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 题目:上善若水任方圆 关于 话题
关于上善若水的作文6篇

关于上善若水的作文6篇篇一:湖北高考作文——“上善若水任方圆”“上善若水任方圆”,提倡的是一种水文化。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仁者静,智者动”。
灵活的不断变化运动的“水”,给了人们不尽的启示和无穷的力量;正如老子所说,“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
”“任方圆”,“任”字极为关键。
它不是“放任”,也不是“任凭”;而是“适应”、“顺应”;这“适应”与“顺应”是主动的,积极的自然而然的,无任何勉强和牵强之嫌。
“方圆”是客观存在,是千变万化的客观事物,是千奇百怪的社会现实,是瞬息万变的时势境况。
所以,只得主动适应,积极应对,顺应其固有规律“与其同行”。
“方圆之用,各得其妙。
”“妙”在何处?妙在有时是以“方”对“方”,以“圆”对“圆”;有时却又反其道而行之,“方”对“圆”,以“圆”对“方”。
许多事物,看其形似,实则神异。
而本质相同的事物却又在外在的表现形式上各呈异彩。
“透过现象看本质”说的就是这个中道理。
“看菜吃饭”,“量体裁衣”,“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说的都是方圆之法的妙用。
“方圆虽异器,功用信俱呈。
”这其中的“器”,可以说是事物,问题,麻烦,也可以说是对待事物的态度,处理问题的方法,解决麻烦的心态、策略、措施、途径等等。
“俱呈”,是特征鲜明,原因清楚,路径明晰。
中国有句古话,“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
”知道事物的特征,知道问题的根源,知道麻烦形成的路径,叫做“知彼”;也知道自己的长处,自己的本领,自己的智慧和机巧,叫做“知己”。
物有所长,事有所短。
但是,其“功用”都是客观存在的。
“物无所弃”,“物尽其用”,说明了客观存在的合理的普遍性;用其所长,避其所短,物事互补,又揭示了客观存在的功用的特殊性。
湖北的高考作文试题倡导的是一种朴素的辩证的古老文化,但要弘扬的却是道家的思想精髓——一种超越时代的生活智慧和求是精神,以启迪人们达到一种完全可以超越自我,超越现实,超越社会的人生境界。
篇二:上善若水任方圆的作文做事要方,做人要圆。
历年高考优秀作文:上善若水任方圆

历年高考优秀作文:上善若水任方圆“上善若水”这四个字,语出《老子》:“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意思是说,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样,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
人的品格应该像水一样,做事情行云流水,静止如水,不为名利所动,始终保持平和的心态,不为任何外界事物所影响。
而“任方圆”则是指,无论外界环境如何变化,无论是方是圆,都能从容应对,不被束缚。
这是一种处世哲学,一种生活态度,更是一种高尚的人格修养。
在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里,我们每个人都在为自己的生活奔波,面对各种各样的挑战和困难。
有时候,我们会被外界的压力和困境所困扰,感到无所适从。
这个时候,如果我们能像水一样,保持一颗平静的心,就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走出困境。
水,无形无状,却能包容万物。
它能流淌进任何一个角落,无论是高山还是低谷,都无法阻挡它的前进。
