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原发恶性肿瘤76例临床资料及治疗分析

多原发恶性肿瘤76例临床资料及治疗分析
多原发恶性肿瘤76例临床资料及治疗分析

多原发恶性肿瘤76例临床资料及治疗分析

发表时间:2018-12-21T14:15:09.470Z 来源:《健康世界》2018年24期作者:隋国飞[导读] 临床需提高多原发癌的诊断意识,掌握多原发癌发病特点、诊疗方法,以提高治疗水平。

黑龙江省鹤岗市鹤岗鹤康肿瘤医院 154101 摘要:目的:分析多原发癌的临床情况。方法:对76例多原发癌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男女发病比例为3∶1,同时性多原发癌27例(35.6%),异时性多原发癌49例(64.4%)。多原发癌的发病高峰时间集中于首发癌后的5年内,约60例(78.9%),多原发癌时间间隔为0~336个月。消化系统是首发癌和多原发癌的好发部位,其中首发癌的高发器官为食管、胃、肠道

(55.3%),二发癌高发的器官为肠道、肺、胃、食管(67.6%)。手术治疗、放疗、化疗是首发癌和多原发癌的重要治疗手段,多原发癌的手术率明显低于首发癌。结论:临床需提高多原发癌的诊断意识,掌握多原发癌发病特点、诊疗方法,以提高治疗水平。

关键词:多原发恶性肿瘤;临床资料;治疗分析 Clinical data and treatment analysis of 76 cases of multiple primary malignant tumors Abstract:Objective:To analyze the clinical situation of multiple primary cancers. Methods: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76 patients with multiple primary cancer patients. RESULTS:The incidence rate of males and females was 3:1. There were 27 cases(35.6%)with multiple primary cancers and 49 cases(64.4%)with multiple primary tumors. The peak incidence of multiple primary cancers was concentrated in the first 5 years after the first cancer,about 60 cases(78.9%),and the multiple primary cancer interval was 0-336 months. The digestive system is the predilection site for the first cancer and multiple primary cancers. The high-incidence organs of the first cancer are the esophagus,stomach,and intestines(55.3%). The organs with high incidence of the second cancer are the intestine,lung,stomach,and esophagus. .6%). Surgical treatment,radiotherapy and chemotherapy are important treatments for primary cancer and multiple primary cancers. The surgical rate of multiple primary cancers i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primary cancer. Conclusion:The clinical need to improve the diagnosis of multiple primary cancer,master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ultiple primary cancer,diagnosis and treatment methods to improve the treatment level. Keywords:multiple primary malignant tumors;clinical data;treatment analysis 多原发恶性肿瘤(multiple primary malignant ne-oplasms,MPMNs)是指宿主同时或先后发生2个及2个以上的原发性恶性肿瘤[1]的特殊病种。临床诊疗过程中,MPMNs容易与肿瘤复发灶、转移灶混淆,但二者的治疗及预后转归均不同。近年来,随着肿瘤诊疗技术水平的提高,肿瘤患者生存期的延长,老龄化的加快及主动就医和体检的机会增多,多原发恶性肿瘤确诊的机会也逐渐增加。本文对我科近年来诊治的76例MPMNs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试讨论诊疗方式,以期提高对MPMNs的临床诊治水平。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76例多原发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恶性肿瘤的诊断均得到病理证实,并密切随访,随访率100%。本研究经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或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方法

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76例患者的发病特点、诊疗手段及预后转归等情况进行探讨分析,采用SPSS20.0软件分析,用Kaplan-Meier法计算中位生存时间并绘制生存曲线,用Log-Rank检验比较不同组之间生存期的差别,以P<0.05显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男女发病比例为3∶1,同时性多原发癌27例(35.6%),异时性多原发癌49例(64.4%)。多原发癌的发病高峰时间集中于首发癌后的5年内,约60例(78.9%),多原发癌时间间隔为0~336个月。消化系统是首发癌和多原发癌的好发部位,其中首发癌的高发器官为食管、胃、肠道(55.3%),二发癌高发的器官为肠道、肺、胃、食管(67.6%)。手术治疗、放疗、化疗是首发癌和多原发癌的重要治疗手段,多原发癌的手术率明显低于首发癌。

常见恶性肿瘤诊疗规范61页

常见恶性肿瘤诊疗规范 第一节鼻咽癌 【病史采集】 1.有无耳鼻症状如鼻塞、鼻出血或回缩性血涕、耳鸣 及听力下降等。 2.有无上颈部无痛性进行性增大的肿块。 3.有无头痛。头痛部位多位于颞顶部、顶枕部、额部或普遍性头痛,常呈持续性钝痛。 4.有无颅神经受累,常以Ⅲ、Ⅴ、Ⅵ对神经受累多见。 5.询问与鼻咽癌发病可能的相关因素,如遗传因素、地理环境与生活习惯、某些化学致癌物质刺激及某些微量元素摄入不平衡(高镍饮食)等。 【物理检查】 1.头颈部检查:应检查鼻腔、口咽、外耳道、鼓膜、 眼眶、软腭有癌肿向外扩展。 2.眼部检查:是否有视力减退或丧失、突眼、眶内肿 块、上睑下垂伴眼球固定。 3.颈部淋巴结检查:是否有单侧或双侧颈淋巴结肿大。 4.颅神经检查:是否有颅神经受累的表现。 5.全身检查:有无远隔部位转移的表现。远处转移常 以骨、肺、肝等部位多见。 【辅助检查】

1.间接鼻咽镜或纤维鼻咽镜检查。 2.鼻咽部活组织检查。 3.鼻咽及颈部肿块针吸细胞学检查。 4.影像诊断学检查,如鼻咽部CT或MRI检查、鼻咽侧 位及颅底片等。 5.EB病毒血清免疫学检查,如VCA - IgA和EA - IgA 测定。 【诊断要点】 1.对有头痛、耳鼻症状和颈淋巴结肿大等三大症状或其中之一者,需作鼻咽部检查,以排除鼻咽癌。 2.鼻咽部检查发现鼻咽肿物、溃疡坏死、出血等异常 病变。 3.鼻咽部活组织检查是确诊依据。鼻咽涂片脱落细胞检查可作辅助诊断,但不能单独作为确诊的依据。 4.鼻咽或颈部肿块细针穿刺检查找到癌细胞。 5.EB病毒血清免疫学检查,对确诊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6.影像诊断学检查,有助于确定病变范围。 7.病理学分类:分为高分化鳞癌、低分化鳞癌(其中包括泡状核细胞癌)、未分化癌和其它类型的癌四种类型。 8.临床分型: (1)根据肿瘤生长形态分为浸润型、菜花型、结节型 和溃疡型。

