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士比亚悲剧中女性形象分类
莎士比亚悲剧中的女性形象分析

17海外文摘OVERSEAS DIGEST 海外文摘2020年第6期总第795期No.6,2020Total of 7950引言威廉·莎士比亚不仅在西方戏剧史上享有盛誉,在中国以及海外华人中都尊称他为莎翁。
莎士比亚是英国文学史上最显赫的戏剧家,也是欧洲文艺复兴期间最著名的作家,是当代人文主义文学的先驱者,以及寰球最卓着的文学家。
莎翁处在一个既辉煌又残酷的时期,当代文化深深影响着莎翁的戏剧创作,其戏剧类型分段有着明显的特质:喜剧以及悲剧。
在1601—1608年期间他主要创作悲剧,大部分是当时社会所折射出的现象。
莎翁笔下的女性角色的个性形象都比较鲜明独特,个个都是经典角色。
作为伟人的他崇尚高尚的道德品质,正如英国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说的:“美德有如名香,经燃烧或压榨而其香愈烈,盖幸运最能显露恶德而厄运最能显现美德也。
”莎翁时常描写复仇和牺牲,囊括《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和《麦克白》,这四部自十九世纪始被公认为“四大悲剧”,据说故事源自当时的欧洲历史,展现出现实社会邪恶权势与人文主义理想之间的矛盾争执,并且体现出理想的破灭。
莎翁的创作基于现实生活,深刻地反应了时代风貌以及社会实质。
莎士比亚说过,他的作品就是“要给自己照一面镜子,给德行看一看自己的模样,给荒谬看一看自己的姿态,给时代以及社会看一看自己的形象和印记”。
将莎士比亚推崇为现实主义的经典作家的恩格斯——“他的作品是树立在广泛的生活基础上的,因而他笔底诞生的每一样东西都使我们感到切实可信。
曾有人暗示过,他其实不属于被称作‘浪漫主义的’当代诗人的范围,而属于‘自然主义的’流派,由于他的作品充溢着近代的真实,除在他最高亢的时候,很少涉及愿望未果而引发的激情。
”并提出戏剧创作应该更加“莎士比亚化”。
所谓“莎士比亚化”,即是要求作家像莎士比亚那样,擅长于从现实生活中出发,展现社会状况,揭示阶级构成以及勇于暴露阶级之间的矛盾。
例如经济发展状况、政治发展状款、社会现象和特征,并给作品中的人物和事件提供富含当代环境背景特色。
论莎士比亚戏剧中的女性形象

论莎士比亚戏剧中的女性形象摘要: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巨人莎士比亚在其戏剧中塑造了一系列丰富生动和光彩照人的女性群像,成为各国人民百谈不厌的话题,受到了不同国度、不同阶层读者的喜爱与赞扬。
他笔下的女性形象丰富了世界文学的人物画廊,她们不是属于一个时代,而是属于人类所有的世纪。
莎士比亚戏剧中一系列女性形象根据其创作时期的不同而被赋予了不同的特色。
喜剧中的女性角色大部分处于主角地位,她们充满智慧、才能和美德,她们敢于大胆反抗传统道德,勇于追求爱情自由和婚姻自主,是体现人文主义理想的新女性。
悲剧中的女性退为次要人物,她们要么是纯洁的天使,要么是狠毒邪恶的恶魔,体现了作者对英国社会现实生活的深入认识。
喜剧和悲剧中女性形象的变化,反映了作者认识生活和创作思想的变化,从中也可以看出作者男权意识的自然流露。
关键词:莎士比亚,喜剧,悲剧,新女性A Study of Shakespeare’s Female Characters Abstract: Shakespeare, the cultural giant in renaissance period, has shaped a series of female characters that are very lively. These characters proved to be the themes talked by people all over the world. The readers from different countries and different stratum pay close attention to and think highly