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唱训练方法

合集下载

简单的合唱训练方法

简单的合唱训练方法

简单的合唱训练方法
合唱训练是一项需要良好的合作和协调能力的技巧。

以下是一些简单的合唱训练方法:
1. 声音匹配:合唱团中的每个成员都应该有相似的声音,所以一个简单的训练方法是声音匹配。

指挥或合唱教练可以选择一段简短的旋律,并让每个成员尝试唱出该旋律。

通过相互听和比较,成员们可以一起练习,减小声音之间的差异。

2. 清晰发音:合唱者需要清晰地发音,以便听众可以听到每个音节和单词。

训练时,可以使用一些特定的发音练习,例如练习发出清晰的"S"音或"T"音。

3. 和声练习:合唱的精髓之一是和声。

通过分配不同的声部,例如高音、次高音、次低音和低音,可以让合唱团成员一起唱出不同的音调,从而形成和声。

4. 节奏训练:合唱歌曲通常有复杂的节奏,每个成员都需要准确地掌握节奏。

练习节奏的方法可以是使用打击乐器或节拍器,在指挥和教练的帮助下,让每个成员逐渐适应并掌握节奏。

5. 合作练习:合唱是团队合作的艺术,所以合作练习非常重要。

可以进行一些合作游戏或活动,例如练习同时发声,同时停止,或根据指挥进行集体动作,以加强合作和协调能力。

6. 训练练习:成为优秀的合唱者需要大量的训练和练习。

指挥和教练可以安排定期的合唱练习,并提供指导和反馈,帮助成员们不断提高他们的声音和技能。

总之,合唱训练方法的关键是声音匹配、清晰发音、和声练习、节奏训练、合作练习和持续的训练。

通过这些简单的方法,合唱团成员可以提高他们的合作和协调能力,共同创造出美妙的声音。

业余合唱团训练方法

业余合唱团训练方法

业余合唱团训练方法
1. 哎呀,大家知道吗,业余合唱团训练要先从基础练起呀!就像盖房子得先打牢地基一样。

咱们每次训练前可以先进行简单的呼吸练习,你看,像这样慢慢地吸气,再缓缓地呼气,感受气息在身体里的流动。

梅梅,你试试看,是不是感觉特别棒!
2. 还有啊,音准训练可太重要啦!这就好比走路要有正确的方向。

大家可以通过跟钢琴唱音阶的方式来练习哦。

莉莉,上次你在这方面就进步很大呀,加油!
3. 别忘了声部的配合呀,这就像是一场精彩的交响乐演奏,每个声部都要恰到好处!比如低声部要稳住,高声部要出彩,大家一起合作才能唱出最美的和声。

嘿,咱们上次排练那首歌的时候,声部配合得多好呀!
4. 情感的投入也是关键哟!唱歌不是干巴巴地唱音符,要把歌曲里的情感表现出来。

就像演员演戏一样,要全身心地投入进去。

小明,你那次唱得就特别有感情,大家都要向他学习呀!
5. 多听原唱或者优秀的合唱作品也很有帮助呀!这不就像是有个好榜样在前面领着你嘛。

听听人家是怎么处理细节的,我们也能学到好多呢。

6. 定期的排练可不能马虎呀!这是我们不断进步的保障。

一次又一次的排练,就好像给我们的合唱之树浇水施肥,让它茁壮成长。

大家说是不是呀!
7. 相互的鼓励也是必不可少的呢!当有人唱得好的时候,我们就大声夸夸他。

这就像给对方注入了能量一样。

谁谁谁,上次你表现得那么好,我们
都为你骄傲呢!我觉得呀,只要咱们按照这些方法坚持训练,咱们的业余合唱团肯定能越来越好!。

合唱中的发声训练知识

合唱中的发声训练知识

合唱中的发声训练知识引言合唱是一种集体演唱形式,要求合唱团成员在演唱过程中保持一致的音准、音色和声部平衡。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合唱团成员需要进行发声训练,以提高声音的质量和准确性。