普通外科常见恶性肿瘤化疗方案

普通外科常见恶性肿瘤化疗方案

普通外科常见恶性肿瘤化疗方案一、常见抗癌药物 (一)抗癌药物 1烷化剂:环磷酰胺(CTX) 2抗代谢类:甲氨喋呤(MTX) 氟尿嘧啶(5-FU) 优福定(UFT) 卡培她滨(Xeloda 希罗达) 吉西她滨(GEM 健择) 3抗生素类:阿霉素(ADM) 表阿霉素(EPI 表柔比星、法玛新)4植物药类:紫杉醇(PTX、TXL 泰素) 多西紫杉醇(DXL、TXT 泰索帝) 5激素及内分泌类:三苯氧胺(TAM、她莫昔芬) 来曲唑(氟隆) 6其它:草酸铂(L-OHP、乐沙定、艾恒) 亚叶酸钙(CF、甲酰四氢叶酸钙)(二)生物治疗药物 1香菇多糖 2左旋咪唑(LMS) 3赫赛汀(Herceptin何塞停) 4伊马替尼(Glivec格列卫)

(三)止吐药物 1多巴胺拮抗剂 胃复安 多潘立酮(吗叮啉) 25-羟色胺3受体拮抗剂: 昂丹司琼(枢复宁、欧贝、恩丹西酮) 格拉司琼(康泉) 3抗组胺类:苯海拉明 4苯二氮卓类:安定 5其它不明类:地塞米松 (四)升血药 1一般升血药:利血生、鲨肝醇、维生素B4、氨肽素 2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惠尔血、瑞白 3升血小板药物:白细胞介素-11(迈格尔) 二、抗癌药物的溶解稀释方法 烷化剂:环磷酰胺——用生理盐水20~30ml溶解,再加5%葡萄糖250ml稀释,作静脉滴注。或以生理盐水30ml溶解后直接静脉注射。 抗代谢类:甲氨喋呤——用生理盐水10ml溶解,再加5%葡萄糖或生理盐水500ml稀释后作静脉滴注。或加生理盐水10~20ml作静脉注射。 氟尿嘧啶——直接加入5%葡萄糖液500~700ml(按1mg:1ml)

多原发癌的研究进展

多原发癌的研究进展 发表时间:2010-08-09T17:00:05.21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10年第21期供稿作者:于海丰(黑龙江省伊春市第一医院 153000) [导读] 随着恶性肿瘤诊治水平的不断提高,患者远期生存率普遍上升,生存期延长,同时肿瘤发病的潜伏期较长,各种内外因素对肿瘤发病的刺激影响也可能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才能显现,从而使得不同的恶性肿瘤有可能在同一时段或者在不同时段表现出来。 多原发癌的研究进展 于海丰(黑龙江省伊春市第一医院 153000) 【中图分类号】R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 (2010)21-0161-01 【关键词】多原发癌 随着恶性肿瘤诊治水平的不断提高,患者远期生存率普遍上升,生存期延长,同时肿瘤发病的潜伏期较长,各种内外因素对肿瘤发病的刺激影响也可能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才能显现,从而使得不同的恶性肿瘤有可能在同一时段或者在不同时段表现出来。发生多发原发癌的机会随之增加。因此对多原发癌的研究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现对多原发癌的相关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㈠定义:多原发癌(Multiple Primary Carcinoma,MPC)又称重复癌,多重癌,是指同一个体的同一器官或组织,不同部位的不同器官或组织在同时或先后发生不同病理组织类型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原发恶性肿瘤。有学者将同一器官不同部位发生两个以上的原发癌称为多发癌。而在两个以上器官发生的原发癌称为重复癌。多原发癌从发生的时间分为同时癌和异时癌。同时性多原发癌(synchronous carcinoma,SC):同时或6个月内诊断者为同时性多原发癌。异时性多原发癌(metachronous carcinoma,MC):第一癌发现后超过6个月诊断者为异时性原发癌。 ㈡.多原发癌发病因素:多发原发癌的发病原因争论较大,一般认为与自身,环境及医源性因素等有关。(1)宿主易感性:癌症患者的易感性高加之内环境的机制衰退容易受致癌因素的刺激而致癌。再者,癌症患者被治疗后,致癌的基因仍依然存在。(2)机体免疫功能受损:癌症患者接受化疗药物及大剂量激素治疗导致免疫系统损伤。(3)放疗和化疗:既往接受放射治疗的患者应警惕放射区内发生放射癌的可能。某些化疗药物的远期毒性致癌。(4)遗传因素:有报道多原发癌患者与家族史密切相关。对有明显家族史的癌症患者,随访是要特别注意是否有多原发癌的发生。(5)不良的生活方式继续发挥致癌作用,如吸烟,酗酒,高脂肪低纤维素饮食等。(6)内分泌因素:三苯氧胺是绝经前激素依赖性乳腺癌患者的首选药物,但是其有2-3%的几率导致子宫内膜癌[1]。 ㈢.多原发癌诊断的经验教训:由于既往对多原发癌的认识不够,以及受过去的“尽量用同一种肿瘤来解释。”的错误观念的影响,使得常常仅满足于发现诊断一个部位恶性肿瘤,而忽视另一个原发肿瘤的存在,造成漏诊或误诊。【2】从而延误治疗。因此,在癌症患者复查过程中出现的新病灶,医务工作者要详细研究每个病例的具体情况。不能简单地认为是转移癌或肿瘤复发。有学者统计,多原发癌的检出率与医师对其认识和重视程度,医院的诊疗水平及随访状况直接相关。 ㈣.治疗:多原发癌与复发,转移癌的治疗原则是有明显区别的。一般认为,多原发癌的治疗效果比癌症复发或转移为好,再次治愈的希望较大,生存期一般6-10年。同单原发癌相同,一经发现要坚决果断予以根治性切除,并重视综合治疗,尤其要突出对机体免疫缺损的调整与修复,采用生物制剂或中草药提高机体防癌的能力,这不仅是预防复发,转移和提高生存率的重要手段,也是预防新癌瘤发生的重要措施。复发或转移癌则多采用化疗等全身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为宜。 ㈤.预后:多原发癌的预后主要取决与原发癌的病期早晚,病理学类型,分化高低等生物学特性,发病年龄,同时性与异时性是否合理的治疗。原发癌发生的间隔时间对预后也有影响,一般来说,两次癌发生的间隔时间越短,预后越差。早期发现,正确诊断和积极治疗是提高多原发癌生存率的关键。 参考文献 [1]李宁,徐志巧.多原发癌临床分析.[J],医药论坛杂志,2008,12(29):20. [2]张凤鸣,李秀华,薛影,等.异时性重复癌13例临床分析[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01,8(5):80.

