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钗石斛横切面

合集下载

贵州野生金钗石斛鲜条甚比铁皮

贵州野生金钗石斛鲜条甚比铁皮

贵州野生金钗石斛鲜条甚比铁皮石斛是九大仙草之首,其生长习性怪异,靠吸收天气之精华而生存,石斛条在贵州当地适合的环境下,可以直接扦插繁殖的。

而在其他环境下,基本上是长不好的,只能保证短时间内是活的。

待苗或条本身的营养成分耗尽而慢慢枯萎死掉。

野生金钗石斛味甘苦,无胶质,无粘性,可以煮茶(石斛洗干净切片后放枸杞、大枣一起煮口感更佳!)、泡酒、煲汤!规格:50克起售【且50克也比较少,因为是鲜条】保质期:生命力极强,任何地方都不会变质。

贵州赤水茂密的大山深处,绝对野生,药用价值比普通石斛高很多。

野生石斛多数寄生在石头和灌木上面,也有寄生在桫椤树(和恐龙生长在同一时期的植物)上的。

石斛又名吊兰花,根系非常发达,可以生长在没有土层的峭壁上,树干上等,有非常顽强的生命力,其味极苦(纯野生两年以上生),在本草纲目中早有记载,可入药,可以当茶泡喝,可炖鸡鸭,有名目养胃,清热利胆等功效,纯野生的数量极少,因此野生的价格与普通石斛价格相差很大。

而市面上大多是云南福建等地采用大棚施肥的产品,药效有差别。

石斛兰的观赏价值极高,花姿幽雅,玲珑可爱,花色鲜艳,气味芳香,被喻为;四大观赏洋兰;之一,即可作切花,也可盆栽观赏,家有数盆高雅非凡。

此外,花朵剪下2-3天也不凋萎,生命力旺盛令人赞叹。

人工养植的铁皮石斛盆栽每年五六月份就会开花,香味浓郁,不仅有观赏价值,而且有药用价值,牙疼了随手摘两石斛叶子嚼嚼就能止疼,清热效果立竿见影。

1995年,中国科学院机关门诊部通过对该院100位科学家服用石斛的追踪观察,这些科学家大都年事已高,疾病缠身,多有阴虚内热、口干舌燥、咽喉疼痛、失眠、盗汗、疲乏、小便短赤、大便干结等症状,服用石斛后这些症状都有显著的改善,显示了石斛在调理亚健康中的重要作用。

中药鉴定学:全草类中药――石斛的鉴别

中药鉴定学:全草类中药――石斛的鉴别

中药鉴定学:全草类中药――石斛的鉴别【性状鉴别】鲜石斛原植物多为金钗石斛。

常数条成束,茎基部类圆形较细,茎上部扁圆柱形,略呈之字型弯曲,长30cm~45cm,直径0.4cm~1.2cm.表面光滑或有纵皱纹,黄绿色,多节,节上有膜状叶鞘,叶片有时残存。

