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动物学实验一:动物的细胞和组织
普通动物学实验实验

《普通动物学实验》实验课程名称:动物学实验课程编号:实验学时:60 实验学分:一、本实验课的性质、任务与目的动物学实验是生物科学专业本科生的专业必修课,是研究动物的形态结构、功能以及分类的一门实验科学,是高等师范院校生物系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通过实验课教学验证、加深理解和巩固理论知识,熟悉动物学的基本操作技术,提高动手能力及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科学的、严谨的实事求是的学风。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具有独立从事动物学教学的能力,掌握科学研究的初步方法。
二、本实验课的基本理论普通动物学实验是研究动物的形态结构、功能以及分类的一门实验科学,是高等师范院校生物系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基本理论是形态、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原则理解和掌握动物是如何适应环境而发生进化和变异,从而使生命从低级向高级、水生到陆生、简单到复杂的发展和变化。
三、实验方式与基本要求采用理论讲解和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原则,让学生进行动手实践,更深地理解和掌握动物学的理论和知识要点,要求学生能根据理论学习自觉地掌握动物的基本形态、结构和功能。
采用标本识别、实物观察、外形观察和内部解剖、装片观察和标本制作等方式使学生的知识点掌握的牢固和透彻。
1.基本实验操作和仪器的使用学生应能熟练使用光学显微镜、解剖镜等仪器,学会常用药品的配制及常见动物的采集、制作方法。
通过各纲代表动物的解剖、观察和分类掌握各类动物的解剖和分类方法。
2.实验报告普通动物学实验的实验报告主要包括绘图和观察结果描述,通过完成实验报告,培养学生正确观察、表达的、分析的能力。
绘图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每个学生应认真对待。
绘制科学的图因以精确为主,因此要求学生首先要认真观察标本,然后按要求绘图。
除绘图外,实验报告还包括解答实验指导中提出的问题和必要的记录等,并应把它写在笔记本上。
实验报告是记录个人在实验中观察到的内容和对观察的解释,不可照抄实验指导和教材中的内容。
3.教学时数分配根据高等师范院校教学改革的需要,结合我系的实际情况,本大纲安排有20个实验,每个实验基本为3学时,共约66学时,机动6学时;野外实习15天。
《动物的细胞及组织》课件

连接、支持、营 养和保护…
分类
固有结缔组织
软骨组织和骨组 血液 织
结缔组织是动物体内分布 最广的组织,具有连接、 支持、营养和保护等功能 。
结缔组织可分为固有结缔 组织、软骨组织、骨组织 和血液等。
包括疏松结缔组织和致密 结缔组织等。
是构成动物骨骼的主要成 分。
具有运输、防御和保护等 功能。
肌肉组织
细胞核的结构特点
细胞核具有双层膜结构,核仁和染 色质在核内呈特定的空间分布,对 细胞的生长和分化具有重要意义。
细胞器
细胞器的分类
细胞器是细胞内具有一定功能的 独立结构,根据其功能可以分为 能量转换器、蛋白质合成器、细
胞骨架等。
细胞器的结构特点
不同的细胞器具有不同的结构和 功能,如线粒体是细胞的能量转 换器,内质网是蛋白质的合成和 加工场所,高尔基体则参与分泌
《动物的细胞及组织 》ppt课件
contents
目录
• 细胞概述 • 动物细胞结构 • 动物细胞分裂 • 动物组织类型 • 动物组织功能与特征 • 动物组织的应用
01
细胞概述
细胞定义
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单位,是组成生物体的最小单位
。
细胞具有独立的遗传物质,能够 进行自我复制和分裂。
细胞通过特定的结构和功能来适 应其生存环境,并与其他细胞相 互作用,共同维持生物体的生命
动控制功能。
分类
神经组织可分为神经元和神经 胶质细胞。
神经元
是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具有 感受刺激、传导神经冲动的功 能。
神经胶质细胞
是神经元的支持细胞,具有营 养、修复和保护等功能。
05
动物组织功能与特征
上皮组织的更新与保护功能
动物的细胞和四大组织

