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对偏头痛的认识与辨证施治述略_陈晶

合集下载

偏头痛诊断及中医分型辨证治疗

偏头痛诊断及中医分型辨证治疗

中医药治疗7.1分型论治7.1.1瘀阻脑络型:偏头痛偏于头部一侧,呈现痛如锥刺,痛处固定,日轻夜重,病程较长,反复发作,经久不愈,健忘心悸,妇女有月经失调,舌质紫暗,脉弦涩。

治则:通窍化瘀,止痛。

拟方:通窍活血汤(郁金、菖蒲、当归、丹参、白芍、川芎、蔓荆子、菊花、白芷、甘草)。

7.1.2风客脑络型:偏头痛偏于头部一侧或全头痛,呈现痛因风寒而诱发,呈跳痛或掣痛,舌淡红苔薄白,脉弦而紧。

治则:通窍疏风,活络止痛。

拟方:通窍疏风汤(郁金、菖蒲、丹参、白芍、川芎、蔓荆子、防风、羌活、木瓜、秦艽、白芷、甘草)。

7.1.3肝气郁结型: 偏头痛偏于头部一侧,呈胀痛伴眩暈,心烦失眠,两胁串痛,每因情绪激动、恼怒而诱发,口苦,舌淡紅苔白,脈弦。

治则:通窍解郁,止痛。

拟方:通窍解郁汤(郁金、菖蒲、当归、柴胡、香附、夏枯头、白芍、川芎、蔓荆子、白芷、甘草)。

7.1.4肝阳上亢型:偏头痛偏于头部一侧,呈胀痛或抽掣痛,痛时面红耳鸣,心烦易怒,舌红少苔,脉弦细而数。

治则:通窍潜阳,熄风止痛。

拟方:通窍熄风汤(郁金、菖蒲、当归、石决明、生龙牡、白芍、川芎、蔓荆子、天麻、菊花、夏枯草、甘草)。

7.1.5痰浊上蒙型:偏头痛偏于头部一侧,呈沉重而昏蒙,胸脘满闷,呕恶纳呆,吐痰涎,舌苔白腻,脉弦滑。

治则:通窍化痰,降逆止痛。

拟方:通窍祛痰汤(半夏、胆南星、茯苓、陈皮、白术、天麻、郁金、菖蒲、川芎、蔓荆子、白芷、甘草)。

7.1.6肝肾阴虚型:偏头痛偏于头部一侧,呈现时轻时重,脑空耳鸣,腰膝酸软,咽干口燥,心烦失眠,舌红少苔,脉弦细数。

治则:通窍益阴,止痛。

拟方:通窍益阴汤(郁金、菖蒲、女贞子、旱莲草、山萸肉、枸杞、丹参、赤芍、川芎、蔓荆子、天麻、菊花、甘草)。

7.1.7气血两虚型:偏头痛偏于头部一侧,痛而乏力,遇劳加剧,汗出气短,畏风怕冷;痛而且晕,心悸不宁,面色少华,神疲,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

