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境

意境
意境

要深入了解意境的内涵,先从其背景分析。意境产生有其广阔的文化背景。首先,意境是中国独特的一种诗意境界,它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必定与中国传统文化息息相关。从某种意义上说,意境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缩影,中国人的哲学观、艺术观和人生观等,都可以与意境联系在一起。因此,意境和中国文化的共同本质,就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对于人类来说,大自然不仅是其生存的环境和舞台,而且是人类文化的原始产品,即自然物成为人类心灵观照和加工的对象,也于是成为人类情感的象征和寄托心灵的家园;而对于自然来说,人类又成为它的灵魂和主人。所以,中国文化便是一种艺术化、审美化和意境化了的文化,意境与文化是相互结合的,因此古诗中的文字才句句渗透着独特的意境。

意境除了与中国传统文化密切相融,作为中国古典美学范畴的一个重要概念,在思想渊源上是与传统佛、道两家的观念影响分不开的。这种影响不仅体现在意境的概念形成,也体现在意境所表现出的艺术特征和审美观照方式中。但是,从结构研究的角度和成果来看,意境中所包含的“物”、“象”、“境”、“观”的审美层次,却可以从其他民族的艺术实践与审美经验中找到类似的结构;这表明,意境可以作为一种具有古、今、中、外普遍通约性的美学范畴,获得一般性工具意义上的现代转换与整合。

相传为王昌龄作的《诗格》中,甚至直接出现了“意境”这个概念。但他当时的意思,只是指诗境三境中的一境:一曰物境。二曰情境。三曰意境。这段话从诗歌创作的角度,分析了意境创造的三个层次,认为要写好“物境”,必须心身入境,才能把想表达的表达出来。此外,对于“意境”,作家必须发自肺腑,得自心源,有真诚的人格、真切的发现,“意境”才能真切动人。

从意境的文化背景和诗人的深入分析,可以这样定义意境a。也指文艺作品或自然景象中所表现出来的情调和境界。意境,是中国古代文艺理论十分重要的审美范畴,它象一根红线,贯穿于中国文学艺术。它是中国古典美学高度浓缩的结果,其中积淀着十分丰富的文化内容。因此,意境并不是一个纯美学范畴,也是一个内蕴十分丰富的文化范畴。从某种意义上说,意境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缩影。中国人的哲学观、艺术观和人生观等,都可以与意境联系在一起。

从“意”与“境”的关系上把握内涵。意境不是“意”与“境”的简单相加,应该如盐溶于水,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盐是诗词中的意,水是诗词中的境,盐水中不见盐粒,而处处有盐味。诗词中往往没有直接表情,而处处见情,“境”统摄于“意”之下。有些山水田园诗的“境”有动有静,但都被统一于诗人恬静的意绪之中,诗人安静平和的意态于动静景物中同时呈现出来。其次,“意”必须与“境”相谐,“意”应该用相应的“境”来表现。以羁旅生活表现漂泊之情,以英雄之死表现崇高的牺牲精神,是“意”与“境”和谐。至于以动衬静,以乐境写哀情,用的是背面敷粉,反弹琵琶的手法,是从另一角度理解“意”与“境”谐。最后,“意”与“境”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境”表现“意”,为“意”服务,没有情感的单纯“境”不成其为艺术品,这一点在以抒情为主旨的诗词中表现的更为明显。但是没有“境”,“情”无从表达,没有“境”的“情”显得单薄,不能打动人。此外,抒情性作品中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活跃着生命律动的韵味无穷的诗意空间也是意境的表现。

从意境的艺术特征把握它的内涵。意境有其独有的艺术特征,它的表现特征···b

意境的本质特征是“生命律动”,即展示生命本身的美。在我们民族的审美心理结构中,是把宇宙境界与艺术意境视为浑然一体的同构关系。由于宇宙本身就是一种生命形式,诗人对宇宙境界的体验就是一种生命律动的体验,而意境恰恰就是这种生命律动的表现。人心虽小,但可以装得下整个宇宙。诗人之心,本身就是宇宙的创化,他可以映射宇宙的诗心、宇宙的灵气。因此我们说,艺术意境本质上是一种心理现象,一种人类心灵的生命律动。

从意境的审美风格上可以将其分为两类:c

要深入把握意境,就要破译作品的思想内涵,参透诗的意境。意象是古诗鉴赏的入场卷。意境是诗人的主观情思与客观景物相交融而创造出来的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诗歌创作离不开意象,意象的选择只是第一步,是诗的基础;组合意象创造出“意与境谐”的诗的艺术境界才是目的。意境与意象在本质上有一定的联系,它们都是主观与客观统一的产物,都是情与物的结合体。诗词是意境由“意”和“境”组成的。“意”可以是诗人的,也可以是读者的,是诗人在作品中表现的,或读者在此基础上所领会的感受、情感、思想等。首先,“意”可以是作品中表现出来的诗人的彼时彼地的情感,其中折射出诗人的品德、操守、学养、阅历和先天气质等。

古诗中的意象,往往有相对固定的寓意,例如“月亮”常用于烘托情思乡愁,“梅”是寂寞、孤芳自赏、高洁的代名词;“蝉”是惜时光、痛别离、感身世的同义语等。诗人用它们来含蓄地抒发自己的情感。凡是诗一般都具有意象,否则就没有诗味。意象美比较容易感受,而意境美则不容易感悟,它与欣赏者的修养、生活经历、生活环境等方面有一定关系。例如,李白的诗歌多意象美,奇峰险山,云海大川,美丽传说,意象奇丽雄浑,很容易引起读者共鸣。而杜甫的诗歌多意境美,表现的内容极为广泛,又十分贴近广大人民的生活,山川秀美,人民苦难,社会动荡,须细细品味,越读越有感悟。

秋夜朱淑真夜久无眠秋气清,烛花频剪欲三更。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

一个“缺”字,不仅写出了梧桐枝叶遮掩明月的朦胧之美,也暗示出诗人失落、遗憾的心情。低眉恰见,床上铺满斑驳的月光、婆娑的梧桐叶影,一片冰凉。一个“凉”字,不仅再次渲染天气之凉,更是烘托了心境的的孤寂与凄凉。结句妙用顶针,翘首户外,梧桐缺处,一轮皓月。此诗无一“情”字,而无处不含“情”。由床上之月写到天上之月,过渡(顶针)巧妙;愁情、凉床、月影和梧桐,共同营造出孤寂(离愁别怨)的意境。

江宁夹口三首王安石落帆江口月黄昏,小店无灯欲闭门。侧出岸沙枫半死,系船应有去年痕。“月黄昏”三字为两诗营造氛围、表达心绪,定下了基本色调。客船、“无灯”、野(小)店、半死枫树,这一切都笼罩在昏黄的月光中,暗淡朦胧,营造了一种凄迷、萧索、沉寂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孤寂怅惘的心绪。