of the characters. The female images in Shakespeare’s plays enriched the character gallery of world literature. They are not only belonging to a period, but also a part of the whole centuries of human beings. According to the changes of the time, Shakespeare gave the female characters different features. The most women in his comedies take the most important places. They are full of wisdom, talent and virtue. They rebel the traditional moral bravely, pursuing the freedom of love and the self decision of marriage. They are new women, revealing the humanism ideal. The women in the tragedies correspondingly draw back to the secondary characters. They are either pure female like angle or evil devil, pressing deep recognition of British real social life. The changes of female images in comedies and tragedies reveal the changes of the way how the author recognized life and ideas guiding the creation. And it also naturally reveals the author’s male chauvinism.Key Words: Shakespeare; Comedy; Tragedy; Female charactersContents摘要 (i)关键词 (i)Abstract (ii)Key Words (ii)Contents (iii)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1)1.1 A Brief Introduction of Shakespeare (1)1.2 Creation of Shakespeare’s Female Characters (1)1.3 Study Purpose and Significance (2)Chapter Two Archetype Analysis of Female Characters in Comedies (3)2.1 The Dauntless and Treasonous Characters (3)2.2 The Smart and Intelligent Characters (4)2.3 The Considerate Wives and Loving Mothers (5)Chapter Three Archetypal Analysis of Female Characters Tragedies (7)3.1 The Fiendish Characters (7)3.2 The Angelical Characters (8)Chapter Four Changes of the Female Characters in Comedies and Tragedies (10)4.1 Comparison of the Female Characters (10)4.2 Reasons for these Changes (10)Chapter Five Conclusion (12)Bibliography (13)。
