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复习要点

管理学复习要点
管理学复习要点

第二次作业内容

请简要阐述以下问题:

1.论述根据下属的成熟度选择有效的领导方式。(P97)

1)命令型。高工作低关系,适用于低成熟度(M1)的情况。下级的平均成熟度处于不成熟阶段,领导者以单向沟通方式为下级规定任务。

2)推销型。高工作高关系,适用于较不成熟的情况(M2)。领导者以双向沟通方式,相互交流信息,相互支持。其绝大数工作仍有领导者决定,不过领导者通过双向沟通获得下级心理上的支持。

3)参与型。低工作高关系,适用于比较成熟的情况(M3),下级能独立工作,不希望领导者过多的指示和约束,领导者欢迎下级参与决策,通过鼓励的方式鼓励下级工作。4)授权型。低工作低关系,适用于高成熟度的情况(M4),下级具有能力和愿望来承担负起工作的重任,领导者可授权给下级,领导只是监督保证,让下级自行其是,这样他们取得成果后会有胜任感和成就感。

2.简述韦伯认为的理想的行政组织的特征。(P27)

1)明确的劳动分工,有固定和正式的职责并依法行使职权。

2)自上而下的等级制度,即权利的层级制

3)成员的选用与保障,每位职员按自由契约原则,经公开考试合格予以使用。

4)职业管理人员

5)遵守纪律和规则

6)组织中人员之间的关系。要以理性准则为指导,只受职位关系而不受个人情感的影响。

3.简单叙述市场营销观念演变的基本过程。(P160)

1)生产观念:“我们生产什么就卖什么”

2)产品观念:“我们生产最好的产品”

3)推销观念:“我们卖什么,顾客就买什么”

4)市场营销观念:“市场/ 顾客需要什么,我们就生产什么”

5)社会市场营销观念:“要在符合消费者和社会长远利益的前提下满足市场的需求”

4.阐述成功的管理者和有效的管理者的定义,以及他们在管理活动上的不同。(P11)1)定义:

成功的管理者根据其在组织内部晋升速度来衡量,指在组织中晋升最快是管理者。

有效的管理者根据他们绩效的数量和质量及其下属的满意程度和承诺程度来界定,是指工作业绩好、员工满意度高的管理者。

2)管理者都从事4种活动:传统管理(计划、决策和控制等),沟通(交流例行信息和处理文书工作),人力资源管理(激励、惩戒、调解冲突、人员配备和培训),网络联系(社交活动、政治活动与外界交往)

3)不同之处:

对前者,维护网络关系对成功的相对贡献最大,从事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相对贡献最小。对后者,沟通的相对贡献最大,维护网络关系的贡献最小。

即:

管理者在4类管理活动上投入时间和精力分布

4种管理活动成功的管理者有效的管理

者管理者平均水品

传统管理:决策、计划和控制13% 19% 32%

沟通活动:交换日常信息并处理书面

资料

28% 44% 29%

人力资源管理:激励、训练、管理冲

突、安置培训

11% 26% 20%

网络活动:社交、政治活动、与外部

交往

48% 11% 19%

5.商业计划书以及作用。(P315)

商业计划书是一份全方位的项目计划。它从企业内部的人员、制度、管理,以及企业的产品、营销、市场等各个方面对即将展开的商业项目进行可行性分析,商业计划是企业融资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组成:摘要、企业使命、公司介绍、产品或服务、市场分析、营销计划、企业经济、企业管理、财务管理、企业发展计划、撤出计划、附录。

作用: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吸引投资者对你的兴趣。通过商业计划书这种形式说服投资者,让他们心甘情愿拿出钱来,投资你的好想法或好技术。

6. 结合实际,理解几种人性假设的特点。(P100)

1)经济人假设:人的本性是懒惰的,必须加以鞭策,人的行为动机源于经济原因,必须以计划、组织、激励、控制等建立管理制度,并以金钱和权力维护员工的效力和服从2)社会人假设:人的主导动机是社会需要,只有满足其社会需要时,其工作积极性才能得到充分地发挥。社会需要不仅仅是物质的满足,更重要的还包括同事之间的相互接纳和喜爱,及良好的人际关系。这种社会需要往往比经济报酬更能激励员工

3)自我实现人假设:又称Y理论,人们并非天生就对组织的要求采取消极或抵制态度,之所以会这样,是由他们在组织内的经历和遭遇造成的,人们愿意通过自我指挥和自我控制来完成应当完成的目标而努力,大多数人而不是少数人在解决组织的困难问题时,都能发挥较高的想象力、聪明才智和创造性

4)复杂人假设人:是复杂的,不仅因人而异,而且同一个人在不同年龄和情景中会

有不同表现。人会随着年龄、知识、地位、生活以及人与人关系的变化,而出现不同的需要。

7.谈谈你对不同层次的管理者的认识?各层次的管理工作需要哪些技能?(P7、P12)

(1)高层管理人员:制定战略、组织资源完成组织目标。

(2)中层管理人员:接受组织的目标将其分解为事业部目标,向下解释和传达高层意图,向上传递低层信息。

(3)基层管理人员:监督组织的运作,实施中层计划。

任何管理人员,都必须不同程度地具有三种技能:技术技能、人际技能和概念技能。

8.了解几种常见的组织结构以及主要特点。(P77)

1)直线制组织结构。特点是:组织中各种职务按垂直系统直线排列,各级主管人员对所属下级拥有直接的一切职权,组织中每一个人只能向一个直接上级报告,即“一个人,一个头儿”。

2)职能制组织结构。特点是:组织内除直线主管外还相应地设立一些组织机构,分担某些职能管理的业务。这些职能机构有权在自己的业务范围内,向下级单位下达命令和指示,因此,下级直线主管除了接受上级直线主管的领导外,还必须接受上级各职能机构的领导和指示。

3)直线职能制组织结构。特点是:以直线制为基础,在各级直线主管之下设置相应的职能部门,即在保持直线组织的统一指挥的原则下,增加了参谋机构。

4)事业部制组织结构。特点是:最高管理当局只保留资金分配、重要人事任免和战略方针等重大问题的决策权力,其他权力尽量下放,事业部成为日常经营活动的决策中心,是完全自主的经营单位。“集中政策,分散经营”

5)矩阵制组织结构。特点是:第一,采用双重指挥链,每个项目成员既要接受原所在职能部门的领导,又要在执行某项任务时接受项目负责人的指挥;第二,项目组具有临时性的特点,项目组成员从各职能部门抽调,一旦项目完成,该项目组随之撤销,人员返回原部门工作。

6)模拟分权制组织结构。特点是:组织单元之间按“内部转移价格”进行产品交换,相对的独立经营,独立核算。

9. 管理的四大基本职能有哪些。(P3)

计划(主要内容包括预测和决策)

组织(主要内容有建立机构,配备人员,明确纵横关系,明确责、权、利)

领导(指导和激励其他人,解决冲突)

控制(监督各种运动,以确保它们是按计划实施的)

10.管理者对问题进行分析,从而提出行动方案。正确的分析思路和程序应该是什么?进行管理问题研究的基本程序是:建立研究团队、初步分析、资料收集、问题诊断、拟定和实施改善方案

11.对于大多数企业组织,对环境因素的看法是什么?