以了李商隐的诗歌作为重点进行赏析。李商隐的爱情诗表现了他极为复杂的内心世界,意蕴深远、含蓄委婉,再加上忧郁的感情基调,飘浮迷离的意境和富丽华艳的辞藻,使他的爱情诗呈现出一种朦胧之美。《锦瑟》历来被诗评家称为最难解的诗迷,作品的颔、颈两联创造了四个优美可感的意象,“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庄生与蝴蝶的嬗变、杜鹃为望帝的寄托、月下晶莹的珠光和氤氲缥缈的玉山,似乎都蕴涵着诗人的一种愁苦、孤寂的情愫和希望破灭的凄怆。这首诗并不拘于传统的比兴手法和以“香草美人”寄寓诗人政治思想的套路,而是以朦胧的情思寓于朦胧的境界,通过含蓄的、暗示的笔触来表达人生的哲理,展示内心世界。

这种风格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与现代的审美观点和鉴赏方式相适应,也正是一些现代的诗歌创作者所努力追求的。如“沧海月明珠有泪,”中的“珠泪”,塑造了晶莹剔透的珍珠形象,在空旷微明的情境之中,是珠光如泪还是泪洒成珠,已让人浑然不觉,明珠被赋予了哀伤的情愫,借此展现了诗人孤独失落的哀怨形象。又如“珠箔飘灯独自归。”中的“珠箔”,本是一种用珠串编织而成的帘子,在这里诗人以珠帘喻雨,将这两种意象相融合,为雨中苦苦的凝望创设出优美朦胧意境,李商隐还赋予一些名词以独特的意味,使他们能更适合于渲染朦胧的意境,如“梦雨”、“灵风”、“飘灯”、“绣芙蓉”、“迷蝴蝶”等。

在中国意境诗学中,处处洋溢着生命情调,处处充满着人间情趣,这对于艺术创作和欣赏来说,本身就是一种赏心悦目的境界。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百宝箱”的多重意象解读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百宝箱”的多重意象解读 首先,“百宝箱”是连接故事的线索。小说中,“百宝箱”的出现一共有四次,构成了故事情节发展的四个阶段:第一次:当李甲为筹集从鸨儿处赎出杜十娘的三百两银子而到处奔波借债,但又毫无着落时,杜十娘拿出了“私蓄”的(说是从姊妹处借的而实际上是从“百宝箱”中拿出的)一百五十两来“任其半”(此外还有二十两作“行资”),终于感动了柳遇春借来另一半,使李甲能顺利地赎出杜十娘。这是情节发展的第一个阶段。第二次:当杜十娘和李甲告别柳遇春和众姊妹准备上路时,谢月朗“命从人挈一描金文具至前,封锁甚固,正不知什么东西在里面。十娘也不开看,也不推辞,但殷勤作谢而已。”这“描金文具”正是“百宝箱”,有了这个“百宝箱”,夫妻俩浮寓吴越间的山水之费就不愁了。这是情节发展的第二个阶段。第三次:当李甲用完那二十两白银,为行资匮乏“正当愁闷”时,杜十娘又取钥开箱,拿出白银五十两充当行资。这一次“百宝箱”虽然被当面打开,但李甲“在旁自觉惭愧,也不敢窥觑箱中虚实”,致使“百宝

箱”又一次坠入五里雾中。这是情节发展的第三个阶段。第四次:当李甲受孙富挑唆,将杜十娘出卖时,十娘悲愤交加,取钥开锁,将箱中宝物一一投之江中,最后自己也“抱持宝匣,向江心一跳”,结束了年轻的生命。这一次“百宝箱”才让李甲、孙富和旁观者一览无余,使李甲“又羞又苦,且悔且泣”,但却悔之晚矣。这是情节发展的第四个阶段,也是故事的高潮和结局。在整个故事情节发展过程中,作为连接故事线索的“百宝箱”犹如千丈游丝,有萦花粘草之妙;恰似蜻蜓点水,若即若离;又像神龙之宛游,忽隐忽现。“百宝箱”这个意象在小说中的四次出现,对情节发展起着暗示和推动的作用,前三次出现(其中第一次是暗示)读者均不知箱中为何物,也不太在意,直到第四次出现,读者才恍然大悟。这正是作者构思的巧妙所在。其次,“百宝箱”是叙事编辑的妙笔。小说中,“百宝箱”先合后开,延长故事的秘密,给读者设置了悬念,增强了作品的可读性。具体而言有两点:1。控制叙事距离,形成叙事节奏。“百宝箱”的四次出现,是紧接着前一事件完成的新事件的准备,是在旧紧张解除之际的新紧张的来临,如长江后浪推前浪一般,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使故事情节跌宕多姿,曲折变幻。2。调节叙事视角,制造叙事张力。我国传统小说,叙述故事多采用全知视角,

艺术作品中的意境和典型都是艺术创作的高层次形象

艺术作品中的意境和典型都是艺术创作的高层次形象,也是最富于审美价值的艺术形象和境界。 毕加索曾说过:“艺术是时代的索引,任何一个时代的特殊感情都会诱导出与这些意境一致的艺术形式。”意境是人对自己,对自己与周围世界关系的一种主观态度和评价,它与人的需要、欲望和理想密切相关,具有强烈的主观倾向性。意境在审美心理活动中,一方面,诱发各种心理因素积极参与创造活动,另一方面,融入其他各个环节的心理活动中,使整个创作活动都感染上意境的色彩。意境指文艺作品或自然景象中所表现出来的情调和境界。端木蕻良《关山月的艺术》:“画梅花的,很少能闯出林和靖式的梅花品格,总是强调暗香疏影这般意境。” 意境蕴涵着中华民族的审美观念,其美学思想贯穿于中国文学艺术的整个历史过程,并体现在每个具体的艺术领域。书法艺术的意境是书法艺术作品的灵魂,它使作品氤氲着灵虚之气,其特征表现为:语言寓意的模糊性、审美时空的无限性、格调审美的超逸性。简逸玄淡而饱蕴张力的线条,是意境创造的基础,旷达空灵的构图是意境创造的关键。书家具有与“道”冥合的天人合一的人生境界,才能使作品意境天成,而达到天籁自鸣的自然之境。佛道哲学思想对意境论的形成起了重要的作用。道家所阐述的“道”的最高境界和玄妙的特征及“言不尽意”的思辨性,给文学艺术家审美创造以深刻的启迪,为意境理论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哲学基础。道家的哲学思想形成了中国的艺术精神,开辟了中国的审美之路。印度佛教的输入及中国禅宗哲学的兴起,对中国文学艺术理论的建构与发展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野,并直接导致了意境论的诞生。 意境论萌发于魏晋,形成于唐,宋至清代得到了发展和完善。意境论蕴涵着中华民族的审美观念,它贯穿于中国文学艺术的整个历史过程,并体现在每个具体的艺术领域。书法艺术将其丰富的审美内涵熔铸在精湛的笔墨线条之中,使作品韵味无穷,意境深邃。 书法艺术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形式,它以艺术化了的汉字形象来表现人的气质、品格和情操,从而达到美的境界。书家将自己的诗意憧憬、情感意绪倾注在笔墨之中,通过线条的枯润浓淡和结体章法的虚实相生、起伏迭宕来表现自己的审美趣味及书法艺术的意境之美。书法艺术的意境美是书法作品的总体审美意向和审美氛围,氤氲荡漾着一股灵虚之气,是书法艺术的灵魂。它使作品超越有限的形质,而进入一种无限的境界之中。1.语言寓意的模糊性如孙过庭所说:“夫心之所达,不易尽于名言;言之所通,尚难形于纸墨”。2. 审美时空的无限性。 书法作品中的结体章法,是以笔墨点线巧妙地分割纸面的空白,使有墨处呈现出牵丝、仰俯、向背、疏密、长短、参差等变化之美;空白处浩渺无际,荡漾着一股灵虚之气,蕴涵着无穷的意象,这虚象即“象外之象”,使作品超越有限的形质,而进入一种无限的境界之中,它提供给欣赏者的是自由想象和驰骋情感的心理空间。

