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城市化战略格局
城市化的发展路径和战略

城市化的发展路径和战略城市化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的人口规模和密度不断增加,城市化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
城市化具有很多优势,如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发展、提高生活质量等。
但城市化也存在着许多挑战和问题,如城市化不均衡、环境恶化等。
本文将从城市化的发展路径和战略两个方面来探讨如何推进中国的城市化进程。
一、城市化的发展路径城市化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也是一个由低到高、由小到大的过程。
城市化发展的路径有以下几个阶段:1.初期阶段这个阶段基本上是农民向城市迁移的阶段,城市形态还比较原始,城市的规模和发展水平都不高。
城市经济主要以小商贸和手工业为主,居民生活水平相对较低。
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也比较落后,通常只有一些必要的设备和服务。
2.快速扩张阶段这个阶段是城市化的快速增长阶段,城市经济迅猛发展,工业、商业和服务业得到了空前的迅速扩张,城市规模不断扩大。
城市化速度越快,城市化阶段也就越短,这个阶段通常有5到10年的时间。
快速扩张阶段的城市,经常会出现一些问题,如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户籍管理混乱等。
3.调整阶段这个阶段的城市,已经完成了城市化的扩张期,开始进入了调整期。
调整期的城市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的调整,发展产业升级、区域协调发展等新领域。
这个阶段的城市,有较强的政府规划和管理能力,能够维护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4.成熟阶段这个阶段的城市,已经成为大城市,城市经济繁荣、人口密集、城市规模庞大。
城市作为国家的行政、文化和购物中心,服务、教育、健康等领域的配套设施齐全,居住和生活环境稳定、舒适、安全。
这个阶段的城市不仅有较高水平的公共服务设施,同时城市管理也相对得到不断改善。
二、城市化的战略城市化的战略对于中国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城市化的战略通常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优化城市化结构当前,城市化进程不平衡,其中一个问题是大城市和中小城市之间发展不平衡,城市散布不均也会影响其发展能力。
全国主要功能区规划图

图1中国地形图
图2人均可利用土地资源评价图
图3人均可利用水资源评价图
图4生态脆弱性评价图
图5自然灾害危险性评价图
图6目前开发强度示意图
图7开发区分布图
图8城市化战略格局示意图
图9农业战略格局示意图
图10生态安全战略格局示意图
图11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示意图
图12国家禁止开发区域示意图
图13水资源开发利用率评价图
图14多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
图15二氧化硫排放分布图
图16化学需氧量排放分布图
图17生态重要性评价图
图18人口集聚度评价图
图19地均地区生产总值分布图
图20交通优势度评价图。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解读(附全文)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解读(附全文)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部署,旨在推动我国城镇化进程,实现城乡发展一体化,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全文共分为八个部分,下面将对其进行解读。
第一部分:背景与意义本部分阐述了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的背景,分析了我国城镇化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明确了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的重要意义。
