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康复综合疗法对脑中风后遗症的治疗

合集下载

中风后认知功能障碍中医诊疗方案

中风后认知功能障碍中医诊疗方案

中风后认知功能障碍中医诊疗方案中风后认知功能障碍(post-stroke cognitive impairment, PSCI)是指发生在中风后的一种常见并且经常被忽视的后遗症。

它是指患者在中风后出现的记忆力、注意力、思维和理解能力等认知功能的障碍。

中风后认知功能障碍给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带来很大困扰,因此需要中医的诊疗方案来帮助患者改善症状。

中医治疗认知功能障碍的方案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中药调理:中医认为中风后认知功能障碍主要是脑血管的病变导致脑功能受损,因此中药调理是核心的治疗方法之一、常用的中药有黄芪、当归、白术、三七等,这些药物可以改善脑血流量、抗氧化、抗炎等作用,有助于改善认知功能。

2.针灸治疗:针灸可以通过调节机体的气血运行,促进脑血液循环,改善脑功能,起到治疗认知功能障碍的作用。

常用的穴位有百会、风池、大椎等,可以通过针刺或灸热的方式刺激这些穴位,对改善认知功能有一定的疗效。

3.药膳食疗:药膳食疗是中医治疗认知功能障碍的重要辅助方法之一、通过合理选择药膳,可以促进脑细胞的代谢,改善脑功能。

比如可以选择黄豆、黑木耳、石斛等具有滋补脑力、活血化瘀作用的食材,与其他适宜的食材搭配煮成汤或炖品,可以起到调养脑神经的作用。

4.心理疏导:中风后认知功能障碍不仅会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还会对其心理造成困扰,因此心理疏导也是治疗的重要环节。

通过与患者进行沟通、倾听其心理困扰、给予积极心理暗示等手段,帮助患者缓解焦虑、抑郁等情绪,有助于改善认知功能。

中风后认知功能障碍的中医诊疗方案是多个方面综合治疗的结果,需要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的治疗。

同时,认知功能障碍的康复过程是一个较长的过程,需要患者及家属的积极配合和耐心等待。

在治疗过程中,患者还应注意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如保持良好的作息时间,适当进行体育锻炼等,融入到治疗中,有助于促进康复效果。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脑中风后遗症的疗效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脑中风后遗症的疗效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脑中风后遗症的疗效摘要:脑中风又叫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由于其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等特点而被列为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一大元凶。

脑中风会引起神经缺失,诱发一系列后遗症,对患者生活造成影响。

西医治疗在脑中风后遗症治疗中较为常见,但效果并不显著,为此本研究观察中西医疗法的效果,总结其在治疗脑中风后遗症中的价值。

本文主要讨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脑中风后遗症的疗效。

关键词:中药;康复治疗;脑中风后遗症;疗效一、脑中风后遗症中西医结合治疗分析脑中风是一种以猝然昏扑,不省人事,半身不遂,口眼歪斜为主症的病症。

半身不遂的发生影响患者的肢体功能的发挥,给患者及家属带来诸多痛苦和负担,严重的降低了患者及家属的生存质量。

脑中风病因多为脑动脉粥样硬化,致使血管内皮及表面粗糙,严重者甚至坏死、出血,或者因硬化而致血管管腔狭窄,加之血脂粘稠致血小板易于聚集,形成血栓,血流不畅,或一时不通而引起脑部供血不足或暂时缺血而致梗阻。

西医血液变学的检测发现,中风先兆患者的血液常处于高凝状态,以浓、粘、凝、聚为其特征。

中医学认为中风病或因气血逆乱而致正气受损,或因肝肾阴虚而致气血两亏,加之风、火、痰、瘀等病理产物凝滞,最终致痰瘀互结,经脉阴滞,脑失所养。

治宜活血化瘀兼补肝肾气血,熄风通络。

中药处方中重用补肾活血兼通络之品:水蛭、蜈蚣、地龙、红花、桑枝等,兼以牛膝川断、杜仲、山茱萸、鹿茸等补肾填精;再加用钩藤、天麻、鸡血藤、白花蛇草等熄风通络。

众药合用共奏活血养血、补肾填精、熄风通络之功,且经临床验证,临床疗效显著且未见明显毒副作用。

在临床治疗中,我们应在常规西医药治疗基础之上配合中药、针刺,使脑中风后遗症的治疗更加系统全面、有效。

二、脑中风后遗症中西医结合治疗方式1、中药康复疗法对于半身不遂患者,在软瘫期间,多使用有益气活血通络作用的药汤;在硬瘫期多用有养血平肝熄风活络作用的四物汤合天麻勾藤饮。

