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水供热改造
浅析火电厂循环水余热利用改造

浅析火电厂循环水余热利用改造随着现代工业生产向规模化,集中化方向发展,大型火力发电厂的规模日益扩大,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和能源压力正在推动火电厂节能减排的发展。
在火电厂的生产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余热,若不进行有效的利用,不仅浪费能源,还将对环境造成不良的影响。
为了更好地发挥火电厂的节能减排作用,必须对其循环水余热进行改造利用,以实现能源利用的最大化。
一、火电厂循环水余热的原理及特点火电厂循环水系统在其生产过程中,通过锅炉将大量的热能转化为电力,电力发出后,锅炉排放的水蒸气会形成冷凝水,这些冷凝水将通过循环水系统循环使用,然后再次进入锅炉进行加热,为下一轮电力生成提供热源,并产生大量的余热。
这些余热的特点是温度较高、热量可观,但质量较差,含有大量杂质和气体,需要进行深度处理后才能利用,否则将会对环境造成较大的影响。
火电厂循环水余热的利用主要有以下几种途径:1、发电机组预热系统:将余热用于发电机组的预热系统,提高燃料的燃烧效率,减少燃料的消耗,降低二氧化碳和其他有害气体的排放量。
这种利用方式需要将余热进行深度处理,减少杂质和气体的含量。
2、制冷和空调:将余热用于制冷和空调,通过余热驱动冷凝器,从而提高制冷效率,减少制冷剂的消耗,降低能源消耗和碳排放量。
3、市政供热:将余热用于市政供热,通过余热驱动热水循环,提高供热效率,减少燃料的消耗,降低二氧化碳和其他有害气体的排放量。
以上几种利用途径都将循环水余热当做一种重要的能源资源,通过深度处理和优化利用,实现了能源利用的最大化。
火电厂循环水余热改造的技术路线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深度处理技术深度处理是指将循环水余热进行深度处理,减少杂质和气体的含量,使其满足各种利用目的的要求。
常用的深度处理技术包括膜分离技术、离子交换技术、蒸馏技术等,这些技术可以有效地减少循环水中的杂质和气体含量,为余热的利用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2、热交换技术热交换技术是指通过热交换器将余热传递给需要热源的设备。
浅析火电厂循环水余热利用改造

浅析火电厂循环水余热利用改造火电厂是常见的一种发电方式,其通过燃烧燃料产生蒸汽驱动涡轮发电机组工作,同时也会产生大量余热。
这些余热如果不能得到有效利用,不仅会导致能源浪费,也会造成环境污染。
为了有效利用这些余热,火电厂循环水余热利用改造成为一种可行的解决方案。
火电厂循环水余热包含锅炉烟气余热和汽轮机排气余热。
锅炉烟气余热是指锅炉烟气中的高温烟气在排放之前被收集利用的过程,汽轮机排气余热是指发电机组通过减速器或其他传动装置将抽汽机或汽轮机转速降低为发电机组同步转速后所产生的余热。
循环水余热利用改造的核心是通过余热回收系统将烟气或排气所含余热回收到循环水中,然后将余热利用在火电厂的各个环节中。
具体来说,火电厂循环水余热利用改造可通过以下方式进行:1.余热回收系统的建立余热回收系统包括烟气或排气余热回收设备、循环水管道、换热器和控制系统等组成。
其中,烟气或排气余热回收设备主要有余热锅炉和余热发电机组。
余热锅炉利用锅炉烟气余热加热循环水,提高热效率;余热发电机组则利用汽轮机排气余热发电。
2.循环水加热系统的改造循环水加热系统包括锅炉、给水系统、循环水系统和冷却水系统等。
在改造过程中,需要针对不同的系统进行相应的改造设计。
例如,对于锅炉来说,可通过增设余热回收设备将烟气余热回收到循环水中,提高锅炉的热效率。
对于循环水系统来说,可通过增设通风挡板将循环水的流量分配到不同的地方,从而实现循环水的最优控制。
3.余热利用于供热和制冷利用余热进行供热和制冷是循环水余热利用改造的常见方法。
在供热方面,可通过余热加热循环水后将其输送到供热系统中供热;在制冷方面,可通过余热制冷机将余热转化为制冷量进行制冷。
这样不仅能够充分利用余热,还能提高火电厂的经济效益。
总的来说,火电厂循环水余热利用改造是一项有益于环保和节能的工作。
通过余热回收和利用,不仅能够提高火电厂的热效率和经济效益,还能够降低其对环境的影响,实现“节能减排、循环利用”的目标。
浅析火电厂循环水余热利用改造