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进程的重要阶段,也是推动经济发展、促进社会进步的关键举措。
然而,传统的城镇化发展模式存在诸多问题,如城市病、城乡差距等,严重制约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制定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对于解决这些问题,推动城镇化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部分:总体要求本部分明确了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新型城镇化要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坚持绿色发展、创新发展、协调发展、共享发展四大原则,推动城市规模结构、空间布局、功能品质、产业支撑、生态环境、社会治理等方面的优化升级,实现城镇化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相互促进。
第三部分:优化城镇化布局和形态本部分提出了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的空间布局策略,强调要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格局。
要发挥城市群的核心引领作用,加强城市间的交通、产业、文化等领域的互联互通,促进城市功能互补和产业协同发展。
同时,要关注小城镇和乡村的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实现区域发展的均衡。
第四部分: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本部分重点分析了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重要性,提出了具体政策措施。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是新型城镇化的核心任务,对于提高城乡发展水平、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要意义。
要通过改革户籍制度、完善住房政策、提供就业培训等手段,保障农业转移人口的合法权益,使其享受到城市发展的成果。
第五部分:提高城市质量本部分从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等方面提出了提高城市质量的具体措施。
城市质量是新型城镇化的基础,要注重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强化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市环境品质,优化城市公共服务,提高城市治理水平,营造宜居宜业的城市环境。
全国主体功能区划精简版(图)

全国主体功能区划精简版优化开发区域——优化进行工业化城镇化开发的城市化地区国家层面的优化开发区域一、环渤海地区(一)京津冀地区包括北京市、天津市和河北省的部分地区。
该区域的功能定位是:全国科技创新与技术研发基地,全国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我国北方的经济中心。
(二)辽中南地区包括辽宁省中南部的部分地区该区域的功能定位是:全国先进装备制造业和新型原材料基地,重要的科技创新与技术研发基地,辐射带动东北地区发展的龙头。
(三)山东半岛地区。
包括山东省胶东半岛和黄河三角洲的部分地区。
区域的功能定位是: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全国重要的蓝色经济区。
二、长江三角洲地区包括上海市和江苏省、浙江省的部分地区该区域的功能定位是: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主体区域,有全球影响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和现代服务业基地,世界级大城市群,全国科技创新与技术研发基地,全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辐射带动长江流域发展的龙头,综合实力最强的三大区域之一。
——优化提升上海核心城市的功能,建设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和国际大都市,——提升南京、杭州的长江三角洲两翼中心城市功能。
建设国际休闲旅游城市,文化中心、科技创新基地和现代服务业中心。