肉质,多汁,易折断,断面绿色,平坦。

气微,味微苦而甜,嚼之带粘性。

茎的干燥品,商品称金钗石斛。

茎直径0.4cm~0.6cm,节间长2.5cm~3cm.表面金黄色或黄中带绿色。

大石斛原植物为马鞭石斛。

茎长圆锥形,长40cm~120cm,直径5mm~8mm,节间长3cm~4.5cm.表面黄色至暗黄色,有深纵槽。

质疏松,断面呈纤维性。

味微苦。

小石斛原植物为环草石斛及黄草石斛。

环草石斛:茎细长圆柱形,常弯曲或考试,大网站收集盘绕成团,长15cm~35cm,直径1mm~3mm,节间长1~2cm.表面金黄色,具细纵皱纹。

质柔韧而实,断面较平坦。

黄草石斛:茎呈圆柱形,长15cm~30cm,直径3mm~8mm.表面金黄色或淡褐色,具纵沟,节长2cm~5cm,断面呈纤维性。

嚼之有粘性。

耳环石斛为铁皮石斛去除部分须根后,边炒边扭成弹簧状,一般2~4个旋纹。

习称“枫斗”或“耳环石斛”,拉长后长3.5cm~8cm,直径2mm~3mm,表面金黄色,具细而密的纵皱纹。

质坚,易折断,断面平坦。

无臭,味淡,嚼之有粘性。

干品以色金黄、有光泽、质柔韧者为佳。

【显微鉴别】金钗石斛茎横切面:①表皮为1列细小扁平细胞,外被厚的角质层,黄色,易与细胞分离。

②皮层细胞6~8列,外方1~2列细胞壁木化。

③中柱宽广,散有多数有限外韧型维管束;韧皮部为数个细胞组成,外侧有考,试大网站收集纤维束,呈半环状,壁甚厚,纤维群外缘嵌有细小薄壁细胞,有的含圆簇状硅质块,直径7μm~9μm,木质部导管1~3个,壁较薄,有木纤维,有时木质部内侧也有纤维束,壁甚厚,维管束周围的薄壁细胞有时木化,并具壁孔。

薄壁组织中有含草酸钙针晶束的粘液细胞和网纹细胞。

中药金钗石斛的质量标准

中药金钗石斛的质量标准

中药金钗石斛的质量标准中文名金钗石斛汉语拼音Jinchaishihu拉丁名Dendrobium nobile Lindl.来源兰科植物金钗石斛Dendrobium nobile Lindl.的茎。

全年均可采收,以春末夏初和秋季采者为好,煮蒸透或烤软后,晒干或烘干或鲜用。

形状多年生附生草本。

茎丛生,直立,上部稍弯曲,扁圆柱状,高30~50cm,具槽纹,节间长2.5~3cm。

叶近革质,矩圆形,长6~12cm,宽1~3cm,叶鞘抱茎。

总状花序生于上部节上,有花1~4朵,下垂,白色,先端带淡红紫色,唇瓣边缘微波状,有紫色条纹及斑块。

蒴果。

花期5~8月。

附生高山的树干上或岩石上。

分布于湖北、台湾、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省区。

鉴别 1. 经验鉴别:药材鲜品以肉质、多汁,嚼之黏性强者为佳。

干品以色金黄、有光泽、质柔韧者为佳。

2. 显微鉴别:金钗石斛茎中部节间(直径约7mm)横切面:扁圆形,边缘有浅波。

表皮细胞1列,扁平,侧壁微木化;角质层橙黄色,厚5~8μm。

基本薄壁组织细胞大小较显著,散列多数有限外韧型维管束,略排成7~8圈。

维管束外侧纤维群有1~4(~6)列纤维,纤维直径22~35(~42)μm,壁厚1.5~5(~7)μm,其外缘嵌有细小薄壁细胞,有的含类圆形硅质块,直径5~9μm;韧皮部较大,约至20余细胞;木质部导管有1(~4)个较大,直径至51μm;内侧无纤维或有1~2列纤维,直径15~42μm,壁厚2~3(~5)μm。

本品含草酸钙针晶束,长50~130μm。

3. 一般理化鉴别:提取的金钗石斛多糖呈灰白色粉末,较易溶于水,不溶于甲醇、乙醇、丙酮和乙酸乙酯等有机溶剂,Molish反应产生紫色的环,与苯酚-硫酸反应为桔红色,与蒽酮-硫酸液反应为绿色,本品在水解前与斑氏试剂呈阴性反应,水解后与斑氏试剂呈阳性反应,说明提取物为多糖。

4. 红外光谱分析:3 600~3 200 cm-1出现一宽峰,是O—H的伸缩振动;2 950~2800 cm-1之间的弱吸收峰,是C—H的伸缩振动;1 650 ~1 600 cm-1出现的峰是羰基的吸收峰;1 400~1 200 cm-1的吸收峰是C—H键的变角振动;1 150~1 000 cm-1之间的峰是由糖环的C—O—C 伸缩振动所产生,是多糖的特征吸收峰。

石斛质量标准的制定

石斛质量标准的制定

石斛ShihuCAULIS DENDROBII本品为兰科植物金釵石斛Dendrobium nobile Lindl.、铁皮石斛 D.candidum Wall.ex Lindl.、马鞭石斛D.fimbriatum Hook.var/oculatum Hook.鼓槌石斛Dendrobium chrysotoxum Lindl.、流苏石斛Dendrobium fimbriatum Hook.var.oculatum Hook.新鲜或干燥茎。