对语言障碍者,常用有祛风化痰作用的解语丹;肾虚者合用左归饮。

中风后遗症中医诊疗方案

中风后遗症中医诊疗方案

中风后遗症(脑梗死后遗症)中医诊疗方案中医病名:中风后遗症(编码为:A07.01.01.05 )西医病名:脑梗塞后遗症(编码为:I69.300)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科研协作组起草制订的《中风病中医诊断疗效评定标准》(试行,1995年)。

主要症状:偏瘫、神识昏蒙,言语謇涩或不语,偏身感觉异常,口舌歪斜。

次要症状:头痛,眩晕,瞳神变化,饮水发呛,目偏不瞬,共济失调。

急性起病,发病前多有诱因,常有先兆症状。

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

具备2个主症以上,或1个主症、2个次症,结合起病、诱因、先兆症状、年龄等,即可确诊;不具备上述条件,结合影像学检查结果亦可确诊。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撰写组制定的《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2010年)。

(1)急性起病(2)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少数为全面神经功能缺损(3)症状和体征持续数小时以上(4)脑CT 或MRI排除脑出血和其它病变(5)脑CT或MRI有责任梗死病灶。

(二)疾病分期1.急性期:发病2周以内。

2.恢复期:发病2周至6个月。

3.后遗症期:发病6个月以后。

(三)证候诊断1.风火上扰证:眩晕头痛,面红耳赤,口苦咽干,心烦易怒,尿赤便干,舌质红绛,舌苔黄腻而干,脉弦数。

2.痰瘀阻络证:头晕目眩,痰多而黏,舌质暗淡,舌苔薄白或白腻,脉弦滑。

3.痰热腑实证:腹胀便干便秘,头痛目眩,咯痰或痰多,舌质暗红,苔黄腻,脉弦滑或偏瘫侧弦滑而大。

4.阴虚风动证: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或不语,感觉减退或消失,眩晕耳鸣,手足心热,咽干口燥,舌质红而体瘦,少苔或无苔,脉弦细数。

5.气虚血瘀证: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或不语,面色晄白,气短乏力,口角流涎,自汗出,心悸便溏,手足肿胀,舌质暗淡,舌苔白腻,有齿痕,脉沉细。

二、治疗方案(一)中医经典【文献摘要】《灵枢·刺节真邪》:“虚邪偏客于身半,其人深,内居营卫,营卫稍衰,则真气去,邪气独留,发为偏枯。

中风后遗症的康复治疗方案

中风后遗症的康复治疗方案

中风后遗症中医药康复治疗方案中风造成的功能障碍一般来讲有肢体瘫痪、失语失忆、吞咽困难、心理障碍等,治疗这些中风后遗症应遵医嘱按疗程坚持用药,并配合功能康复锻炼、理疗、心理障碍康复进行综合治疗。

(一)药物治疗坚持服用汤药以促进脑血管病变区域侧支循环的形成和丰富,改善脑血流循环和脑缺氧状态;激活和修复受损脑细胞,清除脑组织代谢产物;清除自由基,建立脑组织功能代偿;同时对降低血粘度和高脂血症,对硬化动脉有软化作用,可以达到标本兼治和预防中风复发的双重目的。

中药汤药常分两型:气虚血瘀型方用补阳还五汤,中成药可用华佗再造丸、三七总甙片等;阳亢络阻型方用镇肝熄风汤,中成药可用太极通天口服液等。

(二)功能康复锻炼1、肌力、关节活动度训练:是增强肌力、调节肌张力、增加关节活动范围。

方法包括被动训练、主动锻炼、助力运动,个别不能活动的患者可采用意识锻炼。

2、平衡和步行训练:包括坐位、站位平衡,有支撑无支撑、静态、动态平衡等,患者平衡训练应根据瘫痪恢复的不同阶段和不同程度进行,当站立平衡后方可进行步行训练,训练应循序渐进,不能运动过度,以免造成新的伤害。

3、日常生活训练:个人洗漱,行走动作、更衣等。

作业疗法:患者有目的进行动作训练,尽可能恢复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工作能力,如下棋、珠算、桌球、阅读、书写、刺绣等。

