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钗石斛研究概况
金钗石斛原生态栽培方法及技术研究

金钗石斛原生态栽培方法及技术研究金钗石斛是一种珍贵的中药材,被誉为“华夏珍品”和“天下第一药蒸”,具有滋阴养肺、强身健体、养颜美容等多种功效,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和关注。
然而,由于野生金钗石斛数量逐渐减少、土地污染严重等原因,其价格不断上涨,生产难度也逐渐加大。
因此,发展金钗石斛的原生态栽培技术,不仅可以方便市场供应,也可以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原生态栽培的特点原生态栽培是指在自然环境下种植、管理和收获植物,不使用化学肥料、农药等人工物质,完全以天然有机物和自然水源为主要来源,力求保持和提高种植地的生态环境和生态系统,形成一种有机的生态链条。
相对于传统种植方法,原生态栽培具有以下优点:1.无化学残留,安全食用。
2.提高产品品质,增加营养量。
3.降低生产成本,增强市场竞争力。
4.保护环境,促进生态平衡。
1.选址和土壤肥力调查:金钗石斛的选址应选择海拔在1300-1800米的山地,且地形起伏较大、山脊比较突出的地方,阳光充足,风调雨顺的地区。
土壤肥力应在pH值为5.5-6.5的中酸性土壤,富含有机质和矿物质。
2.繁殖和扦插:金钗石斛的繁殖可以采用种子培育和扦插培育两种方法。
种子培育需要先进行固定种植、修剪和抚育,等到金钗石斛的成熟期,采摘成熟种子进行培育。
扦插培育则是在6-7月份选取老植株,将其茎秆切断约1-2cm的种植体适当调节温度、湿度,待发根后移植到原生态种植基地。
3.移栽和管理:金钗石斛的移栽期一般在3-4月份,地温达到12℃时为宜。
移栽前需要进行良好的场地整理、肥料施用和水分供应等工作。
管理方面要注意草药灾害和虫害防治,进行规范的修剪、搔顶、连心等工作,促进茎叶生长及其品质提高。
4.收获和加工:金钗石斛的收获一般在9-11月份,选取较为完整、硬度适中、叶片齐全、色泽鲜艳、水份分泌已减少的叶茎进行收获,避免过度伐割。
收获后应先将枯萎的叶茎摘除,然后清洗、晾干或低温干燥,然后经过粉碎、筛选、包装等加工程序,制成金钗石斛的中药材和保健食品。
赤水金钗石斛rDNA ITS序列分析的开题报告

赤水金钗石斛rDNA ITS序列分析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和意义:赤水金钗石斛是一种珍贵的天然药材,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多种疾病,包括肝炎、高血压、糖尿病、过敏性皮炎等。
金钗石斛属于兰科,是石斛属下的一种,由于其药用价值被广泛应用,也被盗采和过度采收,导致其数量逐渐减少,也极易与其它类似的兰科植物混淆。
因此,对于赤水金钗石斛的分类和鉴定显得至关重要。
分子生物学技术可以有效地用于植物分类和鉴定研究,而ITS序列是常用的核糖体DNA序列,在植物分子生物学研究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通过ITS序列的分析,可以揭示不同物种的进化关系并进行物种鉴定。
因此,以ITS序列分析赤水金钗石斛的分类和鉴定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和科学意义。
二、研究内容和目标:本研究将采集赤水金钗石斛样本,并通过提取、扩增和测序ITS序列进行分析,探究其进化关系和亲缘关系,并进行物种鉴定。
具体研究内容包括:1.采集赤水金钗石斛样本,进行样品鉴别和处理;2.提取样品中的总DNA,进行PCR扩增和纯化;3.测序得到ITS序列,进行比对和分析;4.初步探究赤水金钗石斛与其它相关物种的进化关系和亲缘关系;5.验证所得结果,进一步确定赤水金钗石斛的物种鉴定。
本研究旨在建立一种基于ITS序列的赤水金钗石斛分类和鉴定方法,为保护和利用该珍贵药材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ITS序列的分析,可以更准确地鉴别赤水金钗石斛,防止其被混淆或者替代。
同时,也可以为赤水金钗石斛的种质资源保育、药用功能研究、市场监管和质量控制提供有力支持。
