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气”在四诊中的意义

“胃气”在四诊中的意义
“胃气”在四诊中的意义

“胃气”在四诊中的意义

摘要:中医诊病,不离四诊八纲,尤以察胃气为要。察胃气之盛衰,是诊病的大纲,有助于判断疾病的轻重缓急及预后,故受到历代医家的重视,且代有发挥。“胃气”是对脾胃机能的高度概括及其在有关方面的反映。脏腑的功能状况,气血的盈亏盛衰,神气的有无,色泽的荣枯声音强弱,食欲好坏,脉象盛败,疾病的转归预后等等,无不与胃气有关。因此,察胃气在四诊中具有极其重要.

中医诊病,不离四诊八纲,尤以察胃气为要。《素问?平人气象论》云:“平人之常气禀于胃,胃者,平人之常气也。人无胃气曰逆,逆者死”。说明察胃气之盛衰,是诊病的大纲,有助于判断疾病的轻重缓急及预后,故受到历代医家的重视,且代有发挥。“胃气”是对脾胃机能的高度概括及其在有关方面的反映。脏腑的功能状况,气血的盈亏盛衰,神气的有无,色泽的荣枯声音强弱,食欲好坏,脉象盛败,疾病的转归预后等等,无不与胃气有关。因此,察胃气在四诊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望神色,审胃气以判精气盛衰

望神察色是望诊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神”,指人体生命活动总的表现,包括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等等,其产生的基础,就是脏腑精气。正如《素问?六节脏象论》所说:“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五气入鼻,藏于肠胃,味有所藏,以养五气。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灵枢?平人绝谷》又云:“故神者,水谷之精气也”。由此可知,人体胃气强,则精气充,形神俱旺,即使有病也多为轻浅,预后亦佳;反之,胃气衰,则精气虚,体弱神疲,有病多重。

望色就是观察病人面部的颜色及其光泽。《医原?望病须察神气论》云:“盖以平人五脏既和,其色禀胃气而出于皮毛之间……盖有神气者,有胃气者也。”说明面部的色泽是脏腑精气的反映。随着四时气候的变迁而人体阴阳气血相应有所变化,因而面部颜色常有所变异,但总的说当红黄隐隐,明润含蓄,方称为“有神”,即胃气旺盛,精气内藏,容光外发之象。阳气温煦则色明亮,阴血濡养则肤润泽。若面部五色毕现,或毫无黄润之色,即胃气衰败之象,多主预后不良。故《素问?五脏生成篇》云:“凡相五色之奇脉(当从《甲乙经》去‘之奇脉’三字),面黄目青,面黄目赤,面黄目白,面黄目黑者,皆不死也。面青目赤,面赤目白,面青目黑,面黑目白,面赤目青,皆死也。”

可见,望神色之所以能了解人体精气的盛衰,推断疾病的转归和预后,是因为神色的变化直接受着胃气强弱的影响。

(二)听声音,审胃气以察脏腑虚实

听病人的呼吸强弱和语言、声音的变化,以判断脏腑的虚实病变,这是闻

诊的内容之一。众所周知,人之所以能发声音,司呼吸,主要是由于气的出入运动。这种气,就是宗气,乃水谷精身微之气和大自然的清气汇聚于胸中而成。《灵枢?邪客》云:“五谷入于胃也,其糟粕、津液、宗气分为三隧。故宗气的功能有二:上走息道以司呼吸,与语言、声音和呼吸的强弱等有关;又贯通心肺以行血气,与气血的运行有关。而宗气的盛衰又与胃气密切相关,胃气强则宗气足,发声自然,音调和谐,呼吸平稳而通畅;若谵语多言,声高息粗,则多属实证,正如《东垣十书》所说:“心肺元气初无减损,又添邪气助之……其声壮厉而有力者,乃有余之验也”;若胃气衰,则宗气虚,表现为声低息微,少气不足息,多属虚证,故《东垣十书》又云:“内伤饮食劳役者,心肺之气先损……其气亦怯,其声亦低,是其气短少不足之验也。”

(三)问饮食,审胃气以测疾病预后

在疾病过程中,患者食欲食量的变化是胃气盛衰的直接反映。若食量不减,说明病轻,尚未损及胃气;食量由少渐增,则表明胃气渐复,疾病趋向好转,预后良好;若食欲不好,食量渐减,说明脾胃功能衰退,病情日趋严重,预后多差;若久病不能食而突然暴食,则说明胃气将绝,属“回光返照”的假神之征,预示危在旦夕。《素问?玉机真藏论》指出:五虚证虽危重,而时有生者,乃“浆粥入胃,泄注止”之故。因水谷能入于胃,则可化生气血津液,使脏腑得养,功能渐复;腹泻停止,说明脾气能运,水谷精微可充养五脏。故曰“虚者活”。因此,通过问食欲、食量以了解胃气盛衰,判断疾病的轻重及转归、预后,是问诊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

(四)切脉博,审胃气以定病变善恶

脉诊是医生运用手指的触觉切按病人动脉脉搏,以探查脉象,了解病情的诊病方法。它是中医诊断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也是中医学独特的诊病方法。虽然脉诊在方法上有遍诊法、三部诊法及独取寸口法等多种,但从古到今,总以脉有无胃气作为判断邪正盛衰及病变善恶的重要标志。所谓脉有胃气,有指脉象柔和从容,节律整齐而言,正如《医原?切脉源流论》所云:“胃气脉和柔轻缓,匀净分明,三部九候,皆要如此。”若脉来弦硬劲急,毫无柔和之象,则表示胃气衰败。故胃气充则见平脉,胃气虚则见病脉,胃气绝则见死脉。凡病中无论脉浮、沉、迟、数、洪、滑、涩等等,只要见到从容柔和之象,尽管程度不一,但都主病情较轻,预后较好;反之则主病重,预后不良。因为胃中的水谷精微之气,通过肺的经脉输布全身而现于气口,所以胃气盛,寸口脉才有从容柔和之象;若胃气衰败,不能输布水谷精微之气以濡养各脏腑组织,则寸口脉就不现从容柔和之象,而出现脏腑衰竭的真脏脉,因此有“脉以胃气为本”的说法。

综上所述,胃气代表了人体脾胃的机能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人体营卫气血、脏腑经络的生机,故临床上诊察胃气的盛衰有无是判断疾病轻重、转归及预后的重要标志,也是决生死的关键。故有“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之说。

“胃气”在四诊中的意义

刘渡舟伤寒论方剂歌诀

此编歌括是老一生研究《伤寒论》之精华"他把《伤寒论》方用歌括形式,分门别类!综合归纳,融为一冶,启迪后学"为我们研究!学习!背诵《伤寒论》经典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笔者80年代跟随老学习《伤寒论》时,亲耳聆听恩师教诲,深受其传,现将此编献与诸同道,若能对今天研《伤寒论》有一点帮助,使老的学术思想发扬光大!泽被后世,足矣" 桂枝汤类方歌(二十一首) 一!桂枝汤: 桂枝汤方桂芍草,佐用生和大枣" 啜粥温服取微汗,调和营卫解肌表" 二!桂枝加根汤: 桂加根走经输,项背几几反汗濡" 解肌驱风滋经脉,用治柔痉理不殊" 三!桂枝加附子汤: 桂加附子治有三,风寒肢痛脉迟弦" 汗漏不止恶风甚,肌肤麻木卫阳寒" 四!桂枝去芍药汤: 桂枝去芍意何居,胸满心悸膻中虚" 若见咳逆和短气,桂甘枣治无遗" 五!桂枝去芍加附子汤: 桂枝去芍避阴寒,加附助阳理固然" 脉促无力舌质淡,胸痹治法非等闲" 六!桂枝麻黄各半汤: 桂加麻杏名各半,肌表小邪不得散" 面有热色身亦痒,两方合用发小汗" 七、桂枝二麻黄一汤: 桂二麻一名合方,寒热如疟治法良" 大汗之后表未解,去邪同时正亦匡" 八!桂枝二越婢一汤: 桂加麻膏量要轻,热多寒少脉不丰" 小汗法中兼清热,桂二越一记心中" 九!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 桂枝汤中去桂枝,苓术加来利水湿" 小便不利心下满,颈项强痛热翕翕" 十!桂枝加厚朴杏子汤: 桂加厚朴杏子仁,喘家中风妙如神" 如今肺炎求治法,媲美麻杏说与君" 十一!桂枝加芍药生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 桂枝加参新加汤,增加芍效力彰" 身疼脉沉非表证,血虚营弱汗多伤" 十二!桂枝甘草汤: 桂枝甘草补心虚,两手叉冒已浇漓" 汗多亡液心阳弱,药少力专不须疑" 十三!小建中汤:

