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发展史复习提纲

中国城市发展史复习提纲
中国城市发展史复习提纲

中国城市发展史复习提纲

名词解释

1. 城与廓

城与廓均为防御性构筑物,“筑城以卫君,造廓以守民”;

廓比城大或城在廓内,“三里之城,七里之廓”;

一般来说,奴隶主贵族居城内,一般人民居城外廓内。

2. 城与市

城与市的概念不同,市指交易场所,城指防御城垣。

有城的不一定全是市,市也不一定全有城墙。

城市概念的意义在于:经济性质不同于农村居民点,城市意味着私有制及阶级产生后,需要用城垣保

护私有财产,“城郭沟池以为固”;同时也意味着商业、手工业与农业分开发展到一定经济阶段后需

要专门的固定的交易场所。

3. 考工记

西周时期的营国制度,主要内容是“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前朝后市,市朝一夫”。《考工记》是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最早形成的时代,体现了完整的社

会等级制度和宗教礼法关系,体现的是以儒家为代表的维护礼制、皇权至上的理念。

4. 苏联模式

中国的第一个国民经济五年计划时期,国家急需建立城市规划体系。为此引入了“苏联模式”的规划

方式。“苏联模式”的规划方式,即城市规划是国民经济计划的具体化和延续,即所谓三段式:国民经济计划——区域规划——城市规划。

5. 合肥模式

1958 年同济大学及德国雷台尔教授到合肥,针对合肥提出一个呈扇形结构的总体布局方案,明确将绿地从3 个方面楔入城市,联结原护城河形成的绿环,后来被称为“合肥模式”。该方案强调环境、生态、交通与功能,与当时全国盛行的苏联模式的环形放射路、轴线对称等思路完全不同。

6. “一道三涂”及“一门三道”

汉长安干道采用“一道三涂”形制:干道宽45 米左右,每条干道分为三条平行道,用宽约0.9 米的排水沟分格。中间“驰道”宽约20 米,两侧道宽12 米。与干道相对之门采用“一门三道”形制。

7. 梁陈方案

1950 年梁思成和陈占祥针对建国后北京的发展提出的规划设想,史称“梁陈方案”。方案认为北京

城人口密度大,可发展空间不足,且北京为古都,文物建筑及它们位置部署上的秩序和整个环境是城

市的特点,必须加以保护。因此建议疏散旧城压力,行政中心西移,在西面建立新城,定为首都的行

政中心区域。

概述、论述

1. 我国最早的城市规划建设制度出现于何时、何书中?并阐述书中规定的主要内容及其意

义(附图说明)

一、西周、《周礼·考工记》

二、主要内容:

1. 营国制度

《周礼·考工记》中曾记载:“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

前朝后市,市朝一夫”。

2. 道路制度:

“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

“经涂九轨,环涂七轨,野涂五轨”;

“环涂以为诸侯经涂,野涂以为都(卿大夫的采邑)经涂”。

三、意义

《周礼·考工记》是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最早形成的时代,体现了完整的社会等级制度和宗教礼法关系,体现的是以儒家为代表的维护礼制、皇权至上的理念。

如整体规划结构:以宫城为中心,宫城南北轴线作为主轴线,前朝后市,左祖右社,围绕宫城对

称布置。体现了以礼治国的规划秩序。

还提出了城邑建设体制的基本内容,即王城——都城——诸侯城建设的差异。反映了礼制营建建

筑制度,依据爵位、尊卑而定。

2. 解释“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前朝后市,

市朝一夫”的意思。

匠人营造的王城(都城),呈方形,每边长九里,各开三座城门。城内有九条直街,九条横街(也可能是三条南北向,三条东西向的主要干道,每条干道由三条并列的道路组成),每街宽都可容九辆车子并行;(城中央是宫城)左设宗庙,右设祭坛,前临外廷,后面是商业市场(宫市);市场与外廷的面积各占地一百亩(方百步,东西南北各长140 米左右)。

3. 《管子》中的城市规划思想及其意义

⑴提出城池选址的原则

“因天才,就地利,故城廓不必中规矩,道路不必中准绳”;

叙述了选择城址应注意的地理条件,强调了城市的供水、排水、防洪。

⑵提倡“因天材、就地利”的因地制宜思想

“凡立国都,非立于大川之下,必立于广川之上,高勿近阜而水用足,低毋近水而沟防省”;

⑶创立了较全面的古代城市功能分区的制度。

“仕者近宫,不仕与耕者近门,工贾近市”。

此外管子还认为必须将土地开垦为城市建设统一,农业的生产发展是城市发展的前提。《管子》

是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发展史上一本革命性的也是极为重要的著作。它的意义在于突破中国古代城市单一的礼制布局模式,从城市功能出发,确立理性思维和以自然环境和谐的准则,影响深远。

4. 西汉长安城的修建过程和城市规划特点(附图)

⒈修建过程:

⑴汉高祖刘邦,将秦朝离宫、兴乐宫改建为长乐宫,在长乐宫以西建未央宫,在未央宫和长乐

宫之间修建武库。

⑵汉惠帝时,修建城墙,建东市西市。

⑶汉武帝时,在长乐宫以北建明光宫,未央宫以北建桂宫、北宫,在西面城外修建宏大的建章宫。

⒉规划要点:

⑴平面配合地形呈不规则矩形。

⑵与战国时期不同,将官署、市场、居民区布置在城内。

⑶宫殿占地面积大,占1/2 以上

⑷基于长安城市区域宏观规划,“前朝后市”的布局。且市并不尽在城中,有一部分散处在城的

外围地带,横门大道两侧,一直延伸到渭桥以北。

⑸实行闾里制,闾里与宫城相参。

⑹干道采用“一道三涂”形制。

5. 简述《周礼?考工记》和《管子》中城市规划思想的主要内容,并在对两种规划思想理

念分析、比较的基础上,指出哪些方面对当今城市规划设计仍有意义?

6. 曹魏邺城规划布局的特点(要求能绘制出平面)

曹魏邺城的规划布局在中国古代城市规划中有重要的地位,在古代城市的规划中有重要的影响。

⑴城市有明确的分区,改变了以前宫室和闾里杂处的局面。

统治阶级与一般居民严格分开,一方面是继承古代城郭之制,也继承了汉代宫城与外城的区分。

不同点是区分更明确,不象汉长安宫城与坊里相参,或为坊里所包围,这也反映了阶级的对立及当时等级的森严。

⑵城市空间艺术上的轴线处理:

整个城市的布局,将道路正对城门,干道丁字相交于宫门前,这样把中轴线对称的布局手法从一

般的建筑群,扩大应用于整个城市。这种规划手法对以后的都城布局有很大影响。

⑶宫城由多宫变成单一宫城,且位于城北正中,中轴线纵贯全城。说明儒家的礼制思想从邺城始

在城市建设中的强化和应用。

⑷按各功能分区的实际要求,合理调整城市用地的分配。

7. 隋唐长安城的布局特点(要求能绘制出平面)

特点:

隋唐长安是一个平地而起的城市,继承了古代优良传统,是按一定意图修建的古代城市规划工整

的典范,其方正宏大、宫城居中、对称严谨、分区明确、坊里匀称的规划格局,把我国传统城市的空间结构推到十分典型的阶段。

⑴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周礼·考工记》的城市形制规划,平面呈方形,旁三门,但市在宫南。

⑵继承了邺城规划体系的传统,中轴对称的布局,宫城居中、对称严谨,突出了宫殿的位置。

⑶实行坊里制,严格管理市民,坊里规模大。

⑷设有东西两市,城市商业需要集中成市,说明商业已较“日中为市”时代发达,但这么大的城

市只有两个集中的市,反映商业不够发达,市民和市的关系不太密切。

⑸方格道路网,道路宽度依等级不同,但超过了实际需求。

8. 唐长安和汉长安的比较(附图)

汉长安唐长安

规划背景事先并没有完整的规划,而是随着城市发展

逐步形成的

统一规划

整体形态先宫后城,为了配合地形及现状,城平面呈

不规则矩形。

体现王朝气象,规划布局方正规整

道路系统路网呈十字相交或丁字相交,城门互不相对十字路网,整齐划一,城门相对

功能分区较为杂乱,宫殿与平民居住群相混杂明确的功能分区

居住区闾里制,里四周有墙,每面有门,闾是里的

内门。里内设“弹室”,专管弹压平民。

里坊制

9. 宋代城市建设的主要特点

1.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封闭“市”“坊”制度解体,街巷制的开放型空间结构开始形成。商业发展突破城垣,形成城内商业区,或者城外关厢。

2. 商品经济发展,许多中小城市和随经济发展而兴起的中小城镇城市布局多不规则,具有自发生长的结构特征。

3. 城市元素增多。出现了很多固定、非固定的文化娱乐演出场所,称为瓦子、勾栏。同时出现了我国最早的消防报警设施——望火楼。

4. 由于火药在战争中的应用,一些城市都加砌了砖石的城墙,修建瓮城、马面、箭楼,开挖壕沟。

5. 宗教建筑十分发达,对城市面貌也有一定影响。

10. 北宋东京(开封)的改建内容、布局特点(附图说明)