三重境界(俞敏洪)

三重境界 俞敏洪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谈道:“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第一重境界,我们可以将之归结为迷茫:寻找生命价值、寻找事业的迷茫。第二重境界可以归结为执着:找到了某种值得投入生命热情的事业或者价值,愿意为此贡献余生。第三重境界可以归结为开悟:在苦苦探索、执着追寻之后突然开悟,发现原来一切都这么简单,答案就在身边,就像牛顿坐在苹果树下冥思苦想时被苹果砸了一下,就像王阳明在竹子前面“格物致知”了几度春秋之后突然领悟到心乃一切之本。 禅宗大师青源怀信提出了参禅的三重境界:“老僧30年前来参禅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及至后来,亲见知识,有个入处,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而今得个体歇处,依然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涉世之初,我们思想单纯、见识短浅,很容易看到什么就是什么,表面上好就是好,不懂得背后的蕴藏,看到哭就是哭,不知道哭背后的情感。年龄渐长,我们开始在人生的路上四处碰壁、常常灰心,最后对人对事产生无尽怀疑,觉得人人都暗藏玄机、包藏祸心,于是见人不是人,见鬼不是鬼。再往后,到了第三重境界,我们发现一切人皆有良知,一切事皆有因缘,看透了其实很简单,所以就有了看山还是

山的明澈。“人本是人,不必刻意去做人;世本是世,无须精心去处世。”这才是做人与处世的正道。 上面两个故事都充满禅意,需要我们用一辈子的时间去体悟。其实,在人生的任何一个阶段都存在着有关做人做事的不同境界,而不同的境界自然会带来不同的结果与人生。也许很多人都听说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三个人搬砖头,第一个人搬砖的时候,心里想的就是搬砖,觉得自己除了搬砖别无他长,于是他就搬了一辈子砖头;第二个人搬砖的时候想的是将来如何能成为一个工头,好让别人来搬砖,最后他成了一个包工头;第三个人搬砖的时候心里想的是未来如何能成为一个建筑师,盖出自己喜欢的房子,结果这个人成了一名优秀的建筑师。我不是唯心主义者,但我深信,在所有的动物中,只有人可以用自己的心来改变命运和未来。很多时候,我们的心能够走多远,脚就能够走多远。 大学学习也有三重境界:第一重境界是为了找工作而学习,什么专业最利于找工作就学什么专业;第二重境界是因为兴趣而学习,选某个专业是出于自己对该领域的兴趣,至于毕业后能不能找到工作则在其次;第三重境界是因为使命感而学习,或具备“为往圣继绝学”的崇高,或胸怀“为万世开太平”的志向。也许很多人会觉得第一重境界的人比较容易得“实惠”,毕业后找到工作的几率也更大;但事实上,从长远来看,第二、三重境界的人才会真正体会到学习和工作的乐趣,也更能深刻体会人生的奥妙,甚至更有可能得到社会的认可和崇敬。易中天和于丹学习的皆是文学专业——现在被许多人认为是

诗歌意境:景物与情感

诗歌意境:景物与情感 在中国诗词中,“月”是一个出现频率极高审美意象。不说那诗人之众、诗作之巨、流派之多,单是那和谐的韵律、严整的对句间所凝聚的世间万种风情就会令人流连忘返。皓月当空,长风拂面乃自然界之一物像,然一经诗人的生花妙笔缀入,便融入了人的情感因素,而成为诗中一道亮丽的风景——“明月之诗”。由此,在诗人笔下月亮就成为一个包括相思在内的多重意象的。月与人可亲而不可近,恋人对月海誓山盟,思妇对月牵挂丈夫,游子对月思念亲人;孤独者视月为朋友,迷茫者视月为希望,奋进者视月为信念。人们根据月亮在不同季节,不同时间出现的各种变幻,赋予月亮千种情怀。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暝》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王维《竹里馆》 松冈吹解带,山月照弹琴。——王维《西州张少府》 月斜空碧合,河汉几时生。——王夫子《月斜》 高卧南斋时,升帷月初吐。——王昌龄《周从弟南斋玩月忆山阴崔少府》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王昌龄《出塞》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王昌龄《从军行七首》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王昌龄《从军行》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 又闻子规啼,愁空山。——李白《蜀道难》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李白《静夜思》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李白《渡荆门送别》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独酌》 我歌月徘徊,我舞月凌乱。——李白《月下独酌》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李白《关山月》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李白《子夜吴歌》 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李白《夜泊牛渚怀古》 莫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李白《下终南山过角斗斯山人置酒》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李白《把酒问月》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李白《把酒问月》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李白《把酒问月》 惟愿当歌对酒时,月光常照金樽里!——李白《把酒问月》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渡镜湖月。——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李白《将进洒》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人平羌江水流。——李白《峨眉山月歌》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李白《清平调》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意境的主要内涵