(三)理疗电疗、磁疗、高压氧治疗等,结合中医的针灸、推拿按摩。

针灸一般取穴百会、风俯、内庭、太冲。

上肢不遂加肩榆、曲池、手三里、外关;下肢不遂加环跳、阳陵泉、足三里、解溪、昆仑;口眼歪斜加地仓、颊车、合谷、四白;舌强语涩加廉泉、通里。

推拿疗法能通过手法的作用以舒筋通络、活血化瘀,并能保护关节功能,防止患侧肌肉的萎缩,亦是本病康复较为有效的治疗方法,其推拿要点手法以揉捏、扣拍、点按为主,并应掌握轻松柔和、舒适透热为度,切忌暴力损伤肌肉。

一般操作如下:1、患者取仰卧位,按摩者站在其右侧,用右手拇指按揉膻中、中脘、关元等穴。

中医综合康复疗法治疗中风后肌张力增高疗效观察

中医综合康复疗法治疗中风后肌张力增高疗效观察

中医综合康复疗法治疗中风后肌张力增高疗效观察摘要】目的:总结分析中医综合康复疗法治疗中风后肌张力增高的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本次研究选择2014年2月到2015年5月期间接收的80例中风后肌张力增高,随机分为常规组和综合组,每组40例,常规组采用现代康复训练,综合组采用中医综合康复疗法,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以及ADL量表(Barthel指数)评分优于治疗前(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在治疗后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以及ADL量表(Barthel指数)评分方面,综合组优于常规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对于中风后肌张力增高患者采用中医综合康复疗法治疗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肢体功能,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中医综合康复疗法;中风后肌张力增高;临床疗效【中图分类号】R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5)19-0242-02中风后肌张力增高作为中风的常见并发症,对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影响。

为进一步总结分析中医综合康复疗法在中风后肌张力增高中的应用价值,本文结合我院接收的80例患者就相关内容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及方法1.1 一般资料本次研究选择2014年2月到2015年5月期间接收的80例中风后肌张力增高,随机分为常规组和综合组,每组40例,常规组中男27例,女13例,年龄42~76岁,平均年龄(62.3±4.7)岁,平均病程(1.5±0.5)年,其中脑梗死21例,脑出血19例;综合组男26例,女性14例,年龄43~75岁,平均年龄(62.3±4.5)岁,平均病程(1.6±0.6)年,其中脑梗死19例,脑出血患者21例。

经统计学软件分析常规组和综合组一般资料差异不明显(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常规组采用现代康复治疗方法,综合组采用中医综合康复疗法,具体方法如下:常规组:主要采用现代康复治疗方法中的运动疗法,在具体的康复训练中主要采用的是关节运动疗法、肌肉运动疗法、坐位平衡训练、跪位平衡训练、立位平衡训练等,根据患者的肢体功能有序进行,每天训练两次,连续训练1个月。

“四联综合治疗法”对中风后遗症半身不遂康复治疗的体会

“四联综合治疗法”对中风后遗症半身不遂康复治疗的体会

9 ・ 0
光明中医 21 0 2年 1月 第 2 7卷 第 1期
C G M Jn ay 02 V l 7 1 J MC aur 2 1. o 2 .
“ 四联综 合 治 疗 法 ” 中风后 遗 症半 身 对 不 遂 康 复 治疗 的体会
王 睿 琦 王 偌 涵 刘 向 东 王 瑾 赵 丽 慧
天后, 患侧肢体肌肉出现自主收缩肌力可达 2 3级并可进行床下站立训练; — 在治疗6 天后, 0 许多病程 1 年以上患者 F I M评分可达 10 0 分以上, 独立生活能力基本自理, 临床治疗有效率达到9%。结论 本方法可以促进大脑中枢支配的运动功能重新建立, 2 有效 的缩短治疗周期, 显著加快患肢运动功能的康复。
肝 疏泄 功能 的调整 。
者 刺 “ 腿穴 ” 颈部无 力者 针“ 缩穴 ” 。 提 , 筋 等 1 4 运 动功 能康复 训 练 根 据 不 同病 情 采 用肢 体 的 . 被 动运 动 、 动运 动 、 阻 运 动及 作 业 疗 法 等 功 能 训 主 抗 练 。每 次指 导训 练 3 4 r n 以患 者 不 感 觉 疲 劳 为 0~ 0 i , a 宜 , 练后要 及时记 录患肢 的即时效 果 , 训 根据 每次 治疗 后 效果 随时调 整治疗 强度及 方法 。在 治疗指 导 中要注
笔 者 自 20 0 0年 以来 , 用 “ 采 四联 综 合 治 疗 法 ” 对
达莫 等 ) 三 七制剂 ( 、 脉络 宁 、 塞通等 ) 川 芎 制剂 ( 血 、 川 芎 嗪等 ) 。这些药 物 均具 有醒 脑 通络 , 血 化瘀 功 效 。 活 对于脑 细胞 、 神经 损 伤 的修 复 , 血 的吸 收 , 瘀 以及解 除 脑血 管痉挛 和扩 张 疏通 均 有确 切 疗 效 。例 如 , 出血 脑