三、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1.实验室设备:PCR仪、电泳仪、生物显微镜、离心机、恒温水浴器、高速离心机等。
2.样品采集和处理:本研究采集赤水金钗石斛样品,并进行样品鉴别和处理,筛选出合适的样品进行后续分析。
3.总DNA提取:采用CTAB法进行总DNA的提取,保证样品中的DNA纯度和完整性。
4.PCR扩增和纯化:选用ITS1和ITS4引物进行PCR扩增,运用PCR纯化试剂盒对PCR 产物进行纯化。
金钗石斛原生态栽培方法及技术研究

金钗石斛原生态栽培方法及技术研究金钗石斛是一种珍贵的中药材,具有滋阴养颜、清热解毒、健脾养胃等功效,深受市场青睐。
然而,由于野生金钗石斛逐渐减少,加之其栽培技术不断提高,因此原生态栽培金钗石斛已成为一个热门的研究方向。
本文通过对原生态栽培金钗石斛的方法、技术、难点等方面进行阐述,旨在向从事金钗石斛栽培的科研人员提供参考。
一、土壤要求金钗石斛对土壤的适应性相对较强,但适宜的土壤为轻质砂壤土或砂土,其pH值应在5.5-6.5之间,土层深度在40-60厘米之间。
在选择土地时,需注重农田的地形、灌溉条件、土质条件等方面,确保金钗石斛能在良好的环境中茁壮成长。
二、栽培方式金钗石斛的栽培方式很多,但目前使用比较广泛的是四棚栽培法。
具体操作为:1.选好土地,按照土地的大小比例建立4个等大的石斛棚,每个棚长宽一般为8米×4米,高度为2.5~3米高。
2.先在线下种下金钗石斛的种子,每平方米种植5~7粒种子,然后覆土约2-3厘米,保持土壤湿润。
3.针对不同生长阶段,要及时浇水、施肥、病虫害防治、调整温湿度等。
三、管理要点金钗石斛的生长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管理:1.浇水和施肥:简单地说,金钗石斛适温适湿,栽培过程中要注意及时浇水,以保持土壤湿润,促进石斛的生长。
施肥的时间要根据不同生育期进行,有机肥和无机肥都可以应用。
2.病虫害防治:金钗石斛容易感染各种病虫害,如蚜虫、黄曲条病、白粉病等。
应采用合适的农药及时防治。
3.剪枝和疏果:金钗石斛的生长过程中要及时剪枝, 去掉蔓延枝得到更加充足的光线,这样可以促进伏枝的生长。
疏果要及时进行,保留好品质更好的果实。
四、收获和储存经过一段时间的生长和管理,金钗石斛可以开始收获了。
收获部位一般为石斛的器皮和须根,收获时要注意不要损伤石斛的根系。
金钗石斛的储存可以采用干燥、醋腌、冷藏等方法,以尽可能地保留其营养成分和功效。
总之,金钗石斛的原生态栽培方法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农民们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逐渐提高栽培技术,才能真正实现高产、优质、稳产的目标。
《本草新编》_金钗石斛_中医世家

《本草新编》_金钗石斛_中医世家金钗石斛是中国传统草药中一种重要的植物,具有丰富的药用价值。
它是中医世家传统的宝贵资源之一,被广泛应用于中医药领域。
本文将从金钗石斛的分类、药用价值、研究进展和使用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分类与特征金钗石斛,学名Dendrobium moniliforme,属于兰科植物,是中国特有物种。
它的株高约二十至九十厘米,茎呈肉质,具有节状隆起的环节,每个环节上面有两片卵形叶子。
金钗石斛花呈细长的钟形,通常呈白色、黄色或粉红色。
它生长于南方温暖湿润的山区,四季如春,一年可开花多次。
二、药用价值金钗石斛在中医药领域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
它具有滋阴清热、养胃生津、润燥等功效。
金钗石斛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咳嗽、痰多、口渴、肺热、胃痛等症状。
此外,它还可以增强人体免疫力,延缓衰老,对调节内分泌功能也有积极作用。
三、研究进展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对金钗石斛的研究逐渐深入。
目前,金钗石斛中的有效成分主要包括多糖、生物碱、黄酮类、有机酸等。
研究表明,金钗石斛具有抗炎、抗氧化、抗肿瘤等多种药理作用。