同样地,我们在生活中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和困难,但是只要我们有决心和勇气,就能够克服一切困难,达到自己的目标。
“上善若水任方圆”也是一种人生的智慧。
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和事,有顺境也有逆境。
如果我们能够像水一样,保持一颗平常心,不被外界的干扰所影响,那么我们就能够在这个世界上立足,成为一个真正优秀的人。
同时,“上善若水任方圆”也告诉我们要保持谦逊和低调。
水虽然有着巨大的力量,但它从不炫耀自己,总是默默地流淌,滋润着万物。
我们也应该像水一样,不要过于张扬自己,要学会谦逊和低调,这样才能赢得更多人的尊重和信任。
此外,“上善若水任方圆”还告诉我们要有包容心。
水有着极大的包容性,无论是泥沙俱下的河流,还是污水横流的水沟,它都能接纳并净化。
同样地,我们也应该有包容心,能够容纳别人的缺点和错误,帮助他们改正错误,共同进步。
最后,“上善若水任方圆”告诉我们要有坚定的信念和目标。
水虽然柔弱无形,但它有着坚定的信念和目标,它始终向着自己的目标前进,不受任何外界的干扰。
我们也应该有坚定的信念和目标,勇往直前,不断追求自己的梦想和目标。
历年高考优秀作文:善水之方圆

历年高考优秀作文:善水之方圆“上善若水任方圆”,一句简短而深邃的话语,蕴含着无尽的人生智慧。
水,无色无味,无形无态,却能以各种形态存在于世间。
它可以是潺潺流淌的小溪,欢快地穿越山林;也可以是波澜壮阔的大海,深沉而广阔。
水的这种特性,不正像人生中的方圆之道吗?方,是规矩,是原则,是不可逾越的底线。
水在流淌的过程中,遇到阻挡,会积聚力量,冲破障碍,这是水的原则。
做人也当如此,要有自己的原则和立场,在面对是非善恶时,要有坚定的判断和抉择。
古有岳飞,精忠报国,面对金兵的侵略,坚决抵抗,哪怕被奸臣诬陷,也绝不改变自己的忠心,这便是方的体现。
圆,是变通,是灵活,是顺势而为的智慧。
水在遇到弯曲的河道时,会顺着河道的走势流淌,不与环境对抗。
这启示我们在生活中要学会灵活应对,不固执己见。
比如,在工作中,当我们的方案遇到困难时,不妨换个角度思考,寻找新的解决办法,而不是一味地坚持原来的想法。
上善若水,是说最高境界的善就像水一样。
水既能在方的限制中保持前行的力量,又能在圆的变化中找到合适的路径。
历史上,蔺相如面对廉颇的挑衅,没有以硬碰硬,而是选择回避,最终感化了廉颇,成就了“将相和”的美谈。
蔺相如的退让并非懦弱,而是一种圆融的处世智慧,他坚守了国家利益这一“方”,又以宽容的姿态实现了和谐的局面。
在当今社会,我们更需要领悟上善若水任方圆的真谛。
在遵守法律法规、道德规范的基础上,灵活应对各种变化和挑战。
例如,在创新领域,既要遵循科学规律和伦理准则这一“方”,又要敢于突破传统思维的束缚,以创新的方式解决问题,这便是“圆”。
总之,“上善若水任方圆”告诉我们,在人生的旅途中,要以水为鉴,做到方中有圆,圆中有方,才能在复杂多变的世界中,保持内心的平静与坚定,实现人生的价值和意义。
随方就圆,上善若水作文

随方就圆,上善若水作文
《随方就圆,上善若水》
哎呀呀,咱今儿就来说说这“随方就圆,上善若水”。
以前我有次和朋友去爬山,那山可高啦,爬起来可费劲了!我们沿着那蜿蜒的山路往上走,嘿,这一路上的风景还真不错,有绿树,有小花,还有那叽叽喳喳叫个不停的小鸟。
走着走着呢,就遇到了一段特别崎岖的路,有好多大石头挡在那儿。
我那朋友啊,性子急,就想硬着头皮往上冲,结果呢,不小心就摔了一跤。
我看着他那狼狈样儿啊,就忍不住笑了。
我就跟他说:“咱别这么着急嘛,得像水一样呀,遇到这些石头就绕过去呗。
”他听了我的话,也觉得挺有道理。
然后我们就放慢了脚步,遇到难走的地方,就绕一下,就像水一样,随方就圆。
嘿,你还别说,这样走起来轻松多啦!而且呀,我们还发现了一些之前没注意到的美景呢,有一处小小的瀑布,水从上面流下来,可漂亮啦!