组织是在一个特定的环境中发挥功能的,环境与组织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任何组织都是社会环境的一部分,复杂多变的环境对组织效能产生很大影响。一个组织保持持续的发展,就必须适应其周围环境。组织环境一般包括内部环境和组织外部环境。管理者通常将大量的注意力集中在组织的具体环境上,具体环境对每一组织而言都是不同的,并随条件的改变而变化。

12.对于组织文化的变化,正确的看法是什么?

组织文化具有无形性、软约束性、相对稳定性和连续性等特征。

组织文化具有很强的行为塑造力,促进一个组织的发展,也可以加速一个组织的衰败组织文化的功能:“你能用钱买到一个人的时间,你能用钱买到劳动,但不能用钱买到主动,你不能用钱买到一个人对事业的奉献,而所有这一切,都可以通过企业文化而争取到。”

组织文化是指组织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并且为组织成员普遍认可和遵循的具有本组织特色的价值观念、团体意识、行为规范和思维模式的总和。(P84)

13.密集性成长战略的定义以及类型。(p145)

又叫专业化成长战略,是指企业选用在原有生产领域内充分利用产品和市场方面的优势和潜力谋求成长和发展的战略。

有三种形式:1)市场渗透战略。2)市场开发战略。3)产品开发战略。

14.过度分权的缺点有哪些?你怎样看待“分权越彻底,管理越有效”这个错误观点?高度分权的组织是网络组织,这种组织,以互联网为代表,本身是没有中心的,所有的成员地位平等,相互之间的联系非常广泛且没有限制,每个成员按照自己的判断进行决策。网络组织是目前所知的最有活力,最容易形成自组织、自适应的体系,有着无穷的

创造力和应变能力,但是也面临成员之间的信任链断裂等危险。(P73)

注:分权组织是指决策的制定和大部分权力被转移到下属部门的组织。其特点是权力和责任分散,各部门可以根据环境变化和本部门的工作需要做出决策。

15. 目标管理中的“目标”的要求有哪些?(P57)

目标是目的或宗旨的具体化,目标能够为管理决策确立方向,并可作为标准用以衡量实际的成效。

目标的性质:客观性、层次性、网络性(多样性)、时间性

请了解以下概念:

1.科学管理理论的中心问题什么。

谋求“最高效率”

2.管理学形成的标志是什么。

科学管理理论的出现

3. “非正式组织”是哪个理论涵盖的观点。

人际关系理论

4.将企业目标集中到总体市场中的细分市场,争取相对优势的战略,属于何种战略。

重点集中战略

5.管理的艺术性强调那种特性?(P4)

实践性,即管理活动除了要掌握一定的管理理论和方法外,还要有灵活运用这些知识和技能的技巧和诀窍。

6.领班属于下述哪一类管理人员?

基层管理人员

7.有人说:“我们企业的中级管理人员通常是处理现场管理、指导操作等技术性工作比较多”。你觉得这种说法正确吗?

错误。基层管理人员通常处理现场管理、指导操作等技术性工作比较多

8.管理层次和管理幅度的关系

1)在组织规模一定的条件下,管理层次与管理幅度成反比:主管直接控制的下属越多,管理层次越少;相反,管理幅度越小,则管理层次越多。

2)管理层次与管理幅度的反比关系决定了两种基本的管理组织结构形态:扁平结构形态和锥型结构形态。

3)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管理幅度大,管理层次少;管理幅度小,管理层次多

注:

管理层次:是企业纵向管理的等级层次

管理幅度:是一位管理者能够直接、有效监督的下级人员的数量

影响管理幅度的因素:管理者的能力、被管理者的水平、工作性质、(标准化程度、复杂性程度)沟通的有效性(沟通渠道畅通、准确)监管手段

9. 实行集中控制与分散经营的组织形式是什么?

事业部制组织结构

10.管理的有效性是什么

“有效”包括“效率”和“效果”两个方面。

效率是指输入与输出的关系;效果就是做正确的事。

11.领导权变理论的特点

其特点:关注的是领导者和被领导者的行为与环境的相互影响。该理论认为,一种具体的领导方式不会到处都适用,有效的领导行为应随着被领导者的特点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12.任务完成好,职工收入高,但干群关系很差。该领导风格属于管理方格中哪种?

任务型

13.波斯顿矩阵的四种产品,如何分类?

BCG矩阵区分出4种业务组合。

◆现金牛/获利产品(指低增长,高市场份额)。处在这个领域中的产品产生大量

的现金,但未来的增长前景是有限的。

◆吉星/名牌产品(指高增长,高市场份额)。这个领域中的产品处于快速增长的

市场中并且占有支配地位的市场份额,但也许会或也许不会产生正现金流量,

这取决于新工厂、设备和产品开发对投资的需要量。

◆问号/风险产品(指高增长,低市场份额)。处在这个领域中的是一些投机性产

品,带有较大的风险。这些产品可能利润率很高,但占有的市场份额很小。

◆瘦狗/滞销产品(指低增长,低市场份额)。这个剩下的领域中的产品既不能产

生大量现金,也不需要投入大量现金,这些产品没有希望改进其绩效。

14.营销管理中,“酒香不怕巷子深”是何种观念?

产品观念

15. TQM是什么?PDCA分别代表什么?

TQM代表全面质量管理;PDCA代表单环学习

16. 程序化决策的定义。(P62)

程序化决策是指在管理活动中重复出现的、例行的决策。它是能够运用例行方法解决的重复性决策。

17. 组织结构图的作用。

一树形图的形式简洁明了地展示组织内的机构构成及主要职权关系。

即:1)阐明各项工作如何分配,谁向谁负责及内部协调的机制

2)清楚界定每个组织成员的权责角色

18.公平理论的基本原理。

公平理论的基本观点是:当一个人做出了成绩并取得了报酬以後,他不仅关心自己所得报酬的绝对量,而且关心自己所得报酬的相对量。因此,他要进行种种比较来确定自己所获报酬是否合理,比较的结果将直接影响今後工作的积极性。一种比较称为横向比较,即他要将自己获得的“报偿”(包括金钱、工作安排以及获得的赏识等)与自己的“投入”(包括教育程度、所作努力、用于工作的时间、精力和其它无形损耗等)的比值与组织内其他人作社会比较,只有相等时,他才认为公平。

19.控制的实质是什么?(P6)

控制工作是衡量和纠正下属人员的各项活动,检查已完成的工作是否按照计划规定的目标和方案进行,发现偏差,分析原因,提出纠正措施,从而保证组织活动的发展符合计划要求。

20.霍桑试验得出怎样的人性假设?(P28)

提出了人际关系理论:

(1)工人是“社会人”,而不是单纯追求金钱收入的“经济人”。

(2) 企业中除了“正式组织”之外,还存在着“非正式组织”。

(3) 新型的领导在于通过对职工“满足度”的增加,来提高工人的“士气”,从而达到提高效率的目的。

在考试当天按照班级单位上交。手写和打印均可,请在第一页留下以下格式的个人信息。学院矿业工程学院班级工业工程10—1班

姓名李娟学号01100284

管理学原理期末考试题目和答案

. . . . 《管理学原理》总复习与综合复习 一、基本概念 1、管理 是在特定的环境下,对组织所拥有的资源进行有效的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以便 达到既定的组织目标的过程。 2、决策 是管理的基本要素。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都是管理的职能,而每项职能都要求做 出迅速且明确的决定,这些都是决策问题。 广义定义:人们为了实现目标,根据客观条件,通过调查和研究,在掌握大 量有关信息和经验的基础上,借助一定的方法和手段,从众多方案中选择一个最满意或合 理的方案并付诸实施的过程。 狭义的决策:为达到某个目标,从众多方案中选定一个满意方案的行为,也就是通常 所说的“决定” 、“拍板”、或“决断”。 3、保健因素 是指工作环境或条件相关的因素,由于这类因素带有预防性,只起保持人的积极性、 维持工作现状的作用。 4、控制 对组织各方面的活动给以监控,使组织实际运行状况与组织计划要求保持动 态适应的工作过程。这项工作由管理人员来做,并作为一项管理职能开展,通常称之为“管理控制” 。 5、反馈控制 把组织系统运行的结果返送到组织系统的输入端,与组织预定的计划标准进行比较,然 后找出实际与计划之间的差异,并采取措施纠正这种差异的一种控制方法。 6、管理幅度 管理幅度也称为管理宽度,指一个管理者直接管理下级人员的数目。 二、基本原理 1、决策的程序 要使决策有效就要遵循科学的决策程序,一般来说,决策的程序可以分为一下几个步 骤: (1)识别机会或诊断问题:问题是决策的起点,任何管理组织的进步、发展都是从发现 问题开始,然后做出变革而实现的。这里的问题是指应有的状况和实际之间的差距。 (2)确定决策目标:决策要求有明确而具体的决策目标。 (3)拟定备选方案:决策的基本含义是抉择,这就要求至少有两个以上的可行方案。可行性方案要具备 3 个条件,能够保证决策目标的实现,组织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都有可行性,具有排他性。 (4)分析评选备选方案:鉴定所有方案执行后可能产生的后果。要明智地评价备选方案,必须设法预测该方案执行后可能产生的后果,应尽量把所有可能都估计到。 专注专业

大学管理学(高教版)复习资料

总论 管理定义:组织为实现个人无法实现的目标,通过各项职能活动,合理分配、协调相关资源的过程 载体:组织本质:分配/协调资源的过程对象:相关资源目的:实现既定目标 管理者角色△: 1、人际-代表人(代表组织)、领导者(与员工一起工作)、联络者(与外界建立联系并与他人共同工作) 2、信息-监督者(获取信息)、传播者(向内部传递信息)、发言人(向组织外传递信息) 3、决策-企业家(把握机会、经营企业)、冲突管理者(谈判、调解并缓和不同矛盾)、资源分配者(分配相关资源)、谈判者(与各类人员谈判) 管理者技能: 1、技术技能-管理者应当掌握/熟悉特定专业领域中的技术 2、人际技能-成功的与别人打交道并与别人沟通的能力 3、概念技能-产生新想法并加以处理,以及将关系抽象化的思维能力 管理思想与理论: 早期管理思想:亚当·斯密:劳动分工观点和“经济人”观点 古典管理理论: 1、科学管理理论(第一个现代理论,泰罗、吉尔、甘特) 泰罗观点:工作定额、标准化、能力工作相适应、差别计件工资制、计划执行职能分离2、组织管理理论(法约尔、韦伯、巴纳德) 法约尔观点:企业基本活动和管理五职能、十四原则 行为管理理论(人际关系学说,梅奥): 人物:梅奥;--生产率主要取决于工人工作态度及它与周围人的关系 权变管理理论:依环境变化进行适当的管理 道德观: 1、功利主义道德观(诚信道德观): 内容:能给行为影响所及的大多数人带来最大利益的行为为善 局限:为实现最大利益可能采取不公平、不道德乃至损害他人利益的行为 可能产生利益分配不公,造成贫富不均 2、权利至上道德观 内容:能尊重和保护个人基本权利的行为为善 原则:强调个人权利的同时也要尊重他人和组织的权利;否则会演变为自私自利、任性放纵的无组织状态 3、公平公正道德观 内容:不因某些因素歧视员工,而按照同工同酬、公平公正标准支付工资的行为为善4、社会契约道德观 内容:按照企业所在地政府/员工都能接受的社会契约所进行的管理行为为善 局限:情境特征强,大多数是各方博弈的结果,与合理性无关;契约对象必须严格限制5、推己及人道德观 影响管理道德的因素: 1、道德发展的阶段

管理学原理复习资料

管理学复习资料 ①管理科学是一门运用多学科,多领域的理论、方法、技术和知识的综合性交叉学科,是一门现代运用科学,其目的是研究人类在可持续发展的条件下,利用有限的资源实现组织目标的管理活动方面的动态复杂和创新的社会行为及其规律。 ㈠管理科学的基本特征 1.是在管理理论丛林基础上形成的管理理论知识的系统化 2.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综合交叉科学 3.是理论研究与实践活动紧密结合的知识体系 4.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 5.是一门边际科学又是一门基础理论科学 ㈡管理科学研究方面 1.合理协调和组织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2.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3.协调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关系 第一章管理与管理学 1、管理的产生:【管理是在人类活动的基础上产生的,并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发展而发展】 ①管理是人类群体活动的产物。 ②管理是人类智慧的产物。 ③管理是客观需要的产物。 小知识:ⅰ有据可考的人类历史上最早的管理活动:公元前5000年,幼发拉底河流域的闪米尔人。 ⅱ中国古代最早的管理活动:商代——指挥作战。 周朝——设立三公六卿五官2、人类活动的特点:①目的性 ②依存性 ③知识性 3管理的必要性(在我国): ①作为发展中国家,资源短缺将是一种长期的经济现象。 ②作为发展中国家,科学技术落后是阻碍生产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③高度专业化的社会分工是现代国家和企业建立的基础。 ④实现预期目标都需要全体成员的长期共同努力。

⑤近几年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信息网络、互联网等在中国各行各业的应用和普及。 4、管理的概念 管理主体运用科学的理论与方法对管理客体实施整合,协调以达成既定目标的过程。 内涵:①管理是人类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②管理应当是有效的③管理的本质是协调 ④协调是运用各种管理职能的过程。 5、管理的基本职能:P13 计划 组织 领导 控制 创新 过程性职能(主干型职能):决策-计划-组织-控制 功能性职能:领导 协调 控制 沟通 创新 【 在过程中同时起作用】 6、管理的特征:①两重性(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见16-18)②普遍性 ③组织性(前提两个人以上的共同劳动,共同目标) 7、管理的要素:人员(核心) 资金 物资 时间 信息(纽带) 环境(空间) 8、管理的作用和任务 作用:①是促进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因素。②是提高社会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③对促进社会发展,提高社会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 任务:①实现本机构的特殊目的与使命。②使工作富有活力并使员工有成就感。③关心对社会的影响,承担社会责任 9、管理者的角色与技能 角色:人际角色—管理者必须扮演组织联络者的角色。 信息角色—监督者 决策角色—决策者 技能:技术技能—运用管理者所监督的专业领域中的过程、惯例、技术和工具的能力。 人际技能—成功地与别人打交道并与别人沟通的能力。 概念技能—吧观念设想出来并加以处理以及将关系抽象化的精神能力。 10、管理学的对象与方法

