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钗石斛的性状特点
如何鉴别真假金钗石斛

如何鉴别真假金钗石斛金钗石斛为兰科植物金钗石斛的茎,为常用中药,既可鲜用,又可晒成干品使用。
全年均可采挖,但以秋后采挖的质量最好。
采回后如保存鲜用,在春、秋季则应及时栽培于细砂石中,放置阴湿处,经常浇水使根部保持湿润。
在冬天应平放在竹筐内,上盖蒲包,但应注意空气流通。
干石斛一般系将鲜石斛剪去须根,洗净,晒干或烘干即可。
其性平,味甘,入胃、肺、肾经,具有生津益胃、清热养阴的功效,用于治疗热病伤津、口干烦渴、病后虚热、阴伤目暗等症。
市场上有以同科植物云南石仙桃干燥的根茎冒充石斛,使用时注意鉴别。
真品金钗石斛干燥茎长约20~45厘米,直径约1~1.5厘米,基部为圆柱形,中部及上部为扁圆柱形,茎节微向左右弯曲,表面金黄色而微带绿色,有光泽,具纵沟纹,节明显,棕色,有时节部稍膨大,节间长约2.5~3厘米,向上渐短;体轻而质致密,易折断,断面类白色,散布有深色小点;闻之无气味,口尝味苦,嚼之带黏性。
伪品云南石仙桃根茎亦呈圆柱形,但有分枝,常弯曲呈弧形,长约10~20厘米,直径约0.2~0.3厘米,均比真品短且细,节间长仅为0.4厘米,表面棕黄色或棕褐色,节上残有鳞叶,顶端有棕色鳞叶包住根茎尖。
有的用假鳞茎冒充,其呈圆锥形,黄色或黄绿色,皱缩;质重,断面较平整,黄色,有维管束,都集中于中部;闻之亦气微,味微苦,但嚼之无黏性。
近代名医张寿颐曾曰:“石斛,古人惟以色黄如金,茎状如钗者为贵。
金钗斛则躯干较伟,色泽鲜明,能清虚热,而养育肺胃阴液者,以此为佳。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金钗石斛所含的石斛碱具有一定的止痛退热作用,对血压和呼吸也有抑制作用;其煎剂对孤儿病毒所致的细胞病变有延缓作用,而伪品云南石仙桃虽与金钗石斛为同科植物,但不具备金钗石斛的各项功效,故不可代替金钗石斛使用。
张寿颐还说石斛宜先煎:“每用其原枝不炒者,劈开先煎,庶得真味。
且此物最耐久煮,一味浓煎,始有效力。
”故在群药煎煮前,宜先煎石斛,以取得更好的疗效。
中药金钗石斛的质量标准

中药金钗石斛的质量标准中文名金钗石斛汉语拼音Jinchaishihu拉丁名Dendrobium nobile Lindl.来源兰科植物金钗石斛Dendrobium nobile Lindl.的茎。
全年均可采收,以春末夏初和秋季采者为好,煮蒸透或烤软后,晒干或烘干或鲜用。
形状多年生附生草本。
茎丛生,直立,上部稍弯曲,扁圆柱状,高30~50cm,具槽纹,节间长2.5~3cm。
叶近革质,矩圆形,长6~12cm,宽1~3cm,叶鞘抱茎。
总状花序生于上部节上,有花1~4朵,下垂,白色,先端带淡红紫色,唇瓣边缘微波状,有紫色条纹及斑块。
蒴果。
花期5~8月。
附生高山的树干上或岩石上。
分布于湖北、台湾、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省区。
鉴别 1. 经验鉴别:药材鲜品以肉质、多汁,嚼之黏性强者为佳。
干品以色金黄、有光泽、质柔韧者为佳。
2. 显微鉴别:金钗石斛茎中部节间(直径约7mm)横切面:扁圆形,边缘有浅波。
