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虚拟校园模型构建研究

合集下载

基于CityEngine建模技术的三维虚拟校园开发与制作

基于CityEngine建模技术的三维虚拟校园开发与制作

42软件开发与应用Software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Electronic Technology & Software Engineering●项目性质:赛尔网络下一代互联网技术创新项目;项目名称:基于IPv6的AR 录取通知书设计与实现;项目编号:NGII20180610。

三维虚拟校园漫游系统以其逼真的校园环境再现能力和丰富的交互功能,在校园规划、对外宣传、帮助新生熟悉校园等方面,都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在国内外高校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笔者在赛尔网络下一代互联网创新开发项目研究中,也制作了荆楚理工学院三维校园模型。

我们最初使用3DMax 三维建模软件,花费了大量人力和时间对荆楚理工学院校园环境进行了三维建模,校园环境细节得到最大程度的还原。

虽然展示校果很好,但因模型面数巨大,程序在目前主流配置手机上都无法流畅运行,所以我们转而使用专用于大规模城市仿真的CityEngine 进行校园模型制作。

1 数据准备与处理1.1 影像数据获取建模所需的影像数据可以通过CityEngine 软件的Get Map Data 功能获取,也可以从水经注万能地图下载器等相关软件中获取。

1.2 建筑物轮廓数据如果有校园建筑的测绘地形图,我们可以直接从地形图里提取建筑物平面轮廓的CAD 数据,然后使用ArcGIS 工具,将CAD 数据转化为Shapefile 文件,设置相关属性,如楼层、屋顶、建筑名称等。

如果拿不到建筑的CAD 数据,也可以在ArcGIS 中对高分辨率的地图影像进行矢量化得到建筑物轮廓。

本次建模没有使用这两种方法,一是我们没有CAD 数据;二是高清影像图进行矢量化也不能达到所需效果。

我们采用的办法是在CityEngine 中对照影像数据绘出轮廓图和在3D Max 中参照实际建筑绘出轮廓图,然后再将轮廓图导入CityEngine ,将其转化为形状后再进行规则建模。

虚拟校园三维仿真系统关键技术研究

虚拟校园三维仿真系统关键技术研究

Ke r s vru l a p s smuain ra ; mo eig b mpc ek e l i rvn ywo d : i a m u ; i lt ; o m t c o d l ; u h c ;ra— mediig n t
O 引 言
虚拟现 实技术 是 2 O世 纪末 发 展 起 来 的 一 项 涉 及 众 多 学
中图法分类号 : P 9 . T 31 9
文献标 识码 : A
文章编号 :0 07 2 2 0 ) 22 3—3 10.04(07 1.9 40
Ke c n lg t d n3 smu ain s se o i u l a u yt h o o y su y o D i lt y t m f r a mp s e o v t c
环境 , 过 视 、 、 觉 等作 用 , 用 户 产 生 身 临其 境 感 觉 的交 通 听 触 使
互 式 视 景 仿 真 , 现 用 户 与 该 环 境 直 接 进 行 自然 交 互 。 近 几 实
年 随着 虚 拟 现 实 及 其 相 关 技 术 的 发 展 , 字 地 球 、 字 中 国 、 数 数
个 方 面工 作 :
() 维 场 景 建 模 。 即在 计 算 机 中 , 实 际 的 尺 寸 将 环 境 1三 按 中的主要建筑 物建造起来 , 成一个虚 拟环境 , 括建筑物 、 构 包 树 木 、 灯 、 划 绿 地 、 工湖 模 型 等 ; 路 规 人 () 时 驱 动 系 统 设 计 , 完 成 对 三 维 场 景 实 时 漫 游 控 制 2实 即 的 设 计 , 要 由程 序 开 发 语 言 和 视 景 开 发 库 完 成 , 括 键 盘 或 主 包
合虚 拟校 园三 维仿真 系统研 制 中的具体 工作 ,研究 了基于 Mut e lgn场景建模 和 V g i e a实时驱动 的关键技 术 , 并给 出 了虚拟校

