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行政制度比较》.
学习《中外行政制度比较》的心得体会

学习《中外行政制度比较》的心得体会学生姓名:天津电大武清分校2012年行政管理专业专科我是2012年行政管理专业专科的新生,新学期的第一课就是西方行政制度,经过辅导老师仔细地讲读,通过认真听讲,仔细阅读《中外行政制度比较》一书,使我对中国和西方国家行政制度有了新的理解和认知。
政治制度是管理国家和社会政治事务的一套规则,是制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个国家的政治制度,由国家的本质、政权组织形式、政权机构体系以及为保证国家机器运转的诸种单向政治制度构成。
它通常由法律来反映和确认,并用国家的强制力来保障。
政治制度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世界上拥有200多个国家,受经济发展状况、阶级力量对比、民族特性、政治文化、历史传统和国际政治影响,国家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同一类型的国家可能存在不同的国家形式,就当今西方国家的政体而言,可分为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就国家权力结构而言,可分为联邦制和单一制;就国家元首、立法机关和行政机关的关系而言,可分为内阁制政府、总统制政府、半内阁制半总统制政府、委员会制政府;还有各单项政治制度,如立法制度、行政制度、司法制度、政党制度、选举制度、公务员制度、监督制度、廉政制度、军事制度、基层民主自治制度等等。
当代西方国家的政治制度是西方民族的智慧和创造,其显著特点是“主权在民”、分权制衡、法制、多党制、议会制、普选制和限期任职制;当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是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其主要特点是人民当家作主、中共领导、议会合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民族区域自治和“一国两制”、农村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
当今世界的国家政治制度是五光十色、丰富多彩的,更是纷繁复杂,千差万别,闪耀着人类智慧的光华。
西方行政制度是行政管理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课程,书中循章节讲解了行政的概念、行政制度的演变历史和涵义、行政制度的类型及其功能和特征,中西方国家的中央行政制度和地方行政制度的关系,主要差异和区别,其中着重论述了中国、英国、法国、德国、美国和日本等国家的政府行政过程,政党在政府行政过程中的作用和影响,并对中西方政府行政过程中的若干问题作了比较和分析,回顾新中国在围绕调整中央与地方的关系、调整国民经济结构、调整社会管理重心而进行的对政府行政机构和管理制度改革的艰难历程,积极推进中国政治体制和行政制度改革,逐步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等内容。
中外行政体制比较答案

一、名词解释行政制度: 是指有关国家行政机关的组成、体制、权限、活动方式等方面的一系列规范和惯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行政制度是国家根本政治制度和中央地方关系模式的产物,包括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体制下的中央行政体制、中央行政机关对地方各级行政机关的领导关系以及地方各级行政体制。
世卿世禄制:卿是古代高级官吏的称呼。
世卿就是天子或诸侯国君之下的贵族,世世代代、父死子继,连任卿这样的高官。
禄是官吏所得的享受财物。
世禄就是官吏们世世代代、父死子继,享有所封的土地及其赋税收入,世袭卿位和禄田的制度在古代曾十分盛行。
三公九卿制:三公九卿的中央官制为秦王政接受李斯建议所制,以皇帝为尊,下有三公,分别为太尉,管理军事;丞相,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御史大夫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并理国家监察事务。