本文将介绍合唱中的发声训练知识,包括呼吸控制、发声技巧和声部平衡的理解。

呼吸控制在合唱中,正确的呼吸控制是非常重要的。

合唱团成员需要掌握深腹式呼吸,以确保声音的稳定和持久性。

下面是一些呼吸控制的训练技巧:1.腹式呼吸练习:合唱团成员可以坐或站,手放在腹部。

吸气时,让腹部向前膨胀,呼气时,腹部收缩。

通过反复练习,培养腹式呼吸的习惯。

2.持续呼气练习:合唱团成员可以尝试缓慢、稳定地呼气,使呼气时间达到较长。

这样可以增加呼吸肌肉的耐力和控制力。

3.连续呼吸练习:合唱团成员可以练习在连续的音符间保持呼吸,避免断断续续的呼吸。

可以通过吸气时轻轻吐气,保持声音的连贯性。

发声技巧除了呼吸控制,合唱团成员还需要掌握一些发声技巧,以提高声音的准确性和质量。

1.发声位置:合唱团成员需要找到合适的发声位置,通常是在喉咙正中间。

通过调整喉咙和口腔的位置,可以产生不同的音色和共鸣效果。

2.音高控制:合唱团成员需要训练准确地控制音高,以确保合唱团的整体音准。

可以通过各种练习,如音阶上行下行、跳音练习等,来提高音高的控制能力。

3.音色调整:合唱团成员需要根据指导者的要求,适时调整音色。

这包括明亮、柔和、圆润等不同的音色表现。

4.发声动作控制:合唱团成员需要训练控制发声时的嘴唇、舌头和颌骨动作。

合理的发声动作可以帮助产生清晰、准确的音色。

5.发声练习:合唱团成员可以进行一些发声练习,如唇齿音练习、嘴巴形状练习等,以提高发声的灵活性和可塑性。

声部平衡合唱团的声部平衡是指不同声部之间的音量平衡和声音表现的协调。

合唱团成员需要理解每个声部的特点,并学会与其他声部相互配合。

1.声部分工:合唱团通常分为多个声部,如男高音、女高音、男低音、女低音等。

合唱团成员需要清楚自己所属的声部,并了解自己声部在整个合唱中的作用。

合唱基本训练

合唱基本训练
办 法:S声,缓吸-缓呼,急吸-缓呼。
注意:腹部、保持,多示范、多练习、少理论。
2、声音的训练 ◇把“嘴”放到小腹处,轻声歌唱。
好处:解放喉咙、避免喊唱、气息到位。
◇加强母音“a-啊”的练习 “mi咪”的练习
注意:歌唱“a-啊”时横些,“mi咪”竖些。
◇声音强调高位置 办法:打喷嚏、闻花、惊愕、眉头兴奋、小声等。
◇注意zh ch sh卷舌,z c s直舌。
2、加强和声训练
1、由浅入深从两个声部入手,三度音程练 习。如:先分别听辨1与它的三度关系音 3、3-5、4-6、5-7等也是一样。逐渐加
到三至四声部。
2、先让男低音发"a".依次加入女高音发"a" ◇注意:以上、张开大牙等。
办法:轻声、统一规范咬字。
总结口诀:
张嘴耳前有坑, 面部下巴放松, 舌头自然游离, 兴奋惊愕表情。 气息腹部始终, 叹息顺柱通顶, 保持轻声歌唱, 高位集中透明。
1、练习咬字的办法 ◇轻声高位朗读歌词。
◇及时纠正学生歌唱时的错误咬字吐字。
◇寻找一些特别练习。如:请同学找一些 “绕口令”来练习,既有效又有趣。
合唱教学中的基本功训练
一、加强音准和节奏训练,打好合唱基础。
二、训练学生掌握正确的歌唱呼吸方法及发声 方法。
三、加强正确的咬字、吐字的训练
四、加强和声训练。
五、注重欣赏佳作。
一、加强音准和节奏训练,打好合唱基础。
1、音准训练
◇单音哼鸣、三度音程哼鸣、其它音程哼鸣。 (适当用些a也可以,注意高位感觉)
2、节奏训练
◇原则:打拍、律动感、情趣、由简到繁。
二、训练学生掌握正确的歌唱呼吸方法及发声方法
1、歌唱时的姿势与呼吸

简单的合唱训练方法

简单的合唱训练方法

简单的合唱训练方法合唱(Choir)是一种由多个人声部组成的合奏形式,合唱训练方法的目的是为了让合唱团的成员能够完美地配合和协调彼此的声音,以创造出和谐、美妙的音乐效果。