表皮细胞1列,扁平,侧壁微木化;角质层橙黄色,厚5~8μm。
基本薄壁组织细胞大小较显著,散列多数有限外韧型维管束,略排成7~8圈。
维管束外侧纤维群有1~4(~6)列纤维,纤维直径22~35(~42)μm,壁厚1.5~5(~7)μm,其外缘嵌有细小薄壁细胞,有的含类圆形硅质块,直径5~9μm;韧皮部较大,约至20余细胞;木质部导管有1(~4)个较大,直径至51μm;内侧无纤维或有1~2列纤维,直径15~42μm,壁厚2~3(~5)μm。
本品含草酸钙针晶束,长50~130μm。
3. 一般理化鉴别:提取的金钗石斛多糖呈灰白色粉末,较易溶于水,不溶于甲醇、乙醇、丙酮和乙酸乙酯等有机溶剂,Molish反应产生紫色的环,与苯酚-硫酸反应为桔红色,与蒽酮-硫酸液反应为绿色,本品在水解前与斑氏试剂呈阴性反应,水解后与斑氏试剂呈阳性反应,说明提取物为多糖。
4. 红外光谱分析:3 600~3 200 cm-1出现一宽峰,是O—H的伸缩振动;2 950~2800 cm-1之间的弱吸收峰,是C—H的伸缩振动;1 650 ~1 600 cm-1出现的峰是羰基的吸收峰;1 400~1 200 cm-1的吸收峰是C—H键的变角振动;1 150~1 000 cm-1之间的峰是由糖环的C—O—C 伸缩振动所产生,是多糖的特征吸收峰。
石斛植物学特征

石斛植物学特征
石斛学名:Dendrobium nobile别名:金钗石斛,吊兰花科属:兰科石斛属多年生落叶草本植物。
石斛是兰科中最大的属,约有1500~1600个原生种,主要分布在亚洲热带和太平洋岛屿,是我国古文中记载最早的兰科植物之一。
石斛的假鳞茎呈棍棒状丛生,粗如手指,春石斛花多开在茎节两侧,秋石斛开在枝的顶端,每枝有7~20朵,许多品种瓣边为紫色,瓣心为白色,花型像蝴蝶,唇瓣开裂似挂着穗状的饰物,有光、芳香。
秉性刚强,忠厚可亲,在国外石斛的花语“欢迎您,亲爱的”、“父亲节之花(6月19日)”,泰国航空公司以石斛制成的胸花赠送乘客。
泰国的出口兰花92%是石斛花。
霍山石斛,特别是绿毛干凤斛,色作淡绿,质柔而轻,望之绿茸,嚼之无渣,以此代茶,清胃火,除虚热,生津液,利咽喉。
以茎入药,性味甘、淡、微寒,滋阴养胃,清热生津之功。
景洪石斛-简介

景洪石斛-简介景洪石斛是一种兰科石斛属的植物,又称金钗石斛,英文名称为Slim Dendrobium,具有多个异名。
它主要分布在中国云南南部、泰国、老挝和越南等地的热带雨林中。
以下是关于景洪石斛的简介:1. 形态特征:景洪石斛的茎部呈圆柱形,多分枝,长约50厘米,粗约5毫米。
叶片为椭圆形或卵状披针形,长约4~6厘米,宽约1.5~3厘米。
花为白色,呈单朵或双朵生于叶腋间,唇瓣呈黄色且反卷。
花期为10~11月。
2. 生长环境:景洪石斛主要生长在海拔600~800米的热带雨林中,附生于树木或岩石上。
它们需要温暖湿润的环境和充足的阳光照射。
3. 用途价值:景洪石斛具有观赏、药用和其他实用价值。
在观赏价值方面,景洪石斛的花朵美丽芳香,是一种受欢迎的观赏植物,常用于盆栽植物或园艺花卉种植。
在药用价值方面,景洪石斛的茎部含有多种药用成分,如多糖、生物碱、黄酮类化合物等,具有清热解毒、养阴润肺、益胃生津等功效。
同时,其叶片和花朵可提取精油,可用于香料、化妆品等领域。
4. 繁殖方法:景洪石斛通常采用分株繁殖的方法进行繁殖。