九卿对丞相负责,按其职能,行使权利。
九卿其实并不止此数,但按韦昭所说的“汉正卿九”,用秦时的官名分别为:奉常,掌管宗庙祭祀,和国家之礼;郎中令,负责皇帝禁卫;卫尉,负责皇宫守卫;太仆,负责皇帝车马;少府,负责皇帝财政;廷尉,负责司法;典客,负责外交和内部少数民族事务;治粟内史,负责粮食和财政;宗正,负责皇室事务。
辅政体制:在中国古代社会中,当君主冲龄之时,在特定的形势下,王朝会出现一种短期的政权构成形式,即临时的特殊政体。
九品中正制: 九品中正制,又称九品官人法,是魏晋南北朝时期重要的选官制度,是魏文帝曹丕为了拉拢士族而采纳陈群的意见。
曹丕篡汉前夕即延康元年(220年)由魏吏部尚书陈群制定。
此制至西晋渐趋完备,南北朝时又有所变化。
它上承两汉察举制,下启隋唐之科举,在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乃中国封建社会三大选官制度之一,从曹魏始至隋唐科举的确立,这其间约存在了四百年之久。
公民大会:公民大会(ecclesia)是古希腊城邦和古罗马的最高权力机关。
等级代表君主制:等级君主制是王权借助等级代表会议实施统治的一种政权形式,贵族和市民阶层共同参政,并在一定程度上分享权力。
行政管理读书笔记

《中外行政制度比较》读书笔记书名:《中外行政制度比较》作者:张立荣第一部分:关于本书本书立足于新世纪改革开放的新起点,为了现代化建设和政治学学科发展的需要而撰写,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做指导,把规范研究与经验研究、制度研究与比较研究结合起来,对当代中古和外国(主要是具有典型意义的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政治制度进行比较分析,探寻中外政治制度的形成历史和文化背景、结构内容和基本特点、功能作用和运作机制、体制改革和发展趋势等,揭示人类社会共同的政治发展规律,以期启发人们的思考,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服务,为中国政治学学科发展服务。
第二部分:关于作者本书作者张立荣现为华中师范大学管理学院常务副院长、教育部中南教育管理干部培训中心常务副主任、湖北省党政干部华中师范大学培训部主任、华中师范大学公共管理硕士(MPA)研究生教育中心主任、湖北省重点学科(行政管理)带头人、国家重点学科(中外政治制度)“行政管理与公共政策”方向学术带头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课题首席专家。
主要主持的科研项目有,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服务型政府建设和公共服务体系完善研究,和谐社会构建背景下的政府治理范式变革与创新研究,中国山区乡政村治研究,中国转型期社会风险及公共危机管理研究,改革事业整体推进背景下政府组织治理制度创新研究等,并编撰了)《新视野与大思路:中国山区乡镇政权建设研究》,)《论有中国特色的国家行政制度》,《中外行政制度比较》等专著。
第三部分:行政制度的类型及其特征1、内阁制政府制度及其特征内阁制政府制度起源于英国,也称作议会制政府制度责任内阁制政府制度,它是西方一些国家由内阁总揽行政权力并向议会负责的一种政府制度。
一般而言,以英国为代表的内阁制政府制度具有以下主要特征;(1)强调议会至上,在这种制度下,议会处于国家的政治活动中心,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拥有立法、组织内阁和监督内阁的权力。
(2)内阁组成独特,实行内阁制政府制度的国家,内阁由议会中占多数席位的一个政党或构成多数席位的数党联盟组成,议会中的多数党或数党联盟即为执政党。
中外行政制度比较论文

中外行政制度比较论文关键词:中外;房产制度;土地制度房地产就是指土地、建筑物及固着在土地、建筑物上不可分离的部分及其附带的各种权益。
房地产由于其自己的特点即位置的固定性和不可移动性,在经济学上又称为不动产。
一、国外土地制度(一)土地所有制形式。
土地私有制,现行土地所有制有三种主要形式,即国家所有、公共所有、个人与法人所有。
