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管理》思考题

《档案管理》思考题
《档案管理》思考题

《档案管理》思考题

第一节档案收集

一、是非判断题

1.档案收集是档案馆(室)获取和丰富档案的主要渠道和手段。(√)P:57

2.有文必档,档案室接受本单位—切文件材料。(×) P:57

3.既是文物,图书资料又是档案的,档案馆可为博物馆、图书馆、纪念馆等单位相互交换重复件、复制件或者目录,联合举办展览,共同编辑出版有关史料或者进行史料研究。(√)(档案法实施办法第十四条)

4.档案馆应从本馆的性质和职责范围出发,通过认真深入地、科学地确定应移交档案的单位并编制系统全宗名册。(√) P:58

5.档案室应认真执行有关文件材料归档范围的规定,从组织上和制度上保证档案的完整齐全。(√)P:58

6.一般来说,综合档案馆仅收藏本级各单位形成的文书档案,而科技档案则由原单位保存。( × )

7.乡镇党委和政府及其工作部门形成的档案由其内设的档案室永久保存。( × )

8.撤销机关的档案应向同级档案馆移交,但若其主管部门同意,也可由主管部门保管该机关的档案,以后作为该主管部门的档案一并向档案馆移交。( × )

9.档案馆接收现行机关档案的方法有定期接收和逐年接收两种。( ∨ )

二、单项选择题

10.一般情况下,属于县级国家档案馆接收范围的档案,原则上,立档单位应当自档案形成之日起满多少年向有关的县级档案馆移交?( B )P:64

A 5年

B 10年

C 15年

D 20年

11. 档案室的收集对象主要是( A )。

A.本单位产生的档案

B.社会上散存的重要档案

C.名人档案

D.珍贵的历史档案

三、多项选择题

12.档案馆按照国家规定征集散存档案包括哪些途径?(ABCD)p:66

A.有关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

B.有关个人

C.有关地区(包括国内外)

D.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纪念馆等

13.档案馆收集档案有哪些渠道?(ABCD)P:57 66

A.按规定接收档案

B.按档案归属向社会(包括国内外)广泛征集档案

C.接受社会组织或个人捐赠相关档案;

D.通过交换、有偿征集以及国家收购、征购等方式或获得档案

14.档案收集的基本要求有哪些?(ABCD)P:58 59

A.科学组织

B.信息完整

C.结构优化

D.标准控制

第二节档案整理

一、是非判断题

(√)1.档案整理工作的第一步是区分全宗,按照来源原则,将文件按不同形成者区分开。

P:68

2.按照全宗管理档案,是档案工作的一个基本原则和核心理论(√)P:70

3.全宗是一个单位的主要档案。(×) P:70

4.全宗是一个有机整体。除特殊情况外,同一全宗的档案不能分散,不同全宗的档案不能混杂。(√)P:70

5.档号编制的一个主要原则是唯一性原则。(√)P:81

6.对文书档案而言,保持文件在来源上的联系,就是将同一部门形成的文件集中在一起,不同部门形成的文件分开整理。( ∨ )

二、单项选择题

7.依据《浙江省重大活动档案管理办法》规定:对本省发生的重大活动形成的档案,重大活动组织承办单位或者承担组织、承办主要工作的单位,应当自重大活动结束之日起,多长时间向同级国家档案馆移交?( B )P:66

A 3个月

B 4个月 C半年 D一年

8.保持档案的有机联系,首先应保持档案在( C )。

A.时间上的联系

B.内容上的联系

C.来源上的联系

D.形式上的联系

9.在既有文书档案又有科技档案的企业综合档案室,对全宗内档案实行综合统一分类时,可以主要按( B )分类。

A.年度

B.企业职能

C.实物

D.地域

10.对“工作总结”类文件,按年度分类必须以( D )的年度为准。

A.编制

B.上报

C.批准

D.内容针对

11.根据档案整理工作的原则和要求,整理档案的目的是 ( B )。

A.保持文件之间的有机联系

B.便于档案的保管和利用

C.保管和统计档案的重要依据

D.检索档案的工具

三、多项选择题

12.档案整理工作,应当按照档案的形成规律和特点保持文件的历史联系,充分利用原有基础,便于档案的管理和利用,这是档案整理的基本原则,其核心内容是保持档案之间的历史联系,具体地讲主要包括哪些方面的联系(ABCD)P:68 69

A.来源上的联系

B.时间上的联系

C.内容上的联系

D.形式上的联系

13.立档单位,即全宗构成者,其立档单位构成的主要条件包括下列哪些选项?( ACD )P:71

A.可以独立行使职权,并能以自己的名义单独对外行文;

B.有固定的地址,相应的工作(生产)场所以及必要的设施(设备);

C.是一个会计单位或经济核算单位,独立编制预算;

D.设有管理人事的机构或人员,有一定的人事任免权。

14.立档单位变化对全宗划分会带来一些影响,需要区别不同情况作正确处理。例如两个或两个以上立档单位合并为一个新的独立单位,其全宗划分是下列哪些选项?(A、C)P72 A.几个立档单位合并前形成的档案分别构成各自的全宗。

B.几个立档单位合并前形成的档案合并成为一个全宗。

C.几个立档单位合并后形成的档案构成一个新的全宗。

D.合并前几个立档单位以及合并后构成的立档单位所形成的全部档案形成一个统一的大全宗。

15.有些档案难以或不便于区分全宗,需要在全宗原则指导下,采取一些变通的办法对档案进行整理。这就是全宗的补充形式。这种补充形式主要有哪几种?(ABD)P73

A.联合全宗 B.汇集全宗 C.文件汇集 D.档案汇集

16.全宗内档案的分类往往需要两种以上分类法的结合使用。以下所列复式分类法哪些是正确的?(ABCD)P86、87

A.年度—组织机构分类法 B.组织机构—年度分类法

C.年度—问题分类法

D.问题—年度分类法

第三节档案鉴定

一、是非判断题

1.档案鉴定的基本方法是直接鉴定法。(√)P:93

2.对一个立档单位来说,上级机关的文件,内容比较重要,价值比较大,因此在归档和确定保管期限时,应永久保存的比例就比较大。( × )

3.各机关编制的本机关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文书档案保管期限表应经同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审查同意后执行。( ∨ )

二、单项选择题

4.直接鉴选法意味着( C )。

A.应逐份审阅文件的标题并确定其价值

B.应仔细查寻档案文件的有关目录并确定其价值

C.应逐卷逐份逐页审阅文件的内容和形式并判定其价值

D.直接销毁档案文件

5.根据全宗和全宗群内档案文件的完整程度对档案文件价值的影响,当年度统计报表缺失时,月报表的保存期限就应 ( B )。

A.缩短

B.延长

C.终止

D.不变

6.2006年国家档案局颁布的《文书档案保管期限表》规定,本机关机构演变、人事任免等文件材料的保管期限为( A )。

A.永久

B.长期

C.定期

D.30年

三、多项选择题

7.在档案鉴定中,判定档案价值需要运用下列哪些重要观点?(ABD)P86、87

A全面的观点 B历史的观点 C阶级的观点 D发展的观点

8.档案鉴定的内容,主要包括下列哪几个选项?(AB)P85

A档案价值的鉴定 B档案真伪的鉴定 C档案内容正确与否的决定 D档案政治倾向性鉴定

9.根据国家现行规定,文书档案的保管期限分为永久和定期两种。下列四个选项的年限

哪些符合现行定期的规定年限?(BD)P92

A 50年

B 30年

C 20年

D 10年

10.鉴定档案价值的标准有( ABD )。

A.档案属性标准

B.社会需求标准

C.档案来源标准

D.相对价值标准

11.在对档案进行具体鉴定时,档案价值的决定因素可分解为( ABCD )。

A.文件的形成环境

B.文件本身的特性

C.文件的完整程度

D.文件的作用及社会需求

第四节档案保管与保护

一、是非判断题

1.按照档案保管的基本要求,档案保管主要地是对已遭损坏的档案文件采取抢救和保护措施。(×)P:95

2.档案包装材料,一般要求无酸材料制成。(√)P:97

3.档案馆(室)应建立严格的突发事件和应急处置责任制,制订相应预备案,以保证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有序进行。(√)P:99