治则:益气养血,固本止痛,拟方:通窍双补汤(郁金、菖蒲、党参、黄芪、白术、熟地黄、当归、丹参、白芍、川芎、蔓荆子、白芷、甘草)。

中医辨证看头痛(三)左侧偏头痛和头顶痛:病在肝经

中医辨证看头痛(三)左侧偏头痛和头顶痛:病在肝经

中医辨证看头痛(三)左侧偏头痛和头顶痛:病在肝经左侧偏头痛和头顶痛:病在肝经。

从半夜1点到3点的两个小时中,肝经当令。

意思就是身体的其它脏器都休息了,由肝经值班。

如果在此时头痛醒来,发现是左侧头痛,或头顶痛、或中空痛(民间说法是脑瓤子痛),说明肝出了问题。

如果此时去做西医的检查,可能肝部没有发生器质性病变,没到肝病、肝硬化等地步。

不过,按中医说法,已经需要调理了。

尤其是脑中空痛,是所有头痛中最最难治的,很可能和年轻时纵欲过度有关。

除了左侧偏头痛、头顶痛、或中空痛,肝经出问题还会有其它症状:1.两肋痛疼,并引起小腹疼痛,因为这里是肝经经过的地方。

西医通常诊断为肋间神经炎、肋膜炎等。

2.视力模糊,“目无所见”。

中医认为“肝开窍于目”,肝血不能上达滋养双目。

3.腰痛。

腰痛到弯腰都困难的地步,别忙着贴膏药,也许是肝经出了问题。

4.男女生殖系统疾病。

肝经是唯一围绕生殖器而行的一条经络,肝经的问题会导致男女生殖系统的一些问题。

女性患乳房瘤、子宫肌瘤、卵巢囊肿都是肝的问题。

男性阳痿也被中医归于肝病,因为“肝主筋”。

同理,手背青筋暴露,形同鸡爪,也是肝病的反映。

5.嗓子干痛。

不仅是肝经,其它上达于头部的经络都要经过咽喉这个狭窄的通道。

因此,咽喉炎可能是肝经的问题,也可能是其他经络的问题。

6.口苦、口干。

中医说“肝胆同病”,胆经的问题也会影响到肝经。

7.面如蒙土,面无表情。

因为肝血不能上达滋养面容。

8.胸部胀满,打嗝。

9.“完古不化”。

即早晨大便中可以看到头天晚饭吃的蔬菜米饭,好像没有经过肠道消化似的。

10.遗尿。

憋不住小便,甚至咳嗽一声都能导致尿液流出。

因为按中医理论:“肝肾同源”,肝病的根本在于肾。

而“肾与膀胱相表里”。

这句话的意思是膀胱疾病是表象,肾脏疾病是内在。

于是,肝病有了膀胱病的症状。

(不知这个逻辑关系会不会把人绕糊涂。

)以上是肝经出了问题才会有的病症。

有些人肝经没问题,但是肝功能不够强大,能反映在为人处世上。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中医内科辩证论治:偏头痛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中医内科辩证论治:偏头痛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中医内科辩证论治:偏头痛中医药治疗偏头痛的辨证论治:偏头痛在6~12岁的儿童中发病率约为2%~5%.但是,小儿偏头痛常常被误诊。

如果小儿有反复发作性头痛,间隙期完全正常,符合以下标准中至少3项者,即可诊断为偏头痛:⑴一侧头痛;⑵头痛为搏动性;⑶头痛时或不头痛时伴发作性腹痛,头痛时恶心或呕吐;⑷休息或睡眠后完全或基本缓解;⑸有视觉异常先兆;⑹有偏头痛家族史。

视觉异常的表现包括眼前亮点和闪光、视物模糊、复视、彩球,脑电图可有异常,但没有特定的表现形式,可以表现为癫痫样放电。

西医治疗偏头痛采用对症疗法可短期奏效。

中医药治疗偏头痛讲究辨证论治。

笔者将小儿偏头痛分为4型治疗,收效甚佳,特介绍如下。

一、气虚头痛头痛乏力,遇劳加剧,汗出气短,汗出气短,畏风怕冷等,治以益气固本,方用补中益气汤:太子参、黄芪、白术、甘草、当归、升麻、柴胡。

二、血虚头痛头痛而晕,心悸不宁,面色少华,神疲乏力,舌质淡、苔薄,脉细,治以养血滋阴,方用加味四物汤:当归、熟地黄、白芍、川芎、蔓荆子、菊花、黄芩、甘草。

三、血瘀头痛头痛经久不愈,痛处固定不移,痛如锥刺,有头部外伤史,舌紫或有瘀斑、瘀点,苔薄白,脉沉细或涩;治以活血化瘀:当归、熟地、白芍、川芎、蔓荆子、菊花、黄芩、甘草。

四、痰浊头痛头痛昏蒙,胸脘满闷,纳呆呕恶,舌苔白腻,脉滑数或弦滑。

治以化痰降逆,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半夏、茯苓、陈皮、白术、生姜、天麻。

腰痛的中医病因病机1.外邪侵袭多由居处潮湿,或劳作汗出当风,衣裹冷湿,或冒雨着凉,或长夏之季,劳作于湿热交蒸之处,寒湿、湿热、暑热等六淫邪毒乘劳作之虚,侵袭腰府,造成腰部经脉受阻,气血不畅而发生腰痛。

若寒邪为病,寒伤阳,主收引,腰府阳气既虚,络脉又壅遏拘急故生腰痛。

若湿邪为病,湿性重着、粘滞、下趋,滞碍气机,可使腰府经气郁而不行,血络瘀而不畅,以致肌肉筋脉拘急而发腰痛。

感受湿热之邪,热伤阴,湿伤阳,且湿热粘滞,壅遏经脉,气血郁而不行而腰痛。

中医对偏头痛的认识与辨证施治述略_陈晶

中医对偏头痛的认识与辨证施治述略_陈晶
源自中 医 药 746 学 刊
第4期
陈晶等 : 中医对偏头痛的认识与 辨证施治述略 候的差异认识尚不足。 如岭南地 区的偏 头痛 患者 , 常有 其明显的地域特点 , 病人群常呈阴虚 特点 , 目前在全国范 围内广泛使用 治疗 偏头 痛的 药物 多侧 重于 理 气活 血止 痛 , 性味偏于辛温 , 较多岭南地区患者服用后反映口干口 苦、 心烦、 头晕等热象较明显 , 以至于 不能接受该种药物。 因此 , 疾病的地域差 别及中 医对其 认识要进 一步 积累经 验 , 为运用中医经典理论治 疗临床疾病提供新的思路。 参考文献 :
第 23 卷
第4期 CHINESE