这次爬山的经历让我明白了,人生也是这样啊,不能硬挺着往前冲,有时候要学会灵活一点,就像水一样,总是能找到最合适的路。
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能以柔克刚,顺应形势。
所以呀,咱得学会这“随方就圆,上善若水”的智慧,让自己的生活过得更顺畅,更美好!哈哈!。
历年高考优秀作文:上善若水任方圆——人生之道的探索

历年高考优秀作文:上善若水任方圆——人生之道的探索“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这是老子在《道德经》中对水的赞美,也是对“上善若水任方圆”这一哲理的深刻阐释。
水,作为自然界中的基本元素,以其独特的品质和形态,向我们展示了何为至善之境,何为随遇而安的人生态度。
本文将探讨“上善若水任方圆”的内涵及其对现代社会的启示。
首先,“上善若水”教导我们要有包容之心。
水无常形,它随遇而安,适应各种环境,不论是高山峡谷还是平原洼地,水都能流淌其中,润物无声。
这种包容性,正是我们在多元化的社会中所需要的品质。
面对不同的人际关系、文化背景和工作环境,我们应该学会像水一样,以开放的心态去接受和适应,而不是一味排斥或抗拒。
其次,“上善若水”告诉我们要有谦逊之德。
水虽柔软,却能滴水穿石,它从不炫耀自己的力量,而是默默奉献,滋润万物。
我们在生活中也应保持谦逊的态度,不骄不躁,踏实做事,诚恳待人。
只有真正放下身段,才能学到更多知识,积累更多经验,从而在人生道路上不断进步。
再来看“任方圆”,这意味着无论身处何种环境,我们都要保持内心的平和与坚韧。
方圆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极具象征意义的形状,代表着规矩与变化。
水在方圆之中,依然能够保持自我,自由流淌。
同样,我们在面对生活中的种种规矩和变化时,也要学会保持内心的平和与坚韧,不被外界所左右,始终坚持自己的原则和信念。
此外,“上善若水任方圆”还提醒我们要有智慧去应对生活中的挑战。
水在遇到障碍物时,会选择绕过或者积聚力量冲破障碍,这种智慧值得我们学习。
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难免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挑战,这时就需要我们运用智慧去分析问题,找到最佳的解决方案,而不是盲目冲动或者消极逃避。
最后,“上善若水任方圆”是一种生活态度,更是一种人生境界。
它告诉我们,在追求个人发展和实现自我价值的过程中,要保持一颗善良、谦逊、坚韧而智慧的心。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立足脚跟,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
上善若水任方圆作文900字

上善若水任方圆作文900字上善若水任方圆作文900字(通用11篇)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借助作文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
那么一般作文是怎么写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上善若水任方圆作文900字(通用11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上善若水任方圆作文900字篇1“上善若水……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夫唯不争,故天尤。
”千年前的老子,尊于自然,敬于万物。
集一身智慧的他说:人性如水,养育万物,非争高利,非好权势。
水可刚,汹涌如它使百年大堤毁于一旦,水可柔,温暖是它悄然抚过田野平原。
细细一想,上善若水任方圆,这是水的智慧,更是人的境界。
人性如水。
似水韧,似水狂,似水容,似水善,刚柔并济,可谓人上之人。
“方”是刚烈,透着一股暗暗的狠劲。
九曲黄河,越过何多艰难,何多诱惑。
哪一脉山川悍然阻挡它的前行,哪一处沟壑让它迂回百转,奔腾赴海的念头却不曾动摇,大有“抽刀断水水更流”之势。
是水,波波浪花翻涌,激起五尺白浪,是水,浪浪凶狠搏杀,巨礁终是百孔千疮。
水的方,是人自身的追求。