在春季或秋季,将母株分成若干小株,每小株需要带有一定的根系和芽眼,然后进行栽植。
栽植后需要保持较高的空气湿度和适宜的生长温度,以促进根系恢复和植株生长。
5. 文化意义:在传统文化中,景洪石斛被视为一种具有灵性的植物。
其花朵洁白如雪,香气扑鼻,被视为纯洁和高雅的象征。
在一些地区,人们相信景洪石斛具有驱邪避凶的神秘力量,常被用作护身符或风水植物。
总之,景洪石斛是一种具有观赏、药用和文化价值的植物。
通过了解其生长环境、形态特征和用途价值等方面的知识,可以更好地欣赏和利用这种美丽的植物。
【中药释义】提免疫、抗衰老、抗肿瘤,号称“软黄金”的金钗石斛。

【中药释义】提免疫、抗衰老、抗肿瘤,号称“软黄金”的金钗石斛。
中药金钗石斛为兰科石斛属多年生草本金钗石斛的干燥茎,性寒、味甘。
入胃、肾经。
有滋阴清热,生津止渴的功效,用于热病伤津、口渴舌燥、病后虚热、舌光少苔、食少干呕、目暗不明等治疗。
据国家药典记载,石斛可分为:金钗石斛、铁皮石斛、环草石斛、马鞭石斛等。
并将其列为重点保护野生药材物种。
金钗石斛,又名吊兰花,属气生兰科草本植物。
众多石斛类药用价值最高的一类。
它生长要求十分苛刻,主要生长在云、贵、川、缅等亚热带地区人迹罕至的悬崖峭壁背阴处的石缝里,根不入土;终年饱受云雾雨露的滋润,受天地之灵气,取日月之精华,又名“不死之草”.古代名医依据金钗石斛的药用价值和奇特的生长特性,将金钗石斛视为石斛中的滋阴上品。
《本草纲目》称它有“强阴益精、厚肠胃、补内孢不足、轻身延年”之功效。
历史上医家称“霍山石斛”干之而不槁,嚼之且无渣渍,味浓厚而无脂膏,养胃益液,却无清凉碍脾之虑,确为无上妙品。
以之代茶,生津润喉、嗓音不衰;取之提炼,抗菌防癌,延缓衰老。
因此功效奇特,市场稀缺,素有“千金草,软黄金”之称,被誉为中华九大仙草之首。
【化学成分】茎含生物碱,主要为石斛碱(dendrobine)、石斛次碱(nobilonine)、6-羟基石斛碱(6-hybroxydendrobine)等。
【性味】性寒,味甘、淡、苦。
归经:入胃、肾经。
功能:益胃生津,养阴清热。
主治:用于热病伤津、口渴舌燥、病后虚热、胃病、干呕、舌光少苔。
具有增强免疫、强阴益精、生津养胃、润肺止咳、滋阴清热、生津止渴、用于热病伤津、口渴舌燥、病后虚热、抗癌、益胃生津,滋阴清热、清肝、明目、调节血脂、降血糖等。
对心脑血管、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眼科等有特殊功效。
【性状】茎下部圆柱形,中部及上部扁圆形,稍曲折略呈“之”字状,长18~50厘米,直径4~12毫米,节间长1.5~6厘米。
表面金黄色或绿黄色,基部有光泽,具纵沟及纵纹,节膨大,棕色,节上有互生花序柄及残存膜质叶鞘。
《本草新编》_金钗石斛_中医世家

《本草新编》_金钗石斛_中医世家金钗石斛是中国传统草药中一种重要的植物,具有丰富的药用价值。
它是中医世家传统的宝贵资源之一,被广泛应用于中医药领域。
本文将从金钗石斛的分类、药用价值、研究进展和使用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分类与特征金钗石斛,学名Dendrobium moniliforme,属于兰科植物,是中国特有物种。
它的株高约二十至九十厘米,茎呈肉质,具有节状隆起的环节,每个环节上面有两片卵形叶子。