虚拟校园三维建模的相关技术问题研究

虚拟校园三维建模的相关技术问题研究

本文著录格式:[ 1 】肖静 . 虚拟校 园三维建模 的相关技术问题研 究 U J . 软件 ,2 0 1 3 , 3 4( 1 1 ) :1 5 2
0 引言
虚拟校 园整合 了虚拟现实 ( Ⅵ )、地理信息系统 ( G I S )、
图形 图像技术 、计 算机 多媒体技术 、计算机 网络、感 知技 术等
问 的空 间关 系包括距离、俯 仰角等进行量测 。倾斜影像可与 现
有二维 G I S平台、4 D数据实现无缝结合 、叠加 ,将现有二维数
据快速扩充为三维数据,实现现有平 台的三维应用。
领 域的高新技术 , 综合应用这些技术 ,融合各个建筑单体组件地 理空 间属性 特征 ,营造 一个能够提供模拟视 听感 官刺激的具有 很强真 实感的校园场景 。 三 维场景模 型构造在整个 系统 中 占有非常重要 的地位 ,随 着对虚 拟现 实场景 中三维模型逼 真度要求 的不断提高 ,虚拟校 园 的最大难 点在 于建模和实 时绘制 ,需 要在模 型的精细程度和 绘制速度 方面取 一个折 中,既要保证一 定的绘制质量 ,又不能
软件杂志欢 迎推荐投稿 : z a z h i @1 8 8 . t o m
1 5 2
2虚拟校园的三维建模方法
三维校 园建模 可以分为建筑物建 模和地形建模 两个大类。
( 下接第 1 6 0 页)
软件 ( 您的文章得 到院士的关注 )
并结合实际应用研究 三维数字校 园设计与实现 方法 。 关键字 :虚拟校 园;三维建模 ;数据获取 ;建模方法
中图分类号 :T P 3 9 1 . 9 文献标识码 :A DO I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3 — 6 9 7 0 . 2 0 1 3 . 1 1 . 0 5 9

基于ArcGIS的三维虚拟技术在校园设计与应用方面的指南

基于ArcGIS的三维虚拟技术在校园设计与应用方面的指南
为 中心 ,从 而加入 一 系列人性 化 的功能 ,不仅 为学 院管 理提 供 的方 便 ,还 为学 生 的学 习融 入 了更多 的乐趣 ,有 利于学 校 学 风 的建设 ;以虚 拟现 实技术 作 为交互 式远程 教学 的基 础平
个总体 的设计 ,这个设计 应该包 括 以下几个 部分 :
(1 )模 型 的设 计 。建立 三 维虚 拟校 园首 先 要对 整个 校 园 内的所有 建筑 物甚 至是校 园周 边的事 物进行 建模 ,网络建 模 的工具就 是上 文我们 提到 的将 Ar c GI S 同Go o g l e 公 司的景观


引 言
二 、A r c Gl S 和A r c GI S 技术下虚拟校 园模型
2 . 1 Ar c GI S 简 介 。Ar c GI S 是E S RI 将GI S 同数 据库 、软 件
随着 我 国 高等 教 育 的普 遍 化 和 大众 化 ,各 高校 之 间 在 招 生生 源 问题产生 了激 烈 的竞 争 。随着 网络 的普及 ,越来 越 多 的家 长和 学生选 择通 过 网络来提 前熟 知所倾 向 的学 校 ,这 就 使得 高校 如何通 过 网络技 术 的宣 传和 推广 ,并根 据 自身的 特点 和定位 以及考 生 和家长 的心理 接受 性来 提高高 校在 学生 和 家长 心 目中的满 意 度 和认 可度 成 为 每个 高 校 推 广工 作 的 重 中之 重 。虚拟 校 园建 设是 依靠 网络技 术在 “ 可视 化 ”基础 上进 行 空间 、位 置 的分析 等 ,这种 通 过G I S 技术 来 加强 虚拟 校 园建设 的做法 在 近年来得 到越 来越 广泛 的重视 和发展
教学 的课程 目录和 网站 ,由局域 网工具 作校 园 网站 的链 接 , 可对各 个终 端提供 开放 性 的 、远距 离 的持续 教育 ,还可 为社 会 提供 新技 术 和高等 职业 培训 的机会 ,创造 更大 的经 济效益 与社 会效 益 。池 州学 院三 维虚拟 校 园的建设 对 于学校 各项 工 作 的开展具 有重 要 的意义 ,但是 针对 学校 尚无 三维虚 拟校 园 的 ,因此适 时建 设 三维虚 拟校 园是 十分必 须和 必要 的。本 文