妇科五大常见疾病诊疗规范

子宫肌瘤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最常见的良性肿瘤。 【临床表现及诊断要点】 1.月经改变:最常见症状,主要表现为经量增多,经期延长,周期缩短。 2.腹部包块:肌壁间肌瘤;粘膜下肌瘤,逐渐增大,突向腹腔,当增大》3月妊娠大小时, 于耻骨联合上可触及硬且活动的肿块,清晨膀胱充盈将子宫推向上方时更易扪及。 3.压迫症状:子宫肌瘤增大时,可出现压迫症状。宫体下段前壁的肌瘤,压迫膀胱,影响 膀胱充盈而发生尿频、尿急、排尿困难、尿潴留。子宫肌瘤生长于子宫后壁,特别位于 子宫体下段或宫颈,可以压迫直肠引起便秘,甚至排便困难。 4.不孕。 5.继发贫血:长期月经过多可导致继发贫血。 6.妇科检查:子宫增大,质硬,表面不规则,结节状突起。 7.B超检查:最常见,声像图显示肌瘤区为边界清晰的实质性低回声、等回声或中回声, 中间常有稀疏光点。 【治疗】治疗应根据患者年龄、生育要求、症状及肌瘤部位、大小、数目全面考虑。 1、非手术治疗(保守治疗): 1)随访观察:肌瘤较小且无症状,尤其是近绝经期妇女。但需定期随访,可期3-6个月复查1次,随访中如发现肌瘤增大或症状明显时,再考虑进一步治疗。 2)药物治疗:适应症:年轻要求保留生育功能者;子宫<2 月妊娠子宫大小;近绝经年 龄,肌瘤较小,症状轻;全身情况差,不能胜任手术者。 主要药物: (1)雄激素: 常用药物:丙酸睾丸酮25mg 肌注,每5日一次,月经来潮时,肌注,每日一次, 共3次,总量小于300mg。 (2)黄体生成激素释放激素(LHRH)类药物 适应症:术前辅助治疗;子宫肌瘤合并不孕者;有合并症暂不能接受手术者;更年 期或近绝经患者。 用法:LHRHa 150 ug,肌肉注射,每月一次,连续用3-6个月。 (3)孕三烯酮:孕三烯酮2.5mg,口服,每周2次,连服3~6个月。用药期间注意肝 功能情况,每月查肝功一次,若异常则停药。 (4)抗雌激素制剂|:三苯氧胺 10mg Bid×3-6月;或米非司酮12.5-25mg口服,每日一次,共3个月。 2、手术治疗: ⑴肌瘤切除术:适用于35岁以下未婚或已婚生育,希望保留生育功能的患者。 术式:经腹或腹腔镜下切除肌瘤;子宫粘膜下肌瘤经阴道或宫腔镜切除。 ⑵子宫切除术(全宫或次全宫,筋膜内子宫切除):适用于患者无生育要求,子宫≥2.5月妊娠大小,月经多伴失血性贫血,肌瘤生长较快,有膀胱或直肠压迫症状,保守治疗失败或肌瘤切除后复发。 术式:子宫次全切除术;子宫全切除术。 卵巢外观正常者可保留卵巢。若患者已绝经,在征得患者同意后可同时行双侧附件切除,若患者不愿意切除也可保留。

临床治疗癌症常用的化疗药物-常用化疗药物

临床治疗癌症常用的化疗药物-常用 化疗药物 标签:代号,白血病,疗效,白细胞,静脉,粒细胞,较好,抑制,功能,又名,滴注,抗癌药,不良反应,药物,霉素,淋巴细胞,骨髓,肺癌,乳腺癌,细胞 简介:一、化疗药物显神功迄今,已证实有100多种对人体癌症有治疗作用的药物,从而填补了癌症无药的空白、现将临床常用的化疗药物简单介绍如下。(一)烷化剂烷化剂是指和核酸或蛋白质发生反应,使其失去生理功能的一类药物。1.氮芥 正文: 一、化疗药物显神功迄今,已证实有100多种对人体癌症有治疗作用的药物,从而填补了癌症无药的空白、现将临床常用的化疗药物简单介绍如下。 (一)烷化剂烷化剂是指和核酸或蛋白质发生反应,使其失去生理功能的一类药物。 1.氮芥氮芥简写代号为NH2或NM,对恶性淋巴瘤、小细胞肺癌及癌性胸、腹腔和心包腔积液有较好的疗效,且作用快,但对胃肠反应和骨髓抑制较严重。 2.环磷酰胺又名癌得星,代号为CTX、CYT或CPA,是一种静脉滴注的抗癌药,抗癌范围广、效率高、应用广泛的抗癌药,对大多数癌症均有治疗作用,用量加大,疗效增加,但大剂量应用会引起毒副作用,如引起恶心、呕吐、出血性膀胱炎、心肌炎、肺纤维化、中毒性肝炎、脱发等。 3.塞替派塞替派代号为TSPA,是一种静脉滴注或肌肉注射用药,对晚期乳腺癌和卵巢癌有效,对膀胱癌可有竽膀胱腔内灌注效果较好,全身毒性反应低,用量过大也可引起恶心、呕吐、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等。 4.白消安(马利兰)白消安代号为BUS或BSF,是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口服有效药物,且疗效较好,应根据血象和骨髓象掌握用药,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变无效。 胃肠反应较轻,但可抑制骨髓造血功能,引起皮肤黑色素沉着,男性睾丸萎缩以及脱发等。 (二)抗代谢药此类药主要抑制核酸和蛋白质合成1.甲氨蝶呤甲氨蝶呤代号为MTX,可用于静脉滴注、口服或鞘内注射,是常用的抗癌药。 对急性白血病和绒毛膜癌有较好的疗效。 对恶性淋巴瘤、成骨肉瘤、头颈部癌、乳腺癌、肺癌、卵巢癌等亦有疗效,易引起口腔溃疡、出血性肠炎,抑制骨髓造血功能、皮肤色素沉着等。 2.巯嘌呤又名乐疾宁,代号为6-MP,系口服药。 是治疗急性白血病(维持用药)、复发性骨髓瘤和绒毛膜癌的有效药物,可和泼尼松(强的松)合用,预防排斥反应。 不良反应表现为恶心、呕吐、口腔溃疡、抑制造血功能、引起肝肾功能障碍等。 3.氟尿嘧啶氟尿嘧啶代号民为5-FU,可用于静脉滴注、口服、外敷或灌肠,是临床常用的抗癌药,应用范围广,用于治疗胃肠道癌症、乳腺癌、卵巢癌、头颈部癌等。 可引起胃肠反应(如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严重者可便血,肠黏膜脱落、抑制造血功能、脱发等。 4.复方替加氟(优福定)复方替加氟的简写代号为UFT,系口服药,主要用于治疗胃癌、大肠