金钗石斛花呈细长的钟形,通常呈白色、黄色或粉红色。
它生长于南方温暖湿润的山区,四季如春,一年可开花多次。
二、药用价值金钗石斛在中医药领域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
它具有滋阴清热、养胃生津、润燥等功效。
金钗石斛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咳嗽、痰多、口渴、肺热、胃痛等症状。
此外,它还可以增强人体免疫力,延缓衰老,对调节内分泌功能也有积极作用。
三、研究进展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对金钗石斛的研究逐渐深入。
目前,金钗石斛中的有效成分主要包括多糖、生物碱、黄酮类、有机酸等。
研究表明,金钗石斛具有抗炎、抗氧化、抗肿瘤等多种药理作用。
一些研究还发现金钗石斛可以提高人体免疫功能,对某些疾病具有辅助治疗作用。
不过,相关研究还需要进一步深入,以更好地发挥金钗石斛的药用价值。
四、使用注意事项在使用金钗石斛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金钗石斛属于滋阴药物,因此容易引起体内湿气过重。
患有湿热体质或湿热症状的人不宜过量服用。
其次,金钗石斛在治疗疾病时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以免出现不良反应。
另外,金钗石斛应保存在干燥、阴凉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
综上所述,金钗石斛是一种珍贵的中草药资源,具有丰富的药用价值。
它在中医世家中被广泛使用,并且正受到越来越多的科学研究关注。
但是,在使用金钗石斛时需要注意合理用药,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相信随着科技的进一步发展,金钗石斛的药用价值将得到更好的发挥,为人类健康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石斛——康知百科

石斛——康知百科石斛,又名万丈须、吊兰、林兰、金钗华等。
茎直立,肉质状肥厚,稍扁的圆柱形,长10~60厘米,粗达1.3厘米。
药用植物,性味甘淡微咸,寒,归胃、肾,肺经。
益胃生津,滋阴清热。
用于阴伤津亏,口干烦渴,食少干呕,病后虚热,目暗不明。
石斛花姿优雅,玲珑可爱,花色鲜艳,气味芳香,被喻为“四大观赏洋花”之一。
1 基本简介1.1 名字拼音:shí hú lán别名:石斛、石兰、吊兰花、金钗石斛、枫豆优质的石斛又名:铁皮石斛、紫皮石斛、霍山石斛、金钗石斛干品名为:枫斗、霍斗、西枫斗学名/拉丁名:Dendrobium现常指代各类石斛制品。
包括:铁皮枫斗,铜皮枫斗,黄草石斛等。
石斛是我国古文献中最早记载的兰科植物之一。
2000年以前《神农本草经》中就有记载。
千年以来它一直和灵芝,人参,冬虫夏草等一样被列为上品中药。
其性味:甘淡微咸。
性属清润,清中有补,补中有清。
石斛兰的“斛”字,普通话读“胡”,粤语读“酷、焀、瀫”音,以前是一种计量器,五斗为一斛。
古人把石斛兰当作药材。