意境的主要内涵 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重要范畴,在传统绘画中是作品通过时空境象的描绘,在情与景高度融汇后所体现出来的艺术境界。 意境理论最先出现於文学创作与批评。三国两晋南北朝时代文学创作中有“意象”说和“境界”说。唐代诗人王昌龄和皎然提出了“取境”“缘境”的理论,刘禹锡和文艺理论家司空图又进一步提出了“象外之象”、“景外之景”的创作见解。 明清两代,围绕意与境的关系问题又进行了广泛探讨。明代艺术理论家朱存爵提出了“急境融彻”的主张,清代诗人和文学批评家叶夔认为意与境并重,犟调“舒写胸臆”与“发挥景物”应该有机结合起来。近代文学家林纾和美学家王国维则犟调“意”的重要性。林纾认为“唯能立意,六能创建”;王国维认为创辞应服从於创意,力倡“内美”,提出了诗词创作中的以意胜的“有我之境”和以境胜的“无我之境”两种不同的审美规范。 意境概念运用到绘画上,主要是在山水画得到迅速发展的五代和宋、元,但早在三国两晋南北朝时代,受道家思想和玄学的影响,山水画创作已经从地图制作式的幼稚阶段,跨进了讲“实对”,重“写生”的时期,画家们开始注重了实境的描绘,并提出了“澄怀味象”、“得意忘象”的理论和艺术创作旨在“畅神”、“怡情”的思想。这种理论和实践是后来传统绘画犟调意境构成的先导,唐代美术史家张彦远提出了“立意”,五代山水画家荆浩提出了“真景”说,宋代画家郭熙提出了山水画创作“重意”问题,认为创作应当“意造”,鉴赏应当“以意穷之”,并第一次使用了与“意境”内涵相近的“境界”概念。宋、元文人画的兴起和发展,文人画家的艺术观念和审美理想,尤其是苏轼在绘画上力倡诗画一体的艺术主张,以及元代画家倪瓒和钱选的“逸气”和“士气”说的提出,使传统绘画从侧重客观物象的描摹转向注重主观精神的表现,以情构境、托物言志的创作倾向促进了意境理论和实践的发展。清代画家兼理论家笪重光在《画筌》一书使用了“意境”这一概念,并针对山水画创作提出了“实境”、“真境”和“神境”的理论,对绘画中意与境的涵意和相互关系作了较深入的分析,对绘画中的虚实、形神、情景等问题,亦即意境的表现问题都作出了有益的探索。 意境理论的提出与发展,使中国传统绘画,尤其是山水画创作在审美意识上具备了二重结构:一是客观事物的艺术再现,一是主观精神的表现,而二者的有机联系则构成了中国传统绘画的意境美。为此,传说美术所犟调的意境,既不是客观物象的简单描摹,也不是主观意念的随意拼合,而是主、客观世界的统一,是画家通过“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在自然美、生活美和艺术美三方面所取得的高度和谐的体现。 意境的构成是以空间境象为基础的,是通过对境象的把握与经营得以达到“情与景汇,意与象通”的,这一点不但是创作的依据,同时也是欣赏的依据。绘画是通过塑造直观的、具体的艺术形像构成意境的,为了克服造型艺术由於瞬间性和静态感而带来的局限,画家往往通过富有启导性和象徵性的艺术语言和表现手法显示时间的流程和空间的拓展。如中国传统绘画中的散点透视、虚

五首经典现代诗及赏析

01.《相信未来》 作者介绍:食指,本名郭路生(1948—),山东鱼台人。朦胧诗代表人物,被当代诗坛誉为“朦胧诗鼻祖”。高中毕业。被称为新诗潮诗歌第一人。《相信未来》是食指作于1968年的一首朦胧诗。该诗曾以手抄本的形式在社会上广为流传,并迅速传颂于一代青年人的口中,食指因此也拥有了“知青诗魂”的称号。 相信未来 ---食指 当蜘蛛网无情地查封了我的炉台, 当灰烬的余烟叹息着贫困的悲哀, 我依然固执地铺平失望的灰烬, 用美丽的雪花写下:相信未来。 当我的紫葡萄化为深秋的露水, 当我的鲜花依偎在别人的情怀, 我依然固执地用凝霜的枯藤 在凄凉的大地上写下:相信未来。 我要用手指那涌向天边的排浪, 我要用手掌那托起太阳的大海, 摇曳着曙光那枝温暖漂亮的笔杆 用孩子的笔体写下:相信未来。 我之所以坚定地相信未来, 是我相信未来人们的眼睛—— 她有拨开历史风尘的睫毛, 她有看透岁月篇章的瞳孔。 不管人们对于我们腐烂的皮肉,

那些迷途的惆怅、失败的苦痛, 是寄予感动的热泪、深切的同情, 还是给以轻蔑的微笑、辛辣的嘲讽。 我坚信人们对于我们的脊骨, 那无数次的探索、迷途、失败和成功, 一定会给予热情、客观、公正的评定。 是的,我焦急地等待着他们的评定。 朋友,坚定地相信未来吧, 相信不屈不挠的努力, 相信战胜死亡的年轻, 相信未来、热爱生命。 诗文赏析: 这首诗构思巧妙。前三节写“我”是怎样“相信未来”的,后三节写为什么要“相信未来”,最后一节呼唤人们带着对未来的信念去努力,去热爱,去生活。用语质朴,而思想深刻;性格鲜明,又令人折服。 全诗基本上遵从了四行一节,在轻重音不断变化中求得感人效果的传统方式;以语言的时间艺术,与中国画式的空间艺术相结合,实现了诗人所反复讲述的“我的诗是一面窗户,是窗含西岭千秋雪”的艺术。 通读该诗,虽然感受更多的不是轻松而是压抑;不是快乐而是痛苦。 但从诗人那压抑和痛苦的吟哦中,也真切地感受到了诗人那撼人心魄的信念——无时不在渴望和憧憬着光明的未来以及为理想和光明而奋斗挣扎。

现代字体设计中的意境美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8f13736811.html, 现代字体设计中的意境美 作者:谢春燕 来源:《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4年第03期 摘要: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文字的表现方式不断变迁,一部分更加注重意境的字体出现,使汉字的形意具有超出文字本身的诗画意境,带来一种让人久久回味的精神享受。在字体设计中,有的追求视觉冲击力,有的讲究形式章法,各有各的性格和情感。当经历了众多设计思潮后,设计师们开始更深入的艺术研究,创作出更加考究,讲求意境的作品。这样的作品随意又不失韵味,可以称得上设计中的“小品文”。 关键词:字体设计;小品;意境 中图分类号:J5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08-0038-01 一、“小品”与汉字 “小品”,顾名思义小的艺术品。汉朝时许多文人一时兴起,偶书于笔之作品,皆可称为“小品文”也,表现手法灵活自由,不拘格式,以简洁精炼之文笔,抒写一己之感慨,有如制作精工古钱、人像等小摆设,极有供人玩赏之雅趣。 汉字具有丰富的图像性,这种图像性成为现代字体设计打破旧有模式的一个突破点,他们不拘泥与传统的方正、规格,自由随意,赋予情感;充分了解客户所想及行业所在,不但知晓字体之深意,而且角度犀利,下笔准确,轻松灵活,通过笔画结构以及字里行间的气韵生动来感染受众。设计者通过设计,使文字超脱了具体的“形似”,将具体的“形”提炼为抽象的“意”,传达出一股写意似的人文气息,创造一种意趣无穷的语境。就像文章中的小品文一样,清新脱俗又不失深意。 二、“小品化”的字体设计 (一)达其境必先明其意 汉字是一种表意文字,尽管经历了几千年的演化发展,一开始的象形功能已经有所减弱,但是其象形表意的本质没有改变。面对高速发展的信息技术和外来语言文化的冲击,汉字接受着巨大的挑战。要想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突破进而提高,就必须充分发掘汉字的文化内涵和情感语义表达的价值,重新提高以形示意、以意传神的功能。 “小品化”的字体设计超越了过去文字设计重在装饰性的层面,更注重设计的外在形象与内在意境的吻合,准确地把握字义,在充分理解字义的前提下设计字形。这类作品产生出的字体情感比设计中出现的印刷字体更加生动,能让受众感受到文字蕴涵的内在意境。

