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行政制度

合集下载

行政制度有哪些

行政制度有哪些

行政制度有哪些行政制度是指国家政权组织和管理国家事务的一系列制度安排和规定,包括行政机构的组织结构、职权划分、权力运行和管理机制等。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行政制度。

1. 行政机构组织结构:行政机构是行使国家行政职权的组织,通常由政府部门组成。

行政机构的组织结构包括中央行政机构和地方行政机构。

中央行政机构包括国务院、中央各部委等,地方行政机构包括省、市、县等地方政府。

2. 行政职权划分:行政职权是行政机构依法对社会各个方面进行管理和行使的权力。

行政职权划分主要包括垂直分工和水平协调两个方面。

垂直分工是指行政机构按照职责范围划分不同的职能部门,如教育、卫生、公安等部门。

水平协调是指不同部门之间根据行政事务的需要进行协调合作,确保行政活动的协调一致性。

3. 行政权力运行:行政权力运行主要涉及行政机构的决策、执行和评估等环节。

决策是指行政机构制定政策、法规等决策文件,包括制定计划、指导方针和行政命令等。

执行是指行政机构按照上级指令和法律法规进行具体的行政行为。

评估是指对行政机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和评估,如行政效能评估、绩效考核等。

4. 行政监督机制:行政监督是指对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进行监督和检查。

行政监督机制包括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两个方面。

内部监督是指行政机构的上下级、部门间相互监督,保证行政机构内部的权力合理运行。

外部监督是指立法机构、司法机关、人民代表大会等对行政机构行政行为进行监督,保障公众利益和权益。

5. 行政法律制度:行政法律制度是对行政机构行使行政权力进行规范和限制的法律制度。

行政法律制度包括宪法、行政法、行政诉讼法等。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规定了国家的政治体制和行政机构组织原则。

行政法是对行政机构行政行为进行规范和约束的法律规定。

行政诉讼法是对行政机构行政行为的申诉和司法追诉进行规定和保障的法律。

综上所述,行政制度包括行政机构组织结构、行政职权划分、行政权力运行、行政监督机制和行政法律制度等方面的安排和规定。

行政规章制度(通用14篇)

行政规章制度(通用14篇)

行政规章制度行政规章制度(通用14篇)现如今,很多地方都会使用到制度,制度对社会经济、科学技术、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对社会公共秩序的维护,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那么拟定制度真的很难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行政规章制度,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行政规章制度篇1一、行政方面:1、协助总经理做好综合、协调各部门工作和处理日常事务;2、协助参与并起草公司发展规划的拟定年度经营计划的编制及各阶段工作目标分解;3、负责总公司年度综合性资料,组织并起草公司综合性的工作计划、总结、报告、请示等文件;4、负责公司通用规章制度的拟定、修改和编写工作,协助参与专用标准及管理制度的拟定、讨论、修改工作;对文件中的重要事项进行跟踪检查和督导,推进公司的管理;5、搜集和了解各部门的工作动态,掌握全公司主要活动情况,编写公司年度大事记;6、负责召集公司办公会议和其他有关会议,做好会议记录,根据需要撰写会议纪要,并跟踪、检查、督促会议的贯彻实施;7、监督执行规章制度和劳动纪律,处理员工奖惩事宜。