多发性原发性恶性肿瘤临床分析

多发性原发性恶性肿瘤临床分析 1结果 全部病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3~36个月,5例前列腺癌患者因癌细胞全身多处转移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2例膀胱癌患者因肺转移死亡;其余患者随访至今均存活,其中2例可疑骨转移,目前在严密随访中。 2讨论 对于多发性原发癌的诊断标准,目前被广泛接受的是由Warren和Gates 于1932年提出的,即包括两个或多个不同细胞类型的多发性原发肿瘤,每一种肿瘤均为恶性,明确除外相互的转移癌可能,可发生于同一器官,也可发生于不同器官。按照两个肿瘤发生的时间间隔可分为同时性及异时性多原发性恶性肿瘤,间隔时间不超过6个月的为同时性,超过6个月的归为异时性。目前,对于泌尿系统内多发性原发癌的发病率各家报道不一[4-5]。本组中MPMNs占同期肾癌的%,膀胱癌的%,前列腺癌的%,且男性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我们发现合并前列腺癌的患者死亡率较高,合并前列腺癌及膀胱癌的患者易发生远处转移,考虑因本组所诊断的前列腺癌患者多为晚期,无法根治性切除,故远处转移率及死亡率较高,2例膀胱癌肺转移的患者治疗时其肿瘤已侵犯深肌层,提示早期根治性手术治疗,对于改善患者的预后有重要意义,对于第二癌的早期发现及治疗对于患者的预后有重要价值。 3目前对于多发性原发癌的发病原因尚不清楚,其原因可能是 ①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患者寿命延长,发生第一癌后经积极治疗,患者生存期延长,导致发生第二癌的几率增加。 ②临床医生对于多原发癌的认识度及重视程度增加,提高了多原发癌的诊断率;③体内癌基因的过度表达与抑癌基因的缺失和变异。 ④免疫功能缺陷,细胞发生DNA点突变、易位、扩增、丢失及移位等时,机体就无法进行正常的免疫防御和免疫监控,导致易发肿瘤。 ⑤放疗及化疗降低了患者的免疫力,对环境中的致癌因素的敏感性增强而导致易感肿瘤。 ⑥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及吸烟、酗酒等不良的生活习惯对于MPMNs的发生亦可能存在一定影响。本组病人在发生第一癌后都进行过放疗或化疗,提示放化疗的应用,应是导致易发第二癌的原因。多原发癌的诊断方法与单发癌相同,关键在于发生第一原发癌后再发生的后续原发肿瘤的病理诊断。如两者病理类型

中国常见恶性肿瘤诊治规范肺癌诊疗方案

中国常见恶性肿瘤诊治规范肺癌诊疗方案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政司编《中国常见恶性肿瘤诊治规范·第六分册·原发性支气管肺癌》。 1. 病史和症状 ﹙1﹚对不明原因的持续性呛咳,反复痰中带血时应予警惕,特别是在40岁以上的男性,但青年也不能排除肺癌的可能性。 ﹙2﹚慢性咳嗽者,当咳嗽性质发生改变,肺部局限性炎症反复发作,也应警惕。 ﹙3﹚对长期吸烟、慢性咳嗽,有家族肿瘤病史者,以及对某些有害物质长期接触史者,应列为重点定期检查。 ﹙4﹚对诊断为肺结核者,经抗痨治疗无效或治疗后病灶好转而又出现新的病灶者,应进一步检查来排除肺癌。 ﹙5﹚对一些肺外表现如恶病质,内分泌改变表现的异位甲状腺素、高钙血症(鳞癌),抗利尿素分泌失常的低钠血症 (小细胞癌),异位ACTH分泌为主的Cushing综合征(小细胞癌)。骨骼方面如杵状指(趾),增生性关节病。神经肌肉方面可出现肌无力综合征 (小细胞癌)。周围神经炎病,多发性肌炎。皮肤方面可出现皮肌炎、黑棘皮病、硬皮病等,出现以上情况时都应注意。 2. 体征:全面细致检查,注意淋巴结肿大、皮下结节、静脉充盈、骨关节、神经系统等。 3. 影像学诊断:X线检查对肺癌诊断价值很大,其确诊率可达80%以上。中心型肺癌常以局限性肺气肿、肺不张、阻塞性肺炎,肺门增宽、肺门块影为特征;周围型肺癌常见肺部单发结节、孤立性块影,肺炎型或粟粒型肺浸润。支气管造影可明确支气管的狭窄、梗阻及充盈缺损情况。CT为70年代发展起来的诊断方法,CT的密度分辨力高,可分辨出组织间0.5%的X线衰减密度,而普通X线片为2.8%,其次CT的横断面无影像重叠,故能显示隐蔽部位的肿瘤,如胸膜下,肺周围、纵隔旁的病变。

化疗药物给药顺序原则

化疗药物使用原则 1、给药顺序基本原则 (1)药物相互作用原则 有的化疗药物之间会发生相互作用,从而改变药物的体内过程,可能影响疗效或毒性。如顺铂影响紫杉醇的清除率,先用紫杉醇再用顺铂。 (2)刺激性原则 使用非顺序依赖性化疗药物时,应先用对组织刺激性较强的药物,后用刺激性小的药物。由于治疗开始时静脉尚未损伤,结构稳定性好,药业渗出机会少,药物对静脉引起的不良反应较小如长春瑞滨和顺铂合用时,长春瑞滨刺激性强,宜先给药。 (3)细胞动力学原则 生长较慢的实体瘤处于增殖期的细胞较少,G0期细胞较多,先用周期非特异性药物杀灭一部分肿瘤细胞,使肿瘤细胞进入增殖期再用周期特异性药物。顺铂和依托泊苷合用时,先用顺铂后用VP-16。 化疗方案联用 药物 用药顺 序 原因 GP 吉西 他滨先用吉 西他滨 顺铂会影响吉西他滨的体内过程, 加重骨髓抑制。

生长快的肿瘤先用周期特异性药物大量杀灭处于增殖周期的 细 胞,减少肿瘤负荷,随后用周期非特异性药物杀灭残存的肿瘤细胞。 用药顺序 2、联用顺铂化疗 PP 方案:治疗无法手术的恶性胸膜间皮瘤及肺癌,尤其是腺癌。 3、联合长春新碱(VCR )化疗 化疗方案 联用药物 用药顺序 原因 CHOP 环磷酰胺CTX 先用VCR ,6-8小时后在给CTX VCR 具有同步化作用,使细 胞停滞在M 期,约6~8h 后 细胞同步进入G1期,再用CTX 可增效。 VCM 甲氨蝶 先用VCR VCR 阻止甲氨蝶呤从细胞内 TP 紫杉醇 先用紫 杉醇 顺铂对细胞色素P450酶有调节作 用,可使紫杉醇清除率大约降低 33%,产生更为严重的骨髓抑制。 FP 氟尿嘧啶 先用顺 铂 小剂量顺铂能够增加细胞内蛋氨 酸,使细胞内活性叶酸生成增加,从 而增加5-FU 的抗肿瘤作用。 PP 培美曲塞 先用培 美曲塞 若先用顺铂,随着肾功能的降低, 培美曲塞的血浆清除率降低,而全 身暴露剂量增加。