改建:后周世宗柴荣主持。

1. 扩大城市用地,加筑罗城(外城)、新扩建部分相当于原来城市用地的4 倍;

2. 改善旧城的拥挤现象,展宽道路,改善交通条件;

3. 疏浚运河,便于城市供应,便利交通;

4. 制定许多防火、改善公共卫生的具体措施,沿街划定植树地带,增加城市绿地。

这个改建计划很杰出,主要力量没有放在宫室修建上,主要是为了适应城市生产和生活方式发展

提出的要求,和以往的都城规划大不相同。

布局特点

1. 平面形状不方正规则,三套城墙,三条护城河。

2. 道路井格,以宫城为中心,也有斜街,道路宽度比唐长安小,但密度大,水工设施多,号称

四水贯都,沿河商业街市繁荣。

3. 集中的市转变成商业街,分布全城,与居住区混合。也有晓市夜市。

4. 破除坊里制,转向开放的街巷制,商住混杂

5. 防御技术进步,建立消防瞭望亭。

11. 元大都规划的主要特点(附图说明)

继续发展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的优秀传统手法—三重城墙,宫城居中,中轴对称。反映封建社会儒

家思想“居中不偏”、“不正不威”的传统观点,把“至高无上”的皇权,用建筑环境加以烘托,达

到其为政治服务的目的。

1. 《周礼·考工记》的充分体现。元大都的规划建设有一个明显地向封建社会前期城市传统的儒家

礼制观念和风格复归的举动,《周礼·考工记》的营国制度,如“国中九经九纬”、“面朝后市”、“左祖右社”等在大都城中都有充分体现。

2. 规则的宫城与不规则苑囿相结合。

3. 道路系统:有完整的道路等级,干道正对城门,除北面,其余三面各三个门。呈方格网布局。

4. 把北京的气候和街巷的划分紧密结合起来--胡同的街巷形式。

5. 上下水道等市政设施完善。既满足人民饮用水源,又利于商旅和城市供应。水面与绿化相结合,

丰富城市景色。排水系统完善,施工考究。

6. 城市建设与规划有统一的领导,规划意图得以实现。

12. 元大都在哪些方面体现了《周礼?考工记》

⑴主体规划:平面方形,中轴对称,宫城位于城市的中轴线上。城西面建社稷坛,城东面建太庙,商

市集中于城北,符合“左祖右社,前朝后市”的规划制度。

⑵道路系统:“国中九经九纬”、有完整的道路等级,干道正对城门,除北面,其余三面各有三个门。呈方格网布局。

13. 隋唐长安与宋东京的比较分析(附图)

隋唐长安北宋东京

建设过程规划兴建逐步扩建

规划思想体现王朝气象,适应城市生产和生活方式发展提出的要求

城市风格帝王意志、礼制主宰世俗、市民生活

总体布局规整长方形、三重城墙、中轴线。不甚规整、不对称布局

道路系统全市性干道+内部道路,方格网、尺度大道路与商业街结合、方格网+斜街

居住区里坊制,严格管制、面积大街巷制、厢、商住混杂

商市东、西二市,集中市制,时间限制商业街(商业网络),夜市、晓市

14. 为什么说唐长安城与宋汴梁城分别代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时期城市建设的两个阶段?

唐长安城为新建都城,由宇文凯规划设计。特点是:方正的平面轮廓,且规模巨大,城内功能分

区明确。多重城郭关系,由宫城、皇城、外城组成,宫城位于中轴线偏北段,对整个城市其控制作用,严谨的做到沿中轴线对称,棋盘式道路,严格的里坊制度,集中市肆的制度。水系十分完善。唐长安

继承传统,尤其是曹魏邺城的规划思想并发扬完善。唐长安城是对以前城市建设的集大成者,达到了

很高的程度。

宋汴梁城在原汴州的基础上扩建而来,内外三重城墙,城内道路系统以宫城为中心的方格网路网

系统。宫城居中心,稍微偏北。旧的里坊、市坊制度瓦解,集中设市的历史时期结束。繁华的街巷,

形成了开放的多功能的街巷空间。城市商业点线面结合,社会经济发达,市民活动空间繁盛。宋汴梁

城则开创了新的一页,是一个里程碑,具有划时代意义。

15. 明清北京城的规划要点(附图说明)

明清北京城具有封建社会后期城市布局的两重性。一方面,上层建筑部分如宫殿、城制、官署、

官方宗教文化设施等要求按照传统的宗法礼制来布局;另一方面,反映城市居民生活方面的建设布局,如府邸、民居、商业市肆等注重因地制宜,具有自发形成的特点,表现出较大的灵活性。

明代北京城:

1.城市布局符合传统的宗法礼制思想,继承古代城市规划的传统。城市分京城、皇城、宫城三重,

以宫城为中心,“左祖右社”

2.城市布局艺术:重点突出,主次分明,强调中轴线的手法,形成宏伟景观。

3.道路沿用元大都的基础,皇城居中,将城市分成两部分,带来交通上的不便。

4.采用长条形的胡同划分居住地段

5.商业向南发展,自发形成,街道布局极不规整。行会发达。

6.园林建设有很大发展

清代北京城:

1.沿用明代基础,将内城居民迁至外城,内门驻守八旗兵设兵营。

2.大量修建园林宫殿,三山五园是世界上最大的皇家园林族群。

3.商业进一步发展

4.信封喇嘛教,增加了不少喇嘛庙,如雍和宫

16. 中国古代城市形态的几种基本类型

中国古代城市形态受到自然地理条件、政治文化背景、经济发展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复合影响,因

而表现出规则型、次规则型、非规则型三大类。

⑴规则型:南北方平原,是中国传统城市建设模式中最为典型的一类——城郭方正(部分由于河

流山川形成近圆形),街衢井然,轴线清晰,礼制建筑居中等,方城十字街是古代一般中小城市的典

型形态。

⑵次规则型:是中国传统规范型建设模式在不断适应不同地理环境、文化风俗、历史条件和城市

某些特定功能的要求中,有所变化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但由于形成背景总体上的一致性,其空间结

构虽然发生了一些变异,但基本模式中追求方正的传统却一直贯彻其中,如斜方正型(榆林)、叠合型(南京)等。

⑶非规则型:是中国传统城市建设模式中较为特殊的一种类型。这一系列的城市,可根据其主导

影响因素和空间结构特征的不同,主要分为山水条件主导影响型、发展产业主导型、少数民族文化主

导影响型等。

17. 中国古代城市商业市肆的发展

我国封建社会曾先后发生两次市制变革:

第一次春秋战国:“宫市”-“城市独立的集中商业区”;

第二次北宋,延续千年的坊市制度全面崩溃,向街巷制转变。将集中的市制,扩大而成遍布全城

的庞大的城市商业网络体系。市不再只是城市的一个功能分区,而是一个以全城为领域的庞大网络体系。使得市得以更有效的发挥其繁荣城市经济、便利城市居民生活的职能。同一行业往往集中在一条

街上或一个地区中,形成许多繁华热闹的商业街。同时营业时间也不再受时间限制。明清时期城市商

业面貌逐渐向近现代型转变。商业发展往往突破城垣的限制,在城门外沿江、沿河、沿路地区形成商

业区。到明清时期又发展形成城外的“关厢”地区。

18. 不同历史时期都城布局的完善与发展

⑴从周代关于建筑的文献及已经发掘的遗址来看,周代已经将对称的布局应用到一些大型建筑群中。

⑵春秋战国一些城址中,大型建筑土台也按一定的轴线布置。

⑶汉长安总体布局虽不规则,但宫殿部分的布局是很严整的。

⑷曹魏邺城布局就采用了宫城由多宫变成单一宫城,且位于城北正中,中轴线对称的形式。

⑸隋唐长安城在总体中将中轴线对称的手法进行完善。城门的数量及位置,道路的格局,市的分布,坊的大小及划分,均严格对称衬托出中轴线朱雀大街。又以轴线来正对全城的主要建筑-----宫殿。

⑹宋东京(开封)也对宫城的正门开辟了宽广的御用道路。

⑺到元大都,总体布局艺术又达到一个高峰。除了南北向的中轴线以外还出现了东西向的横轴线,

并在两线的交汇处修建全城的几何中心---中心阁。加强了总体布局的次序感。

⑻明清北京城在总体布局达到了更高的艺术水平。

19. 谈谈你对《周礼·考工记》对中国都城的影响是“历代遵从,千古一致”的这一观点的看法。《周礼·考工记》的“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前朝后市,市朝

一夫”的建设方法的确对于中国都城建设具有影响,但是不能把它作为一条贯穿古代城市规划建设的主线,因为这种影响并不是在所有的城市都能体现出来的。

西汉长安、洛阳~~~~;汉以后北魏洛阳只有宫城居中,左祖右社;邺城的论述,隋唐长安则更多

的体现出《城制》,如旁三门、九经九纬、宫城居中(但偏北)而市却在宫南;宋东京,明南京~~~ 元大都则比较全面的体现了《城制》的布局,甚至可以说它的指导思想就是《城制》。在元大都基础上改建的明北京城也体现了一定《城制》的布局,但~~~。