元代政治家许衡,即使在酷暑下口渴难耐,也不愿摘乡野人家的梨解渴,一句“乱世之下,梨无主,吾心岂无主?”浩然一身正气。
文天祥抗敌被俘,历经磨难,仍不折傲骨一心为国,芳名万世。
苏秦寒窗苦读,春来冬去,怎奈困意长袭,既对自己“头悬梁,锥刺股”,博览群书。
越王勾践置胆于座,饮食尝之,预以不忘亡国之耻,意志不移,终复繁华。
对于自我的狠毒,终让水威力无比,汇河成海,浩浩汤汤,轰轰烈烈。
人性,亦应如此。
孟子说:“规矩,方圆之至也。
”上善若水任方圆,千古以来成大事者,非拘于一点而兀自欢喜。
遵方圆之道,循收放自如,是他们成功的共点。
“方”的刚强下,必辅以“圆”的温柔,二者相辅相成,铸就无往不胜。
“圆”是宽容,是一种气量,万物皆可融入其中。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水可映层叠山川,秀其巍峨耸立,可润江南平原,品味小家怡情,可壮淙淙小溪,包含激浊扬清,可抚一方人儿,继承一方文明。
上善若水任方圆作文范文3篇

上善若水任方圆作文范文3篇篇一:上善若水任方圆世上最柔最软的东西莫过于水,然而,正是它的无棱无角、随遇而安造就了大海博大的胸怀。
上善若水任方圆,无论世界怎样动荡,也不能改变水的安之若素的心境,也无法改变水无争无欲,不染一丝尘埃的秉性。
范仲淹曾道:“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即使被贬巴陵,他不因此而暗自神伤;尽管怀才不遇,他亦不曾因此而沮丧。
在雄伟的岳阳楼上,在浩荡的长江前,他俯瞰千山万水,遥望洞庭湖上不断变化的景观,脸上却不悲不喜,平静而淡然。
他没有像文人骚客那样因离乡背井而悲伤,因游玩山水而喜悦。
人生无常,需要一颗平常心去应对。
闲听庭前花开花落,坐看天上云卷云舒。
怀着一颗平常心去看待人生的无常,就如同把水在装容器中。
任凭容器是方是圆,水都不会因此改变它原来沉静、安定的姿态。
青山不改,绿水长流。
水在大自然中循环,由冰融化成了水,由水蒸发成了水汽,再由云朵变作大雨重回大地。
水似乎每时每刻都在以不同的形式存在于大自然中,存在于我们身边。
可无论是以怎样的状态,无论过去多少年,它始终不增不减,是那至纯至净的水。
难道我们不也该一样吗?时间在流逝,世界总是在不断地变化着,而我们都在逐渐地成长,开始适应新的环境,开始接触现实的生活。
世界太大,而我们却太渺小。
我无法改变世界,能做到的只是让自己不被世界改变,就像水一样,宁静而安然。
有人说,环境改变命运。
但命运真的是取决于环境吗?千年之前,在一片腐败污浊的官场之中,陶渊明可以毅然地选择归隐田园;在市井山村之间,汉高祖刘邦可以知人善任成就一番丰功伟业;一枝荷花尚可以濯清涟而不妖,出淤泥而不染,为什么人却做不到呢?我们可以从看到社会的腐败;我们可以看到灯红酒绿的都市里一群争名夺利的人丑陋的脸庞;我们可以看到身边种种的不公平,就如同那或方或圆的杯子将水围困在其中。
可是,水无法选择它的杯子,杯子亦无法改变水的清澈。
真正影响人的并非环境,而是心的犹豫。
如果你保持一份平静淡然的心境;如果你坚持自己的想法;如果你做好你自己,那么,这世界至少会因为你的选择稍稍改变一些。
历年高考优秀作文:方圆之间,上善若水

历年高考优秀作文:方圆之间,上善若水“上善若水任方圆”,这一句简洁而富有哲理的话语,蕴含着无尽的智慧与启示。
水,这一自然界中最为常见却又最为神奇的物质,以其独特的性质诠释着方圆之道。
方,代表着原则、规矩、正直;圆,则象征着变通、灵活、包容。
上善若水,意味着最高境界的善就如同水一般,既能坚守自身的原则与底线,又能根据外界的环境灵活变化,适应各种形态与局面。
水具有坚定的方向性。
无论前方是巨石还是狭缝,它始终朝着既定的目标——大海,奔腾而去。
这体现了水的“方”,即对目标的执着和坚守。
正如我们在追求理想的道路上,应当明确自己的方向,坚守内心的信念,不为外界的诱惑和干扰所动摇。
古往今来,无数仁人志士皆因坚守着心中的“方”而名垂青史。
苏武牧羊北海,十九年持节不屈,坚守着对大汉的忠诚;文天祥兵败被俘,宁死不屈,留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豪迈誓言,坚守着民族的气节。
他们的坚守,如同水的一往无前,令人敬仰。
然而,水并非一味地固执前行,它懂得变通。
当遇到阻碍时,水会迂回流淌,寻找新的路径。
这便是水的“圆”。
在生活中,我们也常常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挫折,此时,一味地蛮干往往难以奏效,需要我们学会灵活应对,转变思路。