4.档案室向档案馆移交档案时,应一并移交全宗卷。( ∨ )

二、单项选择题

5.关于库房温度的控制,下列哪个选项符合《档案馆建筑设计规范》(JGJ25-2000)( B )P:101

A.13℃——23℃

B.14℃——24℃

C.15℃——25℃

D.16℃——26℃

6.关于库房相对湿度的控制,下列哪个选项符合《档案馆建筑设计规范》( B )P:101

A、40%--55%

B、45%—60%

C、50%--65%

D、55%--60%

三、多项选择题

7.修裱技术是纸质档案修复技术的一项主要技术,这项技术包括下列哪些选项?(BCD)P103

A 去污技术

B 接粘技术

C 修补技术

D 托裱技术

8.全宗卷是档案的“档案”,即管理全宗的“档案”。其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而定,也不是一成不变的。目前,下列哪些选项未纳入《全宗卷规范》所规定的主要内容?(BC)P103\104(DA/T12—1994)

A 有关档案收集、整理、鉴定、保管、统计、利用等各个环节的材料。

B 全宗内容是档案简介 C有关档案检索工具的运用

D 档案管理新技术应用方面的材料,缩微复制和计算机辅助管理等情况的文字说明材料。9.下列材料中,( ABCD )属于全宗卷的内容。

A.档案交接文据

B.档案分类方案

C.案卷目录

D.全宗介绍

第五节档案检索

一、是非判断题

1.档案著录是组织档案检索工具的基础,档案著录的质量决定检索工作的质量。(√)P:107

2.主题词是在标引和检索中取自文件和题名或正文用以表达档案主题并具有检索意义的词或词组。关键词是在标引和检索中用以表达档案主题内容规范化的词或词组。(×)P:112

3.档案分类标引是对档案内容进行主题分析,赋予分类号标识的过程。(√)P:112 二、单项选择题

4.档案著录项目分为必要项目和选择项目,其中必要项目包括8个小项,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著录必要项目?( B )P107

A.正题名

B.提要

C.责任者

D.时间

5.根据《档案主题标引规则》(DA/T19-1999)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主题标引的步骤和方法之一?( D )P113 114

A.审读档案

B.主题分析和主题概念的选定

C.选词标引

D.审核

6.( A )既能用于组织馆藏和进行档案统计,又可用于检索。

A.案卷目录

B.分类目录

C.主题目录

D.专题目录

7.( A )是概要介绍某一全宗的立档单位历史,全宗内档案的历史、内容和成份及其利用价值的一种科学查考工具。

A.全宗指南

B.全宗目录

C.全宗卷

D.全宗名册

三、多项选择题

8.全宗指南的内容主要包括( ACD )。

A.全宗内档案概况

B.档案馆概况

C.档案的内容与成分

D.立档单位和全宗的历史概况

第六节档案统计

一、是非判断题

1.档案统计工作的内容主要包括档案的基本概论和综合统计两部分,档案登记是档案统计的补充。(×) P:119 121

2.档案统计分析是对统计资料进行综合归类,比较研究以揭示档案、档案工作内在联系与发展规律的活动。高质量,准确而又及时的统计数据和高层次,有一定深度、广度的统计分析报告是统计分析的产品。(√) P:121

二、单项选择题

3.根据《档案馆指南编制规则》(DA/T3-1992)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其中的正文部分?( C )P:119

A.档案指南概况

B.馆藏档案介绍

C.插图

D.馆藏资料介绍

4.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档案统计的基本要求? ( C )P:120

A.准确性

B.科学性

C.针对性

D.时效性

三、多项选择题

5.关于全宗单的表述,下列哪几项是正确的?(BCD)

A 是专题反映档案馆档案状况的材料

B 全宗单内容由全宗情况介绍和档案成分和数量统计量部分组成

C 全宗单是档案登记的一种形式

D 全宗单是国家档案标准

第七节科技档案管理

一、是非判断题

1、科技档案与文书档案相比,前者主要产生经济效益,而后者主要产生社会效益。(×)

2、科技档案按其产生领域,可以分为基本建设档案、科研档案、产品档案、设备仪器档案等。(∨)

3、根据科技档案的定义,有保存价值的科技文件都要转化为科技档案,因此,科技文件的积累范围可以等同于其归档范围。(×)

4、项目竣工图应由施工单位或监理单位编制,然后交由建设单位保管。(×)

5、编制项目总平面图和综合管线竣工图,应由建设单位负责或委托有资质的单位编制。

(∨)

6、国外引进的项目或由外方承包的建设项目,如由外方提供竣工图的,应由外方签字确认。(∨)

7、科技文件应根据其成套性的特点进行排列,卷内文件应图样在前,文字在后排列。(×)

8、工业企业产品、科研课题、基建等项目形成的文件材料在其项目鉴定、竣工后或财务决算后三个月内归档。(∨)

9、施工单位在项目竣工文件收集、编制和整理后,应依次由质监部门、监理部门、建设单位对文件的完整、准确情况和案卷质量进行审查或三方会审,最后交建设单位档案管理机构。(×)

10、工程建设中使用的通用图、标准图不必归档。(×)

11、案卷质量是由案卷封面、卷内目录和案卷装订三部分决定的。(×)

12、施工文件谁形成谁保管。(×)

13、竣工图仅由施工单位负责审核编制。(×)

14、根据需要,工程档案可以编制一式几套,但必须有一套完整的原件由项目业主单位集中统一保管。(∨)

15、施工图和竣工图都属于永久保存。(×)

16、打印件符合耐久性保管要求。(×)

17、工程档案的整理就是将零散的文件组成案卷。(×)

18、根据科技档案分类的同一规则的要求,在一个单位内,所有的科技档案应按照同一标准进行分类。(×)

二、单项选择题

19、科技档案的第一个定义出自于( A )

A.《科学技术档案工作条例》 B.《技术档案室工作暂行通则》

C.《关于改进档案、资料工作的方案》 D.《技术档案资料研究》

或,科技档案的第一个定义出自于( A ),国务院发布的《科学技术档案工作条例》。A.1980年 B.1986年 C.1990年 D.2000年

20、在科技文献中直接记录和储备原生信息的是( B )

A.科技图书 B.科技档案 C.科技情报 D.科技资料

21、机械产品文件主要适用于按( B )组织案卷。

A、结构

B、部件

C、阶段

D、时间

22、科技文件的归档由( B )承担。

A、档案部门

B、科技业务部门

C、文书部门

D、综合部门

23、适合按年度归档的科技文件有( D )

A、产品设计文件

B、设备文件

C、气象观测文件

D、科技管理性文件

三、多项选择题

24、科技档案包括( ABC )

A、工业生产技术档案

B、农业科技档案

C、自然科学研究档案

D、艺术档案

25、科技文件卷内目录中的责任者,应填写(AB )。

A、科技文件材料的形成部门

B、部门或项目的主要负责者

C、档案部门

D、办公室

26、常用的产品档案的分类方法有(ABC )。

A、使用性质—型号分类法

B、系列—型号分类法

C、年度—型号分类法

D、专业—项目分类法

27、下列哪些科技档案号是正确的(ABCD ):

A、CW1200-001

B、K2.10-007

C、J02-012

D、SX580-003

第八节会计档案、人事档案和特殊载体档案管理

一、是非判断题

1、当年形成的会计档案,在会计年度终了之后,可暂由会计部门保管一年,期满之后,移交本单位档案机构集中统一管理。(∨)