实验1 动物的细胞和四大组织一、实验目的1、了解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2、了解四大类组织的结构与功能;3、了解细胞有丝分裂各期的特点;4、掌握临时装片的制作方法。
二、实验材料人口腔上皮、疏松结缔组织、血液组织(活蛙或蟾蜍)、横纹肌(蝗虫浸制标本)、有丝分裂永久制片、复层扁平上皮、透明软骨、平滑肌及神经组织4种组织的切片。
0.1%及1%的亚甲蓝、0.7%及0.9%的NaCl溶液。
三、操作及观察1、人口腔上皮细胞:2、疏松结缔组织:胶原纤维束,弯曲成波浪状;弹性纤维细而具分枝,不成束,无波浪状弯曲。
3、血液组织:红细胞呈扁椭圆形,单个细胞为黄色,但血液组织为何呈红色?红细胞侧面呈何形状?4、肌肉组织:四、示范1、细胞的有丝分裂观察:2、复层扁平上皮组织的观察:3、软骨组织观察:4、平滑肌的观察:5、神经组织的观察五、注意事项1、做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注意必须将从颊部刮下的细胞在载玻片上涂得薄而均匀。
滴加0.9%的氯化钠液不宜过多,恰在盖波片之下为宜。
2、做疏松结缔组织装片时,用解剖针将取下的组织必须在一小滴生理盐水将其展开成薄片。
3、做横纹肌装片时,将取下的一小束肌肉放在载玻片上加一滴水,必须在水中用解剖针顺着肌纤维仔细分离,分得越细越好。
4、在做临时装片时,必须用镊子铗着盖玻片放置。
六、作业1、绘人口腔上皮细胞(2~3个,其中1个详绘)图。
实验2草履虫一、实验目的1、通过草履虫的形态结构与各种细胞器的观察,了解原生动物的主要特征;2、掌握临时装片的制作方法;3、了解草履虫的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
二、实验材料草履虫培养液、显微镜、5%的冰醋酸、载玻片、盖玻片、镊子、棉花和吸水纸等。
三、实验操作及观察1、草履虫临时装片的制作:2、观察内容:外形、纤毛、前后端、运动方式、内质与外质、刺丝泡、表膜、口沟、胞口与胞咽、食物泡与伸缩泡、大小核等。
四、示范1、草履虫无性生殖的观察:2、草履虫接合生殖的观察:五、注意事项1、作临时装片时,棉花应使纤维之间的孔隙大小较均匀,棉花的量要少;2、观察纤毛、刺丝泡、和伸缩泡时,光线应暗些。
动物的细胞和组织

2、高尔基器(Golgi apparatus):
(Golgi 1898 意大利)
——又称高尔基体(Golgi body)、高尔基复合体 (Golgi complex)。
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高尔基器也是一种膜
平行重叠在一起,
27
功能:消化、防御。
①正常的细胞内消化:溶酶体含有多种水解
酶,可催化大分子的降解。
②细胞自溶:细胞有规律的死亡——溶酶体
在细胞内破裂,整个细胞被酶消化。
③加工激素:如胰岛素——刚形成时是胰岛
素原,经溶酶体剪裁,形成有活性的胰岛素。
④与细胞病理有关。
28
此外,细胞还有微丝(microfilament)、微管
于结缔组织上。
——因为游离面与基底面的结构、分化不同, 所以上皮细胞具有极性。
功能:保护、吸收、排泄、分泌、呼吸等。
分类:被覆上皮、腺上皮和感觉上皮
53
(一)被覆上皮(Cover epithelium):
——是覆盖在机体内外表面的上皮组织。
根据细胞层数和形状的不同分为单层上皮和 复层上皮,又各再分为扁平、立方、柱状上皮等。
25
功能:
参与葡萄糖的有氧氧化以及能量的交换 与传递
——被称为细胞的“动力工厂”或“动力
站”,生命活动的总能量中,95%来自线粒体。
26
4、溶酶体(lysosome):
(1955 De Duve)
颗粒状结构, 大小一般在 0.25um~0.8pum 之间。单层膜 (一个单位膜), 其大小、形态有 很大变化。其中 含有多种水解酶, 因此称为溶酶体, 是能消化或溶解 物质的小体。
膜上无颗粒,常呈管状,小管彼此连接成网。
功能:与糖原代谢(肝细胞)、甾醇类激素合成、脂
动物学实验报告实验一动物组织与原生动物

04 实验结果与分析
动物组织的观察结果与分析
动物组织观察结果
在实验中,我们观察到动物组织具有不同的结构和功能,包括肌肉组织、结缔组织、神 经组织和上皮组织等。这些组织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各有特点,共同协作完成动物体
的各项生理活动。
动物组织分析
通过对动物组织的观察,我们发现不同组织在形态和结构上的差异与其功能密切相关。 例如,肌肉组织主要由肌细胞组成,具有收缩和运动的功能;神经组织由神经元和神经 胶质细胞组成,负责信息的传递和处理;上皮组织覆盖在动物体表面,具有保护、吸收