说法太过绝对。(论述题需展开回答)

20. 试阐述礼制思想对中国城市建设的影响

礼制与《周礼·考工记》

典型案例出现的背景

两种力量的交锋

城市案例研究

21. 近代城市体系的两大类型城市

⑴突变型

这类城市是由于帝国主义侵略、外国资本的输入,或由于本国资本的发展,而产生较大变化或新

兴起的城市。这些城市无论在城市性质、人口和用地规模、功能结构、空间结构、城市建设和城市面貌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

帝国主义共占——上海、天津、汉口等

帝国主义独占——青岛、大连、哈尔滨等

国内资本主义——唐山、焦作、蚌埠、郑州等,主要由于现代工矿业发展或现代化交通——铁路而兴起⑵渐变型

这类城市是原来的封建城市,由于受到帝国主义的侵入及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发生了局部变化。

各级封建统治中心城市——北京、南京等。

约开商埠的城市——福州、宁波等

本国资本主义,主导产业类型为工商业的城市--南通、无锡

22. 近代“上海都市计划”一、二、三稿的内容及其对中国近代城市规划建设的意义。

上海都市计划三稿 1946—1949

一稿:人口1000 万人。市区外做一绿化农田环形地带,外围新区作“卫星城”。住宅区以4000 人为小单位,再组成“中级单位”、“市镇单位”、“市区单位”。扩大中心区范围,在乍浦及吴淞建新港,将道路按功能加以分类。

规划运用“卫星城镇”、“邻里单位”、“有机疏散”、“快速干道”等理论,注意了城市功能及交

通问题。

二稿:1500 万人,提高了人口密度,设想了市内高架道路。研究了相关的规划管理措施、技术问题和局部地区的详细规划。

三稿:进一步研究疏散市区人口、降低人口密度、提高绿地的比重。

研究了工业区的分布,提出在工业区附近建立居住区,以减少交通人流。

对外交通:拟定了南北快速干道及环路系统;建集中引入式港口,将铁路尽量与港口及工业区直接联系。

道路交通计划:道路按功能分类:一种是交通性道路,车辆能安全而迅速行驶(高速干道、干道和辅

助干道)。另一种是供工商业和居民生活服务的道路(支路和小路)。为了保证交通流畅,鼓励公共

机动车辆发展。

意义:三次规划积累了不少历史资料,对交通等技术问题研究比较细致。尽管运用中未能很好的结合

当时中国的实际,但从国内外的经验证明,当时的这些理论使适应现代城市发展的,对近代新的城市

规划理论的传播也起一定的作用,至今仍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23. 苏联模式及其评价

中国的第一个国民经济五年计划时期,国家急需建立城市规划体系。为此引入了“苏联模式”的

规划方式。“苏联模式”的规划方式,即城市规划是国民经济计划的具体化和延续,即所谓三段式:国民经济计划——区域规划——城市规划。

在具体规划中重视基础资料的搜集和分析,重视原有城市基础的利用改造;采用一整套的规划定

额指标,对建设标准进行控制;讲求构图和城市建设艺术,带有“古典形式主义”色彩,城市总图布置众多广场和强调对称式轴线的干道系统,讲究轴线、对称、放射路、对景。城市建设一度出现了“规模过大、占地过多、求新过急、标准过高”的所谓“四过”现象,忽视工程经济等问题。

24. 我国的历史文化名城有哪几种类型,代表城市有哪些?

按照对历史文化名城的历史形成自然人文地理以及它们的城市物质要素和功能结构等方面进行分

析,划分为七种类型:

l. 古都型——以都城时代的历史遗存物、古都的风貌或风景名胜为特点的城市,如北京、西安。

2. 传统城市风貌型——具有完整的保留了某时期或几个时期积淀下来的完整的建筑群体的城市,如平遥、韩城等。

3. 风景名胜型——自然环境对城市的特色起了决定性作用,建筑与山水环境叠加而显示出其鲜明的个10 / 10

性的城市,如桂林、承德。

4. 地方特色及民族文化型——同一民族由于地域差异而显示出的地方特色或不同民族的独特个性,而成为城市风貌的主体的城市,如潮州、拉萨。

5. 近现代史迹型——以反映近代历史的某一事件或某个阶段的建筑物或建筑群为其显著特色的城市,如遵义、上海。

6. 特殊职能型——城市中的某种职能在历史上占有极突出的地位,并且在某种程度上成为这些城市的特征,如自贡、景德镇。

7. 一般史迹型——以分散在全城各处的文物古迹作为历史传统体现的主要方式的城市,如长沙、济南。

25.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包括物质形态和非物质形态两方面内容:

1. 物质形态方面

(1) 城市所根植的自然环境

城市的自然地理环境是形成城市文化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地理环境形成不同特色的文化景

观,历代人类对自然的改造使环境又具有人文和历史的内涵。

(2) 城市独特的形态

城市独特形态主要指有形要素的空间布置形式,如城市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城市的几何形状、城

市的格局、城市的交通组织、功能分区、城市历代的形态演变等。这些形态的形成一方面受城市所在地理环境的制约和影响,另一方面受不同的社会文化模式、历史发展进程的影响,形成城市文化景观上的差异。

(3) 城市的物质组成要素

建筑是构成城市实体的主要要素,形成了城市文化景观特色中最重要的部分。

2. 非物质形态方面

(1)语言、文字;

(2)城市的生活方式和文化观念所形成的精神文明面貌,如审美、饮食习惯、娱乐方式、节日活动、礼仪、信仰、习俗、道德、伦理等;

(3)社会群体、政治形式和经济结构所产生的城市生态结构。

中外城市史与规划史复习提纲

《中外城市建设史与发展史》 西?部分 绪论 ?了解城市发展史与规划史的学习意义。 ?了解城市发展史与规划史的研究?法。 ?了解如何进?中西?城市的发展?较? ?、古代世界的城市?明(两河流域、古埃及、古爱琴海) ?了解古埃及城市布局与其宗教信仰的关系 ?了解卡洪城的主要特点 ?了解古埃及城市建设的主要成就和影响 ?、古代西?国家的城市?明(古希腊+古罗马) ?了解古希腊的?化与历史发展 ?掌握雅典卫城的基本特征 ?掌握希波丹姆规划型式与?列都城的布局特征 ?掌握罗马营寨城的基本特征 ?掌握罗马共和时期古罗马城的特征 三、中世纪西?城市?明 ?了解欧洲中世纪城市的类型划分与构成要素 ?掌握欧洲中世纪城市的特征:城市形态、中?、路?、景观等。 ?了解典型中世纪城市的特征:城市性质、布局特征、城市中?、形态特征等。 四、?艺复兴与绝对君权时期的城市?明 ?了解?艺复兴时期城市相?中世纪发?的主要变化 ?了解?艺复兴时期理想城市的主要特征 ?掌握绝对君权时期巴黎改建内容、?的与影响 ?了解“古典主义”及其艺术特征 ?了解绝对君权时期城市建设的基本特征 五、近代西??业化与城市发展 ?掌握近代城市的特点 ?掌握现代城市规划与古代城市规划的区别(关注点、规划内容与?法、城市发展管理等) ?了解现代城市规划产?的现实需求、思想基础、技术基础、?法与实践基础。 ?掌握?园城市的主要内容与规划实践影响 ?了解现代城市规划的早期探索(带形城市、?业城市、城市形态研究的背景、规划内容、规划实践及其影响)

?了解格迪斯的规划思想特征 ?掌握城市集中主义、城市分散主义的规划思想 ?掌握柯布西耶的光明城市理论、蕴含的规划思想及其影响 ?了解昌迪加尔、巴西利亚规划的规划内容、规划思想与后效评价 ?掌握赖特?亩城市理论、蕴含的规划思想及其影响 ?掌握沙?宁的有机疏散理论及其影响 六、现代西?城市 ?了解20世纪西?城市发展的简要历程 ?掌握?伦敦规划的形成背景、规划内容、实施评价、规划思想与主要影响 ?掌握卫星城、新城的概念 ?掌握英国三代新城建设的特征与实施效果 ?掌握英国、法国新城建设特征上的差异 ?了解德国战后重建的类型与内容 ?了解瑞典三代新城建设的特征与实施效果 ?掌握哥本哈根规划的形成背景、规划内容、实施评价、规划思想与主要影响 ?掌握《雅典宪章》、《马丘?丘》宪章的内容区别及其反映出的西?现代城市规划的转型与变化特征 ?掌握?较现代城市规划与后现代城市规划 ?掌握全球化、全球城市的概念与特征 ?掌握西??都市区规划的基本特征 ?掌握兰斯塔德的空间特征与规划经验 七、美国城市发展过程 ?了解美国城市发展的简要历程 ?了解美国公园运动、城市美化运动的背景、内容、意义与影响 ?掌握邻?单位、雷德朋的概念以及规划原则 ?了解美国郊区化的发展过程 ?掌握美国城市更新运动的简要过程与批判反思,及其与中国城市更新的对?。 ?掌握城市更新、城市复兴、?都市区、?城市带、巨型城市区的概念 ?掌握城市蔓延的特征、弊端以及规划应对 ?掌握郊区化、城市蔓延、增长管理、精明增长、新城市主义、新区域主义、TOD/ TND的概念 中国部分 1、掌握《周礼考?记》背景、内容及其影响; 2、掌握曹魏邺城的布局特征及其对古代中国城市规划的影响; 3、了解古代南京城市规划布局的特征、城市发展的演变过程与动?机制;