据《本草备至》叙述,它对人体有驱解虚热,益精强阴等疗效。
诸如“石斛夜光丸”就是用“美花石斛”等制成的,历来远销国内外。
随着花卉产业的兴起,人们发现它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因而归入洋兰的范畴,逐渐从草药圃跨进到大花园中去,成为当今非常时兴的新花。
石斛兰的花姿的确很美。
植株由肉茎构成,粗如中指,棒状丛生,叶如竹叶,对生于茎节两旁。
花葶从叶腋抽出,每葶有花七八朵,多的达20多朵,呈总状花序,每花6瓣,四面散开,中间的唇瓣略圆。
许多品种的瓣边均为紫色,瓣心为白色,也有少数品种为黄色、橙色。
目前以用原法国总统“蓬皮杜”命名的新品种最为名贵。
它的特色是花型较大,瓣色紫亮,有如丝绒的质地,常使人误认它是假花,在国际花市上走俏不已。
2 主要特性石斛属为兰科中最大的一个属,包括约1500种植物,主要分布于热带亚洲和太平洋岛屿。
石斛质量标准

石斛ShihuCAULIS DENDROBII本品为兰科植物环草石斛D. loddigesii Rolf, 马鞭石斛D. f im briatum Hook. Var. oculafum Hook, 黄草石斛D. chrysan thum W all,铁皮石斛D. cand idum W all ex L indl, 金钗石斛D. nobile lindl的新鲜或干燥茎。
性状金钗石斛呈扁圆柱形,长20到40厘米,直径0.4到0.6厘米,节间长2.5到3厘米,表面金黄色或黄中带绿色,有深纵沟,质硬而脆,断面较平坦,味苦。
铁皮石斛呈螺旋或弹簧形,一般为2到4个旋纹,茎拉直后长3.5到8厘米,直径0.2到0.3厘米,表面黄绿色,有细纵纹,一段可见茎基留下的短须根,质坚实,易折断,断面平坦,嚼之有粘性。
马鞭石斛呈长圆柱型,长40到120厘米,直径0.5到0.8厘米,节间长3到4.5厘米,表面黄色至暗黄色,有深纵沟,质疏松,断面纤维状,味微苦。
鉴别1.显微鉴别金钗石斛,茎中部节间横切面扁圆形, 边缘有浅波。
表皮细胞1 列, 扁平, 侧壁微木化; 角质层橙黄色。
基本薄壁组织细胞大小较悬殊, 散列多数有限外韧型维管束, 略排成7~ 8 圈。
维管束外侧纤维群有1~ 4 (~ 6) 列纤维, 壁厚, 其外缘嵌有细小薄壁细胞, 有的含类圆形硅质块, 韧皮部较大, 约至20 余细胞; 木质部导管有1 (~ 4) 个较大, 内侧无纤维或有1~ 2 纤维, 本品含草酸钙针品束。
铁皮石斛,茎中部节间横切面: 基本薄壁组织细胞大小较近似, 维管束略排成4~ 5圈。
外侧纤维群帽状, 有1~ 4 (~ 5) 列纤维, 纤维壁厚, 有硅质块; 木质部导管大小近似, 内侧纤维群有1~ 2 (~ 3) 列纤维。
含草酸钙针晶束细胞多见于近表皮处。
马鞭石斛,茎中部节间横切面: 略呈扁圆形,边缘有8~ 9 个深波。
表皮细胞扁圆形, 外壁及侧壁增厚, 木化, 有层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钗石斛药用部位是茎,而不是全草 最早记载有石斛药用部位的《名医别录》曰:“七月、八月采茎,阴干。” 以后诸家本草均沿用了上述记载。石斛商品药材也是以茎入药。但《中国药典》 1995 年版、《中药志》、《中药材手册》及新版全国高等医药院校教材《中药 鉴定学》等现代中药文献将石斛的药材拉丁名按“全草+石斛属名”的组合格式, 定名为 HERBA DENDROBII,既不符合历代本草记载,也不符合实际用药情况。 我们认为应按“茎+石斛属名”的组合格式,将其药材拉丁名改为 CAULIS DENDROBII。