香砂消胀汤治疗胃胀

胃胀是十分常见的一种症状,在各个年龄的人群中都很多见。“胃胀”是人们口头上的一个通俗叫法,中医学把它称为“心下痞”。“心下”不是指心脏的下方,而是指上腹部,也就是胸骨下端剑突下的腹部,老百姓通常说这个部位是胃的部位。痞的意思是胀满,不通畅,堵塞的感觉。 绝大多数胃胀都产生于胃病,最常见的原因是胃动力不足、慢性消化不良、慢性胃炎、溃疡等。按照中医学的看法,胃胀的主要原因是胃气不降。胃气的正常运行方向是向下的,往下运行叫做“降”,“胃气以降为顺”。胃气如果能够正常往下降,就不会出现胃胀;如果胃气不往下降,不往下走动,壅滞在心下,就会出现胃胀。 胃气不降的原因很多。胃里面有寒气、热气、湿气或者有水饮、未消化的食物,都有可能引起胃气不降。脾与胃的关系最密切,脾的运化功能有助于胃气往下降。如果脾的运化功能低下,胃气也可能随之不会很好地往下降。中医学把这种情况叫做“脾胃不和”。另外,小肠、大肠的气在正常情况下也是要往下降的。如果小肠、大肠的气不能顺利地往下降,胃气想往下降也会降不下去。肠道的气走在前面,胃气走在后面;前面的气走不动,后面的气也走不动。还有一种情况,肝气和胆气的郁结也会导致胃气不能很好地往下降。凡此种种,都可能引起胃胀。 所以治疗胃胀的主要方法是降胃行气,香砂消胀汤是我在临床上常用的一个方剂。 方药:木香、砂仁、枳实、厚朴、黄连。 方解:木香与砂仁、枳实与厚朴是中医临床常用的两个“药对”,它们都是辛味的。辛味具有行走的特性,所以它们进到胃里面以后,就能够让胃气走动起来,也能够让小肠、大肠的气走动起来,产生胃肠动力作用。这4种药物,尤其是枳实、厚朴不仅能让胃肠之气走动起来,而且由于具有降下特性,所以它们能让胃肠之气向下走动。黄连是苦寒的,能够降胃气、清胃热、去胃湿。5味药物配合,具有良好的消除胃胀的功能。这个配方来源于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李东垣,李东垣是历史上最杰出的脾胃病专家。清代的《医宗金鉴》将李东垣的这一治疗经验总结为“痞胀香砂连枳朴”。痞胀说的就是胃胀。 注意:需要说明的是,有一些人诉说胃胀,其实不是胃胀,而是由其他器官病变引起的上腹部胀满,如慢性肝病、胆囊病、慢性胰腺病变都可能引起上腹部胀满,甚至以上腹部胀满为主诉症状,这样的“胃胀”不是简单的降胃行气可以治疗的。 最后提醒一句,容易胃胀的人须要注意,平时不可以吃太难消化的食物,高脂肪、高蛋白的食物不宜多吃。平时要节制生食和寒凉的食物;温热的食物、熟食容易消化,寒凉的食物、没有做熟的食物不容易消化。还有,每餐食物也别吃得太多、太杂。

中医诊断的基本原理

1)中医诊断的基本原理:司外揣内、见微知著、以常衡变、因发知受。 2)中医诊断的基本原则:整体审查、四诊合参、病证结合、动静统一。 3)“病”与“证”:病就是对疾病全过程的特点与发展变化规律所作的概括;证实对疾病当 前阶段的病位、病性等所作的结论。 4)望神:神,实人体生命活动的总称,就是对人体生命活动外在表现的高度概括。望神,就是指 通过观察人体生命活动的整体表现来判断健康状态、了解病情的方法。 5)望神的重点:两目、面色、神情、体态。 6)神的表现:得神、少神、失神、假神、神乱。 7)假神:指久病、重病患者,精气本已极度耗竭,突然出现神奇暂时“好转;’的假象。 8)望色:包括皮肤的颜色与光泽,重点就是望面色。 9)常色:人体健康时面部皮肤的色泽。正常人常色(分为主色与客色)为:红黄隐隐,明润含蓄。 10)病色:人体在疾病状态时面部显示的色泽又分为善色(又称气至)与恶色(又称气不至)。 11)五色主病:青赤黄白黑分别对应肝心脾肺肾。青黑为痛,黄赤为热,白为寒。 12)青色主寒证、气滞、血瘀、疼痛、惊风。 13)赤色主热证,亦可见于真寒假热戴阳证。 14)黄色主脾虚、湿证。 15)白色主虚证、寒证、失血、夺气。 16)黑色主肾虚、寒证、水饮、血瘀、疼痛。 17)体质:就是指个体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形成的形体结构与机能方面的特殊性。分为阴脏人, 阳脏人、平脏人。 18)角弓反张:患者颈项强直,脊背后弯,反折如弓。为肝风内动,筋脉拘急之象,可见于破伤风、 热极生风、马钱子中毒等。 19)囟填:囟门突起。多属实证,多因热邪炽盛,颅内水液停聚,或脑髓病所致。小儿哭泣时囟 门暂时突起为正常。 20)囟陷:囟门凹陷。多属虚证,多因吐泻伤津,气血不足与先天肾精亏虚、脑髓失充所致。六 月以内婴儿囟门微陷多属正常。 21)解颅:囟门迟闭。实肾气不足,发育不良的表现。多见于佝偻病患儿。常兼有五软五迟等 症状表现。 22)口眼斜:口木歪斜而不能闭合,又称“面瘫”“闭”。多为肝阳化风、风痰阻闭经络所 致。 23)五轮学说:瞳仁属肾,称为水轮;黑睛属肝,称为风轮;两眦血络属心,称为血轮;白睛属肺,称 为气轮;眼睑属脾,称为肉轮。 24)乳蛾:一侧或两侧喉核红肿肥大,形如乳头或乳蛾,表面或有脓点,眼瞳不适者,为乳蛾。为 肺肾阴虚,气血淤滞等所致。 25)瘿瘤:颈部喉结处有肿块突起,或大或小,或单侧所双侧,可随吞咽上下移动。多因肝郁气 结、痰凝血瘀、水土失调所致。 26)Lei疬:颈侧颌下有肿块如豆,累累乳串珠,称为lei疬。多因肺肾阴虚、虚火灼液,结成痰 核等所致。 27)阳黄、阴黄:黄色鲜明如橘皮者,为阳黄,湿热蕴蒸所致;黄色晦暗乳烟熏色者,为阴黄,寒湿 阻遏所致。 28)肌肤甲错:皮肤发生局限性或广泛性的干枯粗糙,状如鱼鳞。多因血瘀日久,肌肤失养所 致。 29)斑疹:斑:皮肤出现的深红色或青紫色片状斑块,平铺于皮肤下,抚之不碍手,压之不褪色。 可因外伤等,使血不循经,外溢肌肤所致。疹:皮肤出现紫红色或红色、栗粒状疹点,高出皮