对各岗位及其场所的劳动、卫生、安全情况进行定期及不定期检查;8、负责做好公司来宾的接待安排,组织、协调公司年会、员工活动,开展年度总评比和表彰活动;9、负责公司内外文件的收发、登记、传递、归档工作;10、负责公司办公用品的管理;11、负责公司员工活动的策划和组织;12、负责公司档案管理工作;13、加强部门之间的协调,为促进相互之间的团结做好工作;二、人事方面:1、负责公司人力资源工作的规划,建立、执行招聘、培训、考勤、劳动纪律等人事程序或规章制度;2、负责制定和完善公司岗位编制,协调公司各部门有效的开发和利用人力,满足公司的经营管理需要;3、根据现有的编织及业务发展需求,协调、统计各部门的招聘需求,编制年度/月度人员招聘计划,经批准后实施;4、做好各岗位的职位说明书,并根据公司职位调整组要进行相应的变更,保证职位说明书与实际相符;5、负责办理入职手续,负责人事档案的管理、保管、用工合同的签订;6、建立并及时更新员工档案,做好年度/月度人员异动统计(包括离职、入职、晋升、调动、降职等)7、制定公司及各个部门的培训计划和培训大纲,经批准后实施;8、对试用期员工进行培训及考核,并根据培训考核结果建议部门录用;9、负责拟定部门薪酬制度和方案,建立行之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10、制定绩效评价政策,组织实施绩效管理,并对各部门绩效评价过程进行监督和控制,及时解决其中出现的问题,使绩效评价体系能够落到实处,并不断完善绩效管理体系;11、负责审核并按职责报批员工定级、升职、加薪、奖励及纪律处分及内部调配、调入、调出、辞退等手续;12、做好员工考勤统计工作,负责加班的审核和报批工作13、负责公司员工福利、社会保险、劳动年检的办理;14、配合其他部门做好员工思想工作,受理并及时解决员工投诉和劳动争议事宜;15、定期主持召开本部门工作例会,布置、检查、总结工作,并组织本部门员工的业务学习,提高管理水平和业务技能,保证各项工作任务能及时完成;16、其他突发事件处理和领导交办的工作。

比较政治制度复习资料要点

比较政治制度复习资料要点

比较政治制度复习资料1、名词解释(1)政治制度:是指“在特定社会中,统治阶级通过组织政权以实现其政治统治的原则和方式的总和,它包括一个国家的阶级本质、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和管理形式、国家结构形式和公民在国家中的地位。

狭义主要指政体,即政权的组织形式。

”(2)比较政治制度:就是运用比较的方法对古今中外不同类型政治制度的个性进行对比,借此,发现不同政治制度的个性和共性。

(3)宪政:宪政是以良宪为前提,民主为基石,法治为载体,人权实现为宗旨的一种政治理念、政治形态或政治过程。

宪政即有限政治,即以宪法规定政治权力、国家政府、公共领域与社会生活、公民、私人领域各自的权利和义务,宪政的主要内容是限制国家公共权力和保护公民个人权利。

(4)政治文化:是人们“对于政治体系及其各个部分的态度,对于在该系统中自我角色的态度。

”(5)直接民主制:是指任何公民都有权利和义务直接参与国家事务的决策和管理。

(6)间接民主制:是指公民通过特定的形式指定特定人员代表自己管理国家事务,公民的代表或其代表的代表是国家事务的直接管理者,而公民则凭借自身对其代表的监督、罢免等权利间接参与国家事务的决策和管理。

(7)代议民主制:代议民主制是一种间接民主制,它是指人民根据主权在民的原则,按照一定的程序选举代表组成代议机关来行使国家最高权力的政治制度。

(8)法治:就是宪法明确规定国家完全受法的约束,政府机关的一切活动都要以宪法和法律为依据;一切公民都是权利的主体,并受法律的保障。

(9)国家结构制度:国家整体与其组成部分之间相互关系的制度安排。

国家结构制度则不仅包括国家整体与部分及中央与地方关系的调处的基本原则和规范,也包括这种关系模式的制度安排及具体形式。

(10)国家元首:在形式上是最高国家权力的执掌者和国家在对外关系中的最高代表。

(11)司法:司法,简而言之,就是法的适用或执行,也是司法活动的简称。

具体而言,是法定的国家机关依照特定的职权和程序应用法律处理案件的专门性活动。

主要国家宪政体制比较表

主要国家宪政体制比较表

主要國家憲政體制比較表牛刀小試【題組一】談到民主國家的憲法,中山先生曾經說:「英是不能學;美是不必學的。

」而這幾年我國雖然經過多次的修憲,不過對於政府的體制仍然有諸多的爭議,有的主張總統制,有的主張內閣制或雙首長制等,其實每一種制度各有其優缺點。

一個良好制度的建立,國情背景與文化特色是必須考慮的條件。

請回答下列問題:1.在西方憲政制度中,下列哪一項不是內閣制的特點?(A)虛位元首(B)內閣集體對國會負責(C)由國會多數黨組織內閣(D)國王或總統必須對於其所公布的法律或推行的政策負起完全的責任。