——优化提升沪宁沪杭发展带的整体水平,建设沪宁高新技术产业带调整太湖周边地区产业布局,建设旅游休闲基地。
——强化宁波、苏州、无锡综合服务和辐射带动能力。
宁波建设成为长江三角洲南翼的经济中心和国际港口城市——增强常州、南通、扬州、镇江、泰州、湖州、嘉兴、绍兴、台州、舟山等城市的集聚能力,加强城市互补,提高竞争力。
——发展高附加值的特色农业、都市农业和外向型农业,完善农业生产、经营、流通等服务体系,建设现代化的农产品物流基地。
——加强沿江、太湖、杭州湾等地区污染治理,严格控制长江口、杭州湾陆源污染物排江排海和太湖地区污染物入湖,加强海洋、河口和山体生态修复,构建以长江、钱塘江、太湖、京杭大运河、宜溧山区、天目山—四明山以及沿海生态廊道为主体的生态格局。
新型城镇化的重点任务与战略布局

新型城镇化的重点任务与战略布局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化率达到了57.4%。
但是,我们也面临着城镇化的新问题,比如城市人口剩余转移、城市公共设施不足等。
因此,新型城镇化的重点任务与战略布局显得尤为重要。
一、加速城市人口转移城市人口转移是城镇化的必然结果,也是中国面临的重点问题。
但是,由于一些历史原因和自然条件限制,有些地区城市人口增长缓慢。
因此,加速城市人口转移,是新型城镇化的重点任务之一。
首先,要完善城市规划和建设,提高城市吸引力。
城市发展必须从规模、功能和品质上不断提高,引导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
其次,应先建设基本公共服务设施。
基础设施、教育、医疗等公共设施是城市化进程中最重要的配套设施,要优先考虑建设。
最后,应制定相关的政策法规,提高城市入住门槛,遏制城市拔河现象,控制城市人口规模。
二、加强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城市公共服务设施是城市化进程中最重要的配套设施,也是保障城市居民基本生活质量的重要标志。
因此,新型城镇化的重点任务之一就是加强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首先,要着重加强城市公共交通和水利设施建设。
公共交通网覆盖率和水利设施的建设水平是衡量城市发展程度和市民生活改善的重要标志之一。
其次,要加强教育、医疗和公共文化设施建设。
教育、医疗和文化设施是城市质量的重要标志之一,它们的建设应该引起重视。
特别是有利于提高城市居民文化水平与身心健康的公共文化设施的数量应不断增加。
最后,要建立完善的城市运营和管理制度,使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的维护和管理得到有效的保障。
三、优化城市功能布局城市功能布局是城市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它反映了城市经济、文化、社会等发展的固有规律,是城市内部权力、职能和责任的相互映射。
新型城镇化的重点任务之一就是优化城市功能布局。
首先,要加强城市服务功能的建设。
服务业是当今城市经济发展中最重要的产业之一,要推进城市化进程中的服务业和就业机会,提高城市服务业的发展水平。
中国城市发展的趋势与规划

中国城市发展的趋势与规划近年来,中国城市发展呈现出以快速urbanization为特征的趋势。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城市化进程和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成为大势所趋。
本文将探讨中国城市发展的趋势以及相应的规划措施。
一、中国城市发展的趋势1.人口集聚与城市扩张中国的城市发展受到人口集聚的驱动。
由于工业化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村劳动力涌入城市寻找更好的工作机会和生活条件。
这种人口集聚加速了城市的扩张,使得城市人口密度增大,新城区的建设不断推进。
2.经济中心的集中化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中国的经济中心也呈现集中化的趋势。
一线和部分二线城市成为了国内外企业和投资的首选地点,吸引了大量的人才和资源。
这些城市以其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先进的产业结构成为了中国经济的重要引擎。
3.城市功能的多元化中国城市发展逐渐从单一的工业和商业功能发展为拥有多元化功能的现代化都市。
随着人们对品质生活需求的提高,文化、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设施不断完善,满足了居民各方面的需要。
二、中国城市发展的规划1.生态环保规划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环境污染和资源短缺等问题日益凸显。