以下是一些简单而有效的合唱训练方法,供合唱团的指挥和成员参考。

1.声音控制:一个合唱团的声音质量取决于每个成员的声音控制能力。

因此,合唱团的成员需要学会调节自己的音量,以确保声部之间的平衡和谐。

指挥可以使用一些简单的练习,如“光线渐强”,要求合唱团的成员逐渐增加音量,然后逐渐减小音量。

通过这种练习,合唱团的成员可以学会控制和调整自己的音量。

2.和声训练:和声是合唱表演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合唱团的成员需要学会快速而准确地听出和声的变化,并根据指挥的要求进行调整。

进行和声训练时,指挥可以尝试使用一些简单的旋律,然后要求合唱团的成员根据旋律进行和声的模仿。

通过反复训练,合唱团的成员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声的要求,从而提高和声演唱的质量。

3.节奏训练:合唱团的成员需要具备良好的节奏感,以确保所有声部能够准确地合拍。

指挥可以使用一些简单的节奏练习,如口哨练习、拍手练习等,以帮助合唱团的成员培养良好的节奏感。

另外,合唱团的成员还可以通过合唱团的演唱曲目进行节奏训练,比如在重复性较强的部分,指挥可以鼓励成员们一起拍手或者跺脚,以加强团队的整体感。

4.和声平衡:为了确保合唱团的各个声部能够协调合唱,指挥需要关注和声的平衡问题。

指挥可以采用一些简单的练习,如重复性的句子或小节的反复练习,让合唱团的成员学会听到自己所在声部和其他声部的相对位置,从而更好地控制和调整自己的音量和音色,以实现整体的和谐。

5.混声合唱:混声合唱指的是男女声部混合在一起进行合唱。

混声合唱既需要男声部的力量和稳定性,也需要女声部的柔美和灵活性。

为了确保混声合唱的和声效果,合唱团的成员需要学会相互倾听和互相适应。

指挥可以进行男女声部交错演唱的练习,让合唱团的成员在演唱过程中学会听到对方的声音,并在相应的位置进行调整和协调,使合唱团的声音更加和谐。

基本的合唱训练方法

基本的合唱训练方法

基本的合唱训练方法合唱训练方法是指针对合唱团队的训练技巧和策略,以提高团队的声音质量、表演技巧和协作能力。

以下是一些基本的合唱训练方法,可以帮助合唱团队达到更高的艺术水平。

1.热身练习:在开始任何合唱训练之前,合唱团队应该进行热身练习。

这包括身体热身、喉咙热身和声音热身。

身体热身可以通过简单的拉伸运动和呼吸练习来完成。

喉咙热身可以通过吐字练习、喉咙放松和喉咙按摩来完成。

声音热身可以通过唱各种音阶和音乐段落来实现,以准备喉咙和声带。

2.气息控制:合唱团队需要通过正确的呼吸技巧来控制他们的声音。

这包括腹式呼吸和持续呼吸。

腹式呼吸是指将空气吸入腹部而不是胸部,以获得更多的空气储备。

持续呼吸是指将空气均匀地排出,以保持持久的声音质量。

3.合声技巧:合唱团队需要练习合声技巧,以确保他们的声音能够和谐地融为一体。

这包括统一的发音、齐唱并保持正确的音高。

团队成员可以通过共同练习唱独立的声部和一起唱和弦来改善合声技巧。

4.表演技巧:合唱团队不仅需要在音乐上表现出色,还需要在舞台上展现出良好的表演技巧。

这包括坚定的姿势、自信的面部表情和流畅的动作。

合唱团队可以通过模仿专业歌手和舞台演员的表演,进行集体动作练习和触摸练习,以提高他们的表演技巧。

5.合奏训练:合唱团队的合奏训练非常重要。

这包括与伴奏一起演奏,熟悉合唱曲目的整体结构和音乐效果。

合唱团队可以通过练习速度变化、声部对位和扩展音乐动态范围来提高他们的合奏能力。

6.协作能力:合唱团队需要良好的协作能力,以确保每个成员都能发挥他们的最佳水平。

这包括合作学习、互相尊重和团队建设活动。

团队成员可以通过合作演唱小组、分别练习和互殴练习来提高他们的协作能力。

7.视唱训练:合唱团队的视唱能力对于学习新曲目和掌握复杂的音乐结构非常重要。

团队成员可以通过进行视唱练习和解析复杂的音乐分析来提高他们的视唱能力。

8.合唱音乐研究:合唱团队应该对他们演唱的音乐进行深入研究,了解它们的历史背景、音乐结构和表演要求。

盘点四个合唱的简单训练方法

盘点四个合唱的简单训练方法

盘点四个合唱的简单训练方法盘点四个合唱的简单训练方法合唱的一些简单训练方法有哪些?下面是介绍合唱的一些简单训练方法,欢迎阅读参考!一、合唱的技能训练1.歌唱的站姿在合唱训练中,站姿直接影响了歌唱时呼吸的通畅,发声的正确与否。