ARCHIVES

OF



CHINESE MEDICINE
Vol. 23 No. 4 Apr . , 2 0 0 5
20 05 年 4月
TRADITIONAL
文章编号 : 1009- 5276( 2005) 04- 0746- 02
中医对偏头痛的认识与辨证施治述略
主。自拟平肝通络汤治疗血 管性头痛 50 例 , 治愈 45 例 , 好转 3 例 , 无效 2 例 , 总有效率 96% 。 柔肝法 : 偏头痛多与 风 相关 , 肝 为风 木之脏 , 肝 风 内动 , 清窍 受伤而致偏 头痛。临床 上常常 会应用 柔肝 法 结合益气养血法、 活血法、 通络法来治疗多种证型的偏 头 [ 8] 痛。罗善佑 使用白芍、 生地黄、 桑寄生、 菊花、 羚羊角 等 药物自拟驯龙汤治疗气虚血 亏 , 肝风欲动 之虚证 头风 73 例 , 治愈 46 例 , 好转 21 例 , 无效 6 例 , 总有 效率 91 8% 。 散偏汤本为行气活 血止痛 之良方 , 何柏 森 在此 基础 上 加以调整 , 重用 白芍、 白芷至 20g , 意 在柔肝解痉、 祛风 止 痛 , 名为散偏汤 , 治 疗血管 性偏头痛 亦取 得良好 疗效。 熊定波 [ 10] 认为有一 部分偏 头痛 患者 发病与 阴虚 火热 有 关。由于肝血亏虚 , 肝阴不 足 , 肝阳上 亢而 导致偏 头痛 , 故为上实下虚、 虚实夹杂之证。治疗上应以养血柔肝 , 敛 阴止痛为原则 , 拟偏风散 治疗 偏头痛 52 例 , 观察 第一 疗 程后 , 显效 32 例 , 有效 18 例 , 无效 2 例 。经 3 个 疗程 治 疗 , 头痛及血管痉挛缓解率竟达 100% 。 活血法 根据 叶天士 久则 入血入 络 的观 点 , 活 血祛瘀法应属于广义的通络法。活血祛瘀法在偏头痛 治 疗中运用甚广 , 高正今 [11] 使 用黄芪、 丹参、 川芎、 当归、 鸡 血藤、 牛膝等药物 ( 消颅痛煎剂 ) 治疗偏头 痛 104 例 , 痊 愈 63 例 , 好转 35 例 , 总有效率 94 2% 。杨学举 [ 12] 使用川 芎 30g 为君药的 散偏汤治疗偏头痛 25 例 , 痊愈 14 例 , 显效 7 例 , 有效 3 例 , 无效 1 例 , 总 有效率 96% 。何 永田 使用 川芎、 当归、 赤芍等药物 ( 定痛散 ) 治疗偏 头痛 51 例 , 显 效 20 例 , 有效 27 例 , 无效 4 例 , 总有效 率 92 16% 。刘煜 使用川芎、 葛根、 白芍、 延胡 索等药 物 ( 芎葛汤 ) 治 疗偏 头 痛 30 例 , 痊 愈 19 例 , 显 效 7 例 , 有 效 4 例 , 总 有 效 率 100% 。 通络法 狭义的 通络法 特指使 用虫 类药物 通络。 虫类药的特性是行 走攻窜 , 通经 达络 , 疏逐 搜剔 , 远非 草 木植物所能及。这种方法不仅使用于血瘀见证明显的 偏 头痛 , 而且 常配合其他 中药治疗 各种类 型的 偏头痛。 血 瘀见证明显的偏 头痛 , 吕 德田 [ 15] 使用 川芎、 细 辛、 金蝎、 地龙、 僵蚕等药物 ( 香 芎镇痛 汤 ) 治疗 偏头 痛 50 例 , 痊 愈 46 例 , 显效 4 例 , 总有效 率 100% 。陶春 祥 [ 16] 使用 川芎、 牛膝、 蝉蜕、 全蝎等药物 ( 芎牛二虫汤 ) 治 疗偏头痛 68 例 , 显效 47 例 , 有 效 16 例 , 无 效 5 例 , 总 有效率 92 6% 。 吴 秀毅 [ 17] 使用僵蚕、 全蝎 、 蜈 蚣等 药物 ( 化瘀 通络 饮 ) 治 疗 偏头痛 96 例 , 痊 愈 45 例 , 显 效 26 例 , 有 效 21 例 , 无 效 4 例 , 总有效率 95 8% 。李伟 [ 18] 使用蜈蚣、 全蝎等 药物 ( 头 风饮 ) 治疗偏 头痛 68 例 , 痊愈 38 例 , 显效 15 例 , 有 效 12 例 , 无效 3 例 , 总有 效率 95 59% 。朱志 成 [ 19] 使 用 全蝎、 地龙等药物 ( 活血化瘀止痛汤 ) 治疗瘀血 型偏头痛 40 例 , 显效 30 例 , 有 效 9 例 , 无 效 1 例 , 总有 效 率 97 5% 。 钱 斌 使用全蝎、 蜈蚣、 水蛭、 地 鳖虫等药物 ( 四虫 汤 ) 治 疗 偏头痛 100 例 , 痊愈 87 例 , 显效 7 例 , 有 效 4 例 , 无 效 2 例 , 总有效率 98% 。 3 问题和展望 目前治疗偏头痛的研究基本尚 未深入到地域差异这 一层次 , 对于偏头痛由于地域不同所导致的病因病机、 证