癌症疼痛诊疗规范标准

癌症疼痛诊疗规 (年版) 一、概述 疼痛是癌症患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严重影响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初诊癌症患者疼痛发生率约为;晚期癌症患者的疼痛发生率约为%%,其中的患者为重度疼痛。癌症疼痛(以下简称癌痛)如果得不到缓解,患者将感到极度不适,可能会引起或加重患者的焦虑、抑郁、乏力、失眠、食欲减退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日常活动、自理能力、交往能力及整体生活质量。 为进一步规我国癌痛诊疗行为,完善重大疾病规化诊疗体系,提高医疗机构癌痛诊疗水平,改善癌症患者生活质量,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特制定本规。 二、癌痛病因、机制及分类 (一)癌痛病因。癌痛的原因多样,大致可分为以下三类: .肿瘤相关性疼痛:因肿瘤直接侵犯压迫局部组织,肿瘤转移累及骨等组织所致。 .抗肿瘤治疗相关性疼痛:常见于手术、创伤性检查操作、放射治疗,以及细胞毒化疗药物治疗后产生。 .非肿瘤因素性疼痛:包括其他合并症、并发症等非肿瘤因素所致的疼痛。

(二)癌痛机制与分类。 .疼痛按病理生理学机制主要分为两种类型:伤害感受性疼痛及神经病理性疼痛。 ()伤害感受性疼痛是因有害刺激作用于躯体或脏器组织,使该结构受损而导致的疼痛。伤害感受性疼痛与实际发生的组织损伤或潜在的损伤相关,是机体对损伤所表现出的生理性痛觉神经信息传导与应答的过程。伤害感受性疼痛包括躯体痛和脏痛。躯体性疼痛常表现为钝痛、锐痛或者压迫性疼痛。脏痛通常表现为定位不够准确的弥漫性疼痛和绞痛。 ()神经病理性疼痛是由于外周神经或中枢神经受损,痛觉传递神经纤维或疼痛中枢产生异常神经冲动所致。神经病理性疼痛常被表现为刺痛、烧灼样痛、放电样痛、枪击样疼痛、麻木痛、麻刺痛、枪击样疼痛。幻觉痛、中枢性坠、胀痛,常合并自发性疼痛、触诱发痛、痛觉过敏和痛觉超敏。治疗后慢性疼痛也属于神经病理性疼痛。 .疼痛按发病持续时间分为急性疼痛和慢性疼痛。癌症疼痛大多表现为慢性疼痛。与急性疼痛相比较,慢性疼痛持续时间长,病因不明确,疼痛程度与组织损伤程度可呈分离现象,可伴有痛觉过敏、异常疼痛、常规止痛治疗疗效不佳等特点。慢性疼痛与急性疼痛的发生机制既有共性也有差异。慢性疼痛的发生,除伤害感受性疼痛的基本传导调制过

恶性淋巴瘤诊疗规范(2015年版)

恶性淋巴瘤诊疗规范(2015年版) 一、概述 恶性淋巴瘤(也称为淋巴瘤)是我国最常见的十大肿瘤之一。根据《中国肿瘤登记年报》公布的数据,2003年至2013年,恶性淋巴瘤的发病率约为5/10万。由于淋巴瘤病理类型复杂,治疗原则各有不同,为进一步规范我国淋巴瘤诊疗行为,提高诊疗水平,改善患者预后,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医政医管局委托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临床化疗专业委员会,制订我国常见病理类型恶性淋巴瘤的诊疗规范。 二、淋巴瘤的诊断 应当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和病理学检查结果等进行诊断。 (一)临床表现 淋巴瘤的症状包括全身症状和局部症状。全身症状包括不明原因的发热、盗汗、体重下降、皮肤瘙痒和乏力等。局部症状取决于不同的原发和受侵部位,最常见表现为无痛性的进行性淋巴结肿大。 (二)体格检查 应特别注意不同区域的淋巴结是否增大、肝脾的大小、伴随体征和一般状态等。 (三)实验室检查 应完成的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肝肾功能、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β2微球蛋白、血沉、乙肝和丙肝病毒检测,以及骨髓穿刺细胞学和(或)活检等。对于存在中枢神经系统受侵危险的患者应进行腰穿,予以脑脊液生化、常规和细胞学等检查。对NK/T细胞淋巴瘤患者,应进行外周血EB病毒DNA滴度检测。

(四)影像学检查 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为CT、核磁共振成像(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computed tomography,PET-CT)、超声和内窥镜等。 1.CT:目前仍作为淋巴瘤分期、再分期、疗效评价和随诊的最常用影像学检查方法,对于无碘对比剂禁忌证的患者,应尽可能采用增强CT。 2.MRI:对于中枢神经系统、骨髓和肌肉部位的病变应首选MRI 检查;对于肝、脾、肾脏、子宫等实质器官病变可以选择或者首选MRI 检查,尤其对于不宜行CT 增强者,或者作为CT 发现可疑病变后的进一步检查。 3.PET-CT:除惰性淋巴瘤外,PET-CT 推荐用于有条件者的肿瘤分期与再分期、疗效监测、肿瘤残存及复发时的检查;PET-CT 对于疗效和预后预测好于其他方法,可以选择性使用。 4.超声:一般不用于淋巴瘤的分期。对于浅表淋巴结和浅表器官(如睾丸、乳腺)病变的诊断和治疗后随诊具有优势,可以常规使用;对于腹部、盆腔淋巴结可以选择性使用;对于肝、脾、肾、子宫等腹盆腔实质性器官的评估,可以作为CT 和MRI 的补充,尤其是不能行增强CT 时。超声可用于引导穿刺活检、胸腹水抽液和引流。 (五)病理诊断 病理诊断是淋巴瘤诊断的主要手段。病理诊断的组织样本应首选切除病变或切取部分病变组织。如病变位于浅表淋巴结,应尽量选择颈部、锁骨上和 腋窝淋巴结。粗针穿刺仅用于无法有效、安全地获得切除或切取病变组织的患者。初次诊断时,最好是切除或切取病变组织。对于复发患者,可以通过粗针或细针穿刺获取的病变组织来诊断。淋巴瘤的病理诊断需综合应用形态学、免疫组化、遗传学及分子生物学等技术,尚无一种技术可以单独定义为金标准。