浅析火电厂循环水余热利用改造火电厂是一种以化石燃料为能源的大型发电设施,其工作过程中会在发电过程中产生大量余热。
这些余热可以通过循环水余热利用改造来回收利用,达到节能减排的效果。
循环水余热利用改造的核心是将火电厂的余热通过循环水的方式传递到其他设备中进行利用。
循环水系统在火电厂的工作过程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它通过循环水来吸收、输送和散发热量,不断保持火电厂各个设备的工作温度在稳定的状态下。
如果可以通过循环水系统将火电厂的余热有效利用,则可以大大提高火电厂的能源利用效率,同时也可减少无用热量的损失。
循环水余热利用改造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1. 预处理:在循环水系统中添加化学助剂,将其中的杂质等不利于余热回收的物质去除,同时使循环水的流动状态更加稳定,增强热量输送能力。
2. 热交换器的选型:对于不同设备之间的余热传递需要采用不同类型的热交换器,如壳管式热交换器、板式热交换器等,且其选型需要结合具体使用要求,保证热量传递效率最大化。
3. 热量回收模块的改进:为了保证火电厂的余热充分被回收,需要对现有的热量回收模块进行改进。
例如可以增加热量回收模块的数量,使其覆盖更多的设备,也可以引入新型材料和技术,提高其散热性能。
4. 系统的监测和调整:循环水系统在使用过程中需要维护和监测,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当系统中热量累积过多,影响循环水的流动状态时,需要及时排放一部分循环水,以保持其流动状态的稳定。
在循环水余热利用改造中,需要注意一些事项,如下:1. 安全工作。
改造中需要注意各项细节,并严格以安全工作为第一考量,以避免发生任何事故。
2. 技术难题。
循环水系统在火电厂中承担了重要的热量传递作用,改造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不同设备之间的热媒介传递特性,选择合适材料和热交换器类型等,避免技术难题。
3. 设备成本。
循环水系统需要一定的投资,包括热交换器、水泵、化学试剂等设备,应根据实际需要合理分配成本。
总之,循环水余热利用改造是一项优化工程,可以提高火电厂的能源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有利于实现节能减排与可持续发展。
浅析火电厂循环水余热利用改造

浅析火电厂循环水余热利用改造随着国家节能减排政策的推进,火电厂循环水余热利用改造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
循环水余热是指在燃煤火力发电过程中,由于热机效率低而产生的未被充分利用的热能,约占总热能的20%~25%。
如何将这些余热利用起来,不仅可以为企业节约能源开支,还能大大降低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1.改造循环水系统,提高热效率。
循环水系统是火电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循环水余热利用的核心。
改造循环水系统,采用热交换器等技术设备,将循环水中的余热传递到其他水体或输送到热用户处,实现热能转换。
2.改进锅炉技术,减少热损失。
锅炉是燃煤火力发电的核心设备,将燃料燃烧产生的热能转化为蒸汽能源。
通过改进锅炉技术,提高锅炉效率,减少热损失,可以进一步提高循环水余热的利用效率。
3.开发稳定的余热利用项目。
火电厂循环水余热的利用涉及多个领域,如城市供暖、工业制造、农业生产等。
因此,需要针对实际情况,针对性地开发稳定、可行的余热利用项目,打造具有协同效应和经济效益的利用模式。
4.积极引入第三方合作伙伴。
火电厂的循环水余热利用需要配套设备和技术支持,同时也需要对接市场需求,寻找合适的供需对接。
引入第三方合作伙伴,针对不同业务领域,形成合作联盟,可以高效地对接市场需求,推动余热利用的规模化和普及化。
总之,火电厂循环水余热利用改造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需要政府、企业、技术机构等多方参与,共同推进。
通过利用循环水余热,既可以降低企业能源成本,又可以实现节能减排,为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做出贡献。
