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麦克白夫人的形象来看戏剧《麦克白》中的理性精神
由麦克白夫人的形象来看戏剧《麦克白》中的理性精神

由麦克白夫人的形象来看戏剧《麦克白》中的理性精神戏剧作品鉴赏与戏剧艺术题目,由麦克白夫人的形象来看戏剧《麦克白》中的理性精神以及对麦克白夫人“双性同体性”的探讨课程名称, 戏剧作品鉴赏与戏剧艺术学院,人文学院专业,汉语言文学年级,中文112班学号,学生姓名, 任课老师 ,李虹玉,周四下午七八节,2013年12月10日由麦克白夫人的形象来看戏剧《麦克白》中的理性精神以及对麦克白夫人双性同体性的探讨麦克白夫人是莎士比亚戏剧中,麦克白夫人具有坚毅刚强的性格,是一位巾帼不让须眉、颇具霸气的女性。
丈夫虽有野心,但没有麦克白夫人的催化辅助作用,麦克白不一定能登上君主大位。
麦克白夫人是这场阴谋的参与者、实施者,帮助其夫君登上帝位的幕后推动者。
但是在帮助麦克白取得王位后,内心的欲望便消失了,此时恐惧占据了麦克白夫人的内心,最终麦克白夫人没能逃脱命运的悲剧。
麦克白夫人也成了自己罪过所带来的精神压力的牺牲品,最终因精神失常而自杀。
在大多数人眼中她就是一个心如蛇蝎的红颜祸水,是一个罪有应得的、泯灭人性的恶人。
然而,她是一个女人,她爱着麦克白,她尽她所能去帮助麦克白,她的目的只是单纯地帮助她爱的丈夫实现他的梦想,而不是想让自己成为王后以获得更大的权利。
麦克白夫人“几乎只把自己看作一个妻子、一个帮手”。
从这一意义来说(麦克白夫人既是麦克白政治野心的牺牲品,也是自己爱情的牺牲品。
下面就通过麦克白夫人的形象来看莎士比亚戏剧《麦克白》当中的理性精神。
一、麦克白弑君夺位的幕后推动者麦克白在战场上获得了巨大的荣誉,被国王封为考特爵士,这应验了女巫的预言,他内心的欲望便不断的膨胀,他满脑子里面都是“未来的国王”,他迫不及待第将这一消息告诉他的妻子。
但是麦克白夫人却担忧麦克白的天性:“它充满了太多的人情的乳臭,使你不敢采取最近的捷径;你希望做一个伟大的人物,你不是没有野心,可是你缺少和那种野心相联属的奸恶;你的欲望很大,但又希望只用正当手段;一方面不远玩弄机诈,一方面却要作非分的攫取;伟大的爵士,你想要的那东西正在喊:‘你要到手,就得这样子!’你也不是不肯这样干,而是怕干”,麦克白夫人立刻决定抓住这上天赐予的良机,竭尽全力助夫君一臂之力,“让我把我的精神力量倾注在你的耳中;命运和玄奇的力量分明已经准备把黄金的宝冠罩在你的头上,让我用舌尖的勇气,把那阻止你得到那项王冠的一切障碍驱扫一空吧”。
《麦克白》中主要人物的性格探析

《麦克白》中主要人物的性格探析作者:庄如新来源:《青年文学家》2018年第15期摘要:《麦克白》是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之一,也是戏剧史上的一部经典悲剧。
在亚里士多德看来,悲剧的目的是引起观众的怜悯与恐惧,使心灵得到净化。
为了证明《麦克白》的这一悲剧特性,本文着眼于剧中主要人物麦克白及麦克白夫人,结合他们的性格和行动来进行分析。
关键词:怜悯;恐惧;心灵净化[中图分类号]:J8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8)-15--01《麦克白》是莎翁笔下的一部悲剧。
它主要讲述了主人公麦克白野心勃勃,在其夫人的怂恿下,弑君篡位。
为了掩人耳目和巩固王权,他杀害忠臣,残暴屠杀人民,举国上下怨声载道。
麦克白夫人不堪重负,精神崩溃而死,而麦克白遭到众叛亲离,一步步走向死亡。