中医四诊法之闻诊法

中医四诊法之闻诊法.txt14热情是一种巨大的力量,从心灵内部迸发而出,激励我们发挥出无穷的智慧和活力;热情是一根强大的支柱,无论面临怎样的困境,总能催生我们乐观的斗志和顽强的毅力……没有热情,生命的天空就没的色彩。运用听觉和嗅觉,通过对病人发出的声音和体内排泄物发出的各种气味的诊察来推断疾病的诊法。由于人体内发出的各种声音和气味均是在脏腑生理和病理活动中产生的,因此声音和气味的变化能反映脏腑的生理和病理变化,在临床上可推断正气盛衰和判断疾病种类。闻诊包括听声音和嗅气味两方面。听声音是指诊察病人的声音、语言、呼吸、咳嗽、呕吐、呃逆、嗳气、太息、喷嚏、肠鸣等各种声响,主要是根据声音的大小、高低、清浊,区别寒热虚实。通常,声高气粗重浊多属实证,反之则属虚证。语言错乱多属心之病变,呼吸、咳嗽、喷嚏多与肺病有关,呕吐、呃逆、嗳气多是胃失和降,胃气上逆的表现。太息多与肝郁有关。嗅气味可分病体和病室两方面。病体的气味主要是由于邪毒使人体脏腑、气血、津液产生败气,以致从体窍和排出物发出,据此,可辨脏腑气血的寒热虚实及邪气所在。通常,凡酸腐臭秽者,多属实热证;无臭或略有腥气者,多属虚寒证。病室气味,则是由病体及其排泄物气味散发的,如瘟疫病人室内有霉腐臭气;失血证病人室内有血腥气味;尿臊味多见于水肿病晚期患者。 中医运用自己的听觉和嗅觉,对病人发出的声音和体内及排泄物发出的气味进行诊察,以推断疾病的方法。为四诊之一。人体内发出的各种声音和气味均是在脏腑生理和病理活动中产生的,如五声(呼、笑、歌、哭、呻)和五音(角、徵、宫、商、羽)及五臭(臊臭、焦臭、香臭、腥臭、腐臭)都与五脏相应,是五脏功能变化的反映。因而声音和气味的变化可反映出内在病变,据以推断正邪盛衰和疾病种类。在临床上,闻诊同望诊、问诊、切诊相结合,才能全面系统地了解病情,对疾病作出正确判断。 听声音以辨正气盛衰为主。不仅可以诊察与发音有关器官的病变,还可根据声音,诊察体内各脏腑的变化。一般新病、小病其声多不变,而久病、苛疾其声多有变化。听声音包括听语声、呼吸声、咳嗽声、呃逆声、嗳气声等。①语声。病人说话声音的强弱,可反映正气盛衰和邪气性质。语声高亢宏亮而多言,属实证、热证;语声轻微低哑而少言,属虚证、寒证。语声重浊,常见于外感或湿邪侵袭,为肺气不宣,气道不畅而致。声音嘶哑,发不出音的称失音,因外邪袭肺,肺气不宣,气道不畅而致的为实;因肺肾阴虚,津液不能上承而致的为虚。新病声哑属实证,久病失音属虚证。妊娠七月而失音,称为子瘖,是生理现象,分娩后不治自愈。语言错乱,多属心有病变。躁扰不宁是狂证,多为痰火内扰所致,属阳证;喃喃自语,痴呆静默是癫证,多为痰气郁闭所致,属阴证;神识不清,语言颠倒,声高有力,称谵语,属实证;神志恍惚,语言重复,声低无力称郑声,属虚证。②呼吸声。呼吸有力,声粗浊,多为热邪内盛,属实热证;呼吸无力,声低微,多为肺肾气虚,属虚寒证。呼吸急促而困难是喘证,发作急骤,声高气粗,以呼出为快的,多因肺有实邪,气机不利而致,属实证;发作缓慢,声低息微,呼多吸少,气不接续,或痰鸣不利的,属虚证。呼吸困难而有痰鸣音,是哮证,为痰阻气道而致。③咳嗽声。咳声重浊有力,多属实证;咳声低微无力,多属虚证。咳嗽痰声漉漉,痰稀易吐,为湿痰蕴肺;咳嗽干裂声短,痰少干结,为燥邪伤肺。咳嗽连声不断,咳停吸气带吼声,为顿咳(百日咳)。咳声嘶哑,呼吸困难,是喉风,属危急证候。④呕吐声。呕吐徐缓,声低无力,是虚寒证;呕吐势猛,声高有力,为实热证。⑤呃逆声。呃逆,俗称打嗝。日常嗝逆,声音不高不低,无其他不适,多因咽食急促而致,不属病态。呃声高亢,短促有力,多属实热;呃声低沉,气弱无力,多属虚寒。久病出现呃逆不止,是胃气衰败的危重之象。⑥嗳气声。嗳气,古称噫气。若是饱食之后,因食滞肠胃不化而致的,可有酸腐味,声音较响;若是胃气不和或胃气虚弱

降胃气及补脾气

降胃气及补脾气的运用 在大量的脾胃病的患者中,我们发现林老师采用方法多为降胃气与补脾气。 胃为后天之本, 只有胃气和降, 气血才能正常生化。林老师在专注气机壅滞基础上, 更重视食、湿、热、瘀、痰、毒等病理产物。强调清热导滞以降胃气, 并贯彻于所有疾病治疗之始终。临床只要见到脘腹胀满, 舌质暗红、舌苔黄腻, 必定予以清降胃气; 即便气弱脉软之人, 在平补同时, 必加通降之品, 务使胃气和降, 气血调和, 病 情自然向愈。组方以香苏散为基础, 食滞者加焦三仙或焦四仙, 湿阻用藿香、佩兰, 湿热用黄芩、黄连、黄柏, 热毒用连翘、蒲公英、虎杖, 痰浊用川贝母、郁金, 瘀血用丹参、三七、蒲黄、乌贼骨、赤芍, 痰湿瘀毒用薏苡仁、莪术、白花蛇舌草。林老师反对使用苦寒攻下之品, 如大黄、芒硝, 而主张轻清郁热、疏导气机, 以防苦寒伤胃; 同时, 反对一味通降, 常加荷叶、荷梗、柴胡、青蒿等升清药物, 以恢复气机升降。体现了林老师重在祛邪而又顾护胃气之思想。 治针对虚证, 林老师认为: 脾主运化, 胃主受纳, 脾胃既虚, 同时必有湿浊、食滞、郁热、瘀毒留存。一味补益, 势必碍邪; 单纯祛邪, 又必伤正。故以通补为上。当有纳差、脘腹痞闷、舌质暗红、舌苔黄腻, 脉象弦滑时, 应先以实痞通、小柴胡类疏调肝胃、清降实邪, 可加木香、砂仁、白术、茯苓、扁豆、藿香、薏苡仁等健运脾胃,只有当胃脘舒适、纳食馨香, 舌质淡红, 舌苔干净者, 才议进补, 仍

强调平补,补气多用太子参、白术、黄精、百合、以甘平养胃为主, 不用甘温健胃, 只有托疮生肌才用黄芪。 以上诸法时常灵活化裁,我等欲模仿而常只得其形而不得其神,故时常感中医之博大精深。 评语:

中医四诊法之闻诊法(精)