属于国家所有和地方自治团体所有的土地占国土总面积的35%,属于私有的土地面积占国土总面积的65%,其中,个人所有的土地占57%,法人所有的土地占8%。
(二)土地权利的设置。
设所有权、地上权、赁借权三种。
后两种权利归属于借地权。
(三)土地交易管理制度1、在城市拥有2000平方米以上土地,市区外拥有5000平方米以上土地的所有者在转移出让土地时必须事前申报,购买价格以公示地价为标准确定;2、土地交易许可制。
在土地投机活动集中、地价上涨过快的地区,县地方政府可以设立“限制区域”。
凡就是“限制区域”内土地进行交易及其阶格,必须经县地方政府“许可”。
如果私下成交,土地交易合同视为无效,不受法律保护;3、土地交易申报劝告制。
如果交易价格过高影响土地利用,县地方政府可以提出劝告,并向地方政府重新申报。
如果交易双方不听从劝告,可将其劝告内容公之于众;4、土地公示法。
为了在宏观上管理和调控土地价格,外国制定了地价公示法,这种价格就是一种旨在控制土地的官方价格,增强政府对土地价格的控制能力,为合理进行土地交易提供依据。
二、国外住房政策住房政策总目标与国民经济发展阶段相适应,与家庭构成以及居住区域的特性相适应,为全体国民提供居住环境良好的住宅。
(一)特点1、重视住宅管理。
外国私房率较高,住宅经济主要由市场机制调节,但就是政府仍然比较重视对住宅的管理。
政府的建设省及下属住宅局对全国住宅建设实行政策,法令、计划、设计、资金、生产、技术一体化管理。
2、政府大力资助住宅建设。
国外政府为住宅的建设开辟了多种集资渠道,提供住宅补贴就是其住宅政策的核心。
《中外行政制度比较》讲稿

(1)核心内容 (2)结构系统 (3)行政制度
行政权力体制 法定性规则 内层 中层 外层 行政思想或观念 行政主体 政稳为要——嫡长子世袭制 2.行政制度的一般特征 (1)环境制约性——社会经济制度 社会政治结构 社会政治文化 (2)鲜明的阶级性 (3)效力的强制性 (4)形式的多样性
(三)行政制度的特征 受环境制约。是自然长成?还是人为设计的? 形式多样。 具规范与强制力。 高度的政治性。 (四)行政制度的作用 规范行政权力运作 维护统治阶级利益 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实现公共管理职能
国内有关行政的观点: (1)夏书章:‚行政是行使国家权力的管理,凡不属于 国家机关的管理活动,便不属于行政。‛‚应将以行 使国家权力从事国家管理的活动成为行政。‛ (2)傅明贤:行政‚不仅包括行政机关的独立活动,而 且包括与行政机关相联系的一部分立法活动、司法活 动。‛ (3)周世逑:‚所谓行政,就是国家行政部门为实现代 表统治阶级意志的国家目的和任务,而对所属的国家 职能和国家事务的组织管理活动的总称。‛ (4)谭健:行政‚是国家行政部门管理国家事务、政府 事务和社会事务的活动。‛ (5)唐代望:‚我们社会主义国家的行政管理是管理整 个社会的,不仅包括国家行政机关的管理,而且包括 立法、司法以及事业单位的行政管理。
公共领域的层次性
公共领域 层 次 具体内容
一般性公共领 域(市场不能 发挥作用的领 域)
特殊性公共领 域(联系经济 发展水平和市 场发育水平)
第一层次
国家安全、公共秩序、法律、公共工程与设 施以及公共服务等(古典主义的观点) 经济的外部性、垄断、分配不公、经济波动、 信息不完全等(凯恩斯时代的主张)
(3)怀特(Leonard D.White):‚行政是完成或实现 一个权力机关所宣布的政策而采取的一切运作,即对 其部属所采取的指挥、协调和控制活动。‛ (4)古利克(L.Gulick):‚从工作着眼,行政就是 POSDCORB,即计划、组织、人事、指挥、协调、报告、 预算七种职能。‛ (5)费福纳(John M.Phiffner):‚行政就是一些人 为完成政府任务所做的协调努力,‛‚是集体努力与 合作的艺术。‛ (6)魏劳毕(W.F.Willoughby):‚行政是政府组织中 行政机关所管辖的事务。‛ (7)西蒙(Herber A.Simon)、史密斯伯特(Donald W.Smithbert)、汤普森(Wietr A.Thompson):“行 政就是通力合作达到共同目标的集体行动。‛
《中外政治制度比较》PPT课件

第二节 比较研究的基本范畴
1 政治 政治学之父亚里斯多德
人类在本性上,也是一个政治动物。 人类生来就有合群的性格,所以能不 期而共趋于这样高级的(政治)组合, 然而最先设想和缔造这类团体的人正应 该受到后世的敬仰,把他们的功德看作 是人间莫大的恩惠。
什么是政治?