肿瘤化疗药物使用指南和规范

肿瘤化疗药物使用指南与规范

目录 第一章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得基本原则 (1) 一、权衡利弊,最大获益 (1) 二、目得明确,治疗有序 (1) 三、医患沟通,知情同意 (1) 四、治疗适度,规范合理 (1) 五、熟知病情,因人而异 (2) 六、不良反应,谨慎处理 (2) 七、临床试验,积极鼓励 (2) 第二章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得管理 (3) 一、抗肿瘤药物得管理 (3) 二、监督检查 (6) 一、细胞毒类药物 (6) 二、激素类药物 (19) 三、肿瘤分子靶向与生物治疗 (28) 四、肿瘤治疗辅助药物 (39) 第三章各类肿瘤得治疗原则 (57) 一、头颈部恶性肿瘤 (57) 二、胸部肿瘤 (63) 三、消化系统肿瘤 (71) 四、乳腺癌 (81) 五、泌尿系统、男生殖系统肿瘤 (85)

六、妇科肿瘤 (96) 七、血液淋巴系统肿瘤 (109) 八、颅脑肿瘤 (135) 九、原发恶性骨与软组织肿瘤 (151) 第四章呕吐得分级与治疗 (160)

第一章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得基本原则 正确合理地应用抗肿瘤药物就是提高肿瘤患者生存率与生活质量,降低死亡率、复发率与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得重要手段,就是肿瘤综合治疗得重要组成部分。 鉴于部分抗肿瘤药物有明显毒副作用,可给人体造成伤害,对抗肿瘤药物得应用要谨慎合理,需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一、权衡利弊,最大获益 力求患者从抗癌治疗中最大获益,就是使用抗肿瘤药物得根本目得。用药前应充分掌握患者病情,进行严格得风险评估,权衡患者对抗肿瘤药物治疗得接受能力、对可能出现得毒副反应得耐受力与经济承受力,尽量规避风险,客观评估疗效。即使毒副作用不危及生命,并能被患者接受,也要避免所谓“无效但安全”得不当用药行为。 二、目得明确,治疗有序 抗肿瘤药物治疗就是肿瘤整体治疗得一个重要环节,应针对患者肿瘤临床分期与身体耐受情况,进行有序治疗,并明确每个阶段得治疗目标。 三、医患沟通,知情同意 用药前务必与患者及其家属充分沟通,说明治疗目得、疗效、给药方法以及可能引起得毒副作用等,医患双方尽量达成共识,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四、治疗适度,规范合理 抗肿瘤药物治疗应行之有据,规范合理,依据业内公认得临床诊疗指南、规范或专家共识实施治疗,确保药物适量、疗程足够,不宜随意更改,

多原发恶性肿瘤76例临床资料及治疗分析

多原发恶性肿瘤76例临床资料及治疗分析 发表时间:2018-12-21T14:15:09.470Z 来源:《健康世界》2018年24期作者:隋国飞[导读] 临床需提高多原发癌的诊断意识,掌握多原发癌发病特点、诊疗方法,以提高治疗水平。 黑龙江省鹤岗市鹤岗鹤康肿瘤医院 154101 摘要:目的:分析多原发癌的临床情况。方法:对76例多原发癌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男女发病比例为3∶1,同时性多原发癌27例(35.6%),异时性多原发癌49例(64.4%)。多原发癌的发病高峰时间集中于首发癌后的5年内,约60例(78.9%),多原发癌时间间隔为0~336个月。消化系统是首发癌和多原发癌的好发部位,其中首发癌的高发器官为食管、胃、肠道 (55.3%),二发癌高发的器官为肠道、肺、胃、食管(67.6%)。手术治疗、放疗、化疗是首发癌和多原发癌的重要治疗手段,多原发癌的手术率明显低于首发癌。结论:临床需提高多原发癌的诊断意识,掌握多原发癌发病特点、诊疗方法,以提高治疗水平。 关键词:多原发恶性肿瘤;临床资料;治疗分析 Clinical data and treatment analysis of 76 cases of multiple primary malignant tumors Abstract:Objective:To analyze the clinical situation of multiple primary cancers. Methods: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76 patients with multiple primary cancer patients. RESULTS:The incidence rate of males and females was 3:1. There were 27 cases(35.6%)with multiple primary cancers and 49 cases(64.4%)with multiple primary tumors. The peak incidence of multiple primary cancers was concentrated in the first 5 years after the first cancer,about 60 cases(78.9%),and the multiple primary cancer interval was 0-336 months. The digestive system is the predilection site for the first cancer and multiple primary cancers. The high-incidence organs of the first cancer are the esophagus,stomach,and intestines(55.3%). The organs with high incidence of the second cancer are the intestine,lung,stomach,and esophagus. .6%). Surgical treatment,radiotherapy and chemotherapy are important treatments for primary cancer and multiple primary cancers. The surgical rate of multiple primary cancers i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primary cancer. Conclusion:The clinical need to improve the diagnosis of multiple primary cancer,master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ultiple primary cancer,diagnosis and treatment methods to improve the treatment level. Keywords:multiple primary malignant tumors;clinical data;treatment analysis 多原发恶性肿瘤(multiple primary malignant ne-oplasms,MPMNs)是指宿主同时或先后发生2个及2个以上的原发性恶性肿瘤[1]的特殊病种。临床诊疗过程中,MPMNs容易与肿瘤复发灶、转移灶混淆,但二者的治疗及预后转归均不同。近年来,随着肿瘤诊疗技术水平的提高,肿瘤患者生存期的延长,老龄化的加快及主动就医和体检的机会增多,多原发恶性肿瘤确诊的机会也逐渐增加。本文对我科近年来诊治的76例MPMNs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试讨论诊疗方式,以期提高对MPMNs的临床诊治水平。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76例多原发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恶性肿瘤的诊断均得到病理证实,并密切随访,随访率100%。本研究经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或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方法 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76例患者的发病特点、诊疗手段及预后转归等情况进行探讨分析,采用SPSS20.0软件分析,用Kaplan-Meier法计算中位生存时间并绘制生存曲线,用Log-Rank检验比较不同组之间生存期的差别,以P<0.05显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男女发病比例为3∶1,同时性多原发癌27例(35.6%),异时性多原发癌49例(64.4%)。多原发癌的发病高峰时间集中于首发癌后的5年内,约60例(78.9%),多原发癌时间间隔为0~336个月。消化系统是首发癌和多原发癌的好发部位,其中首发癌的高发器官为食管、胃、肠道(55.3%),二发癌高发的器官为肠道、肺、胃、食管(67.6%)。手术治疗、放疗、化疗是首发癌和多原发癌的重要治疗手段,多原发癌的手术率明显低于首发癌。