运用听觉和嗅觉,通过对病人发出的声音和体内排泄物发出的各种气味的诊察来推断疾病的诊法。由于人体内发出的各种声音和气味均是在脏腑生理和病理活动中产生的,因此声音和气味的变化能反映脏腑的生理和病理变化,在临床上可推断正气盛衰和判断疾病种类。闻诊包括听声音和嗅气味两方面。听声音是指诊察病人的声音、语言、呼吸、咳嗽、呕吐、呃逆、嗳气、太息、喷嚏、肠鸣等各种声响,主要是根据声音的大小、高低、清浊,区别寒热虚实。通常,声高气粗重浊多属实证,反之则属虚证。语言错乱多属心之病变,呼吸、咳嗽、喷嚏多与肺病有关,呕吐、呃逆、嗳气多是胃失和降,胃气上逆的表现。太息多与肝郁有关。嗅气味可分病体和病室两方面。病体的气味主要是由于邪毒使人体脏腑、气血、津液产生败气,以致从体窍和排出物发出,据此,可辨脏腑气血的寒热虚实及邪气所在。通常,凡酸腐臭秽者,多属实热证;无臭或略有腥气者,多属虚寒证。病室气味,则是由病体及其排泄物气味散发的,如瘟疫病人室内有霉腐臭气;失血证病人室内有血腥气味;尿臊味多见于水肿病晚期患者。中医运用自己的听觉和嗅觉,对病人发出的声音和体内及排泄物发出的气味进行诊察,以推断疾病的方法。为四诊之一。人体内发出的各种声音和气味均是在脏腑生理和病理活动中产生的,如五声(呼、笑、歌、哭、呻和五音(角、徵、宫、商、羽及五臭(臊臭、焦臭、香臭、腥臭、腐臭都与五脏相应,是五脏功能变化的反映。因而声音和气味的变化可反映出内在病变,据以推断正邪盛衰和疾病种类。在临床上,闻诊同望诊、问诊、切诊相结合,才能全面系统地了解病情,对疾病作出正确判断。听声音以辨正气盛衰为主。不仅可以诊察与发音有关器官的病变,还可根据声音,诊察体内各脏腑的变化。一般新病、小病其声多不变,而久病、苛疾其声多有变化。听声音包括听语声、呼吸声、咳嗽声、呃逆声、嗳气声等。①语声。病人说话声音的强弱,可反映正气盛衰和邪气性质。语声高亢宏亮而多言,属实证、热证;语声轻微低哑而少言,属虚证、寒证。语声重浊,常见于外感或湿邪侵袭,为肺气不宣,气道不畅而致。声音嘶哑,发不出音的称失音,因外邪袭肺,肺气不宣,气道不畅而致的为实;因肺肾阴虚,津液不能上承而致的为虚。新病声哑属实证,久病失音属虚证。妊娠七月而失音,称为子瘖,是生理现象,分娩后不治自愈。语言错乱,多属心有病变。躁扰不宁是狂证,多为痰火内扰所致,属阳证;喃喃自语,痴呆静默

升脾气降胃气的中药脾升胃降的精髓

升脾气降胃气的中药脾 升胃降的精髓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89K-LLS98YT-SS8CB-SSUT-SST108】

升脾气降胃气的中药“脾升胃降”的精髓 升脾气降胃气的中药“脾升胃降”的精髓名家介绍李东垣,名杲,金元四大家之一,为补土派的先驱,脾胃学说是其学术思想的精华,对脾胃学说的阐述集中于《脾胃论》中,而脾升胃降学说则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脾升胃降即指消化饮食主要是脾胃升清降浊的过程,心肺在上,上者宜降;肝肾在下,下者宜升。脾胃居中,中气轮转,通连上下,为升降之枢纽。李东垣在其《脾胃论》中,注重脾升胃降的论述;其治脾胃,在调理脾升胃降的基础上,尤其注重升阳。 1/17页本文试从《脾胃论》中发掘脾升胃降的生理作用、病理意义及临床应用要点。一、脾升胃降是人体升降出入的枢纽 1人体气机升降失是生命活动的 2/17页气机,是气的运动及其机制。人体脏腑经络的功能活动,脏腑经络以及气血阴阳的相互关系,无不依赖气机的升降出入。”升已而降,降已而升,如环无端,运化万物,其实一也”。在这句话里,李东垣高度概括了气机升降运动乃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基础。正如《素问六微旨大论篇》指出: “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故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无以生长化收藏。是以升降出入,无器不有。故器者生化之宇,器散则分之,生化息矣。故无不出入,无不升降”。 2脾升胃降是全身气机升降的枢纽 3/17页

脾居中央,禀气于胃浇灌四旁,为和济水火之机,升降金木之轴,是人体气机升降的枢纽,五脏生理活动的中心。因此李东垣说:”饮食入胃,而精气先输脾归肺,上行春夏之令以滋养周身,乃清气为天者也。升已而下输膀胱,行秋冬之令,为传化糟粕转味而出,乃浊阴为地者也”。脾胃同居中焦。脾主司运化且升清,将运化的水谷精微向上输至心肺头目,通过心肺的作用化生气血而营养全身。脾能升清,则水谷精微才能正常吸收与输布,气血生化有源,机体生命活动旺盛。胃主司受纳且降浊,将其腐熟的水谷向下传输于小肠,经过小肠的分清泌浊,将水谷精微吸收,把食物残渣输送大肠而最后排出体外。胃能降浊,整个六腑才能传化水谷,完成其生理功能。李东垣的脾胃学说正是从脾胃阴阳升降与人体整体关系角度展开,而强调脾升胃降是全身气机之枢纽。由于脾胃之气的升降相因,出入有序,才能维持《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说的“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脏;清阳实四肢,浊阴归六腑”的各种生理活动。 4/17页二、脾升胃降的失调为多种疾病的病机 1导致脾升胃降失调的病因 李东垣认为脾胃内伤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饮食伤胃、劳倦伤脾、5/17页

中医四诊合参之道.

2四诊 概说 一、四诊的概念: 1、望诊:医生运用眼观察病人全身和局部的神色形态及排出物的情况。 2、闻诊:凭听觉和嗅觉以辨别病人的声音和气味变化。 3、问诊:询问病人或陪诊者,了解疾病发生和发展的过程,现在症 状及其有关情况。 4、切诊:切按病人脉搏和按病人脘腹手足及其它部位。 二、四诊的原理: 1、整体观原理:建立在整体观念的基础上,即人是一个有机整体。 2、内外相关原理:内脏病变反映于体表,所谓“有诸内者形诸外”, 相当于现代认识论中的“黑箱原理”,故可以外测内。 3、局部整体相关原理:局部病变可影响全身,全身病变可表现于局部。生物全息论指出,局部是整体的缩影。 2.1 望诊 2.1.1 望神 一、神的概念: (一)神的含义 广义: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 狭义:人的精神思维意识活动。 总称:人体生命活动。 (二)存在形式:神随形体而存在,有神才有形,形健则神旺,形衰则神惫。 (三)物质基础:精气是神的物质基础,精能生神,神则御精;气能生神,神能御气。精充气足则神旺,精亏气耗则神衰。 (四)望神的意义:了解脏腑精气的盛衰,推测疾病的预后,所谓“得神者昌,失神者亡”。 (五)望神的范围:神气全身皆有表现,望神的范围涉及到神志、面色、表情、目光、形态、呼吸等多方面,重点在于目光。 二、望神的内容: (一)得神 含义:是指精气充足,神气旺盛的表现。 表现:神志清楚,语言清晰,精神较旺,面色荣润含蓄,表情丰富自 然(心的精气充足);目光明亮,精彩内含(肝的精气充足);反应灵敏,动作 灵活,体态自如(肾的精气充足);呼吸平稳(肺的精气充足);肌肉不削(脾 的精气充足)。 病机:正气未伤,脏腑未衰。 意义:病情较轻,预后较好。