浅谈莎士比亚笔下的悲剧女性形象

浅谈莎士比亚笔下的悲剧女性形象威廉·莎士比亚(1564—1616)是文艺复兴时期英国以及欧洲最重要的作家,是人文主义文学的巨人,他对英国戏剧作出了极其巨大的贡献.他的悲剧作品可以说是他在文艺方面,特别是戏剧方面的顶峰力作. 威廉·莎士比亚出生于英格兰中部斯特拉福镇的一个商人家庭。
少年时代曾在当地文法学校接受基础教育,学习拉丁文、哲学和历史等,接触过古罗马剧作家的作品。
后因家道中落,辍学谋生。
莎士比亚幼年时,常有著名剧团来乡间巡回演出,培养了他对戏剧的爱好。
1585年前后,他离开家乡去伦敦,先在剧院打杂,后来当上一名演员,进而改编和编写剧本。
莎士比亚除了参加演出和编剧,还广泛接触社会,常常随剧团出入宫廷或来到乡间。
这些经历扩大了他的视野,为他的创作打下了基础。
莎士比亚的创作生涯长达23年之久,根据他的思想和艺术的发展,其创作道路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这三个不同的阶段代表了莎士比亚不同时期的创作思想。
1601——1607是莎士比亚悲剧创作时期。
这一时期,他对社会和人生的态度是矛盾的和悲观失望的,但对现实的认识却大大加深,主要写人文主义理想与丑恶现象的矛盾以及理想的幻灭,其基调是现实的悲愤的和沉郁的。
剧中强烈的批判精神,表现了莎士比亚对文艺复兴个性解放带来的社会后果的深刻反思。
莎士比亚悲剧有一个通点,就是悲剧人物理想人格的彻底破灭,剧情通常以悲剧人物的死亡而告终。
本文将要分析的三位女性形象正是莎士比亚在这个时期创作的。
诞生于1961年《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悲剧作品中的中心力作,也是最丰富的作品。
剧中的女主角莪菲利亚是大臣波格涅斯的女儿,一个在封建制度下长大的贵族少女。
她是落魄王子哈姆雷特的初恋情人。
莪菲利亚是一个朴素美丽、善良温柔的未经世面的贵族姑娘,处世不深,天真、柔弱。
她敢爱,但她太弱,因此,总是在还没有发出声响之前就已经失去了说话的权利,也就等于失去了拥有爱的权利。
莪菲利亚是极端顺从的女人,她很少有自己的主观意见。
浅析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中的女性形象

浅析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中的女性形象摘要:莎士比亚是著名的剧作家,尤以悲剧见长。
本文对“四大悲剧”――《哈姆雷特》、《麦克佩斯》、《李尔王》、《奥瑟罗》中的典型女性形象进行分析,从“天使型”女性形象和“恶魔型”女性形象两种类型出发,结合时代背景,对比中世纪文学中的女性形象,分析其对女性观的继承和超越,并从人文主义思潮和封建观念两方面对莎翁在这四部悲剧中女性形象的刻画影响展开剖析。
关键词:莎士比亚;悲剧;女性形象莎士比亚,世界文坛中著名的诗人、剧作家,是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文学的集大成者。
他创作的“四大悲剧”中,形象高大、闪烁着人文主义光辉的正面男主人公引得不少学者的研究,却忽略了其中女性形象的深入探讨。
受时代所限,文学作品中的女性虽常作为男主人公的配角存在,却也是故事构架和人物塑造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且在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思潮的熏陶下,女性观也较前期更为进步。
本文即从时代环境、文艺复兴运动及莎士比亚女性观等角度,对“四大悲剧”中的典型女性形象进行分析。
一、形象分类在这四部悲剧中,女性形象虽多作为男主人公的陪衬出现,但其个性形象仍鲜明独特。
她们或天性善良;或接受良好教育;或敢于站在世俗对立面;或机关算尽,趋炎附势;或野心十足,心狠手辣。
尽管如此,她们的命运却终逃不过悲剧结局。
她们逐渐失去了文艺复兴时期刚刚萌发出的独立自主的女性意识,反而渐渐屈服,最后不可避免地沦为欧洲封建社会中、男权意识下的牺牲品。