《城市发展史》读后感

《城市发展史》应该归结为一部非常优秀的史书,的确如其名字一样。 我想它是非常的优秀的史书,不过因为是一部大部头,现在我只能够挑选我感兴趣的章节细读,其他的大都跳过了。 芒福德是一个反大都市者。 其实首先,即使是根据芒福德自己对于从村庄到城市的跃进的论述来看,我都有这样的一点猜想:我们根本就不应该用“大城市”这么仅仅是在古老的名词“城市”之前加了一个简单的形容词“大”的这样一种概念来称呼我们现在的如北京、上海、纽约这种东西,如果“城市”这个词已经被我们早早的用来称呼过那种小型的城市的话,那么“大城市”其实是完全另外的一种新生的品种,不是一种小城市的扩大化,就像城市不是乡村的扩大化。我们应该用一个全新的字眼,就像“城市”和“乡村”之间的差别那样不容易引起歧义。 当我们在谈论“城市”的时候,其实我想我们的所有的分歧点往往都其实是针对“大都市”的,大家都喜欢并且欣赏小城市而且一般都认可小城市是成功的当然其实几乎没有什么人真正的去研究小城市的建设,不过不论如何,大家其实可以根据对于大都市的态度来分作两派:认可大都市或者反对大都市。 我是前者。 芒福德对于城市起源和历史的发展的东西比较的有意思。 比如他认为:城市最初首先是作为一个磁体而不是一个(居住的)容器存在。村落的存在基础是食物和性,而城市则应该是能够“追求一种比生存更高的目的”。 而城市或者说人类聚落的最初雏形期,其实往往不是源于居住而是源于祭祀活动,而这种活动地点作为一种“磁体”,就已经“能把一些非居住者吸引到此来进行情感交流和寻求精神刺激”。总之,城市从一开始就是外向的,就是应该能够吸引和容纳“陌生人”和“陌生因素”的,从这一点上开始区别于“较为固定的、内向的和敌视外来者的村庄形式完全相反。” 在其论述中,认为旧石器时代是一种具备男性性格的、粗糙的、狩猎为主的、具备强烈攻击性的社会结构,而新石器时代,则是以定居为主,以女性的阴柔性格为主的时代,各种工具、产业开始务于精细和稳定,这个时代真正的定居的村落和农业开始产生。而真正的城市起源于这两种文化的联姻,我理解为:起源于以能够提供足够的生活资料的新石器时代的“村落”文化为基础,同时开始强调具备攻击性、具备开放性的男性社会特征的文化,而产生的一种新的更为完备、开放和鼓励进取和发展的文化。 显然,在芒福德看来,城市是阳性的,是开放的、是进取的、是具有攻击性和发展能力的一种东西。而村庄文化则过分保守,“村庄只包含有限的功能,只包含一些严格的母性的、与生俱来的重要事业。”总之,城市从最开始就是具有了一种“杂交和媾和”的品质,并且因此而获得了“极大的潜力和功能”。 城市是一种完全不同于村庄的新形态 芒福德根据生物学的理论,同样认为了城市是一种完全的新生的形态。 根据生物学的观点,芒福德认为城市不是村庄的简单加和,城市是一种“全面的变革”,是性质上的彻底改变。 城市中更加强调年轻的因素而打破了村庄中的长老制、城市更加的强调活力、外来因素在这里被认为是一种保证了城市的不断的更生和发展的积极因素而不是一种威胁,城市更加的强调进取而不是保守和固步自封(因此其实古老的中国文化谈不上任何的地方特色因为其实压根就是一种村庄文化,其所谓的“中国特色”都是源于一种前城市的落后)。 而什么才是城市化?什么是从乡村到城市的这种发展的过程的本质? 芒福德认为是一种对于不断的出现的但是散落各处的社会因素的内向性的整合、聚合的过程。一种形成秩序的过程,一种整理,大概就像我们的电脑的那个整理内存的命令一样的过程。“城市便是促成这种聚合过程的巨大容器,这种容器通过自身那种封闭形式将各种新兴力量聚拢在一起,强化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从而使总的成就提高到新的水平。” 而在最初的城市化过程中,王权的形成和加强起到了核心的作用。 总之:

城市发展史论文

城市发展史论文—从中国城市发展谈发展 “中国的许多城市是由国家财力建设起来的,不靠工商业者的资金。甚至某些城市的人口也有相当数目是政府强力从他处调迁过来的。例如:秦始皇迁天下富豪12万人至咸阳;汉武帝也聚天下富户于长安附近之陵县,以至长陵、茂陵、鄢陵变成了巨大城市;北魏天兴元年徙山东六州百工技巧10万余口,以充京师;明太祖从苏州、湖州张士诚旧土移徙富户45000家至新建之首都南京。其中南京之事例尤为突出。明太祖去世不数年,发生靖难之变,阎王赶走明惠帝,取得皇位,于永乐十八年迁都北京,带走了以工匠为主的27000户南京居民,使得南京城内顿时户口减半,而南京附郭首县的上元县由176图并为44坊。这些都是欧洲城市发展史上见不到的兴衰变化之事例。” 城市的出现,是人类走向成熟和文明的标志,也是人类群居生活的高级形式。人类从分散的个体穴居,形成聚落这种群体生活的方式;再由聚落这种群体生活的方式逐步演变成为具有功能分区的区域。伴随着人类社会的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即农业从畜牧业中分离出来,农业的出现形成了固定的居民点。人类的第二次社会大分工,即商业、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使社会出现了专门从事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阶层,产生了私有制和阶级。城市正是伴随着私有制和阶级而产生的。这时城市真正出现了具体的分区,城与市的概念被明确的表现了出来。“城”是一种防御性的构筑物;“市”是交换的场所,因此城市的出现应该具有商品经济以及防御功能的双重特征。 中国的城市发展在世界城市发展中独树一帜。中国的古代城市特征因与西方城市的特征不符,而被判定为没有城市。其实,中国在石器时代便出现了城市的基本框架,而《周礼考工记》更是给出了城市的区位结构。因为这些,从而诞生了中国历史上许多著名的城市,如长安、北京、南京、开封等等。中国的城市很早以前就已经分化为明显的两大类,一类是行政区划的治所。他们通常都有城墙或加上外郭保护,城内有政府的行政机关。这一系统的最高层是京师,其中有供电及有关的衙门,以下则是各省级、府级、州县级的治所。这一系统城市的政治意义很强烈,它们是全国性的行政网点,另一系统则是州治府治县治以外的市镇,它们大多数不是政府主动设置的,而是基于经济因素而自然形成。不过,一旦发展达到规模,政府就正是在这些集聚点上设市或镇,并派官管理治安与行政。为了区别这两个系统,前者我们称之为城郡;后者我们称之为市镇。两个系统的综合,称为城市。市镇通常没有城墙,足以显示其政治军事的功能不大。除了少数例外,市镇的规模多小于城郡。 与城市对比的区域是乡村。城市有着属于自己的功能性,即政治行政机关的场所和商业和手工业的场所。而乡村属于农业和畜牧业的领地。这里保持着人类赖以生存的粮食农作物。而当每个朝代或时代出现的时候,都有自己时代的侧重点。当商业和手工业别重视并高度发达的时期,人口会出现向城市移动的趋势,人们逐渐成为了城市的人口,乡村的土地被逐渐变成了城市进行商品交易和发展政治功能的场所,这是便出现了城市化的进程。我国古代便出现过城市化的进程,而当南宋时期更是达到了城市化水平的巅峰。这与当时朝代开明的政治倾向是分不开的。 一般而论,一个国家的城市化不外是受下列几类因素所推动:(一)政治因素,成事实全国或地区性的政治中心,或是行政官署所在地,作为行政网点。(二)