中医四诊法之闻诊法

中医四诊法之闻诊法.txt14热情是一种巨大的力量,从心灵内部迸发而出,激励我们发挥出无穷的智慧和活力;热情是一根强大的支柱,无论面临怎样的困境,总能催生我们乐观的斗志和顽强的毅力……没有热情,生命的天空就没的色彩。运用听觉和嗅觉,通过对病人发出的声音和体内排泄物发出的各种气味的诊察来推断疾病的诊法。由于人体内发出的各种声音和气味均是在脏腑生理和病理活动中产生的,因此声音和气味的变化能反映脏腑的生理和病理变化,在临床上可推断正气盛衰和判断疾病种类。闻诊包括听声音和嗅气味两方面。听声音是指诊察病人的声音、语言、呼吸、咳嗽、呕吐、呃逆、嗳气、太息、喷嚏、肠鸣等各种声响,主要是根据声音的大小、高低、清浊,区别寒热虚实。通常,声高气粗重浊多属实证,反之则属虚证。语言错乱多属心之病变,呼吸、咳嗽、喷嚏多与肺病有关,呕吐、呃逆、嗳气多是胃失和降,胃气上逆的表现。太息多与肝郁有关。嗅气味可分病体和病室两方面。病体的气味主要是由于邪毒使人体脏腑、气血、津液产生败气,以致从体窍和排出物发出,据此,可辨脏腑气血的寒热虚实及邪气所在。通常,凡酸腐臭秽者,多属实热证;无臭或略有腥气者,多属虚寒证。病室气味,则是由病体及其排泄物气味散发的,如瘟疫病人室内有霉腐臭气;失血证病人室内有血腥气味;尿臊味多见于水肿病晚期患者。 中医运用自己的听觉和嗅觉,对病人发出的声音和体内及排泄物发出的气味进行诊察,以推断疾病的方法。为四诊之一。人体内发出的各种声音和气味均是在脏腑生理和病理活动中产生的,如五声(呼、笑、歌、哭、呻)和五音(角、徵、宫、商、羽)及五臭(臊臭、焦臭、香臭、腥臭、腐臭)都与五脏相应,是五脏功能变化的反映。因而声音和气味的变化可反映出内在病变,据以推断正邪盛衰和疾病种类。在临床上,闻诊同望诊、问诊、切诊相结合,才能全面系统地了解病情,对疾病作出正确判断。 听声音以辨正气盛衰为主。不仅可以诊察与发音有关器官的病变,还可根据声音,诊察体内各脏腑的变化。一般新病、小病其声多不变,而久病、苛疾其声多有变化。听声音包括听语声、呼吸声、咳嗽声、呃逆声、嗳气声等。①语声。病人说话声音的强弱,可反映正气盛衰和邪气性质。语声高亢宏亮而多言,属实证、热证;语声轻微低哑而少言,属虚证、寒证。语声重浊,常见于外感或湿邪侵袭,为肺气不宣,气道不畅而致。声音嘶哑,发不出音的称失音,因外邪袭肺,肺气不宣,气道不畅而致的为实;因肺肾阴虚,津液不能上承而致的为虚。新病声哑属实证,久病失音属虚证。妊娠七月而失音,称为子瘖,是生理现象,分娩后不治自愈。语言错乱,多属心有病变。躁扰不宁是狂证,多为痰火内扰所致,属阳证;喃喃自语,痴呆静默是癫证,多为痰气郁闭所致,属阴证;神识不清,语言颠倒,声高有力,称谵语,属实证;神志恍惚,语言重复,声低无力称郑声,属虚证。②呼吸声。呼吸有力,声粗浊,多为热邪内盛,属实热证;呼吸无力,声低微,多为肺肾气虚,属虚寒证。呼吸急促而困难是喘证,发作急骤,声高气粗,以呼出为快的,多因肺有实邪,气机不利而致,属实证;发作缓慢,声低息微,呼多吸少,气不接续,或痰鸣不利的,属虚证。呼吸困难而有痰鸣音,是哮证,为痰阻气道而致。 ③咳嗽声。咳声重浊有力,多属实证;咳声低微无力,多属虚证。咳嗽痰声漉漉,痰稀易吐,为湿痰蕴肺;咳嗽干裂声短,痰少干结,为燥邪伤肺。咳嗽连声不断,咳停吸气带吼声,为顿咳(百日咳)。咳声嘶哑,呼吸困难,是喉风,属危急证候。④呕吐声。呕吐徐缓,声低无力,是虚寒证;呕吐势猛,声高有力,为实热证。⑤呃逆声。呃逆,俗称打嗝。日常嗝逆,声音不高不低,无其他不适,多因咽食急促而致,不属病态。呃声高亢,短促有力,多属实热;呃声低沉,气弱无力,多属虚寒。久病出现呃逆不止,是胃气衰败的危重之象。⑥嗳气声。嗳气,古称噫气。若是饱食之后,因食滞肠胃不化而致的,可有酸腐味,声音较响;若是胃气不和或胃气虚弱 引起的,则无酸腐味,声音低沉;若是情志变化而致的,则声音响亮,频频发作,嗳气后脘腹舒

中医辨证治疗脾胃病

中医辨证治疗脾胃病 摘要:综述近年来中医对脾胃病的辨证治疗及研究、分析、归纳脾胃病的诊治思路与方法,进而总结其辨证治疗 规律,以便有效的指导临床。 中医学理论的发展也同其他学科理论一样,都要经过不 断的深化,推陈出新符合当代人的应用,然后在新的思路下,利用先进技术,在反复实践中凝结成新的理论体系, 继而不断延续和创新发展。 脾胃病是临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总结历代医家关于脾 胃病的辨证治疗规律,对继承发扬祖国医学,开展脾胃病 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脾胃病的内涵及脾胃学说的学术流派脾胃是中医的消化脏器,胃纳脾运、脾升胃降是人体消化功能的基本形式,中 医脾胃病涉及脾胃的化纳、升降、化生失常的疾病。中医 脾胃学说是祖国医学的重要基础理论之一。它的发生和发展是随着中医学的不断实践、认识而逐渐形成的学术流派。 脾胃学说始见于《内经》,它奠定了脾胃学说的基础理论,成为中医理论及诊断、治疗所遵循的准则,至今仍指导着 临床实践。《内经》首先提出,“脾胃者,仓瘭之官,五味出焉。”脾胃主受纳,运化饮食五味,输布水谷精微,升清降浊,为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明确指出了脾胃的功能及其

重要性。汉末医圣张仲景提出:“四季脾旺不受邪”的重要医学理论。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李东垣,他对《内经》理论进行了深入地研究,提出了著名的“脾胃论”,着重阐述了脾胃的重要性。《内经》强调“人以水谷为本”,“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李东垣便从脾胃立论,创立了“土者生万物”的学术观点。认为人的元气靠脾胃来滋养。脾胃消化功能旺盛,则人体健康,反之则病来。他说:“内伤脾胃,百病由生。”他还强调脾胃气机的升降,认为清气上升,浊气下降, 才是正常的生理现象。所谓升清气,是指将食物的精微升华,使其滋养全身: 所谓降浊气,是指糟粕废物的排出。但凡升降失司,均能引起疾病的发生。因此,在治疗脾胃病时,要掌握调节气机升降这一关键环节。若治疗脾病,需要重视升发脾阳: 治疗胃病时,要注意降逆胃气。在临床中,李东垣更重视升发脾胃之阳的重要性。他总结了一套以益胃健脾,升阳补气为主的治疗方法,首创补中益气汤、升阳益 胃汤等著名方剂来治疗脾胃疾病,至今仍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清代温病大家叶天士认为:胃主受纳,脾主运化;胃喜柔润,脾喜刚燥,胃宜降则和,脾宜升则健。这些都是我国古代大家的对治疗脾胃病的一些重要成就,从中不难看出治疗脾胃病也需辩证治疗,因人而异。 名老中医经验 1.1 治疗脾胃病的基本大法是健脾益气:刘沈林〔1〕认为管路习题到位。在管路敷设过程中,要加强看护;对设备进行调整使其在正常工况下与过度工作下定,制定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方案。 大限度内来确保机组高中资料试卷安全,并且尽