正确的姿势是歌唱发声的基础,合唱训练时一般采取站立的姿势。

首先,整个状态要挺拔,精神焕发,胸要挺而松弛,双手放松下垂于两侧,两脚成外八字形分开,宽度与两肩相平,重心向前,脖子向上伸,两眼平视前方,面带微笑。

如果唱歌的姿势僵直或懒散,会造成呼吸错误,加重声带负担,发不出好声音,长此下去,还必然形成错误的发声方法。

因此我们要时刻注意培养合唱队员保持正确的姿势。

2.歌唱的气息古人云:“善歌者必先调其气也”,现代专家也曾论述:“不会呼吸的人就不会唱歌,歌唱的原动力是气息。

”可见气息在歌唱中的重要作用。

气息的过程实际上包括吸气、保持、呼出三个部分。

在训练过程中,主要采用如“闻花香”“吹蜡烛”“学狗喘”这种形象的方法,让学生感受是怎样吸气的,再把吸进的气息保持好,发出“S”音慢慢将气息吐出。

这样反复练习,如果合唱队员的气息非常流畅,控制能力很强的话,那么各种合唱表现手法就均能完成,同时音乐演绎将会非常流畅,自然和舒展,是合唱团必备的基本功之一。

3.歌唱的发声方法发声是歌唱的基础,是唱好歌曲的基本功。

在未经训练时,学生都是属于原始的音色。

在训练时,先采用哼鸣练闭口音的办法,要求学生模仿打哈欠时的口腔状态,上下唇轻轻闭合,轻声唱“M”,从c1―a1以半音阶的形式向上爬,然后往下,体会声音是从额头正中偏下方出来的,造成一种感觉上的高位置。

把闭口哼鸣练好后再练开口音,音量上先弱后强,可以采用“微声唱法”练习长音,再练短音和弹跳音。

“微声唱法”是在深气息喉咙打开的基础上,提上颚,放下巴,舌尖抵下牙,保持一种打哈欠的状态,先用微小的假声轻轻地唱,找到鼻腔后而过的鼻腔共鸣,送入头腔共鸣,保持并延续这种感觉唱“a”。