中外戏剧发展史

中外戏剧发展史资料外国戏剧 1、人类最早的成熟戏剧形态是公元前6世纪在古希腊诞生的悲剧和喜剧。之所以说它们 是最早的成熟戏剧,是因为古希腊悲剧和喜剧已经具备了我们所理解的戏剧的全部要素,脱 离宗教仪式的羁绊而成为纯粹的人类娱乐与审美活动,并以人物装扮和当场对话作为自己的主 要舞台形式。它造就了一批伟大的剧作家,并产生了众多的戏剧文学剧本,为后人留下丰厚 的文学遗产,它还通过哲人之口传述了最早的戏剧定义以及整个理论体系,它甚至用雄伟的剧 场建筑向人类宣告了自己的独立存在。 古希腊悲剧和喜剧延续了300年,其后被古罗马承接过去,继续繁衍了近600年。 2、酒神祭祀,是拉开古希腊悲剧和喜剧历史序幕的狂欢前奏。希腊人认为,酒神狄俄尼 索斯代表着人类生命的热情,代表着世界上一切非理念的力量,包括快乐和疯狂。人们抬着狄 俄尼索斯的神像,共同参与一场充满醉态的狂欢歌舞游行。身着羊皮、头戴羊角的“羊人歌队” 开始演唱《山羊之歌》,歌咏酒神的生平事迹,同时向他献上美好的赞颂。 3、希腊戏剧的第一个确切记录见于公元前534年。在这一年雅典举办的“城市酒神节”的各 项活动中,加入了悲剧演出的竞赛。竞赛冠军得主的姓名保留了下来——塞士比斯,他成为世 界上第一个为人所知的戏剧演员。 4、戏剧艺术的基本特性,有很多理论,突出的观点有四种:动作说、情境说、冲突说、 激变说。 5、古希腊悲剧: 英雄悲剧:主人公为了自己的理想和正义同敌对势力进行斗争直到毁灭。代表作《被缚的普罗米修斯》。 命运悲剧:主人公的意志同命运(神)的对抗,其结局是他无法逃脱命运的安排而毁灭。

代表作《俄狄浦斯王》。 文艺复兴性格悲剧:主人公悲剧命运的根源在于性格。代表作《哈姆雷特》(英国•莎士比亚) 17世纪古典主义悲剧:表现理性与情感的冲突,主人公是王公贵族。代表作《熙德》(法国•高乃依) 18世纪市民悲剧:以市民和社会环境的矛盾为主要内容。代表作《爱米丽•迦绿蒂》(德国•莱辛) 19世纪社会悲剧:反映社会问题,易卜生的社会问题剧。 6、三大悲剧诗人发展轨迹, 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欧里庇得斯 悲剧内容:英雄悲剧-------命运悲剧--------家庭悲剧。 悲剧人物:写神,独白、对话表现-------写理想人,行动刻画-------写普通人,重视心理分析。 悲剧命运观:命运由神掌握,不可抗拒-------命运是存在于人类之外的抽象概念,可以反抗-------命运在人手里,自己掌握。 悲剧之父——埃斯库罗斯、喜剧之父——阿里斯托芬 7、中世纪晚期的英国戏剧最具有研究价值也是最富于艺术成就的是圣体剧。 8、戏剧复兴有两个不同的方面: 一方面是以民主为基础的大众戏剧;

评《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

城市的痕迹 ——《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读后感 摘要:“城市不止是建筑物的群集,它更是各种密切相关并经常相互影响的各种功能的复合体——它不单是权力的集中,更是文化的归极。” 关键词:城市刘易斯·芒福德城市的定义城市发展阶段划分 在大一上城市规划导引这门课程时,依稀记得老师提过刘易斯·芒福德,因为那时的专业知识还很少,不敢去读这样的大作,因为自己弄不明白。虽然现在也还是积累的知识不够多,但是上了中外城市建设史、中外建筑史之后,再读他的大作,已经有一些眉目了。 在看这本书之前,我了解了一些刘易斯·芒福德的生平。刘易斯·芒福德在国际上享有很高的声望,特别是他在学术上的巨大贡献,他一生撰写了30多部专著,他被广泛地公认为世界上空前伟大的城市科学专家。他所涉及的学科有建筑学、规划学、地理学、社会学、生态学、科技发展史、哲学、技术、英国文学、美国研究和城市科学,所涉猎的知识很广泛。他最优秀的著作《城市文化》和《城市发展史》,至今仍被公认为全世界城市科学研究的经典著作。 看完这本书之后,自己对世界城市的发展史有了一个简单的了解,当然,最可惜的是刘易斯·芒福德没有将中国的城市发展史列入其中。对于这本书精华的部分实在太多,凭我小小的能力,我只能选取最感兴趣的小部分做一些自己浅陋的理解了。 芒福德先生在72年前基于西方城市发展进程的思考,对我们中国今天的城市发展也有非常特别的意义。他说:“城市的主要功能就是化力为形,化权能为文化,化朽物为活灵灵的艺术造型,化生物繁衍为社会创造。”在我国今天城市迅速发展、资源迅速枯竭、生态迅速破坏、环境迅速恶化的情形之下,我们更应该读一读芒福德对于非理性的工业文明的尖锐批判,对现今日益拥挤、丑陋而紧张

城市发展史读后感

城市发展史读后感 Ting Bao was revised on January 6, 20021

《城市发展史》读后感 《城市发展史》是美国着名的城市理论家、社会哲学家刘易斯·芒福德所着,着重从人文科学角度系统地阐述了城市的起源、发展,并展望了远景。内容包括:史前的城市,城市在美索不达米亚的诞生,古埃及城市,并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宗教、地理、城市规划等多个学科领域,从多角度综合地研究了城市发展史,并对今后城市发展提出了战略性意见。对学城市规划的我们,无论在理论学习上还是思想都上都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城市的演变过程——起源、发展、蔓延 一、城市的起源 “为了让我们对当今世界的迫切任务有足够的认识,我们专门回溯了城市的起源。我们需要构想一种新的秩序,这种秩序能包括有机界和人,乃至包括人类的全部功能和任务,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为城市发展找到一种新的出路”。这正是芒福德编写此书的目的。 “远在活人形成城市之前,死人就先有城市了“。这源于古人类对死去同类的敬重心里,他们需要寻求比实际生活需要更有力的促使古人要寻找一个固定的聚会地点,并最终促使他们形成连续的聚落。来表达对祖先的怀念或抚慰他们的灵魂。所以为什么在去一个大城市的时首先看到的是一排排陵墓是就可以理解了。而促使城市形成的第二个因素就是岩洞,被认为是最早的空间,不仅是居住地也是艺术和礼俗活动发生的地方。而这两种因素的共同协同作用便促使了最初城市的形成。 芒德福说“城市首先是具备磁体功能,而后才具备容器功能的”。村落的基础是食物和性,而城市则该是能够:追求一种比生存更高的目的”城市或者说人类聚落的最初雏形期,往往不是源于居住而是源于祭祀活动,而这种活动地点作为一种磁体,就已经把一些非居住着引导此地。如罗马,耶路撒冷等古城仍然是并且继续追求这写原始目的的。总之城市一开始就是外向的,就是能够吸引和容纳陌生人和陌生因素的而不像乡村那种较为固定,内向,并敌对的对待外来事物。 在其论述中认为旧石器时代是一种具备男性性格的,粗糙的,以狩猎为主的具有强攻击型的社会结构,而新时期时代,则是以定居为主以女性的阴柔性格为主的时代,并开始从事农业生产。而真正的城市起源源于这两种文化的联姻,而城市作为一种包容的有磁性的容器,使城市中生发各种活动,使城市开始慢慢发展起来。 二、城市的发展 城市的发展离不开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的变革,但在其具体的发展过程中总要受控于一些具体因素的影响,比如王权、商业、文化等,它们共同决定了城市的物质要素及其结合方式。 王权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所谓城市,是指一种新型的具有象征意义的世界,它不仅带表了当地的人们,还代表了城市的守护神,以及整个井然有序的空间”。而统治阶级利用宗教称王把自己神化使自己统治公共并赢得其信赖成为可能。”从分散的村落经济向高度组织化的城市经济进化的过程中,最重要的参与因素是国王,或者说是王权制度”。

比较文学概论讲义

比较文学概论讲义 孙丹 第一章发展论 第一节全球化与比较文学多元化语境 1、广为流行的全球化概念着重描述的是一个历史过程,在些过程中各种社会因素和关系在空间上不断扩展,人的行为方式、思想观念以及社会力量的作用表现出洲际(或区域之间)的特点。全球化的特征在于其共时性,具体而言就是空间上的世界压缩和地域联结。 2、比较文学将从一种国际的视域研究所有的文学,在研究中有意识地把一切文学创作与经验作为一个整体。在这种观念中,这种文学就与独立于语言学、人种学和政治范围之外的文学研究完全相等(雷纳·韦勒克)。 3、文化全球化的论题涉及到文化帝国主义与民族主义(即全球化与本土化),文化身份与文化认同、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文化同质与文化多元等关切到文化自身的讨论。 4、大众文化:特指进入到后工业社会时兴起于城市的,以全球化的现代(电子)传媒为介质,大批量生产的,能复制的,以市场消费为导向的,引导大众潜藏的思想意识的当代文化形态。 5、多元文化主义强调的是种族上、文化上有差异的族群的独特品质,其观点的基础是文化相对主义和历史主义。全球地方化:即所有全球范围的思想和产品都必须适应当地环境的方式,而那种洞悉全球与本土的辩证关系的思想遂被称作全球地方主义。 第二节西方比较文学发展史的渊源 1、比较文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诞生于19世纪70年代的欧洲,其标志是学科理论和方法的逐渐确立,学术团体和一批专业研究队伍的涌现,以及专业学术著作和专业刊物的出版。