笔者将这些女性形象分为两类:(一)“天使型”女性形象典型的“天使型”女性形象有《哈姆雷特》中的W菲莉娅、《奥瑟罗》中的苔丝狄蒙娜、《李尔王》中的考狄利娅。
“天使型”的女性都生得美丽,多情可人,再结合当时的英国正处于文艺复兴时期,莎士比亚作为英国文艺复兴的重要人物,必定受到人文主义的很大影响,这些影响不仅使他成功塑造了如哈姆雷特等一众代表着作者人文主义理想的男性形象,也为我们展现了孕育着人文主义情怀的女性形象。
莎士比亚剧作中的人物形象分析

莎士比亚剧作中的人物形象分析概述莎士比亚是英国文学史上最为重要的戏剧家之一,他创作了许多具有深邃人物形象的剧作。
本文将对其中几位经典角色进行分析,包括哈姆雷特、妮娜、罗密欧与朱丽叶以及卡桑德拉。
哈姆雷特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研究中最为热门的角色之一,他是《哈姆雷特》这部著名悲剧的主人公。
哈姆雷特被描绘为一个智慧敏锐却陷入思考和犹豫中的年轻王子。
他面临着复仇父亲被谋杀之事和自己是否应该行动的两难境地。
这个角色的复杂性产生了许多对于他内心状态和动机的解读。
有些说他是一个忍辱负重而忍受痛苦的英雄,有些则认为他是一个消极优柔寡断的个体。
妮娜妮娜是《十二夜》中荒诞喜剧的女主角之一。
她是一位年轻而美丽的贵族女子,由于父亲和兄长去世,她陷入了一种无法摆脱的哀伤中。
她隐藏自己女性身份并变成男扮女装的“退伍军人”妮内斯,使得故事情节更加扑朔迷离。
妮娜以其聪明才智和机智勇敢而受到观众喜爱。
罗密欧与朱丽叶罗密欧与朱丽叶是莎士比亚最着名的恋人角色之一,《罗密欧与朱丽叶》也被誉为最悲惨的爱情故事之一。
罗密欧是一个年轻热血、浪漫而富有激情的角色;而朱丽叶则是一个聪明、坚定而勇敢的少女。
他们面对家族仇杀和纷争时选择相爱,并在困境中互相支持,最终走上了悲剧之路。
这个角色描写了莎士比亚对于不同背景出身青年心灵冲动与困境所作的反面教材。
卡桑德拉卡桑德拉是莎士比亚悲剧《特洛伊战争》中的角色。
她是特洛伊王子普利阿摩斯和赫克巴的女儿,被赐予了预言能力。
然而,由于阿波罗对她的爱慕被拒绝,他诅咒了卡桑德拉,使得人们对她的预言不信任。
因此,在特洛伊城即将被希腊军队攻陷之前,她所作出的警告无人听从。
卡桑德拉被描绘为一位深受折磨但却无助于阻止灾难发生的角色。
结论莎士比亚创造了许多令人难以忘怀的人物形象。
从哈姆雷特复杂而矛盾的心理,到妮娜机智和聪明才智,再到罗密欧与朱丽叶深情但命运坎坷的爱情,以及卡桑德拉在厄运中抗争的孤独形象,这些角色都具有鲜明而引人入胜的特点。
莎士比亚戏剧中的人物形象分析

莎士比亚戏剧中的人物形象分析莎士比亚是英国文学的杰出代表,他的戏剧作品受到广大读者和观众的喜爱,因为他不仅善于构思情节,还精湛地塑造了各种各样的人物形象,他的人物形象深入人心,留给人们深刻的印象。
在本文中,将对莎士比亚戏剧中的人物形象进行分析,探究他是如何塑造人物,并从中感受到他对人性的深刻洞察。
一、哈姆雷特《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最为著名的悲剧之一,其中,主人公哈姆雷特是一个极具复杂性的人物形象。
他是一个才华横溢但内心深处充满痛苦的王子。
他的父亲被自己的叔叔所杀,而父亲的鬼魂向他揭示了真相,哈姆雷特开始意识到自己的使命,即为父亲复仇。
在这个过程中,哈姆雷特渐渐变得情绪失控、疯狂起来,他开始迷失自我,渐渐沉陷到疯狂的深渊中。
哈姆雷特所展示的复杂性和矛盾性正是莎士比亚在其他许多人物中所塑造的特点。
他能够深入人物内心,描绘出人性中的各种矛盾情况,例如,爱和恨,理智和情感,勇气和怯弱等。
这些矛盾使得哈姆雷特成为了一个具有现代感的形象,深直观地揭示了人性的复杂性和人物的多面性。
二、朱丽叶《罗密欧与朱丽叶》是莎士比亚最为著名的爱情悲剧之一,而主人公朱丽叶,则是这个故事中一个令人难以忘怀的人物形象。
朱丽叶是一个具有女性魅力和智慧的人物,她渴望自由、独立,同时也像其他女性一样,希望得到尊重和爱情。
当她爱上罗密欧时,她的生活开始发生巨变,她愿意为了爱情付出一切,包括被父亲赶出家门和面对残忍的命运。