小学合唱教学训练方法与措施

小学合唱教学训练方法与措施

小学合唱教学训练方法与措施一、声乐训练:1.培养正确的唱法:a.基础练习:如气息控制、发声技巧、共振等。

b.歌曲训练:通过唱一些简单易学的歌曲,如童谣等,帮助孩子们熟悉唱法。

2.扩大音域:a.渐进式训练:从低音到高音逐渐扩大音域。

b.震音练习:通过震音练习帮助孩子们更好地掌握高音。

3.发声训练:a.腹式呼吸:教导孩子们正确的腹式呼吸方法,提高发声效果。

b.声音发韵:教导孩子们发声时要注意发出清晰的韵音。

二、节奏训练:1.律动感训练:a.基础训练:教导孩子们如何正确地拍子和跟着节奏走。

b.身体动作配合:通过让孩子们做一些简单的身体动作来帮助他们感受节奏。

2.利用打击乐器:a.节奏练习:将打击乐器与歌曲结合,让孩子们通过打击乐器来演奏节奏。

b.手拍练习:通过孩子们自己用手拍打击乐器的节奏,迅速吸收节奏感。

三、合唱技巧训练:1.合唱和声:a.分声部练习:教导不同声部的孩子们分别练习他们的音调,然后再合起来。

b.动态控制:教导孩子们如何根据指挥的动作来调整音量,实现和声效果。

2.合唱均匀性:a.合声切分:训练孩子们在合唱中的切分能力,使他们能够自己找到自己的位置。

b.排练练习:通过多次排练,逐渐提高孩子们的合唱均匀性。

3.听力培养:a.唱和音习惯:教导孩子们在合唱中要养成听和音习惯,注重和其他声部的协调。

b.听音练习:通过让孩子们听一些合唱作品,培养他们对合唱的感觉和理解。

四、音乐欣赏:1.多样化的音乐体验:a.介绍不同音乐风格的合唱作品,让孩子们能够接触到不同的音乐类型。

b.鼓励孩子们选择自己喜欢的合唱作品,提高对音乐的兴趣和投入度。

2.视听训练:a.通过观看演唱会或录像,让孩子们感受合唱的表演氛围。

b.鼓励孩子们参与学校的合唱团或参观其他学校的合唱表演,激发他们的表演欲望。

以上是关于小学合唱教学的一些训练方法与措施,希望能对合唱教学有所帮助。

在实施这些训练方法与措施时,需要注意孩子们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创造一个积极、互动的学习环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合唱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部分小学生合唱训练一、合唱的定义及声部的划分(一)什么是合唱合唱是音乐表演的一种常见形式,包括了和声的功能、复调、转调等多种旋律织体的表现形式。

它音域宽广,音色丰富,极富于声音表现力。

是声音的共性的艺术,是通过多声部多层次多种表现手段及处理方法达到高度协和的一种综合性极强的艺术表现形式,这种艺术表现形式更多地是淹没自己而突出集体,所以它是群体艺术的结晶,是一个有机组合的和谐的整体。

合唱本身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对培养人们的集体主义荣誉感和团结精神,具有不可忽视的积极作用和影响。

合唱艺术最能够体现人民群体的思想感情,同时也最能提高人们对音乐的理解,培养人的综合素质。

(二)合唱的分类人声作为合唱艺术的表现工具,有着其独特的优越性,能最直接地表达音乐作品中的思想情感,激发听众的情感共鸣。

合唱的音色也是非常丰富的,按其音色的特点可分为两大类,即同声合唱与混声合唱。

同声合唱是由同类的人声组成,它包括三种形式:1、童声合唱(变声期以前);2、女声合唱;3、男声合唱混声合唱由女声部与男声部组成,其基本声部就是高声部与低声部。

一般的混声合唱都有四个声部,即:男高、男低、女高、女低,也有全部由童声(代替女声)与男声组成的混声合唱。

合唱还可以分为有伴奏和无伴奏形式。

无伴奏的合唱是纯声乐的艺术,难度大,最能显示出人声的表现力,它要求歌唱群体音响的高度统一于协调,往往体现出一个合唱团的演唱水平。

(三)童声的类别根据童声的发展阶段来看可分为:稚声期、童声期、变声期。

稚声期:从能说比较完整的幼儿开始至五六岁之间(相当一幼儿园小、中、大班)均属于稚声期。

此阶段儿童声音细小,口腔开度不大,舌部不够灵活,语言速度交缓慢,肺活量小,只能唱句子短小、音域很窄的歌,而且音域只有六至八度,音色稚嫩、清脆,但音准其不稳定。

童声期:从六周岁开始至12周岁属童声期。

此阶段孩子的吸气量已增大,语言能力增强,身带发育已开始具有弹性,音域逐渐增宽,音量逐渐增大,音色的可塑性增强以及对音准的掌握也比较灵敏。

严格的来说童声期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6至8岁为童声前期,此时期可着重对孩子进行合唱基础训练,从为培养孩子们具有多声部的音乐感觉打下良好基础来说,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年龄阶段。

2、9至12岁为童声成熟期,这个时期合唱团已经可以承担一些较为复杂的作品的排练和演出。

此阶段的合唱的总音域为:低声部G—B1,中声部B—D2,高声部C1—G2。

3、12岁至15岁为童声后期,此时属于儿童与青少年青春期的衔接阶段,有的孩子可能尅是进入变声。

童声后期是童声艺术的高峰期,无论是在音乐修养、语言、音量、音响幅度、音色变化、音域宽度、或是在演唱技巧等方面,均可以达到相当高的水平,艺术表现力很强。

处于此阶段的合唱团我们习惯上称为少年合唱团。

变声期:由于此时孩子已进入新的生理发育阶段,女孩子在14—16岁之间(甚至会早些)就已经开始进入变声期,有的女孩子很快就变完声,有的则稍微长些,少则数周,长则八九个月,所以仍然可以在少年合唱团演唱,由于他们经过长时间的合唱训练,声带的适应性较强,往往会在不知不觉中就渡过了变声期。