学习原生动物的基本特征
总结词
掌握原生动物的基本特征,包括形态 、生活习性、繁殖方式等。
详细描述
通过观察和实验操作,了解原生动物 的基本特征和分类,学习原生动物的 繁殖方式和生态习性,为后续学习动 物学和生态学打下基础。
02 实验材料
动物组织样本
01
02
03
心脏组织
用于观察心肌细胞的结构 和特点。
通过实验,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动 物生命系统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也更 加深入地理解了生物进化的过程和机 制。
06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出版年份:2018年
作者:张三
文章标题:《原02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记录观察结果
详细记录观察到的动物组织样本的特点,如细胞形态、排列方式、 组织结构等。
观察原生动物样本
准备显微镜和原生动物样本
01
确保显微镜处于良好工作状态,并准备好待观察的原生动物样
本。
观察原生动物样本
02
将原生动物样本置于显微镜的载玻片上,调整显微镜倍数,观
察原生动物的形态、运动方式和生活习性。
动物的细胞和组织课件

动物皮肤也可以通过排汗的方式排泄部分废 物和多余水分。
生殖系统
生殖系统概述
生殖系统负责繁殖后代和性别分化。
生殖器官
雄性和雌性的生殖器官各不相同,包 括睾丸、卵巢、阴茎、阴道等。
生殖过程
生殖细胞在生殖器官中形成并受精, 受精卵经过发育形成新个体。
性激素
性激素在生殖过程中起到重要的调节 作用,影响生殖器官的发育和功能。
细胞和组织的感染性病变
感染的类型
根据感染的病原体类型,可以分为细菌感染、病毒感染、真菌感染等。感染性病变可以发 生在身体的任何部位,包括皮肤、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等。
感染的症状
感染的症状因病原体和感染部位而异,常见的症状包括发热、亡。
感染的诊断和治疗
细胞,每个子细胞都包含一个完整的染色体组。
减数分裂
总结词
减数分裂是细胞在繁殖过程中将染色体数目减半的一种分裂方式,主要发生在生殖细胞的形成过程中 。
详细描述
减数分裂发生在生殖细胞的成熟过程中,是一种特殊的有丝分裂方式。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 制一次,细胞连续分裂两次,最终形成四个子细胞,每个子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只有原来的一半。减 数分裂对于维持物种遗传的稳定性和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
分类
肌肉组织可以分为横纹肌和平滑肌 ,横纹肌主要受自主神经支配,平 滑肌主要受激素和局部调节因子调 节。
心肌和骨骼肌
肌肉组织包括心肌和骨骼肌,心肌 具有自律性和传导性,骨骼肌主要 受意识控制。
神经组织
信息传递和处理
神经组织是动物体内负责信息传递和处理的组织,具有信息传递 和处理的功能。
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
细胞和组织的肿瘤性病变
肿瘤的分类
根据肿瘤的性质,可以分为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良性肿 瘤通常生长缓慢,不发生转移,而恶性肿瘤则生长迅速, 容易发生转移。
实验一四大基本组织的观察

实验一四大基本组织的观察实验目的:观察并了解动植物细胞与组织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实验材料:显微镜、玻璃片、手术刀、注射器、盐水溶液、洋葱、鲜花、小白鼠等。
实验过程:1.观察植物细胞步骤一:将一片洋葱的最表层取下,切成薄片放在玻璃片上。
步骤二:滴上盐水溶液,用另一片玻璃片盖住。
步骤三:将盖片放在显微镜下,先用低倍镜观察,再用高倍镜观察。
观察结果:在洋葱细胞中可以看到细胞核、细胞质以及细胞壁。
细胞核位于细胞中心,周围有较宽的细胞质。
细胞壁呈现网状结构。
解释:洋葱细胞是典型的植物细胞,具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细胞壁。
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细胞质是细胞内的基质,提供养分和能量。