偏头痛中医药辨证治疗

偏头痛中医药辨证治疗
畏光 。
侧, 周期性发作 , 每次发作时性质相似 , 伴有 汗出、 眩晕心慌 、
面色苍 白或潮 红 , 甚 则腹痛腹 泻等 自主神经功能紊 乱症状 , 西 医只能对 症处 理且复发率较高而 中药制剂确有者独特 的疗效 , 不仅 能临时改善症状 , 而且能 终止许 多患者复发 。
偏 头痛在 中医属 于 头痛 范 畴 , 首 载 于 内经 , 并有“ 脑风” “ 首风” 等名 。头 为“ 诸 阳之会 ” 、 “ 清阳之府 ” , 手、 足三 阳经和 足厥 阴肝经均 上头面 , 督脉 直接与脑府 相联系 , 头痛 的主要病
1 . 2 . 2 有先兆型偏头痛 : 除 需 符 合 无 先 兆 型偏 头 痛 中 的
( 2 )~( 4 ) 项外, 还必须 :( 1 ) 至少 发作 2次 ;( 2 ) 至少有 一个
先兆 , 逐渐发展呈现 的时 间 4—6 0 a r i n , 若 有 2个 以上先 兆 , 其 呈现 时间可按 比例增加 ;( 3 ) 先兆消失后至 出现头痛 的间 隔时 间 ̄ <6 0 m i n 。影像 诊断学必须正常 。 1 . 3 治疗方 法 采用川芎 3 0 g , 柴胡 1 5 g , 蔓荆子 1 2 g , 白芷

诊 疗 分 析

偏 头痛 中医药 辨证 治 疗
吕艳
【 关键词 】 头痛 ; 中医药 ; 辨证 治疗
【 中图分类号 】 R 2 5 6 【 文献标识码 】 B 【 文章编号 】 1 6 7 4 — 3 2 9 6 ( 2 0 1 5 ) 0 3 B一 0 1 5 7 — 0 2
临床合理用药 2 0 1 5年 3月第 8卷 第 3期 中
C h i n J o f C l i n i c a l R a t i o n a l D mg U s e 。 Ma r c h 2 0 t 5 . V o 1 . 8 N o . 3 B

中医辨证治疗偏头痛临床思考

中医辨证治疗偏头痛临床思考

中医辨证治疗偏头痛临床思考1.辨证分型中医辨证治疗偏头痛的第一步是确定病人的辨证分型。

根据病人的具体症状和体征,可以将偏头痛分为风寒、风热、血虚、气滞等不同的辨证类型。

例如,风寒型偏头痛表现为头痛发作时伴有寒凉感,舌苔白重,脉象沉弦等特点;而风热型偏头痛则表现为头痛发作时伴有发热、口渴、大便燥结等症状。

2.病因诱因中医辨证治疗偏头痛还需要考虑病因诱因。

偏头痛的发作可能与饮食不规律、情绪波动、睡眠不足等因素有关。

因此,在治疗偏头痛时,需要综合考虑病人的生活习惯和饮食状况,并指导病人调整日常生活方式,避免诱发偏头痛发作的因素。

3.中药治疗中医中药在治疗偏头痛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根据不同的辨证类型,可以使用不同的中药进行治疗。