2.對於美國的總統制之敘述,下列何者正確?(A)總統與國會議員分別向選民負責(B)國務院的閣員可兼任國會議員(C)國會可以對總統行使不信任投票(D)總統可以解散國會。

3.實施內閣制的國家,在什麼樣的情況之下,元首可以解散國會?(A)國會選舉,執政黨沒有贏得多數席位時(B)國會對內閣行使不信任投票通過後(C)國會不支持內閣的政策時(D)國會議員發生貪瀆案件時。

4.總統制的國家,當總統對國會所通過的議案不同意時,可以使用哪一種權,將議案送回國會再議?(A)不同意權(B)副署權(C)覆議權(D)行政裁量權。

5.假設有一個國家總統與總理,分別由左派與右派兩個不同政黨所擔任,這種「左右共治」的憲政制度比較可能出現在哪一種類型的國家?(A)總統制(B)內閣制(C)委員制(D)雙首長制。

【題組二】近年來,每當修憲之時,國人屢屢發生政府體制的爭議,內閣制與總統制爭論不休,其實民主憲政體制還有混合制及委員制。

下列表格為美國、英國、法國、瑞士四國憲政體制及特色,請依據下表回答以下問題:1.以上表而言,乙國應該是哪個國家?(A)瑞士(B)美國(C)法國(D)英國。

2.憲政體制中有所謂「不信任制度」的設計,依據上表可能出現在哪些國家中?(A)甲乙(B)乙丙(C)丙丁(D)甲丁。

3.為了維持行政和立法兩權的制衡,當元首對國會所通過的法案不同意時,可以使用覆議否決權,將法案送回國會再議。

比较政治制度复习资料

比较政治制度复习资料

第九章 政府行政制度
• 政权组织形式的四种基本类型及其特点: (1)议会制的特点:议会在国家机关体系中居于主导地 位,拥有产生包括政府在内的其他国家机关并监督其 运行的权力。 (2)总统制的特点:议会在国家机关体系中与其他国家 机关地位平等,它是国家权力配置关系中最具分权制 衡色彩的政权组织形式。 (3)委员会制的特点:最高国家行政机关采取委员会制, 并以合议制的形式行使职权。 (4)人民代表制的特点:人民代表机关作为国家的权力 机关,在法律上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一切其他国家 机关均由其产生,对其负责,受其监督。
第八章
议会制度
• 立法机构的功能 – 立法功能 – 审议功能 – 监督功能:提问和质询;紧急辩论;委员会调 查 – 服务选区的选民 – 代表 – 政治社会化功能/公共教育功能 – 产生政府(仅限于议会制国家)
• 立法机构的类型: 两院制:是指议会设有两个议院并由两院共 同行使议会职权的制度。 一院制:是指议会只拥有一个议院并由它行 使议会全部职权的制度。 • 委员会:是议员组成的小型工作组,负责处 理议会的大量事务。委员会通常有三重功能: 1)审议法案和财政提案;2)审查政府行 政和过去的支出;3)调查公众关注的一 般事务。
• 政府 广义:指的是一种政治制度形式,包括立法机 关、国家元首、行政机关、司法机关等组成 要素。 狭义:指的是国家行政机关。 • 国家的五个个关键特征:
国家是至高无上的。 国家机构是“公共的”(区别于市民社会的“私人” 机构) 国家的活动暗含合法性。 国家是统治的工具。 国家是一个领土单位。
• 利益集团:也称压力集团。是以影响政府政 策或行动为目标的组织化社团。利益集团与 政党的区别在于,它们试图从外部施加影响, 而不是想赢得执政权。利益集团与社会运动 的区别在于它们是具有更高层次的正式组织。 • 利益集团发挥影响的三种渠道 1、直接与政府打交道 2、通过政党间接影响政府 3、通过大众传媒和公众舆论间接影响政府