《本草备要》(公元 1765 年)补载“疗萎遗滑精。” 《本草纲目拾遗》(公元 1765 年)补载“清热解暑醒脾,止渴利水,益人力气。” (唯一指出所用的石斛是霍山石斛,而是指成“毬”者,即枫斗的前身) 《中药大辞典》有考记赵学敏的原记载:“清胃除虚热,生津,已劳损,以之代 茶,开胃健脾,定惊疗风,能镇涎痰,解暑,甘芳降气。” 《本草再新》(公元 1841 年)补载:“理胃气,清胃火,除心中烦渴,疗肾经虚热, 安神定惊,解盗汗,能散暑。” 另《千金方》(《千金翼方》第十六卷)秦王续命大八风散其中石斛的功用注明曰: “主风益气,嗜食。”更生丸(《外台》卷虚劳)原方中石斛齐量为四分,随症加 减:“若体疼加一倍。” 凡热病后期,出现津液缺乏、口干舌燥、心烦、低热不退、余热不清、食欲不振、 胃痛干呕、自汗盗汗、头目虚眩、舌干而红、光剥无苔等症,以石斛最为适宜。 石斛之功效为补虚益胃、养阴明目、清热生津。其特点在于清中有补、补中有清。 石斛还能补肾益精明目,对于久视伤血、年迈体弱、肝肾不足所致的两目昏花、 视物模糊,久服大有俾益。 由以上记述来看:石斛的应用与适用范围很广,除涉及可用于消化系统疾病外, 还对神经系统、生殖系统、呼吸系统及外科、皮肤科等疾病均适用,而对眼疾未 曾提及。 陈存仁在《中国医药大辞典》(1935 年)石斛名下,“近人学说”栏目中总结古人 对石斛的应用经验后,又总结性地认为:“……总之,石斛能清胃生津,胃、肾 虚热者最宜。”并指出按《苏沈良方》石斛夜光丸心治目光不敛,神水散下。这 是历代本草中最早记载石斛可治眼疾的论述。 至于石斛,特别是枫斗为何为我国南方人士所青睐,是否可《中国药学大辞典》中,作者在总结性提到石斛功效时写道:“养胃阴,除虚 热,对胃略能促进胃液,帮助消化之不足,至肠能刺激肠蠕动,且能制止其吸收 能力,故能使积粪排出,同时亦能使体温下降三度(摄氏度)余,乃作健胃强壮药。” 《中国药学大辞典》特别提及霍山石斛,谓:“若老人虚弱,胃液不足而不宜太 寒得,而霍山石斛为佳……而近时更有所谓绿毛枫斛者,色作淡绿,质柔而软, 吵浓而又富脂膏,养益液,却无清凉凝脾之虑,确为无上妙品……”[5] 编辑本段特性金钗石斛种子在人工条件下萌发和幼苗增殖生长规律金钗石斛种 子极小,呈粉末状,长度为 0.75~1.10 mm,宽为 0.09~0.20 mm。只有在光镜下 才能看清它的构造。野生条件下,只有与其它菌共生才能萌发,萌发率极低。人 工条件下给予丰富的养分及适应的光、温、水湿条件,则能正常萌发。[6] 成熟种子无菌播种 12 d 后开始萌芽,60 d 后长成约 1 cm 高,具有 2~3 片真叶 的圆球茎,并开始生根。这与宋锡全等[7]的报道相似。将圆球茎接种于驯化培 养基中培养 60 d 后,转接到增殖培养基中进行培养,经过 60 d 左右,每株小苗 可形成 3~7 个侧芽。在增殖培养过程中,随着继代次数的增加,小苗形成侧芽 的能力增强,数量增多。将增殖苗培养基中高约 2 cm 左右的正常小苗接种于成 苗培养基上进行培养。60 d 后小苗高约 4 cm 左右,叶展,浅绿色,茎增粗,根 系发达。此时的苗,由于假鳞茎较嫩,根系较长,出瓶移栽成活率较低,把健壮 成苗的较长根系适当剪去后,再转接于壮苗培养基中进行培养,13 d 后成苗有新 根重新长出。30 d 后,成苗叶变为浅黄绿色,假鳞茎韧性增加,根系发达,长 1~ 2 cm,白色或浅绿色,并附有大量的白色根毛。此时可进行移栽。金钗石斛种子