例如,对于风寒型偏头痛,可以选用薄荷、桂枝等药物进行解表祛寒;对于气滞型偏头痛,可以选用柴胡、香附等药物进行行气活血。

同时,中药还可以配合针灸治疗,进一步促进气血的畅通,提高治疗效果。

4.针灸治疗针灸在中医辨证治疗偏头痛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通过在特定的穴位上刺激,可以调节气血的运行,缓解头痛症状。

常用的穴位包括额部的太阳穴、印堂穴等,颈部的风池、肩井等。

针灸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与中药联合使用,相互增强疗效。

5.调整生活方式中医辨证治疗偏头痛还需要指导病人调整生活方式。

首先是保持良好的作息规律,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劳累;其次是调整饮食结构,避免暴饮暴食,尽量少食辛辣刺激的食物;此外,还可以通过锻炼身体,放松身心,缓解精神压力。

6.个体化治疗综上所述,中医辨证治疗偏头痛是一种综合性的治疗方法,通过辨证分型、病因诱因的思考,选择中药、针灸等治疗手段,并指导病人调整生活方式,个体化地制定治疗方案,从而达到治疗偏头痛的目的。

但需要注意的是,中医辨证治疗偏头痛仍需要进一步的临床验证和研究,以提高治疗效果和推广应用。

偏头痛的中医内科治疗体会研究

偏头痛的中医内科治疗体会研究

偏头痛的中医内科治疗体会研究偏头痛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常常给患者带来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我是一名中医内科医生,多年来治疗了许多偏头痛患者,并且积累了一些治疗体会,下面我就来分享一下关于偏头痛的中医内科治疗体会研究。

一、辨证施治在中医内科治疗中,重视辨证施治是非常重要的。

偏头痛的病因病机复杂,不同患者的病情也有所不同,因此在治疗时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进行辨证施治。

一般来说,偏头痛可以分为肝阳上亢、气滞血瘀、肝火上扰等不同证型,需要进行针对性的治疗。

肝阳上亢型偏头痛,主要表现为头痛发作时头部赤热、耳鸣、口干、口渴等症状。

治疗时可以选用柴胡疏肝散结汤等清肝疏肝的方剂。

气滞血瘀型偏头痛,主要表现为头痛部位固定,头痛时常伴有疼痛区域紫暗,甚至有明显的疼痛点。

治疗时可以选用活血化瘀、疏肝理气的方剂,如桂枝茯苓丸等。

肝火上扰型偏头痛,主要表现为头痛偏侧,每月发作数次,疼痛伴难忍苦、恶心、呕吐、易怒等症状。

治疗时可以选用泻火解毒的方剂,如龙胆泻肝汤等。

二、针灸治疗针灸作为中医治疗的重要手段,在偏头痛的治疗中也有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选择穴位的方式,可以调理人体的气血,改善体内的阻滞情况,从而达到缓解偏头痛的效果。

常用的针灸穴位包括风池、太冲、太阳等,通过对这些穴位的刺激,可以缓解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

针灸治疗还可以调整患者的整体身体状况,提高免疫力,预防偏头痛的复发。

三、中药内服中药内服在中医内科治疗偏头痛中也占有重要地位。

中药通过调理人体的气血、调整脏腑功能,可以改善患者的症状,达到治疗偏头痛的目的。

常用的中药有川芎、白芍、丹参、红花等。

在进行中药内服治疗时,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进行配伍,选择合适的方剂。

同时还需要根据患者的体质和病情,在剂型和用法上做出调整,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四、饮食调理在中医内科治疗偏头痛中,饮食调理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一些食物可能会引发或加重偏头痛的发作,而另一些食物可能对缓解偏头痛症状有帮助。

