牛顿定律和运动学关系②万有引力和天体运动问题③物体相互作用过程中的动量和机械能问题④带电粒子在电场、磁场中的运动问题⑤以电磁感应为中心的综合问题。

2、夯实基础,提高学生能力

教师在第一轮复习中准确把握教学要求,循序渐进地进行教学;

⑴不搞一步到位

⑵删减掉的内容不要随意补充

⑶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和科学方法上

⑷注意教学方式的改变

⑸重视对常规实验的原理与方法的复习

⑹编选好讲、练的习题,提高教学效益:

习题应该注意①难度适当②例题经典③习题成系列

必须让学生清楚明白:

⑴明白高考命题要求及范围和重点

⑵清楚高考题的评分细则

⑶知道教师的复习计划

⑷找到适合自己的复习方法

教师在第二轮复习中抓知识的横向联系和解题能力的提高;

⑴采用归类、对比的方法进行专题复习,加深对双基知识的理解;

例如在“图象法在解题中的应用”这一专题中,可以将原来散见于力学、电学等章节的图象,如v-t图、U-I图等进行对比分析,可将这些支离破碎的知识点综合起来,从图线的纵轴、横轴的含义,截距,斜率,曲直,所围面积等诸多方面全方位认识图线的物理意义,这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