马基雅夫利:“政治是夺取权力、掌握权力的 必要方法的总和。” 马克斯.韦伯:“政治指力求分享权力或力求影 响权力的分配。” 孙中山:政治两字的意思,浅而言之,政就是 众人之事,治就是管理,管理众人的事,便是 政治。 奥克肖特:政治是参加一个社会全面管理的进 程。
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国家保护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的合法 的权利和利益 国家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
西方宪法的基本原则 (1)主权在民 (2)保护私有财产 (3)法治 (4)分权与制衡 (5)保护公民权利
西方宪法的基本原则 (1)主权在民
中外政治制度比较
绪论
一、研究对象和框架体系 二、比较研究的基本范畴 三、政治制度比较的方法和意义
第一节
研究对象和框架
一、研究对象和框架 研究对象:当代西方国家政治制度、当 代中国政治制度的比较研究。 西方:地理概念(西欧、北美);政治 概念(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比较研究的框架体系
4、政治制度的发展
一国政治制度的建立与发展演变,是该国具体国情的产 物,包括历史的因素和现实的因素,是在多种因素影响下形 成的,不完全单纯取决某一人,某一团体或某一阶级的主观 愿望。被统治者对于政治制度的发展,同样起着巨大的影响。 政治制度不可能始终不变,为了达到政治统治的目的, 为了适应治理国家的需要,统治阶级必须不断作出调整。推 动政治制度发展、演变的根本原因,在于人类社会的不断发 展进步,适应各种需要解决的问题。 正是由于人类社会总在不断发展进步,因而不可能存在 一种绝对理想的,能适合所有国家和一切历史时代的政治制 度。因此,对于任何国家来讲,都只能期求一种能适应自己 当前国情和时代要求的较为理想的政治制度,只要它能有利 于促进本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 具体地讲,在同一政治制度框架下,各国的政治体制, 一国在不同时期的政治体制是不完全相同的。
中外行政制度比较

中外行政制度比较
外国的行政制度和中国的行政制度当然有许多不同之处,这些不同之
处主要是由于它们使用的政治和法律体系以及其历史背景而构成的。
本文
将比较中国和英国的行政制度。
首先,在中国,行政体系是分割式的。
这是由于中国使用的政治体系
是共产主义政治体系,且有其深远的历史影响。
根据中国的行政制度,中
国的行政部门在各个级别上有不同的职责,以及在机构管理、财政管理和
法律管理方面的分割职责。
例如,中国的中央政府负责国家的长远发展,
而省级政府负责实施政策,市政府负责实施政策,而县级政府负责协调市、县及乡镇三级政府之间的关系。
然而,在英国,行政体系是集体式的。
这是因为英国使用的政治体系
是联合王国政治体系,且有其历史渊源。
英国的行政体系由十四个半自治
的自治区及一个直接管辖领地组成,每一个自治区或领地都有自己的立法
机构,即议会,议会拥有立法、行政和财政权力,各自拥有版权,这是实
行行政分权的重要原则。
此外,中国和英国的行政制度还有一个显著的不同之处:中国的行政
绩效往往受到政府官员的个人表现的控制,而英国的行政效率则受到普遍
的机构制度的限制。
中外政治制度比较

《中外政治制度比较》参考资料一、 名词解释1、 违宪审查违宪审查又称宪法监督,是指特定的机关依据一定的程序和方式,对法律、法规和行政命令等规范性文件和特定主体行为是否符合宪法进行审查并做出处理的制度。
其作用在于保障宪法的实施、维护宪法权威、保障公民权利与自由。
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先后建立了违宪审查制度。
(百度百科)违宪审查(Constitutional review),或称合宪性审查,是指基于权力制衡原则,由释宪机关判断命令、法律或者规章制度是否符合宪法。
对于个人行为的司法审查属于传统司法权,而违宪审查则起源于美国,在20世纪普遍发展起来的维护宪法机制。
(维基百科)违宪审查制度违宪审查制度是重要的宪法保障制度,即由国家权力机关对违反宪法或破坏宪法原则的法律、法令及行政行为进行审查的裁定。