基于VRML的三维虚拟校园应用研究

基于VRML的三维虚拟校园应用研究
计算机 光 盘软件 与应用
本刊约稿 C o m p u t e r C D S o f t w a r e a n d A p p l i c a  ̄ i o n s 2 0 1 3年第 O 4 期
基于 V R M L的三维虚拟校 园应用研 究
任 艳 斐 ( 濮 阳职 业 技 术 学 院 ,河 南濮 阳
考图所绘建筑物在 3 d s Ma x系统坐标系中的坐标位置,绘 制出建筑物的基本轮廓, 再在此基础绘制 出建筑物的墙体、 房 顶 、 门窗 等 。③ 因为建 筑 物各 组成 部 分材质 不 同 ,使用 材质编辑器对建筑物组成元素进行材质编辑,展现 出一个
真实 的建筑 物 。
( 4 ) 三维地图发布:使用程序来实现模型导入和通过 ( 3 ) 校园各组成部分模型的导入 。 从3 D s MA X输 出 I n t e me t 实现三维场景的漫游、导航等功能。 的校园建筑模型转换成 3 DS格式后,可以导入到 A r c G I S 4 虚拟校 园的实现 过程 的样 式管理 器 中,形 成 自己的样式 ,供后 续 的虚拟 校 园系 ( 1 ) 校 园二维 平面 图 的建 立 。 校 园二维平 面 图的制 作 统 用 。 ’
在感和 沉浸感 。相对 于二 维虚 拟校 园 , 三 维虚拟校 园更直观 形象 ,更逼近 校 园的实景 ,是虚 拟校 园建设 的革命性突破 。 三维虚 拟校 园建 立在真 实三维场 景 图的基 础上 , 浏 览者可 以 直观 的 了解校 园的各个 区域 。 浏 览者对 校 园环 境产 生身临其 境的感 觉 , 三 维虚拟校 园模拟 真实世界 ,减少 处理 时间,提 高效率 ,提供 了一个生动 的校 园空间【 l 】 。
关键 词 :VR ML;虚拟 校 园;虚 拟 现实技 术

安徽师范大学三维虚拟校园系统建设研究

安徽师范大学三维虚拟校园系统建设研究
新 基 金 ( 00 xi ) 2 1 ej 8 .  ̄ 1
[ 作者简介] 吴庆双( 90一) 男 , 18 , 湖南永州人 , 博士研究生 , 讲师 , 主要从事地理信息 系统方 面的研究 .
游 、 三维动 态交互 、 于插件 技 术 的集成 应 用框 架等 系统 实现 的 关键技 术. 据 本 文提 出的 二 基 根 建设 方案和技 术方 法 , 用 3 MA 采 D X建模 软件 制 作 了安 徽 师 范 大 学三 维校 园模 型 , 并在 V sa i l u Su i 2 0 tdo 0 8平 台下 , 于 O e G 基 p n L和 . E N T类 库 , 用 插件 式技 术 编 程 实现 了安徽 师 范 大 学三 采 维虚拟 校 园原 型 系统 , 系统 在运 行 效率 、 立性 、 实感 和 可扩展 性等 方 面取得 了较 好 的 效果 . 独 真 [ 关键 词 ] 维虚拟 校 园; 园三 维建模 ; 三 维动 态 交互 ; 件 式集 成应 用框 架 三 校 二 插 [ 图分 类号 ] P 9 . [ 献标 志码 ] [ 章 编号 ] 6 3—8 1 ( 0 2 0 0 6 0 中 T 3 19 文 A 文 17 0 2 2 1 ) 1— 0 2— 6
计与 开 发. 即基 于 校 园 三维 场 景模 型 , 据 三维 根
虚拟 校 园 系统 的 实 际 需 求 , 计 系 统 的 总 体 架 设
构、 功能 模块 和程 序 接 口 , 选 择 合 适 的平 台 编 并
程 实现 . 12 总体 架构 .
本 文结 合 安 徽 师 范 大 学 三 维 虚 拟 校 园建 设 的实 际需 求 , 析三 维 虚拟 校 园建 设 的 主要 内容 分 和 系统 的 总体架 构 , 讨校 园 三维 建模 的技 术 流 探