为了保护生态环境,中国政府推行了一系列的生态环保规划。
例如,制定了严格的环境保护标准,加大了环境监管力度,对高污染行业进行了整治等措施。
2.可持续发展规划中国城市规划强调可持续发展,注重平衡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发展。
城市建设需要注重合理规划土地利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推行低碳发展模式,以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3.城市更新与改造规划为了提升城市形象和居民生活质量,中国积极推进城市更新与改造规划。
通过对老旧建筑、交通设施和城市基础设施的改造,提升城市的整体功能和形象,并改善城市居民的居住条件。
4.乡村振兴规划为了解决农村劳动力过剩和农村发展落后的问题,中国政府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
该战略旨在通过推动农村产业转型升级、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使农村地区实现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十四五”我国新型城镇化空间布局优化的特征、原则及总体思路

“十四五”我国新型城镇化空间布局优化的特征、原则及总体思路新型城镇化是我国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在促进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途径。
“十三五”中后期(2018年前后)开始,我国城镇化进程发生了诸多阶段性变化,城镇化空间布局出现新的特征,对“十四五”(2021-2025年)时期城镇化空间管理带来极大挑战,对城镇化空间优化提出新的要求。
一、“十四五”时期我国城镇化空间布局将呈现“四化”互动特征随着我国城镇化不断推进,城镇化率接近60%,“十三五”中后期以来,我国城镇化速度开始放缓,城镇化的“后工业化”特征也日趋显现。
如,一些地区城乡比较优势发生变化,城乡关系发生重大转变,人口加快向大都市集聚,一、二线城市及省会城市出现极化效应,都市圈加快形成等,诸多因素共同作用,致使“十四五”时期空间布局出现新特征。
(一)空间布局形态多元化不同城市和区域的自然禀赋、发展阶段、产业结构异质性决定了其空间需求的差异性,也决定了其当前和未来空间供给的多元化趋势。
不仅有宏观尺度上的“城市群-都市圈-中心城市-县城和小城镇”层次性,也有微观地域或业态上的创新走廊、科学城、特色小镇、未来社区、共享空间等新载体。
“十四五”时期,随着产业、科技、人口等要素组合的新变化,空间布局形态更加多元的趋势性特征日益明显。
(二)空间布局结构协同化随着我国交通运输、产业转移、要素流动不断增强,“两横三纵”新型城镇化重点轴带相互间的经济联系也明显加强,相互支撑、相互促进的效应不断显现。
“两横三纵”城镇化轴带内的重点城市群、都市圈、大中小城市等不同层次和形态之间的相互影响日益扩大,多方向、多领域、多层次的耦合互动效应明显加强。
“两横三纵”城镇化轴带之外的其他大中小城市、县城、各类城镇等不同形态间的互促互动功能不断释放,同样呈现互相影响、互相支撑的空间互动效应。
“十四五”时期随着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的加快发展,空间布局结构协同化的范围、水平、深度还将进一步拓展和提升。
2017年咨询工程师《政策规划》知识点:第十章第一节

第⼗章 区域发展政策与规划 我国“⼗⼆五”发展规划提出,要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主体功能区战略,构筑区域经济优势互补、主体功能定位清晰、国⼟空间⾼效利⽤、⼈与⾃然和谐相处的区域发展格局。
本章主要摘编相关区域规划和政策中对⼯程项⽬投资建设和⼯程咨询⼯作具有重要约束或引导作⽤的内容。
第⼀节 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 《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是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的基本依据,是国⼟空间开发的战略性、基础性和约束性规划。
规划主要⽬标时间是2020年,规划范围为全国陆地国⼟空间以及内⽔和领海(不包括港澳台地区)。