1、违宪审查方式(1)具体的违宪审查(2)抽象的违宪审查(3)由“宪法诉讼”引起的对法律的违宪审查2、违宪制裁方式撤销违宪法律、法令或宣布其无效,这是违宪制裁最基本的方式。
(老师课件)2、 普选制公民依照宪法和法律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实行公民普遍参加国家代表机关选举的制度,就是普选制。
在选举中,由选民直接投票选出国家权力机关代表,或由选民选出代表,选举人或代表团,尔后由他们去投票选出国家权利机关代表。
广大选民通过直接选举或间接选举,行使自己的民主权利。
(百度百科) 普选制:是指一国的公民不论其性别种族出身背景财产状况、宗教信仰、教育程度等,一律享有平等的选举权。
3、 比例代表制指根据参加竞选的各政党候选人所得选票,按比例分配议席的一种当选制度。
是各政党所得议席与其所得的票数成正比的一种选票计算制度。
该制度按照各政党所获选票数在总票数中所占比例分配议员席位。
此制与名单提名相结合,以大选区制为基础,一轮投票就可以得出结果。
但由于选民是投各政党所提候选人的票,所以必须先统计各政党所得选票总数,再按比例分配议员席位。
比例代表制使各政党所得选票和所得席位成正比,有利小党发展而且比较客观反映政治组织的实力,但同时容易滋生激进情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政府制度的类型及其特征 二、地方行政制度
三、中央与地方的行政关系
一、政府制度的类型及其特征
1、我们所主张的政府制度分类法
(1)根据国家元首的产生方式: 用世袭方法产生终身制国家元首的君主制政府制度和用 选举方法产生限任制国家元首的共和制政府制度 (2)根据政府行使职权是否受宪法和法律的限制: 分为民主制政府制度和专制制政府制度
(3)根据国家元首、立法机关与行政机关的关系以及政府组织形式上特征: 内阁制政府制度;总统制政府制度;半总统制政府制度; 委员会制政府制度;人民作主制政府制度
2、制度特征
一、内阁制政府制度及其特征
内阁制政府制度,亦称议会制政府制度或责任内阁制政府制度或议会内阁制政府制度。 它是西方国家及其他一些国家由内阁(政府)总揽行政权力并向议会负责的一种政府制度。 英联邦国家、意大利、奥地利、希腊、日本、以色列、印度、新加坡等国家实行此制度。
要原因
(二)半总统制政府制度的主要特征:
形式上设有两名行政首脑(总统和总理)
政府不对总统负责而对议会负责 总统掌握实际的统治权,成为国家权力的中心
五、委员会制政府制度及其特征
委员会制政府制度的主要特征
议会至上 委员会成员权力相当 合议决策
六、国务院制政府制度及其特征
• • 1、国务院从属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2、实行民主集中制基础上的总理负责制 总理负责制——指总理对国务院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具有最后决定权,并对这些决定 以及他所领导的全部工作负全面责任。 民主集中制——民主基础上的集中,集中指导下的民主。在政策形成过程中,总理 首先要广泛发扬民主,听取各种不同意见,允许人们发表各种见解和观点,尽可能得到 最大多数人的同意,这是决策过程中的民主。在此基础上,总理把多数人的意见集中起 来,形成统一的意志,制定某项政策。
(一)半总统制政府制度的发端及其必然性
半总统制政府制度发端于法国第五共和国,制度形成原因:
• • • 国内经济状况的变动是第五共和国半总统制政府制度建立的根本原因 国内政治矛盾的激化是第五共和国半总统制政府制度建立的一个重要原因 法国人民要求建立一个稳定的、强有力的政府的意思是第五共和国半总统制政府制度建立的又一个重
(二)总统制政府制度的主要特征
总统独立于国会之外 总统一人兼任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 政府与国会完全分离 政府成员与总统是僚属关系 政府不对国会负连带责任
四、半总统制政府制度及其特征
半总统制政府制度是一种介于总统制政府制度与内阁制政府制度之间、 兼有内阁制特点的总统制政府制度。采用这种政府制度的国家主要是法 国、奥地利、芬兰、冰岛、葡萄牙等。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俄罗斯 和东欧一些国家也采用这种政府制度。
(一)内阁制政府制度的嬗变及其影响
诺曼底公爵 亨利六世 查理一世 查理二世 威廉三世
御前会议(咨政院) 枢密院 外交委员会 情报委员会 内阁