基于3DMAX的三维虚拟校园建模的方法研究

基于3DMAX的三维虚拟校园建模的方法研究

基于3DMAX的三维虚拟校园建模的方法研究作者:包欣王诺来源:《数字技术与应用》2012年第12期摘要:校园三维场景模型是三维虚拟校园系统的数据基础,其质量好坏直接影响到场景的逼真度和系统的运行效率,研究详细阐述了基于3DMAX软件进行校园主要建筑物三维模型构建的技术流程,并对比分析了两种三维建模方法的优缺点,提出了适用于校园三维显示的信息创建和显示方法,并对一些技术问题做了深入的探讨和研究。

关键词:虚拟校园三维模型 3DMAX中图分类号:TP39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2)12-0056-021、引言随着虚拟现实和三维GIS技术的日趋成熟,三维虚拟校园建设已成为数字校园建设的主导方向。

利用三维虚拟技术进行数字校园建设,不仅能表示空间对象间的平面关系和垂象关系,而且也能对其进行三维空间分析和操作,向人们立体展现地理空间现象,给人以最真实的感受[1]。

三维虚拟校园现实场景的生成过程具体包括实景获取、建模、场景材质设置和真实感贴图、虚拟现实系统初始化、模型对象化导入与实时呈现等5个方面,而三维建模是核心部分,其质量好坏直接影响模型效果及系统的运行情况。

本文对比分析了不同三维建模方法的特点,提出了适用于虚拟校园建设的三维模型的创建方法,并利用3DMAX软件完成了校园主要建筑物的三维模型。

2、三维建模方法的介绍及比较产生虚拟环境的基本方法主要分为基于图像和基于模型的建模技术两大类[2]。

基于模型的的方法是面向景物的几何模型的,其基础数据是景物的矢量几何数据,模型的构建可采用计算机图形学技术绘制,也可用模型构建工具建立,此方法的优点是具有高度的真实感,便于与相关空间属性相关联,缺点是数据量相对较大。

考虑研究是以校园为基础的建模,数据量相对较少,效果要求相对较高,因此基于模型的方法更利于虚拟环境的构建。

虚拟环境构建主要涉及的核心内容也是技术难点是模型构建,研究利用AutoCAD、3DMAX软件进行模型构建,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主要分为两种不同的方法,现对这两种方法进行具体的阐述和比较。

三维数字校园建设的关键技术研究

三维数字校园建设的关键技术研究

三维数字校园建设的关键技术研究作者:高顺喜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年第20期摘要:虚拟现实技术作为信息科学的一门新兴学科正日益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将虚拟现实技术应用到数字校园的建设,能把学校建设成面向校园和社会的一个超越时间和空间的虚拟数字大学。

本文在分析研究虚拟现实技术及相关理论的基础上,通过三维建模、场景优化、虚拟现实技术等技术,融合面向对象编程技术以Visual C++和Open Inventor为开发工具设计实现了三维数字校园,并对相关技术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数字校园;虚拟现实;三维建模; Open Inventor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 引言“数字校园”作为“数字地球”在校园区域的具体应用,就是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手段和工具,将校园信息按地理坐标组织构建一个数字空间,使得人们犹如现实一样不仅可以实时浏览校园基本信息,还可以对校园三维景观进行放大、缩小、查询分析和校园漫游。