⼀、指导思想与规划⽬标 (⼀)指导思想 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要以邓⼩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贯彻党的⼗七⼤精神,树⽴新的开发理念,调整开发内容,创新开发⽅式,规范开发秩序,提⾼开发效率,构建⾼效、协调、可持续的国⼟空间开发格局,建设中华民族美好家园。
1.开发理念 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禁⽌开发中的“开发”,特指⼤规模⾼强度的⼯业化城镇化开发。
限制开发,特指限制⼤规模⾼强度的⼯业化城镇化开发,并不是限制所有的开发活动。
对农产品主产区和重点⽣态功能区,要限制⼤规模⾼强度的⼯业化城镇化开发。
将⼀些区域确定为限制开发区域,并不是限制发展。
国⼟空间必须坚持的开发理念包括: (1)根据⾃然条件适宜性开发的理念; (2)区分主体功能的理念; (3)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开发的理念; (4)控制开发强度的理念; (5)调整空间结构的理念; (6)提供⽣态产品的理念。
2.主体功能区划分 我国国⼟空间分为以下主体功能区:按开发⽅式,分为优化开发区域、重点开发区域、限制开发区域和禁⽌开发区域;按开发内容,分为城市化地区、农产品主产区和重点⽣态功能区;按层级,分为国家主体功能区和省级主体功能区两个层⾯。
优化开发区域、重点开发区域、限制开发区域和禁⽌开发区域,是以是否适宜或如何进⾏⼤规模⾼强度⼯业化城镇化开发为基准划分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北
武汉
黄石、鄂州、黄冈、孝感、咸宁、仙桃、潜江、天门
仙桃国家农业科技园正式开工建设。
武汉城市圈
江西
南昌、九江、景德镇、鹰潭、新余、抚州
南昌县、新建县、进贤县、安义县;共青城、九江县、彭泽县、德安县、星子县、永修县、湖口县、都昌县、武宁县;鄱阳县、余干县、万年县;东乡县;浮梁县;余江县;新干县;瑞昌市;丰城市、樟树市、高安市;乐平市;贵溪市
武定、禄劝两县合并规划建设成为一个生态化新兴产业示范(组团)城市
滇中地区
广西
南宁、北海、钦州、防城港、湛江
广西钦州保税港区获国务院批准设立,是我国距东盟最近的保税港区、我国西部沿海唯一的保税港区,也是我国唯一具备整车进口口岸功能的保税港区,
北部湾地区
华南(海峡西岸经济区)
福建
闽江、九龙江
海峡西岸经济区
成都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重庆
万州、涪陵、渝中
“一圈两翼”开发战略
万州——三峡库区
黔江——渝东南贫困山区
重庆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两江新区
重庆两路寸滩保税港区
贵州
贵阳、遵义、安顺、都匀、凯里
黔中地区
云南
昆明、曲靖、玉溪、楚雄
新昆明(一湖四片)为核心,范围包括昆明主城、呈贡新城、晋城——新街新城及昆阳——海口新城
“三大”是指珠三角、长三角和京津冀地区,“四小”,指北部湾、海峡西岸、江苏沿海和辽宁沿海。
东北(哈长地区、)
辽宁
大连、丹东、锦州、营口、盘锦、葫芦岛、朝阳
长兴岛临港工业区、营口沿海产业基地、辽西锦州湾经济区、丹东产业园区和大连花园口工业园区
丹东到葫芦岛1443公里的滨海公路
辽宁沿海经济带
沈阳、鞍山、抚顺、本溪、营口、阜新、辽阳、铁岭
长江三角洲城市经济协调会
浙江
杭州,宁波,嘉兴,湖州,绍兴,舟山,台州,衢州、金华
舟山
浙江舟山群岛新区
杭州、宁波、温州
舟山、台州
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
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
温州、丽水、衢州
海峡西岸经济区(同长兴岛
上海横沙渔港
长江三角洲城市经济协调会
华中(江淮地区、中原经济区、长江中游地区、太原城市群)
安徽
合肥,马鞍山
长江三角洲城市经济协调会
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安庆、池州、巢湖、滁州、宣城
及六安市的金安区和舒城县,等共59个县
安徽皖江城市带
江淮地区
湖南
长沙、株洲、湘潭
望城县全境,浏阳市、醴陵市、韶山市、湘乡市、宁乡县、长沙县、株洲县、湘潭县、赫山区、云溪区、湘阴县、汨罗市、屈原管理区的一部分。
天山北坡地区
西藏
“拉萨-泽当城镇圈”为核心圈
藏东昌都镇、藏西狮泉河镇为两个节点
西藏区域经济发展布局
日喀则、那曲、泽当、八一
藏中南地区
宁夏
银川—吴忠为核心,以石嘴山和中卫为两翼,以主要交通通道为轴线的
空间开发格局。
以贺兰山防风防沙
生态屏障
宁夏沿黄经济区
陕西
沣渭新区+泾渭新区+渭河景观带
西咸新区
西安、铜川、宝鸡、咸阳、渭南、杨凌、商洛
沈阳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鞍山低碳经济、抚顺沈抚同城化、本溪城乡统筹、营口活力港、阜新深化经济转型、辽阳城乡一体化、铁岭生态城市