全年均可采收,以春末夏初和秋季采收者为好,鲜用者采收后以湿沙贮存。

干用者去净根、叶,用开水略烫,蒸透或以砂炒后,反复搓去叶鞘,晒干。

铁皮石斛剪去部分根后,边炒变扭成螺旋状或弹簧状,烘干,习称“铁皮枫斗(耳环石斛)”。

【性状】鲜石斛圆柱形或扁圆柱形长约30cm,直径0.4-1.2cm。

表面黄绿色,光滑或有纵纹,节明显,色较深,节上有膜质叶鞘。

肉质,多汁,易折断。

气微,味微苦而回甜,嚼之有黏性。

金釵石斛扁圆柱形,长20-30cm,直径0.4-0.6cm,节间长2.5-3cm。

表面金黄色或黄中带绿色,有深纵沟。

质硬而脆,断面较平坦。

味苦。

铁皮石斛螺旋状或弹簧状,一般有2-4个旋纹,茎直拉后长3.5~8cm。

直径0.2~0.3cm。

表面黄绿色,有细纵纹,一段可见茎基部留下的短须根。

质坚实,易折断,断面平坦。

嚼之有黏性。

马鞭石斛、流苏石斛等呈长圆柱形,长4020~120150cm,直径0.5~0.81.2cm,节明显,节间长32~4.56cm。

表面黄色至暗黄色,有深纵槽。

质疏松,断面平坦或呈纤维性。

味淡或微苦,嚼之有粘性。

鼓槌石斛茎呈粗纺锤形, 具3~7节,中部直径1~3 cm。

表面光滑,金黄色,有明显凸起的棱。

质轻而松脆,断面海绵质。

气微,味淡,嚼之有粘性。

【鉴别】(1)本品横切面:金钗石斛表皮细胞1列,扁平,外被鲜黄色角质层。

基本组织细胞大小较悬殊,有壁孔,散在多数外韧型维管束,排成7~8圈。

不同品种石斛的性状和鉴别

不同品种石斛的性状和鉴别

一、石斛的种类和性状鉴别1.石斛(金钗石斛)茎下部圆柱形,中部及上部扁圆柱形,向上稍呈'之'字形1弯,长18~42(~ 60)cm,中部直径4~10mm,节间长1.5~6cm。

表面金黄色或绿黄色,有光泽,具深纵沟及纵纹,节稍膨大,棕色,堂残留灰褐色叶鞘。

质轻而脆,断面较疏松。

气微,味苦,鲜茎直径1~1.5cm,黄绿色,肉质而脆;折断面较平坦。

2.粉花石斛(环草)茎细长圆柱形,常弯曲、盘绕成团或捆成把,长11~40cm,直径1~2(~3)mm,节间长0.4~2.3cm。

表面金黄色有光泽,具细纵纹。

质柔韧而实,断面较平坦。

气无,呋淡,有粘性。

3.束花石斛(黄花)茎细长圆锥形,长23~200cm,直径2~5mm,节间长2~3.5cm。

表面金黄色或棕黄色,有纵纹。

体轻质实,易折断,断面略纤维性,嚼之有粘性。

4.铁皮石斛(耳环石斛)茎呈蚝旋形或弹箭状,一般2~4个旋纹,拉直后长3.5~8cm,直径0.15~0.3cm,节间长1~3.5cm,表面黄绿色或黄色,有细纵纹,有的一端可见茎基部留下的短须根。