在她的形象中,莎士比亚描绘了一个勇敢、坚定并具有高贵修养的女性,她的形象鼓舞了世人勇敢追求真爱并为之奋斗。
三、马克白思《马克白思》是莎士比亚最为著名的悲剧之一,而主人公马克白思,则是一个极具戏剧性和矛盾性的人物形象。
马克白思是一个原本英俊、勇敢、贤明的将军,但他的渐渐沉迷于权力和财富的欲望,导致他变得残忍和冷酷,最终成为悲剧的主角。
在马克白思的形象中,莎士比亚描绘了人性中贪婪和权力欲望的黑暗面。
马克白思的演变告诉我们,即使是最高尚的人物,也可能被人性的阴暗面所吞噬,因此,我们应该时刻警惕自己,不断地反思自己的价值观和行为道德,遵守正义和责任,不让自己沦为阴暗面的俘虏。
莎士比亚的女性观

莎士比亚在其四大悲剧中塑造的女性人物形象大体可以分为两种,简单的说即正面人物和反面人物。
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正反面人物是以是否有害人之心来区分的。
作为正面人物的女性形象,她们往往本性善良,纯真,但在黑白颠倒,罪恶丛生的世界里中被世俗所左右,她们无心伤害别人,但却使自己陷入悲剧之中。
在《哈姆莱特》中的王后乔特鲁德和哈姆莱特的恋人奥菲利亚就是这样的人。
乔特鲁德爱前国王,但因为自身的脆弱无法克制自己的情欲,而下嫁给了自己的杀夫仇人新任国王克劳狄斯,并且对他言听计从,帮他监视自己的儿子哈姆莱特。
最终,因为误饮毒酒而亡。
奥菲利亚美丽,善良,纯真,她爱哈姆莱特,但因为父亲的阻挠而对哈姆莱特对自己的爱产生了怀疑,犹豫不定。
当自己的恋人哈姆莱特误杀了自己的父亲时,她又因为自己的脆弱无法接受这样的事实。
于是,她被残酷的现实逼疯了,最终不慎落水身亡。
乔特鲁德和奥菲利亚都本是无辜之人,但在乾坤颠倒的世界中因为自己的脆弱而成为受害者,她们的悲剧引来无数人的同情和叹息。
在正面人物的女性人物形象中,考狄利娅和苔丝狄蒙娜似乎和前两个女性人物不同。
她们似乎不是那么的柔弱,她们勇敢的反抗世俗,但还是免不了悲剧的命运。
考狄利娅勇敢的说出了自己对父亲的爱“一分不多,一分不少”,但却因为诚实而遭到的无情的驱逐。
她爱自己的父亲,所以当她听说父亲在两位姐姐那的遭遇后,就悄悄带军队潜回苏格兰,想帮助父亲夺回王位,但却因此失去了生命。
美丽高贵的苔丝狄蒙娜勇敢的与世俗抗争,她冲破世俗封建等级制度和门阀观念的重重罗网,置种族歧视于不顾,坚定的爱着奥瑟罗。
然而也正是这份忠贞不渝的爱使她陷入伊阿古的圈套之中,从而送葬了自己的生命。
她与世俗的抗争似乎胜利了,她赢得了自己的爱情和婚姻。
但她却无法与阴谋抗争,无法为自己的忠贞辩白。
考狄利娅和苔丝狄蒙娜的悲剧充分显示出,在黑暗是世界中,在强大的恶势力面前,女性的抗争力量显得是那么的微不足道,失败的命运已经注定。
莎士比亚戏剧中的人物形象深度解析

莎士比亚戏剧中的人物形象深度解析莎士比亚是英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戏剧家之一,他的作品流传至今,深受世人喜爱。
莎士比亚的戏剧作品中,人物形象是其作品的核心,他以鲜明的个性和复杂的内心世界塑造了许多经典的角色。
本文将深入探讨莎士比亚戏剧中的人物形象,分析他们的性格、动机以及与其他角色的关系。
首先,我们来看莎士比亚戏剧中的女性形象。
莎士比亚笔下的女性形象多样而丰富,她们有着强烈的个性和独立的思想。
例如,《哈姆雷特》中的奥菲利亚,她是一个善良而纯洁的女孩,但在父亲的死和哈姆雷特的变心之后,她逐渐陷入疯狂。
奥菲利亚的形象展现了女性在男权社会中的无助和被动,她的悲剧也成为了对社会不公的一种控诉。
另一个经典的女性形象是《罗密欧与朱丽叶》中的朱丽叶。
她是一个勇敢而坚定的女孩,为了爱情,她不惜违背家族的意愿,选择与罗密欧私奔。
朱丽叶的形象展现了女性的独立和追求自由的勇气,她的悲剧也让人们反思了家族和社会对于个人幸福的限制。
除了女性形象,莎士比亚的男性形象同样令人难忘。
他们有着复杂的内心世界和矛盾的性格。
例如,《麦克白》中的麦克白,他是一个勇敢而野心勃勃的将军,但在权力面前,他逐渐变得冷酷无情。
麦克白的形象展现了权力对人性的腐蚀和人性的复杂性,他的悲剧也是对权力欲望的一种警示。
另一个经典的男性形象是《奥赛罗》中的奥赛罗。