浅析火电厂循环水余热利用改造

浅析火电厂循环水余热利用改造火电厂是一种以燃煤、天然气或油井气为燃料,使用燃料燃烧产生高温高压蒸汽,然后利用蒸汽驱动汽轮机发电的装置。
在火电厂的发电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余热,如果这部分余热能够充分利用,将有助于提高火电厂的能源利用率,减少能源消耗,降低排放,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循环水余热是指在火电厂中,利用水冷却设备冷却产生的余热。
在传统的火电厂中,这部分余热几乎都是直接排放到大气中,造成了严重的能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对于火电厂循环水余热的利用改造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课题。
本文将从火电厂循环水余热的利用现状、存在的问题和改造方法等方面进行浅析,以期为相关研究和改造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火电厂循环水余热的利用现状火电厂的循环水系统是将凝汽器中的循环水通过冷却塔冷却后再循环到锅炉和凝汽器中,形成循环水系统。
在这个循环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余热,如果这部分余热得不到有效利用,不仅会造成能源浪费,还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
对火电厂循环水余热进行充分利用,已成为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减少环境污染的必然选择。
目前,国内外一些火电厂对循环水余热的利用问题已经开始进行研究和改造。
较为常见的利用方式包括余热发电、余热供暖和余热制冷等。
通过这些方式,可以有效地将循环水余热转化为电能、热能和冷能,达到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减少排放的目的。
尽管循环水余热的利用对于提高火电厂的能源利用效率具有重要意义,但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往往会面临一些问题。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技术难题:火电厂的循环水余热利用涉及到余热收集、传输、转化和利用等多个环节,存在一定的技术难题。
余热的收集和传输需要一定的设备和管线,如何有效地将余热转化为电能、热能或冷能也需要相应的技术支持。
2. 经济成本:火电厂循环水余热利用改造需要一定的投入,包括设备采购、安装调试和运行维护等方面的成本。
对于一些资金较为紧张的火电厂来说,这无疑是一个问题。
3. 安全与稳定性:火电厂作为大型能源装置,其余热利用涉及到设备安全和运行稳定性等方面的问题。
循环水余热利用(热泵)技术改造

人机接口采用LCD及键盘,操作员站使用原主机DCS系统操作员站,以LCD、鼠标作为监控中心,实现全LCD监控。
为了将来实现电厂全面的管理控制自动化,本供热改造工程,为安全起见,减轻劳动,配合控制自动化,增加相应的工业电视摄像头,与电厂的工业电视系统相连,监视吸收式热泵、疏水泵等。
2.详细科学技术内容
投入热泵后系统水阻新增约10m,而原循环水系统管网阻力(含汽机凝汽器水阻)为4m,在采暖期热泵投入运行后整个系统的水阻约为14m,现行水泵冬季运行低速泵,其设计扬程为16.1m,能够满足热泵系统运行需要。同时多余的循环水按原有方式运行,仍可实现上塔冷却。
为保证进入热泵的热网水水质要求,在每台热泵的热水进口管道上增加Y型滤网。
浅析火电厂循环水余热利用改造

浅析火电厂循环水余热利用改造随着能源消耗的增加,火电厂在发电过程中产生的大量余热一直被人们所关注。
循环水是火电厂中重要的能源,厂内采用循环水循环往返于锅炉和汽轮机之间,以提高发电效率。
但是,循环水使用过后会将大量热能散失到环境中,这种现象不仅浪费了循环水的热能,还会造成环境的污染。
因此,火电厂循环水余热的利用改造在工业生产中具有重要意义。
一、循环水余热产生的原因火电厂发电的过程中,循环水主要是用于冷却锅炉和发电机组的筒体、定子等设备,同时也用于汽轮机的冷却。