质坚实,易折断,断面平坦,嚼之有粘性。

5.流苏石斛(马鞭石斛)茎呈细长圆锥形,上部有少数分枝,长30~150cm,直径2~8mm,节间长2~4.5(~5.1)cm。

表面棕黄色,有8~9条深纵沟。

质疏松,新面旱纤维性。

气微,味微苦。

商品常切成1.5~3cm长段,切面灰白色。

二、石斛的功效与作用1.滋养阴津《中国药学大词典》称其“专滋肺胃之气液,气液冲旺,肾水自生,“说他善于养阴生津,治疗阴虚津亏诸症。

2.增强体质石斛具有滋阴养血的功能,清代《药性论》说石斛能补肾积精、养胃阴、益气力;石斛内含有丰富的多糖类物质。

实验证明石斛多糖具有增强免疫功能的作用,可增强腹腔巨噬细胞对鸡红细胞的吞噬能力。

3.补益脾胃石斛是益胃生津药,《神农本草经》、《本草再新》中均有记载,人民称他为“肠胃药”,是治疗胃脘痛,上腹涨痛的常用药物。

石斛鉴别

石斛鉴别

石斛鉴别本品为较常用中药。

目前商品石斛的来源主要是兰科石斛属多种植物的茎。

因种类和加工方法不同,一般分干货和鲜货两类。

前者又分金钗石斛(原植物为石斛)、环草(原植物为粉花石斛、重唇石斛、铁皮石斛等)、黄草(原植物为束花石斛、罗河石斛、钩状石斛等)、耳环石斛(原植物为铁皮石斛等)四类,还有马鞭石斛(原植物为流苏石斛等)、圆石斛(原植物为重唇石斛等)及金黄泽(原植物为聚石斛)等。

1.石斛别名:金钗石斛、吊兰花、扁金钗(广西),扁黄草、扁草、大黄草(贵州)。

Dendrobium nobile Lindl.-兰科Orchidaceae多年生附生草本。

茎丛生、粗壮,直立,高至60cm,黄绿色,上部稍扁而略成"之"字形弯曲,具纵槽纹,下部收缩成圆柱形,基部膨大。

叶近革质,3~5片生于茎的上端,长圆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6~12cm,宽1~3cm,先端2圆裂,叶脉平等;叶鞘紧附于节间。

花期有叶或无叶。

总状花序有花2~3朵;苞片膜质,小,卵形;花大,下垂,直径6~8cm;花萼及花瓣白色带淡紫色,先端紫红色;萼片3,中央一片离生,两侧一对基部斜生于蕊柱足上,几相等,长圆形,先端急尖或钝,萼囊短钝,长1.石斛(金钗石斛)茎下部圆柱形,中部及上部扁圆柱形,向上稍呈"之"字形弯曲,长18~42(~60)cm,中部直径4~10mm,节间长1.5~6cm。

表面金黄色或绿黄色,有光泽,具深纵沟及纵纹,节稍膨大,棕色,常残留灰褐色叶鞘。

质轻而脆,断面较疏松。

气微,味苦。

鲜茎直径1~1.5cm,黄绿色,肉质而脆;折断面较平坦。

2.粉花石斛(环草)茎细长圆柱形,常弯曲、盘绕成团或捆成把,长11~40cm,直径1~2(~3)mm,节间长0.4~2.3cm。

表面金黄色有光泽,具细纵纹。

质柔韧而实,断面较平坦。

气无,味淡,有粘性。

3.束花石斛(黄花)茎细长圆锥形,长23~200cm,直径2~5mm,节间长2~3.5cm。

《本草新编》_金钗石斛_中医世家

《本草新编》_金钗石斛_中医世家

《本草新编》_金钗石斛_中医世家金钗石斛是中国传统草药中一种重要的植物,具有丰富的药用价值。

它是中医世家传统的宝贵资源之一,被广泛应用于中医药领域。

本文将从金钗石斛的分类、药用价值、研究进展和使用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分类与特征金钗石斛,学名Dendrobium moniliforme,属于兰科植物,是中国特有物种。

它的株高约二十至九十厘米,茎呈肉质,具有节状隆起的环节,每个环节上面有两片卵形叶子。

金钗石斛花呈细长的钟形,通常呈白色、黄色或粉红色。

它生长于南方温暖湿润的山区,四季如春,一年可开花多次。

二、药用价值金钗石斛在中医药领域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

它具有滋阴清热、养胃生津、润燥等功效。

金钗石斛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咳嗽、痰多、口渴、肺热、胃痛等症状。

此外,它还可以增强人体免疫力,延缓衰老,对调节内分泌功能也有积极作用。

三、研究进展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对金钗石斛的研究逐渐深入。

目前,金钗石斛中的有效成分主要包括多糖、生物碱、黄酮类、有机酸等。

研究表明,金钗石斛具有抗炎、抗氧化、抗肿瘤等多种药理作用。

一些研究还发现金钗石斛可以提高人体免疫功能,对某些疾病具有辅助治疗作用。

不过,相关研究还需要进一步深入,以更好地发挥金钗石斛的药用价值。

四、使用注意事项在使用金钗石斛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金钗石斛属于滋阴药物,因此容易引起体内湿气过重。