升脾气降胃气的中药脾升胃降的精髓

升脾气降胃气的中药脾升胃降的精髓 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升脾气降胃气的中药“脾升胃降”的精髓升脾气降胃气的中药“脾升胃降”的精髓名家介绍李东垣,名杲,金元四大家之一,为补土派的先驱,脾胃学说是其学术思想的精华,对脾胃学说的阐述集中于《脾胃论》中,而脾升胃降学说则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脾升胃降即指消化饮食主要是脾胃升清降浊的过程,心肺在上,上者宜降;肝肾在下,下者宜升。脾胃居中,中气轮转,通连上下,为升降之枢纽。李东垣在其《脾胃论》中,注重脾升胃降的论述;其治脾胃,在调理脾升胃降的基础上,尤其注重升阳。 1/17页本文试从《脾胃论》中发掘脾升胃降的生理作用、病理意义及临床应用要点。一、脾升胃降是人体升降出入的枢纽 1人体气机升降失是生命活动的 2/17页气机,是气的运动及其机制。人体脏腑经络的功能活动,脏腑经络以及气血阴阳的相互关系,无不依赖气机的升降出入。”升已而降,降已而升,如环无端,运化万物,其实一也”。在这句话里,李东垣高度概括了气机升降运动乃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基础。正如《素问?六微旨大论篇》指出: “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故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无以生长化收藏。是以升降出入,无器不有。故器者生化之宇,器散则分之,生化息矣。故无不出入,无不升降”。 2脾升胃降是全身气机升降的枢纽 3/17页脾居中央,禀气于胃浇灌四旁,为和济水火之机,升降金木之轴,是人体气机升降的枢纽,五脏生理活动的中心。因此李东垣说:”饮食入胃,而精气先输脾归肺,上行春夏之令以滋养周身,乃清气

中医诊断的基本原理

1)中医诊断的基本原理:司外揣内、见微知著、以常衡变、因发知受。 2)中医诊断的基本原则:整体审查、四诊合参、病证结合、动静统一。 3)“病”与“证”:病是对疾病全过程的特点与发展变化规律所作的概括;证实对疾病当 前阶段的病位、病性等所作的结论。 4)望神:神,实人体生命活动的总称,是对人体生命活动外在表现的高度概括。望神,是 指通过观察人体生命活动的整体表现来判断健康状态、了解病情的方法。 5)望神的重点:两目、面色、神情、体态。 6)神的表现:得神、少神、失神、假神、神乱。 7)假神:指久病、重病患者,精气本已极度耗竭,突然出现神奇暂时“好转;’的假象。 8)望色:包括皮肤的颜色和光泽,重点是望面色。 9)常色:人体健康时面部皮肤的色泽。正常人常色(分为主色和客色)为:红黄隐隐,明润 含蓄。 10)病色:人体在疾病状态时面部显示的色泽又分为善色(又称气至)和恶色(又称气不至)。 11)五色主病:青赤黄白黑分别对应肝心脾肺肾。青黑为痛,黄赤为热,白为寒。 12)青色主寒证、气滞、血瘀、疼痛、惊风。 13)赤色主热证,亦可见于真寒假热戴阳证。 14)黄色主脾虚、湿证。 15)白色主虚证、寒证、失血、夺气。 16)黑色主肾虚、寒证、水饮、血瘀、疼痛。 17)体质:是指个体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形成的形体结构与机能方面的特殊性。分为阴脏人, 阳脏人、平脏人。 18)角弓反张:患者颈项强直,脊背后弯,反折如弓。为肝风内动,筋脉拘急之象,可见于 破伤风、热极生风、马钱子中毒等。 19)囟填:囟门突起。多属实证,多因热邪炽盛,颅内水液停聚,或脑髓病所致。小儿哭泣 时囟门暂时突起为正常。 20)囟陷:囟门凹陷。多属虚证,多因吐泻伤津,气血不足和先天肾精亏虚、脑髓失充所致。 六月以内婴儿囟门微陷多属正常。 21)解颅:囟门迟闭。实肾气不足,发育不良的表现。多见于佝偻病患儿。常兼有五软五迟 等症状表现。 22)口眼斜:口木歪斜而不能闭合,又称“面瘫”“闭”。多为肝阳化风、风痰阻闭经络 所致。 23)五轮学说:瞳仁属肾,称为水轮;黑睛属肝,称为风轮;两眦血络属心,称为血轮;白 睛属肺,称为气轮;眼睑属脾,称为肉轮。 24)乳蛾:一侧或两侧喉核红肿肥大,形如乳头或乳蛾,表面或有脓点,眼瞳不适者,为乳 蛾。为肺肾阴虚,气血淤滞等所致。 25)瘿瘤:颈部喉结处有肿块突起,或大或小,或单侧所双侧,可随吞咽上下移动。多因肝 郁气结、痰凝血瘀、水土失调所致。 26)Lei疬:颈侧颌下有肿块如豆,累累乳串珠,称为lei疬。多因肺肾阴虚、虚火灼液, 结成痰核等所致。 27)阳黄、阴黄:黄色鲜明如橘皮者,为阳黄,湿热蕴蒸所致;黄色晦暗乳烟熏色者,为阴 黄,寒湿阻遏所致。 28)肌肤甲错:皮肤发生局限性或广泛性的干枯粗糙,状如鱼鳞。多因血瘀日久,肌肤失养 所致。 29)斑疹:斑:皮肤出现的深红色或青紫色片状斑块,平铺于皮肤下,抚之不碍手,压之不

《名师垂教》胃气不降

《名师垂教》胃气不降 长春中医学院教授肖永林吉林省人民医院夏文 静患者丁X X,女,62岁,1983年4月就诊。该患因便秘、腹满、胸闷、头目眩晕,久治疗效欠佳,遂来就诊。患者于2年前开始大便干涩难行,初起二三日l行,渐至五六日1行,并常感脘腹部胀闷不舒。饮食减少,稍微增多则胀满加重,暖气频频,时有恶心、呕逆。之后又觉胸部满闷,两胁胀痛,心中时觉烦热,呼吸气粗而不顺畅。并觉时常有气自小腹上冲于胸脘。近1年来又出现头晕目眩、耳鸣、头脑发胀,面目时潮红,烦躁易怒,口苦,舌胀。每于生气、上火后诸症加重。视其身体发胖,形气俱实,舌红胖苔白黄而厚,面目虚浮状,脉象弦而有力。询其以往治疗用药情况:因为大便干燥,曾用过清宁丸、番泻叶、果导、蜂蜜等,也曾用过开塞露。以上诸药,用后则大便即通,过后仍然秘结。因胸脘痞满,腹部胀闷,曾服过紫蔻丸、疏肝丸、宽胸顺气丸、木香顺气丸、保和丸等理气开郁之品,服后胸腹暂舒,不用药则胀闷依然。因头目眩晕,上焦有火,曾用过上清丸、清眩丸、龙胆泻肝丸等,药后火热稍清,停药则仍然如前。并用过行气开郁,通便清火之汤药数剂,其作用大抵如前药。据其症情与服药情况,知其病为胃气不降,导致肺气不清,冲气上逆,肝气郁滞化火,而上焦有热。遂用降胃安冲,清