然而,这些设备会产生大量的余热,如果不能及时有效地回收和利用,就会造成能量的浪费和环境污染。
二、循环水余热利用的方式为了有效地利用循环水余热,火电厂需要采取一些措施,从而实现能源的节约和利用,以下是几种已实行的方式:1、采用余热锅炉进行回收火电厂可以通过采用余热锅炉的方式,回收循环水余热,将其转化为以下用于发电工艺的用热:(1)中压汽的加热水;(2)反应器的加热介质;(3)加热空气;(5)生产加热组件的加热水。
2、采用吸收式制冷技术利用吸收式制冷技术,将回收的循环水余热转化为制冷能量,提供制冷系统的制冷负荷。
这种方式可以实现能耗的节约和循环利用,同时对环境也具有一定的保护和治理作用。
3、采用温差发电技术利用温差发电技术,将循环水的余热转化为电能,这种技术可以最大程度地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同时还能有效地减少环境污染的危害。
在温差发电技术中,利用了热电材料对温差的反应,实现了直接将余热转化为电能的过程。
4、采用换热器进行热能转化在火电厂中,可以采用不同类型的换热器,如波纹管、板式、螺旋片式等类型的换热器,利用它们将回收的循环水余热转化为热能,并用于发电的不同过程中。
利用换热器进行热能转化,有效地提高了能源利用率,同时也保护了环境,减少了能量的浪费。
火电厂循环水余热利用改造已经广泛应用于许多领域,特别是在钢铁、化工、建材和纺织等工业领域。
能够实现能源的节约和减排,同时还能够有效地提高工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
市政办循环水供热实施方案

市政办循环水供热实施方案一、背景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
然而,当前我国城市供热存在的一些问题,如能源消耗高、污染排放严重、供热质量不稳定等,已经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因此,循环水供热在解决这些问题上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二、循环水供热的概念与特点循环水供热是通过回收供热系统中冷却水的热能,再利用对新进的流体进行加热的一种供热方式。
与传统的直接热力供热相比,循环水供热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的特点:1. 能源效率高:由于回收利用了系统中的热能,所以循环水供热的能源效率更高。
2. 环保节能:循环水供热的能源消耗较少,排放的污染物较少,具有显著的环保效应。
3. 稳定性好:循环水供热系统中的水通过循环流动,使得供热质量更加稳定,不存在供热不足或过剩的情况。
三、循环水供热的实施方案1. 建设循环水供热系统为实现循环水供热,首先要建设循环水供热系统。
循环水供热系统主要由换热器、水泵、水箱、阀门等组成,在系统设计时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配置和布局。
2. 实现能量回收循环水供热系统中的热能回收与供热质量紧密相关。
因此,在系统设计中应设置合理的回收装置并确定回收策略,将系统中的热能回收到循环流体中,以提高循环水供热系统的能源效率。
3. 采用有效的管路布局管路布局的合理性和紧凑性也是影响循环水供热系统运行质量的关键因素。
在设计管路时应考虑到供热系统的整体布局,优化管道的路径和布局,保证循环水供热系统的高效运行。
4. 实现自动化控制与监测循环水供热系统需要对压力、流量等参数进行实时监控,并通过控制系统进行自动调节,以维持系统稳定。
同时,应配备相应的安全监测设备,对系统异常情况进行实时响应。
5. 进行合理的能耗管理为实现循环水供热系统的长期运营与发展,应进行合理的能耗管理,控制供热成本,提高利润回报。
四、循环水供热实施方案的优势1. 可降低热能成本:循环水供热系统能够回收和利用热能,比传统的直接供热方式更加节能,能够有效降低供热成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热利用技术在大型抽凝机组热电联产中的应用[J].汽
轮机技术,201l,53(6). WANG Libiao,LI Ransheng,WANG Bin,et a1.Appli—
ced by circulating water after Electric
Power
retrofit[J].Northeastern
2005(3).