患有湿热体质或湿热症状的人不宜过量服用。

其次,金钗石斛在治疗疾病时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以免出现不良反应。

另外,金钗石斛应保存在干燥、阴凉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

综上所述,金钗石斛是一种珍贵的中草药资源,具有丰富的药用价值。

它在中医世家中被广泛使用,并且正受到越来越多的科学研究关注。

但是,在使用金钗石斛时需要注意合理用药,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相信随着科技的进一步发展,金钗石斛的药用价值将得到更好的发挥,为人类健康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石斛检验操作规程(2020版药典)

石斛检验操作规程(2020版药典)

石斛检验操作规程(2020版药典)【性状】鲜石斛呈圆柱形或扁圆柱形,长约30cm,直径0.4~1.2cm。

表面黄绿色,光滑或有纵纹,节明显,色较深,节上有膜质叶鞘。

肉质多汁,易折断。

气微,味微苦而回甜,嚼之有黏性。

金钗石斛呈扁圆柱形,长20~40cm,直径0.4~0.6cm,节间长2.5~3cm。

表面金黄色或黄中带绿色,有深纵沟。

质硬而脆,断面较平坦而疏松。

气微,味苦。

霍山石斛干条呈直条状或不规则弯曲形,长2~8cm,直径1~4mm。

表面淡黄绿色至黄绿色,偶有黄褐色斑块,有细纵纹,节明显,节上有的可见残留的灰白色膜质叶鞘;一端可见茎基部残留的短须根或须根痕,另一端为茎尖,较细。

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平坦,灰黄色至灰绿色,略角质状。

气微,味淡,嚼之有黏性。

鲜品稍肥大。

肉质,易折断,断面淡黄绿色至深绿色。

气微,味淡,嚼之有黏性且少有渣。

枫斗呈螺旋形或弹簧状,通常为2~5个旋纹,茎拉直后性状同干条。

鼓槌石斛呈粗纺锤形,中部直径1~3cm,具3~7节。

表面光滑,金黄色,有明显凸起的棱。

质轻而松脆,断面海绵状。

气微,味淡,嚼之有黏性。

流苏石斛等呈长圆柱形,长20~150cm,直径0.4~1.2cm,节明显,节间长2~6cm。

表面黄色至暗黄色,有深纵槽。

质疏松,断面平坦或呈纤维性。

味淡或微苦,嚼之有黏性。

【鉴别】(1)本品横切面:金钗石斛表皮细胞1列,扁平,外被鲜黄色角质层。

基本组织细胞大小较悬殊,有壁孔,散在多数外韧型维管束,排成7~8圈。

维管束外侧纤维束新月形或半圆形,其外侧薄壁细胞有的含类圆形硅质块,木质部有1~3个导管直径较大。

含草酸钙针晶细胞多见于维管束旁。

霍山石斛表皮细胞1列,扁平,外壁及侧壁稍增厚,微木化,外被黄色或橘黄色角质层,有的外层可见无色的薄壁细胞组成的叶鞘层。

基本薄壁组织细胞多角形,大小相似,其间散在9~47个维管束,近维管束处薄壁细胞较小,维管束为有限外韧型,维管束鞘纤维群呈单帽状,偶成双帽状,纤维1~2列,外侧纤维直径通常小于内侧纤维,有的外侧小型薄壁细胞中含有硅质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显微镜下金钗石斛横切面
显微镜下金钗石斛横切面
维管束
显微镜金钗石斛横切面
草酸钙针晶束
金钗石斛横切面
金钗石斛
金钗石斛,中药石斛的来源之一。茎入药。功效:益胃生津, 滋阴清热。用于热病津伤,口干烦渴,胃阴不足,食少干呕, 病后虚热不退,阴虚火旺,骨蒸劳热,目暗不明,筋骨痿软。
金钗石斛横切面手绘图
• 表皮细胞1列, 扁平,外被鲜黄 色角质层。基本 组织细胞大小较 悬殊,有壁孔, 散在多数外韧型 维管束,排成 7~8圈。维管束 外侧纤维束新月 形或半圆形,其 外侧薄壁细胞有 的含类圆形硅质 块,木质部有 1~3个导管直径 较大。含草酸钙 针晶细胞多见于 维管束旁。 1.角质层 2.表皮 3.薄壁细胞 4.纤维束 5.硅质块 6.韧皮部 7.木质部 8.草酸钙针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