但男孩子就不同了,他们的变声期较长,特别是现在,由于社会及生活条件的变化,常会有一些男孩子提前进入变声期而年龄却尚处在少年阶段,这时可以让他们在低声部轻声演唱,帮助他们尽快渡过变声期,此时合唱整体的总音域是低声部F—B1,中声部A—D2,高声部C1—A2。

这个时期的合唱团应少女为主体,男孩子如果善于运用假声,则应鼓励他们仍然参加合唱活动。

(四)童声合唱团声部划分的依据童声合唱团声部划分的依据首先是音色,音色细柔些的为高声部,音色浓厚些的为低声部;其次的依据是孩子嗓音的音域,嗓音较高,能唱到e2以上的为高声部,高音唱到d2或唱到e2很费力者为低声部;第三个依据是发声的方法,用真假结合的唱法,唱高音时感觉较容易者为高声部,感觉较难者为低声部,也可以说喊直感较多的宜为低声部,歌唱技法掌握得较好的宜为高声部;第四个依据则是:应按声部人数比例的需要划分。

一般来说,声部从低到高力量的配置,应类似于金字塔的形状。

低声部的声音要饱满、沉稳,人数可以多点、声音可以大些。

声音要清脆、明亮、人数可少点、声音要小些。

当然声部力量的配置有时要视作品的要求而定。

总之要把上述四个依据结合起来,综合地划分每人的声部,经过一段时间的排练之后,对声部划分不合适者,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

在划分声部时,把音乐素质偏低的学生都放在低声部的做法是错误的,相反应选择音乐素养好些的学生参加低声部,使集体音响更易和谐,减少跑调情况的发生。

(五)童声合唱团的类型和配置幼儿歌唱小组:7岁以下幼儿组成,人数5—20人,声部为齐唱。

低幼歌咏队:小学低年级组成,人数10—40人,声部为主二声部。

童声合唱团:小学三年级至初中一年级学生组成,人数40—80人,声部为二声部至四声部。

由于我们经常接触到的作品多为二声部、三声部、四声部作品,超过四个声部的童声合唱作品较为少见。

所以合唱团的配置一般为:1、二声部配置:这是一个最基础的声部配置,只有高与低两个声部。

刚组建起来的合唱团,因为在许多方面没有基础性的训练和准备,比较适宜这种声部配置。

演唱一些小的作品,队员的演唱能力容易达到,也更能发挥出整体的演唱水平。

2、三声部配置:在高低两个声部的基础上,加入一个中声部,这就是三声部配置。

这样的童声合唱作品比较多,有利于训练、演唱范围的扩大,队员们演唱能力的提高。

同时可以把女声合唱的作品纳入其中,因为女声与童声的声音相近似。

这类作品在演唱时,其作品表现力上有一定的难度,对队员的音乐素质也有一定的要求。

3、四声部配置:在高低两个外声部基础上,加入两个内声部(中高声部和中低声部)这就是四声部的配置。

这样的作品不少,可以包括由器乐作品改编的、成人混声四部合唱改编的作品。

由于声部多、演唱范围广,演唱的难度也较大,不仅要求队员有较高的音乐素质,要求指挥也须具有相应的能力。

各声部在人数上的比例大致如下:二部合唱高:低 4 :3 或5 :4三部合唱高:中:低 5 :3 :4或10 :6 :7四部合唱 S1:S2:A1:A2 10 :5 :4 :7或10 :4 :4 :7混声四部合唱 S(女高音):A(女低音):T(男高音):B(男低音)10:6:7:6 (六)合唱的排列方式1.一般左边为高声部,右边为低声部,可以排为前排为女高、女低,后排为男高、男低。

2.如果是三个声部,可排为女高、女中、女低或前排女高后排为女中、女低,也可排为女高、女中,后边一排为女低。

二、小学生合唱团的组建组建起一支好的童声合唱团,既能体现这支合唱团指导老师的综合能力、活动能力、合唱训练能力、指挥能力等水平,也可以反映这所学校学生的整体艺术素质。