亚里士多德这样定义悲剧:“悲剧是对于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摹仿;它的媒介是语言,具有各种悦耳之音,分别在剧的各部分使用;摹仿方式是借人物的动作来表达,而不是采用叙述法;借引起怜悯或恐惧来使这种情感得到陶冶(又译净化)。
”作为一部悲剧,《麦克白》能够引起观众的怜悯与恐惧,使心灵得到净化。
在此本文着眼于剧中两位主要人物,通过分析他们的性格及行动,对这一悲剧特性进行证明。
一、麦克白性格解析戏剧开头,麦克白和另一名苏格兰大将班柯从战场上凯旋而归,途中遇到了三位女巫。
女巫称呼麦克白为“考特爵士”和“未来的君王”,而班柯虽然不是君王,他的“子孙将要君临一国。
”起初两人只觉此事蹊跷,但事后果真被封为考特爵士的麦克白开始相信女巫的话,觉得这是对他们命运的预言,于是与其夫人合谋杀害了老国王邓肯,成功篡夺王位。
从麦克白的残暴行径来看,我们会觉得他是个十恶不赦之徒。
其实不然,麦克白的本质并不坏。
在没遇上女巫前,他对邓肯一直忠心耿耿,对国家尽心尽力。
他虽然有强大的野心和欲望,但并不奸恶;他不愿玩弄奸诈,只希望使用正当的手段达到目标。
在与麦克白夫人密谋时,麦克白内心犹豫不决,他想到了邓肯赐给他的尊荣,想到了人们对他的美誉,他不愿丢弃这些。
莎士比亚戏剧中麦克白夫人形象论文

浅析莎士比亚戏剧中麦克白夫人形象【摘要】《麦克白》列席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之中,也被认为是莎氏戏剧中心理描写的代表作。
阴森沉闷的气氛流淌于剧中。
剧中成功地描述了功勋卓著的英雄麦克白如何堕落成暴君的过程,以此揭示野心的可怕,欲望的威力。
然而,麦克白夫人有幸地成为莎氏笔下之经典形象。
《麦克白》这部悲剧很容易令人意识到麦克白是牺牲品,而麦克白夫人是这牺牲品的制作者,悲剧的元凶,是歌德所谓的“超级女巫”,阴谋的“佼佼者”。
其实,麦克白夫人也是悲剧性的人物,她亦是欲望的奴隶,是野心的祭品,更是男权语境下的牺牲品。
麦克白夫人作为剧中的女主角,却没有自己的名字,这是在莎士比亚戏剧中所独有的。
在封建社会中,妇从夫姓实属天经地义。
虽然如此,但也正好说明了在封建时代男女关系并不平等,准确地说,是从属关系,是所有者与所有物的关系——女人是男子的财物。
具体地说,丈夫享有对妻子的辖治权,这种关系很容易在命名中坐实。
也就是说,命名可以维护统治和被统治二元对立不平等秩序。
女人顺从丈夫,把个体性隐匿在丈夫的属性中才能算是好妻子。
然而,麦克白夫人并未打算隐匿自身的主体性,而是时时寻找机会张扬个性,实现野心,成就欲望。
在剧中,麦克白夫人放弃了传统社会所赋予女性应有的特征而成为罪犯的同谋,并且后来也为丈夫所不容,最终发疯。
【关键词】《麦克白》;莎士比亚;悲剧莎士比亚戏剧中,麦克白夫人可称得上最凶残、最可怕的女性形象。
批评家们认为她就像剧本中马尔康王子所说:“魔鬼一样的皇后。
”德国诗人海涅甚至认为,麦克白夫人简直“是一匹极其凶猛的野兽”,毫无人性。
无疑,这些看法在某些层面上说出了麦克白夫人的形象特征。
她和麦克白都是文艺复兴时期典型的野心家和冒险家。
但是,她与麦克白在性格上有所不同,她比麦克白更加刚愎自用、独断专行,更加不为良心和感情所牵绊。
人的性格应当是丰富多样的,而非一成不变的,麦克白夫人亦如此,她的性格随着情节的发展逐渐丰富完全。
麦克白夫人生活在封建贵族残暴好斗、尔虞我诈、独裁专行的氛围中,她所见的无非是谋杀篡位、掠夺冒险、阴险诡诈、表里不一,因而她又岂能出淤泥而不染?因此,在她的意识深处早就种下了“强权即是真理”、“敢作敢为才是英雄”等观念种子。
对麦克白夫人形象的再分析

对麦克白夫人形象的再分析“麦克白”作为莎士比亚传世经典之一,一直以来都备受瞩目。
而其中最让人难以忘怀的莫过于“麦克白夫人”的形象。
她既是一位富有魅力的女人,也是一位极具野心和复仇心的人物。