沈阳经济区
黑龙江
哈尔滨、大庆、齐齐哈尔和牡丹江及绥芬河
哈大齐工业走廊和牡绥地区
吉林
长春、吉林、
九台市、永吉县
长吉一体化
延边、松原
延吉、龙井、图们
珲春
长吉图经济区
白山市、通化市
中原城市群
(排名按顺序依次排列)
山西
山西省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太原盆地、汾阳、忻州、长治、临汾
太原城市群
晋东南(山西)-南阳(河南)-荆门(湖北)
特高压输电线路
西北(呼包鄂榆地区、藏中南地区、天山北坡地区、宁夏沿黄经济区、兰州—西宁地区、关中—天水地区)
内蒙古
呼和浩特、包头、鄂尔多斯、榆林
白通丹经济带
华北(环渤海地区、冀中南地区)
山东
济南、青岛、烟台、淄博、潍坊、威海、东营、日照
章丘、青州、寿光、高密、龙口、荣成、乳山、邹平、济阳、桓台、广饶、昌乐、昌邑、安丘、胶州、胶南、诸城、平度、莱西、莱州、招远、莱阳、文登、利津、垦利、莒县、五莲
山东半岛城市群
东营市
滨州市
德州市
潍坊市
烟台市
淄博市
京冀“环首都经济圈”
河北唐山曹妃甸新区辖曹妃甸工业区、南堡经济开发区、唐海县和曹妃甸新城,
曹妃甸循环经济示范区
石家庄、保定、邯郸、邢台
冀中南地区
华东(东陇海地区)
江苏
连云港、(日照)
东陇海地区
徐圩新区、连云港经济技术开发新区、连云港国际商务中心、连云港保税物流中心
国家东中西区域合作示范区
南京,苏州,无锡,常州,镇江,扬州,南通,盐城,泰州,淮安
(汉中、安康、延安、榆林)
关中—天水地区
甘肃
天水
(平凉、庆阳和陇南地区)
兰州
白银
兰州—西宁地区
青海
西宁(输电线)
格尔木(输电线)、海东
重点规划建设格尔木工业园、德令哈工业园、乌兰工业园、大柴旦工业园等四个循环经济工业园,构建以盐湖化工为核心的六大循环经济主导产业体系
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
海南藏族自治州
东湖区、西湖区、青云谱区、湾里区、青山湖区;浔阳区、庐山区;珠山区、昌江区;月湖区;临川区;渝水区
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上饶、鹰潭、抚州、赣州
海峡西岸经济区(同福建相关)
河南
郑州、洛阳、平顶山、新乡、焦作、开封、漯河、许昌、济源
禹州、新郑、卫辉、巩义、汝州、沁阳、长葛、舞钢、荥阳、辉县、新密、偃师、登封、孟州、尉氏、长垣、临颍、新安、宝丰、温县、原阳、武陟、孟津、博爱、栾川
共和县环湖生态畜牧业示范区实现”,兴海县河卡有机畜牧业示范区、同德县良种牦牛养殖示范区、贵南县草产业发展及牛羊育肥示范区和贵德县“农牧藕合式”示范区都呈现了高起点和高标准建设的特点
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生态畜牧业国家可持续发展试验区
西南(成渝地区、黔中地区、北部湾地区、滇中地区)
四川
成都、德阳、绵阳、眉山、资阳、遂宁、乐山、雅安、自贡、泸州、内江、南充、宜宾、达州、广安
武夷山、雁荡山、戴云山
福州、厦门、泉州、温州、汕头
漳州、莆田、龙岩、三明、南平、
宁德、潮州、揭阳、汕尾
广东
梅州、潮州、汕头、揭阳
汕头、潮州、揭阳
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江门、东莞、中山、惠州和肇庆市
珠海市横琴岛
第三个由国务院批准的国家级新区
广州南沙与深圳前海、深港河套被正式确定为广东与港澳合作示范区。
珠江三角洲经济区
海南
全国25个枢纽港之一的马村港
海南国际旅游岛
位于雷州半岛和海南岛之间,徐闻县迈陈--澄迈县道伦角,徐闻县四塘--海口市天尾角
琼州海峡跨海工程
东营区河口区广饶县垦利县利津县
滨城区邹平县沾化县惠民县博兴县阳信县无棣县
乐陵市庆云县
寿光市寒亭区昌邑市
莱州市
高青县
黄河三角洲
北京
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京津冀都市圈
天津
天津滨海新区
原塘沽区、汉沽区、大港区的行政区域为滨海新区的行政区域
河北
石家庄、秦皇岛、唐山、廊坊、保定、沧州、张家口、承德
涿州市、涞水县、涿鹿县、怀来县、赤城县、丰宁满族自治县、滦平县、三河县、大厂回族自治县、香河县、广阳区、安次区、固安县
呼包鄂榆地区
乌海市境内的黄河干流上
黄河海勃湾水利枢纽工程
新疆
奎屯市委市政府、奎屯独山子经济技术开发区
新疆奎屯--独山子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喀什、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
乌鲁木齐—昌吉为中心,以石河子、奎屯—乌苏—独山子三角地带和伊犁河谷为重点的空间开发格局
乌昌、石河子、克拉玛依、奎屯、博乐、伊宁、五家渠、阜康等节点城市