线索:古罗马文学模仿古希腊文学——中世纪欧洲的文化共同体以及后期各民族文学差异的对比,晚期文艺复兴运动——近代法国启蒙运动使各民族之间的接触更加活跃:伏尔泰、莱辛——格林兄弟(童话、神话)——斯达尔夫人《论德国》——歌德“世界文学”——1866英波斯奈特《比较文学》;1877德科赫《比较文学杂志》;1895法戴克斯特《让·雅克·卢梭和文学世界主义之起源》;1897比较文学常设讲座“文艺复兴以来法国文学对日耳曼文学的影响”等。 2、学科发展历程:早期,法巴尔登斯伯格、梵·第根(《比较文学论》)、伽列,注重影响研究。 1954年“国际比较文学协会”(ICIA)诞生。 1955年第一届国际比较文学大会在威尼斯召开。 1958年第二届国际比较文学大会在美国教堂山召开。标志比较文学的研究中心从欧洲转移到美国。 耶鲁大学教授雷纳·韦勒克《比较文学的危机》,指出未明确课题与方法。 (法)艾田伯《比较不是理由》;(美)勃洛克《比较文学的新动向》,强调“人文主义”。 (美)亨利·雷马克《比较文学的定义和功能》(1961),确立了平行研究和跨学科研究在比较文学中的地位。 (荷)佛克马《比较文学和新范式》(1981),反驳雷马克,强调方法论。 ()韦斯坦因《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向哪里去?》 (美)伯恩海默《跨世纪的比较文学》:一是放弃欧洲中心论,二是研究重心由文学转向其他话语形式。 (法)艾田伯《比较不是理由》、《中国之欧洲》。

中外电影史 中国电影发展历程

中外电影史 中国电影艺术发展史 上篇 一、绪论 中国电影史与世界电影史有某些共同的发展规律,但更有着自身鲜明的特点: 其一,中国电影史与所处的社会环境、政治斗争情况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一点它比外国电影史显得更加突出。 其二,中国电影创作在很大程度上受着中国的历史文化传统和民族审美心理习惯的影响,它与传统的戏剧、文学、绘画等艺术有着密切的关系,故中国电影的发展,在某种意义上讲就是外来技术手段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过程。 其三,作为综合艺术的中国电影,各个艺术部门发展是不平衡的,这与中国工业技术落后和电影家的电影观念不同有关。 开创期的中国电影(1896——1931) 一、早期电影发展 1、1896年,上海徐园“又一村”放映“西洋影戏”,这是中国第一次放映电影 2、1905年,任景丰请谭鑫培拍摄了中国第一部无声影片,我国最早的戏曲片《定军山》 3、张石川“处处为兴是尚” 《难夫难妻》,是中国第一部短故事片;《掷果缘》是中国现存最早较完整的故事片;《歌女红牡丹》是中国第一部有声片。他的一部分片子是宣传改良的社会片,如《孤儿救祖记》、《玉梨魂》等,有一定暴露意义;而相当一部分则是以迎合小市民口味,投机牟利为目的的言情、滑稽故事片,如《滑稽大王游华记》等;他还编导了《火烧红莲寺》连集片,点燃了20年代后期武侠神怪片之火。 郑正秋主张戏剧是改革社会,教化观众的工具 是中国最早的电影编剧和导演之一,是中国电影事业的拓荒者之一。1913年应张石川之邀编导了《难夫难妻》,因主张教化社会,编写了《孤儿救祖记》,获得

成功。 九一八事变后,认识到“电影是负着时代前驱的责任”,希望电影界叫出“反帝、反封、反资”的口号来。这时期他编导了具有进步意义的《自由之花》、《春水秋波》、《姊妹花》等片,其中1933年摄制的〈姊妹花〉成绩最佳,标志了他思想、艺术发展的高峰,成为他后期代表作。 二、左翼电影运动 (一)1930年3月,共产党领导的以鲁迅为首的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在上海宣告成立,此后,又提出了领导电影工作的纲领〈最近行动纲领——在现阶段对于白区戏剧运动的领导纲领〉有关电影的条款。 《最近行动纲领》规划了左翼运动的方向,是党领导的左翼文艺工作者准备向电影节进军的号角。 (二)左翼电影运动的艺术成就 1、拓展了电影的社会性主题。 2、深化了现实主义创作方法。 从一系列优秀影片的创作看,可归纳几个特点: 题材现实 人物鲜明 讲究细节的运用和描写的真实 善于运用强烈对比的手法 重视电影的娱乐性与趣味性 3、探索了民族化的表现形式 4、加深了对电影本性的认识,增强了电影观念,突破了戏剧束缚。认识到电影和戏剧的区别: 1)运用蒙太奇思维方法。 2)“闪回”、“叠印”等手法的运用,表现“幻觉”、“梦境”、“回忆”等。 3)重视影像造型。 4)探索与发展了电影语言,特别是长镜头的运用,达到了相当高水平。

《城市发展史》读书笔记

《城市发展史》读书笔记 一、有关城市的起源及本质 在城市起源方面,芒福德的观点别有趣味。主要有两方面:(1)旧石器时代是一种具备男性性格的、粗糙的、狩猎为主的、具备强烈攻击性的社会结构,而新石器时代,则是以定居为主,以女性的阴柔性格为主的时代,各种工具、产业开始务于精细和稳定,这个时代真正的定居的村落和农业开始产生。而真正的城市起源于这两种文化的联姻。(2)“城市最初首先是作为一个磁体而不是一个(居住的)容器存在。村落的存在基础是食物和性,而城市则应该是能够“追求一种比生存更高的目的”。他认为,城市的最初雏形期,往往不是源于居住而是源于祭祀活动,而这种活动地点作为一种“磁体”,就已经“能把一些非居住者吸引到此来进行情感交流和寻求精神刺激”。城市从一开始就是外向的,就是应该能够吸引和容纳“陌生人”和“陌生因素”的,是“较为固定的、内向的和敌视外来者”的村庄在质上的飞跃。 总之,芒福德阐述的城市起源中有以下三个内涵:①城市的出现首先是一种人类“脱离了低级趣味”,即当人类组织有了高于生存本身(食和性)更高的要求的时候开始萌芽的一种东西,城市从最开始就不是为了满足简单需求的一种东西,城市从来就是为了复杂。②城市的真正出现和繁荣是一种应运而生:当新生的因素要求通过整合来联合发生作用从而优化的时候,当新生因素本身产生了建立链接的内在萌动的时候。城市是一种整合,是一种优化。③城市生下来就是产生于欲望并且为了欲望。因此城市才有活力,才足够开放,城市从来就不是保守的。城市是男性的,城市是进取的……等等,这一切都和乡村的性质形成了两极的对比互补。 二、有关大都市 在芒福德看来,村庄、城市、大城市是三个不同质的人口聚居地。他认为,城市和大城市是性质差异的,正如乡村和城市的差异一样,即“大城市”是完全另外的一种新生的品种,不是一种小城市的扩大化,就像城市不是乡村的扩大化。 芒福德认为人们之所以迷恋于大城市,来源于一种对于速度、数量、扩张的迷恋。并且来源于资本主义所希望的垄断经济。同时,官僚主义的发展—主要是工商企业内的官僚主义的发展和兴盛,正是对于大城市产生了需要。“垄断组织、信贷金融、金钱威望—这些都是大都市这个金字塔的三大因素……贪财、贪欲和骄傲自大是大都市制度的主要激发剂。” 而且,在他看来,大都市是一切罪恶之源,是贪婪的资本主义的一种通过互相之间的利益协作完成的一种没有某一个具体主谋者的通判阴谋,大城市将所有的资源吸纳其中而榨干了所有的其余地域的机会,将所有的其余地域归为凋零。大城市是一种强势的生命体,他拥有了竞争优势所以他掠夺了弱小的村镇的生存权。 可是,我不这么认为。首先,大都市和小城镇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竞争关系,他们不是同类,大都市不是扩大化的小城镇。其次,大都市的侵略性使其具备了极大的积极性和极强的活力,因此它能够对周边区域甚至更大的地区产生极大的辐射力。 芒福德不喜欢毫无秩序,对一种能够从中央进行总体控制的东西才会让他感到安心和欣慰,所以他不喜欢几乎无法控制的大城市。他还不喜欢过分的超过了