中医辨治偏头痛

中医辨治偏头痛

中医辨治偏头痛偏头痛中医亦称为“偏头风”。

临床表现为以额颞部为主的、反复发作的波动性痛、钝痛或刺痛,可见于一侧或双侧、甚至全头痛,或伴有恶心、呕吐,部分患者有出汗、血压升高或降低等症状。

发作时间往往持续数小时至数日。

发作时痛势虽剧,但痛止则如常人。

中医将其分为以下四种证型辨治。

1. 瘀血阻络型:证见头痛如针刺,痛处固定不移,少寐多梦,妇女可见月经不调、经色紫暗有块,舌质紫暗,脉弦涩。

治宜活血化瘀,通络止痛。

方用:丹参30克,龙骨30克,牡蛎30克,桃仁10克,红花10克,川芎10克,地龙10克,赤芍10克,柴胡10克,延胡索10克,甘草6克。

水煎分2次服,每日1剂。

2. 肝郁气滞型:证见头胀痛,多为搏动性且易反复发作,胸胁胀闷,舌质暗红,脉弦。

治宜疏肝理气止痛。

方用:柴胡12克,郁金10克,香附12克,丹参20克,川芎10克,白芍10克,川楝子10克,延胡索10克,白蒺藜10克,菊花10克,甘草6克。

水煎分2次服,每日1剂。

3.肝火上扰型:证见偏头痛,痛势甚剧,头晕目眩,耳鸣,烦躁易怒,面红目赤,胸胁胀痛,口苦咽干,舌质红,脉弦有力。

治宜清肝泻火止痛。

方用:龙胆草10克,栀子10克,黄芩10克,丹皮10克,牛膝10克,天麻10克,僵蚕10克,地龙10克,白芍10克,菊花12克,川楝子10克,延胡索10克,甘草6克。

水煎分2次服,每日1剂。

4.肝肾阴虚型:证见头痛,朝轻暮重或遇劳则剧,腰膝酸软,耳鸣,口干咽燥,烦躁失眠,舌质红,少苔,脉弦细。

治宜滋肾养肝止痛。

方用:熟地20克,山药15克,枸杞子12克,山萸肉10克,菊花12克,黄柏10克,地骨皮10克,丹皮10克,白芍12克,天麻10克,白蒺藜10克,白芷10克,甘草6克。

水煎分2次服,每日l 剂。

审核:张海波编辑:毛凯亮文章来源:丁树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前人 , 发掘古方 , 以古方 为规矩 , 验 证于临 床 , 灵活运 用 , 以古方治今病 , 取 得了较好 的疗效。 代表方 剂有 血府逐 瘀汤、 镇肝熄风汤、 通窍活血汤等。刘华 [ 3] 以血府逐瘀汤 治疗外伤性头痛 40 例 , 结果治 愈 14 例 , 显效 25 例 , 有效 19 例 , 总 有效率 为 92 1% , 彭暾 用镇 肝熄风 汤治 疗血 管性头痛 , 按随机 原则 , 分治 疗组 70 例 , 每 日 1 剂 , 浓煎 分 3 次 服汤药 ; 对 照组 62 例 , 口服 阿斯匹 林、 苯巴比 妥、 谷维素 , 每 日 3 次。 结 果 治 疗 组 近 期 治 愈 23 例 , 占 32 9% , 有 效 41 例 , 总有 效 率 为 91 4% ; 对 照 组 治 愈 6 例 , 占 9 7% , 有效 49 例 , 总 有效率 为 88 7% 。两 组疗效 有显著差异。袁桂生 [ 5] 以王清任通窍活血汤加减治疗血 管神经 性 头 痛 62 例 , 结 果 治愈 31 例 , 占 50% , 好 转 27 例 , 总有效率为 93 5% 。 2 2 以法组方治疗偏头痛 众多的 有效方药 , 按法可概
[ 4]
括为平肝熄风法、 活 血化瘀 法、 健 脾化痰 法、 温阳 化浊法 等。现着重分析平肝柔肝法及活血通络法如下 : 平肝柔肝法 中医 常从肝 来论治 偏头 痛 , 肝血肝 阴常不足 , 肝气肝阳常有余 。从肝论 治具体包括柔肝法、 平肝法、 疏肝法等。肝为风木之脏 , 肝阴不足 , 肝阳 上亢 , 肝火上炎 , 肝风上扰 , 阻 遏清阳 , 因此 平肝柔 肝是 重要治 法。 平肝法 : 汪文强认 为多由 情志 失调 , 郁而 化火 , 肝风 内动 , 或木火 伤阴 , 肾 水 不足 , 肝 阳 上亢 , 自 拟 平肝 解痉 汤 , 收治 162 例中 , 痊愈 65 例 , 占 40 1% , 好转 87 例 , 总有 效率为 93 8% [ 6] 。胡明生认为血管性偏头阳 热亢 逆于上 , 扰 动脉络而致。据 此病 机 , 结 合病 位 在上 , 以 平 肝通 络为
第 23 卷
第4期 CHINESE