中外行政制度比较论文

中外行政制度比较论文

中外行政制度比较分析摘要:行政制度(即政府制度)是由国家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有关国家行政机关的组成、体制、职能、权限、活动方式及相互关系等方面的一系列规范和准则。

目前,我国行政制度并未发展成熟,还处于不断完善的阶段。

在改革中探索适合国情并有中国特色的行政体制固然重要,但是其他国家的行政制度和改革对我们也是具有借鉴和启示意义的。

文章在对中外行政制度进行比较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行政制度在理论上的不足及其在指导实践中出现的问题,进而对我国行政制度重构提出建议。

关键词:中西方行政制度对比分析1.行政及行政制度概述1.1行政的相关概念“行政”一词,在中国历史典籍中早就出现过,意思是推行政令,执掌政务。

在西方,两千多年前的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就使用过行政一词。

现代英语中的行政源于拉丁文Administrare,意为国家事务的管理。

学科意义上的解释则因研究的视角不同而各异。

[1]西方学者的观点可以归纳为三种类型:一是从“三权分立”的角度来解释行政,认为“行政”是指与立法、司法并立的“三权”之一;二是从政治与行政分离的角度来解释行政,认为“政治”是国家意志的表达,“行政”是国家意志的执行;三是从管理功能的角度来解释行政,认为行政是协调众人努力达成一定目标的一切管理都是行政。

[2]国内学者关于行政概念问题的分歧主要集中在管理主体的确定和管理范围的划分上,即行政活动的实施者究竟是谁,行政活动的边界究竟在哪里,立法机关、司法机关、企事业单位以及社会团体、党群组织的管理活动能否纳入行政的范畴之中。

[3]综合各种观点,本文将“行政”定义为“国家行政机关等行政主体为实现国家目标和统治阶级利益,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组织和管理国家政务、社会公共事务和自身内部事务的执行性活动”。

这个定义统摄行政活动的主体、客体、方式、手段、性质、目的等六方面的内容,即行政活动的主体是国家行政机关(狭义的政府 )及授权组织,行政活动的客体是国家政务、社会公共事务和行政机关内部事务,行政活动的方式是依法治理,行政活动的手段是组织和管理,行政活动的性质是执行性活动,行政活动的目的是实现国家目标和统治阶级利益。

中国和老挝行政管理制度对比分析

中国和老挝行政管理制度对比分析

中国和老挝行政管理制度对比分析
中国和老挝都是亚洲国家,也是发展中国家。

两国的政治制度都是社会主义制度,但在行政管理制度上,二者存在一些不同。

首先,中国是一个中央集权国家,国家领导人对全国行政管理负有最高责任。

中央政府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特别行政区实行管理,各级政府对下属部门和地方政府实行监督,形成了严密的行政管理体系。

而老挝则是以地方为主,实行地方自治,国家政府和地方政府的职责和权力分配明确。

其次,中国的行政管理体系是以部门为主导,各部门按照职责和任务划分,进行管理和监督。

而老挝的行政管理体系则是以功能为导向,通过设立部门和机构来实现管理。

第三,中国的行政管理制度经过几十年的改革和完善,公正透明、依法行政的原则逐渐得到实现。

老挝的行政管理制度相对较为初步,缺少严密的法律法规体系和现代化的行政管理方法。

第四,中国的行政管理制度注重对公众和社会组织的参与,如听取公众意见、社会评议等,提高公众对政府决策的信任和满意度。

老挝的行政管理制度中公众和社会组织的参与程度相对较低,容易产生决策不够科学合理的问题。

综上所述,中国和老挝在行政管理制度上存在一定的差异,但随着全球化和现代化的趋势,两国的行政管理制度也在不断进步和完善。

行政三项制度

行政三项制度

行政三项制度摘要:1.行政三项制度的概述2.行政三项制度的内容3.行政三项制度的实施情况4.行政三项制度的意义和影响正文:一、行政三项制度的概述行政三项制度是指我国政府在行政管理中实施的三项基本制度,包括行政许可制度、行政处罚制度和行政强制制度。