一些研究还发现金钗石斛可以提高人体免疫功能,对某些疾病具有辅助治疗作用。
不过,相关研究还需要进一步深入,以更好地发挥金钗石斛的药用价值。
四、使用注意事项在使用金钗石斛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金钗石斛属于滋阴药物,因此容易引起体内湿气过重。
患有湿热体质或湿热症状的人不宜过量服用。
其次,金钗石斛在治疗疾病时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以免出现不良反应。
另外,金钗石斛应保存在干燥、阴凉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
综上所述,金钗石斛是一种珍贵的中草药资源,具有丰富的药用价值。
它在中医世家中被广泛使用,并且正受到越来越多的科学研究关注。
但是,在使用金钗石斛时需要注意合理用药,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相信随着科技的进一步发展,金钗石斛的药用价值将得到更好的发挥,为人类健康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金钗石斛质量控制方法研究的开题报告

金钗石斛质量控制方法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及意义:金钗石斛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其含有丰富的营养和药用价值。
随着人们对中药材的需求不断增加,金钗石斛的市场需求量也在不断地增长。
然而,由于金钗石斛的产地、贮存条件等环境因素不同,会导致其品质差异甚大。
因此,建立一种科学、可行的金钗石斛质量控制方法是非常必要和迫切的。
二、研究目的和内容:本研究的目的在于建立一种有效、准确、可行的金钗石斛质量控制方法。
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 对金钗石斛不同部位的形态学和组织结构进行观察和分析,以及与其含量、生长环境等因素进行研究。
2. 对金钗石斛中主要生物活性成分进行分离、鉴定和定量分析,以确定其对金钗石斛质量的影响。
3. 建立一种可行的金钗石斛质量评价方法,包括对金钗石斛的外观、气味、色泽、含水量、灰分、挥发油含量等指标的测定及评价标准的制定。
4. 利用建立的质量评价方法对市场上的金钗石斛进行质量检测,以验证所建立的金钗石斛质量控制方法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三、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1. 形态学和组织结构的研究:采用常规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等技术对金钗石斛的形态学和组织学结构进行研究。
2. 生物活性成分的研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气相色谱仪等技术对金钗石斛中的主要生物活性成分进行分离、鉴定和定量分析。
3. 质量评价方法的制定:根据现有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对金钗石斛的外观、气味、色泽、含水量、灰分、挥发油含量等指标进行测定,并依据测定结果制定评价标准。
4. 市场质量检测的实施:在市场上购买不同来源的金钗石斛样品,利用所建立的质量评价方法对样品进行质量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估。
四、预期结果:本研究建立的金钗石斛质量控制方法将具有以下特点:1. 结合了形态学、生物活性成分和化学指标等多种方法,综合评价金钗石斛的质量。
2. 可行性强、操作简便,适用于中小企业的金钗石斛质量控制。
3. 检测结果准确可靠,对金钗石斛质量的评价具有科学性和可靠性。
2024年金钗石斛市场分析现状

2024年金钗石斛市场分析现状引言金钗石斛是一种珍贵药材,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度增加,金钗石斛市场需求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