细胞壁是植物细胞的保护层,赋予细胞形状,并提供机械支撑。
2.观察动物细胞步骤一:用手术刀切开小白鼠的皮肤,取出一小块肌肉组织。
步骤二:将肌肉组织切成薄片放在玻璃片上。
步骤三:滴上盐水溶液,用另一片玻璃片盖住。
步骤四:将盖片放在显微镜下,先用低倍镜观察,再用高倍镜观察。
观察结果:在肌肉细胞中可以看到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细胞核位于细胞中心,周围有较宽的细胞质。
解释:动物细胞是以动物为基础的细胞,也包含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由于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所以相对植物细胞而言更灵活。
细胞膜是细胞的保护膜,通过选择性通透性维护细胞内外物质的平衡。
3.观察植物细胞组织步骤一:取一片鲜花的花瓣或叶片。
步骤二:将花瓣或叶片切成薄片放在玻璃片上。
步骤三:滴上盐水溶液,用另一片玻璃片盖住。
步骤四:将盖片放在显微镜下,先用低倍镜观察,再用高倍镜观察。
观察结果:在植物细胞组织中可以看到细胞间隙、细胞壁以及细胞质。
细胞壁形成一个个六角形的细胞。
解释:植物细胞组织由多个细胞组成,相邻的细胞通过细胞间隙相连,实现细胞间物质的传输和交流。
细胞壁是植物细胞的外部保护层,不仅提供了机械支撑,还可以在组织层面上形成不同形状和功能的细胞。
实验结论:通过这次实验,我们观察和了解了植物与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大一动物学实验知识点汇总

大一动物学实验知识点汇总动物学是研究动物形态、结构、生活习性、分类、进化以及与其他生物和环境的关系的学科。
在大一的动物学实验中,我们会接触到一些基本的知识点和实验技巧。
本文将对这些知识点进行汇总,以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动物学实验。
一、动物的形态与结构1.细胞结构:动物细胞由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组成,细胞器官包括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等。
2.组织和器官:动物体内由不同种类的组织构成,如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和神经组织等。
不同组织形成不同的器官系统,如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和循环系统等。
3.骨骼系统:动物体内的骨骼系统可以提供支持和保护作用,同时还参与运动和血液生成。
常见的骨骼类型包括脊椎骨骼和外骨骼。
二、动物的生活习性1.饮食习性:不同的动物有不同的饮食习性,包括食草动物、食肉动物和杂食动物等。
此外,一些动物还具有特殊的捕食技巧,如蜘蛛的网捕食和豹的快速猎食。
2.繁殖方式:动物的繁殖方式多种多样,包括卵生和胎生两种方式。
有些动物还具有特殊的繁殖行为,如鸟类的求偶舞蹈和昆虫的交配方式。
3.行为习性:动物的行为习性反映了其适应环境和生存方式。
比如,群居动物具有协作和分工的行为,而独居动物则更加独立和自主。
三、动物的分类与进化1.动物分类:动物根据其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和进化关系进行分类。
常见的动物门类包括脊椎动物门、节肢动物门和软体动物门等。
2.进化理论:达尔文的进化理论认为,动物物种通过自然选择和遗传变异逐渐演化成为适应环境的形态。
这一理论在动物学领域具有重要影响。
四、动物与其他生物以及环境的关系1.食物链:动物与其他生物之间形成复杂的食物链,动物之间通过食物链相互依存和影响。
2.生态系统:动物栖息在特定的生态系统中,受到环境因素的限制和影响。
学习动物的生态学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动物栖息地和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五、动物学实验技巧1.动物标本制作:在动物学实验中,我们常常需要制作动物标本以便观察和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显微镜及动物的细胞和组织
一、目的与内容
(一)目的
1 .了解细胞的基本结构。
2 .了解动物的四类基本组织结构和功能。
(二)内容
1 .细胞: 人口腔上皮细胞。