2、所有的会计档案案卷都应填写卷内文件目录和备考表。(×)

3、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从会计年度终了后的第一天算起。(∨)

4、会计档案的销毁一般由本单位的档案机构会同会计机构提出销毁意见,并由档案机构派员监销。(×)

5、在人事管理活动中形成的人事档案材料,应在一个月之内移交到人事档案室。(∨)

6、个人回忆录既是人物全宗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事档案一个重要内容。(×)

7、照片档案的整理应遵循有利于保持照片档案的有机联系、有利于保管和提供利用的原则,照片档案的底片、照片应分开存放。(∨)

8、照片号如果采用“全宗号—保管期限代码—张号”的格式,则照片、底片可以分

别编号,也可合一编号。(∨)

9、照片档案基本目录的必备项目是:照片号、题名、时间、摄影者、底片号、备注,可根据需要增加项目。基本目录的条目应按时间排序。(×)

10、对所保存的照片档案每隔两年应对底片、照片进行一次抽样检查,不超过五年进行一次全面检查。(∨)

11、同一项目同一类别的磁性载体文件应存贮在同种磁性载体上。(∨)

12、档案部门应对归档的磁性载体文件编制归档说明。(×)

13、贮存磁性载体档案的库房为防尘应铺上地毯。(×)

14、对外行文使用的机构和组织法人及其办事机构(办公室)印章的保管期限为永久;其他内设机构和业务工作印章的保管期限为20年。(×)

二、单项选择题

15、贮存磁性载体档案的库房最佳温湿度分别是( A )。

A、18℃,40%

B、20℃,45%

C、24℃,40%

D、24℃,50%

16、正常保存的磁性载体档案,可每( D )复制一次。

A、3.5年

B、5年

C、8年

D、10年

17、印章档案的档号由( C )组成。

A、全宗号、印章档案代号、分类号、印章枚号

B、全宗号、印章档案代号、保管期限代号、印章枚号

C、印章档案代号、保管期限代号、分类号、印章枚号

D、全宗号、印章档案代号、印章枚号

三、多项选择题

18、根据1998年发布的《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的规定,会计核算材料包括以下哪几类(ABCD )。

A、会计凭证

B、会计账簿

C、财务报告

D、其他会计核算资料

19、照片说明应包括(ABCD )底片号、时间、摄影者等内容。

A、题名

B、照片号

C、参见号

D、文字说明

20、照片的文字说明应包含(ABCD )地点、摄影者等要素。

A、事由

B、时间

C、背景

D、人物

档案管理试题五

档案管理试题五 一、单项选择题 1. 《会计档案管理办法》正式实施的时间是( B )。 A.2015年12月11日 B.2016年1月1日 C.2016年7月1日 D.2017年1月1日2.根据《会计档案管理办法》规定,负责定期将应归档的会计资料整理立卷,编制会计档案保管清册的部门应是( A )。 A.单位的会计机构或会计人员所属机构 B.单位的档案机构或档案人员所属机构 C.单位的人力资源机构 D.单位的有关业务部门 3.根据《会计档案管理办法》规定,当年形成的会计档案,在会计年度终了后,可由单位会计管理机构临时保管,再移交单位档案管理机构保管。这里所说的单位会计管理机构临时保管会计档案的时间应为( D )。 A.1.5年 B.半年 C.2年 D.1年 4. 会计档案销毁清册也是一种重要的会计档案,它的编制部门是( D )。 A.单位会计机构 B.单位行政办公室 C.单位人力资源部门 D.单位档案管理机构 5.根据规定,负责组织会计档案销毁工作的部门应是( D )。 A.单位会计机构 B.单位办公室 C.单位人力资源部门 D.单位档案管理机构6.根据规定,属于企业永久保存的会计档案是( D )。 A.总账 B.银行对账单 C.财务会计报告 D.会计档案销毁清册 7.根据规定,保存期为30年的会计档案是( A )。 A.总账 B.银行对账单 C.财务会计报告 D.会计档案销毁清册 8.下列不属于永久保管的会计档案是( A ) A.总账 B.会计档案保管清册C.年度财务会计报告 D.会计档案销毁清册9.保存期为30年的会计档案并不少,但( D )例外。 A.总账 B.会计档案移交清册 C.会计凭证 D.会计档案销毁清册10. 关于会计档案所涵盖的范围,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B )。 A.会计档案,即为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财务会计报告 B.会计档案既包括纸质的会计资料,也包括一些电子的会计资料 C.由于银行对账单和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均不属于企事业单位的原始凭证,所以它们也就不属于会计档案资料 D.财政总预算、行政单位、事业单位等的基本建设拨、贷款年报(决算)不属于会计档案资料 11.关于会计档案移交清册、会计档案保管清册、会计档案销毁清册、会计档案鉴定意见书,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 )。 A.会计档案移交清册、会计档案保管清册、会计档案销毁清册、会计档案鉴定意见书均应由单位档案管理机构填制 B.会计档案移交清册、会计档案保管清册、会计档案销毁清册、会计档案鉴定意见书均属于会计档案资料 C.会计档案移交清册、会计档案保管清册、会计档案销毁清册、会计档案鉴定意见书的保管期限并不完全相同 D.会计档案移交清册、会计档案保管清册、会计档案销毁清册、会计档案鉴定意见书产生(或填制)的时间并不一致,涉及的当事人也不完全相同 12.关于会计档案,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C )。

档案管理常见的80个问题要点

档案管理常见问题(一) 1.在平时的档案管理中,如何避免在查阅和利用时才发现没有要查 找的文件资料? 答:这个貌似没法彻底避免。只要不移交齐全就有这样的现象。而要移交齐全需要我们不断的提醒配合部门,配合人员。要他们的资料清单或者台账。当他们移交档案时一一核对。这样一般可以避免你说的这个问题。但是,也不能完全保证没有任何遗漏。说到底是档案意识的强弱。 2.房地产开发公司,公司各部门、各项目部,合同、资料,管理混 乱,收集不全咋办?怎样实现统一有效管理? 答:分类:文书类档案(政府公文、公司文件)公司内部资料类档案(公司注册信息、证照;公司人力资源档案;公司管理文档)、资质证书类档案(公司各类资质证书、公司人员资质证书、其它证书)、合同类档案(工程类合同;设计类合同;材料设备类合同等)编号:可按照“公司名+档案大类+分类细项+日期+顺序号”来进行分类的。 3.多份会议记录可以归为一件吗?

答:如果你不是很会起文件题名,我建议还是各归各的。如果文件题名可以准确的反映文件内容。那就可以。不过,文书一般以件为单位。我觉得还是分开的好。 答:也可以,你的题名一定要准确反映归档内容。 4.09年一月完成的2008年度的统计表放在哪一年啊? 答:放在09年里。为什么这样做呢。因为一般情况下,上一年的统计表,下一年才能做出来。而放在08年里日期是不符的。 5. 基建和设备档案归档时间大概都是什么时候呀? 答:负责基建类档案归档管理的部门,指定专(兼)职人员在平时做好基建项目材料的收集、积累,按竣工年度归档。但施工时间短的,在基建项目验收后两个月内,按立卷要求分类整理装订;施工时间跨度长的,可采取分阶段归档。房屋产权档案在每户办理完手续后一个月内按立卷要求整理装订。 设备档案:一般的办公设备应随时归档,设备仪器安装调试完成后即可归档。 6.单位的档案是什么时候移交?是每个部门集中一起每年一次移交,还是任何时候都可以啊?