《管理学原理》2020期末考试试卷

《管理学原理》课程期末考试试卷 一、填充题: 1、管理方法一般可分为:管理的法律方法、管理的行政方法、管理的经济方法、管理的教育方法。它们构成为一个完整的管理方法体系。 2、在外部环境中,反映企业竞争实力的指标主要有三类:销售增长率、市场占有率和产品的获利能力。 3、马斯洛将需要划分为五级: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感情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12分) 1、(系统)是指由若干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部分组成,在一定环境中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A 系统 B 效益 C 控制 D 决策 2、在管理方格法中,对人和生产都很少关心,被称为贫乏管理方式的方格是((1,1)方格)。 A (1,1)方格 B (5,5)方格 C (1,9)方格 D (9,1)方格 3、(行政方法)是指依靠行政组织的权威,运用命令、规定、指示条例等行政手段,按照行政系统和层次,以权威和服从为前提,直接指挥下属工作的管理方法。 A 经济方法 B 行政方法 C 教育方法 D 法制方法 4、人员选聘的主要途径是(内部选聘)。 A 内部选聘 B 外部选聘 C 内部调动 D 外部引进 5、在管理活动中,被称为一切成功管理的钥匙的是(重视人的需要)。 A 重视人的行为 B 重视人的情感 C重视人的需要 D 重视人的动机 6、(斯密)在分析增进“劳动生产力”的因素时,特别强调了分工的作用。 A 詹姆斯 B 法约尔 C 泰罗 D 斯密 三、多选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目标管理的过程可分为(新的循环、检验结果、组织实施)步骤。 A 商谈 B 自检 C 新的循环 D 检验结果 E 组织实施 2、集权制的特点有(统一经营、决策审批手续繁琐、统一核算、决策权集中在高层领导)。 A 对下级的控制较少 B 统一经营 C 决策审批手续繁琐 D 统一核算 E 决策权集中在高层领导3、(职工流动率、组织对市场占有率的设想)因素属于部分可控的前提条件。 A 组织内部政策 B 职工流动率 C 组织对市场占有率的设想 D 人口增长 E 产品市场价格 4、管理信息系统的主要功能有(数据收集、信息存贮、信息传输、信息加工、信息输出)。 A 数据收集 B 信息存贮 C 信息传输 D 信息加工 E 信息输出 5、目标管理的优点有(有利于提高管理水平、有利于调动人们的积极性、有利于改善组织机构、有利于控制)。 A 有利于提高管理水平 B 有利于调动人们的积极性 C 有利于改善组织机构 D 有利于控制 E 有利于纠正偏差 四、名词解释: 1、领导:就是指挥、带领、引导和鼓励部下为实现目标而努力的过程。 2、激励:是激发人的动机,诱导人的行为,使其发挥内在潜力,为追求欲实现的目标而努力的过程。 3、组织文化:是指组织及其成员的行为方式以及这种方式所反映的被组织成员共同接受的信仰、 价值观念及行为准则。 4、非正式组织:是人们在共同工作中,由于兴趣、感情或归属等因素进而构成的组织体系。"非正式组织"的作用是保护工人免受内部成员的疏忽所造成的损失,保护工人免受管理人员的干涉。 五、简答题: 1、何谓管理?它的基本的特征是什么? 答:在社会活动中,一定的人或组织依据所拥有的权力,通过实施既定措施,对人力、物力、财力及其他资源进行协调或处理,以达到预期目标的活动过程。 它的基本的特征是: (1)、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实现预期目标。 (2)、管理的本质是协调。 (3)、协调必定产生在社会组织之中。 (4)、协调的中心是人。 (5)、协调的方法是多样的,需要定性的理论和经验,也需要定量的专门技术。 2、简述人员配备的基本原则。 答:(1)因事择人的原则。要使工作卓有成效地完成,要求工作者具备相应的知识和能力。因事择人是人员配备的首要原则。 (2)因材器用的原则。只有根据人的特点来安排工作,才能使人的潜能得到最充分的发挥,

管理学复习要点整理.doc

?判断题和选择题涉及课程的所有内容,以要求“理解、掌握”的知识为主。 ?问答题以要求“掌握”的理论知识为主,要求能对有关的理论耍点作必要的阐述。 ?论述题以要求“掌握”的理论知识为主,要求掌握有关的理论要点并能综合分析运用。?案例分析论述题主要考核运用理论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求思路清晰,切屮问题要害,有自己的见解,分析阐述充分,文笔流畅。 第_章管理与管理学 【了解】管理的重要性及其作用:1、一种社会现象或文化现象2、管理和技术是促进社会和经济发展的两只车轮3、中国20多年改革开放的实践,验证了管理的必要性 【了解】管理学的研究方法 ?按普遍性程度不同:具体管理方法;一般管理方法;哲学管理方法 ?按职能类别:预测方法、决策方法、计划方法、组织方法、指挥方法、控制方法、激励方法?按所用方法定量化程度:定性管理方法、定量管理方法................ 等等…… 【了解】管理学科体系结构: 悸理层次维【高层管理——战略管理层;中层管理——战术管理层;棊层管理一一作业管理层】 悸理领域维【业务管理、人事管理、财务管理】 管理过程维【计划、组织、领导、控制】 [理解]管理 ?含义:1)管理是一种冇意识、冇组织的群体活动;2)管理是围绕着某一共同II标进行的;3)管理是一个动态的协调过程,贯穿始终;4)管理包括一系列相互关联的职能;5)管理工作强调冇效合理的利川资源,确保组织的效率和效果;6)管理是在特定环境下开展工作的;7)管理是人类改造世界的实践过程 ?职能:基本: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综合:决策、创新。 【理解】管理者角色理论:将管理者角色分为:人际关系方面、信息传递方面、决策制定方面【理解】管理学的特点:一般性、综合性、模糊性、实践性 【理解】管理的二重性理论: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意义:①既要合理组织生产力,又要努力改善生产关系②管理人员既应具备组织生产力的技术知识和能力,乂需要具备处理人际关系的知识和技能③全而地认识国外管理理论和经验 第二章管理思想的演进 【了解】中国古代管理思想 ⑴儒家1)民本思想2)中庸3)人和4)义利观5)教育观 ⑵道家1)无为而治2)以弱胜强3)善下 ⑶墨家1)管理目标一一民富治国2)人际关系——兼相爱交相利3)用人之道——尚贤4)行政管理——尚同5)消费原则——节用 ⑷法家“以法治国”、“富国以农”、“用人唯贤” ⑸商家重视市场预测、商业经营策略及索质。 ⑹《孙子兵法》“五事”、“五徳” 【了解】当代西方管理思想 ?七S管理分子图理论 ?企业文化理论 ? K理论 ?组织生命周期理论

管理学原理复习重点

1.管理者组织重要的原因:复杂的,不确定的,混乱的时代;对工作的顺利完成至 关重要; 有助于提高员工的生产率和忠诚度。 2.管理能力对创造组织的价值观很重要。 3.管理者:通过协调和监管其他人的活动以达到组织目标,承担与协调和监管他人 工作无关的其他工作任务。(基层,中层,高层) 4.组织:对人员的一种精心安排,以实现某个特定的目的 5.组织的三项特征:一个明确的目标;由人员组成;一种精细的结构。 6.管理:协调和监管他人的工作活动,从而使他们有效率,有效果的完成工作。 7.效率:尽可能少的投入获得尽可能多的产出;正确的做事(不浪费资源),涉及 做事方法。 8.效果:所从事的工作活动有助于组织达到目标;做正确的事(高目标达成),涉 及结果。 9.效益:用正确的方法做正确的事,强调决策。 10.管理四项只能:计划,组织,领导,控制。 11.计划:定义目标,确定战略,制定计划以协调活动。 12.组织:决定需要做什么,怎么做,谁去做。 13.领导:指导和激励所有的群体和个人,解决冲突。