但对她的定义是否就真的如此简单呢?本文将对麦克白夫人的形象进行再分析。
第一章麦克白夫人的魅力麦克白夫人开始出现在剧本中时已经是麦克白的妻子,而且非常的专注和忠实。
当她发现她的丈夫成为国王后,她也表示出无尽的热情来支持他。
她的身材和举止都非常的优雅,她能吸引周围人的目光。
她的美丽不仅仅是令人瞩目的外表,这个角色还展现出了她充满活力、热情、专注和忠诚的个性。
她的爱和对麦克白的忠诚可以被视为她的美丽品质之一,这些品质使她在观众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第二章麦克白夫人的野心但是,我们也必须承认,麦克白夫人的形象不仅仅是一个专注和忠实的妻子。
在某种程度上,她的外表隐藏了她的野心。
麦克白夫人结识三个女巫之后,她渐渐沉迷于这个隐秘的部分。
她的野心似乎被激发了,她开启了一段不可逆转的道路。
她强烈地欲望获得更多的权力和影响力,她试图掌控一切事务,并且不择手段。
因此,她变得冷酷无情,把所有可能妨碍她计划的人物一个一个清除。
第三章麦克白夫人的复仇在麦克白夫人的野心之外,她还展现了另一面的个性,即复仇心。
她的家族被麦克白杀害,她当然会对他怀有愤怒和仇恨。
她试图向她的丈夫和那些她认为对她家庭不幸负有责任的人进行复仇,尤其是麦克白,她最终的目的就是推动麦克白走向灭亡之路。
在她野心和愤怒的驱使下,她变得越来越不可预测,甚至最终被逼疯。
第四章麦克白夫人的悲剧关于麦克白夫人的形象,难免会有争议,因为她的形象复杂而且不太容易分类。
我们可以从她的美丽和野心、从她的复仇心和疯狂来看待她。
但是,无论如何,她的悲剧是显而易见的。
她的野心和复仇心毁于一旦,她的家庭破碎,她的人生没有盼望,最后逼疯了。
她所追求的一切最终都被摧毁了,甚至她自己的身体和心里都没能幸免。
《麦克白》读后感

《麦克白》读后感《麦克白》读后感(精选16篇)《麦克白》读后感篇1相对于《奥赛罗》和《李尔王》,《麦克白》给我的感想不是那么深刻——可能是因为没有触及我的痛点?嗯,应该是这样,因为我这个人,平庸又没有野心,所以对于野心造成的悲剧,感想就不是那么深刻吧。
其实我并不讨厌野心,野心换个字眼其实就是梦想,两者在我看来是一样的。
所以野心在我看来并不是坏事,一个人有了野心就是有了梦想,有了这样的东西,才会有努力的动力、指引前进的方向,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我觉得野心丝毫没有坏处。
只是,过犹不及,适度的野心让人发奋,而过多的野心恐怕就会招致毁灭,而太没有野心的人则不会有什么成就——又应了中庸的道理,人生在世,所追寻的永远都是中庸,而这偏偏又是最难的。
《麦克白》这个故事,我觉得是想告诉我们膨胀的野心会带来怎么样可怕的后果吧,麦克白本身就已经够尊贵、拥有的够多了,可偏偏他的不知足、对国王之位的觊觎让他做出了许多违背良心道德事情,而最终也为此付出了代价。
所以我在想,野心本身无罪,但是为了达成野心所选择的手段、做出的事情,却是有善恶对错之分的。
用合理的手段做正确的事,通过正确的方式达成野心,那就并没有任何罪恶;而一旦走了弯路,用了错误的方法、罪恶的手段去达成野心,那就是错了。
做人要有野心,也要有道德的约束,在道德的约束下用合法合理合情的手段去达成自己的野心,那边皆大欢喜,大概如是而已。
而麦克白和他的夫人,应该是一类人,麦克白夫人的野心比麦克白更厉害、罪恶感更少,但他们其实是相似的,而最后这种相似导致了悲剧——我在想,是否在这对夫妻的身上,莎翁也在探求一种和谐,怎样的夫妻能够更长久更幸福,到底是性格相似的还是性格互补的?从故事的发展可以看出来,在故事最初,麦克白对夫人的感情很深,什么事情都可以跟夫人商量,大概也正是因为他们天性中的相似,他们的感情更好、相处更合得来,但是也因为这种相似,他们太清楚对方的弱点和缺陷,所以到最后感情磨灭的也特别快。