这三项制度构成了行政机关实施行政管理的基本框架,对于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公共利益和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二、行政三项制度的内容1.行政许可制度:行政许可制度是指行政机关根据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申请,经依法审查,准予其从事特定活动的制度。

行政许可是行政机关对社会行为进行事前控制的重要手段,旨在保障公共利益和维护市场秩序。

2.行政处罚制度:行政处罚制度是指行政机关对违反行政管理法规的行为主体给予法律制裁的制度。

行政处罚是行政机关对违法行为进行事中控制的重要手段,旨在维护社会秩序和保护公民权益。

3.行政强制制度:行政强制制度是指行政机关依法对违反行政管理法规的行为主体采取强制措施的制度。

行政强制是行政机关对违法行为进行事后控制的重要手段,旨在确保行政管理法规的实施和社会秩序的稳定。

三、行政三项制度的实施情况近年来,我国政府在实施行政三项制度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行政许可制度得到进一步规范,行政处罚制度逐步完善,行政强制制度得到加强。

在实施过程中,政府不断加强法治建设,提高行政效能,优化营商环境,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四、行政三项制度的意义和影响行政三项制度在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公共利益和促进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首先,这三项制度有助于政府对社会进行有效管理,维护国家的法治秩序。

其次,它们有助于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最后,行政三项制度有助于促进政府职能转变,提高政府治理能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总之,行政三项制度是我国行政管理的基本框架,对于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公共利益和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的内阁制政府基 本相同,但是国家元首的称号、产生、任期、 活动的典礼形势以及所强调的某些原则有所 不同。关于内阁的称谓,大多数西方国家的 政府称作内阁,如英、加、日等,美、法、 意等称为政府。 从政党的角度出发,可以将内阁制政府分 为两党制内阁制政府,多党制内阁政府和一 党为主的多党制内阁制政府。

(二)内阁制政府利弊分析优点: 首先,立法部门与行政部门的密切合作是内 阁制政府有别于总统制政府的一大优点。通 常内阁成员同时是议会议员,绝大部分立法 议案都由内阁提出。事实上,议会和内阁互 相结合在一起,它们之间的密切合作是政府 正常运作和政府保持稳定的重要保证。当然, 在理论上,立法和行政之间也是互相制约的, 议会有权对政府表示不信任,迫使内阁总辞 职,内阁也有权提请国家元首解散议会。
二、各种政府制度的利弊比较
(一)总统制政府利弊分析

总统制政府最独特的特征是实行分权与制衡,这 是其实行政治制度的一条重要原则。分权与制衡的 目的在于防止个人高度集权、独断专行,对权力实 行监督和制约,防止滥用权力。在这一原则下,国 会拥有立法权,总统拥有行政权,法院拥有司法权, 它们各自独立,任何一个部门都不能控制整个政权, 而每个部门又都拥有足以制约其他两个部门的权利。 三者处于相互制约的关系之中,政府就在这种相互 制约中保持正常的运作和平衡。
总统制的主要弊端是:
首先,缺少对总统的监督权,总统的权力过大, 总统对选民负责实际上是无法执行的。总统在任期 内如不称职,又未犯罪,任何人都无权罢免他,只 能到任职期满重新选举。 其次,分权制衡对于防止个人专断和滥用权力有 一定作用,但不是万能的,总统可以利用宪法的漏 洞,对国会进行反制约。 再次,国会与政府为了互相制约,建立庞大的官 僚机构,国会与行政机构重叠,人浮于事,效率低 下。国会与政府时常发生冲突和纠纷。