《秘书文档管理》思考题及案例分析附答案解析1

第一章文书和档案 1.试从历史和现实两个角度谈谈文书和档案之间的关系。 【答案】文书和档案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概括地说,文书是档案的重要来源,档案是文书的主要归宿。具体而言,包括以下两层意思: 第一,文书和档案是同一文件在生命周期中不同阶段的不同称谓,具有相同的来源。 第二,文书有条件地转化为档案。 从历史上看,文书工作和档案工作长期处于“一体化”状态。我国从商周时期就出现了文书,相应地,出现了文书工作和档案工作,那时的文书和档案之间、文书工作和档案工作之间没有明确界限,文书部门和文书工作者同时也是档案部门和档案工作者。这种状况一直持续了3000年,其间虽有唐宋时期并不十分明显的分工,但文书、档案工作一直在总体上处于合一状态。 民国时期,为了提高行政效率,出现了文书档案连锁法,也就是文书和档案统一分类,统一登记、统一编号。 新中国成立以后的1956年,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强国家档案工作的决定》指出,要在1956年内全面推行文书处理部门立卷,以建立统一的归档制度。至此,新中国的文书工作和档案工作各自成为独立的系统。 进入20世纪80年代,“档案与文件管理一体化”的趋势日趋明显,随着办公自动化的不断普及,政府机构、大型企业和事业单位利用内部网络和“文档一体化”软件,将文书的制作、办理等文书程序和归档、检索、提供利用等档案工作程序整合起来,同步完成或连续完成,大大推进了文书工作和档案工作一体化的进程。 通过上面的回顾,可知在历史上,文书工作和档案工作合多分少,将文书工作和档案工作统一管理是当前和今后文件管理的基本趋势之一。 文书和档案之间有密切的关系,也有明显的差别: 第一,二者在文件生命周期中所处的阶段不同,其作用和价值重点不同。 第二,不是所有文书都可以成为档案,只有一部分文书可以变成档案。档案只是文书的主要归宿,而不是唯一的归宿。 第三,档案中除由文书变来的部分之外,还有其他部分。 2.文书和档案各有哪些种类?它们有什么作用?

档案管理复习题

一、填空: 1.档号是档案馆(室)在(整理)和(管理)档案过程中以字符形式赋予档案的一组代码。P105 2.省级以上机关永久保存档案为(20)年。 P58 3.档案检索工具有(存储)(查验)基本职能。 P170 4.档案编研工作是档案馆(室)根据社会利用需要,对档案内容进行(研究)和(编纂)的工作。 P255 5.件号是归档文件为单位给予代码,件号分为(室编)和(馆编)。 P99 6.档案鉴定是判定档案(真伪)和(价值)的过程。P109 7.档案保管期限表是档案部门对档案(鉴定价值)和(确定保管期限)的依据和标准。 P116 8.档案价值鉴定工作的原则是全面、历史(发展)和(效益)。P110 9.归档文件整理规则,作为全国统一标准,于(2000年12月6日)由国家档案局发布,并从(2001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P93 10.档案室是各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统一(保管)和(利用)本机关档案的内部组织机构。 P31 二、单选: 1.档案产生社会历史条件之一是A国家。 P1

2.《归档文件整理规则》规定归档文件整理以 D件为单位。 3.档案工作的服务性、管理性、政治性是档案工作的C性质。P24 4.做好档案接收和征集工作是档案馆的D首要任务。P17 5.归国家所有的,由国家统一管理的档案总称是C国家档案全宗。P17 6.按年度、组织机构和问题分类是档案C常用分类方法。P81 7.档案工作组织原则是 D统一领导。P28 8.原始记录性是档案的 C本质属性。 9.档案室是各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统一保管和利用本机关档案的A内部组织机构。 10.机关文书处理部门或业务部门做好文书立卷归档工作的重要依据是建立健全B归档制度。P50 11.档案整理工作是按一定原则对档案B实体进行有序化管理。P70 12.公元404年东晋末年国家文书正式书写材料为 D纸张。 13.说明历史和现状的有关文件材料组成的专门案卷是A全宗卷。P147 14.档案馆(室)对档案内容和外形特征进行分析、选择和记录过程是B档案着录。P186 15.《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分类表》主要适用于 C现行档案。P212

TQP档案管理重点

1、档案的基本属性是原始记录性、知识性、信息性,一般属性是信息性和知识性。 2、文件是档案的来源,档案是文件的归宿。 3、文件的责任者是指形成文件的作者(或制发文件的单位或个人)。 4、决定档案保存价值的因素是档案自身的特点和社会的需要。 5、照片档案是由底片、照片、文字说明组成。 6、会计档案的主要成分是会计凭证、会计账薄、会计报表。 7、归档和保存是文件转化为档案的一半标志和界限 8、档案检索工具按比例为目录、索引、指南。 9、目前全国档案部门统一使用的检索语言是《中国档案分类法》和《中国档案主题词表》。10、文件归档涉及文书部门和档案部门两个部门的工作。11、档案部门移交清单应该填写一式三份。12、文书档案基本的立卷方法是“六个特征立卷法”,即根据文件在问题、作者、时间、名称、地区、通讯者特征六个方面的共同点将文件组合成案卷的方法13、档案签订时掌握的原则:保存从宽、销毁从严,孤本从宽、副本从严,本单位文件从宽、外单位文件从严。14、检索语言特点:单义性、专业性。15、计算检索效率通常采用查全率和查准率。16、档案统计工作的步骤: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管理,统计分析。17、人事档案的特点:真实性、动态性、机密性。18、会计凭证保存15年,会计账薄15-20年,会计报表永久保存。19、档案的本质属性原始记录性。20、档案管理工作的性质服务性和机要性。21、档案属性标准包括档案的来源标准、档案的内容标准、档案的形式标准。22、鉴定档案的基本方法是直接鉴定法。 23、档案提供利用工作的形式包括向利用者提供档案原件、复制品、加工成品。 24、全宗指南的内容:立档单位的简要历史、全宗简要情况、全总内档案内容和成分的介绍、全宗指南的辅助工具。25、档案文献汇编特点:原始性、系统性、易读性。 26、常用的现行文件汇编的类型:法规文件汇编、重要文件汇编、发文汇编、会议文件汇编。 27、大事条目的编写方法:大事时间,大事记述。28、实物档案管理分为证书类档案管理方法和印章类档案管理方法。29、电子档案的归档方式:物理归档方式、逻辑归档方式、“双套制”归档。30、电子档案的归档时间分为实时归档和定期归档。31、电子档案的归档手续为进行技术鉴定和履行归档手续。 名词解释 1.档案收集:就是按照法律法规规定,通过例行接受制度和专门征集的办法,把分散在各组织、个人手中和散失在其他地方的档案,分别集中到各级各类档案保管机构。 2.档号:是档案实体管理编号的总称,包括全宗号、案卷目录号、类别号、项目号、案卷号、件号、页号等。 3.会计档案:是各种社会实践主体在会计核算专业活动形成的具有一定保存价值的各种载体的会计文件。 4.著录标引:著录是指在编制档案目录时,对档案的内容和形式特征进行分析、选择和记录的过程。标引是指在档案著录中对档案内容进行分析和选择、并赋予其规范化检索标识的过程。 5.档案:是机关组织和个人在社会活动中直接形成的保存备查的文字、图表、音像及其他各种方式和载体的历史文件。 6.全宗:是由某一机关、组织、人物在社会活动中形成的档案有机整体。 7.著录标引:著录是指在编制档案目录时,对档案的内容和形式特征进行分析、选择和记录的过程。标引是指在档案著录中对档案内容进行分析和选择、并赋予其规范化检索标识的过程。 8.大事记:是按照时间顺序简要记载一定历史时期发生的重大事件的参考资料。9、文件归档:是指各单位处理完毕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文件,经文书部门或承办部门整理立卷后,定期向档案室或档案人员移交的过程。10、档案汇集:是指将若干全宗所属不明或所属全宗已经不复存在的档案汇集起来。11、档案价值的鉴定工作:是指档案室按照一定的原则、标准和方法,分析和评价档案的价值,确保其保管期限,剔除丧失保存价值的档案予以销毁的活动。12、全宗卷:是档案室在管理某一全宗的过程中形成的,记录和说明该全宗情况的专门案卷,它是一个全宗在形式和管理活动中形成的档案。