ARCHIVES

OF



CHINESE MEDICINE
Vol. 23 No. 4 Apr . , 2 0 0 5
20 05 年 4月
TRADITIONAL
文章编号 : 1009- 5276( 2005) 04- 0746- 02
中医对偏头痛的认识与辨证施治述略
中 医 药 746 学 刊
第4期
陈晶等 : 中医对偏头痛的认识与 辨证施治述略 候的差异认识尚不足。 如岭南地 区的偏 头痛 患者 , 常有 其明显的地域特点 , 病人群常呈阴虚 特点 , 目前在全国范 围内广泛使用 治疗 偏头 痛的 药物 多侧 重于 理 气活 血止 痛 , 性味偏于辛温 , 较多岭南地区患者服用后反映口干口 苦、 心烦、 头晕等热象较明显 , 以至于 不能接受该种药物。 因此 , 疾病的地域差 别及中 医对其 认识要进 一步 积累经 验 , 为运用中医经典理论治 疗临床疾病提供新的思路。 参考文献 :
[ 1] 王维治 . 神经病学 ( 第四版 ) [ M ] . 北 京: 人民卫 生出版社 . 2001. 242~ 245 [ 2] 王永炎 , 张云岭 , 刘炳 林 . 近 十年来 中医药 治疗头 痛的临 床研究述评 [ J] . 北京中医学院学报 , 1992, 15( 1) : 5~ 12 [ 3] 刘华 , 刘素英 . 活 血祛 瘀法治 疗外伤 性头痛 40 例 及甲皱 循环检查的临床观察 [ J] . 陕西中医 , 1991, 12( 6) : 246. [ 4] 彭暾 . 镇肝熄风汤治疗血管性 头痛 70 例 [ J] . 中 西医结合 杂志 , 1989, 9( 9) : 563 [ 5] 袁桂生 . 加减通窍活血汤治疗 血管性头 痛 62 例 [ J] . 湖北 中医杂志 , 1991, 13( 1) : 16 [ 6] 汪文强 , 刘文军 . 平肝解痉汤治疗 血管性头 痛 162 例疗效 总结 [ J] . 实用中西医结合杂志 , 1991, 10( 8) : 470. [ 7] 胡明生 . 平肝通络汤治疗血管性头痛 50 例 [ J] . 陕西中医 , 1997, 18( 3) : 116 [ 8] 罗善佑 . 驯龙汤 治疗虚 证头风 73 例 [ J] . 浙 江中医 杂志 , 1999, 34( 4) : 149 [ 9] 何柏森 . 散偏汤加减治疗血管性偏头痛 108 例 [ J] . 湖南中 医学院学报 , 1994, 14( 4) : 27 [ 10] 熊定波 . 偏风散治疗偏头 痛 52 例 观察 [ J ] . 实用 中医药杂 志 , 1998, 14( 11) : 18 [ 11] 高正今 , 曾祥质. 消颅痛 煎剂治疗 偏头痛 104 例 临床观察 [ J] . 湖南中医杂志 , 1992, 8( 2) : 8~ 9 [ 12] 杨 学 举 . 散偏 汤 治 疗偏 头 痛 25 例 [ J ] . 浙江 中 医 杂志 , 1999, 34( 9) : 382 [ 13] 何永田 . 定痛散加味治疗 偏头痛 51 例临床 观察 [ J ] . 河北 中医 , 1997, 19( 2) : 38 [ 14] 刘煜 . 芎葛汤加减治疗偏头痛 30 例 [ J] . 实用中医药杂志 , 1998, 14( 11) : 16 [ 15] 吕德田 . 香芎镇痛汤加减 治疗偏头 痛 50 例 [ J] . 中国中医 急症 , 1996, 5( 5) : 219 [ 16] 陶春祥 . 芎牛二虫汤治疗偏头痛 68 例 [ J] . 陕西中医杂志 , 1998, 19( 3) : 128 [ 17] 吴秀毅 . 化瘀通络饮治疗 偏头痛 96 例 [ J ] . 上海 中医药杂 志 , 1999, 33( 5) : 16 [ 18] 李伟 . 头风饮治疗偏头痛 68 例 [ J] . 中国民 间疗法 , 1999, 7 ( 6) : 30 [ 19] 朱志成 . 活血化瘀止痛汤 治疗瘀血 型偏头痛 40 例 [ J] . 实 用中西医结合杂志 , 1995, 8( 10) , 580 [ 20] 钱斌 . 四虫汤治疗慢 性头痛 100 例 [ J] . 江 苏中医 , 1994, 15 ( 9) : 5