比如,在解决一道数学难题时,如果常规方法行不通,不妨尝试换一种解题思路,或许就能柳暗花明。
又比如,在人际交往中,当与他人发生冲突时,与其针锋相对,不如以退为进,用包容和理解化解矛盾。
水的包容更是令人赞叹。
它能容纳万物,无论是清澈的溪流还是污浊的泥水,都能一视同仁。
这种包容的胸怀正是上善的体现。
在社会中,我们也应学会包容他人的差异和不足。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我们不能因为他人的某些不足而排斥或歧视他们,而应以包容的心态接纳他人,共同营造一个和谐的环境。
“上善若水任方圆”,告诉我们要在坚守原则的基础上,灵活变通,包容万物。
在方圆之间,把握好人生的尺度。
当今社会,竞争激烈,压力巨大。
我们既要坚守道德和法律的底线,不随波逐流,又要学会适应社会的变化,不断调整自己的心态和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善若水任方圆
方,是棱角的模样一身逆浪,傲骨嶙峋,方不负为人尊严;圆,是保护的姿态八面玲珑、海纳百川,才不泥人心险峻。
上善之所以若水,恰因水可方,一如冰刃破风斩尘,寒光毕露;亦可圆,一如细水涓涓长流,浣纱采莲。
上善若水,任方圆。
上善自然需要方正。
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人若不方正,心中迂回险滩太多,争权夺利尚不及,安能分心来为上善?一如吴国大夫伍子胥,一生为国呕心沥血、鞠躬尽瘁,哪怕伯嚭馋舌相谤,君王猜忌相毁,他亦例行刚直忠义。
哪怕举目荒芜,将被赐死,他也不过恳求留下双眼置于城墙之上,最后一次将薄了云天的刚烈托付给君王这种方正,是逆浪而上九死不悔的方正。
未有锦鲤溯流而跃,坚守向往纯净的本心,安有龙王呼风唤雨、播撒甘霖?一如戊戌六君子之一谭嗣同,直面长刀阔斧,面无惊澜,慷慨高歌: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凛然赴死。
点点碧血洒人间,若同灼灼桃花,朗映革命东去的大江,挽住了比清风易逝的人心这种方正,是傲骨嶙峋的方正。
未有梅魂凌雪不败,安有暗香浮动月黄昏,安有清气盈满乾坤四海?
上善,却还需一点圆融。
圆融并非顺水推舟,欺下媚上,极尽小人之媸,而更多地意味着用诚挚笼络人心,以胸怀包容瑕疵。
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孟浩然小隐山林数十载,虽为求仕,却也于其诗作中写意了无限山水情怀。
垂钓坐盘石,水清心亦闲,
诸多神来之笔皆昭显了名士风骨,是故而名扬天下这是诚挚的圆融。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正是因为这圆融中毫无虚情假意,放如实心木般禁得住风雨飘摇的考验。
宰相张英在家人与邻居争三尺宅基时,毫无以势压人意,反而包容了邻居的咄咄逼人,数落自家人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一言促成百年鎏芳的六尺巷,不禁让人敬服于他能容下斩浪舟舸的胸怀这是包容瑕疵的圆融。
一粒石子,将它磨成蚌珠方不会硌痛心口;一点墨污,将它改为栩栩蝇虫方不拂了画屏本意。
当人过于方正,往往于人于己过于苛求,正所谓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多一份圆融,人才可如锁有了润滑墨粉般声色清脆,难以朽坏,且让方能不刺痛人心的同时感化芸芸众生。
老子曰上善若水是因为水的不争,我看未必然。
正是因为水懂得适时控制形体的方圆才可谓之上善。
春,便化甘霖唤起生机;夏,便作滂沱化去炎方;秋,即成寒霜冻甜蔬果;冬,便引霏霏兆示丰年。
人何不能如此?面对屡禁不止的公务员考试橡皮擦作弊法,不正应化骨气为清霜紫电,一斩颓风?面对打着减负旗号将历史从中考信手拈出的教育部,难道不该横眉冷对,千夫相指?面对武汉争创全国文明城市,政府难道不该从民意做起,体察民情,而非一味贴标语,高喊口号实无作为?面对2014春晚魔术穿帮,难道不该从奚落戏谑中发表更多包容艺人的言论,为艺术多留一份尊严?
上善若水,是因为任其方圆。
人生一世,莫不该修得方圆两
面,一步一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