组建合唱团之前的首要任务,是根据本校的现状条件,学生的实际情况、师资的力量水平,来确立一个目标——合唱团短期内达到的水平以及今后的发展方向;并依此来确定所建立的合唱团的规模和它的声部配置。

这样,在组建合唱团时会让组建者心中有底,并为今后的发展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实践证明,以一个学校为单位组建合唱团,其规模大约在30—60人之间比较合适。

如果少于30人,那只是一支小合唱和小组唱的队伍,同时在合唱声部的配置上会产生一些问题;如果多于60人,从合唱水平的提高和组织工作方面都会增加不少的难度。

(一)合唱队员的招收与管理具备什么样的歌唱条件的学生才宜于开始训练合唱呢?第一是能够分辨小二度(半音),并能比较准确的模唱;第二是音阶各唱名(do re mi fa sol la ti )间的相对高度观念较为清楚(也就是说哪个音高哪个音低)。

基本掌握这二条歌唱能力以及在生理上音域发育较宽时(超过八度)一般应在小学三年级。

对这两条歌唱能力不具备者勉强地提前进行合唱训练是不可取的,因为这不利于孩子们在音乐素质方面的基础发展,反而得不偿失,欲速不达。

因而幼儿与低年级孩子还是以简易的齐唱主旋律为宜,应选择音域部宽的歌曲来练唱,其学习方向是打好音准节奏和基本声音方法这三方面的基础。

招收方法:其一在音乐课上挑选。

通过平时学生在音乐课上抽查个别学生表演唱,从中了解这些学生的音乐能力(音准、节奏感、表现力等)。

其二在学期音乐测评中挑选,这是挑选队员的好时机,并可以加深对这些学生的了解。

其三在学校和班级举行文艺活动时挑选。

能够在这样的活动中发现一些好的苗子。

招收合唱团队员有不少的要求,如视唱能力、乐理知识、表演水平等,但这些是可以在队员入团后,通过老师的指导、训练得到提高。

最重要的是看学生是否具有:良好的音准概念、较好的声音条件、较强的节奏感、能胜任本声部的音域,这四个方面的素质和潜力。

下面就从这四个方面谈谈如何考查学生,挑选队员:1、音准(音要准)音准应该优先于其他能力,而作为第一条件来考虑。

考查的办法由三种:一种是让学生唱首自己熟悉的歌,老师给音高而不给伴奏,等学生清唱完时,老师再用钢琴核对其尾音是否正确。

准确的,则说明这位学生控制音高的能力是比较强的。

二是老师再钢琴上弹一组音,使其中一个音的音高略有变化,如do 降mi sol , do mi sol, Do 升mi sol , 要求学生用唱名唱出来,看其能否准确地分辨和模唱。

三是半音上下级进的听辨模唱和非自然音阶的大跳音程模唱。

2、音质(声音要自然)这也是一个重要的条件。

用简单的方法就可以考察了。

让学生唱一首歌,从中来发现他的音质,以及是否具有比较自然、舒展的歌唱状态。

要强调的是,我们挑选的是合唱队员,而不是独唱演员,所以最好挑选那些声音具有共性、融合度好的学生。

对于存在着声音个性突出而又融合度差、用声习惯不好等问题的学生的入选,关键则是看老师是否有能力加以纠正解决。

音色要求:音色的自然与优美,有“漂流感”,脆嫩、稚气、明亮、甜美是童声的特色3、音域音域的考查比较简单,关键在老师分配队员去哪个声部的选择。

老师们一般习惯根据队员音域的高低进行声部的分配,高音唱得上,就分到高声部,反之就分到低声部。

实际上这种方法是不可取的,不利于组建一支优秀的合唱团。

对于那些既能高音、又能唱好低音,音域较宽的队员,老师要按照合唱团及作品的需要出发,做出合理有效的安排。

4、节奏感(能模仿拍或唱切分拍)考查时,老师可编一些简单的节奏,如:两条节奏近似而又有差别的节奏等,用手示范,让学生准确地辨别并模仿出来,以考查学生对节奏的反应能力和感悟能力。

更近一层的考查办法就是考查学生能不能模仿切分拍。

在合唱中拍节占了很重要的位置,不然一定会唱的乱七八糟。

但要知道一个人对于拍节有没有把握,就必须看能不能唱切分拍,若能唱切分拍,那么他对于拍节一定很有把握。

并且有些曲子在拍节上进行变化才能将曲趣表现出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