(二)内阁制政府制度的主要特征 1、强调议会至上 2、 内阁组成独特 3、 国家元首“虚位” 4 、内阁总揽行政权力 5、 政府对议会负责ຫໍສະໝຸດ 三、总统制政府制度及其特征
3、中国国家元首——主席的产生及任期: 现行宪法第79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副主席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有选 举权和被选举权的年满45周岁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可以被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副主席”。任期5年,
连续任职不得超过2届。 4、中国国家元首—主席的基本职权: 发布法律、发布命令权 任免国务院组成人员权 外交权 荣典权
•
二、中央行政制度
•
中央行政制度,亦称“中央政府制度”。它是指由国家宪法和法律所规定的有关最 高国家行政机关(即中央政府)的产生、职能、权限、组织结构、领导体制、活动规程 等方面的准则。
一、国家元首制度 二、中央政府制度
(一)西方国家元首制度
国家元首是国家对内对外的最高代表,是国家的象征,是国家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1、西方国家元首的分类: 按照国家政体的不同 ——君主制国家元首(世袭制、终身任职)和共和制国家元首(由选举产生,有一定的 任期) 按照组织机构的不同 ——个人国家元首和集体国家元首 按照实际行驶权力状况的不同 ——实权国家元首(总统制国家和二元君主立宪制国家)和虚位国家元首(议会内阁制 国家和一元君主立宪制国家) 2、西方国家元首的产生方式: 君主制国家——元首世袭制 继承者必须是男性,长子优先(日本) 继承者必须是男性,但不一定是长子(科威特) 继承者不限于男性,但男性优先(泰国和丹麦) 继承者男女均可,但必须是长子长女(荷兰和瑞典)
(二)中国国家元首制度
1、中国国家元首制度的历史发展: (1)1949年至1954年 (2)1954年至1975年(五四宪法) (3)1975年至1982年
(4)1982年至今
2、中国国家元首—主席的性质及地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是国家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居于首脑地位,属于最高国家权力机 关的范畴。从性质上来说,中国的国家主席是国家集体元首的组成部分,他同全国人民 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结合行使国家元首的职权。国家主席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和罢 免,从属于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共和制国家——选举制 公民投票直接选举(法国) 公民投票间接选举(美国) 议会选举(瑞士) 特别团体选举(德国)
3、西方国家元首的任期:
终身任职制和限期任职制 4、西方国家元首的职权: 公布法律权 发布命令权 召集议会、解散议会权 外交权 统帅军队权
任免权
赦免权 荣典权
总统制政府制度是由总统担任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的一种政府制度。 这种政府制度由18世纪末期的美国所创建,后为拉美的阿根廷、巴西、 墨西哥、亚洲的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非洲的埃及、肯尼亚等不少国 家所采用。
(一)总统制政府制度的创建及其成因
影响美国总统制政府制度创建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四个方面:
三权分立的原则为总统制政府制度的创建奠定了政治基础 反对君主制的思想为总统制政府制度的创建扫清了认识障碍 州长制为总统制政府制度的创建提供了有益借鉴 华盛顿个人的影响也为总统制政府制度的创建起到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