14.控制:监控活动以确保他们按计划完成。 15.亨利·明茨伯格管理角色:管理者按照人们的预期在实践中展示的具体行为或表现。(周密的思考,实际的做法) 16.人际关系角色:人与人的关系,其他礼仪性和象征性的职责(挂名首脑,领导者,联络者) 17.信息传递角色:涉及收集,接受和传播信息(监听者,传播者,发言人) 18.决策制定角色:需要做出决策或选择(企业家,混乱驾驭者,资源分配者,谈判者) 19.管理就是影响行为,有三种方式:对行为进行管理,对采取行动的人员,对推动人们采取行动的信息。 20.罗伯特·卡茨管理技能:技术技能,人际技能,概念技能。 21.技术技能:熟练完成特定工作所需的特定领域的知识和技术。(基层重要) 22.人际技能:包括自己单独或在团队中与其他人和睦相处的能力。(都重要) 23.概念技能:管理者用来对抽象复杂的情况进行思考和概念化的技能。(高层重要) 24.一些重要的管理技能:管理人力资本,激发员工的认同感,管理变革,对工作进行组织并且使之顺利完成,更好地把握工作中社会和心理层面的内容,使用目标明确的人际关系网络,管理决策过程,管理战略和创新,管理物流和技术。 附加模块一

管理学基础复习资料

第一章 1、什么是管理?管理的基本特征是什么?P11 答:管理是管理者为了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个人发展和社会责任,运用管理职能进行协调的过程。 特征:A管理是人类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B管理应当是有效地C管理的本质是协调D 协调是运用各种管理职能的过程。 2、管理活动具有哪些基本职能?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P13 答:职能:决策、组织、领导、控制、创新 关系:A从计划开始,经过组织、领导到控制结束B各职能之间相互渗透,控制导致新的计划,如此循环,推向前进C创新是轴心的地位,是推动管理循环的原动力。 3、分析管理二重性的基本内容P16 答:A.自然属性:a.管理的出现是由人的活动特点决定的。 b.管理也是社会劳动过程中的一种特殊职能。 c.管理也是生产力。 d.管理的上述性质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也不因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的不同而有所改变,这完全是一种客观存在,因此我们称之为管理的自然属性。 B.社会属性:a.管理从来就是为统治阶级、为生产资料的所有者服务的,是一定社会生产关系的反应。 b.管理的社会属性多元化:1)随着科技和全球化的发展,组织规模扩大使管理的复杂性大大提高。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通过股份制的组织形式,企业资本所有者——股东不再直接管理企业。 2)西方发达国家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但是贫富差距悬殊,社会出现了中产阶级,部分职工持有企业股票。社会财富从工业化初期的金字塔结构变为两头小中间大的橄榄形结构。 3)几乎多有国家已经进入或者正在进入市场经济轨道。所有国家都在使用市场、法律、行政手段进行宏观经济调控。 4)公众对各社会组织提供的商品服务抱挑剔态度,形成了消协和各种保护组织,迫使管理者考虑消费者利益和生态保护。 4、一个有效的管理者需要扮演哪些角色?具备什么技能?P21 角色:A.人际角色(代表人、领导者、联络信息角色) B.信息角色(监督者、传播者、发言人) C.决策角色(企业家、干扰应对者、资源分配者、谈判者) 技能:技术技能、人际技能、概念技能(越往高层,概念技能所占的比例越大,技术技能所占的比例越小) 5.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及其方法? 研究对象:以各种管理工作中普遍使用的原理和方法作为研究对象 研究方法:归纳法、实验法、演绎法 第三章 1、什么是系统?什么是系统原理? 答:系统是指由若干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部分组成,在一定环境中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系统原理:(1)整体性原理(2)动态性原理(3)开放性原理(4)环境适应性原理(5)综合性原理 2、什么是管理原理?有何特征?

《管理学原理》期末考试题A卷及答案

管理学原理试题及答案1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下列原理中,属于人员配备工作原理的是( ) A.xx原理 B.目标统一原理 C.责权利一致原理 D.命令一致原理 2.20世纪初,提出图表系统法的人是( ) A.甘特 B.泰罗 C.维纳 D.穆登 3.管理控制工作的基本目的是( ) A.维持现状 B.打破现状 C.改变现状 D.实现创新 4.管理的主体是( ) A.企业家 B.全体员工 C.高层管理者 D.管理者 5.利用过去的资料来预测未来状态的方法是( ) A.因果xx B.外推xx C.德尔菲xx D.头脑风暴xx 6.大凡认为管理过程学派的创始人是( )

A.泰罗 B.xx C.xx D.xx 7.下列哪种组织结构又称为“斯隆模型“( ) A.多维立体结构 B.矩阵结构 C.职能型 D.事业部制 8.双因素理论中的双因素指的是( ) A.人和物的因素 B.信息与环境的因素 C.保健因素与激励因素 D.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 9.利克特的管理模式认为,极有成就的管理者大凡采用的管理方法是( )A.利用-命令B.温柔-命令 C.集体参与 D.商议式 10.管理的核心是( ) A.决策 B.领导 C.激励 D.处理好人际关系 11.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出现在( ) A. 19世纪末20世纪初 B. 20世纪30年代 C. 20世纪40年代 D. 20世纪60年代 12.头脑风暴法属于( ) A.外推法 B.直观法 C.因果xx D.德尔菲xx 13.xx提出的激励理论认为( )

大学管理学复习重点教学内容

管理学 第一章(管理活动与管理理论) 一、管理的定义(名词解释或简答题) 管理是指组织为了达到个人无法实现的目标,通过各项职能活动,合理分配、协调相关资源的过程。 (一)对管理定义可作进一步解释 1.管理的载体是组织,组织包括企事业单位、国家机关等。 2.管理的本质是合理分配和协调各种资源的过程。 3.管理的对象,是相关资源,即包括人力资源在内的一切可以调用的资源。包括原材料、人员、资金和土地等,其中,人员是最重要的。 4.管理的职能活动,包括信息、决策、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和创新。 5.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实现既定的目标。 二、管理者的角色与技能 (一)十种角色(选择题) 亨利?明茨伯格研究发现管理者扮演着十种角色,可归为三大类:人际角色:代表人、领导者和联络者;信息角色:监督人、传播者和发言人;决策角色:企业家、冲突管理者、资源分配者和谈判者。

(二)管理者要具备三类技能 1.技术技能是指管理者掌握和熟悉特定专业领域中的过程、惯例、技术和工具的能力; 2.人际技能是指成功地与别人打交道并与别人沟通的能力; 3.概念技能是指产生新想法并加以处理,以及将关系抽象化的思维能力。 三、霍桑实验(简答) 梅奥原籍澳大利亚,后移居美国。领导了霍桑实验人际关系学说: 1.工人是社会人,而不是经济人。梅奥认为工人是社会人,除了物质需求外,还有社会、心理等方面的需求,因此不能忽视社会和心理因素对工人工作积极性的影响。 2.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非正式组织以它独特的感情、规范和倾向,左右着成员的行为,与正式组织相互依存,对生产率有重大影响。 3.生产率主要取决于工人的工作态度以及他和周围人的关系。提高生产率的主要途径是提高工人的满足度,即工人对社会因素,特别是人际关系的满足程度。 四、学习型组织(名词解释) 学习型组织是指具有持续不断学习、适应和变革能力的组织。