(完整版)中外电影发展史重点梳理

中外电影史 外国电影 一、电影的诞生 1829年,比利时物理学家约瑟夫·普拉托提出了“视觉滞留”的原理。 1878年,英国摄影师爱德华·穆布里奇拍出表现物体连续运动的一组照片。 1894年,美国发明家爱迪生在他的机械师协助下制作出了“电影视镜”。 1895年12月28日,法国人卢米埃尔兄弟用他们发明的“活动电影机”首次售票公映了他们的电影。这一天被公认为电影的诞生日。 二、电影艺术的形成与发展 继卢米埃尔之后,法国人乔治·梅里爱把魔术表演剧院改造成摄影棚,进行魔术电影实验。 1903年,美国导演埃德温·鲍特拍摄了《火车大劫案》,由此,电影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叙事体。1915年,美国导演大卫·格里菲斯拍摄了《一个国家的诞生》,标志着电影艺术的初步形成。 1927年10月6日公映的美国电影《爵士歌手》是有声电影开端的标志。 1935年美国电影《浮华世家》是第一部用彩色胶片拍摄的彩色电影。 20世纪70年代以后,高科技开始影响和改变着电影的面貌。 第一章法国电影 第一节法国的印象派和先锋派电影 一、印象派电影 代表作:路易·德吕克、谢尔曼·杜拉克《西班牙的节日》 印象派电影的特点:不注重影片的外在故事情节,而善于展示人物的心理活动;着重创造气氛,用环境衬托人物的心理和命运;追求造型美,追求新奇的视觉形象和新颖的拍摄角度。 二、先锋派电影 先锋派电影的特点: 1、在反对商业电影的口号下,力图否定电影的大众化性质,使电影成为只能供少数人观赏的、无功利目的的艺术品。 2、借用现代派文艺的各种主张和手法。 先锋派电影的理论主张: 1、反对叙事,主张非情节化、非戏剧化,要求以抽象的图形、唯美的形式、孤立的形象和空洞的抒情作为影片的全部内容。 2、倡导通过联想的绝对自由来达到“电影诗”的境界,排斥任何真实、任何理性的含义,需要的只是纯粹的运动、节奏和情绪。 3、描写充满潜意识活动的非理性世界。 4、把表现物放在比表现人更重要的地位或者至少是平等的地位。 三、达达主义电影 达达主义电影的特点:没有主题和情节,追求奇异怪诞的视觉效果。代表作:雷内·克莱尔《幕间休息》四、超现实主义电影 超现实主义电影的特点:形象化的表现梦境、潜意识活动和变态心理,真实的场景与非理性行为交织在一起,借以表现主观世界的混乱、幽暗、痛苦和失落感。 代表作:谢尔曼·杜拉克《贝壳与僧侣》、路易斯·布努艾尔《一条安达鲁狗》 第二节法国“新浪潮”电影 一、“新浪潮”电影的理论基础 1、电影的记录本性理论 2、场面调度理论 3、作者电影观念 二、“新浪潮”电影的创作特征 (1)、打破传统的叙事形式,情节之间没有因果关系。 (2)、拒绝沿袭传统的剪辑原则,采用跳切的手法。 (3)、在摄影方面,追求纪实风格,画面朴素、自然。

扬州双博馆(上)重点讲义资料

双博馆导游词(上) 双博馆是“扬州博物馆”和“扬州中国雕版印刷博物馆”的简称。 双博馆位于扬州市文昌中路明月湖西侧,占地5万平方米,建筑2万5千平方米,陈展1万平方米,馆藏文物3万多件套。双博馆于2005年10月向社会开放,是我国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国家4A级旅游景区。 双博馆建筑立面为水流波纹,寓意扬州是因水而起,因水而兴的运河名城;从空中俯视全馆象一组在明月湖边田田舒张的荷叶,寓意扬州生态优美的人居环境;广场内的十位历史名人塑像,寓意扬州人文荟萃、影响深远的历史文化。 双博馆广场的十位历史名人雕像: 1、夫差(?~-473),春秋吴王,公元前486年开邗沟、筑邗城,开创扬州了城市历史。 2、刘濞(-216~-154),汉代吴王,在封国内开山铸钱、煮海为盐,使扬州成为号令一方的繁荣都市。 3、董仲舒(-179~-104),东汉江都相,以“废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倡导而对中国封建社会的文化思想产生深远的影响。 4、杨广(569~618),隋炀帝,开南北大运河联通我国五大水系,对此后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作出了巨大贡献。 5、鉴真(688~763),唐代律学高僧,历经险难,东渡日本传学授法的国际文化交流使者。 6、欧阳修(1007~1072),北宋文坛领袖,曾任扬州知州,誉为“文章太守”。 1 / 20

7、史可法(1602~1645),抗清英雄,清顺治二年时坚守扬州,城破殉难。 8、曹寅(1658~1712),清康熙年间江宁织造兼两淮巡盐御史,奉旨在扬州天宁寺主持刊刻《全唐诗》和《佩文韵府》等古籍。 9、阮元(1764~1849),清代名臣,硕学通儒。为臣乾隆、嘉庆、道光三帝,有“三朝阁老,九省疆臣”之称。 10、朱自清(1898~1948),近代著名文学家、教育家,爱国名士,著有《荷塘月色》、《背影》等名篇。 扬州双博馆为三层框架建筑,分为东西两大片区,东区以雕版印刷为主,西区以历史文化为主。目前共设8个展厅,三楼是扬州历史馆、扬州雕版印刷科普馆;二楼展馆较多,除扬州中国雕版印刷博物馆外,还有古代艺术馆、国宝馆和书画馆;一层是文博体验馆和临展厅。 进入大厅,迎面看到的大型雕塑是“双人首蛇身木俑”,据专家说这是神话传说中的伏羲和女娲,他们的结合使世人生生不息。这组雕塑是根据我们扬州出土的一件五代十国(907~979)时期的木质文物按比例放大制作的,利用木偶的双首寓意我们的双博,视为馆标。 一、扬州历史馆(三楼西区) 【序厅】 扬州历史馆序厅的地面是长江、淮河下游的巨幅卫星遥感地图,这让我们可以很直观地看到扬州的地理位置——淮南江北海西头。 2 / 20

中外教育发展史

中外教育发展史 一、解释概念: 1、助产术: 苏格拉底的方法,也就是他的精神助产术咋教学中的具体运用。实际上,它只能算是一种讨论和辩论的方法。苏格拉底并不直接向学生传授各种具体的知识,而是通过问答、交谈或争辩的方法来宣传自己的观点。他先向学生提出问题,回答错了,也不直接指出错在什么地方和为什么错了,而只是提出暗示性的补充问题,使对方不得不承认答案的荒谬和自相矛盾的地步。这样的交相争辩,最后从引导和暗示中得出正确的答案。这就是著名的苏格拉底法或苏格拉底“助产术”。 2、中世纪大学: 11世纪,西欧封建制度已经确立,农业生产缓步上升。随着剩余农产品的增多,手工业得到发展并逐渐从农业中分离出来,商业活动也逐步展开。专职的工商业者聚居一处,从事生产和贸易,逐渐形成了中世纪的城市。城市的普遍兴起和发展,国际间贸易和交往的日益频繁,加上十字军东侵使拜占廷文化迅速传遍整个欧洲,客观上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这些社会条件的变化,使原有的僧院学校和大主教学校再也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于是,出现了中世纪的大学。 起初在某些城市,学生按籍贯组成“同乡会”(nation),教师按所教的学科组成行会性质的“教授会”(facultas)。由于需要, 这些学生团体和教师团体结合成学习和研究的“组合” (universitas),这些“组合”就成为最早的大学。12世纪,在意大利、法国和英国开始出现了一些最早的大学13世纪后,欧洲各国增设了一些大学。中世纪大学具有代表性且影响较大者是萨莱诺大学、博洛尼亚大学和巴黎大学。 萨莱诺大学设在意大利南部的那不勒斯附近的萨莱诺。萨莱诺原是疗养胜地,有一所医学校。11世纪初,医学校成为医学研究中心。当时,犹太人阿非利加诺来到萨莱诺,编译希腊医学家希波克拉底和阿拉伯的医学著作,对医学理论和医疗事业有很大的推动,于是,医学校名声大振,有志学医的青年联合起来,和医师订立合同,规定学生纳费和医师传艺的条件,进行知识交易。这便成为欧洲最早的医科大学。 1231年得到政府承认。 博洛尼亚大学以研究法学著称。博洛尼亚地处意大利北部商业要冲,过往商旅络绎不绝,商业纠纷时有发生,诉讼案件颇多。博洛尼亚原有一所法律学校,1158年经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弗雷德里克一世的令,发展成为正式的大学。该校主要是学习民法和教会法。13世纪初,学生达5000余名。1316年增授医学,1360年又增授神学。[博洛尼亚大学的德意志大学生同乡会举行接受新成员的仪式] 法国的巴黎大学在中世纪也素负盛名。这所大学由原巴黎圣母院大教堂学校发展而来,主要研习神学。12世纪初,经院哲学家、实在论者威廉主持校务。经院哲学家、概念论者P.阿贝拉尔于1108~1139年间曾多次在巴黎大学讲学,前后战胜论敌威廉和唯名论者洛色林。此后,巴黎大学更加兴盛,远近学者多来就学。1198年教皇西勒士丁三世赐给巴黎大学许多特权1231年,罗马教皇以谕令肯定该大学的自决权。巴黎大学分为文、法、医和神学4科,成为当时西欧大学的典范。 [中世纪的巴黎大学教学图] 中世纪大学按领导体制可分两类:①博洛尼亚大学称为“学生大学”,由学生主管校务。教授的选聘、学费的数额、学期的时限和授课的时数,均由学生决定欧洲南部