档案管理试题

一.选择题 1.档案的基本价值之一是( D ) A.理论价值B.借鉴价值C.学术价值D.凭证价值 2.档案的本质特性是( A ) A.原始记录性B.集中保存性C.社会实践性D.确定性 3.下面属于档案的是( A CDE ) A.文物B.口语C.公章D.钱币E.奖杯4.下列属于专门档案的是( CE ) A各种行政性或政治性的公文B科研报告C婚姻和工商登记档案D设计任务书E.医院的病例 5.接收与征集档案及有关文献的活动是( C ) A.档案的编目B.档案的整理C.档案的收集D.档案的统计6.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负责收集和保管( ABD ) A.清代政府档案B.明代政府档案C.伪满政权档案D.明清前各朝代政权档案7.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负责收集和保管( ABCD ) A.北洋政府档案B.国民党政府档案C.伪满政权档案D.汪伪政权档案8.在中央设置的综合性档案馆有(ABC) A中央档案馆B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C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D中国科学技术档案馆10. 我国实行党、政档案统一管理体制的时间是(B ) A.1957年B.1958年C.1959年D.1980年 11.档案注重( C ) A.草稿 B.修订稿 C.原本 D.复本12.正在承办中的文件不是档案,是因为文件具有(B ) A查考的效用B现行的效用C更变的效用D申报的效用13.档案不同与一般的信息资料,是在于它具有(C) A .可读性 B .可保存 C .原始性 D .记录性 14.从文件的时间和效用角度看,文件是档案的前身,档案是文件的(C)A.精华B.组合C.归宿D.基础 15.维护档案的完整与安全,是档案工作的(B ) A.管理体制B.基本要求C.组织原则D.根本目标 16.从性质及内容诸因素考察,人事档案应属于(D) A.文书档案B.科技档案C.综合档案D.专门档案 17.仅从文本因考虑,具有最高保存价值的是(A) A.正本B.副本C.草案D.草稿 18.档案区别于文物的关键在于(B ) A.原始性B.信息性C.记录性D.知识性 19.“文件办理”完毕主要指文件(D ) A.已经领导批阅B.已完成登记手续C.内容办理完毕D.完成了文书处理程序20.档案被称为“历史文明之母”,“文明之母”是因为档案具有(C ) A.信息加工功能B.信息回溯功能C.知识贮存与传播功能D.查考备用功能21.我国档案工作的组织原则和管理体制是(C ) A.党政档案集中统一管理B.护档案的完整和安全C.统一领导、分级集中地管理国家全部档案D.便于社会各方面地利用 22.档案馆档案最基本的保管单位是(A )

《秘书文档管理》思考题和案例分析参考答案(编辑定稿)备课讲稿

《秘书文档管理》思考题和案例分析参考答案(编辑定稿)

第一章文书和档案 1.试从历史和现实两个角度谈谈文书和档案之间的关系。 答:文书和档案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概括地说,文书是档案的重要来源,档案是文书的主要归宿。具体而言,包括以下两层意思: 第一,文书和档案是同一文件在生命周期中不同阶段的不同称谓,具有相同的来源。 第二,文书有条件地转化为档案。 从历史上看,文书工作和档案工作长期处于“一体化”状态。我国从商周时期就出现了文书,相应地,出现了文书工作和档案工作,那时的文书和档案之间、文书工作和档案工作之间没有明确界限,文书部门和文书工作者同时也是档案部门和档案工作者。这种状况一直持续了3000年,其间虽有唐宋时期并不十分明显的分工,但文书、档案工作一直在总体上处于合一状态。 民国时期,为了提高行政效率,出现了文书档案连锁法,也就是文书和档案统一分类,统一登记、统一编号。 新中国成立以后的1956年,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强国家档案工作的决定》指出,要在1956年内全面推行文书处理部门立卷,以建立统一的归档制度。至此,新中国的文书工作和档案工作各自成为独立的系统。 进入20世纪80年代,“档案与文件管理一体化”的趋势日趋明显,随着办公自动化的不断普及,政府机构、大型企业和事业单位利用内部网络和“文档一体化”软件,将文书的制作、办理等文书程序和归档、检索、提供利用等档案工

作程序整合起来,同步完成或连续完成,大大推进了文书工作和档案工作一体化的进程。 通过上面的回顾,可知在历史上,文书工作和档案工作合多分少,将文书工作和档案工作统一管理是当前和今后文件管理的基本趋势之一。 文书和档案之间有密切的关系,也有明显的差别: 第一,二者在文件生命周期中所处的阶段不同,其作用和价值重点不同。 第二,不是所有文书都可以成为档案,只有一部分文书可以变成档案。档案只是文书的主要归宿,而不是唯一的归宿。 第三,档案中除由文书变来的部分之外,还有其他部分。 2.文书和档案各有哪些种类?它们有什么作用? 答:文书的种类:文书按其使用者的身份,可以分为私人文书和公务文书。私人文书有书信、日记、自传、遗嘱、家谱、著作手稿、房契、地契等。公务文书即公文的种类很多,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 第一,按作用可以将公文分为通用公文和专用公文两类。 第二,按行文方向可以将公文分为下行文、平行文和上行文三类。 第三,按来源和使用范围可以将公文分为外发文件(发文)、收来文件(收文)和内部文件三类。 第四,按功能性质可以将公文分为法规性公文、指挥性公文、部署性公文、知照性公文、报请性公文、批答性公文和奖惩性公文。 第五,按时限要求可以将公文分为紧急公文和普通公文。 第六,按机密程度可以将公文分为机密公文和普通公文。

《档案管理》试题

档案管理试题 名词解释 1、档案:是机关、组织或个人在社会活动中形成的,作为历史记录保存起来 的以备查考的文字、图象、声音及其它各种方式和载体的文字。 2、企业档案是直接记述和反映企业活动,保存备查的各种企业文件材料的总 称。 3、档案工作包括档案的收集、整理、鉴定、保管、统计、提供、利用等工作。 4、档案工作的基本原则棗集中统一地管理国家全部档案,维护档案的完整与 安全,便于党和国家各项工作。 5、档案的作用棗一是凭证作用;二是参考作用。 6、类目:类目是档案分类的基本单位,是构成档案分类表的主要成份。 7、全宗:就是一个独立的机关或组织、个人在社会活动中形成的全部档案的 总称。 8、案卷:由互相联系的若干文件组合而成的一种档案保管单位。 9、归档:行文处理完毕的文件,经过整理立卷定期交给档案室集中统一保存, 称为"归档" 10、档案总目录:是档案的总登记。 11、卷内目录:案卷内登记文件及其排列次序的目录。 12、保管期限:根据档案的利用价值划定的档案保管期限。 13、永久档案:档案的保管期限为永久。 14、长期档案:档案的保管期限为16~50年。 15、短期档案:档案的保管期限为15年以下。 16、密级:依据保密规定对档案划定的级别。 17、编制日期:日期即文件形成的时间。 18、页号:装订文件材料的顺序号。 19、责任者:是指对文件内容负有责任的团体和个人,即文件的署名者。 20、文号:填写文件制发机关的发文字号。 21、主题词:是表达档案中心主题的规范化词汇。 22、卷内备考表:说明案卷内文件状况的表格。 23、立卷人:责任立卷者。 24、文件编号:文件的文号或图样的图号。 25、文件材料题名:即文件标题。 26、案卷题名:案卷题名的内容包括本卷文件的主要制发机关、内容、名称 或产品的名称、型号及其组件、部件的代号和名称。 27、档案的整理:就是把零散的和需要进一步条理化的档案,进行基本的分 类、组合、排列和编目,使之系统起来。 28、分类:就是按照全宗内档案室的来源、时间、内容和形式上的异同,分 成若干类别。 29、组卷:主要是依据文件本身的特点,将具有共同点和联系密切的文件组 合在一起构成一个案卷。 30、档案登记:是档案统计的基础,登记表册是档案统计的一种原始材料, 也是维护档案的完整与安全的必要手段之一。