对麦克白夫人形象的再分析

对麦克白夫人形象的再分析论文摘要:麦克白》是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之一,剧中人物麦克白夫人历来是众说纷纭。
“双性同体”并不等于“不男不女”,事实上,每个人身上都是两种力量的结合。
本文拟从“双性同体”的角度来分析评价麦克白夫人,旨在说明麦克白夫人并不是大多数人所认为的是一个残忍、恶毒的女人,在她身上体现着两种特质:一种是女性的特质,感性与脆弱;一种是男性的特质,冷静与果断。
或者说,麦克白夫人就是一个“双性同体”的人。
同时笔者还认为,在一个人身上,女性特质或男性特质各自所占比例的多少将决定这个人的内在性别,麦克白夫人就是一个内在性别上男性特质占主导地位的人。
论文关键词:双性同体,麦克白夫人,女性特质,男性特质杨大亮,河南洛阳人,上海电力学院直属外语系主任,教授,研究方向为英美文学评论与翻译一《麦克白》是莎士比亚作品中最感人至深的一部悲剧。
它大致是根据苏格兰哲学家HectorBoece的《苏格兰国王麦克白》而写成的。
剧本大意是苏格兰大将麦克白和班柯平定叛乱后班师回国,路上遇见三个女巫,女巫预言麦克白将成为考特爵士和未来的君王,又预言班柯的子孙也要做国君,而且比麦克白更有地位、更富有。
回国后,国王果然将考特爵士的头衔赐给了麦克白,证实了女巫的第一个预言。
不久麦克白趁国王邓肯来他们城堡做客时杀害了国王,随后国王的两个儿子逃离了苏格兰,麦克白夫妇登上了国王和王后的宝座。
然而登上王位的麦克白想起女巫的第二个预言时仍心中惶恐,就又杀害了班柯以保心中太平。
最后麦克白夫人发疯自杀,受迫害的贵族麦克德夫和邓肯的儿子从英格兰进军,消灭了麦克白。
“双性同体”这一源于母系社会时期的思想,体现了远古人类朴素的性别平等意识。
但由于父权制度的确立,“双性同体”思想逐渐从主流文化中隐退。
双性同体又译作两性同体或雌雄同体。
“双性同体”这一思想应用于文学批评是源自英国女权主义文艺批评先驱弗吉尼亚·伍尔芙,她认为“在我们之中每个人都有两个力量支配一切,一个男性的力量,一个女性的力量。
《麦克白》中麦克白夫人形象分析

《麦克白》中麦克白夫人形象分析
谷飞
【期刊名称】《岱宗学刊:泰安教育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9(000)003
【摘要】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之一的《麦克白》,描写了麦克白从人性上走向堕落的过程。
长久以来,麦克白夫人都是作为诱导唆使其丈夫走向堕落的因素出现,被人视为文中的第四位女巫,而本文则从女性的心理角度来对麦克白夫人进行剖析,以揭示这个女性形象的深层情感及悲剧命运。
【总页数】2页(P35-36)
【作者】谷飞
【作者单位】山东省泰山中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58.3
【相关文献】
1.麦克白夫人的辩护——丈夫和妻子在麦克白中的真正关系 [J], 简洁
2.邪恶的帮凶--试析《麦克白》中的麦克白夫人及班柯 [J], 郝滢
3.两朵“恶之花”:王熙凤和麦克白夫人的形象比较——兼谈中西传统女性形象塑造 [J], 李祝亚;
4.谁是《麦克白》中的悲剧主角?——解析麦克白夫人的性别编码 [J], 杨鸿雁;吴晓芸
5.麦克白夫人悲剧形象分析 [J], 张林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麦克白夫人》——麦克白读后感