企业管理的三重境界

企业管理的三重境界 企业管理的三重境界: 从“无”到“有”,再从“有”到“无”。 第一重境界:“无” 此时的“无”,是真正的“无”,无产阶层,创业者面临的是“一片荒无”的景象,无资金,无订单,无优势,无人气,无管理……就象大多数初涉职场的“草根”,无房,无车,无钱的“三无青年”。 对于大多数创业者来说,创业初期真是太多的辛酸与无奈,“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的无限惆怅与感慨。 创业初期,企业在创业初期最大的挑战就是“预防企业倒闭的风险”,根不谈不上管理,也请不起专业的管理人才,管理团队的创建更是难上加难。销售、技术、财务、生产、质量、物流、人事等都由创业者(老板)自己担任,甚至集总经理、基层干部、采购员、业务员、杂工等多种职位于一身,真可谓是“能者多劳,劳而无功,事倍功半”,顾此失彼,压力重重,蹒跚学步,负重前行。 对于一个优秀的创业者来说明,在外在物质真“无”的阶段,优秀的创业者的精神世界是最富有的,具备坚忍不拔的意志,远见卓识的战略眼光,勇于创新的技术,废寝忘食的工作,耐得住寂寞与清贫,远离繁华与喧嚣。 第二重境界:“有” 此时的“有”,是真“有”。经过几年甚至更多长时间的打拼,企业开始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事业如日中天,有订单,有资金,有技术,

有人气,有管理…..总之,当初期盼已久的梦想基本实现。 企业在第二重境界“有”的核心是企业的规范化管理和标准化管理,才能确保企业基业长青,确保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有些企业表象上看似“有”,实则还是停留在真“无”的第一重境界,主要体现在以下“无”的状态: 1、无明确的工作目标; 2、无严谨的工作计划; 3、无系统的运作流程; 4、无具体的管理标准。 工作目标:财务指标,非财务指标(绩效指标/KPI指标)。 工作计划:年度经营规划,月度工作计划,周工作计划,日计划(日排程)。 运作流程:企业运营的价值连接流程(输入与输出),运营流程,生产运作流程,质量管控流程,物流体系流程,人力资源模块流程,产品开发流程等等。 管理标准:员工手册,管理规定,岗位说明书,作业指导书,工艺卡等等。 有管无理:为管理而管理,企业管理流于形式,企业内部资源(人、财、物等)没有有效利用,企业管理效率低,管理效果差。 关于企业管理的理论真可谓包罗万象,汗牛充栋,智者见智,仁者见人仁。 有些人认为,管理的越规范,企业就死得更快;还有些人认为,

诗歌意境赏析

古诗词复习--赏意境悟情感 -------牙屯堡中学陈方霞 教学目标: 1、诵读古诗,在积累感悟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 2、领悟诗歌意境,体悟作者的情感态度 3、初步理解鉴赏古代诗歌,并有自己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运用正确方法欣赏诗歌意境,体悟作者的情感态度 教学难点:借助联想和想象再现诗歌意境 教学过程: 一、创设引思,目标定向 导入:同学们,大家刚刚课前欣赏了几段优美的音乐,你发现这些歌曲有什么共同点?(歌词都是古诗) 我们的祖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而中华的古诗文又是我国古代珍贵的文化瑰宝。通过前段时间的学习大家都积累了很多的古诗词,今天,就让我们打开记忆之门,徜徉在中华古诗文的长河中,希望大家团结协作,积极动脑,踊跃发言,因为你们才是课堂的主人。那我们先用掌声提前鼓励一下自己。 请同学们看大屏幕,我国古代诗歌一向追求诗情画意,只要我们留心品味,便会发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老师准备了五副图画,每幅图画都对应着一首很有名的古诗,看看你能不能猜出来。 二、自主实践,互动感知 (多媒体课件依次出示图画) 三、讲授课程 同学们都猜得很正确,钱钟书先生在《中国诗与中国画》中说:诗和画号称姊妹艺术,有人进一步认为它们不但是姊妹,而且是孪生姊妹。郭熙《临泉高致》中也曾说“诗是无形的画,画是有形的诗”。刚刚我们已经从画中找出有形的诗,我们就打开联想大门,从诗词中找出无形的画。通过赏意境,悟出诗人的情感。(教师板书)(生把标题和目标齐读一遍)那么什么叫意境呢?你是如何理解?(学生举手回答,教师评价) 意境:通过作者丰富的想象,将思想感情与作品的生活图景融为一体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 意象:寄托了诗人情感和思想的物象。即诗歌中具体的人、物、景等。(齐读) 也就是说,要体会诗人的情感,我们就要从意境和意象入手,那么怎么入手呢?老师这里给大家一条方法,首先第一步寻找物象,第二步描摹诗歌图景,概括意境特点,最后剖析诗人情感。总的来说就是意象到意境再概括诗情。 三、实例探究 大家来看一下我们所学过的《天净沙秋思》,通过欣赏它的意境,再悟出诗人的情感。我们跟随着音乐有感情的齐读一遍。(评价)

浅析列维坦风景画作品的意境及美感

XX民族师X学院 毕业论文 论文题目:浅析列维坦风景画作品的意境与美感 作者:王书娟 指导教师:孙石磊 所在系部:美术系 专业:美术学 年级班级:10级油画

完成时间:2014-04-25 X重声明 本人的毕业论文是在指导教师孙石磊的指导下独立撰写完成的。如有剽窃、抄袭、造假等违反学术道德、学术规X和侵权的行为,本人愿意承担由此产生的各种后果,直至法律责任,并愿意通过网络接受公众的监督。特此X重声明。 毕业论文作者(签名): 年月日

目录 标题1 中文摘要1 前言1 1列维坦的生活背景2 2列维坦风景油画的作品特点2 2.1列维坦早期作品的分析与研究 (2) 2.2从列维坦本身谈论列维坦作品的色彩特点3 2.2.1 列维坦的色彩天赋 (3) 2.2.2 西方画派对列维坦色彩运用的影响 (3) 2.3 列维坦作品的构成特点 (4) 2.3.1 列维坦作品的构图方式 (4) 2.3.2 列维坦作品的构成要素4 2.4 从技法方面讲列维坦作品的特征4 2.4.1 列维坦的创作方法4 2.4.2 列维坦的笔触用法4 3 列维坦风景画给人的意境与美感5 3.1 列维坦风景油画带给人美感的享受 (5) 3.2 列维坦风景油画对笔者绘画创作的启发 (5) 结论6 参考文献7 致谢8