目前,国内数字校园的信息化建设已经过了长时间的发展,数字校园的构建及发布已成为可能。

本文着眼于将当前较为成熟的三维建模技术、虚拟现实及相关技术整合在一起,构建出一个具有人机交互、查询功能的数字校园系统,这对最终实现校园教育过程的全面信息化有实际意义。

2 系统的结构设计思想(功能描述)数字校园系统的构建与其所要建设的内容息息相关。

它是以虚拟现实技术为核心,综合利用先进高效的数据采集技术、三维模型重建技术和计算机可视化技术而实现的。

为了实现系统三维动态可视化及实时浏览的特点,本系统主要设计了数据载入、实时浏览、属性信息查询和多媒体控制四大功能模块:(1)数据载入模块根据建筑、道路、辅助设施逐层级完成场景数据文件的读取;(2)实时浏览主要功能是通过鼠标键盘等外部设备的输入,用户可控制调节浏览的速度、视点位置、观察视角,实现多方位角度的观察;(3)属性信息查询模块提供了场景中三维实体对象的属性信息查询以满足用户信息查询的需要;(4)多媒体控制模块主要是通过语音介绍功能增强用户在系统环境中漫游时的体验感和沉浸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维虚拟校园模型构建研究作者:刘燕秦建波洪智风来源:《数字技术与应用》2011年第06期摘要:虚拟校园的设计能够提供全方位、多方式、自由控制的场景漫游;为校园规划设计创建逼真的虚拟场景;多种校园规划设计方案的比较;不同阶段、不同时期校园发展的变化比较;满足公众参与校园规划方案的需求;实施展示规划设计方案;形成标准的三维校园信息平台,为校园管理服务。

在构建虚拟校园的过程中,模型构建是基础,是建立三维虚拟校园的关键。

本文以聊城大学虚拟校园的实景为研究对象,以建立聊城大学虚拟校园为目的,探讨各类三维虚拟校园模型的构建。

关键词:虚拟校园模型虚拟现实技术中图分类号:TP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1)06-0046-021、引言三维虚拟校园作为虚拟城市建设的一部分,正倍受重视,将校园风貌用虚拟仿真实现,既可以为学校树立良好的形象,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宣传校园文化,让来访者足不出户就可浏览校园风光和有关介绍信息,体验身临其境的感受,又可以作为校园规划的辅助工具,提高校园管理的现代化水平,将其与学校的有关信息相结合后,可以提供给师生一个三维可视化的校园展示与查询环境,把学校建设成超越时空的虚拟大学。

模型构建是对校园实体对象按虚拟校园的可视化、漫游等要求进行构建的过程。

在虚拟校园系统中,模型根据空间分布特性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以场为基础的对象,如地形、土壤种类分布等,这类对象在空间上连续分布,称为地形对象;另一类是以离散实体为特性的对象,如建筑物、树、电话亭、路灯等,这类对象以独立的个体存在,称为地物对象。

模型构建是生成三维虚拟校园的第一步。

2、前期准备工作建模的前期工作主要为对模型数据的搜集整理、材质及模型单位的统一。

首先可以从学校相关部门如档案馆、基建处等获取校园的图纸资料,如学校的平面图,地形图文件、大比例尺航摄相片或卫星遥感图,建筑单体及校园规划的工程图纸文件;反映学校真实的景观纹理图内容包括建筑物、道路、水面、树木、草地、水体等等,需要注意选择不同的分辨率和精确度的数据和图片。

在本项目中,采用了实地测量的方法进行数据的统计、记录。

对每一栋楼体进行实地测量,获得数据,然后在CAD中对楼体进行平面图及立面图的绘制。

另外除了对模型数据的搜集整理,还要对虚拟场景中的所有可能用到的材质进行汇总,以方便调用,避免在合并场景时,对于不同人员制作的不同模型,材质出现混淆和丢失。

同时,要注意模型单位统一,即在3DMAX中对模型单位统一,避免模型的大小不一。

3、模型的构建虚拟校园系统中的地理对象按空间分布特性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以场为基础,在空间上连续分布的地理景观对象,如地形、地貌等;另一类是以离散实体为特性,以独立个体存在的地物对象,如建筑物、树木、路灯等。