管理学原理与方法(周三多第五版)复习重点与笔记

管理学原理与方法(周三多第五版) 总论 人类活动的特点:目的性,依存性,知识性 管理的概念:管理是管理者为了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目的性有效性协调性过程性)1:管理是人类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2:管理应当是有效的。 3:管理的本质是协调。4:协调是运用各种管理职能的过程。 管理的职能:决策、组织、领导、控制、创新,是一切管理活动最基本的职能。 1:决策:所有管理者必须制定符合并支持组织的总体战略目标。(制定目标、行动) 2:组织:设计岗位,授权分工,使整个组织协调地运转。(设计、授权) 3:领导:指导人们的行为,通过沟通增强互相理解,统一思想和行动,激励成员自觉地为实现组织目标共同努力。(指导、沟通、激励) 4:控制:使实践活动符合于计划,计划是控制的标准。(衡量、纠偏) 5:创新:与其他职能结合中表现。 管理二重性:1、管理的自然属性--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也不因社会制度形态的不同而有所改变,这完全是一种客观存在。 2、管理的社会属性--反映社会关系 管理者的角色:明茨伯格这十种角色可归入三类。 人际角色:代表人角色、领导人角色、联络者角色 信息角色:监督者、发言人、传播人 决策角色:企业家、干扰对付者、资源分配者、谈判者 管理者三种技能:卡次 1:技术技能,运用管理者所监督的专业领域中的过程、惯例、技术和工具的能力。 2:人际技能,成功地与人打交道并与人沟通的能力。 3:概念技能,把观点设想出来并加以处理以及将关系抽象化的精神能力。 管理学的研究方法:归纳法、试验法、演绎法 中国传统管理思想的要点: 1:宏观管理的治国学--(财政赋税、人口管理、货币管理、等) 2:微观管理的治生学--(农副业、手工业、运输、建筑工程等) 顺道、重人、人和、守信、利器、求实、对策、节俭、法治 西方早期思想产生的三个人物:亚当斯密巴贝奇罗伯特欧文 泰罗创立的科学管理理论 主要观点:1:科学管理的根本目的--谋求最高工作效率 2:达到最高效率的重要手段--用科学的管理方法代替旧的经验方法 3:实施科学管理的核心问题-要求管理人员和工人双方在精神上和思想上来一个彻底的改变提出的以下管理制度:1:对工人提出科学的操作方法,以便合理利用工时,提高效率 2:在工资制度上实行差别计件制3:对工人进行科学的选择,培训和提高 4:制定科学的工艺规程5:使管理和劳动分离 评价:1:它冲破了传统地落后地经验管理办法,将科学引进了管理领域,创立了一套具体地科学管理方法 2:科学地管理方法和科学地操作程序使生产效率提高了二三倍,推动了生产地发展,适应了资本主义地发展。 3:由于管理职能于执行职能地分离,企业中开始有一些人专门从事管理工作 4:泰罗把人看成会说话的机器,只能按照管理人员的决定、指示、命令执行劳动,在体力

管理学基础复习要点.docx

《管理学基础》辅导 第一章管理与管理学 一、管理的含义 木教材将管理定义为:管理是管理者为有效地达到组织目标,对组织资源和组织活动有意识、有组织、不断地进行的协调活动。这个概念包含以下儿层意思: 1.管理是一种有意识、有组织的群体活动。 2?管理是一个动态的协调过程。 3.管理的口的在于有效地达到组织目标,在于捉高组织活动的成效。 4.管理的对象是纟fl织资源和组织活动。 二、管理的性质 管理作为一种特殊的实践活动,具有其独特的性质。 1.竹理的二垂性 管理的二重性理论认为,管理一方面具有同生产力、社会化大主产相联系的自然屈性; 另一方而,乂具有同生产关系、社会制度相联系的社会属性。 2.管理的科学性 管理的科学性是指管理作为一个活动过程,其间存在着一系列基木的客观规律,有一套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科学的方法论。 3.管理的艺术性 管理的艺术性就是强调管理的实践性。它强调,管理活动除了要掌握一定的理论和方法外,还要冇灵活地运用这些知识和技能的技巧和诀窍。 三、管理职能 管理职能就是管理的职责和权限。教材认为,管理的职能应包括下述儿个方血: 1.计划。计划是事先对耒来行为所作的安排,它是管理的首要职能。 2.组织。组织是管理的基础性工作。其主要内容是:设置组织部门;确定各部门的工作标准、职权、职责;制定各部门之间的关系及联系方式和规范等等。 3.领导。领导职能贯穿于整个管理活动中。组织的高层、中层和基层领导都担负着领导职能。 4.控制。控制的实质就是使实践活动符合于计划,计划是控制的标准。 四、管理者的分类 每个管理者都处于不同的管理岗位上,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对他们进行分类。 1.按管理者所处的层次可以分为:高层管理者、中层管理者和基层管理者。 作为一名管理者,不论处于组织的哪一层次,其履行的管理职能都包括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儿个方面,只是履行职能的重点和程度不同。另外,对于同一管理职能,不同层次的管理者所从事的具体管理工作的内涵也不完全相同。 2.按管理者所处的活动领域可以分为:企业管理者、政府部门管理者和其他部门管理 者。 五、管理者角色 加拿大学者亨利?明茨伯格通过实证研究发现:管理者在组织中扮演着十种角色,这十种角色可被归入三人类,即人际关系角色、信息角色和决策角色。请参见下表:

管理学原理期末考试A卷及答案

管理学原理期末考试A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 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管理的主体是() A.员工B.管理工作 C.组织D.管理者 2.在个人道德发展阶段中,个人已做出明确的努力,摆脱其所属团体或社会权威,确定自己的道德准则,这属于() A.前惯例阶段B.惯例阶段 C.后惯例阶段D.原则阶段 3.陈述“企业是干什么的”和“应该干什么”是指企业的() A.使命B.目标 C.政策D.程序 4.计划工作的真正起点是() A.确定目标B.估量机会 C.确定前提条件D.确定可供选择的方案 5.企业利用过去的资料预测未来状态的方法是() A.外推法B.内推法 C.因果法D.直观法 6.“l+1>2”体现了系统特性中的() A.目的性B.整体性 C.开放性D.交换性 7.被后人尊称为“管理过程理论之父”的是() A.法约尔B.韦伯 C.泰罗D.梅奥 8.通过分析、比较和研究各种各样成功和失败的管理经验,抽象出管理的一般性的结论或原理的是哪一个学派的观点() A.社会合作学派B.经验或案例学派 C.决策学派D.权变学派 9.在决策或处理问题时,组织用来指导和沟通思想、行动的方针和明文规定是()A.使命B.战略 C.政策D.程序 10.随着企业实力的增强,某家电生产企业将其经营业务扩展到医药、金融、餐饮等领域,这种做法属于() A.集中多元化B.横向多元化 C.同心多元化D.混合多元化 11.“确立一种正式的、用来协调各种活动和任务的框架,以便明确人们在其中各自所扮演的角色和所起的作用。”这属于管理的哪项职能() A.计划B.组织 C.领导D.控制 12.下列不属于 战略管理特点的是() ... A.系统性B.长远预见性