外文页9

浅析列维坦风景画作品的意境与美感 摘要列维坦是十九世纪伟大的风景画家之一,他是一位具有简朴性和抒情性的俄罗斯贫民画家。他的作品大多描绘了俄罗斯乡村的风景,列维坦有着强烈的民族精神和描绘大自然的画笔。19世纪俄罗斯的艺术是一个空前繁荣的时期,这个时期大多数的西方艺术涌进俄罗斯,绘画艺术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力,好多画家开始接受、模仿西方各种流派的先进艺术风格。列维坦始终保持自己对大自然的理解和感受,创作心目中的对大自然感受和理解的作品。 关键词列维坦民族精神抒情艺术 前言 在当今的时代里,我们大家都有各自独特的审美观,在动荡的年代里,大家都没有放弃艺术。人们在不同的时期,追求艺术的形式有所不同,这就产生了新的艺术,令人耳目一新的、发展的艺术。风景画是各个时期不变的主题,无论中国还是在外国同样令人学习、描绘、追崇。现代许许多多数字艺术的产生逐步取代了手工艺术,大家不再单纯的运用原始的方法,生产属于自己独一无二的艺术品。用机器批量的生产,这样的艺术很美却也生硬,没有感情色彩。本文从实际出发,结合中国现在的状况研究列维坦作品的艺术魅力,探讨列维坦作品的意境与美感。 俄罗斯是中国的边境国,中俄的交流是相当多的,由于特殊的历史时期中国的油画受俄罗斯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古今中外许多的中国学子去俄罗斯留学,学习俄罗斯优秀的绘画技能。列维坦作为十九世纪四大风景画家之一,他的绘画作品代表当时的先进的艺术,研究列维坦的艺术作品有利于我们更好的学习优秀的俄罗斯文化,体会他的绘

最有意境的十首现代诗欣赏

最有意境的十首现代诗欣赏 现代诗,我爱它们的美丽婉转,爱它们的意味深长。它们有时如飘在天空的云,有时像下在地上的雨, 有时让我感觉到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有时让我觉得与一个人站着,不说话,就十分美好?? 1.《再别康桥》(徐志摩)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 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 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那榆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 间, 沉淀着彩虹似的梦。寻梦?撑一支长蒿,向青草更青 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不

带走一片云彩。 这首诗创作于1928 年11 月,是徐志摩的代表作,也是新月诗派最具代表性的作品。 康桥,即为英国著名的剑桥大学所在地。几年前,徐志摩曾游学于此,这是诗人一生中重要的转折点,是诗情激荡的岁月, 他曾满怀深情地说,“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 这首诗以虚实结合的手法描摹了如画的风景,展现了如水的柔情。 2.《雨巷》(戴望舒)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 她是有 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 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 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撑着油纸伞像我一样,像我一样地默默彳亍着 冷漠,凄清,又惆怅。

她静默地走近走近,又投出太息一般的眼光, 她飘过像梦一般地,像梦一般地凄婉迷茫像梦中飘过一枝丁香地,我身旁飘过这女郎; 她静默地远了,远了,到了颓圮的篱墙,走尽这雨巷在雨的哀曲里,消了她的颜色,散了她的芬芳,消散了,甚至她的太息般的眼光,丁香般的惆怅。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飘过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这首诗创作于1927 年,是戴望舒的成名作诗中通过一位独自行走结着愁怨的丁香般的姑娘,来抒发作者自己对于人生的迷惘与感伤。 每次读《雨巷》的时候,我的脑海里总会有层出不穷的画面感。 那是怎样的雨?是“无边丝雨细如愁”吗? 那是怎样的巷子?有“淡烟流水画屏幽”吗? 那又是什么样的姑娘?会“拣尽寒枝不肯栖”吗? 然而,她就那样撑着油纸伞,慢慢地走着,我们不知道她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她好似从画中走来,又走成了一幅画。 3.《一束》(北岛)在我和世界之间 你是海湾,是帆 是缆绳忠实的两端 你是喷泉,是风 是童年清脆的呼喊

中式园林意境在现代景观设计中的应用剖析

中式园林意境在现代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现代中式园林景观设计是在几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抽练而出的神髓,通过与现在流行的时尚元素融合,并结合外来的美学文化,最终发展成独具特色的设计风格,从而使人们不断发展的审美需求得到满足。以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作为审美视角,既可以使人们欣赏景观,又可以同时感受到中国传统底蕴带来的视觉冲击。现代中式园林景观设计并不拘泥于中国传统风格,而是摒弃了过分强调沉稳、缺乏活泼特性的缺点,在造园手法上更多地选择保留传统元素与传统的色彩搭配和图腾符号,并将现代的时尚单元与美学视角相结合,赋予园林典雅生动的感觉,满足现代人对景观的各种需求。

1、中式园林意境概述 1.1 关于园林意境 我国园林的发展可以说是与文化艺术的发展密不可分的,主要是通过诗歌、绘画和书法等艺术形式来达到园林的深远意境,实现情与景的统一,意与象的统一,进而形成意境。因此,我国园林自古有“凝固的诗,立体的画”之美称。园林意境的发展,源于我国传统文艺思潮方向的转变即开始崇尚自然。 1.2 我国传统文化对园林意境的影响 1.2.1 儒家思想对中国园林的影响 儒家思想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其形成导致了我国人的艺术心境转向与自然的融合,在这种思想影响下,我国的园林设计开始把建筑、山水、植物等有意识的融为一体,基本上是在有限的空间内充分利用自然条件模仿自然美景,然后

经过必要的加工和提炼,实现自然美与人工美的统一,创造出了与自然环境相协调的、尽乎“天人合一”的艺术综合体。 1.2.2 道家思想对中国园林的影响 道教最初发展以老子的“道”为最高范畴,经庄子的继承发展形成了“道法自然”即“无为”思想;认为最自然的才是最美的,原因就在于它充分的体现了“无为而无不为”的“道”。在这种思想影响下,我国古典园林开始崇尚自然、追求自然,从对自然形式美的模仿,再到对潜于自然之中“道”与“理”的探求,形成了以自然仙境为造园题材的园林。 1.2.3 禅宗思想对中国园林的影响 禅宗美学兴起于中唐时期,禅宗思想的引入,成功的将园林空间的“画境”升华到了“意境”。 2、中式园林意境创造手法 从古至今,我国住宅在园林设计上都追求意境,艺术与自然完美契合。由于我国传统造园都是由文人主持的,因而我国园林在风格上可说是与山水画、田园诗相生相伴的,从设计之初就十分重视神思和韵味。在现在的园林设计中,还有很多值得从古典园林中借鉴的地方:主从重点、藏与露、引导与暗示、疏与密、虚与实、蜿蜒曲折、高低错落、空间序列、堆山叠石、庭院理水、花木配置等方面,尤其是那些在氛围上可以对整个园林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神来之笔。