【英文名称】 Dendrobium Stem 【别名】 金钗石、扁金钗、扁黄草、扁草。 【来源】 为兰科植物石斛 Dendrobium nobile Lindl.的茎。 【植物形态】 多年生草本。茎丛生,上部稍扁而微弯曲上升,高 10-60cm,粗达 1.3cm,具 槽纹,节略粗,基部收窄。叶近革质,长圆形或长椭圆形,长 6—12cm,宽 1— 3cm,先端 2 圆裂,花期有叶或无叶。总状花序有花 1-4 朵;花大,下垂,直径 达 8cm,花被片白色带浅紫色,先端紫红色;唇瓣倒卵状矩圆形,长 4—4.5cm, 宽 3—3.5cm,先端圆形,唇盘上面具 1 紫斑;花药 2 室,花粉块 4。蒴果。花期 4—6 月。 生于林中树上和岩石上。主产四川、广西、云南、贵州。 【采制】 全年均可采收,以春末夏初和秋季采者为好,煮蒸透或烤软后,晒干或烘干 或鲜用。 【性状】 茎下部圆柱形,中部及上部扁圆形,稍曲折略呈“之”字状,长 18—50cm, 直径 4—12mm,节间长 1.5—6cm。表面金黄色或绿黄色。基部有光泽,具纵沟及 纵纹,节膨大,棕色,有花序柄及膜质叶鞘。质轻而脆。鲜品茎绿色。味苦。 【化学成分】 茎含生物碱,主要为石斛碱(dendrobine)、石斛次碱(nobilonine)、6—羟基石 斛碱(6—hydroxydendrobine)等。 【性味】 性寒,味甘、淡、微咸。 【功能主治】
野生石斛生长于云、贵、川、缅等地人迹罕至的悬崖峭壁上、阴面崖缝 间,根不入土,常年饱云、雾、雨、露滋润,受天地之灵气,生物习性,神秘莫 测。目前野生铁皮石斛已经频临灭绝了。由于野生石斛对自然生态条件要求极其 苛刻,自然繁殖率又极低,早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铁皮就被国家列为重点保护 的珍惜濒危药用植物。
滋阴清热,生津止渴。用于热病伤津、口渴舌燥、病后虚热、胃病、干呕、 舌光少苔。用量 6—12g。
野生石斛,生于海拔达 1600 米的山地半阴湿的岩石上,喜温暖湿润气候和 半阴半阳的环境,不耐寒。石斛可分为黄草、金钗、马鞭等数十种,铁皮石斛和 金钗石斛为石斛之极品,铁皮石斛因表皮呈铁绿色而得名。铁皮石斛具有独特的 药用价值,以其茎入药,中药名:石斛,属补益药中的补阴药,铁皮石斛等少数 品种之嫩茎,扭成螺旋状或弹簧状,晒干,商品称为耳环石斛,又名枫斗。铁皮 石斛枫斗主要产自云南、贵州,因铁皮石斛珍惜濒危,1987 年国家将其列为重 点保护你野生植物,在国际市场上,野生铁皮枫斗每公斤售价高达 4000 美元, 堪称真正的植物黄金。