内阁制政府的主要特点:
①强调议会至上; ②内阁由议会中占多数席位的政党或政党联盟组成; ③国家元首是国家权利的象征,具有“虚位元首”的 性质,不掌握实权,不负实际责任; ④内阁总览一切行政权力,政府首脑掌握实权,同时, 由于内阁成员必须同时是议会议员,因此,实际上是 内阁控制议会。 ⑤政府对议会负责,接收议员的质询,明辨政府的政 策和决议。 内阁制政府是目前西方国家最普遍的一种政府形式, 英国、日、德、意、希、印、新等国采用内阁制。
从根本上说,半总统制政体属于总统制,原因
①作为国家元首的总统掌握重要的全国最高行政权 力;
②总统由选举直接选举产生,国会不能利用不信任 案导致其辞职。
实行总统制的国家除美国外,还有亚洲、非洲、拉
丁美洲一些国家;实行半总统制的国家有法、德、 突、芬、冰岛、爱尔兰、葡萄牙和斯里兰卡等。
(3)委员会制政府。

委员会制又称会议制,是指国家最高行政 权不是掌握在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一人手中, 而是由议会产生的委员集体形式的一种政权 组织形式,以瑞士为代表。
其特点是:
①政府(7人委员会)由议会选举产生,但不一定由议。委员会实行多党联合执政。 ②采取会议制。政府一切决定均由7人委员会会议决定, 委员会实行集体领导,7名委员地位平等,权利相当。 ③不实行权力分立。不设总统和总理,委员会主席即为 国家元首兼政府总理,由议会从7名委员中选出,任期1 年,不得连任。1年届满后,由副主席升任主席,同时 选出另一名副主席。主席的权力极其有限。 ④委员会无权解散议会,无权否决议会的议案,议会通 过的议案必须执行,并对议会负责。一回不能以投不信 任票的方式使委员会提前解职。
第九章 比较行政制度
一、行政制度的类型
(1)内阁制政府 内阁制政府又称议会制政府,起源于英国,是西方国 家内有内阁(政府)总揽行政权并对议会负责的一种 政府制度。内阁对议会负责并受议会监督。内阁制政 府有两种情况,一种称为“一党内阁”,通常由一个 在议会中获得半数以上席位的政党组成,如英国。另 一种称为“联合内阁”由于在议会中设有一个政党获 得半数以上席位,使用及各政党联合组阁,如联邦德 国、意大利等。 此外,还有一种形式,称为“影子内阁”,它是指 议会反对党按照内阁的组织形式组成一个准备上台的 执政政府,影子内阁一般由下议院反对党领袖指定本 党有影响的议员组成,其任务是领导、组织下议院中 本党议员的一切活动。
④政府不对国会负责,只向总统本人负责。总
统对议会提出的法案有否决权。 ⑤总统和国会有固定的任期,届数也有限制。 ⑥国会对总统有弹劾权,但无罢免权。 ⑦总统所属的政党不一定是议会中的多数党。
b.德国式的半总统制。
是一种兼有议会制特点的总统制,介于总统制和议 会制之间,其特点是: ①在形式上设有两名政府首脑,总统是国家首脑, 掌握行政大权,政府另设总理。 ②政府不对总统而对议会负责,议会通过对政府的 不信任投票案时,总理必须向国家元首提出政府总 辞职,但议会议员不得同时兼任政府官员。 ③总统掌握实际统治权,是国家权力的中心,由选 民选举产生,他不对任何机关负责。只对选民负责, 控制行政特权。④国会实际权力相对缩小,表现在 在总统制下,总统是凌驾于立法权之上的总统,有 权对立法权进行干预。
(2)总统制政府
a.美国是总统制政府。
18世纪末起源于美国,是以总统为政府首脑
同时又是国家首脑的一种政府制度。在这种 制度下,国家元首任期和政策制定在宪法上 都是独立的,不受立法机关的支配。实行总 统制的国家,因政府和议会分掌政权,故也 称为“二元制共和国”。
总统制政府实行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
和权力平衡原则。其特点是: ①总统独立于国会之外,不由国会产生,一 般由公民直接或间接选举产生。 ②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一切 行政大权集于他一人之手,可以单独颁发行 政命令。 ③政府与国会完全分离,政府成员经参议院 同意由总统任命,不得同时兼任国会议员, 不能参加国会会议,形式上政府不能向国会 提出法律案或预算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