脑中风后遗症的中药组合治疗方法与制作流程

脑中风后遗症的中药组合治疗方法与制作流程

本技术公布了一种脑中风后遗症的中药组合治疗方法,其特征在于:1、所需中药配方为:人参、羊胎盘、鹿筋(人工养殖)、党参、黄芪、僵蚕、当归(全)、熟地、大枣、牛膝、蚂蟥(生)、全天麻、苍术、马钱子(制)、甲鱼壳、牛黄(人工)、麝香(人工)、乳香、没药、山药、鸡内金、黄精、麦冬、甘草、薏米、百合为原料制得该药物可以制成临床使用的多种水剂、膏剂、丸剂、粉剂等,对于脑中风后遗症等病症有很好的疗效,本技术药物效果明显,并且无毒副作用,临床应用安全可靠。

技术要求1.本技术公布了一种脑中风后遗症的中药组合治疗方法,其特征在于:1、所需中药配方一天量为:人参6-15克、羊胎盘(干)15-30克、鹿筋(人工养殖)6-15克、党参15-25克、黄芪9-15克、僵蚕6-12克、当归(全)6-15克、熟地9-15克、大枣5-9粒、牛膝10-20克、蚂蟥(生)3-6克、全天麻6-9克、苍术9-15克、马钱子(制)0.3-1克、甲鱼壳15-30克、牛黄(人工)0.1-0.3克、麝香(人工)0.01-0.05、乳香6-10克、没药8-12克、山药15-25克、鸡内金3-6克、黄精15-25克、麦冬9-20克、甘草6-12克、薏米6-9克、百合9-15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脑中风后遗症的中药组合,其特征是下述分类每天原料重量为:A、强补脏腑之阳、气血、提高五脏腑运行机能的中药:人参12克、羊胎盘(干)20克、党参15克、黄芪12克、僵蚕9克、当归(全)9克、熟地12克、大枣(去核)9粒。

B、协作身体进行行气、通络、活血、破血、化瘀、软坚、散结、逐瘀机能的中药:牛膝15克、蚂蟥(生)3克、马钱子(制)0.3克、甲鱼壳15、牛黄(人工)0.3克、天麻9克、麝香(人工)0.02克、鹿筋(人工养殖)9克。

C、滋补脏腑之阴、润肺、填补肝肾阴虚、滋补脾胃运化、协作身体夜间平衡脏腑、排淤化结、修复身体机能的中药:山药15、鸡内金6克、黄精20克、麦冬15克、甘草9克、薏米9克、百合12克、苍术12克。

综合治疗脑中风后遗症

综合治疗脑中风后遗症
光 明中医2 0 1 4年 9月 第 2 9卷 第 9期
C J G MC M S e p t e mb e r 2 0 1 4 . V o l 2 9 . 9
・1 8 8 9・
件, 计 量 资料均采用 ( 元± s ) 表示 , 配 对资料采 用 t 检验。
2 结 果
道 的分解 吸收从 而 促 进排 毒 。佐 以丹 参 活 血 化瘀 , 有 抗 氧化 延缓 肾小 球硬 化 的作用 ; 黄芪 健脾 益气 , 能促 进 机体代 谢 、 增强 和调 节免 疫功 能 、 消 除尿 蛋 白提高 血浆 蛋白, 两 药 配伍 应用 可 有 效 降 低 尿 蛋 白。炒 槐 米 凉 血 止血 , 善清 泻大 肠之 火 ; 煅牡蛎收敛固涩, 实 验证 明可
醌衍 生物 和鞣 质类 物 质 , 一 方 面 能促 进 肠 蠕 动 抑 制肠
内水 分 吸收促 进排 便 , 另 一 方 面 鞣 质类 物 质 具 有 吸 附 功能, 可 以 吸附肠 道黏 膜 的毒素 以利 排毒 ; 另大 黄具有
2 . 2 两组 治疗 前后 血 生化指 标 比较
表 2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3 — 8 9 1 4 . 2 0 1 4 . 0 9 . 0 4 6 文 章编 号 : 1 0 0 3 ' 8 9 1 4 ( 2 0 1 4 ) - 0 9 — 1 8 8 9 . 0 2
按 照《 黄 帝 内经 素 问 ・ 异法方直论》 “ 圣 人 杂 合 而
由此 可见 , 中药 保 留灌 肠 治疗 慢 性 肾功 能不 全疗
中药 保 留灌 肠 是 早 中 期 慢 性 肾 功 能 衰 竭 患 者 经
济、 方便 、 有 效 的治疗 方法 。肠 道 和泌 尿道 是人 体排 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康复综合疗法对脑中风后遗症的治疗
摘要:目的观察分析临床对脑中风后遗症患者实施中医康复综合疗法治疗的
临床效果。