-人的精神有三重境界

人的精神有三重境界:初级境界就像骆驼,中级境界就像狮子,高级境界就像孩子。 之所以说人之精神的初级境界就像骆驼,是因为有很多重负压在人的精神上,久而久之,人默默地忍受着,不以其为重负,反而对其充满了虔敬之心,就像骆驼驮着重担不停地在沙漠上行走着。 这些重负是什么呢? 装得谦卑是为了隐藏骄傲;表现出痴狂而忘记了智慧;庆祝胜利时却失去了初衷;取得进步时受到了各种诱惑;为了真理而追求知识却忽略了去提升高贵的灵魂;与并非真正需要的人为友;吸收知识时稂莠不分;爱那些轻视我们的人而且帮助那些威胁我们的人。 所有的这些就如骆驼背上的负担,而人们为了委曲求全就如骆驼那样始终驮着它们一直走下去。 但是到了忍耐的极限时,人们的精神就由初级境界过渡到了中级境界,即由骆驼变成了狮子。要拥有自由,要成为自己的主人。但处在这个境界的人依然自己不能做主,因为他们仍然有一个主人,上帝-----巨龙,为了最后的胜利,人们不得不与巨龙作战。 巨龙是什么呢?它就是价值原则‘你应该’。 而精神的狮子却高呼‘我想要’。 千百年来,‘你应该’作为人们的价值原则而指导着人的行为,不允许人们追求‘我想要’,人们只能被动地接受。 现在,人们要创造新价值了,但这个任务即使是狮子也不能完成。那狮子精神有何用呢?就是要争取自由,否定所谓神圣的义务,这是创

造新价值的必经之途。为了获取创造新价值的权力,必须抛弃骆驼精神中的忍耐与虔诚。因为‘你应该’被当做神圣的原则而热爱由来已久,为了战胜‘你应该’的虚幻与专横,需要的就是狮子这种掠夺成性的斗志,消灭那种忍耐与虔敬的精神,才能获得创造新价值的权利,这个过程近似于狮子的捕食工作。 原来,孩子天真、健忘,像一个新的游戏、一个自转之轮,是一个新的开始,是神圣的肯定。 就像孩子创造一个新游戏一样,人们需要对自己的生命进行神圣的肯定,自己的精神就是意志,这个世界是自己的。”

论摄影艺术作品意境

论摄影艺术作品意境 关于摄影艺术作品意境,毕加索曾说过:“艺术是时代的索引,任何一个时代的特殊感情都会诱导出与这些意境一致的艺术形式。”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摄影艺术日新月异、空前发展,摄影文化的内涵也被赋予了新的意义:摄影已逐渐成为人们交流思想、表达意境的手段。 意境,是人对客观现实的一种特殊反映形式,是人对客观事物所作出的一种心理反映,它不是对客观对象本身的反映,而是对对象与主体之间的某种关系的反映。具体地说,意境是人对自己,对自己与周围世界关系的一种主观态度和评价,它与人的需要、欲望和理想密切相关,具有强烈的主观倾向性。意境在审美心理活动中,一方面,诱发各种心理因素积极参与创造活动,另一方面,融入其他各个环节的心理活动中,使整个创作活动都感染上意境的色彩。也即在摄影艺术创作中意境是形象思维的一种重要方式,正是意境的诱发, 审美表象才升华为审美意象;在审美感知时,意境就会诱发形象记忆和情绪记忆以及形成一定的意境体验。海伦曼泽说过:“视觉艺术的极致,在于利用具体的形象来表达难以具体化的感情。”同样,没有意境便没有摄影艺术,在整个摄影艺术中,意境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体验生活的意境注入 摄影艺术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它的突出特点是把摄影家强烈的主观因素渗透到摄影创作之中,并且“ 物化”为艺术作品和艺术形象,因此,摄影家的内在精神世界显得尤其重要和突出。故摄影家自身的感受、意境、思想、心境、愿望、志趣等因素,对于摄影创作活动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正因如此,摄影家必须具有超出常人的丰富意境。杜勃罗留波夫曾经说过,在思想家与艺术家之间,还有这种区别,后者的感受力要远比前者生动得多,强烈得多,他们两者都是根据他们的意识已经接触到的事实,来提炼自己的世界观的。可是一个感受力比较敏锐的人,一个有‘艺术家气质’的人,当他在周围的现实世界中,看到了某一事物的最初事实时,他就会发生强烈的感动。由此可见,作为摄影创作主体的摄影家,对待生活绝不能冷若冰霜,也不应象思想家、科学家那样冷静客观地对待事物。摄影家艺术修养的全过程,也是培养和陶冶自己深挚的艺术意境的过程。 艺术意境是伴随着体验生活能力、艺术构思能力和艺术表现能力的提高而逐步丰富和深挚起来的,在摄影创作的全过程中始终充满着艺术意境,没有意境的艺术形象是苍白的、无力的、没有生气和神韵的。摄影作品之所以能以情动人,就在于摄影家在其中饱含着、凝聚着、燃烧着强烈的思想感情,艺术意境之所以成为艺术创作和艺术思维的重要特征之一,也在于在艺术思维的每一个环节上都渗透着、伴随着与之相应的艺术意境。因为艺术意境是摄影工作者对客观事物所持态度的一种情绪体验,所以,只有具有深厚的艺术修养和对生活认识深刻的摄影家,才会在摄影创作中产生深刻而真挚的意境;才会在生活对象面前自觉或不自觉地产生“浮想联翩,夜不能寐”的艺术创作激情,才会在摄影作品中表现出感人至深的艺术形象。欧威特认为自己的摄影创作思想极为简单:“我力图使观众获得快乐,但我首先要求的是富有意境、具有人性的照片。