《麦克白夫人》在高中时,有一部热播的剧叫《欢乐颂》,在剧中安迪、奇点、赵启平、曲筱绡四人打扑克,但是没想到安迪的一句“亲爱的麦克白夫人,你的双手也不干净”引起了一系列误会,曲筱绡认为安迪在说奇点是“夫人”,认为奇点在两人的亲密关系中是个“小受”,却并不知道“麦克白夫人”是帮凶的意思。
当时看剧我也像曲筱绡一样并不懂得“麦克白夫人”的含义,在完整的阅读了《麦克白》之后才理解了“麦克白夫人”为什么是“帮凶”,以及对“麦克白夫人”的形象有了自己的思考。
在莎士比亚的笔下的坏女人中,相比于《哈姆雷特》中乔特鲁德王后追求一个安定生活、一个王后的地位,不顾及儿子、臣民的感受,“使婚姻的盟誓像赌徒的罚咒一样的虚伪”。
麦克白夫人对于权力的渴望和追求显得更加肆无忌惮。
其阴谋的高明和残忍程度都令人战栗。
首先,我赞同歌德对麦克白夫人的看法,是“超级女巫”,是阴谋者中的“佼佼者”。
在知道了女巫的预言后,她疯狂地欲望立即被激发起来。
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她使了浑身解数。
她深知麦克白的天性,于是她用爱情为工具刺激麦克白,崽儿用男性的尊严激将麦克白:“你宁愿像一头畏首畏尾的猫儿,顾全你所认为生命的装饰品的名誉,不惜让你在自己眼中成为一个懦夫,让‘我不敢’永远跟在‘我想要’后面吗?”,在麦克白收到激将之后她感觉到麦克白信念有所动摇,又用必胜的信念去鼓励麦克白“只要你集中你的全服勇气,我们决不会失败。
”除了权欲熏心之外,不得不承认麦克白夫人是个优秀的心理学家,对于麦克白的心理摸得一清二楚,软硬兼施。
麦克白都感叹“愿你生育的全是男孩子,你无谓的精神,只应该铸造一些刚强的男性”,麦克白夫人所展现出的冷静、果断都要远超麦克白。
她对于麦克白的控制展现出她“超级女巫”的特性。
她是阴谋论中的“佼佼者”,在说服麦克白之后,她便想出了杀害国王嫁祸护卫的计划。
她有一双洗不净鲜血的手,她甚至在行凶之后能够泰然的说出“我的双手跟你同样颜色了,可是我的心却羞于像你这样的惨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戏剧作品鉴赏与戏剧艺术题目:由麦克白夫人的形象来看戏剧《麦克白》中的理性精神以及对麦克白夫人“双性同体性”的探讨课程名称:戏剧作品鉴赏与戏剧艺术学院:人文学院专业:汉语言文学年级:中文112班学号:学生姓名:任课老师:李虹玉(周四下午七八节)2013年12月10日由麦克白夫人的形象来看戏剧《麦克白》中的理性精神以及对麦克白夫人双性同体性的探讨麦克白夫人是莎士比亚戏剧中,麦克白夫人具有坚毅刚强的性格,是一位巾帼不让须眉、颇具霸气的女性。
丈夫虽有野心,但没有麦克白夫人的催化辅助作用,麦克白不一定能登上君主大位。
麦克白夫人是这场阴谋的参与者、实施者,帮助其夫君登上帝位的幕后推动者。
但是在帮助麦克白取得王位后,内心的欲望便消失了,此时恐惧占据了麦克白夫人的内心,最终麦克白夫人没能逃脱命运的悲剧。
麦克白夫人也成了自己罪过所带来的精神压力的牺牲品,最终因精神失常而自杀。
在大多数人眼中她就是一个心如蛇蝎的红颜祸水,是一个罪有应得的、泯灭人性的恶人。
然而,她是一个女人,她爱着麦克白,她尽她所能去帮助麦克白,她的目的只是单纯地帮助她爱的丈夫实现他的梦想,而不是想让自己成为王后以获得更大的权利。
麦克白夫人“几乎只把自己看作一个妻子、一个帮手”。
从这一意义来说.麦克白夫人既是麦克白政治野心的牺牲品,也是自己爱情的牺牲品。
下面就通过麦克白夫人的形象来看莎士比亚戏剧《麦克白》当中的理性精神。
一、麦克白弑君夺位的幕后推动者麦克白在战场上获得了巨大的荣誉,被国王封为考特爵士,这应验了女巫的预言,他内心的欲望便不断的膨胀,他满脑子里面都是“未来的国王”,他迫不及待第将这一消息告诉他的妻子。