主。自拟平肝通络汤治疗血 管性头痛 50 例 , 治愈 45 例 , 好转 3 例 , 无效 2 例 , 总有效率 96% 。 柔肝法 : 偏头痛多与 风 相关 , 肝 为风 木之脏 , 肝 风 内动 , 清窍 受伤而致偏 头痛。临床 上常常 会应用 柔肝 法 结合益气养血法、 活血法、 通络法来治疗多种证型的偏 头 [ 8] 痛。罗善佑 使用白芍、 生地黄、 桑寄生、 菊花、 羚羊角 等 药物自拟驯龙汤治疗气虚血 亏 , 肝风欲动 之虚证 头风 73 例 , 治愈 46 例 , 好转 21 例 , 无效 6 例 , 总有 效率 91 8% 。 散偏汤本为行气活 血止痛 之良方 , 何柏 森 在此 基础 上 加以调整 , 重用 白芍、 白芷至 20g , 意 在柔肝解痉、 祛风 止 痛 , 名为散偏汤 , 治 疗血管 性偏头痛 亦取 得良好 疗效。 熊定波 [ 10] 认为有一 部分偏 头痛 患者 发病与 阴虚 火热 有 关。由于肝血亏虚 , 肝阴不 足 , 肝阳上 亢而 导致偏 头痛 , 故为上实下虚、 虚实夹杂之证。治疗上应以养血柔肝 , 敛 阴止痛为原则 , 拟偏风散 治疗 偏头痛 52 例 , 观察 第一 疗 程后 , 显效 32 例 , 有效 18 例 , 无效 2 例 。经 3 个 疗程 治 疗 , 头痛及血管痉挛缓解率竟达 100% 。 活血法 根据 叶天士 久则 入血入 络 的观 点 , 活 血祛瘀法应属于广义的通络法。活血祛瘀法在偏头痛 治 疗中运用甚广 , 高正今 [11] 使 用黄芪、 丹参、 川芎、 当归、 鸡 血藤、 牛膝等药物 ( 消颅痛煎剂 ) 治疗偏头 痛 104 例 , 痊 愈 63 例 , 好转 35 例 , 总有效率 94 2% 。杨学举 [ 12] 使用川 芎 30g 为君药的 散偏汤治疗偏头痛 25 例 , 痊愈 14 例 , 显效 7 例 , 有效 3 例 , 无效 1 例 , 总 有效率 96% 。何 永田 使用 川芎、 当归、 赤芍等药物 ( 定痛散 ) 治疗偏 头痛 51 例 , 显 效 20 例 , 有效 27 例 , 无效 4 例 , 总有效 率 92 16% 。刘煜 使用川芎、 葛根、 白芍、 延胡 索等药 物 ( 芎葛汤 ) 治 疗偏 头 痛 30 例 , 痊 愈 19 例 , 显 效 7 例 , 有 效 4 例 , 总 有 效 率 100% 。 通络法 狭义的 通络法 特指使 用虫 类药物 通络。 虫类药的特性是行 走攻窜 , 通经 达络 , 疏逐 搜剔 , 远非 草 木植物所能及。这种方法不仅使用于血瘀见证明显的 偏 头痛 , 而且 常配合其他 中药治疗 各种类 型的 偏头痛。 血 瘀见证明显的偏 头痛 , 吕 德田 [ 15] 使用 川芎、 细 辛、 金蝎、 地龙、 僵蚕等药物 ( 香 芎镇痛 汤 ) 治疗 偏头 痛 50 例 , 痊 愈 46 例 , 显效 4 例 , 总有效 率 100% 。陶春 祥 [ 16] 使用 川芎、 牛膝、 蝉蜕、 全蝎等药物 ( 芎牛二虫汤 ) 治 疗偏头痛 68 例 , 显效 47 例 , 有 效 16 例 , 无 效 5 例 , 总 有效率 92 6% 。 吴 秀毅 [ 17] 使用僵蚕、 全蝎 、 蜈 蚣等 药物 ( 化瘀 通络 饮 ) 治 疗 偏头痛 96 例 , 痊 愈 45 例 , 显 效 26 例 , 有 效 21 例 , 无 效 4 例 , 总有效率 95 8% 。李伟 [ 18] 使用蜈蚣、 全蝎等 药物 ( 头 风饮 ) 治疗偏 头痛 68 例 , 痊愈 38 例 , 显效 15 例 , 有 效 12 例 , 无效 3 例 , 总有 效率 95 59% 。朱志 成 [ 19] 使 用 全蝎、 地龙等药物 ( 活血化瘀止痛汤 ) 治疗瘀血 型偏头痛 40 例 , 显效 30 例 , 有 效 9 例 , 无 效 1 例 , 总有 效 率 97 5% 。 钱 斌 使用全蝎、 蜈蚣、 水蛭、 地 鳖虫等药物 ( 四虫 汤 ) 治 疗 偏头痛 100 例 , 痊愈 87 例 , 显效 7 例 , 有 效 4 例 , 无 效 2 例 , 总有效率 98% 。 3 问题和展望 目前治疗偏头痛的研究基本尚 未深入到地域差异这 一层次 , 对于偏头痛由于地域不同所导致的病因病机、 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