方法择取我院在近期内接诊的65例脑中风后遗症患者,随机将患
者分为A、B两组,其中A组32例实施常规康复训练进行治疗,B组33例患者
在A组患者康复治疗的基础上,增加中医康复综合疗法的配合治疗,比较两组患
者的临床疗效、Barthel指数分数。

结果组间治疗疗效比较及Barthel指数比较,B组患者均明显优于A组患者(P<0.05)。

结论对脑中风后遗症患者实施中医
康复综合疗法可有效的降低患者的致残率,促进患者的康复,同时该种治疗的风
险较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中医康复;综合疗法;脑中风后遗症
脑中风是一种突然起病的脑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又称脑卒中。

本病的发生
是因各种诱发因素引起脑内动脉狭窄、闭塞、破裂,从而造成急性脑血液循环障碍,患者发病后临床会表现为一过性或永久性脑功能障碍的症状及体征。

脑中风
的发生对人类的健康及生命安全存在严重的威胁,其是一种难治性疾病,具有较
高的发病率、致残率、死亡率。

据统计显示,我国现存中风病人700万左右,其
中450万左右的病人有不同程度的劳动丧失、生活不能自理等情况,其致残率高
达75%左右,这对患者及家属的身心健康有着巨大威胁[1]。

此次我院采取中医康
复综合疗法对脑中风患者进行了治疗,取得了理想的治疗效果,现将治疗体会分
析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择取我院在2015年7月至2017年7月间接诊的65例康复科
住院患者,全部入选患者均符合我国第4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上,针对脑卒中病
人所制定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定标准,同时经过影像学诊断予以确诊。

符合标准的
入选患者均伴有半身不遂、言语障碍及眼神呆滞等后遗症,其中男性35例、女
性30例;患者年龄38岁到72岁不等,平均年龄(58.712.1)岁;患者病程1个
月到3年不等,平均病程(0.90.7)年;临床诊断显示,36例患者为脑血栓疾病、29例患者为脑出血疾病,其中31例患者伴有高血压病史、30例患者伴有冠心病
病史。

随机将患者分为A、B两组,其中A组32例、B组33例,组间一般资料
比较,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对A组患者进行全身综合评估,依此对患者实施常规康复训练,
具体内容包括心理咨询,对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绪进行疏导,使其建立战胜疾病的
信心,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生活能力指导,帮助患者建立正确的生活基本行为,如吞咽、语言等训练;肢体功能锻炼,对患者进行肢体按摩、肢体被动运动及系
统功能训练等。

在A组患者基础上,对B组患者实施中医康复综合疗法,具体措
施如下:
1.2.1中药治疗:以补阳还五汤为基础方剂,药方组成包括生黄芪50g,赤芍、当归尾20g,何首乌、鸡血藤、桑寄生、红花、桃仁15g,阿胶、川芎10g。

在基
础方上对患者随症加减,其中面瘫者加全蝎、白附子、白僵蚕;畏寒者加甘草、
桂枝;胸闷多痰者加陈皮、半夏、胆南星;高血压者加天麻、钩藤、石决明;心
绞痛者加丹参、瓜蒌;高血糖者加生地、枸杞、黄精。

中药制剂每日一剂,分早
晚服用,连续治疗3个月。

1.2.2针刺治疗:取患侧的平衡区及运动区,常规消毒后以头针进行穿刺,体
针取患者的阳明经穴,辅助其他穴位,其中上肢取穴极泉穴、手三里穴及肩瘳穴;下肢取环跳穴、风市穴、伏兔穴。