但是麦克白夫人却担忧麦克白的天性:“它充满了太多的人情的乳臭,使你不敢采取最近的捷径;你希望做一个伟大的人物,你不是没有野心,可是你缺少和那种野心相联属的奸恶;你的欲望很大,但又希望只用正当手段;一方面不远玩弄机诈,一方面却要作非分的攫取;伟大的爵士,你想要的那东西正在喊:‘你要到手,就得这样子!’你也不是不肯这样干,而是怕干”,麦克白夫人立刻决定抓住这上天赐予的良机,竭尽全力助夫君一臂之力,“让我把我的精神力量倾注在你的耳中;命运和玄奇的力量分明已经准备把黄金的宝冠罩在你的头上,让我用舌尖的勇气,把那阻止你得到那项王冠的一切障碍驱扫一空吧”。
当麦克白还在犹疑中,“我们还要商量商量”,心神不宁,夫人却是真正的统帅,“其他一切包在我身上”。
于是宴请国王并灌醉国王及士兵,麦克白夫人把一切都做得天衣无缝。
即将行动前麦克白又延宕了,夫人呵斥道:“是男子汉就应当敢做敢为;要是你敢做一个比你更伟大的人物,那更是一个男子汉。
”“假如我们失败了——”,麦克白又问,“我们失败?只要你集中你的全副勇气,我们绝不会失败!”麦克白杀死邓肯之后,慌忙中仍将匕首拿在手里,在这种紧张时刻,麦夫人却极为镇定自若。
她及时提醒麦克白应将匕首留在邓肯的房问里,并将血涂在侍卫的脸上以造成侍卫杀死邓肯的假象。
在麦克白表示没有胆量再回现场时,是她果断地将刀子送回并布置虚假现场……在夫人毅然决然的支持下,麦克白走上了一条未知的血腥之路,心中狂妄的欲求也被释放,弑君。
杀害同僚,铲除异己,终于登上了帝位。
可想而知,如果没有麦克白夫人的幕后推动,就没有麦克白的“成功”……二、欲望的受害者、爱情的牺牲品麦克白夫人是一个极其残忍恶毒的女人,但在她的冷酷背后也时时流露出女性的温柔、善良、脆弱和对丈夫无比忠诚的爱。
她的本性是善良的,为了丈夫的野心的达成,为了做丈夫的精神支柱,不得不用残忍和冷酷来武装自己,说出一些违背本性的话,做出一些违反人性的事。
1、行动果敢、具有坚定的性格、智慧冷静当麦克白正在犹豫是否杀邓肯的时候,麦克白夫人站了出来说:“那么当初是什么畜生使你把这一种企图告诉我呢?是男子汉就应该敢作敢为;要是你敢做一个比你更伟大的人物,那才更是一个男子汉。
那时候,无论时间和地点都不曾给你下手的方便,可是你却居然决意要实现你的愿望;现在你有了大好的机会,你又失去了勇气了。
我曾哺育过婴儿,知道一个母亲应该怎样怜爱那吮吸她乳汁的子女;可是我会在它看着我的脸微笑的时候,从它柔软的嫩嘴里摘下我的乳头,把它的脑袋砸碎,要是我也像你一样,曾经发誓下这样的毒手的话。
”在麦克自杀死国王邓肯时非常的惊慌失措,麦克白夫人却在不断催促他,“倘不是我看他睡着的样子活像我的父亲,我早就自己动手了,”麦克白夫人的良知早已经消失,有的是自己的欲望、无情和残忍。
麦克白还是下手了,但他却不敢再去碰尸体,没有勇气将刀子放到士兵手里,麦克白夫人便说他:“意志动摇的人!把刀子给我,睡着的人和死了的人不过和画像一样,只有小儿的眼睛才会害怕画中的魔鬼。
要是他还流着血,我就把它涂在侍卫的脸上”,自己动手嫁祸给毫不知情的士兵。
麦克白看着自己沾满鲜血的双手惊恐不已,甚至说大洋里所有的水都不能够洗净,倒要把一碧无痕的海水染成一片殷红。
但麦克白夫人却不以为然:“我的两手也跟你的同样颜色,可是我的心却不像你这样惨白”,“一点点的水就可以替我们泯除痕迹,不是很容易的事吗?”2、深受良知谴责的女人然而.在麦克白夫人知道麦克白竟然凶残到杀害班柯和麦克德夫的妻儿后,她心中的英雄轰然倒塌。
她意识到自己纯洁的爱情遭到了愚弄,并且不能跟任何人讲是她协助麦克白篡夺了王位。
心中的凄苦可想而知。
结果她开始梦游。
梦游是麦克白夫人悔恨、焦虑、凄苦的内心世界的外在表现。
在杀害邓肯前.麦克白迫不及待地与她商量。