3.1 地形地貌建模地形地貌在空间上是连续分布的,是搭建虚拟校园模型系统的基础,布置地物对象模型的依据。

地形对象三维模型的建立是开发虚拟校园必不可少的一个关键环节,对其他虚拟系统同样如此,聊城大学东西校区整体地势相对平坦,故对较平坦部分,将其简化为平面,用纹理映射来增加生动性;对地势起伏较大的部分,以校园地形几何数据为依据,根据实际地形和地貌,利用3DMAX进行建模。

其中包括桥梁、道路、地面、路沿、假山、湖泊等模型的构建。

以上均采用勾出样条线,挤出制作。

生成地形的多边形表示后,再用纹理映射来增加表达的真实性。

其中需要注意的是湖泊的构建以及水的构建,建模过程中要注意各个面的拼接要准确,否则会引起模型的局部闪烁。

湖泊的构建采用基本几何体组合的方法来增强立体感,然后在外部、地面和内面分别映射不同的纹理贴图来保证其真实感。

3.2 地物模型建模虚拟校园中的地物对象以离散实体为特性,是独立的个体而存在,这些对象因其不同的结构特点而采取不同的方式来构建其虚拟模型。

3.2.1 建筑楼体模型构建建筑楼体包括办公楼、实验楼、宿舍楼等待,这类模型的构建方法基本相似,首先根据所拍摄的建筑楼体的照片及CAD图纸确定模型的层次结构,对各层的墙体、窗户、门、栏杆、阳台等进行分析,确定建模方法。

对于建筑进行建模,可以利用BOX拼接的方法建模,也可以多边形建模。

用BOX拼接的方法来构造墙体,在有玻璃的位置留出一定位置就可以表示窗户,对楼梯的做法也使用BOX堆在一起实现的,建筑的外观都可以用BOX堆积而成,这种方法简单直观,就和建筑工人盖房子一样,一砖一瓦的堆积起来就可以了。

这种方法网格清晰,便于修改。

但是比较浪费面数,而且浪费贴图。

另一种就是用多边形建模,对多边形的点、线、面、体四个层级进行修改是建模的主要建模方法。

对点和面的编辑尤其重要,调节接点的位置可以很方便的做出建筑的外部特征,对面的编辑可以做出建筑的窗户和门,并且可以增加建筑的外部细节,对面进行挤压可以做出建筑外部的延伸部分,然后可以利用切割命令增加模型的可编辑接点和面来进行进一步操作。

这种建模方法要求有空间感比较好,这样才能把握好对接点的操作。

多边形建模优点在于模型网格结构清晰,模型整体性好,最后的模型往往只有几个个体,细节丰富,容易处理材质,节约系统资源,因此对于建筑楼体的模型建造采用编辑多边形的建模方法。

同时考虑建筑楼体的对称等各方面特点,有针对性的采用单层建模,阵列复制和镜像复制的方法进行模型建造,以便提高制作效率。

对于建筑墙体,运用样条线挤出,多边形编辑的方法构建,窗户也使用多边形编辑方法搭建。

窗、门、阳台、栏杆等同样运用多边形建模的方式制作。

由于整个校园的模型较多,运行速度较慢,这里对于窗、门、栏杆等模型也可用面加材质贴图代替,这样将节省大量的资源。

3.2.2 树木、草地、路灯和地灯等模型的构建树木的构建是整个建模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它是整个虚拟校园系统中出现次数最多的物体,因此,树木的真实度决定着整个虚拟校园的真实度。