金疏肝之法。其方:生代赭石细粉30g,生山药30g,半夏15g,竹茹10g,玄参20g,白芍20g,寸冬15g,当归15g,牛膝15g,生麦芽15g,茵陈10g。水煎每日1剂,3次服。3剂后,觉上逆之气渐少,大便稍通,胀闷略舒,头目眩晕也轻。又于前方中加柏仁15g,代赭细粉每次冲服5g,其余煎服。3剂后,大便畅通,日行1次,腹满胸闷也大有好转,已不觉呕逆、恶心;头目也觉清爽。又3剂后,诸证皆乎。后用脑立清善后。【医生甲】请老师谈谈此证的辨证思路。【老师】在临床中,患者经常出现大便秘结,或三五日1行,或七八日1解,便时干涩困难,同时伴有腹部胀满,胸脘满闷,烦热,经常嗳气,呕逆,饮食减少,或两胁胀痛,或呼吸不顺畅而气粗,渐渐出现头晕目眩、耳鸣,或头部胀痛者,并不少见。高龄者尤多。其大便秘结难行,或用泻下药,或用润肠药,虽可暂通,而过后更甚;其胸腹胀满,饮食少思,嗳气、呕逆,极似气机郁滞,食积不消,但施以行气消导之品,药后稍舒而药停依旧;其头目眩晕耳鸣口苦,似为上焦有热,用清热泻火之品而疗效不能持续者,皆可考虑为本证。因大便秘结,在用泻下药与润肠药后而效果不能持续者,说明其证非为热结或肠燥。若系热结便秘,当用苦寒泻下之品后,随着大便之通利而热邪自去,热邪去而津液不伤,自无再秘之理。如属肠燥津亏便秘,用滋阴润肠之品而大便滑润后,说明阴液渐复。而此证初用虽通而停后无效,其秘结既

全国名老中医治脾胃消化系统疾病经验

---------------------------------------------------------------最新资料推荐------------------------------------------------------ 全国名老中医治脾胃消化系统疾病经验沈舒文,全国名老中医,教授,著名中医消化病专家,从事中医临床、教学、科研 30 余载,学验俱丰,对脾胃病的治疗有独特风格和经验。 本期介绍其运用经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食道炎、胃寒经验。 一、半夏黄连配枳实,消痞散结治痞满。 痞满是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主要临床症状之一,半夏配黄连是张仲景半夏泻心汤的核心配伍组药,体现了寒热并用,辛开苦降,消痞散结的配伍组方治疗思想。 金元时期李东垣《兰室秘藏》中的枳实消痞丸是在半夏泻心汤、枳术丸的基础上取其核心配伍衍化而来,治疗脾胃虚弱,寒热互结之痞满。 沈老其法而不泥其方,抽取辛开苦降,消痞散结之半夏、黄连、枳实,作为配伍组药之核心,用于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寒热互结,脾胃气滞之胃脘痞满。 若病发于脾胃气虚,而见胃脘痞满,不思饮食,倦怠乏力,常配人香砂六君子汤。 典型病例: 刘某某,女,42 岁。 胃脘痞满,伴疼痛 5 年余,近 3 年来逐渐加重,困倦乏力,不思饮食,嗳气,排便不畅,在当地医院胃镜检查报告: 1 / 3

中度萎缩性胃炎;病理报告: 伴中度肠上皮化生。 舌质暗红,苔厚腻微黄,脉沉细弦。 中医诊断: 胃痞,证属寒热互结,脾虚胃滞。 治疗予以消痞散结,健脾行气之剂。 处方: 法半夏、佛手各 10 克,黄连 6 克,枳实、党参、白术、刺猬皮、生牡蛎、枸橘各 15 克,穿山甲 5 克(研末冲服),半枝莲 30克,炙甘草 4 克。 患者服药 14 剂后,症状明显减轻。 再以上方化裁调治 3 个月,症状完全消失。 半年后胃镜检查报告: 轻度慢性萎缩性胃炎;病检报告: 慢性萎缩性胃炎。 二、小陷胸汤配苏梗,开结降气治食道炎。 沈老认为,反流性食道炎若胸骨后不适,胃脘痞满,反流,口苦,为痰热互结,胃气逆阻为患,用张仲景小陷胸汤 (半夏、黄连、瓜蒌)配苏梗形成配伍组药开痰结、降胃气治疗。 其中半夏与黄连配伍辛开苦降,消痞散结,瓜蒌清热化痰,宽胸润降,得半夏;黄连清热开结化痰,配苏梗宽胸润降胃气。 若胸骨后有灼热感,口干不欲饮,为胃阴不足,此组药配自拟滋

最新中医基础笔记完整版

以下内容是本人2011年自学中医的手写读书笔记的电子版,加上后来读内经的相关心得,由于本人才疏学浅,难免有纰漏之处,请大家指教!-----龙口东盛铝业孙 第一章:中医学概论 一,中医学基本特点:整体观念,辨证治疗 整体观念:1,把人作为整体,内脏五官皮肤经络都是一体的,通过气血津液完成统一的功能 2,天人合一,人受四季和昼夜地区的影响 辨证治疗:1,望闻问切四诊合参,寒热虚实表里阴阳八钢辩证 2,同病异治,异病同治 二,中医治病三大原则:审查内外,辨证求因,四诊合参 第二章:脏象 脏是内脏,象是内脏所表现出来的外在形象。 脏包括五脏,六腑,奇恒之府。 五脏:心肺脾肝肾 六腑:小肠大肠胃胆膀胱三焦 奇恒之府:脑,骨与髓,脉,胆,女子胞 第一节五脏 一,心 位于胸腔之上,两肺之间,偏左,形似倒垂之莲蕊,外有心包护卫。 心的功能:主血脉,主神明,在体合脉,开窍于舌耳,其华在面,在志为喜,在液为汗。与小肠互为表里,互为表里就是相互传导作用的意思。在五行属火。1.心主血脉:心是血液的起动泵,通过血管(脉)向全身输送血液供给各个器 官。 心的正常有赖于心的气血充盈和血管的通畅。 心健康的表现:面色红润光泽,脉象和缓均匀有力,舌淡红,心胸无不适感。 心病的表现:面色苍白,脉象无力,舌淡白,心悸,甚至血脉淤阻导致面色灰暗,唇舌青紫,脉象结代,心胸部憋闷刺痛。 2,心主神明 神明就是人的精神,思维等 心主神明正常表现为:精神振奋,神志清晰,思维敏捷 异常表现为:精神亢奋(失眠,多梦,神志不清,狂躁)和抑制(健忘,萎靡,昏迷)