中外城建史教学大纲ok

中外城建史教学大纲 一、课程名称:中文城建史 课程代码: 课程负责人: 二、学时和学分:32学时,2学分 三、课程性质:专业基础选修课 四、适用专业:景观建筑学 五、使用教材: 1.沈玉麟编. 《外国城市建设史》.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9.12 2.董鉴泓编. 《中国城市建设史》.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9 年9月第二版 3.《自然与文化遗产保护》(讲义) 六、参考书目: 1.芒福特著(中译本). 《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89.10. 2.阮仪三等,《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理论与规划》,同济大学出版社。 3.W.奥斯特罗夫斯基,《现代城市建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4.宁越敏等,《中国城市发展史》,安徽科技大学出版社。 七、开课单位: 八、课程的目的和任务: 通过学习城市发展过程、比较城市变迁经历理解如何认知城市及其空间。了解和初步掌握基本的城市历史研究方法。学习不同城市理论与思想的特点及其变迁过程。了解中国城市建设史部分在城市选址、城市供排水、城市交通、防火、城市绿化和风景区、城市规划等方面已有的成就和经验;了解外国城市建设史相关部分。 九、课程的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中外城市发展和建设的历史,了解中外城市规划理论发展的历史,认识城市发展的特点及内在规律;通过追溯自然和文化遗产保护的起源、发展和前沿,介绍自然和文化保护的一般理论、方法和程序,分析国内外自然和文化遗产保护实例,为学生从事规划设计中有关自然和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奠定理论基础。 十、课程主要内容: 第一讲外国城市建设史 (一)古代的城市 (二)中古的城市 (三)近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城市 (四)现代城市 第二讲中国城市建设史 (一)古代部分 (二)近代部分 (三)现代部分

城市设计原理课程讲义

01 文明肇始:城市的产生 城市设计原理课程介绍的是城市设计的基本原理,从字面上理解,就是城市+设计,城市是 客观存在的外部对象,是设计的主体,而设计呢,就是我们开展社会实践的具体内容,是干预的工具,显然,只有在充分认识主体的基础上才可能开展恰当的干预,也就是说认知城市是我们开展设计的基本前提。 今天,城市已经成为地球上绝大多数人的聚居地,全世界平均城市化水平在2008年达到了百分之五十,中国的城市化水平在2011年末终于也达到了这一代表着城市发展重要节点的百分之五十,这意味着整个世界和中国正在全面进入城市时代,而目前绝大多数发达国家的城市化水平大部分在百分之七十以上。 我们可以看到,当下的城市具备了相当完备甚至复杂的空间形象,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城市更是大不一样。认识这样一个复杂的对象,该从什么地方着手呢?显然,今天的城市不可能成为我们认识的着眼点,纷繁复杂的城市表象只会让我们不知所措,无从下手。 回到起点,回到城市最开始的时候,将所有的外加因素都归零,或许能够让我们更加清晰的把握城市的价值和内涵。 首先,我们要认识到,被称为第二自然的城市并不只是简单的客观存在,城市如同人和自然生物一样,是具有出生、成长、疾病、衰败、乃至于死亡等生命特征的有机体。认识城市就是要认识城市的内在机理、成长历程和发展规律。 如果让大家用最简单的一句话来描述城市,你会怎样描述呢? 我们可以有上百种的描述方式,但城市最重要的一点——我们要理解,他是人类生活的聚落。 作为与乡村共同存在的,人类最主要的两种聚落形式,他们是我们人类所有活动的发生地和承载地,更是人类文明的发展节点和重要标志。 我们可以简单回顾一下人类的发展史,了解乡村与城市的发生过程和他们在文明进程中所扮演的角色。 自人类诞生以来,人们就在不断的探索和寻找适应自身需求的生存场所,地球上差异化的自然地理和气候条件与人类社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技术条件、价值观念等共同影响着城市聚落的营建方式和空间形态,伴随历史发展进程,每个区域逐渐形成了相对稳定的城市空间形态,又成为影响空间和文明发展的基础。 根据考古发现,大约在距今三百多万年前,东非的坦桑尼亚、埃塞俄比亚、肯尼亚出现了最早的人类,我们中国境内最早的人类是大家都熟悉的云南元谋人,距今约一百七十万年左右。到了四五万年前,原始人的体质、性状基本上达到我们现代人的水平,人类社会的序幕就此拉开。 在漫长的蛮荒时代,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原始人群而聚之,通过采集和狩猎获得食物来源,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大约到了1万年多前的新石器时期,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农业与畜牧业分离。因为人们需要在固定的地点播种和收割,农业定居的生活方式逐渐形成,人类的第一种聚落形式——农业聚落随之出现。 经过第二次和第三次社会大分工,手工业和商业的分离推动了手工业者聚落和商品交换点的建立,城市产生的第一条件:经济条件——“市”逐渐形成。 到了原始社会晚期,随着生产范围扩大,剩余产品增多,部落与部落之间的交换逐渐演变成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交换。土地与工具等生产资料逐渐被个人占有,于是私有制开始出现。氏族成员之间原本的平等关系也慢慢演变成依附关系,分化出了奴隶与奴隶主两个阶层,阶

读城市发展史有感

城市——起源、发展、蔓延 -----读《城市发展史》有感读完《城市发展史》,从人文科学的角度我了解了城市的起源和发展,城市发展与各学科领域的相互关系、相互作用。而在城市的发展又受到王权、商业、文化等三方面影响。下面我就从城市的起源、发展、蔓延这三个方面来浅谈一下我对城市发展的历史过程的一些见解。 一、城市-----起源 “为了让我们对当今世界的迫切任务有足够的认识,我专门回溯了城市的起源。我们需要构想一种新的秩序,这种秩序须能包括有机界和个人,乃至包括人类的全部功能和任务。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为城市发展找到一种新的出路”。这是作者芒福德写书的目的。为了使我们对当今世界的城市有足够的认识,作者专门回溯了城市的起源。古代城市一般开始于一些神圣地点,散居的人群会定期回到这些地点进行祭祀仪典,因而古代城市首先是一些永久性的聚会地点,而当人们逐渐产生出更高级的合作能力时,信息流通和情感交流日趋频繁,城市便不再只为聚会而存在着,开始变化,顺着人类的目的。于是,不同的种族、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技术传统、不同的语言,不再受着区域的阻碍,随着当时社会的需要,都聚集到一起,并且相互融合,突破乡村的封闭与自给自足。总之,城市从一开始就是外向的,就是应该能够吸引和容纳“陌生人”和“陌生因素”的,从这一点上开始区别于“较为固定的、内向的和敌视外来者的村庄形式完全相反。”在其论述中,认为旧石器时代是一种具备男性性格的、粗糙的、狩猎为主的、具备强烈攻击性的社会结构,而新石器时代,则是以定居为主,以女性的阴柔性格为主的时代,各种工具、产业开始务于精细和稳定,这个时代真正的定居的村落和农业开始产生。而真正的城市起源于这两种文化的联姻,我理解为:起源于以能够提供足够的生活资料的新石器时代的“村落”文化为基础,而后产生的一种新的更为完备、开放和鼓励进取和发展的文化。 二、城市------发展 城市在根本上讲是生产力发展,社会进步的产物,但在它发展的具体过程中,

第二章 城市设计发展简史

第二章城市设计发展简史作为人类改造物质环境的手段,城市设计在历史上是伴随城市建设逐步发展的。 第一节古代的城市设计 19世纪以前,西方城市规划基本上是建筑的一个分支,被称为城市规划或城市设计(CIVIC DESIGN),在城市历史发展的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特点。

1、古希腊时期,人本主义贯穿于城市设计中,城市和建筑追求与自然环境的协调,设计中力求体现人的尺度,以视觉感受的和谐为构图的基础,以视觉联系为群体设计的手段。公元前5世纪,“城市规划之父”希波丹姆斯(Hippodamus of Miletus)最早阐述了“网格式”街道,并在规模的城市建设实践中予以实现。当代美国著名城市规划与城市设计家艾德蒙.培根(Edmund N.Bacon),在《城市设计》一书中把这一时期城市设计方法总结为:“以空间、轴线、建筑实体、连锁空间、建立张拉力及延伸等连接发展模式”

2、古罗马时期,为突出体现政治、军事力量,城市设计强调街道布局,引进了主要和次要干道的概念,公共建筑被作为街道的附属因素。城市广场采用轴线对称、多层纵深布局,发展了纪念性的设计观念。维特鲁威(Mareus Vitruvius Pollio)于公元1世纪末写的《建筑十书》中对古罗马城市设计建设思想,对城市选址、形态、布局等均有系统的论述。 3、中世纪时期,自然经济的农业占统治地位,城市规模小,空间封闭,尺度宜人。产生了“基于理性原则的城市设

计”。19世纪末奥地利建筑师——被誉为现代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第一人的卡米罗.希特(Camillo Sitte)考察了大量中世纪欧洲城市的广场和街道,在他的《城市建设艺术》(The Art of Building Cities)一书中总结归纳了适应当时城市建设的艺术原则 4、古代中国的城市设计 据历史文献和考古发掘可以看出,奴隶社会夏代(公元前17世纪)和商代(公元前14世纪)的城市是经过规划营建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