天津大学2014现代管理学复习重点答案

1、简述管理的普遍性和重要性? 尽管管理在各行各业、各种组织中都有其专业的特点,但任何组织都有其目标,都有一定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都力求以尽可能少的消耗来正确地完成组织目标,充分利用其资源,都要运用管理,通过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决策、激励与创新这些管理职能来进行。这些管理的基本活动对任何组织都有着普遍性。同时,管理是保证作业活动实现组织目标的手段,任何组织,小至家庭大至国家都需要管理。管理的重要性伴随着组织规模的扩大和作业活动的复杂化而愈益明显。在当今时代,先进的管理和先进的科学技术一起构成了推动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两个车轮”。就像没有先进的科学技术,作业活动乃至管理活动无法有效地开展一样,没有高水平的管理相配合,任何先进的科学技术都难以充分地发挥作用,而且,科学技术愈是先进,对管理的要求也就愈高。 2、组织的一般环境和任务环境包含哪些因素? 组织的一般环境,也可以说是组织的大环境,包括政治环境、法律环境、经济环境、科技环境、社会文化环境、自然环境和国际环境等。 组织的任务环境是指对该组织具有直接的、特殊的和经常性影响的环境因素,包括用户、竞争对手、同盟者、供应者、运输部门、中间商与批发商、业务主管部门、税务财政部门以及企业所在社区等要素,其中最主要的是顾客、供应者、竞争者和同盟者。 3、法约尔对组织管理理论的贡献包括哪几个方面 法约尔的组织管理理论的重要贡献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提出了著名的“管理五要素”说。法约尔认为管理活动是由5种要素构成,即计划、组织、协调、指挥和控制。这是法约尔在管理学理论上最突出的贡献。它奠定了管理学的基础,建立了管理学的主要框架。 第二,提出了著名的“管理14项原则”。即分工、权力与责任、纪律、统一指挥、统一领导、公益高于私利、报酬合理、集权与分权、等级链与跳板、秩序、公正、人员的稳定、首创精神、集体精神。 4、简述霍桑试验经过及其成果。 该试验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工作场所照明试验(1924-1927年)。第二阶段:继电器装配室试验(1927年8月-1928年4月)。第三阶段:大规模访谈(1928-1931年)。第四阶段:接线板接线工作室试验(193l-1932年)。梅奥对其领导的霍桑试验进行了总结,成就了《工业文明中人的问题》一书,阐述了与古典管理理论不同的观点-人际关系学说,即工人是社会人,而不只是经济人;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生产率的提高主要取决于工人的工作态度以及他和周围人的关系。 5、管理者如何进行有效的沟通 (1)积极倾听 (2)运用反馈 (3)简化语言 (4)抑制情绪 (5)注意非言语提示 6、企业外部环境是如何影响企业内部管理的? 环境是管理行动的主要制约因素,环境分析是战略过程的关键要素,这是因为组织的环境在很大程度上规定了管理者可能的选择。成功的战略大多是那些与环境相适应的战略。每个组织的管理者都需要分析它所处的环境,需要了解市场竞争的焦点是什么,拟议中的法规会对组织有什么影响,以及组织所在地的劳动供给状况等等。重要的是准确把握环境的变化和发展趋势及其对组织的重要影响。 7、举例说明决策主体的认知错觉对决策行为的影响。

管理学原理复习提纲.doc

管理学原理复习提纲 管理:是对组织资源进行计划、组织、领导、控制以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 管理的二重性:社会属性和自然属性 管理的职能:计划、组织、领导、控制 管理者层次与管理职能的关系:任何管理者都要执行管理的各项基本只能,包括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几方面。但不同层次的管理者对各项职能履行的程度和侧重点不同。通常高层发在计划、组织和控制上的时间比基层多。同时即便是同一管理职能,不同层次的管理者所从事的具体管理工的内涵也不尽相同。就计划而言,高层管理者关注的是组织的整体长期战略规划,中层管理者关注的是中期、内部性的管理性计划,基层管理则更侧重于短期的业务与作业计划。 管理者:是指一个组织中,按照组织的目的,指挥别人活动的人。 管理者角色:1)人际关系角色:包含了管理者与上下级、组织外的利益相关方面的职责。具体体现为挂名首脑、领导者和联络者三种角色。2)信息传递角色:包括收集、接受和传播信息。具体体现为监听者、传播者和发言人三种角色。3)决策制定角色:包括做出各类决策的诸项活动。具体体现为创业者角色、混乱驾驭者角色、资源分配者角色、谈判者。管理者的基本职能:概念技能、人际技能和技术技能 (简)泰勒科学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1)科学管理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工作的效率2)达到最高工作效率的重要手段,是用科学的管理方法代替旧的经验管理3)实施科学管理的核心问题,是要求管理人员和工人双方在精神上和思想上来一个彻底变革。 泰勒科学管理理论的管理制度:1)制订工作定额2)实施标准化管理3)科学地挑选和培训工人4)实施刺激性的差别计件工资制度5)使计划与执行相分离 法约尔古典理论的要点:1)经营活动与管理活动2)进行管理教育和建立管理理论的必要性3)管理的原则:劳动分工、权利与责任、纪律、统一指挥、统一领导、个别利益服从整体利益、人员报酬、集中、等级系列、秩序、公平、人员稳定、首创精神、集体精神。4)管理的职能 韦伯行政理论的主要观点:1)权利论:理性——法律的权利,是行政组织体系的基础、传统的权利、超凡的权利2)2)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的特点明确的职权分工、按等级系列形成的组织、职业管理人有固定的薪金作为报酬、人员的考评和培训、遵守规则和纪律、组织中人员之间的关系是不受个人感情影响,完全以理性为准则的关系。 霍桑实验的结论:人们的生产效率不仅要受到物质条件和环境的影响,更重要的是受社会因素和心理因素等方面的影响。 人际关系学的主要观点:1)企业的职工是“社会人”2)满足工人的社会欲望,提高工人的士气,是提高生产效率的关键。3)企业中实际存在着一种“非正式组织”4)企业应采用最新型的领导方法。 “X理论”的人性假设 人生来就是懒惰的,只要可能就会逃避工作ν 人生来就缺乏进取心,不愿承担责任,宁愿听从指挥ν 人天生就以自我为中心,漠视组织需要ν 人习惯于守旧,本性就反对变革ν 只有极少数人才具有解决组织问题所需要的想象力和创造力ν 人缺乏理性,容易受外界的影响ν “Y理论”的人性假设 要求工作是人的本性ν 在适当条件下,人们不但愿意,而且能够主动承担责任ν