本文将对金钗石斛市场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探讨未来的发展前景。
市场规模金钗石斛市场的规模在过去几年里持续扩大。
根据市场调研数据显示,金钗石斛市场在2019年的销售额达到了XX亿元,较上一年增长了XX%。
市场规模的快速增长主要得益于消费者对传统中药的追求和健康养生观念的普及。
市场分布金钗石斛市场在中国各地均有分布,但主要集中在一些产区。
根据调研数据显示,贵州、云南和广西是金钗石斛主要的产区,占据了市场的较大份额。
这些地区拥有得天独厚的气候和土壤条件,适宜金钗石斛的生长,因此产量较高。
此外,一些其他地区也有金钗石斛的种植,但规模较小。
价格趋势金钗石斛的价格在过去几年里呈现出稳步上涨的趋势。
据市场监测数据显示,金钗石斛的价格在2019年上半年较去年同期上涨了XX%。
这主要是由于市场需求增加,供应量相对较稳定的情况下导致的。
金钗石斛的价格上涨也反映了人们对其价值的认可。
消费者群体金钗石斛的消费者群体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中医药行业的专业人士,如中医师和药店经营者,他们以金钗石斛为原料生产中药饮片或中成药以供销售;另一类是普通消费者,他们在了解金钗石斛的药用价值后主动购买,以达到保健养生的目的。
市场竞争格局金钗石斛市场竞争激烈,主要包括金钗石斛种植企业、加工企业和销售商。
目前市场上主要的竞争品牌有XX公司、XX公司和XX公司等。
这些企业通过不断提高自身的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占据了市场的较大份额。
市场发展前景随着消费者对健康的关注度增加,金钗石斛市场有望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势头。
同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金钗石斛的研发和应用也将得到更多突破和扩展。
目前,一些企业已经开始研发金钗石斛相关的保健品,这将进一步拓宽金钗石斛的市场应用。
结论金钗石斛市场在近年来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金钗石斛多糖的化学结构与抗白内障活性研究的开题报告

金钗石斛多糖的化学结构与抗白内障活性研究的开
题报告
题目:金钗石斛多糖的化学结构与抗白内障活性研究
研究背景:
金钗石斛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被广泛用于抗衰老、增强免疫力以及改善视力等方面。
其中,金钗石斛多糖是一种重要的有效成分,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尤其是在抗白内障方面具有很大的潜力。
但目前关于金钗石斛多糖的结构与抗白内障作用的研究还比较少,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
研究目的:
1. 分离纯化金钗石斛多糖,并确定其化学结构;
2. 探究金钗石斛多糖对白内障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3. 探索金钗石斛多糖在抗氧化应激、减轻眼部炎症等方面的作用机制。
研究内容与步骤:
1. 采用紫外光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等手段对金钗石斛多糖进行分析,确定其主要化学结构;
2. 采用小鼠模型或细胞实验,检测金钗石斛多糖对白内障的预防和治疗作用,同时探究其作用机制;
3. 探究金钗石斛多糖在抗氧化应激、减轻眼部炎症等方面的作用机制,为其进一步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预期结果:
1. 确定金钗石斛多糖的化学结构;
2. 明确金钗石斛多糖对白内障的预防和治疗作用及其机制;
3. 探究金钗石斛多糖的抗氧化应激、减轻眼部炎症等方面的作用机制。
研究意义:
1. 深入理解金钗石斛多糖的结构与生物活性,为其进一步的应用提供理论支持;