档案管理理论与实务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选1个选项,每题1分,共34 分) 1. 文件的根本属性是(D )。 A、反映了形成者的意图 B 、具有规范的格式 C管理政务的重要工具 D 、信息记录 2. 文件工作的综合性要求文件管理必须实行(C )。 A、分散管理 B 、分散与集中相结合 C集中统一管理 D 、自由进行 3. 保证档案质量最基本的要求(D ) A、提高机关的工作效率B 、千方百计提高社会公众的档案意识C配置良好的档案保管设备D、应归档的文件材料必须齐全、完整 4. 我国最基本的组卷方法是(A ) A、“六个特征”立卷法B 、立小卷法 C四分四注意的立卷方法 D 、适当分级的立卷法 5. 在六个立卷特征中,除了(C )外,其他五个特征可以根据文件的实际情况结合选用。 A、作者特征 B、问题特征 C、通讯者特征 D、名称特征 6. 根据《机关档案工作条例》的规定,机关文书部门或业务部门一 般在(B)向档案部门移交档案的时间 A、第一年末 B、第二年上半年 C、第二年第三季度 D、第二年末 7. 机关、人民团体、事业单位的档案机构一般设在(B) A、业务部门 B、办公室(秘书处) C、下属单位 D、后勤部门 8. 《机关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文书档案保管期限规定》规定,编制机 关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文书档案保管期限表,须经(C)审查同意后执行。 A、本机关领导人 B 、上级主管机关 C同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P122页D、上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 9. 判断归档材料重要性的原则中“以我为主”的“我”是指(C)

A、以归档人员为主 B、以文件形成者为主 C以本机关、本单位重要职能和主要活动中形成的文件材料为主P113 D以本单位负责人为主 10. 文件整理中或档案管理中发现的卷内文件的缺失、破损、移出等情况都应一一记录和补充在(C),便于今后档案管理者和利用者了解有关情况。 A、案卷目录 B、档案利用登记表 C、备考表P143 D年终总结 11. 以“件”为保管单位进行整理时,永久保管的归档文件宜采取(A)装订。 A、线装法 B、原文件已装订的保持不变C不锈钢订书钉D、浆糊 12. 文件材料整理完毕后,档案人员应对拟归档案卷文件的系统性进行检查,系统性检查主要看(C )。 A、文件材料是否完整不缺页 B、文件材料是否应归尽归C卷(件)内文件排列是否正确D、文件材料是否装订 13. 列入市综合档案馆收集范围的档案,自形成之日起满(B)年,向市综合档案馆移交。 A 10 B、20 C、30 D、40 14. 全宗内档案分类、案卷排列和编号等工作,一般由(B)承担。 A、文书人员 B、档案室 C、档案馆 D、档案局 15. 立档单位与全宗历史考证在全宗整理结束后,存入( B )内,在 档案移交时一同进馆。 A、全宗 B、全宗卷 C、案卷目录 D、档案 16. 适用于全国各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鉴定档案使用的保管期限表是(A )。 A、标准档案保管期限类 B、专门档案保管期限表 C同系统档案保管期限表D、同类型档案保管期限表 17. 一个机关中人员的任免、奖惩材料的保管期限一般为( A )。

外国档案管理思考题

外国档案管理思考题-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5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第一章外国档案 1.有关档案起源于何时的观点有哪些? 1.我国档案界关于档案起源的观点 (1)认为早在原始社会,人们以原始记事文法形成的记录,如结绳、刻契、编贝、结珠等等就是档案; (2)认为是在国家出现之前的原始社会后期,人们发明了文字并用之记录社会活动,保存下来的文字记录就是档案; (3)认为进入奴隶社会才开始有了档案,因为文字的产生和国家的出现是档案起源的两个必备条件,只有当国家出现后需要用文书作为内部管理和对外交往的工具时,才产生了档案。 2.外国档案界大多认为:档案起源于古代东方奴隶制国家。 古代东方是对古代亚洲、非洲东北部各奴隶制国家的总称,是一个兼有地理和历史含义的概念。 3.象形文字和楔形文字 在这些古代东方的奴隶制国家,出现的文字主要包括象形文字和楔形文字两大体系,它们都是由象形符号演变和发展而来的。 4.罗塞达石碑:最早的档案主要是通过考古方式发现的。其中罗塞达石碑的发现及其碑文的成功破译促进了考古活动在埃及的开展。 2.古代档案(载体、内容)包括哪些类型? 1.从载体角度划分为六种类型: 石刻档案、泥板档案、纸草档案、棕榈叶档案、羊皮档案、蜡板档案。 (1)石刻档案:这是一种刻写在岩石(包括石块、石板和石柱)上的档案。 如:古代埃及的巴勒莫石刻。 古巴比伦的汉谟拉比法曲。 梅腾自传。 (2)泥板档案:这是一种刻写在泥板上的档案,主要出现在古代两河流域。 泥板档案的使用时间长,范围广。使用时间大约延续了3000年,使用范围从两河流域扩展到非洲的埃及、欧洲的希腊等地。世界各国通过考古发掘出的泥板档案已有一百多万块,其大小不一、形状各异,多散存在各国的博物馆并以出土地点命名。如:拉伽什泥板、西帕尔泥板、哈图萨什泥板、埃勃拉泥板等。 (3)纸草档案:这是一种以纸草为制作材料的档案。纸草纸质地柔软,吸水性好,表面平滑,易于书写,既可展平存放,也可卷成卷轴保存,有些卷轴是由若干张纸草粘结而成的,有的长达数十米。其中最负盛名的是:哈里斯大纸草、伊浦味陈词(4)棕榈叶档案:这是一种以棕榈叶为制作材料的档案。以古代印度为代表的南亚诸国将棕榈叶加工制成书写材料。 唐代高僧玄奘所写的《大唐西域记》里有这样一段记述:“南印度恭建那补罗国,城北不远有多罗树林(即棕榈树林),周三十余里,其叶长广,其色光润,诸国书写,莫不采用。至于记言,书事,各有司存。” (5)羊皮纸档案:这是一种以加工过的兽皮为制作材料的档案。 羊皮纸具有耐用、柔软、磨光后可两面书写的优点。 在中世纪的欧洲,各国常用它来书写重要文件,并形成传统。即使到了18世纪,人们仍用它来书写重要法典。 (6)蜡板档案:这是一种以涂蜡木板或象牙板为书写材料的档案。 因蜡板易于磨损,耐久性差,故主要用于书写临时性文件。 蜡板档案存留下来的不多,但使用时间却相当长,直到欧洲中世纪末才停止使用。

档案管理学考试试题

国2007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档案管理学试题课程代码:00511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档案馆接收现行机关档案的要求是() A.保持全宗的完整性 B.保持全宗的逻辑性 C.保持全宗的实践性 D.保持全宗的互补性 2.国务院《关于加强国家档案工作的决定》发布于() A.1950年 B.1956年 C.1991年 D.2005年 3.公务员的人事档案属于() A.文书档案 B.科技档案 C.专门档案 D.政务档案 4.《照片档案管理规范》发布实施的时间是() A.1985年9月6日 B.1987年1月1日 C.1990年7月1日 D.2000年6月1日 5.鉴定档案价值的基本方法是() A.直接鉴定法 B.实用主义鉴定法 C.逻辑主义鉴定法 D.现实主义鉴定法 6.档案12-16-8-11中的8代表() A.页号或件号 B.目录号