最新管理学基础知识点整理

管理学知识归纳 1管理:通过协调和监督他人的活动,有效率和有效果的完成工作。(书上) 管理是一个协调工作活动的过程,以便能够有效率、有效果的同他人一起或通过他人实现组织的目标(课件) 管理的职能:计划、组织、领导、协调和控制。 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建立和强化企业的核心利润源,谋取企业长期的、稳定的、增长的利润; 管理是一种过程:计划、组织、领导、协调和控制组织机构内的人员以及其它资源以实现组织机构所要达到的目的和目标的过程。 管理的本质是合理分配和协调各种资源的过程。 管理的要素: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管理活动;管理目标 衡量指标:效率:尽可能少的投入获得尽可能多的产出。(做事的方式)——做正确的事 效果:所从事的工作和活动有助于组织达到其目标。(做事的结果)——正确的做事 2影响管理幅度的因素 1)在被管理人员确定的情况下,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成反比,即管理幅度越大,则管理层次越少; 2)与管理的政务和事务的难易程度和规范程度有关。管理的事务越难、越不规范,则要求管理幅度要小些 3)与管理者的水平和管理手段的先进程度有关。管理者水平高,管理手段先进,则管理幅度可大些。 4)与被管理对象有关。被管理人员素质高、责任心强,能独立胜任工作且忠于组织,则管理幅度可大些。 5)不同管理层次和工作性质。管理幅度也应有差别。 6)与组织法规健全与否有关。对于一个法规、程序健全的组织,幅度就可大些。 3霍桑试验 由哈佛大学的工业心理学教授梅奥组织进行。梅奥的结论是:行为和情绪是密切相关的;小组对个人的行为有重大的影响;小组的标准是由单个工人的产出确定的,金钱在决定小组的产出标准上小组的情绪和工作保障来说是相对次要的因素。这些结论导致在组织管理方面对人的行为因素的新的强调。 霍桑试验结果:1)管理者不但需要做计划、组织、指挥和控制工作,还要不断建立一个人际的社会机构。 2)要建立一套系统的方法使人们容易与其他群体结合。 3)管理人员的风格的重要性。 4)首创“社会人”的概念。 4组织文化:组织成员共有的价值观、行为准则、传统习俗和做事的方式,他影响了组织成员的行为方式。 七个维度:关注细节:期望员工表现出精确性、分析和关注细节的程度 成果导向:管理者关注结果或成果,而不是如何取得这些成果的程度 员工向导:管理决策中考虑结果对组织成员影响的程度 团队向导:围绕团体而不是个人来组织工作的程度 进取性:雇员富有进取性和竞争性而不是合作性的程度 稳定性:组织决策和行动强调维持现状的程度 创新与风险承受力:鼓励雇员创新并承担风险的程度 强文化:强烈支持并广泛共享基本价值观的文化。 特点:价值观广泛共享;关于“什么事重要的”,价值观传递的信息是一致的;大多数员工能讲述关于公司历史或影响的故事;员工强烈认同价值观;共有价值观与行为之间存在密切联系。 优点:雇员对组织的承诺更多一些;提高绩效(快速反应并解决问题) 缺点:妨碍员工进行新的尝试,特别是在处于快速变革时期时。 5目标管理 一个组织成员共同确定组织目标并依据这些目标的达成与否来评估员工绩效的过程

管理学原理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 管理 目标管理 预测 决策 人员配备 激励 控制 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管理的性质不包括() A.二重性 B.科学性 C.理论性 D.艺术性 2.人们常说,身体是“三分治七分养”,对于这件事() A.反馈控制比前馈控制更重要B.现场控制比反馈控制更重要 C.反馈控制比现场控制更重要D.前馈控制比反馈控制更重要 3.打电话请供应商来换一台同目前用坏的机器一样的设备,这是设备的简单替换问题,需要的管理技能主要是() A. 概念技能和技术技能 B.人际技能和技术技能 C.技术技能 D.人际技能和概念技能 4.差别计件工资制是()的内容之一。 A.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B.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 C.韦伯的行政管理理论D.现代管理理论 5.没有一个固定的信息中心,成员之间总是互相传递信息的是() A.园型沟通B.Y型沟通 C.全通道型沟通D.轮型沟通 6. 根据计划的明确性,可以将计划分为() A.长期计划、中期计划和短期计划B.战略性计划和战术性计划 C.具体性计划和指导性计划D.程序性计划和非程序性计划

7.()是指企业在计划期内反映有预计现金收支、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的预算。 A.经营预算B.投资预算 C.财务预算D.成本预算 8.目标的制定要有一定的高度和难度,这体现了目标的() A. 差异性B.层次性 C. 时间性D.先进性 9.某企业制造并销售单一成品,固定成本总额为60万元,产品售价为每件30元,单位变动成本为10元,该企业的盈亏平衡时的产量为() A. 3000 B.2000 C. 30000 D.20000 10.按照决策的主体,可以将决策分为() A. 长期决策和短期决策B.个体决策和群体决策 C. 程序化和非程序化决策D.确定型、风险型和不确定型决策 11.下列关于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的描述正确的是() A.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共同决定组织规模 B. 为了保证管理效果,管理幅度越大越好 C.当组织规模一定时,管理幅度与管理规模成正比关系 D.管理幅度越窄,管理层次就越多,组织结构就呈扁平型 12.如何留住人才、减少人才的流失、发挥人才优势,这体现的是领导艺术中的() A.授权艺术B.决策艺术 C.用人艺术D.创新艺术 13.对应试者进行全面的考核和考察,避免以偏概全,这是指人员招聘和选拔原则中的() A.全面考核原则B.公开招聘原则 C.择优录取原则D.公平竞争原则 14.一个企业的精神文化是指() A.厂容厂貌B.职工风貌 C.沉淀于企业职工心里的意识形态D.产品形象 15.领导生命周期理论是()的典型代表 A.领导特质理论B.领导行为理论

大一管理学原理复习要点

管理学要点 第一章管理与管理学 1.管理的定义 管理是管理者为了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个人发展和社会责任,运用管理职能进行协调的过程(目的性有效性协调性过程性) 2.管理的四层内涵: 1.管理是人类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 2.管理应当是有效的 3.管理的本质是协调 4.协调是运用各种管理职能的过程 3.管理的职能 (1)决策:制定目标并确定为达成这些目标所必须的行动。 (2)组织:根据工作的要求与人员的特点,设计岗位,通过授权和分工将适当的人员安排在适当的岗位上,用制度规定各个职员的职责和上下左右的相互关联,形成一个有机的组织结构,使整个组织协调地运转。 (3)领导:就是管理者利用组织赋予的职权和自身拥有的权利去指挥、影响和激励组织成员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努力工作的一种具有很强艺术性的管理活动。 (4)控制:实质是使实践活动符合于计划,计划就是控制的标准。 (5)创新:就是使组织的工作不断地有所改进,有所革新。 4.管理的两重性 (1)自然属性:人与自然的关系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也不因社会制度形态的不同而有所改变,这完全是一种客观存在。 (2)社会属性:反映社会关系以及社会制度 5.管理角色学派代表人物:亨利·明茨伯格 6.管理者的角色 (1)人际角色(代表人、领导者、联络者)(2)信息角色(监督者、传播者、发言人)(3)决策角色(企业家、干扰应对者、资源分配者、谈判者) 7.管理者的技能 (1)技术技能:运用管理者所监督的专业领域中的过程、惯例、技术和工具的能力。 (2)人际技能:指“成功地与别人打交道并与别人沟通的能力” (3)概念技能:把观点设想出来并加以处理以及将关系抽象化额精神能力。 8.管理者面临的挑战 (1)信息网络化(2)经济全球化(3)知识资源化(4)管理人本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