另根据患者症状进行配穴,其中面瘫者加取关、鱼腰、颊车等穴;言语障碍加取人迎、通里等穴;尿失禁者加取肾俞、中极等穴。

针刺以补虚泄实手法进行,每日一次,每次留针半小时,8天一疗程,持续9个
疗程。

1.2.3推拿治疗:患者取舒适仰卧位,以上肢为起点,进行手法按摩,按摩重
点在于腕关节及肘关节,同时辅助患侧肢体向外舒张、背侧上举回旋等,下肢则
以髂前进行。

并配合下肢关节进行屈伸锻炼。

按摩每日一次、每次半小时,持续
3个月。

1.3临床观察:参考《中医论证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对患者的运动功能评分,其中18分,可独立行走、具有自理能力的患者记为痊愈;12分,肌力增加
2级以上,具有一定自理能力的患者记为显效;4分以上,可进行少数功能活动
的患者记为有效;4分以下,功能情况无改善的患者记为无效[2]。

此外,应用Barthel指数对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进行测定。

1.4统计学处理:数据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17.0进行处理,均数以(X±S)表示,检验方式采取X2检验,以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组间疗效比较,B组有效率90.91%明显高于A组有效率71.87%(P<0.05),
详见表1;组间治疗后Barthel指数得分情况,A组(36.3±22.1)分、B组
(45.1±27.9)分,组间,B组明显优于A组(P<0.05)。

3讨论
脑中风是一种具有较高发病率、致死致残率的难治性疾病。

数据显示,我国
每年新发脑中风病例约200万,致残率近75%,对患者及其家庭有着严重的影响。

因此,正确的了解脑中风危害、科学的预防诊治,有效降低脑中风发生是非常重
要的。

脑中风患者的预后各不相同,调查显示,约有30%其日常生活虽不需要帮助,但不能达到完全恢复;20%的幸存者至少有一项活动需要帮助;而超过60%
的患者需要接受医疗机构的帮助[3]。

中医认为,脑中风后遗症属于“偏枯”或“偏风”的范畴,认为其发病主要是因
患者年老体衰、气血不足,满足不良患者的经脉所需,引起风痰流窜痹阻血脉,
气血不行导致经脉缺乏濡养,进而导致患者出现软弱无力、无法自理、偏身麻木
等症状[4]。

中医认为脑中风为“本虚标实”之证,治疗应以扶正祛邪法进行。

此次
我院采取中医康复综合疗法进行,中药扶正培本,活血通络,配合针灸、推拿进行,取得了理想的疗效。

中药方剂我院采取的传统方剂补阳还五汤,本方提倡补
气活血,临床普遍认可[5]。

方中生黄芪补脾胃,当归阿胶活血化瘀,赤芍、桃仁、红花养血化瘀,鸡血藤补血通络,何首乌、桑寄生收涩筋骨,诸药联合,共奏益
气活血、通络化瘀之效。

此外在实际治疗中,我院还采取随症加减之法,其疗效
更佳。

针灸及推拿是中医治疗的传统手段,其中针刺治疗,可有效的扩张患者的
脑血管,促进患者的血流,改善患者的脑供血情况,促进脑细胞的恢复。

同时针
刺治疗可促进血清脂质的新陈代谢,减少患者体内的胆固醇及脂蛋白,这对保持
微循环具有重要意义。

推拿治疗同样可以促进患者的血液循环,增加肌肉的血流量,减少关节僵直或肌肉萎缩的发生,这对促进患者的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此次研究显示,实施中医康复综合疗法的B组患者其临床疗效及Barthel指
数得分情况均明显优于实施常规康复治疗的A组患者,提示中医综合疗法对促进
脑中风后遗症患者的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笔者认为,对脑中风后遗症患者
及早的实施中医康复综合疗效治疗,可降低患者致残率、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
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孙会成.中西医结核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研究[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0(05):121.
[2]严群.中医治疗脑梗塞后遗症临床体会[J].亚太传统医药,2014,10(14):58-59.
[3]张玲.中医康复综合疗法对脑中风后遗症的治疗[J].内蒙古中医药,2016,4:37-38.
[4]唐波.中医综合疗法对脑中风后遗症康复的影响[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3,31(6):1457-1458.
[5]任永霞.电针配合中药治疗脑梗死后遗症临床观察[J].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4(09):811-81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