常见肿瘤规范化诊疗制度与流程

常见肿瘤规范化诊疗制度与流程为规范我院肿瘤诊疗行为,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降低医疗费用,减轻患者负担,根据《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市、县级医院常见肿瘤规范化诊疗试点工作的通知》(卫办医管发〔2010〕153号)通知精神,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订本制度与流程。 一、严格遵守《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市、县级医院常见肿瘤规范化诊疗试点工作的通知》中的要求。 二、八个常见肿瘤规范化诊治指南: 1.肺癌规范化诊治指南 2.肝细胞肝癌规范化诊治指南 3.宫颈癌规范化诊治指南 4.结直肠癌规范化诊治指南 5.乳腺癌规范化诊治指南 6.食管癌规范化诊治指南 7.胃癌规范化诊治指南 8.胰腺癌规范化诊治指南 三、相关科室成立常见肿瘤规范化诊疗工作组,组长为科主任。在科室培训学习相关理论知识,针对本科实际情况,对照指南制订易操作的本科诊疗规范。 四、对肿瘤化学治疗药物的超常规、超剂量、新途径的用药方案,由临床医师和临床药师通过病例讨论确定。 五、药剂科对相关科室提供必要的相关化疗药物信息,为此类特殊药品的新制剂、新采购药品提供详细的使用说明文件。

六、在工作过程中有何意见和建议请及时联系医务科,医务科及时向分管院长汇报,分管院长组织相关专家讨论提出整改意见,医务科按整改意见以书面的形式通知相关科室。 七、常见肿瘤规范化诊疗诊治流程: 1.肺癌规范化

2.肝癌诊断流程 发现肝脏占位 <1CM 1-2CM >2CM AFP ≥ 200ng/ml a AFP <200ng/ml 间隔3月复查超声及AFP b 肿物保持稳定18-24个月 恢复每6个月监测 肿物增大 根据大小进入相应流程 2种动态显像检查c 均为肿瘤典型表现 1种为肿瘤典型表现 无典型肿瘤表现 无典型肿瘤表现 任何1种动态显像检查 典型肿瘤表现 活检d 阳性 阴性 重复活检或影像学随诊 诊断原发性肝癌

各类肿瘤的治疗原则

各类肿瘤的治疗原则

第四章各类肿瘤的治疗原则 一、头颈部恶性肿瘤 头颈部恶性肿瘤是指颅底到锁骨上、颈椎前这一解剖范围内的所有恶性肿瘤,这些肿瘤可以来源于耳鼻咽喉、口腔、涎腺、头面部软组织、颈部软组织和甲状腺等部位,一般不包括颅内、颈椎及眼内的肿瘤。头颈部的恶性肿瘤大部分为鳞癌。本章只讨论鼻咽癌、鼻腔和鼻旁窦恶性肿瘤、喉癌和甲状腺癌。 【头颈部恶性肿瘤的治疗原则】 1.抗肿瘤药物治疗前需取得明确的病理学或细胞学诊断,治疗期间应定期评估疗效。 2.头颈部恶性肿瘤的治疗方法复杂,各种治疗手段间的配合繁复,对个体化的要求较高,因此建议在有经验的中心治疗,并且以综合治疗组(MDT)的形式开展。 3.头颈部恶性肿瘤的各种治疗手段可能造成并发症,疾病本身和治疗都可能影响患者的营养状况,因此需重视患者的营养支持治疗、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还需重视患者的对症治疗和护

理。在制定治疗计划时,应充分考虑到患者的耐受性。 4.患者的合并症会影响诊断、治疗、预后和生活质量。合并症评价应在治疗前完成,在制定整个治疗计划时应考虑合并症因素。 5.应重视生活质量的评估与改善。 6.由于同步化放疗的效果优于单纯放疗或序贯化放疗,但不良反应较重。因此建议在有经验的中心进行,并需重视不良反应的处理。 7.鼓励患者戒烟、戒酒,以免降低疗效。 (一)鼻咽癌 鼻咽癌传统上的标准治疗是放疗,但这一疾病在头颈部肿瘤中最易发生远处转移,并且局部晚期鼻咽癌在单纯放疗后局部复发率也较高,化疗在本病的治疗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适用范围和治疗目标】 1.同步放化疗和辅助化疗:对于局部晚期的鼻咽癌患者,同步化放疗序贯辅助化疗,与单纯放疗相比,可降低局部、区域和远处复发率,提高无进展生存率和总生存率。这一治疗策略适于T1-2aN1-3M0以及T2b-4 N0-3M0的患者。在同步化放疗后可加用。

肿瘤化疗的基本原则

肿瘤化疗的基本原则 1、化疗敏感性 2、多程化疗 3、治疗质数和计量强度 4、辅佐化疗 5、联合化疗 目的:提高疗效、减少抗药性、减轻毒副作用、达到这三项目的,便能提高治疗指数。因此,在药物选择上,应遵循以下原则:1)选择肿瘤敏感药物;2)选用毒副作用不同的药物;3)联合应用时相特异性和非特异性药物。 抗恶性肿瘤药 一、烷化剂 1.盐酸氮芥 作用用途:使肿瘤细胞的DNA发生烷化,破坏它的结构,干扰它的复制,使肿瘤细胞不能进行繁殖而被杀灭。用于恶性淋巴瘤、肺癌、鼻咽癌、慢性白血病、绒癌、乳腺癌、卵巢癌。不良反应及注意点:1)常见有恶心、呕吐,可服氯丙嗪缓解;2)静注时药物勿漏于血管外,浓度要低,需缓慢注射;3)抑制骨髓,减少白细胞和血小板,用药期间严格检查血象;4)可引起乏力、头晕、头痛、寒战、发热、月经不调;5)肝肾功能不全及血象低下患者慎用。 2.苯丁酸氮芥/瘤可宁 作用用途:作用似氮芥,作用慢、毒性低,对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淋巴肉瘤效果好。 不良反应及注意点:1)毒性较其他烷化剂低,也可引起白细胞减少;2)大剂量可见肝脏毒性反应,出现黄疸;3)对白血病病人易产生继

发性肿瘤;4)妊娠初期禁用。 3.马利兰 作用用途:选择性抑制骨髓细胞,治疗慢粒有效,对恶性淋巴瘤、肺癌、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及骨髓纤维化有一定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及注意点:1)可出现白细胞、血小板减少,甚至发生再障,用药期间严格检查血象;2)可引起肺泡内纤维渗出,出现干咳、呼吸困难;3)偶见类似Addison综合征症状;4)有月经不调、脱发、不育等。4.环磷酰胺 作用用途:本药在体外无活性,进入体内后在肝或血液中进行活化而发挥抗肿瘤作用,主要用于恶性淋巴瘤、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也用于乳腺癌、卵巢癌、多发性骨髓瘤。 不良反应及注意点:常见副反应有1)胃肠道反应、如食欲不振、恶心、呕吐;2)骨髓抑制症状,如白细胞、血小板减少;3)出现膀胱炎引起的尿频、尿急和血尿等症状;4)偶见肝功能损害,出现黄疸。用药期间严格检查血象。肝肾功能损害者禁用。严防吸入或皮肤接触本品粉末。 二、抗代谢类 1、硫唑嘌呤/依木兰 作用用途:作用类似6-巯基嘌呤,化疗指数高,有免疫抑制作用。用于自身免疫性疾病、肾脏移植及肾炎。不良反应及注意点:1)如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泻,白细胞减少,轻度贫血,偶见发热、皮疹、脱发、黄疸,大剂量损害肝脏、抑制骨髓,降低机体抵抗力;