他是一个正直而忠诚的将军,但在妻子的背叛和谗言的煽动下,他陷入了疯狂和愤怒之中。
奥赛罗的形象展现了对爱情的盲目和对嫉妒的无法控制,他的悲剧也成为了对人性弱点的一种揭示。
莎士比亚戏剧中的人物形象不仅仅是个体的形象,他们之间的关系也是戏剧的重要组成部分。
例如,《哈姆雷特》中的哈姆雷特和克劳迪斯之间的关系,哈姆雷特对克劳迪斯的仇恨和复仇成为了整个剧情的核心。
他们之间的斗争展现了权力与道德、正义与邪恶的对立,也反映了社会的不公和腐败。
另一个例子是《罗密欧与朱丽叶》中的罗密欧和提伯尔特之间的关系。
他们来自两个敌对的家族,但他们的爱情却超越了家族的仇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莎士比亚悲剧中女性形象分类
(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辽宁大连 116029)
摘要:莎士比亚的悲剧共计10部,深刻反映了伊丽莎白时代的面貌和实质。
最为著名的就是他的四大悲剧,本文主要以四大悲剧:《哈雷波特》、《麦克白》、《奥瑟罗》、《李尔王》为主,对其中主要的女性形象进行分析,并对其进行分类。
揭示出莎士比亚笔下的女性形象类型。
关键词:莎士比亚;悲剧;女性形象
中图分类号:i5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2)09-0000-01
前言
莎士比亚是英国文学史上最璀璨的一颗,他以戏剧和诗歌文明于后世。
尤其是他的悲剧,本文以四大悲剧为主,对其中的主要女性形象进行分析,归纳出以下三种类型:阴谋女,邻家女和英雄女。
总结出莎士比亚笔下所钟爱的三种类型的女性形象。
一、莎士比亚和他的悲剧
如果说,一个人能使你心里浮现出这样一个庄严的画面:“高高的坐在一块岩石顶上!他脚下风暴雷雨交加,海在咆哮,但他的头部却被明朗的天空照耀着!”那么这个人就一定是莎士比亚。
他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巨人,世界戏剧上的泰斗,被公认为是古往今来少数最伟大的作家之一。
在他的四大悲剧中以《哈姆莱特》最为著名,该剧讲述了丹麦王子为父报仇的故事,真实的描绘了文艺复兴晚期英国和欧洲社会的真实面貌。
《麦克白》是一部揭露和鞭挞野心的悲剧,剧本从反面引证了保持人的善良本性的重要性。
《奥瑟罗》是一部富有时代气息的爱情悲剧,本剧在揭露性和批判性上有了很大的进步。
《李尔王》是一部社会画面广阔,理想光辉强烈的悲剧,表现出对社会未来的乐观信念。
四大悲剧中涉及了很多的女性形象,清纯可人的奥菲利亚、蛇蝎心肠的麦克白夫人、温柔公主苔丝迪蒙娜,无情女儿高纳里尔、里根和主持正义的考狄利娅,下面将对这些女性形象进行分类和分析。
二、女性形象分类
(一)阴谋女:麦克白夫人,高纳里尔和里根
1.麦克白夫人
200年来她都被当做一个极恶的人,甚至有些评论家认为她才是促使麦克白做下伤天害理事情的幕后推动者。
虽不能这么绝对,但是她却是名副其实的阴谋女。
当他见到打仗归来的麦克白时,竟没有一点做妻子的关怀和慰问。
她是一个典型性和个性化都非常突出的人物,她自幼就受到封建贵族穷兵黩武的影响和欲望的熏陶,经常目睹的不是谋杀篡位就是表里不一、阴险狡诈的作为。
在这样的环境中养成了她攻于心计、心肠狠毒的性格。
麦克白在当时的地位,
战功和权势激起了她的欲望。
她肯定麦克白的野心,她肯定最近的捷径和不正当的手段,所以她是才真正的野心家,冒险家,为了自己的目的可以不择手段的阴谋家。
她用“舌尖的勇气”把麦克白心中的障碍扫除一清。
从她见到麦克白的第一句话就可以看出她的老谋深算:“您可以把今晚的大事交给我去办,凭此一举,我们今后就可以日日夜夜永远掌握君临万民的无上权威。
”(第一幕第五场),而她的悲剧性结局似乎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多行不义必自毙”。
2.姐妹花:高纳里尔和里根
《李尔王》中李尔的大女儿和二女儿是不孝顺女儿的典型代表。
当李尔要给她们分家产的时候,李尔的要求是让他的女儿赞美他,这两个虚伪的女儿使出全身解数来赞美她们的父亲,发自嘴尖的赞美。