这些都要求利用计算机图形学技术再现自然界中的景物。

但是树木的结构复杂,种类繁多,形态各异,因此对树木进行造型、绘制时存在着相当的困难。

目前,树木建模的方法一般可以分为以下几种:一是十字交叉面构建树木;二是由粒子系统来构造树木模型;三是基于图像的三维树木重建;四是基于树木生长模型过程化的方法。

在这四种方法中用十字交叉面来构建树木相对比较简单,虽然这种方法存在阴影效果不好等缺点,但从效率和效果两方面考虑,它需要的运算量也相对较少,通过特定的处理也可以达到很好的显示效果,能够满足了虚拟校园的基本要求,图形的显示速率可以得到很大的提高。

草地是校园中不可缺少的,它在校园中的覆盖面积比较大,因此在进行图片采集的时候,要针对不同的地区特点和光线特点,采集多幅图片,在赋材质的时候,要注意给草地多设几个多边形,以展示草地不同的特征。

路灯与地灯是虚拟校园中自身体积比较小的物体,但是它的存在会是整个校园看上去更加栩栩如生,路灯与地灯的结构一般十分精细,但是可以将一些部件不予构建,比如灯管内的灯泡、底座内的电源线等。

3.3 天空模型建模为了能够更加真实的表现虚拟环境,就应该为虚拟环境设置背景,加上蓝天与白云。

一般常用的一种方法是使用接近天空的淡蓝色清除场景的背景,但这种方法看起来太过平面化,简单粗糙,逼真度不高。

还可以使用球形模型来生成天空,球形模型实际上就是一个半球面。

在一个球面上进行纹理映射是比较复杂的,采用不同的映射方式会出现不同的问题,如果采用平面映射的方式,将在连接处出现纹理拉伸现象,如果采用球面映射,就可以很好的解决纹理拉伸的问题,但如果球面映射处理的不好,会在球面的极点产生纹理的聚集现象。

在此从真实感和渲染效率两个方面出发,选用了球体天空,并选用较好的纹理贴图。

4、结语模型构建的原则是快和省。

快是指只对外部可视的部分进行建模,用多边形快速构建模型的外部框架;省是指要尽量减少所使用的多边形的个数,使用最少的多边形获取相同的真实感。

在不影响外观效果的前提下,尽量合并能够合并的面,以提高制作效率,满足三维虚拟校园漫游等不同要求。

模型的建立是构建整个虚拟校园的基础,是虚拟校园和教学环境的数字化和虚拟化实现的根本,虚拟现实技术作为校园规划和设计的新方法有着良好的发展和应用前景。

国内的一些科研院校和重点院校在虚拟现实和建模技术方面已经进行了一些开发研究工作,并且积累了一定的理论和实践经验,这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因此如何吸取国内外的研究成果和经验,并结合聊城大学的校园规划和设计的自身特点,已解决研究中出现的问题,将是我们今后的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1]姜学智,李忠华.国内外虚拟现实技术的研究现状[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04,23(2).[2]汤全武.虚拟现实技术概述[J].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3.[3]张占龙,罗辞勇,何为.虚拟现实技术概述[J].计算机仿真,2005,3.[4]李志文,韩晓玲.虚拟现实技术研究现状及未来发展[J].信息技术与信息化,2005,3.[5]李自力.虚拟现实中基于图形与图像的混合建模技术[J].中国图像图形学报,2001,6(1).[6]汪娟娟,康玲.虚拟现实在数字校园中的应用[J].计算机仿真,2003,20(6).[7]唐辉,王勇,王成道.虚拟现实中复杂场景建模方法研究[J].山海铁道大学学报,2000,21(6).[8]杨建思,杜志强,彭正洪等.数字城市三维景观模型的建模技术[J].武汉大学学报,2003,36(6).[9]杨克俭,刘淑燕,陈定方.虚拟现实中的建模方法[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1,23(6).[10]盛庆红.基于图像的3D建模综述[J].测绘科技情报,2007,(04) .[11]陈阿林,胡朝晖,祁相志.校园虚拟现实三维场景建模技术及实现方法研究[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2007,24(4).基金项目聊城大学自然科学类科研项目编号:X081002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