肿瘤科专业知识考试试题及答案(最全)

肿瘤科专业知识考试试题(A卷) 一单项选择题(在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每题1分,共45分) 1 化疗最常见的主要限制毒性反应为(A ) A骨髓抑制 B 疼痛 C恶心 D恶吐E 脱发 2 乳腺癌最常见的症状是( A ) A乳房肿块 B乳头溢液 C乳房皮肤异常 D乳房乳头内陷 3 抽取抗肿瘤药物应用一次性注射器,且抽出药液不超过注射器的(B ) A2/3 B3/4 C 4/5 D1/2 E1/3 4 化疗药物不慎入眼,应立即用哪种溶液清洗( A ) A生理盐水 B 碳酸氢纳 C碘酊 D过氧化氢 5 化疗药物所致的心血管系统的反应常见的是(D ) A高血压 B冠心病 C心肌梗死 D心肌损伤 6 下列属于恶性肿瘤的是(D ) A 子宫肌瘤 B纤维囊性乳腺病 C皮肤乳头状瘤 D无性细胞瘤 7 恶性肿瘤病人心理变化哪一期会表现为哭泣。警惕。易出汗等(B ) A怀疑期 B恐惧期 C平静期 D体验期 E幻想期 8 食管癌手术后极为严重的并发症是(A ) A吻合口瘘 B伤口出血 C神经损伤 D感染 E疼痛 10 女性乳腺癌的好发年龄是( C ) A 20~30岁 B 30~40岁 C40~49岁 D50~55岁 11 疼痛三阶段给药第三阶段多使用(B ) A曲马多 B吗啡 C可待因 D布落芬 12 在完成全部肿瘤药配制后,×109应用哪种消毒剂擦试操作台面( C ) A95%酒精 B2%碘酊 C75%酒精 D3%过氧化氢 13 化疗期间应注意病人血常规变化,白细胞低于多少是应采取保护措施(A )A1.0×109 2.0×109 C3.0×109 D4.0×109 14 卫生部护理质量评比主要指标——病人对护理工作满意率为(C ) A ≧93% B≧94 % C ≧95 % D≧96% 15 化疗后静脉局部中度疼痛,轻度肿胀,灼热,评估属于静脉炎(D ) A0级 B1级 C 2级 D3级 E4级 16 PICC冲管时不能使用小于多少毫升注射器(B ) A5毫升 B10毫升 C20毫升 D 50毫升 17 肠内营养液的温度一般以多少为宜(C ) A20~30℃ B 30~33℃ C38~40℃ D40~42℃ 18 化疗废弃物处理要放入哪种颜色标记废弃物容器(A )

癌症疼痛诊疗规范2011

癌症疼痛诊疗规范 (2011年版) 一、概述 疼痛是癌症患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严重影响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初诊癌症患者疼痛发生率约为25%;晚期癌症患者的疼痛发生率约为60%-80%,其中1/3的患者为重度疼痛。癌症疼痛(以下简称癌痛)如果得不到缓解,患者将感到极度不适,可能会引起或加重患者的焦虑、抑郁、乏力、失眠、食欲减退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日常活动、自理能力、交往能力及整体生活质量。 为进一步规范我国癌痛诊疗行为,完善重大疾病规范化诊疗体系,提高医疗机构癌痛诊疗水平,改善癌症患者生活质量,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特制定本规范。 二、癌痛病因、机制及分类 (一)癌痛病因。癌痛的原因多样,大致可分为以下三类: 1.肿瘤相关性疼痛:因肿瘤直接侵犯压迫局部组织,肿瘤转移累及骨等组织所致。 2.抗肿瘤治疗相关性疼痛:常见于手术、创伤性检查操作、放射治疗,以及细胞毒化疗药物治疗后产生。 3.非肿瘤因素性疼痛:包括其他合并症、并发症等非肿瘤因素所致的疼痛。 (二)癌痛机制与分类。 1.疼痛按病理生理学机制主要分为两种类型:伤害感受性疼痛及神经病理性疼痛。 (1)伤害感受性疼痛是因有害刺激作用于躯体或脏器组织,使

该结构受损而导致的疼痛。伤害感受性疼痛与实际发生的组织损伤或潜在的损伤相关,是机体对损伤所表现出的生理性痛觉神经信息传导与应答的过程。伤害感受性疼痛包括躯体痛和内脏痛。躯体性疼痛常表现为钝痛、锐痛或者压迫性疼痛。内脏痛通常表现为定位不够准确的弥漫性疼痛和绞痛。 (2)神经病理性疼痛是由于外周神经或中枢神经受损,痛觉传递神经纤维或疼痛中枢产生异常神经冲动所致。神经病理性疼痛常被表现为刺痛、烧灼样痛、放电样痛、枪击样疼痛、麻木痛、麻刺痛。幻觉痛、中枢性坠、胀痛,常合并自发性疼痛、触诱发痛、痛觉过敏和痛觉超敏。治疗后慢性疼痛也属于神经病理性疼痛。 2.疼痛按发病持续时间分为急性疼痛和慢性疼痛。癌症疼痛大多表现为慢性疼痛。与急性疼痛相比较,慢性疼痛持续时间长,病因不明确,疼痛程度与组织损伤程度可呈分离现象,可伴有痛觉过敏、异常疼痛、常规止痛治疗疗效不佳等特点。慢性疼痛与急性疼痛的发生机制既有共性也有差异。慢性疼痛的发生,除伤害感受性疼痛的基本传导调制过程外,还可表现出不同于急性疼痛的神经病理性疼痛机制,如伤害感受器过度兴奋、受损神经异位电活动、痛觉传导中枢机制敏感性过度增强、离子通道和受体表达异常、中枢神经系统重构等。 三、癌痛评估 癌痛评估是合理、有效进行止痛治疗的前提。癌症疼痛评估应当遵循“常规、量化、全面、动态”评估的原则。 (一)常规评估原则。 癌痛常规评估是指医护人员主动询问癌症患者有无疼痛,常规评估疼痛病情,并进行相应的病历记录,应当在患者入院后8小时内完成。对于有疼痛症状的癌症患者,应当将疼痛评估列入护理常规监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