先得到财产,其他的再说,而当李尔把什么都给了她们,只带着100名骑士,到这两个女儿的家中养老的时候,她们就改变态度了。
不再尽心的供养李尔,甚至互相推诿,谁也不想养一无所有又年迈的父亲。
但是她们又害怕父亲身边的100名骑士,所以就找理由消减骑士名额,直到最后被女儿赶出来的时候就剩不足5名了。
可以看出两个女儿的心计,把李尔打击的完全没有回击的力量。
在戏剧的最后,二人爱上了同一个人,彼此仇恨,在对方的水里放了毒药,可以看出她们的狠毒和计谋,连自己的亲姐妹都能下手,让人唏嘘,也可以看出二者的计谋并不高级,层次差不多。
最后二者双双死在自己姐妹手中,死在算计别人的路上,也算没有白白浪费
了阴谋女的名字。
(二)邻家女:奥菲利亚,苔丝迪蒙娜
1.奥菲利亚
她是一个美丽的少女,在她的语调中有一种特殊的魅力。
哈姆莱特看见奥菲利亚自言自语的说:“当我偶然把花朵同奥菲利亚娇媚的小嘴相比,它们连同它们没有微笑的斑驳的脸庞又显得那么呆板啊!她那纤细的身段飘飘然在我身旁滑翔着,恰是优美的化身。
”恰如邻家女孩那样清新可人。
当爱人把她的父亲刺死后,她陷入了癫狂。
“她的癫狂飘忽不定,仿佛在抚慰着她,她生病的头脑周围荡漾着甜美的歌曲……”她柔和的声音完全融化在唱歌中,花朵接着花朵穿插在她的全部的思想中。
而她的爱情也是那样的纯洁和美丽,哈姆莱特一心一意的爱着她,她也全心全意的爱着哈姆莱特,所以当她知道是自己的爱人杀了自己的父亲的时候才会那样的伤心。
两个人的爱情很真挚,但由于中间插入了太多的事情,变成了一件人间的悲剧,令看者落泪,听者不忍。
奥菲利亚就如同一株莲花,在这部充满阴谋,欺骗和恐怖的泥潭中独自开放。
显得那样的清丽,“只可远观,不可亵玩焉”的邻家女。
2.苔丝迪蒙娜
她是剧中所提的全部要求的完美体现者,正像诗歌中所说的那样:“……永远固定的标志,它正是风暴,永远不会动摇,就到死亡的边缘,也不低头。
”为了爱情,苔丝迪蒙娜把种族,门第和年
龄差异都抛掷脑后了。
单纯的爱着对方,如邻家女孩一样的招人喜欢。
当奥瑟罗把苔丝迪蒙娜杀死的时候,观众会那样的伤心,而在剧中当知道这一切都是伊阿古的阴谋时,奥瑟罗同样是撕心裂肺,自杀而亡。
剧中写了她姣美的外貌与罕见的心灵,着力显示稀有的纯真爱情,保持了社会和宗教的教导和要求——顺从丈夫。
但是随着剧情的发展,她逐渐变成痛苦的顺从丈夫,即使如此,却从没抱怨过。
苔丝迪蒙娜是莎士比亚歌颂忠贞妻子和至死不渝爱情的典范。
就如一个邻家可爱的小女孩,偷偷的站在你的身边顺着你,爱着你,却从来不要求什么。
(三)英雄女:考狄莉娅
1.考狄莉娅
考狄莉娅虽然在剧中出场次数不多,却是一个积极性的因素。
她的爱在真正需要时是不讲价钱的,不要条件的,是无偿馈赠的。
当她知道自己的父亲在自己的祖国受到自己姐姐们的欺辱,就不顾一切的回来照顾父亲,替自己的父亲讨回公道,就像一个为了祖国去出征的女将军一样,是一个女英雄。
虽然最后她没有直接把父亲解救出来,而且她还被人在监狱中杀害。
但是,她义正言辞的拒绝去赞美父亲,从而得到他的财产的时候,我们就看出来她的正义感是多么的强大了。
她是真心的爱着自己的父亲,发自内心的孝顺,而不是虚伪的赞美,她用实际行动来向我们说明什么是真正的爱,什么是真正的孝顺。
当她领兵打仗,当她拒绝虚伪的赞美的时候,
我们就看见了一位高高在上的女英雄的形象。
在李尔的三个女儿当中,考迪狄娅缄默的温柔立刻感动了我们,她的真挚更胜过她的姐姐们,她是一个心灵纯洁的灵魂。
她的灵魂猝发出最公正的愤懑,要求替自己的父亲报仇,是一个有着很强的正义感的女英雄。
结语
莎士比亚的悲剧令世人震撼,而其中的女性形象又是千差万别。
有阴谋女,有邻家女更有英雄女,同样茂盛的生长着。
而这一切完全取决于作者的愿望,他向我们塑造了许多栩栩如生的女性形象。
本文从主要的女性形象入手进行分析归类,得出莎士比亚悲剧中的三种女性形象,使我们更加了解这位戏剧天才的魅力。
参考文献:
[1] 莎士比亚评论汇编(上、下)[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9:12.
[2] 论莎士比亚四大悲剧 [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