2. 探究金钗石斛多糖在抗白内障方面的潜力和作用机制,为开发新型防治白内障的功能食品和药物提供重要参考;
3. 拓展金钗石斛多糖的研究领域,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创新性。
金钗石斛化学成分的研究

金钗石斛化学成分的研究一、背景金钗石斛(Dendrobium chrysanthum Wall. ex Lindl.)是石斛属植物中的一种,又名黄石斛、金碧石斛,被认为是中国南方传统药材,在中医药实践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然而,金钗石斛的生境逐渐受到侵蚀,造成野生金钗石斛的数量越来越少。
因此,对金钗石斛的研究成为了一项紧迫的任务。
二、化学成分根据近年来的研究发现,金钗石斛的化学成分复杂多样,含有多种生物活性成分,主要包括多糖、黄酮、生物碱、二萜、有机酸、酚类化合物等。
1. 多糖多糖是金钗石斛中最主要的成分之一。
研究表明,金钗石斛多糖具有抗氧化、免疫调节、降血压等多种生物学活性。
其中,M1多糖是研究较多的多糖之一,已被证实具有抗糖尿病、降血糖等功效。
2. 黄酮金钗石斛中也含有多种黄酮类化合物,如岩黄素、异岩黄素等。
研究表明,这些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氧化、抗肿瘤、抗病毒等多种生物学活性。
3. 生物碱研究表明,金钗石斛中含有多种生物碱类化合物,如3-乙酰基链球菌碱等。
这些生物碱具有一定的抗菌、抗病毒、抗肿瘤等作用。
4. 二萜金钗石斛中亦含有多种二萜化合物,如升麻素、琥珀酰基垂叶豆蔻烯等。
研究表明,这些二萜类化合物具有抗氧化、抗菌、抗病毒、免疫调节等多种生物学活性。
5. 有机酸和酚类化合物另外,金钗石斛中还含有多种有机酸和酚类化合物,如苹果酸、蛋白酸等。
研究表明,这些有机酸和酚类化合物具有抗氧化、抗肿瘤、降血脂等多种生物学活性。
三、应用前景金钗石斛中含有多种生物活性成分,这些生物活性成分被广泛应用于药品、保健品等领域,并逐渐成为生命科学和营养保健领域的研究重点。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潜在的应用前景,如农业、食品科学等领域。
四、结论金钗石斛是一种广泛应用于中医药的传统药材,其中含有多种生物活性成分,如多糖、黄酮、生物碱、二萜、有机酸、酚类化合物等。
这些生物活性成分具有抗氧化、抗肿瘤、抗菌、抗病毒、降血压、降血脂等多种生物学活性,被广泛应用于药品、保健品等领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因体内外抑制乳腺癌细 胞 M C F-7 的增殖[J ] . 中国生物 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2007,23( 1) : 6 8-73.
� � � � 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 � � � � � [J � ] . 分子细胞生物学报, � � � � � � � � � 2006 , 39 [ 25] J ac AL, B c a d J , a d Le a e D e a .P � � � � � ( � 2 � ) � : 118-122. � � � � � � � � � � � � � � � � � � � � � e c c ce c a d c a RN A e d c e " � � � [ 18] � � � � 黄 � 伟 � � � 翼 � � � , � � 靖� � 大 � 道, 沈 赞 . RN A 沉 默 P I3K 基 因 激 活 a e" a c ec [ J ] . RN A, 2006,12( 7) : 1197-1205. � � � � � � F O 3a � � 基因并抑制人乳腺癌裸鼠移植瘤生长的实验研 � � � � � � � � � � � � � � [ 26] Pe e e SP , Z X. G e e M R. N e c c ,c c e � � � � � � 究[ J] � � . 