Technology,
of waste heat recovery technology of circulating thermal
power
water in heat
plant
base
on
absorption—type
[7]许敏.凝汽式机组改为循环水供热的技术可行性研究 EJ].节能,2001(11).
第42卷第3期 2013年3月
热
力
发
电
V01.42
No.3
THERMAL POWER GENERATION
Mar.2013
低真空循环水供热改造
朱 奇,陈鹏帅,侯国栋
上海电气电站服务公司,上海201612 [摘 要] 介绍了低真空循环水供热原理,以135、300 MW纯凝机组为例,论述了机组在低真 空循环水供热改造中应考虑和解决的问题。采用低真空循环水供热方式后,135、
f}WWW.rlfd.corn.cn
万方数据
第3期
朱奇等低真空循环水供热改造
97
727、1 382
GJ/h,可增加供热面积分别为400万、
ZHENG Jie.Application of circulating water heat sup— ply technology in
Energy
an
770万m2。
cussed.After the low vacuum circulating water heating system was adopted,the available waste exhaust heat of the 135 heating
area
MW
and 300
MW
unit were 727
205.9
602.4
kJ/(kW・h)
kJ/(kW・h)),煤耗
约为142.8 g/(kW・h),汽轮发电机组的循环效率 也接近极限值1。 某台300 MW纯凝机组通过将其低压通流减 少为5级,取消最后2级低压加热器的改造,该机组 低压缸排汽温度变为80℃,其对应的机组背压为
47.4 47.4
kPa。根据计算,机组背压由4.9 kPa提高至 kPa后,凝汽可供热量约1
凝汽器
水
图1循环水供热原理
Fig.1 The principle of circulating water heat supply
收稿日期:2012—09—19 作者简介:朱奇(1964一),女,江西南昌入,高级工程师,长期从事汽轮机热力性能分析及其通流部分设计和改造等。
E-mail: zhuqi@shanghai—electric.eom
no
running.With
no
supplement of the unit installed capacity
to
increase of local pollutant emission,it should be better
enlarge the heating
area
and
save
amount of circulating cooling water lost by evaporation.
MW
and 300
MW
condensing units
as
the examples,issues should be consid— heating system were dis——
ered and solved during retrofitting
of low—-vacuum
circulating water
TK264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3364(2013)03—0095—03
IDOl编号] 10.3969/j.issn.1002—3364.2013.03.095 Discussion
on
retrofitting of low—vacuum circulating water heating system
httpt
MW凝汽机组改造
某台135 MW纯凝机组,通过拆除末2级长叶 片、取消最后1级低压加热器后,低压缸排汽温度为 80℃,压力为47.4 kPa。根据机组背压为4.9
kPa
时的凝汽放热量占锅炉总供热量的55.8%,计算出 背压提高到47.4 kPa后其百分比提高至63%,汽 轮发电机的出力由140 MW降至118 MW,凝汽可 供热量约727 GJ/h。按每平米供热量需50 w计, 供热面积可增加约400万m2。若汽轮机排汽凝结 热完全利用则汽轮机热耗约3 (原供电机组的热耗为8
unit
on
low vaccum
running[J].
Conservation Technology,2006,24(4).
[参
[1]
考
文
献]
[61董学宁,李宏春,郭玉双.对改用循环水供热汽轮机的
王力彪,李染生,王斌,等.基于吸收式热泵的循环水余
安全性分析[J].东北电力技术,2005(3).
DONG Xuening,LI Hongchun,GUO Yushuang.Safety analysis
300
MW机组可利用排汽余热分别为727、1
382
GJ/h,供热面积分别增加约400万、
770万m2,使机组在全年运行期内经济性最佳。在不增加电厂装机容量和当地污染 物排放的情况下,可增大供热面积,同时节约大量因为蒸发而损失的循环冷却水。 [关 键 词] 纯凝机组;低真空供热;双背压;双转子;互换;排汽余热;供热面积
XU Min.Feasibility research for changing condensing steam turbing generator
to
pump[J].Turbine
Technology,2011,53(6).