C.案卷号 D.全宗号 7.主题词表中"大连会议(1959)"一项的注释属于() A.含义注释 B.事实注释 C.限定注释 D.意义注释 8.一份文件办理完毕后是否需要归档,主要取决于() A.文件的形成组织 B.文件的外在形式 C.文件的内容质量 D.文件本身的保存价值 9.报道性的档案检索工具包括() A.全宗卷 B.全宗介绍 C.全引目录 D.全宗单 10.档案实体分类方法的选择应具有() A.普适性 B.逻辑性 C.人为性 D.主观性 11.记录和反映机关主要职能活动,对国家和社会具有长远利用价值的文件应当() A.保存10年 B.保存20年 C.保存30年 D.永久保存 12.珍贵档案的存放方式是() A.竖放 B.平放 C.卷放 D.折叠竖放

档案管理--重点二

1.档案区别于其他文献资料的独有特性和根本标志是兼具原始性和记录性于一体的特点。 2.档案来源于一定的单位和个人,1、机关团体、部队、企业和事业单位等;2、个人,主要是比较著名的和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家庭和家族。 3.文件转化为档案一般需要具备的条件:1.必须是办理完毕的文件;2.对日后具有一定查考和保存价值价值的文件;3.按照一定的规律保集中存起来的文件。 4.档案的形态包括档案的载体形式和档案内容的记录方式。 5.档案的载体:古代有龟甲兽骨、青铜钟鼎、竹木板片、金册铁券、缣帛、纸张等,现代有胶片、磁带、磁盘等。 6.国家全部档案的分类方法:按形成时间分,按内容性质划分,按形成领域划分,按载体划分。 7.公务档案必须按照国家规定无条件向国家档案馆移交。 8.档案的作用有:凭证作用、参考作用。 9.档案之所以有凭证作用,是由档案形成的特点和档案本身的特点所决定的。 10.对于内容不真实的档案,不能用现实的观点去涂抹勾划改造它,对于内容有疑问的文件,只能在考证后在卷内备考表内附以必要的说明。 11.档案作用发挥的主要条件有4个方面:档案利用价值与社会实践,社会发水平,社会档案意识,档案管理水平。

12.从档案工作各个环节的相互作用中,可以看出一条最基本的关系:即基础工作和利用工作。 13.从档案工作的作用和特点来看,档案工作是一项服务性、政治性和管理性的工作。 14.档案工作的机要性事由档案本身的特点和国家利益所决定的。 15.档案工作的基本原则是:档案工作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维护档案的完整与安全,便于社会各方面的利用。 16.统一领导,分级管理是档案工作的组织原则和管理体制。 17.维护档案的完整要求1、数量上的完整,2、质量上的完整。 18.维护档案的安全要求1、实体安全,2、信息安全。 19.便于社会各方面对于档案的利用,体现了档案工作的最终目的和服务性质。 20.档案室是各机关统一保存和管理本机关各部门形成的档案的内部组织机构。 21.综合档案室成为目前最普遍、数量最多的一种机关档案室形式。 22.联合档案室是将同驻地的两个以上机关的档案室联合起来设立的一个档案室。 23.档案馆与档案室同为直接管理档案的机构。

(全新整理)7月全国自考档案管理学试卷及答案解析

全国2018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档案管理学试题 课程代码:00511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档案馆接收现行机关档案的要求是() A.保持全宗的完整性B.保持全宗的逻辑性 C.保持全宗的实践性D.保持全宗的互补性 2.国务院《关于加强国家档案工作的决定》发布于() A.1950年B.1956年 C.1991年D.2018年 3.公务员的人事档案属于() A.文书档案B.科技档案 C.专门档案D.政务档案 4.《照片档案管理规范》发布实施的时间是() A.1985年9月6日B.1987年1月1日 C.1990年7月1日D.2000年6月1日 5.鉴定档案价值的基本方法是() A.直接鉴定法B.实用主义鉴定法 C.逻辑主义鉴定法D.现实主义鉴定法 6.档案12—16—8—11中的8代表() A.页号或件号B.目录号 C.案卷号D.全宗号 7.主题词表中“大连会议(1959)”一项的注释属于() A.含义注释B.事实注释 C.限定注释D.意义注释 8.一份文件办理完毕后是否需要归档,主要取决于() A.文件的形成组织B.文件的外在形式 C.文件的内容质量D.文件本身的保存价值 1

9.报道性的档案检索工具包括() A.全宗卷B.全宗介绍 C.全引目录D.全宗单 10.档案实体分类方法的选择应具有() A.普适性B.逻辑性 C.人为性D.主观性 11.记录和反映机关主要职能活动,对国家和社会具有长远利用价值的文件应当()A.保存10年B.保存20年 C.保存30年D.永久保存 12.珍贵档案的存放方式是() A.竖放B.平放 C.卷放D.折叠竖放 13.某学者为编写史书而利用档案馆相关档案的行为属于() A.实际利用B.学术利用 C.普遍利用D.非推理性利用 14.文件办理完毕主要指文件() A.已完成登记手续B.已经领导审核 C.完成文书处理程序D.已完成催办手续 15.保存磁带录音、录像档案适宜的温度是() A.15℃~25℃B.16℃~26℃ C.20℃~30℃D.25℃~35℃ 16.对存储在磁性介质上的电子档案,复制转存的时限间隔应是() A.一年B.三年 C.四年D.五年 17.以下档案参考资料中属于专题概要的是() A.法规文件汇编B.科研项目简介 C.会议主旨文件汇编D.专题大事记 18.《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的制发时间是() A.1980年5月B.1984年6月 C.1987年1月D.2018年1月 2