现代诗赏析

现代诗赏析 她默默地走近 走近,又投出 太息一般的眼光, 她飘过 像梦一般地 像梦一般地凄婉迷茫。 ——戴望舒《雨巷》 循环、跌宕的旋律和复沓、回旋的音节,再加上极具古典氛围的意象,使得《雨巷》这首诗“像梦一般地凄婉迷茫”,意境清新悠远、哀怨又徘徊,充满着难以言说的美感。 戴望舒也因此而获“雨巷诗人”的美誉。 我们仿佛看见,江南的雨巷如在眼前,丁香一样的女郎慢慢地走尽这雨巷,令人销魂令人叹惋。 轻轻地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地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徐志摩《再别康桥》 这是徐志摩的代表作,和《雨巷》一样,堪称是新诗史上不朽的杰作。 单看这开头,就充满着诗意。轻轻轻轻轻轻,多么细腻的反复!仿佛正和一位熟睡的姑娘告别!“轻轻的我走了”,为什么不说“我轻轻的走了”?这样一换,诗意立见。 此诗音节之美,不亚于《雨巷》。如果朗读起来,则更具有韵味——由缓到急再到缓,由轻到重再到轻。 蓝天下,为永远的谜迷惑着 是人们二十岁的紧闭的肉体, 一如那泥土做成的鸟的歌, 你们燃烧着却无处归依。 呵,光,影,声,色,都已经赤裸, 痛苦着,等待伸入新的组合。 ——穆旦《春》 穆旦这首诗虽然简短,只有两节,然而却字字珠玑,无可挑剔。当我二十岁读到此诗的时候,恰如醍醐灌顶,豁然开朗。原来二十岁原本就是这样!寂寞、困惑、躁动、痛苦、禁锢、渴求更生,这一切鲜明的体验,在诗中和我的心里竟是如此地吻合。我的心仿佛一下子便轻松起来了。最后那两句,不知道为我念了多少遍! 金黄的稻束站在 割过的秋天的田里, 我想起无数个疲倦的母亲, 黄昏的路上我看见那皱了的美丽的脸, 收获日的满月在 高耸的树颠上, 暮色里,远山是 围在我们的心边, 没有一个雕像能比这更静默。 ——郑敏《金黄的稻束》 读到这首诗,我总会想起小时候记忆里秋收后黄昏的田野,那里有一条小河流过。 郑敏所塑造的这种静态的、如雕像般的景象让我深深折服,没有对土地、劳作纯朴的爱,哪有这样深刻的创作?母亲、人类的劳作与坚忍、历史一齐汇聚于这静默的意象之中,深刻而悠远。 此诗乃是典雅与质朴最完美的结合。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上面。 ——艾青《我爱这土地》 这又是一首脍炙人口的佳作。艾青是“土地的歌者”,土地凝聚了他对祖国和大地母亲的深深的爱,也凝聚了对生于斯长于斯的劳动人民的深厚的爱。只有同时具备了非凡的才情和宽广的胸襟之人,方能写出如此美妙的诗歌。这首诗含蓄、精美、深沉,艾青借用一只鸟替自己歌唱……

修身养性的三重境界

修身养性的三重境界 责勿太严,教勿太高。毋以已长而形人之短,勿因已拙而忌人之能。有才而性缓,定属大才;有智而气和,斯为大智。修已以清心为要,涉世以慎言为先。才智英敏者,宜研学问以摄躁;气节激昂者,当修德性以融偏。 译文: 对别人的要求不要太严,教导别人不要要求太高。不要倚仗自己的长处去对比人家的短处,不要由于自己笨拙而嫉妒他人的才能。有才学而秉性缓平,一定是大才学;有才智而气度和顺,这是大智慧。修身养性以清心寡欲为要,涉足世道以小心慎言为要。才思敏捷者,长恃才傲物、心浮气躁,最好去研究学问,以戒骄戒躁;性格冲动、行事偏激者,应当修身养性,更正自己的偏颇。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译文: 人生第一重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涉世之初,还怀着对这个世界的好奇与新鲜,对一切事物都用一种童真的眼光来看待,万事万物在我们的眼里都还原成本原,山就是山,水就是水,对许多事情懵懵懂懂,却固执地相信所见到就是最真实的,相信世界是按设定的规则不断运转,并对这些规则有种信徒般的崇拜,最终在现实里处处碰壁,从而对现实与世界产生了怀疑。 人生第二重界: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是水。红尘之中有太多

的诱惑,在虚伪的面具后隐藏着太多的潜规则,看到的并不一定是真实的,一切如雾里看花,似真似幻,似真还假,山不是山,水不是水,很容易地我们在现实里迷失了方向,随之而来的是迷惑、彷徨、痛苦与挣扎,有的人就此沉沦在迷失的世界里,我们开始用心地去体会这个世界,对一切都多了一份理性与现实的思考,山不再是单纯意文上的山,水也不是单纯意义的水了。 人生第三重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这是一种洞察世事后的反璞归真,但不是每个人都能达到这一境界。人生的经历积累到一定程度,不断的反省,对世事、对自己的追求有了一个清晰的认识,认识到“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知道自己追求的是什么,要放弃的是什么,这时,看山还是山,水还是水,只是这山这水,看在眼里,已有另一种内涵在内了 “人本是人,不必刻意去做人;世本是世,无须精心去处世”,这才是真正的做人与处世了。 博学笃志,切问近思;神闲气静,智深勇沉 译文: 博学,广博求学;笃志,矢志不移。切问,恳切请教;近思,深入思考。神闲,神态安然;气静,心平气和。智深,智慧深远;勇沉,胆识卓越。不管是做学问,还是干事业,这样的神态、如此的境界能够让人处变不惊、闲庭信步;不管是谋生存,还是求发展,这样的心态、如此的品质能够让人茁壮成长、生生不息、从容自如。 博学笃志,广博的吸收知识并且坚定不移志向。不管是博观约取,还是厚积薄发;不管是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还是志向高远,始于足下。这些都是博

六、艺术作品典型和意境

六、艺术作品典型和意境 对于艺术作品来讲,典型和意境是十分重要的两个问题。一般来讲,典型重再现,意境重表现;典型重写实,意境重抒情;典型重描绘鲜明的人物形象,意境重抒发艺术家的内心世界。 以再现为主的各门艺术,如:戏曲、电影、电视剧等常常侧重于在作品中塑造典型; 以表现为主的各门艺术,如:抒情诗、山水画、音乐、建筑、书法等,常常侧重于在作品中创造意境。(一)、典型 典型是艺术作品中塑造得成功的人物形象。 简言之,所谓典型,或称典型人物、典型性格、典型形象。 还有一种广义的解释认为:典型应当包括典型人物、典型事件、典型环境等。 不管怎样,典型的核心是塑造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这一点是大家所公认的。 典型:冈察洛夫《奥勃洛摩夫》 典型的人物形象,确实是优秀的艺术作品中的显著特征。 绘画中典型的人物形象 古今中外,优秀的文艺作品曾经塑造了一系列不朽的典型人物,给人留下了难忘的印象。那么,什么是典型人物呢 所谓典型人物是指通过鲜明独特的个性、能充分地表现一定阶级、阶层、集团或社会生活某些本质方面的具有独特审美价值和艺术魅力的人物形象。 罗中立《父亲》 文学中典型的人物形象 《红楼梦》为什么具有永久的艺术魅力就是因为它成功地塑造了众多个性鲜明的典型形象。这些人物有血有肉,活灵活现,各人有各自不同的言谈举止、音容笑貌谁和谁也不可互相混淆。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王熙凤等自不必说,就是同母所生的尤二姐和尤三姐,个性也截然不同,前者软弱,后者刚烈。连大大小小的使女丫头,也无一不各具独特的个性。 艺术典型是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 任何艺术典型,都是在鲜明生动的个体中体现出广泛普遍的共性,在独一无二的个别形象中体现出有普遍性的某些规律。 《阿q正传》 阿Q质朴愚昧而又圆滑无赖,率真任性而又正统卫道,自尊自大而又自轻自贱,争强好胜而又忍辱屈从,狭隘保守而又盲目趋时,排斥异端而又向往革命,憎恶权势而又趋炎附势,蛮横霸道而又懦弱卑怯,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