肿瘤, � � � � � � 2008 � � � � , 28(4 � ) � : 310-312. � � � � � � � � � � � � � � � a de e de a a d e e a a a � � [ 19 ] � � � 支秀玲 � � � � � , � 周婷 � � � 婷 � � � ,� 王丽 � � � � . � RN A � 干扰 � � C D 73 � 表达 抑制人 e ee e b a e e RN A ( RN A )[ J] . 乳腺癌细胞 M B-M D A-231 与细胞外基质的黏附 [ J ] .中 RN A, 2004 , 10:12-18 � � 国病理生理杂志, � � � � � 2007, 23( � 21):217-221. � � � � � � [ 27] B a J, Ra RL, Ac a J B, e a . RN A e e a � � [ 20] � � � � 张晓静 � � � � , � 葛银林 � � � � ,侯 � � 琳 � ,� 等.� K � DR � � 为靶的 � � � � � � � � RN� A� 抑制 乳腺 d be c e e d ad a a a � � � � � � 癌细 胞增殖的体内外研究 � � � � � � [ J] . 细胞 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 ec e[ J] . Na Ne c ,2003, 6: 1277-1283. 2008, 24 (1) : 58-6 1. [责任编辑: 谭秀荣]
-3 .3 bb
[ 8 ]
bb �
200 7 年张雪等 从金钗石斛
中分离得到 8 个倍半萜类化合物,分别是金钗石斛 素J (
1 5] b J , Ⅰ) , ba A (Ⅱ) , 降低 [ � 16 ] � � ( � Ⅲ) , b aa (IV ) , b a A 2.2 免疫调节 1 9 9 6 年 H a M Q 等 [ 发现金钗
1 7] � � � � � � � 一甲氧基 � � � � � � � � 一 4 一羟 基反式 肉桂酸 二十四 烷酯 ( � 刺激作用, 而 b B 对其有抑制作用[ � a c a ), 豆甾 醇 ( a ), 对羟基顺 式 2.3 对胃肠道的作用 临床药理研究试验表明, 经
肉桂酸三十烷酯 ( � ac
13 ] 斛对半乳糖所致的酶活性变化有抑制或纠正作用[ � 在 晶状体中, 还原型辅酶Ⅱ (N A PD H ) 及非蛋白
), N -异戊烯石斛星氯化物(N c ) 和 N -异戊烯 -6 -羟基石斛星氯化 物(N 1 6c )� 1.2 酚类化合物 主要包括联苄, 菲类和芴酮类化 合物,是近年来从石斛属植物中分离得到的酚类化 合物 � 19 9 5 年 U a ;Y
H
L
等[5]从金钗石斛
中分离得到 2 个显示强抗肿瘤活性的菲类化合物 � 19 9 7 年 M a a a等 研究发现, 金钗石斛中的酚类 成分 a 和 ca 有抗突变 活性 � 20 02 年 Q
7] a Y 等[ 从金钗石斛中分离得到 2 个联苄类
化合物, 分别是 4 , 5和 4-3 .3 .51.3 倍半萜类化合物
[ 1]
1 化学成分
1.1 生物碱类化合物 生物碱类成分是最早分离并 进行结构确认的化合物,是兰科石斛属植物的特征
性成分, 自 19 32 年, 日本人铃木秀干在中药金钗石 药用的石斛属植物有 3O 多种 �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 � � � � � 斛(D � b e) 中首次分离获得石斛碱(D e d b e )[2]� 而 典� 2005 年版一部收载了 3 种石斛属植物, 分别为马 后国内外学者 对石斛中的生物 碱进行了大量的 研
a (Ⅶ ) 和 10 � , 13 , 14-
a a a (Ⅷ ) � 1.4 其它类化合物 金钗石斛的挥发油中主要成分 为泪柏醇 (M a , 28 ), 占 50 46 %
[ 9, 10]
, 还含有紫罗兰酮
[ 11]
� (I � )等 53 个成分 �舒莹等 从金钗石斛茎中 增强剂 � 19 9 6 年 Z a W 等从金钗石斛茎中提取出 首次分离并鉴定了 � � � � � � � � � � � 5 个单体化合物及 2 个系列混合 倍 半 萜 苷 类新 化 合 物 A, D, E , F, G, � � � � � 物, 分别为海松二烯 � � � � � � � � � � � ( a� a ), 3 一甲氧基一 4 一 b A, B, 发现 A, D G和 � � � � 羟基反式肉桂酸二十二烷酯 ( � c a ), 3 b A 对鼠 T , B 淋巴细胞的体外增殖有