3.人的五志(情绪):喜怒忧思恐 心在志为喜 喜则气缓,过喜可以使心神涣散,精神不敛。 我们小学就有个乐起来没完的人,上着课没人搭理他就乐,估计他就是心的问题。 喜伤心,恐胜喜,内经文字简练,里面讲的喜伤心意思是过喜伤心。 由于过喜可以导致心气四溢,精神涣散,所以用恐则气下的办法可以收敛涣散的心气,当然还要看病人的承受能力。 内经阴阳别论篇:阳加于阴谓之汗。 晚上睡觉出汗是盗汗,阴虚的表现。 白天不怎么运动就出汗是自汗,气虚或阳虚的表现。 偶尔就没事,身体自己可以调整。 自汗原理:人的阳气随太阳在白天升发,如果气虚和阳虚的话,人外层的阳气就不够充足,对汗腺的控制力就不够,所以白天稍动就爱出汗,我是这样理解的。 盗汗原理:晚上睡觉的时候人体阳气会适度潜藏起来,否则阳不入阴就会失眠,人要是阴虚的话,睡觉的时候阳气就会过度陷入阴之中,也会失去去汗腺的控制而出汗,就像小偷在晚上偷东西,所以叫盗汗,个人理解。 4.心在体合脉,其华在面,舌为心之苗。 心阴虚和心火旺的时候舌头就会起红刺,糜烂 心的气血不足和心阳虚时舌头会淡白 心血瘀滞时舌头紫暗有瘀斑 三七是活血化瘀,治疗心绞痛的保健药,还能预防皱纹和老年斑 三七既活血又止血,比较奇特,就像当归对月经提前和滞后双向调节 5.心包络:包在心脏外面的包膜和脉络。 当外邪入侵的时候先侵袭心包,就像内经说的: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膻中者(心包),臣使之官,喜乐出焉。 心包就像心脏这个皇帝身边的臣使,传达君主的喜怒哀乐。 内经:“南方生热,热生火,火生苦,苦生心,心生血,血生脾,心主舌。其在天为热,在地为火,在体为脉,在藏为心,在色为赤,在音为征,在声为笑,在变动为忧,在窍为舌,在味为苦,在志为喜。喜伤心,恐胜喜;热伤气,寒胜热,苦伤气,咸胜苦。”岐伯曰: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其华在面,其充在血脉,为阳中之太阳,通于夏气。 心和南方,热,火,苦,血,舌,脉,赤,征,笑,喜相关 苦生心火,酸生肝木,酸苦化为木火,即重阴必阳的原理 喜伤心,恐胜喜;热伤气,寒胜热,苦伤气,咸胜苦。 喜则气散,恐则气下收敛发散之气 害怕的时候小便失禁就是恐则气下所致 二.肺 位于胸中,上连喉咙,开窍于鼻,共称为肺系。肺左右各一,左肺分为二叶,右肺分为三页,各页分为几个肺段。

中医治胃气不降病例

中医治胃气不降一例 ――便秘、腹满、胸闷、头目眩晕 患者便秘、腹满、胸闷、头目眩晕日久。 患者常感脘腹部胀闷不舒,饮食减少,稍微增多则胀满加重,嗳气频频,时有恶心、呕逆。之后又觉胸部满闷,两胁胀痛,心中时觉烦热,呼吸气粗而不顺畅。并觉时常有气自小腹上冲于胸脘。又出现头晕目眩、耳鸣、头脑发胀,面目时潮红,烦躁易怒,口苦,舌胀。每于生气、上火后诸症加重。 视其身体发胖,形气俱实,舌红胖苔白黄而厚,面目虚浮状,脉象弦而有力。 以往治疗用药情况:因为大便干燥,曾用过清宁丸、番泻叶、果导、蜂蜜等,也曾用过开塞露。以上诸药,用后则大便即通,过后仍然秘结。因胸脘痞满,腹部胀闷,曾服过紫蔻丸、疏肝丸、宽胸顺气丸、木香顺气丸、保和丸等理气开郁之品,服后胸腹暂舒,不用药则胀闷依然。因头目眩晕,上焦有火,曾用过上清丸、清眩丸、龙胆泻肝丸等,药后火热稍清,停药则仍然如前。并用过行气开郁,通便清火之汤药数剂,其作用大抵如前药。 据其症情与服药情况,知其病为胃气不降,导致肺气不清,冲气上逆,肝气郁滞化火,而上焦有热。遂用降胃安冲,清金疏肝之法。其方:生代赭石细粉30g,生山药30g,半夏15g,竹茹10g,玄参20g,白芍20g,寸冬15g,当归15g,牛膝15g,生麦芽15g,茵陈10g。水煎每日1剂,3次服。 3剂后,觉上逆之气渐少,大便稍通,胀闷略舒,头目眩晕也轻。又于前方中加柏仁15g,代赭细粉每次冲服5g,其余煎服。3剂后,大便畅通,日行1次,腹满胸闷也大有好转,已不觉呕逆、恶心;头目也觉清爽。又3剂后,诸证皆乎。后用脑立清善后。 辨证思路 在临床中,患者经常出现大便秘结,或三五日1行,或七八日1解,便时干涩困难,同时伴有腹部胀满,胸脘满闷,烦热,经常嗳气,呕逆,饮食减少,或两胁胀痛,或呼吸不顺畅而气粗,渐渐出现头晕目眩、耳鸣,或头部胀痛者,并不少见。高龄者尤多。其大便秘结难行,或用泻下药,或用润肠药,虽可暂通,而过后更甚;其胸腹胀满,饮食少思,嗳气、呕逆,极似气机郁滞,食积不消,但施以行气消导之品,药后稍舒而药停依旧;其头目眩晕耳鸣口苦,似为上焦有热,用清热泻火之品而疗效不能持续者,皆可考虑为本证。 因大便秘结,在用泻下药与润肠药后而效果不能持续者,说明其证非为热结或肠燥。若系热结便秘,当用苦寒泻下之品后,随着大便之通利而热邪自去,热邪去而津液不伤,自无再秘之理。如属肠燥津亏便秘,用滋阴润肠之品而大便滑润后,说明阴液渐复。而此证初用虽通而停后无效,其秘结既非热结,又非肠燥。 其胸腹胀满,胁肋不舒、嗳气、呕逆等,用行气开郁消导之剂,疏而又滞者,说明其证非气郁食积可知,且其并无饮食自倍之因,即或少食或不食,而诸症并不减轻。其头目眩晕、耳

中医辨病辨证

高血压 1、病名:眩晕,证型:肝阳上亢辨病辨证依据:缘由患者老年男性,年老脏腑虚衰,肝肾不足,阳气失敛上亢,故表现为头晕,头胀,肢体发麻,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沉细,四诊合参,属中医“眩晕”范畴,辨证为肝阳上亢。 2、病名:头痛,证型:气虚血瘀证辨病辨证依据:缘由患者老年男性,年老脏腑虚衰,气血生化不足,瘀血阻滞经络,清窍失养,故表现为头痛,头胀,肢体发麻,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沉细,四诊合参,属中医“头痛”范畴,辨证为气虚血瘀。 中医鉴别诊断:1.中风:多表现为头晕头痛,口眼歪斜,言语不利,肢体偏瘫偏麻等症状,可与本病鉴别;2.厥证:多表现为突然昏仆,不省人事,四肢厥冷等表现,可与本病鉴别。 糖尿病 病名:消渴,证型:阴虚火旺,辨病辨证依据:缘由患者老年男性,嗜食肥甘厚味,湿热蕴结,耗伤阴液,故表现为多饮多食,面红耳赤,睡眠困难,舌质红,苔薄黄,脉滑数,四诊合参,属中医“消渴”范畴,辨证为:阴虚火旺。 中医鉴别诊断:1.痉病,多表现为角弓反张,昏不知人,可鉴别;2.阳明腑实证:多表现为午后潮热,大便不通,神昏谵语等表现。 颈椎病 病名:项痹病,证型:气虚血瘀证,辨病辨证依据:缘由患者老年男性,年老脏腑虚衰,气血生化不足,瘀血阻滞经络,经络失养,故表现为颈部胀痛,肢体发麻,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沉细,四诊合参,属中医“项痹病”范畴,辨证为气虚血瘀。 中医鉴别诊断:1.中风:多表现为头晕,言语不利,肢体偏瘫偏麻等症状;2.眩晕:表现为头晕,甚则行走不稳,恶心呕吐等表现。 支气管炎 病名:咳嗽证型:痰湿中阻辨病辨证依据:缘由患者老年男性,年老脏腑虚衰,气血生化不足,脾虚湿滞,聚湿生痰,故表现为咳嗽,咯痰,气喘,舌质淡红,苔厚腻,脉沉细,四诊合参,属中医“咳嗽”范畴,辨证为痰湿中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