2 .上皮组织: 复层扁平上皮。
3 .结缔组织,疏松织缔组织,透明软骨,人血液涂片。
4 .肌肉组织: 横纹肌(心肌)、平滑肌。
5 .神经组织: 兔脊髓横切片。
二、材料与用品
(一)材料
人口腔上皮细胞,复层扁平上皮、疏松结缔组织、血液组织、透明软骨、横纹肌、平滑肌及神经组织四种组织的切片。
(二)用品
显微镜、载玻片、水玻片、吸管、吸水纸、牙签。
0.1% 的亚甲基蓝、0.9%的生理盐。
三、操作与观察
( 一) 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
用牙签粗的一端,放在自己的口腔里,轻轻地在口腔颊内刮几下,注意不要用力过猛,以免损伤颊部。
将刮下的白色粘性物薄而均匀地涂在载玻片上,加一滴0.9%NaCl 溶液,然后加盖玻片,在低倍镜下观察。
口腔上皮细胞常数个连在一起。
由于口腔上皮细胞薄而透明,因此光线需要暗些。
找到口腔上皮细胞后,将其放在视野的中心,再转高倍镜观察。
口腔上皮细胞呈扁平多边形,试辨认细胞核、细胞质、细胞膜。
若观察不清楚时,可在盖玻片一侧加一滴0.1% 的亚甲基蓝,另一侧放一小块吸水纸。
如此,可使染液流入盖片下面,将细胞染成浅蓝色,核染色较深,注意染液不可加得过多,以免妨碍观察。
( 二) 结缔组织
1 .疏松结缔组织
低倍镜下观察疏松结缔组织的全部轮廓,然后换高倍镜选其典型的结构观察。
在被染成粉红色的制片中,可见其纤维错杂,排列疏散。
其纤维可分两种:
一种呈卷曲的纤维,粗细不等,被染成粉红色,为胶原纤维;
另一种较细,被染成紫粉色,为弹性纤维,此种纤维有分枝并互相连接成网状。
在纤维中有零散分布的细胞,一种为成纤维细胞,是结缔组织中主要的细胞,这种细胞具有许多突起,细胞轮廓不明显,但在制片中可大量看到呈椭圆形、着色较深的成纤维细胞核。
如转动细调节器可隐约看出细胞的轮廓。
此外,还有组织细胞、淋巴细胞等。
2 .致密结缔组织
取韧带组织制片于低倍镜下观察其全部轮廓,然后换高倍镜仔细观察。
此种组织主要是由弹性纤维组成,一束束被染成粉色的结构即是。
在弹性纤维之间有呈灰色的少量胶原纤维,在纤维间有染成蓝紫色的形态不规则的成纤维细胞核,其细胞界限不清晰。
3 .软骨
软骨由软骨细胞、纤维和基质构成,可分透明软骨、纤维软骨和弹性软骨。
将分布最广的透明软骨切片置显微镜下观察。
注意结实而致密的软骨间质,软骨细胞即分布于软骨间质所包围的软骨腔中,每腔中常可看到一个或两个以上的软骨细胞。
4 .血液
人血涂片于低倍镜下观察,然后换高倍镜观察,可见人的红细胞呈圆形,没有细胞核,另外在红细胞中可见染成很浅的形态比较大的细胞,其核呈肾形或圆形的则为白细胞。
( 三) 肌肉组织
1 .平滑肌
低倍镜下观察平滑肌分离装片,可见染成紫红色呈纺锤形的肌细胞,细胞核为椭圆形,位于细胞的中央,着色很深,在细胞质中有淡红的肌原纤维。
略旋动细调焦螺旋,仔细观察。
2 .骨骼肌(没有在课堂上讲)
取横纹肌纵切片于低倍镜下观察其全部轮廓,可见肌纤维一束束地排列着,换高倍镜选其典型结构观察,可见到每条呈圆柱形的纤维是一个多核的细胞体,细胞核很多,被染成紫色,位于纤维的周围,每一束肌纤维的肌膜都非常明显,在横纹肌上能见到明暗相间的排列横纹,染色浅的则为明带,染色深的为暗带。
3 .心肌
在显微镜下观察心肌的切片。
心肌是一特殊的肌肉组织,肌纤维较短而分支,互相连接
呈网状,纤维内丰富的肌浆,原纤维少,也有细的横纹。
核1 一2 个,位于中央,在心肌纤维彼此衔接处有阶梯式的横线称闰盘,这是相邻两心肌细胞分界的地方。
( 四) 神经组织
取兔脊髓横切片,低倍镜下可见H 状灰质部分,中央小孔为中央管,四周则是白质。
在灰质前角找到神经元后换高倍镜观察。
多极神经元胞体呈圆形,色淡红,内有一囊泡状大核,核仁染色较深,极明显;从细胞体伸出多个突起,使整个细胞呈多角形或不规则形。
由于突起在离开细胞不远处己被切断,故看不到完整的树突和轴突。
四、示范
1 .细胞的有丝分裂(课堂上没有讲)
在各示范切片中应辨认出染色体、中心体及纺锤体。
注意分裂各期的特点。
前期染色体出现,着色较深。
中心粒已分裂为二,向两极移动,形成纺锤体。
在前期结束时,核仁核膜消失。
中期染色体排列在细胞赤道面上,中心粒已达两极,此时纺锤体最大,染色体数目很清楚。
后期各染体已纵裂为二,分别向两极移动。
细胞已开始分裂,细胞的中部出现凹陷。
末期细胞分裂为二,染色体消失,重新组成的核出现。
五、作业
(一)绘图
1 、人口腔上皮细胞。
2 、横纹肌细胞(骨骼肌或心肌),标明结构名称。
(二)思考题
1 、使用高倍镜时,为什么一定要先用低倍镜?
2 、列表比较动物4 种基本组织的结构特点和主要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