在麦克白夫人看来。
这是丈夫需要自己的表现,因此她可以不顾一切帮助他。
因为她爱他。
麦克白登上王位后。
不再需要她的帮助,就把她排除在他的新阴谋之外。
丈夫不再需要自己的帮助,这对麦克白夫人是极大的打击。
再加上麦克白撕下“善良”、“优柔寡断”的面纱干起令人发指的勾当,使麦克白夫人增加内心的罪恶感。
于是麦克白夫人便被这沉重的罪恶感压得不能透气。
终日惴惴不安。
不断试图洗净手上,残留的血迹,以至在梦游症中私语精神崩溃。
再看她在自杀前,发了几通几乎人之将死,其言也善的忏悔,与其平日的镇静、冷酷、残忍大相径庭,竟然露出一点人性的闪光。
也许只有死才是对麦克白夫人最大的解脱。
三、麦克白夫人的“双性同体”性“双性同体”的思想在文学界最早是由英国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提出的。
它不等同“不男不女”。
而是一个人身上反映出的性格、精神.既具有女性特质。
又具有男性的品质。
(一)麦克白夫人的女性特质l、女性爱情至上的信条尽管麦克白夫人是一个恶人.性格坚强如男子汉。
但她首先是一个女人.她也有温柔多情的一面。
德国文学史家弗朗茨·霍尔恩在德国布罗克豪斯的这样说过。
可怜的夫人直到如今完全被误解了。
其实她很爱她的丈夫.如第一幕第五场:“可是我却为你的天性忧虑:它充满了太多的人情的乳臭.使你不敢采取最近的捷径⋯⋯赶快回来吧,让我把我的精神力量倾注在你的耳中;命运和玄奇的力量分明已经准备把黄金的宝冠罩在你的头上.让我用舌尖的勇气。
把那阻止你得到那顶王冠的一切障碍驱扫一空吧.”2、女性的脆弱莎士比亚在突出表现麦克白夫人的坚定、凶残性格;的同时。
也没有忽视这个女人情感、意志的柔弱的一面,而且花了相当的篇幅展示其女性的内心世界。
面对谋杀血案.作为一个女人.她也害怕自己心慈手软,不能做丈夫强有力的思想后盾。
犯罪伊始,麦克白夫人的内心就开始了斗争,她对丈夫说:“倘不是我看他国王邓肯睡着的样子活像我的父亲.我早就自己动手了。
”参与谋杀之后,她的软弱的一面就更加显现出来了。
当邓肯之子和贵族们追问谋杀国王的凶手时.她当众晕倒,多半不是装假因为这很容易被人怀疑为同谋,而是内心虚弱、恐惧的表现。
麦克白出征后,麦克白夫人失去了精神支柱,终于精神崩溃,在疯狂中死去。
麦克白夫人的疯狂是女人脆弱的集中表现。
她没有能像当初她祈祷的那样:让魔鬼们解除她的女性的柔弱。
(二)麦克白夫人的男性性格1、男性的坚定镇静麦克白夫人与莎翁笔下其他坏女人的不同之处也许不在于她心硬狠毒.而是在于她那遇事镇静的头脑与;坚强的自我意志.这使她一经形成作恶的打算就不会因软弱的、女人气的懊悔而改变。
麦克白的话很好地描写了她那坚定异常的性格给他头脑留下的印象:“你只该养男孩子.因为你那无所畏惧的气质只应造成男人!”2、男人的政治才能男人是天生的政治动物,麦克白夫人将这种特性发挥得淋漓尽致。
每当丈夫惊慌失措的时刻.她总是显得特别冷静、严峻,总以她的意志力帮助他渡过一个个“精神危机”。
为了政治目的,可以抛弃一切道德观念于不顾,在这一层面上,麦克白夫人比其丈夫更具政治家的素质。
她那顽强的意志力量和男性的坚定性格使她高过她丈夫迟疑不定的性格。
麦克白夫人只是一个愿为爱情和所爱的人牺牲自己的愚蠢的传统女性。
麦克白夫人并非天性邪恶,不择手段。
只是为了丈夫,不由自己。
杀了邓肯之后,后悔不己。
正是意识到自己做错了才会这样。
她的野心和犯罪行为之所以会给她带来内心痛苦和肉体上的折磨,就是因为她本性不坏。
人的良知与信仰使她遭受着道德谴责,精神不堪重负,走向了死亡。
她本来是个好妻子,好母亲,出于对丈夫的爱她一时冲动,变得那么残忍凶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