从播种到出瓶炼苗,需培养 9~10 个月的时间。 金钗石斛野生苗根的生长习性金钗石斛株丛生长良好与否,与其根的长短及多少 紧密相关,根系长、健康、旺盛的,其茎粗、长,叶深绿、油亮,反之假鳞茎细, 叶子泛黄,植株长势差或叶片脱落。金钗石斛的成活根在一年中有两次明显的生 长旺盛期,第 1 次在 2~4 月,第 2 次在 9~10 月。根生长旺盛时,生长部位相 当明显,为嫩绿色,吸附树上,甚至一些根在表面分生叉根。 当年贴树栽培的金钗石斛,由于根完全被移动,受伤的老根要在 6 月份雨季后吸 水开始恢复活力,由灰白色变为嫩白色或淡绿色,有的根在表面又分生叉根,新 生根根尖嫩绿色。随着根的生长伸长,一旦遇到树干,很快吸附在树皮表面;当 年萌发生长的笋芽,则在 4 月下旬才开始萌发新根;高芽苗的新根比笋芽的萌发 快,在高芽苗仅为 2~3 cm 时就有大量新根萌发并旺盛生长。 金钗石斛开花结果习性 2 月中、下旬,在 3 年生假鳞茎的中上部开始有花芽萌发, 3 月下旬,花蕾开始膨大,10 d 左右,开始开花。即 3 月底进入始花期,4 月初 进入盛花期,每序 2~4 朵小花。4 月中、下旬,陆续进入末花期。金钗石斛从 花芽出现到开始开花,需要约 40 d 左右,一个花序从始花到未花,花期为 10~ 13 d。 金钗石斛可挂果约 1 年。种子成熟期为 11~翌年 2 月份。未成熟种子白色,成 熟种子淡黄色。通常在果皮出现黄色,未开列前采收并播种。 植株的生长金钗石斛假鳞茎的基部通常备有 2 个储备芽,一般情况下,每年都会 从上一年的假鳞茎基部抽发笋芽,常以一母带一笋的生长发育方式来形成株丛。 少见有 2 个储备芽都同时萌发生长的。 每年的 2 月中旬,开始有笋芽萌发。当 年生笋芽生长情况见表 1。 2 月中旬,在上一年生的新株基部开始有笋芽萌动,4 月下旬开始有少量新根从 其圆球形基部萌发生长,此后,球形基部逐渐变细而消失。金钗石斛笋芽长度生 长旺盛期从 4 月下旬开始,即花落根生后,生长明显加快,至八九月份,生长缓 慢,甚至停止。此时,假鳞茎顶部生长点为圆弧形,有 1 枚顶生叶。当年生假鳞 茎的大小与其母株的健壮、大小程度有一定的关系。 翌年,2 年生假鳞茎仍保 持绿色,主要承担抽发笋芽,进行无性繁殖。笋芽萌发时,正是西双版纳的干旱 季节,作为母株的二年生假鳞茎有发软萎缩现象。进入 4 月份,2 年生假鳞茎有 大量新根从基部萌发并快速生长,入夏后,2 年生假鳞茎陆续有叶渐渐黄枯,但 落叶不明显。 第 3 年,3 年生假鳞茎为黄绿色,有残叶或无叶,三年生假鳞茎主要承担有性繁 殖的任务:4 月份为盛花期。5~翌年 2 月,挂果养育种子。此后,不再开花结 果,有性生殖结束。偶见开花枝基部有抽发笋芽现象。 第 4 年,4 年生假鳞茎呈黄绿色,无叶,有明显的花序梗脱落痕。4 年生的假鳞 茎,主要承担着养育整株丛及进行高位芽苗的繁育任务:每年 3~4 月,已开过 花的假鳞茎的中上部会有 1~2 个高位芽苗萌发生长,悬空的高位芽苗生命力相 当强,约 3 cm 高时,就会有大量的根从其基部萌发并快速生长,成为一株完整 小苗,4~5 月份是高位芽苗根生长旺盛期,长可达 1~4 cm,此时,可将其剪下 进行移栽。 偶见 2~3 年生的假鳞茎上有高位芽苗萌发生长,特别是当假鳞茎受损或折断时, 受损处会有高位芽苗萌发,利用金钗石斛萌发高位芽苗的特性,可进行平卧扦插 繁殖。少部分 4 年生或 4 年生以上的老株,另一贮备芽会萌发抽笋,特别是当其 茎杆受损或折断时,另一贮备芽会被激活萌发。四·铁皮石斛的药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