e d c
a dc e c cea e
� (8) :6742-6 751. SK B 3 细 胞 H E R2 的 表 达 [ J] . 福建医科大学 学报, [ 16] 管海涛, 薛兴欢 ,王西京 ,等. 靶向 S 的 表阿霉素对乳腺癌 M C F-7 凋 亡的影响[ J] . 四川大学学 报( 医学版),2006 , 37( 2) : 221-225. [ 17] 蒋磊, 陈日曙, 李继承. RN A-c c D 1 对乳腺癌 M C F-7
(Ⅴ ) , 6 a, 10 , 12c
c
a (Ⅵ ) , 10 , 12- a-
石斛水煎液对孤儿病毒(E CH O11 )所致的细胞病变有 延缓作用,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有明显 的促进作用,但不能改善大剂量氢化可的松造成的 巨噬细胞功能低下 �金钗石斛多糖具有直接促进淋 巴细胞有丝分裂的作用,是一种有价值的中药免疫
[ 6]
质巯基的含量进行比较,结果表明, N A D PH 及非蛋 白质巯基的含量明显低于正常晶状体; 而 NAD P , 半 乳糖及半乳糖醇的含量明显高于正常晶状体,当注 射半乳糖的同时以金钗石斛水煎液灌胃,上述变化 基本恢复至正常晶状体的水平;也能使因半乳糖性 白内障引起的晶状体中总脂类含量降低,总胆固醇 含量及脂类过氧化水平明显升高,总脂类与总胆固 醇之比明显下降等病理变化得以阻止或纠正,表明 金钗石斛中有抑制脂质过氧化作用[14] � 此外, 体外试 验表明,金钗石斛中含有某些抗脂类过氧化及抑制 醛糖还原酶的成分,其醋酸乙酯提取物对醛糖还原 酶活性以及脂类过氧化的抑制作用随浓度的降低而
( � b ), 石斛次碱 ( b ), 6 -羟基石斛碱 (6 原因 � 在白内障晶体中 醛糖还原酶的活性明显升高,
), � N -异戊烯石斛碱溴化物(N 分别用金钗石斛煎剂灌胃 醛糖还原酶没有明显升 b b ), 石斛碱 � -N -氧化物 ( b N 高 其余 4 种酶的活性均基本恢复正常 表明金钗石
� 536�
遵
义
医
学
院
学
报
31 卷
究,至今已鉴定的生 物碱类主要为石斛碱
3, 4] b b )等�还含有 5 种季铵生物碱 [ , 分 别是: N -甲基石斛碱碘化物 (N b
一种关键酶,其活性升高是糖性白内障形成的重要 多元醇脱氢酶 ,己糖激酶, 6 一磷酸葡萄糖脱氢酶及 过氧化氢酶的活性明显降低 � 在注射半乳糖的同时,
73 e e
[ 15] L M ,K a T ,Y e c e a e e a b a
C ,e a .P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e � � e e a -ac a e d [ 22] 盛世乐 ,韩源 ,覃文新 .靶向 V E G F 基因 RN A 对 放射性 a e TRAIL - d c e d ee [J ] .JB a cc D3 C e ,2005,280 RN A 联合 核素杀伤肿瘤的增强作 用[ J ] .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 学报, 2005, 25 (12) : 1229-1234 . [ 23] 郑秋 红,龚 福生, 谢云 青, 等. RN A 干扰技 术抑制 乳腺癌 2007,41(5): 4 05-408. [ 24 ] 张淑华, 葛银林, 罗达亚. 小干扰 RN A 靶向 V E G F 基
c �P �c
a a ),
胃镜及病理检查确诊的浅表性胃炎患者,用胃管注
对羟基反式肉桂酸直链烷酯 � � � � � � � � � � 4 个系列化合物的混合 入金钗石斛水煎液 (1 L, 2O 15 ), 胃液检测 � 物, 直链烷醇 5 个系列化合物的混合物 � 显示 1 和 2 的胃排酸量比对照组明显增高,血液 � � � 检测显示 3 O 和 9 0 a 的血清胃泌素浓度比对照组
第 31 卷 � 第5期 � 遵 义 医 学 院 学 报 V 1.31 N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