档案管理学考点

档案管理学 题型:名词解释,填空,选择,简答,论述 1、档案收集工作的概念:档案的收集工作,就是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通过例行的接收制度和专门征集的办法,把分散在各机关、组织、个人手中和散失在其他地方的档案,分别集中到各级各类档案保管机构的工作。 内容:①档案室对本单位需要归档的档案的接收。 ②档案室对本单位未及时归档档案的补充收集工作。 ③档案馆对所辖区域内现行机关和撤销单位的具有永久、长期保存价值的档案的接收。 ④档案馆对建国以前各个历史时期形成的档案的接收和征集工作。 特点:①预见性与计划性; ②针对性与及时性; ①系统性和完整性。 主要办法:①定期收集;②平时收集;③复制交换;④广泛征集;⑤购买 2、档案制度的内容:⑴、归档范围:详见《机关文件材料归档与不归档的范围》 ⑵、归档时间:文书档案第二年六月底以前归档。 ⑶、归档案卷的质量要求 [整理部分详细讲解] ①归档文件在系统性方面的要求是:遵循文件材料形成规律和特点,保持文件之间的有机联系,区别不同的价值,便于保管和利用。 ②归档案卷在技术加工方面的要求是:封面、题名、目录等; ③归档案卷的排列顺序 ⑷、归档手续:目录、移交清单等 为什么要建立档案制度? ①保证归档文件材料的齐全、完整 ②便于检查和控制归档文件的质量 ③确保归档文件材料的按时归档 ④确保归档文件材料的集中统一管理 3、如何做好文件材料的归档组织工作? ①档案室对归档工作的超前控制 ②指导和协助文书部门组织归档工作 ③加强临时性及“帐外文件”的文件收集工作 ④加强归档案卷质量的检查 ⑤加强归档的宣传和档案的日常管理 4、档案整理工作的类型: ①系统排列和编目; ②局部调整; ③全过程整理。 原则:①充分利用原有基础 ②保持文件之间的历史联系 。文件之间的历史联系,主要体现在文件的来源、时间、内容和形式几个方面。 ③便于保管和利用 、管路敷设技术通过管线不仅可以解决吊顶层配置不规范高中资料试卷问题,而且可保障各类管路习题到位。在管路敷设过程中,要加强看护关于管路高中资料试卷连接管口处理高中资料试卷弯扁度固定盒位置保护层防腐跨接地线弯曲半径标等,要求技术交底。管线敷设技术中包含线槽、管架等多项方式,为解决高中语文电气课件中管壁薄、接口不严等问题,合理利用管线敷设技术。线缆敷设原则:在分线盒处,当不同电压回路交叉时,应采用金属隔板进行隔开处理;同一线槽内强电回路须同时切断习题电源,线缆敷设完毕,要进行检查和检测处理。、电气课件中调试对全部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在安装过程中以及安装结束后进行 高中资料试卷调整试验;通电检查所有设备高中资料试卷相互作用与相互关系,根据生产工艺高中资料试卷要求,对电气设备进行空载与带负荷下高中资料试卷调控试验;对设备进行调整使其在正常工况下与过度工作下都可以正常工作;对于继电保护进行整核对定值,审核与校对图纸,编写复杂设备与装置高中资料试卷调试方案,编写重要设备高中资料试卷试验方案以及系统启动方案;对整套启动过程中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进行调试工作并且进行过关运行高中资料试卷技术指导。对于调试过程中高中资料试卷技术问题,作为调试人员,需要在事前掌握图纸资料、设备制造厂家出具高中资料试卷试验报告与相关技术资料,并且了解现场设备高中资料试卷布置情况与有关高中资料试卷电气系统接线等情况 ,然后根据规范与规程规定,制定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方案。 、电气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技术电力保护装置调试技术,电力保护高中资料试卷配置技术是指机组在进行继电保护高中资料试卷总体配置时,需要在最大限度内来确保机组高中资料试卷安全,并且尽可能地缩小故障高中资料试卷破坏范围,或者对某些异常高中资料试卷工况进行自动处理,尤其要避免错误高中资料试卷保护装置动作,并且拒绝动作,来避免不必要高中资料试卷突然停机。因此,电力高中资料试卷保护装置调试技术,要求电力保护装置做到准确灵活。对于差动保护装置高中资料试卷调试技术是指发电机一变压器组在发生内部故障时,需要进行外部电源高中资料试卷切除从而采用高中资料试卷主要保护装置。

公路建设项目档案管理办法

河北省高速公路建设项目档案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我省高速公路建设项目档案管理工作, 确保工程档 案的完整、准确、系统和安全,充分发挥工程档案在工程建设、管理、工程维护和改建和建中的作用, 根据国家档案局、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重大建设项目档案验收办法? (档发〔2006〕2号) ,交通运输部?公路工程竣交工验收办法实施i细则? (交公路发〔2010〕65号)、?公路工程竣工文件材料立卷归档管理办法? (交办发〔2001〕390号)、?交通档案管理办法? (交办发〔2005〕431 号) 、?交通建设项目档案管理登记办法??交通建设项目档案专项验收办法? ?交通档案进馆办法? (交办发(2007〕436号)、省档案局、省发展 和改革委员会?河北省重点建设项目档案验收管理办法? (真档发〔2009) 40号) , 以及省交通运输厅?河北省交通档案管理实施细则? (冀档发〔2008〕46号)等有关规定, 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子全省高速公路建设项目档案管理工作。高速公路大、中修工程和其它等级公路建设项目可参照执行。 第三条高速公路建设项目档案管理, 是指对高速公路工程建设项 目自立项到竣工验收期问的文件材料进行全程收集、整理、归档、保管和使用过程。 第四条本办法所称高速公路建设项目档案是指高速公路项目建设 过程中,自立项、工程可行性研究、评估、勘测、设计、施工、监理、交工、试运行、竣工等工作活动中形成的应当归档, 并经系统整理归档的

文字材料、图纸、图表、计算材料、声像资料、电子文件以及其它 不同载体形式的历史记录·。 第五条本办法所称项目法人, 指负责管理高速公路建设项目的省 高速公路管理局(集团)和各设区市交通运输局有关单位;.项目管理执行 机构,指代表项目法人实施高速公路项目建设的管理部门。 第二章管理及职责 第六条.高速公路建设项目档案遵循统一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实 行项目法人负责制。省交通运输厅负责高速公路建设项目档案管理的 统一部署和组织领导。项目法人对所辖项目管理执行机构和各参建单 位的建设项目档案进行监督、指导、咨询和检査,具有领导、监督职能。 项目管理执行机构负责做好本高速公路建设项目文件材料的收集、整理 和归档工作,负责组织、协调和指导各参建单位的项目文件材料的收集、 整理、归档工作。建设项目发包给承包方时, 应当在有关合同中明确 写明高速公路工程档案材料的形成.、整理及档案数字化的要求, 与工 程建设同步进行, 保证高速公路建设项目文件材料收集、立卷、归档的 及时、准确、完整、系统。高速公路建设项目档案,接受省级以上档案行 政管理部门的检査和指导。 第七条为提高我省高速公路建设项.目档案管理水平,提高管理效 率,省交通运输厅依照交通运输部?交通建设项目档案管理登记办法?,对 高速公路建设项目档案管理工作实行初、中、末登记、抽査制度: (-)开工备案。在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开工六个月内, 由项目法人负 责进行档案人员培训,对项目的档案组织领导、人员配备、管理制度、安 全保管条件等方面进行前期指导。填写交通建设项目档案管理登记表一

档案员考试题带答案

档案管理员试题 姓名:部门: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档案定为长期保管的期限是______左右。 A.14---20年; B.50---60年; C.16---50年。答案:(C) 2、档案定为短期保管的期限是______。 A.3---5年; B.6---9年; C.5---15年。答案:(C) 3、档案与资料的区别是来源不同作用和______不同。 A.价值; B.利用; C.机密程度。答案:(C) 4、档案统计数据以______为依据,做到准确、可靠。 A.原始记录; B.重复件; C.打印件。答案:(A) 5、. 档案人员就是用______和方法管理档案,为社会各方面服务的工作。 A.科学的原则; B.严密制度; C.严肃的工作态度。答案:(A) 6、档案是记录客观社会活动信息的一种载体,是一种固定的______。 A.档案材料; B.信息资源; C.信息形式。答案:(B) 7、档案专业人员的素质,就是档案专业人员的______的总称。 A.能力与知识; B.品质与能力; C.技术与品德。答案:(B) 8、在书写档案材料时,应选用______墨水。 A.碳素墨水和蓝黑墨水; B.纯蓝墨水和蓝黑墨水; C.碳素墨水和纯蓝墨水。答案:(A) 9、档案管理等级不搞______制。 A.分配;B.时间;C.终身。答案:(C) 10、档案工作的六项任务: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提供利用。 A.收集、整理、鉴定、保管、统计; B.管理、鉴定、统计、收集、供阅; C.统计、收集、整理、鉴定、裱糊。 答案:(A)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 1、书写档案材料时,应用有机染料墨水。() 答案:(×) 2、我国的档案工作应在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指导下进行。() 答案:(√) 3、古代的一些重要的记载和规定,刻在石头上,这些石刻也是一种档案。() 答案:(√) 4、档案是历史的真迹,后人不能按现在的潮流及自己的观点和需要去改变档案。()答案:(√) 5、档案和文件有着密切联系,一切文件都可转化为档案。() 答案:(×) 6、档案工作是一项专门业务,又是一项技术工作。() 答案:(×) 7、档案要做到便于利用,必须实行逐级管理和保证档案的完整与安全。() 答案:(×) 8、收集工作是档案工作的起点。从全部档案业务工作的程序来说,收集工作是档案工作中的第一个环节。() 答案:(√) 9、凡是介于两种保管期限之间的科技档案,其保管期限一律从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