[2]
崔海虹,崔立敏.热电厂汽轮机低真空循环水供热改造
及节能分析[J].区域供热,201l(3).
Key words:condensing unit;low vacuum;circulating water;heat supply;duplex pressure;dural—ro—
tor;exchange;waste exhaust heat;heating
area
1低真空循环水供热原理
低真空循环水供热是将纯凝机组或抽凝机组改 为低真空运行,使其排汽压力升至0.03~0.048 MPa,从而使循环水出口温度由33~49℃升至 65~80℃。循环水不去冷却塔,而是由热网循环泵 送至各热用户供暖(图1)。
382
GJ/h,按供热
量需50 W/m2计,供热面积可增加约770万m2。 4
结
论
(1)凝汽机组或抽凝机组采用低真空循环水供 热,既符合节能减排要求,又能满足急剧增长的供热 需求,该种方式汽轮发电机组的循环效率可以达到 效率极限值1,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机组节能减排改 造方式。 (2)对现有135、300 MW凝汽机组或抽凝机组 进行低真空循环水供热改造时,需要采用低压转子 互换技术,同时需考虑汽轮机本体、热力系统、凝汽 器改造等诸多问题,以使低压转子满足供热期高背 压及非供热期正常背压的要求,提高机组在全年运 行期内的经济性。 (3)对135、300 MW等级纯凝机组进行低真空 循环水供热改造后,机组可利用排汽余热分别为
背压至47.4 kPa左右,以满足循环水供热的要求, 而在非供热期机组背压则须降至正常值4.9 kPa左 右,满足纯凝运行的要求。因此需采用低压缸双背 压双转子互换技术,即供热期间采用动静叶片级数 相对减少、效率较高的低压转子,机组高背压运行; 非供热期间恢复至原纯凝工况运行。 (1)改造原低压纯凝转子,将原低压转子末2级 或末几级叶片拆除,满足高背压运行的要求,并加装 1根新的纯凝低压转子。该方案适用于原低压转子 效率较差,供热周期相对较短,而原低压转子可改造 成供热转子的情况。 (2)保留原低压纯凝转子,更换新的高背压供热 转子。该方案适用于原纯凝低压转子效率较高,供 热周期相对较长,而原低压转子改造成供热转子较 困难的情况。 (3)在供热期将原低压转子的末2级叶片拆除, 而在非供热期又将其装回。该方案改造成本最低, 但需要保证拆装叶片时不损坏叶轮和叶片,而且原 低压转子有改造成供热转子的可能性且无任何损坏 及缺陷。 低压转子改造后除考虑末几级叶片被拆除的影 响外,还需考虑由此对汽轮机本体结构、热力系统、 冷却系统及给水泵汽轮机(小汽轮机)排汽系统(配 置为汽泵的300 MW机组)的影响。 (1)低压缸本体改造,包括低压转子改造或更 换。包括叶片强度计算、隔板配套改造、排汽导流环 改造、轴系振动特性计算分析、轴瓦稳定性改进、强 冷系统(防止低压外缸变形措施)、排汽喷水系统(降 低排汽温度)、连锁保护和报警系统进入DCS、更换 转子时靠背轮连接问题(不得每次铰孔)等。对采用 从中、低压连通管抽汽加热热网加热器的改造,还需 考虑连通管系统与调节阀,包含首站换热器和相应 设备(含首站内的全部设备,首站已经存在的可以取 消此项)改造等。 (2)热力系统改造,包括轴封加热器(防止凝结 水温度高、轴封冒汽)、真空泵、抽汽加热器疏水(抽 汽进一步提升热网出水温度)、热网防水锤、热网补 水系统自动控制(在首站内)、热负荷与电负荷自动 调节(减少误操作而设立的,自控或提醒功能)等系 统的改造。 (3)凝汽器循环冷却系统改造,包括凝汽器水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